“北平中尉孟煩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灵光寺的导游词,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灵光寺的导游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灵光寺高中散文
灵光寺高中散文
我先介绍灵光寺坐落阴那山吧.阴那山地处梅县雁洋镇东南隅,与大埔县西北角的英雅镇(旧称阴那)坑尾村同属一脉山体。五指峰在其巅,形如人手,挺拔向上直插云霄,人称五指山。前山有万福寺,后山为灵光寺,皆是唐代高僧潘了拳结茅修真所在。 距梅州城区约45公里。是广东省级风景名胜区。1985年建成省级自然保护区
名胜阴那山秀甲潮梅,名播闽粤,与罗浮、南华齐名,并称“粤东山胜”。该山奇石秀水,古木参天,山势雄迈。主峰海拔1298米,为粤东境内第一高峰。峰顶形如五个手指,如一掌擎天,故曰五指峰,又名梅峰,与左右香炉、白虎二峰对峙。登高望日出,如云龙吐珠,绚丽壮观,纵目远眺,可观潮州、梅州和福建省汀州三市景色,有“五指峰巅极目舒,白云深处望三州”之诗句。五指峰四面皆山,有93座山峰,山顶崎岖,峭壁悬空。山谷深切多成嶂谷地形,春夏多云雾,冬有积雪。山峰怪石嶙峋,有“观音岩”、“仙人桥”、“仙人石”、“棋盘石”、“石”、“人子石”、“莲花石”、“船石”、“小歇石”、“大歇石”等,石石有景致,美不胜收。阴那山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和杉、马尾松、竹林。保护区内有珍稀植物桫椤、穗花杉、白桂木、秀丽椎;珍稀动物有苏门羚、大灵猫、熊豹、金豹、猫头鹰、蟒蛇等。相传过去山林中还有许多“五色雀”。寺前山溪中有“片生熟鱼”,常藏身于石缝深水之中。还有“无笃螺”,即尾部无尖的石螺。
现在正式介绍灵光寺啦!山麓有一座千年古刹--灵光寺,为广东四大名寺之一。创始人为唐代高僧潘了拳,自号惭愧,于咸通二年(861)始建,初名“圣寿寺”。后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粤东监察御史梅鼎扩建,稍迁下址,易名灵光寺,现正门寺匾为其所书。寺内置佛像56尊。灵光寺依山建筑,均衡对称,面积 6000多平方米。寺前有两株古柏树,历时千年,一生一死,一荣一枯,相传为惭愧祖师亲手所栽。右边枯树,早在3前已枯死,但至今仍与生柏争高,成为奇特罕见的“生死树”。寺内最壮观的主殿为大雄宝殿,又称菠萝殿,供奉惭愧祖师像,木雕“惭愧祖师爷”像为岭南珍品。殿顶为 108块精制的长方木构成的螺旋形风斗八角藻井,俗称菠萝顶,结构巧妙奇特,能将殿内香火熏烟、空气自流向天空,避免佛殿内烟气炝人。由于气流的原因,屋顶上无树叶飘落,亦无鸟儿飞过。这是寺庙建筑艺术的文物杰作,在全国仅存两处,另一处在北京天坛。寺内还有金刚殿、罗汉殿、诸天殿、观音殿、钟鼓楼、经堂、客堂、斋堂等。灵光寺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灵光寺登五指峰有 7650级石阶,沿途多胜景,是粤东著名风景区。
沿山径登临五指峰,约需半日时辰,始可到达峰顶。依峰俯瞰梅州、大埔一带风物,一览无遗。阴那山五指峰层峦叠嶂,气势雄伟.
