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广东省社科学院世界近现代史真题,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广东省社科学院世界近现代史真题,欢迎阅读与借鉴。
- 目录
篇1:广东省社科学院世界近现代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10X6):
1.光荣革命2.加里波第3.不合作运动4.弗洛伊德5.克里木战争(克里米亚战争)6.阿拉曼战役
二、论述(30X3):
1.综述美国独立战争的进程
2.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美列强的国际关系
3.综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篇2:广东省高考作文真题解析
广东省高考作文真题解析
【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唤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解析】
今年的试题整体上呈现“承前启后”的味道。作文更是如此。“承前”主要表现在仍然是新材料作文,内容是在信息时代下如何认知自然与人的关系,在感性与理性的认识中去阐释 “近”和“远”。思辨性一直是广东高考语文作文的一个突出的特征。的“胶片与数码时代”,的“富翁捐款”,的“生活的时代”都是有不同认知的材料可供考生多方位去思考,凡事一个角度切入而又能比较理性思辨的作文都会有高分,从这点看的“感知自然”具有承前的味道。在立意上可以写“在信息时代中人如何更好的认识自然”“感性与理性中的自然美”“远与近的自然风景”等,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对自然感悟来表达对人与自然相处的思考。
“承前”是相同点,如果说到“启后”就是今年广东高作文与往年的不同点,就是思想更加的深邃,内容更加阔远,因为“人与自然”的命题毕竟涵盖的立意范围和需要学生思考的深度都较之以往要难,其中的“近”“远”是一个具有哲学意味的概念,估计学生多数只会从材料中就地议论,难以深刻。但从这点看今年广东的语文作文更体现了过度性,比较前两年的新材料作文话题的具体性和现实性,今年的作文显然抽象了不少,其中“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这里对“近”“远”的理解是作文能否深刻的关键。由于信息化社会中发达的资讯,人们对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便捷的信息交流获得,这各途径就是“近”,然而也由于过多的依赖便捷信息的途径又会缺少了切身的感受,对大自然感知的“远”与“近”不是对与错、好与坏,只是不同的途径而已。
其实,这则新材料作文要写的内容在粤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感悟自然”中可以有所联系,学生应该不太陌生。而所有语文课本中几乎都有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和文段,对自然的感悟不仅存在于课本中,在现实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对大自然的认识、保护、利用以及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应该是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要关心的。“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从来都是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实现着对现实社会的关怀,这也是高考作文承载的责任和使命。
需要指出的是,在立意和构思中要始终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来写,有几个关键词要抓住:大自然、感知、近与远。如果只谈如何保护自然或赞美大自然的美,而忽略了对“近与远”的思考,那么立意和构思就显得会有偏差甚至离题。
【命题点评】
第一,这道作文题,秉承广东省高考作文命题的.传统,注重思辨性,不预设观点,让考生根据材料自己提炼观点,且观点多元化,“电视里看自然,能预测阴晴雨雪,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而亲自“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而“轻点鼠标,能知生物属性,但又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不同方式感知自然,各具优势,又各有不足,各有自己的“远”与“近”,当然,这行文的重点在一些转折词语之后。审题立意的区分度不错,从上述角度立意写作,都有道理,综合角度写既要亲近自然,又要利用科技手段为生活和学习服务,也可以。这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设计。
然而,可惜,一句“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却使相当多的考生迷失在哲学与文化的谜雾里,让考生陷入了猜谜思维而难以自拔,这是不是就是命题人的意图?不得而知。但如若不信的话,阅卷组评卷时,请再仔细端详,看看考生对此理解得究竟如何?!命题人有意加一个“近与远”,其用意可能是加大辩证思维的力度!但是,加这样的一句,可就远离了现在学生的实际思维水平了。考作文,应在写作中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思维认识能力,而阅读理解能力已在前面有大量的考试题目,何必再在考写作能力时,外加一环,设置这样的审题理解障碍与过高的审题门槛呢?
第二,这个题目,注重考查考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明显不能走文学路线,要想写记叙类文章,很不容易构思,也难得高分。不信的话,看看评卷场上有多大比例的记叙类文章!
