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JOSH”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记忆马坊概述卷散文,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记忆马坊概述卷散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 目录
篇1:记忆马坊概述卷散文
记忆马坊概述卷散文
记忆马坊——概述卷散文
马坊弹丸之地,巴掌大小;周边隆起,算个盆地;不比“天府”,汗颜江南。
庶民万余,汉族后裔;口口相传,来自山西;世代农耕,不善商贾。
北依页梁,那是黄土高原上的一道土梁。她没有俊秀奇险的英姿,壁立万仞的高耸;她没有日出日落的雄浑,云雾缭绕的神秘。他似一位劳累了的黄土汉子,敞裸着结实的躯体,静静地躺在黄土地上,尽情舒展着四肢,放松着筋骨。
南有小河,那是黄土高原上的一条小溪。她没有波涛汹涌的洪流,一泻千里的咆哮;她没有航运发电的功绩,滋润沃土的能力。她似一位深山里的`黄花闺女,扭摆着纤细的身躯,悄悄地走在街巷胡同,自我欣赏着绰约,寻觅着归宿。
东临五峰,那是黄土高原上的一座大山。她承载着故乡人希冀祥和的梦想,相传,一个暖风习习,柳芽泛出淡淡鹅黄的春日,五只凤凰栖息在五座山头上……
西托明月,那是黄土高原上的一座名山。她寄托着一方人渴求富裕的期盼,据说,一个月光熠熠,翩跹春燕衔来春泥的夜晚,汉代建信侯娄敬教民种金子……
冬寒夏凉,四季分明;降雨尚好,气候清爽;麦黍一熟,苹果有名;银武(高速公路)过境,西平(西安平凉铁路)在建;民风淳朴,胸怀坦荡。
篇2:西马坊夜行记散文
西马坊夜行记散文
因其他任务,观粮今晚赴王村镇西北角最偏远之村西马坊。路过其两委会院门口,见冷飕飕漆黑之夜明晃晃的灯光之下,伴着清幽流畅之旋律,有几个女同志在翩翩起舞弄灯影。职业的习惯促使某往院子里拐了个弯儿,一来了解一下群众文体活动情况,二来想借灯光看看两委会西大院新建成的“西马坊文化中心”夜晚效果怎样。盖因其修建当中,白天,某来过不知多少趟了,盼着她早日竣工、投入使用。
这是一个几百口人的在全镇近20个村庄之中不穷也并不算富的小村,这几位朋友的.举动代表了全村妇女同胞健身健美之爱好,也是某所希望看到的。
,在市区有关方面资助之下,西马坊总算建起了一座全镇首座正规化的农村文化中心——相比而言也算后来居上、可喜可贺。基本竣工的夜色下的该村文化中心,是那样的漂亮、可爱。可惜观众席位是露天的,可惜眼下已进入寒冬腊月……要不然,某真想拉一支文艺队伍,到这里“开开光”,为该村进行文化助兴,让干部群众都高兴高兴。
春暖花开时,来此“开光”演一场——是某的希望,也是百姓所望!
新乡市牧野区王村镇西马坊两委会小院暨文化中心大院。
西马坊妇女健身健美“代表队”,活动得非常尽兴。
观粮在用手机抓拍镜头。
西马坊文化中心怎么样?漂亮吧。您记住——在历史上,永远是后来居上!
观粮殷切希望这里的老乡们天天这样快乐健康,以健康快乐之身心来建设自己美丽的家乡!
篇3: 记忆剪影之落叶坊散文
记忆剪影之落叶坊散文
年少痴狂,总用新痛换旧伤。风飘飘,雨潇潇,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喜欢用枯黄的落叶做书签,夹在一本从不翻阅的厚厚的书中。整理书籍时,无意翻开了这本书,从书中散发的淡淡的味道,勾起了往日的记忆。黯淡而僵硬的叶片,触摸脉络的起伏,往事只剩一副残骸。
落叶飘零的秋天,带不走的是夏伤。
回眸一路走来的`足迹,让我开始彷徨。失去总是比得到容易,而我现在拥有的,是该让它失去,还是该去珍惜,或者让它自由?要走就不去挽留;留下来了,不妨快乐与之相拥。
曾满怀期待某一刻的到来,但到来时却是失望的告白。没有意外,只是伤怀。曾有过的想念,曾经期待的意外,曾经就明白,一切终将湮灭,不留痕迹地湮灭。想念变成怀念,意外成了听寂寞向自己表白,看着叶子上的字发呆: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期待,这就是所谓的期待!