英雅镇万福寺附近多有山地园田,山地盛产茶叶、毛竹。茶叶甘醇,竹笋脆嫩。旧时,寺僧常剜空笋尖,塞以香豉,豆腐干等素料,煨熟后连笋切块供馔。古寺旁,山溪曲涧萦绕,水中有一种特别的.小鱼,鱼身片黑片白,形同彭皮鲫,相传为惭愧祖师放生复活之鱼的变种,又称“半生熟鱼”。
阴那山寺鼻祖了拳和尚,姓潘,别号惭愧,福建沙县人。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三月廿五日出生,初生时,左手拳曲,因名拳。传说,弥月时,一云游僧至,其父抱儿与僧人视之,僧人书“了”字于拳手,立时,五指伸张,遂更名了拳。了拳自幼聪颖,不吃荤。二十岁时,父母俱丧,靠叔母携养。十七岁便只身出走,徒步到大埔县西河上黄砂,依寡妇游氏为母,日与牧童登赤蕨岭放牛。牧间,以鞭划地,牛竟不它逸。岭左溪潭,牧童烹鱼邀其啖尝,了拳将烹鱼投水,旋即复活,黑质白章,自此,见鱼尾有焦者,皆言为烹鱼遗种。尔后,游母病殁,了拳善治丧葬后,循山西行择地安身,经茶阳抵青溪坪砂村在袁姓一人家留居三年。了拳在青溪坪砂村暂住期间,常徒步三河坝良洲岗山巅西望阴那山,醉心于五指蝉联,耸峙云表的山川形胜。不久,便毅然登程前往。路过三河坝梓里村时,见村民求雨不得,乃卓锡成井,置石龟于井中,顿见清泉汩汩。故此地方至今天虽亢旱而泉源不竭。乡人感其恩泽,建庵于斯村,名曰“灵山寺”。昔有了拳祖师塑像供座,逢旱岁,远近祈雨,必有灵验。
西行来到阴那山前山,了拳即斫石削木,垒岩为室,取名万福禅室。至明英宗天顺八年冬(1465年)历住禅师在施主管木养及各界坛信的赞助下将万福禅室改建为万福寺,每日说法,众多不省。了拳驻足阴那山三十余年,最终圆寂于后山的灵光寺。相传有一天,了拳对徒儿说,从前佛祖,皆宏演法乘,自度度人,我未能也,心甚愧之,圆寂后望藏我骸于塔,匾额当题“惭愧”,继而念偈:“四十九年,无系无牵,如今撒手归空去,万里云开月在天。”语毕,端坐而逝。时在唐咸通七年(866年)九月廿五日。了拳逝世后,屡显灵异。一说,嘉靖年间,三饶寇乱,兵过阴那,将事掳掠,忽云雾四合,咫尺不辨,人贼俱迷失道路,各村赖以安宁。一说,某年,有潮属人士慕名到阴那山拜谒祖师,私下将真身塑像用船载往潮汕祷雨,事后,迟迟不愿归还寺殿,两地与之讼争,及至州官下判,把塑像放在船上,谓曰,如祖师欲留,则当顺流而下,否则当逆水而上。话语未完,其舟果然逆流而上,争端遂了。
篇2:难忘的灵光寺作文400字
关于难忘的灵光寺作文400字
在我游览过的众多美丽景点中,灵光寺是最令我难忘的一个景点,它的.美丽神奇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灵光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粤东古刹名寺。位于广东省梅州市阴那山自然保护区西麓。
我们随着盘山公路盘曲而上,来到了阴那山自然保护区西麓的灵光寺。我们沿着景区路线向灵光寺走去,只见周围绿树成荫,风景秀丽,四周还有清澈的小溪围着绿树淙淙地细流。真是山清水秀!我们走到灵光寺前,看到灵光第一绝生死树,看上去这两棵千年古柏,一枯一荣,剑指苍天。荣者枝繁叶茂,枯者枝干苍劲,生死相伴,蔚然奇观,令多少游人为之赞叹。
走进寺内,只见寺内供奉者诸多神像,栩栩如生。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式。殿后绿树成荫,但殿顶从无落叶,如此现象,至今还是个迷。难道其中有神奇的力量,在此蒙上了一道神妙的面纱。此为第二绝。走人大雄宝殿内,殿内香火鼎盛却不熏人,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是殿顶的堪称鬼斧神工的寺庙建筑艺术杰作——斗八藻井起了通风换气的奇妙作用。因形似菠萝,俗称菠萝顶。此为灵光第三绝。
灵光寺的美丽与神奇让我深深陶醉在其中,令人流连忘返。