第三,该题目有点难为考生。题目中涉及的重要概念很多,电视、鼠标、乐趣、不同的途径、感知自然的远与近,尤其最后一句的暗示很关键,但这却把题目引向了自然的“近”与“远”的哲学意义,难乎哉?不难吗?看看我们考生的本领吧!你不弄这一句,大家还明白,可一写这样一句,就把考生的思维引导到了问题的“玄虚”方面,瞻前顾后,审慎审题者,中上等学生可能就吃亏了!当然,真正”高手“是不怕的!
这里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命题专家,还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作家与名人学者,要想把作文教学引导好,要真想弄清语文教学的实质问题,就要亲自体验一下”自然“的”学生“,否则,你可能就离我们实际的”高中生“很远,总是远处观象,必会只见皮毛,难以接近”真相“,那么多普普通通的考生,百分之六十的人连一般本科都上不了,你总是按照自己作家与专家的体验说话,怎么会离”自然“的学生不远呢?对高考题或叹或赞或批或扬,不要仅仅凭个人爱好!不要总以自己的地位对教学实际和命题实际发表不切实际的所谓”真见与高见“!而应该深入实际,给学生上个一年半年的课,有了真正的体验,再说话也不迟!
综上所述,愚以为,这个作文的写作立意可有以下角度:
1.认识自然的远与近;
2.亲近自然(文中应结合对自然认识的远与近来写);
3.多途径感知自然;
4.到自然中去体验,远亦可变近;
5.借助现代科技,好好体验自然;
6.远处亦可”体验“自然,触摸自然的真谛;
7.“书”上得来的“自然”未必“远”;
8.“自然”真相难穷尽;
9.接近“自然”的真相,靠什么。
篇3:广东省省直面试真题
1、有些人因为自己权益受损,容易采取极端方式如跳楼自杀来维权,媒体也不再进行报道,谈一下你的看法。
题型:综合分析
考察能力:价值观与立场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把握
要点:
首先,对此说法有明确表态。用极端方式维权不利于维护权益;媒体并非不加报道。
其次,简要阐述用极端方式维权其历史脉络及现状发展。总体趋势是,维权意识逐渐增强,维权手段日益进步,维权效果缓慢推进。
对于媒体的报道,也有其发展的脉络。从开始的惶恐,到后来的开放,再到逐渐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也是社会进步之侧面表现。
最后,简单地说媒体不报道,失之偏颇。极端方式维权在现在维权事件当中,其比重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而对于广大维权者来说,正确维权,理性维权也是非常重要的。
2、现在很多人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据调查,有74%的人反映自己网购到了假货甚至伪劣产品,请你谈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措施。
题型:综合分析和组织管理
考察能力:对时政的把握和应对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到当前宏观背景当中看问题。
要点:
首先,电子商务现在是热点话题。电子商务对社会进步影响毋庸置疑。同时关于假冒伪劣也始终为人诟病,并且社会上出现多种不同的解决观点。
其次可以谈谈假冒伪劣在电商中出现的原因:无外乎商家自律与诚信、运营商不作为甚至腐败、商家客户沟通交流不畅、运营商内部监管、客户维权成本高维权手段较少、工商等部门介入困难等方面。都是采分点。
对于出现这种现象,态度很明确,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就此全面否定电商。还是需要从运营商角度着手,同时也兼顾到商家,法律监督运营商,运营商监督商家,通过市场调节来完成。
3、需要搭建一个民众交流的平台,在线了解、收集民意民情,你作为一名组织者,前期的工作方案应该如何进行?