钟情于秋天,不是因为累累硕果的香甜,也不是因为人月两团圆的欢欣,而是落叶,大片大片枯黄的梧桐;。蝴蝶一样在风中盘旋的泛黄的枫叶;以及……
落叶随风将要去何方,那飞舞的身影像天使的翅膀,美丽而忧伤……
篇4:豆腐坊散文
豆腐坊散文
记得小时候,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冬天的来临。
七十年代的农村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夏秋季节农活很忙,没有很多的空闲,到了天寒地冻的腊月,人们缩在屋子里无所事事,在长长的冬夜里,大人们除了干些与生俱来、众所周知的那些事儿,剩余的经历无处发泄。豆腐坊就成了排解体内的躁动、打趣解闷的最佳选择。
进入腊月后,生产队的豆腐坊就热闹起来了。豆腐坊整天人流不断,在这里,年长的、有些身份的在豆腐坊烧得滚烫的火炕上说事儿,家长里短、荤腥不断。火炕边围满了年龄不一的小孩、小伙子,把双手拢在袖筒里,小孩子们的袖筒靠近手腕的地方油光锃亮,每每他们感觉鼻孔下长长的.鼻涕虫碍事的时候,袖筒就是他们最好的擦拭鼻涕的工具。人群中是不是爆发出笑声,连大锅上的热气也不由得扭动几下身子,回应着人们的开心与快乐。有时候,那些年长的人们会把把被子堆到中间,甩两把花牌,磨豆腐的黄豆是他们理所当然的筹码。
在豆腐坊里,经常可以看见小毛驴戴着眼罩沿着圆形的磨道周而复始的行走着。漆黑的石磨盘磨出了雪白的豆浆糊糊。在水蒸气笼罩的大锅台上,磨豆腐的老汉把一桶桶的豆浆糊糊倒进过滤的袱子里,y子的四角绑在两根十字新的木板上,被从屋顶垂下来的绳子吊在大锅的上方。做豆腐的老汉把水也一瓢瓢进y子,然后扶着是木架上下左右有节奏地摇晃着,雪白的豆浆就从y子里渗出来,慢慢的就蓄了大半锅,灶膛里燃起了火,热腾腾的豆浆冒着热气,浓烈的豆腐香味就弥漫了半个村子的上空。
点浆之后,豆腐就形成了,把它从锅里舀出来,倒在有木框子的y子里,然后绑牢y子的四角,去掉木框,压上石板,明天一早,解开y子后,雪白的豆腐就可以上市了。
做豆腐是个技术活儿,也是个苦活儿。老汉做豆腐,儿子烧火打下手,同时一边用豆渣和浆水喂猪。每到腊月年关,人们在豆腐坊里很有耐心的等待豆腐的制作,在漫长的等待中寻找着他们特有的乐子。
在年三十晚上,每户人家的年夜饭里,或多或少都有着村子里豆腐坊制作的豆腐,在百万祖先和财神爷后,人们享受着平常日子里难以品尝到的“美味佳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篇5:记忆安仁坊的作文
记忆安仁坊的作文
安仁坊,是新城区众多古老街巷中的一个,它位于长乐路中段。
清晨,沉睡的安仁坊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它是被勤劳的人们叫醒了。店主们正忙着打点店铺,小摊上早餐应有尽有。妇女们边说笑边买菜,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吵吵闹闹,结伴到学校去。安仁坊热闹的一天就此拉开了序幕。
中午,安仁坊又是人山人海,不怕路远的.五湖四海的吃客们,来到这里欢聚一堂。在此处,你不仅可以品尝到陕西、四川、河南、扬州等地的风味小吃,还可以结识四面八方的同兴趣爱好者。所以,漫步在安仁坊,你经常可以看到深凹眼高鼻梁的外国人,用好奇的蓝眼睛打量着四周,还时不时地照相,交头接耳地讨论,还会听到安仁坊最好听的音乐——叫卖声。“荞麦饸饹,吃了馋”,“黄瓜柿子来了——”,小贩们操着地道的陕西方言吆喝着,汇成一首安仁坊独有的交响曲。妇女们坐着小椅子,在树荫下择菜,洗衣。老头老汉蹲在家门口,围成一圈,或吃着又长又宽的“裤带面”,或品着茶,或高谈阔论。中午放学的孩子们,匆匆吃过午饭,就来到院子里看漫画书,爬树,掏鸟蛋,踢沙包,跳格子……他们笑着叫着,爽朗的笑声陪他们度过了这段快乐的时光。
下午这段闲暇的时光,店主们就打一会儿盹,或聚在一起打打扑克;老婆老太则晒晒太阳,搓搓麻将,散散步。中年妇女边织着毛衣边聊天。年幼的小孩子围在大人身边捉虫子,捡树叶……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满整条街道,在周围大商场工作的人都拥进了安仁坊,安仁坊又喧闹起来了,它睁开了明亮的双眼,碰杯声,攀谈声,灯红酒绿,把安仁坊装饰得更加热闹。
深夜,小摊的招牌悄悄地收起了,商店也拉下了卷闸门,安仁坊又沉沉地入睡了……
如今,当我再次来到这里时,却置身于一片废墟中,安仁坊往日的热闹再也无法寻觅,我十分留恋它。它不仅是父辈们成长的地方,也是我儿时的摇篮。但在不久的将来,将有一座现代化的大商城在这里拔地而起。尽管我们多么的不舍,多么的惋惜,但是,这座商场将会继承安仁坊辉煌成为新城区又一张亮丽的名片!