篇3:大召寺导游词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游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区——大召,我感到非常高兴。我想几天的草原观光下来,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牧民们,一定让诸位体味了无限的激情;原汁原味、润滑爽口的奶制品,也一定令你们饱尝了蒙古族“白食”的绵软;而那闪烁的繁星、皎洁的明月、广袤的草场、成群的牛羊,更是让各位走进了一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绿色世界。现在我们要游览的大召,则会让大家走向另一种深沉、古典、神秘与悠久。
大召,汉名“无量寺”。蒙语称“伊克为”,意为“大庙”。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始建于朝万历七年(1579年)。大召,明代称“弘慈寺”,历史上又有“银佛寺”、“甘珠尔庙”、“帝庙”等多种称谓。清代崇德五年(1640年)重修后,定名为无量寺,沿用至今。大召,是呼和浩特建造的第一座喇嘛宗教召庙。是内蒙古旅游必去之地。数百年来,一直是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和中国北方最有名气的佛刹之一,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召,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寺院坐北向南,主体建筑布局为“伽蓝七堂式”。沿中轴线建有牌楼、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配殿、厢房等建筑。附属建筑有乃琼庙、家庙等。寺院外面还建有环绕召庙的甬道及东西仓门。大雄宝殿为寺内的主要建筑,采用了藏汉结合的建筑形式,整个殿堂金碧辉煌,庄严肃穆。
清代时,呼和浩特被誉为“召城”。当里的召庙众多,难以数记。民间有“七大召”、八大召、七十二个绵绵召”之说。大召居于明清著名的“七大召”之首。
大召的珍藏品极为丰富,堪称大召“三绝”的银佛、龙雕、壁画和佛殿内的各种彩塑、金铜造像、晾佛节展出的巨幅唐卡、108部的甘珠尔经卷,以及宗教活动使用的各种法器,面具等都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大召,不仅是一处佛教圣地,而且还是一处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辉煌的殿宇、传神的雕塑、精美的壁画,浩瀚的经卷,以及神秘的恰木舞蹈和佛教音乐,构成了独特的“召庙文化”。
大召“三绝”:
大召著名的艺术“三绝”,银佛、龙雕、壁画,是明代的历史遗物,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和欣赏价值。
龙雕,是指银佛座前的两条造型生动的金色蟠龙高约10米,分别雕在两根通天柱上,由下上望,双龙对翔,张牙舞爪,盘旋布上。大召的龙雕形神兼备,气势磅礴,充分显示了明代龙雕艺术的精湛技艺。
壁画,是大召的一大特色。题材丰富,画面生动。内容以佛教人物、故事为主,描绘了天上、人间及地狱的各种景象。其中以佛祖与外道六师辨经、斗法图最为精美,引人入胜。画面既整体连贯,又能独立成章。全图绘有神佛、凡俗等各种人物770余人,场面宏大,颇为壮观,反映了我国明代绘画艺术的高超水平。大召壁画用天然石色绘制而成,虽历经数百年之久,至今依然色泽艳丽,大召也是内蒙古旅行社推荐的重点景区。
晾大佛,是大召一年中两次盛大的佛事活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和六月十五,大召都要将寺内珍藏的一幅长2丈、宽1。5丈的迈达佛(未来佛)像,抬出来挂在佛殿前展晾。晾佛时,要在佛像前举行法会,众僧诵经祈祷,演奏法乐。与会信徒向大佛顶礼膜拜、敬献哈达,布施钱物等。晾佛既能让民间百姓瞻仰佛容,沐浴佛恩,以达到弘扬佛教的目的,又能使佛画受风吹日晒,防止虫蛀,起到保护作用。
跳恰木,简称“跳恰”,即“跳神舞”。是大召的一项佛事活动,有打鬼驱邪、庆贺丰收和预祝来年吉祥好意等多层含意。
好了,女士们、先生们,下边大家可以自由参观,40分钟后我们在山门口集合,希望大家积极配合。谢谢!