题型:组织管理
考察能力:考察考生对工作岗位的认知,实际解决问题的思路、规划与可行性能力
要点:
每个单位都需要搭建网络平台,因此本题具有普适意义。
首先从单位自身建设角度。了解收集民情民意不可能是无水之源,没有对本单位或组织其基本架构、功能职责、现状等有充分掌握,了解民情民意就成了走过场。
其次,从平台架构上进行设计,具有便利性、可行性、经济性、有效性、应激性五个特色。才能使平台发挥功能。
最后,从技术层面上,针对五个特色设计出平台架构之后,根据单位自身情况搭建。
4、有些人到医院收购废弃医疗用品卖给工厂加工成玩具,你做为一名执法者怎么处理。
题型:情景应变
考察能力:对于岗位职责的认知、现场及非现场的处理能力。
要点:
立场坚定,态度明确。这种做法属于违法行为。
从现场角度,要保证所有的废弃材料被缴获、所有涉案人员被控制和涉案款项的扣押
从非现场的角度,对所有材料要封存等待检察机关的检验、评估,生产用具也做同样处理。对涉案人员进行叙录口供,对采购途径、库存仓储、运输加工、销售渠道、违法时间、涉案金额等进行深入调查。对违法收购人员、生产加工人员和其他涉案人员立案侦查。
对涉案账户及时冻结,初步评估涉案金额
对已经上架、销售货物进行下架封存、扣押、追回等措施。
[广东省省直面试真题]
篇4:广东省中考语文作文真题
生命的瞬间
在人的生命记忆中,总有一些伤痛,一些快乐,一些幸福,一些感动,有时也会悄悄的涌动出来,让恬静的心再次品赏那种涩涩的酸、甜、苦、辣的滋味。
记得很多年前的一个冬天,下了一场好大好大的雪,雪花纷纷扬扬、漫天飘着,我的灵魂在寒冷而苍白的世界里接受洗礼。我听到阴冷斜长的冰凌儿,从身后的屋檐下突然啪的一声碎在地上,晶莹的雪水侵润在我的脸上,透骨的凉,脚下咯咯吱吱雪的声响,使大地变得空旷凄凉,那种感觉真是清新、寒冷、而又异样。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寒冷与冰凉就那么纯粹着,仿佛要凝固成一生永远的雕塑。是女儿温暖的小手,瞬间把我从惊梦中拥回到了生活的原处。
一切都没什么,都是刹那,都是瞬间,都找不到头尾,都没有可再讲下去的故事和人物。但我总是记着这样的瞬间,并深深为此感动,永远也忘不了女儿童音里迸出的坚强:妈妈,不怕,有我!
人的一生,总有着大段的冬天,有着大段的平淡,大段的不尽如人意的遭遇。但总有一些东西支撑着我们,让我们想到美好,仍有希望。于是,我们有了间歇和过渡。
回首惊看,我终于感悟到,就是这些可贵的瞬间,就是这些瞬间在心里的反复无穷,拼接着我们一个又一个淡漠而平庸的日子。于此,我们一再地感到人间的幸福,感到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
篇5:广东省中考语文作文真题
人生的瞬间
在人生里各个年龄段里,都有着不同色彩,都形成了精彩的那一瞬间。正如某一场球类比赛中进球的那一瞬间,是美好的。
我珍藏着从小到大的瞬间,每一个都令我开心,怀念。
第一个瞬间,我来到了这令人向往的世界上。从母亲拍摄的时候来看,这张相片应该是在我一岁时拍得。瞧!那眼睛闪烁着希望,小时候的天真无邪正在那时候悄然而生。听婆婆说,我小时候吃饭可真不安宁,闹得大家都跟着我跑,是婆婆用一条绳子再牵上事先用手做的小纸船,让我每天都牵着这只小船大街小巷到处逛,她说我那速度,比汽车还要快,所以在每个巷口的拐角处总站着一个人,不是爷爷就是妈妈,因为我身后的人如果跑累了,便该换人陪我跑了。
第二个瞬间,我在妈妈的逼迫下,来到了钢琴老师身旁学钢琴。那时候我上小学一年级,手指还比较灵活,因为父母嫌我没有一种兴趣,希望我能学成一样乐器。当时啊!真是用一头牛也拖不走我走出家门口,因为我嫌那笨重的钢琴弹起来可真不省心。可谁也没有想到,在家人的强力支持下,我学成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日没夜地练,终于出效果了。
第三个瞬间,是我终于长高到了1.5米,在量尺旁站着,摆了一个极漂亮的动作!我总担父母的遗传会长不高,可在我的担心下,却长高了一大截。那次真把我高兴坏了。
在照相机的协作下,我这三个精彩瞬间都被摄下了。幼小时是粉红色的,它甜蜜。儿童时,它是绿色的,充满活力。
少年时,它是嫩蓝色的,我在小小的海洋里畅游着。各个瞬间都会成为过去,但只要你时刻地回想起,便会觉得,人生原来如此美丽!