篇6:四世宫保坊散文
四世宫保坊散文
在新城游玩,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参观“四世宫保”坊。这座高15米,宽9.2米,深3.3米,占地30余平方米的砖牌坊,经历了近4的人间沧桑,是古代新城县城72座牌坊中唯一幸存的一座。由于它造型古朴典雅,气势雄伟,结构布局精巧,雕工细致入微,充分体现了桓台建筑之乡精湛高超的建筑技艺,堪称鲁中地区古典建筑的代表作,被誉为“华夏第一砖坊”。
据史料记载,四世宫保坊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目的是为了表彰兵部尚书王象乾在“总督蓟辽”、“行边视师”中功绩显赫,被朝廷晋爵为太子太保的事迹。当时朝廷追封王象乾的三代,即他的父亲户部左侍郎王之垣、祖父贵州布政使司左参议王重光、曾祖父颍川王府教授王麟。他们都因其后人王象乾对于明王朝的突出贡献,被诰赠为“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所以这座牌坊被称为“四世宫保坊”。
据介绍,四世宫保坊的坊身为全砖石结构,四个基座各由三层方石砌成,下层有莲瓣浮雕遍布四周,中层的四围满是云朵浮雕,上层每面各有四块方石,雕刻着行云、流水、麒麟、松鹿、奔马、灵芝等图案。每个基座上面各有两方石柱,约一米高,支撑起青砖结构的一大二小三道拱型坊门。中间大拱门横跨四米,车辆行人可以顺利通过。两边的拱门狭小,大概是为了整个建筑物的美观而设的陪衬。坊门前后安坐着四对石狮,其中四只雄狮各抱绣球回首,另外的四只雌狮各抱幼狮返颈,神态各异,造型优美,气韵生动。坊顶为歇肩式,中间高,两侧低,斗拱飞檐,瓦铛古朴,八角探出,各缀风铃。微风吹来,铃声悦耳动听。牌坊顶端有“麒麟驮宝瓶”,健壮雄奇,古朴可爱;牌坊上部有八道斜基,每一道上配有神兽圆雕两个,栩栩如生。游人来到坊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世宫保”四个醒目的正楷大字,笔法圆润大方,庄重遒劲,相传是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所书。四字镌刻在一块硕大的横幅额石上,额石的上方有“圣恩”两个金字,表明牌坊是由皇帝特许而建,以示恩宠。“四世宫保”四字的下面,以端庄的正楷体镌刻着王麟、王重光、王之垣、王象乾祖孙四代的原职衔与诰赠,以及当时地方官员的官衔、姓名和牌坊的落成时间。
四世宫保坊额两侧的青石圆柱上,前后各有一幅隶书对联浮雕,每联的'顶端均注明“玉音”二字。联的四周有花纹浮雕,牌坊四角的砖磨圆柱上,饰有二老二少两对凸出的人物雕塑,并加以彩绘,为整个建筑增色不少。
四世宫保砖坊结体严谨,端庄秀美,体现了我国明代建筑的高超艺术水平,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桓台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1992年,四世宫保坊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王渔洋纪念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闻名遐迩的古代建筑艺术瑰宝,又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成为桓台县一处不可或缺的旅游景点。
篇7:马经典散文
马经典散文
它走进来的时候,我正坐在屋檐底下看书。
九月的阳光明亮而爽朗,一个约莫三十多岁,身材短小、脸色黎黑的男子牵着它走了进来,衣着打扮以及神态气质都具备典型的山里人特征。现在,在院墙边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他把它拴在一颗小树上。他是来买砖的,而且,他告诉我,他买的砖要用那匹马来驮。
院子里,整齐地站着一排排一垛垛的水泥砖块,还有一排排不那么整齐的大大小小的汽车,工人们正忙着把砖块往车上装呢。
我的眼光向那个角落里望去,我看见那匹并不十分健壮的牲口站在九月怡人的阳光里,不停地踢腿、摇尾巴,以抵御蚊虫的叮咬。一边却又底下头,用鼻子去嗅那墙角的一篷青草,时不时地张嘴,扯一束来嚼上一阵子。它的眼睛大而有神,清澈,明净,让人毫无道理地就认定,这生畜,实在是个单纯而善良的东西,它知不知道它的主人将要让它做些什么?它有没有回回头,有没有看看院子的另一头那些神气活现的不知道比她高大多少倍又威武多少倍的汽车,不知道为了什么我竟莫名其妙的感到有点窘,是为了那匹可怜的.牲口吗?这几年,在城里,似乎连拖拉机也很少见到了,我没想到,还会有这种事,有人要用一匹马来承担如此艰巨的运输任务。