篇4:大召寺导游词
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各人可以叫我小x。
大召寺位于呼和浩特旧城的南部,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在明万历八年(1580年)主持建筑。属于藏传释教格鲁派,在蒙古地域仅晚于包头的美岱召。大召寺蒙语俗称“伊克召”意为“大寺庙””,个中“召”为藏语寺庙之意。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
由于寺内供奉一座银佛,又称“银佛寺”。大召寺的构筑气魄威风凛凛回收了汉传寺庙的情势,首要构筑有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九间楼、经堂、佛殿等,个中经堂和佛殿连在一路,统称为“大殿”。旅客进入山门后,沿着中轴线向前步行游览,就可以游遍全寺。
大召寺在清代被尊称为“皇庙”,由于清顺治天子欢迎五世赴京时,曾住宿在这里;康熙天子也在这里住过几日,并铸有“天子万岁”的金牌,供于大殿银佛像之前,现在殿内光泽很暗,必然要留意才气看到这块金牌。为了暗示对天子的尊敬,从此这里打消了**的转世划定,成为了蒙古地域少有的不设**的寺庙,寺庙的`正殿也换成了黄色琉璃瓦。
大召寺中的银佛、龙雕、壁画等“三绝”不能错过。大殿中一座由3万两纯银铸成的释迦牟尼像,建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由尼泊尔工匠建造。昔时银像竣工时,三世索南嘉措曾亲临大召寺,为银佛进行了“开光法会”。在银佛前,有两条雕在柱上,高约10米金色蟠龙,这就是龙雕,是佛殿中的佳构。充满经堂和佛殿四壁的壁画,用的是矿物质料,颜色至今不退。
篇5:大召寺导游词
密斯们、老师们,各位好!本日有幸陪同各人一路游览世界重点文物掩护单元、国度3A级旅游区――大召,我感想很是兴奋。我想几天的草原参观下来,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牧民们,必然让诸位体味了无穷的豪情;原汁原味、润滑爽口的奶成品,也必然令你们饱尝了蒙古族“白食”的绵软;而那闪烁的繁星、雪白的明月、广袤的草场、成群的牛羊,更是让列位走进了一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绿色天下。此刻我们要游览的大召,则会让各人走向另一种深沉、古典、隐秘与久长。
大召,汉名“无量寺”。蒙语称“伊克为”,意为“大庙”。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始建于朝万历七年(1579年)。
大召,明代称“弘慈寺”,汗青上又有“银佛寺”、“甘珠尔庙”、“帝庙”等多种称呼。清代崇德五年(1640年)重修后,命名为无量寺,相沿至今。
大召,是内蒙古旅游必去之地。数百年来,一向是内蒙古地域藏传释教的勾当中心和中国北方最著名气的佛刹之一,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掩护单元。
大召,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寺院坐北向南,主体构筑机关为“伽蓝七堂式”。沿中轴线建有牌坊、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对象配殿、厢房等构筑。隶属构筑有乃琼庙、家庙等。寺院表面还建有环抱召庙的甬道及对象仓门。大雄宝殿为寺内的首要构筑,回收了藏汉团结的构筑情势,整个殿堂金碧光辉,肃静肃穆。
清代时,呼和浩特被誉为“召城”。当里的召庙浩瀚,难以数记。民间有“七大召”、八大召、七十二个绵绵召”之说。大召居于明清闻名的“七大召”之首。
大召的珍藏品极为富厚,堪称大召“三绝”的银佛、龙雕、壁画和佛殿内的各类彩塑、金铜造像、晾佛节展出的巨幅唐卡、108部的甘珠尔经卷,以及宗教勾当行使的各类法器,面具等都是极为贵重的汗青文物和艺术珍品。
大召,不只是一处释教圣地,并且照旧一处有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光辉的殿宇、逼真的雕塑、精细的壁画,众多的经卷,以及隐秘的恰木跳舞和释教音乐,组成了奇异的“召庙文化”。
晾大佛,是大召一年中两次隆重的。佛事勾当。每年的夏历正月十五和六月十五,大召都要将寺内珍藏的一幅长2丈、宽1。5丈的迈达佛(将来佛)像,抬出来挂在佛殿前展晾。晾佛时,要在佛像提高行法会,众僧诵经祷告,演奏法乐。与会信徒向大佛顶礼跪拜、敬献哈达,布施钱物等。晾佛既能让民间黎民企盼佛容,洗浴佛恩,以到达弘扬释教的目标,又能使佛画受风吹日晒,防备虫蛀,起到掩护浸染。
跳恰木,简称“跳恰”,即“跳神舞”。是大召的一项佛事勾当,有打鬼驱邪、道贺丰收和预祝来年吉利盛意等多层含意。
好了,密斯们、老师们,下边各人可以自由旅行,40分钟后我们在山门口荟萃,但愿各人起劲共同。感谢!