美国教育家杜朗曾说过他如何寻找幸福。他先从知识里寻找,得到的是幻灭;从旅行里寻找,得到的是疲倦;从财富里寻找,得到的是争斗和忧愁;从写作中寻找,得到的只是劳累。直到有一天,他在火车站旁看见一辆小汽车里坐着一个年轻的妇女,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一名中年男子走到汽车旁,他吻了一下妻子,又轻轻吻了婴儿,生怕把他们吵醒。
就是这个爱的细节,使杜朗找到了幸福的所在,真正理解了幸福的深刻内涵。
从这天开始,杜朗才恍然明白,幸福不在别处,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瞬间里,就在我们爱和被爱的每一个轻吻里、每一丝微笑里、每一声问候里、每一句安慰里……
我知道,我的生命之所以还在融融的流动,之所以还有情感的宣泄,之所以还有许多要感悟的东西愿意去感悟,都是因为这瞬间的存在。这种瞬间的感动就是我行色匆匆、又充满希望的人生态度。
篇6:广东省中考真题语文作文
难忘的瞬间
那一瞬间,是我一生中都难忘的。为什么,因为那一瞬间我真正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贵。
小时候,我在老家是个小霸王,许多小伙伴都和我在一起玩。我们每天“打家劫舍”,闹得邻居家“鸡飞狗跳”,所以邻居们经常会“教训”我们。可我们哪里会改,每天照样成群结队得闹。最后邻居也拿我们没办法,干脆不管了。于是我们天天玩在一起,久而久之,就不觉得寂寞。
直到一天,我一回到家就发现表哥坐在桌子前玩着一个奇怪的“电视”,我好奇地跑过去,问:“这是什么玩意啊?”表哥笑着对我说:“没见过吧,这是你妈妈新买的电脑,可贵着呢!”说着就指着屏幕上的一款款游戏说:“你看,这么多游戏随你怎么玩……”我一下子对这新鲜的机器着迷了,迫不及待的抢过鼠标,玩起了游戏。那天我没和伙伴一起出去玩。
后来我干脆把伙伴们给带到家里玩,自己却盯着电脑……
不知不觉时间飞逝,我要上小学了,妈妈把户口搬到了城关。从此我就在城关上学,便很少回老家玩了。
一天晚上,我在做作业,妈妈走进屋子就埋怨起来:“你快回老家看看,每天一大早就有一大堆你的那些朋友堵在我店门口,害得我生意都做不成了。下周你快回去,叫他们别再来了。”我将信将疑地答应了。
一周后,我坐上了回老家的车,一路上,我的心里总是忐忑不安。
下了车,我急忙向妈妈店跑去,可是我确失望了,门口一个朋友都没有,只有行人在穿梭。
我走到店门口,突然,我听到身后有人叫我,回头一看,惊呆了,原来朋友们都在店里等我,难怪妈妈会生气呢。我高兴地和他们抱在一起。这时,我明白了,只有得到真正的友情,才算是快乐。这一瞬间,将会在我一生留下深深的烙印。
篇7:广东省中考作文真题解析
2014年广东省中考作文真题解析
【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女作家桐华说过,青春的可贵在于那颗盈满勇敢和热情的心。勇敢与热情,是她制胜的魔杖!其实,人人都有一柄制胜的魔杖:执著、好奇、自信,抑或是师长的激励、榜样的引领、挫折的磨炼……同学们,什么是你制胜的魔杖呢?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以“ 是我制胜的魔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真题破解】
这道半命题形式作文《 ____是我致胜的魔杖》,一如既往地关注学生自身成长和情感的表达,更多的是考查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感受能力,还有对于语言运用技巧的掌握,以及对于文字的借鉴、欣赏能力。可写的内容非常广泛,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填空部分可以用材料中提及的“执著”“好奇”“自信”“师长的鼓励”“榜样的引领”“挫折的磨炼”等词,也可自由发挥。
这样的作文没有审题障碍,文体选择自由,其中以记叙文、叙述散文这两种文体行文为最佳。不过也是因为都好写,所以考生要能脱颖而出拿高分就难了。如果想拿到比较高的作文分,就应该抓住题中“制胜”这一点;做好恰当的点题,对拿到比较理想的分数有帮助。我们还可以从中考作文的五个评分标准方面去争取更高分:
一是主题,主要看主题是否健康,是否明确,是否新颖。只要你是有感而发,不是明显的抄袭,就可以对题,不离题。就本道半命题而言,拟写一个好的标题,既要显示文章的主旨,又要新颖不落俗套,要做到这两点,方法很多。你可以运用制造悬念法、点化诗文歌词法、借用修辞格等等。另外,要知道,考场作文阅卷,时间短,任务重,决定了阅卷老师只能泛读,不能全部精读细看。为适应这种阅卷特点,我们考生应特别注意扣题和点睛。在写议论文或抒情散文时,你应该注意有意识的在文章内容流转交会之处,不失时机地点明题旨,回扣题意,这样才会大大加深阅卷者对此份作文“中心明确”“中心突出”的印象。写作记叙文或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时,尽管作品的主旨能够暗合题意,但为保险起见,也应该有意识地用明朗的“点睛”之笔来升华文旨,提醒阅卷老师,自己的文章是紧扣题意来写的,避免因含蓄而导致误判。
二是选材,看学生对材料是否能灵活运用。如同题作文《坚持是我制胜的魔杖》,一考生分别以“难在坚持”“贵在坚持”“成在坚持”为小标题叙述自己坚持文学之梦的困难、珍贵和快乐;另一考生则选择叙述自己在八百米跑的考试中因为坚持到底才取得好成绩的过程,重在刻画自己的心理变化。前者叙议结合,后者描写见长,灵活运用,各有千秋。
三是写作技巧,是否详略得当,结构运用是否得体。这一部分涉及的范围较广。你可以运用题记、后记,占领夺目的“要塞口”;也可以分立小标题,形成丝丝入扣的递进式片断组合;也可以开头百字内快捷地点明题旨,中间各自然段用开头句或结尾句点明要义,结尾段收束全文,再次凸现主旨。无论运用哪种方法,便于阅卷老师快速把握思路,读懂内容,那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四是语言表达,即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善引佳句增强意蕴,根据作文主旨,按照一定的线索或顺序,考生在作文中,如能学会调动平时积累的佳句,展示自己丰厚的文化积淀,增强语言表达的意蕴,让这些佳句在作文中大放异彩;可以巧用铺垫逐句深入,“文似看山喜不平”,如果采用铺垫的手法,先确定好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接着由此展开联想,从不同角度进行铺垫,然后推出自己要表达的中心句,这样就更有韵味和文采了;可以善用修辞,形象描绘,把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画面和形象加以表达,使语言具有画面感、立体感,从而增强文章语言的表现力。
五是书写要求,力争端正清楚。文面清晰整洁,书写美观大方,字数达到规定要求,能够让阅卷老师形成好的第一印象。阅卷老师会认为这样的考生基本功扎实,不会有什么差错,即使有,也是偶然的。如果阅卷老师带着这样的想法去看你的作文,你还用担心什么呢?因此即使你的书写水平有限,不能达到美观大方的较高要求,也应该做到端正清楚这个最基本的要求。
【立意突围】
最佳立意 立意拓写
自信是我制胜的魔杖 说理议论文:可以先摆出中心论点――自信是力量的源泉,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具有着巨大的推动力;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摆事实讲道理;最后结合现实提出希望,以呼应开头而收尾。
常规记叙文:可以写自己体育训练时没有自信,不断的逃避;接着详写经过别人的鼓励后又找回了自信;最后又重新跟同学们一起训练,并且最终在考试中获得了胜利。
你的微笑是我制胜的魔杖 先抒情点题――母亲的微笑,是我致胜的魔杖,总领下文;接着分别用“丑小鸭・微笑”“灰姑娘・微笑”“白天鹅・微笑”等小标题截取童年、少年、青少年时代母亲的微笑助我成长的典例,重在描写母亲的微笑对我的极大影响;最后再次抒情做结,呼应开头。
“坚哥”的.幽默是我制胜的魔杖 坚哥是自己的老师,平时很幽默,很理解学生。第一天见面就跟大家说,可以不叫他“老师”,而叫“坚哥”,平时我们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他都很幽默地鼓励、帮助我们,让我们觉得很温暖,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范文】
父爱是我制胜的魔杖
随着斗转星移,日月交替,在地底下待了三年的蝉终于引来了一夏的引吭高歌。在这一个炎热的夏天,弥漫着紧张的气息,而我却感受到了那深沉的父爱,我致胜的法宝,我的魔杖!