篇6:小昭寺导游词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小昭寺,它位于八角街北约500米处。大家看这就是小昭寺,它创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意为放宝贝的地方。晟初是为供置文成公主人藏时带的一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赤金像,后来这尊佛像和大昭寺的佛像对调了。大家一定还记得我们在参观大昭寺的时候曾听过这个故事。据传,小昭寺早年为仿唐建筑,楼高阁峻,金碧辉煌,颇为壮观,曾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僧人来寺习修佛法,可惜几度大火,原貌荡然无存。后来小昭寺屡获修复,却已改仿唐模式为藏式结构。小昭寺占地4000平方米,主要由门楼、庭院、转经回廊、大经堂和佛殿组成。
现在我们进人寺内,只见门楼有10根大柱子为十六方棱形.有三条铜箍,铜箍上雕有花瓣;柱子上部雕有繁复的花草纹,柱头上浮雕有宝珠、回字纹、花瓣及六字真言,前四排大柱,柱拱上有浮雕海水云龙纹。明廊后部墙壁绘有四大金刚和六道轮回图。六道轮回图描述的是:佛教宿命论的核心就是生死轮回,只要成不了佛,就永远在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恶鬼)、人、天这六个界里轮回往复,永远受轮回之苦。
大家请随我穿过门楼,就来到了转经回廊,它围绕主殿大经堂,南面西面北面都设有玛尼经桶,供信教者顺时针方向转经,朝拜时用手转动以积福祉。大家可以试一试,按顺时针方向转。跨入神殿,底层有佛殿、经堂、门庭,高三层。现今只有这座神殿是早期的建筑,大家看到的这十根柱子依稀可见吐蕃的遗风,上面镂刻着莲花,还雕有花草、卷云以及珠宝、六字真言,经堂四壁绘有释迦牟尼本生传等传教壁画。天井对过的一排檀木七刻有28只卧狮,底座装饰有四瓣或八瓣莲花。穿过经堂就来到了佛殿,佛殿面积24平方米,有两根柱子,柱头雕有莲花宝座,柱头大小拱上则无装饰,这是早期建筑的特点。殿内供的是赤尊公主从尼泊尔迎来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鎏金铜像和泥塑八大弟子、两大愤怒力士以及宗喀巴塑像。
神殿的二层为僧舍、经堂、佛殿。佛殿内供有桑杰鲁王甲布、十六尊者、药师佛八尊、度母及《甘珠尔》等经书。三层楼上过去是__喇嘛下榻的地方和金顶殿。金顶殿面积为55平方米,金顶为汉式风格,属歇山式,以斗拱承托,金顶垂脊末端套有摩羯鱼头,是为套兽;殿内门窗壁画、柱子则为藏式风格,整个建筑体豫了藏汉风格的巧妙结合。
小昭寺又名上密院,藏语叫“居堆巴扎仓”,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密宗最高学府之一。杰尊?喜饶僧格之弟子杰’贡嘎顿珠于公元1464年(藏历第八绕迥木猴年)在卫堆穷木达之地的塞瓦龙山洞(墨竹工卡县内)修行密宗,得小昭寺后即以该寺为其弘传密法的基地,因他原在拉萨河上游传密教,故更名为上密院(即上部地区的密教承传之所)。
今天的参观就到此结束,相信今天的这些景点会给你们留下难忘的印象.祝大家愉快
篇7:定心寺导游词
定心寺导游词
有句话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定心寺就可以给我们带来这种感慨。定心寺原名幽潭寺,座落在赤水镇的太禾村,是唐咸通五年(公元864年)由宗佑禅师创建的,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广昌保存下来的千年古寺之一,在1984年被定为抚州市重点开放寺院。现在住持是县佛教协会的会长——释正法,正法师傅。
大家抬头看到的“定心禅寺”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在广昌,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匾额只有两处,一是在龙凤岩,另一处便是定心寺,等会儿我们在寺中还会看到他题写的另一块匾额“万德庄严”。定心寺有七宝,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匾额便是其一。定心寺属唐代的建筑风格,主体建筑由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构成,三圣殿上还设有藏经楼。