魔法一 最美的香格里拉
雨季如期而至,而我的忧伤亦如细雨绵绵,在心中密密地下着。为何面对学习却总感力不从心?为何面对朋友却总惶恐不安?在青春的路上却已心力交瘁了! 站在阳台上,湿润的风吹着湿润的眼眶,终于不可遏制地哭了,哭出了对人生的哀感,对人生的失落与伤感。
“哭吧!”一双手稳稳地落在我的肩膀上,在这悲凉的秋季里给了我温暖的安定!父亲抚摸着我的头,哀伤仿佛被他一层一层地抹去。“青春的路上的确有很多泪与笑!但是你决不可以认输。你要满怀希望,勇敢地走下去,不言成败,总有喜悦!”我破涕而笑,感悟到:“是啊!这青春之路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我不怕!我有致胜的法宝一直在激励着我,引着我前进!只要你勇敢地走下去,你总能自由地飞翔在属于自己的天空里,父爱是我心中最美的香格里拉!”
魔法二 最暖的人参水
月考的失败,让我的心里再度蒙上一层阴影,充斥在悲痛之中。一个人孤独地守在房间里,夜已寂静,人已睡去。泪不由自主地从眼眶里滚下,顺着脸庞滑下。
蒙中,看到一丝光际从门缝里射进,我赶忙躺好,拂干脸上的眼泪!那一个身影在我书桌旁停下,放下一个水壶然后静静地离开了!我赶忙跳起,看到了桌上的水壶,底下压着一张纸条:“儿子,爸知道你又考砸了!但没关系,下次努力就行了!要敢于吸取这次的教训,在中考上好好发挥你的水平!这是一壶人参水,希望你能振作!”
读着,泪水再次溢满了脸颊,刚才父亲的身影,其实是对我的鼓励啊!那脸上的凝重,疲惫的身影与轻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喝着那一壶暖暖的人参水,那溶解了父爱的甘甜的水,使我看到的都是那些胜利的喜悦!去掉伤感,重新奋起,乘着这顺势的北风,我一扬蹶起!
父爱,那温暖的激情的人参水!是我致胜的力量源泉!
山再高,我依然登上;水再深,我依然渡过;因为我的心中有一把致胜的魔杖――父亲的爱与鼓励!
【点评】
1.首尾呼应,点题有力。开篇点题,引领下文,激趣阅读;结尾画龙点睛,呼应开头,首尾一致。
2.魔法新鲜,点题有致。文题有“魔杖”,小标题分别以“魔法一”“魔法二”来呼应,给人以新鲜气息;同时用“最美的香格里拉”“最暖的人参水”来概括片段内容,简洁而夺目,简单而夺人,简约而夺魁,给人遐想,给人悬念,给人力量,给人美丽。
3.文眼闪烁,点睛有神。文题中“父爱”“致胜”是全文的文眼,有父爱的地方,就有“我”致胜的力量,这两者是如影随形;在文中一唱三叠,四次吟唱:第一次在开头“我却感受到了那深沉的父爱,我致胜的法宝”,开门见山;第二次在第一个片段的结尾“我有致胜的法宝一直在激励着我……父爱是我心中最美的香格里拉”,三言两语,点出“魔杖”的神奇“魔法”之所在;第三次在第二个片段的结尾“父爱,那温暖的激情的人参水!是我致胜的力量源泉!”肺腑之言,情满纸张;第四次是结尾“因为我的心中有一把致胜的魔杖――父亲的爱与鼓励!”在反复点睛中收尾,使内容生动有力。巧妙的点题之笔,虽然着墨不多,却不仅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而且暗示了文章的脉络层次。
广东省社科学院世界近现代史真题(共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