现在来到天王殿。佛家说,四大天王生在古印度著名的须弥山腰,那里耸立着一座犍陀罗山,此山有四山峰,称须弥四宝山,山高三百三十六万里。“四宝所成,东面黄金,西面白银,南面琉璃,北面玛瑙。”四天王各居一山。四大天王各护一方世界,须弥山四面;东胜神洲、南瞻部洲,(中国在此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故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四大天王各有九十一子,辅佐四大天王守护 空间十方。即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以及上下方。
本县驿前镇历史上有个赖巽,是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官至云南布政使。赖巽幼年家贫,常牧牛于西林寺前。当时寺侧有学馆,赖依馆门窗而听教。月潭为西林住持,久观而询其家世,知其敏而好学,则学助得成。月潭后转住赤水定心寺,赖巽感念其恩德,故千里送桂花两株,植于定心寺三圣殿前。就是我们面前的这两株,已经有570年的历史啦,到现在还年年开花,且每年开四次,四季飘香。桂花树是七宝之二。
现在带大家去见第三件宝——玉佛,佛像与人等身,是由一块完整的缅甸玉雕成的,重达1.5吨。我们靠近看,它的玉质温润,雕工细致。据说,佛像刚放置好时,有位朋友忍不住要摸一下,因为手上有汗,说也奇妙,沾了汗的地方马上出现了一条细细的裂纹,看得仔细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
因为佛像是有灵性的,容不得半点亵渎,所以住持马上请人做了这玻璃罩保护。
在藏经阁,有哪位朋友闻到淡淡的檀香味,在我正前方的这座佛像是庇庐。据住持说,庇庐是千佛的化身。庇庐菩萨在我们江西只有两尊,一尊在九江的云居山,一尊就是我们所见到的。这尊佛像由300斤檀香木制成,据说,要是和佛有缘的人,只要静下心来,哪怕是隔着玻璃也能闻到香味。庇护是七宝之四。
大家请随我来,看看左边墙上挂的这些字画。这是高僧慧定禅师、会空和尚来定心寺讲经时所留下的。大家先看看,是哪几个字?(春、寿、华、峰)其实,我们仔细看就会发现,这并非是毛笔所写就的,相传它是慧空和尚将笋壳打绵,沾上墨汁一笔写成的,而且,每一幅字画中都藏有三个字,比如说这第一幅,能看出来吗?(生春寿:这正好是人生的三个状态,人在世间的一次轮回。每一个人,无论贫穷与富贵都无法逾越,而寿又有分为下寿、中寿、上寿,还有大寿,及无量寿之说,大寿指的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生命最终将幻化于万物。白云飞:指的`是人是思想意识,一切皆为虚幻,所以意识也是时有时无,我们没有办法控制它产生,也没有能力强迫它结束。所以,一切随缘。 草生华:这是在讲所有的繁华都是来自最卑微之本源。心主宰:佛家语,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人生活在这个世间时间是很短暂的,这并非劝各位及时行乐,而是,在告诉大家钱财名利最终都将化做虚幻,那为什么要为这些苦恼呢。在这个世上有很多的事都可以退让,可是只有一件事不可以勉强,那就是我们的心,请别忘记倾听心的声音,由自己的内心来决定,不要违背你心中的想法。善恶由心生,只有不违心,才能最终达到人生的顶峰。)佛曰:大悟无言。上面的仅仅是我本人的领悟,而这是高僧一生修行之所得,之中的意味高深莫测,到底喻示着什么,我想各位心中自有方圆。这“一笔三字”是七宝之五。
定心寺香火一直很旺,三圣殿的玉佛是香客送来的,这藏经阁里还有这幅字画(带大家来到右边看竹叶诗)这其实是一个拓片。这幅竹石图,旁边的配诗含义深刻:不谢东君义,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人们常说,作诗的最高境界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就请各位在画中找出诗来吧!竹叶诗是七宝之六。
现在,我们到这古桂下休息一会儿,借这会儿功夫,大家来回忆一下,镇寺七宝您都见过了几样?(匾额、古桂、玉佛、庇庐、一笔三字、竹叶诗)还有一宝,就是这屋檐上的木鳌鱼,鳌鱼在驿前的建筑中是十分常见的,据说它是龙首鱼身,能镇宅院。
定心寺七宝,名不虚传吧?
篇8:南普陀寺导游词
各位来宾,现在请随我一同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1981年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天王殿匾额。走进这天王殿,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袒胸露脐,笑容可掬,似乎对每一位游客都表示恭候光临。弥勒佛出生于印度,后来出家拜佛为师,佛预言他将继承释迦牟尼为未来佛,在五十七亿六万年之后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
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印度的弥勒佛,现在中国大多寺庙里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胖弥勒像,他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今宁波奉化人,他常常拿一布袋,云游四方,无忧无虑,常劝人信佛,且总是眉开颜笑,和善待人,因而人们也称其为“布袋和尚”,后来他在岳林寺磐石坐化,口中念念有词:“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不自识”,人们才醒悟他是弥勒佛的化身。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如果寺庙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最多可吃两餐,不得留宿,如果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可以免费食宿,如果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示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南普陀寺原先为子孙庙,所以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没有更改外形,其实云游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意为调,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意为风,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一手拿蛇或龙,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意为雨。
现在我们走出天王殿,寺庙呈中轴线递次向上,向左右对称展开,现在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鼓楼!寺庙中一般都是晨钟暮鼓!而钟鼓楼第一层分别又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正前方是大雄宝殿,这是寺院的主体中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两层蹿角式的建筑,绿瓦石柱,雕梁画栋,屋上铺琉璃瓦,殿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龙凤呈样等磁画,色彩鲜丽,金碧辉煌。南普陀寺始于唐朝,在大雄宝殿前的石柱上有一对联为证,“经始溯唐朝与开元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大雄宝殿中供奉着竖三世佛,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中间的就是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据说真有其人,原名乔达摩。
悉达多,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十九岁那年于四门出游,感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状况,于是决心出家,以摆脱生老病死的困苦,最终经过艰难的修行,在菩提树下觉悟,就成为现在的释迦牟尼。站在释迦牟尼两旁的是他两个弟子阿难与迦叶,前面还有一尊千手观音。在殿的后面供奉着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
在大雄宝殿的左右分别是十八罗汉,相传当年罗汉传入中国时只有十六罗汉,后加入了《法住记》作者庆友法师与此书的翻译者玄藏。
各位来宾,这是大悲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又称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所以称为大悲殿,观音原名观世音、观自在,慈悲之意就是给人与快乐,拔除悲痛。殿内供奉四尊观世音菩萨,安排四方,正中是一尊双臂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双目垂帘,神态安详。其余三尊为四十八臂观音,手上各雕一只小眼,持多种神器,姿态各一。游人香客必到此参观朝拜。大殿原为木结构,八角三重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殿内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支铁钉。由于香火太盛这儿多次烧,所以等会儿要烧香的朋友请不要把香火带到殿内,在殿外烧就可以了。
前方便是藏经阁,为中轴主体的最高层,这阁建筑颇有特色,有中西合璧的韵味,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敞的天台。这里面藏着明末用信徒和沙弥刺血写成的血经书,还有著名艺术家何朝东的作品白瓷观音、缅甸白玉卧佛等等。
各位来宾随我再往山上走,这儿有一个大佛字,是闽南寺院中最大的一个,高4米多,宽3米多,是清光绪三十一年振慧所书。
现在留下一些半个小时时间给大家自由活动,现在是下午五点,五点半大家在车上集合,记住我们的车号是闽D88888。
今天我们的行程到此结束,南普陀有着他独特的文化与历史,这一行给你们留下一些什么样的感觉呢?我们即将分离,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欢迎各位有机会下次再带上你们的亲朋好友让我们再次相聚厦门、相聚明天美好的未来!谢谢各位对我工作的至此!
★ 灵谷寺导游词
★ 承天寺的导游词
★ 灵光清影散文
★ 《灵光》组诗欣赏
★ 炳灵寺石窟导游词
★ 香港宝莲寺导游词
灵光寺的导游词(共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