可仔细一想,这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那个山里汉子,也许经济上并不富裕,用自己的马来驮砖,可以省下几个运费,这不都是很合乎常理的事情么?之所以让我感觉诧异,那不过是因为,现在,你要是呆在城市里,在大大小小的荧屏之外,在实实在在的生活里,是不容易觉察到马这种物种的存在,尤其是作为一种运输工具的存在的。
可是,想当年,作为人类最得力的交通工具之一,甚至作为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军事利器(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坦克)它们的祖先也是曾经久享过荣耀辉煌的,不过,现在看来,一切都已成为历史,或者说,它们已经被历史淘汰。我在想,会不会有那么一天,等到我们的农村也完全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也许还有别的什么化的那一天,它们的身影就只能出现在动物园的笼子里,成为人们观赏取乐的对象之一种,远离了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的战场,也终于挣脱了背上的沉沉重负,得以安居一笼,风雨不侵,烈日不晒,得以悠闲自在的饱食终日。对于它们最后的归宿,它们会感到满意吗?我不知道,不过,谁也不能阻止历史的滚滚车轮,这一点却是很清楚的,在历史面前,连人类自身也是无比渺小的,而况马或别的什么玩意儿。
有人把历史比做一列火车,从远古的一片蛮荒里一路走来,刚开始,这列火车走得很慢很慢,大概比犀牛还要慢三分,不过,它一直是保持加速度行驶的,所以,时间越往后,它的速度就越快,直至风掣电擎。现在,在这列火车之上,许许多多张人的脸孔,大都一个个欣欣然满面得色,就好像正走在通往天堂的路上。有人说,推动历史这列火车前进的,是人民。可是,我想问问,我真的想问问,这列火车的终点站在哪里,谁是它的司机,另外,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它的刹车在哪里,因为,现在这列火车的速度已经相当的惊人,我很担心它会不会偏离轨道,或者突然失控。不知道人民有没有认认真真的想过这些问题,所以,我实在是有点担心。
那匹马,在斜阳的余辉里,在它主人的牵引下,低着头,步履沉重地走出门去,马蹄声渐行渐远,渐行渐远,终于彻彻底底消失空气里。
篇8:我的家乡——马坊中学
我的家乡—徐州,古称彭城,位于四省交界,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风景如画,好似人间天堂。到了金秋九月,更是桂子飘香。这里有景色秀丽的彭祖园,雕凿精细的龟山汉墓,高大的淮海战役纪念塔……其中名气最大的要数云龙山和云龙湖了。
云龙湖景区好似一颗珍珠散落在徐州。湖面咋一看,好似一面硕大的明镜;再一看,又好似一个白银盘。阳光照在湖面上,像碎金洒在湖水上,微风吹来,湖面上荡漾着小小的涟漪,浪花轻轻地打过来,又是另一种美。湖水好清呀,清的能看见水里的鱼儿嬉戏。水上,一只只野鸭排着队,悠闲地划着清水,游人驾着小船,感受着一缕缕清风吹拂着脸庞的感觉。湖边的金色沙滩上,有许多形态各异的沙雕。湖岸上,婀娜的柳树伸展着枝条,俏丽的花儿竞相开放。北边,则是荷花一样的音乐厅,以及灯火通明的美术馆。
紧挨着云龙湖的云龙山,因形态似龙,云雾缭绕而得名。山不怎么高,也不太雄伟,但会有一种种神秘的气息。真是应了一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云龙山和云龙湖相衬,真是相得益彰。它俩青山依碧水,绿水应苍山,真是绝美的一对。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坐不住了吧?来吧!来到我的家乡,我和家乡一定会张开双臂欢迎你!
篇9:卷卷肉散文
卷卷肉散文
一天晚上,爷爷来到我们家。我们满面喜悦地招呼爷爷坐。爷爷说:“赶紧腾房,张和会要回乡下住。”
张和会是我二爸,家居城里。父亲像遭了雷劈,脸寡白,愣在那里,撮着嘴,不言声。
那个年代,消灭草房,爷爷叫父亲一家搬到我二爸两间瓦房里住,两间瓦房本是我父亲生父的遗产,爷爷分给了我二爸,叫我父亲一家搬到草房里去住。草房被拆了,丢进了烘炉,支援了国家大炼钢铁。
母亲说:“我们住哪儿呀?”爷爷说:“住桥洞!”爷爷说了,虎着脸就走了。
那天晚上,我们家像遭了十级地震。家里穷得丁当响,没有一分钱,又拖着五个儿女:哥哥、大姐、二姐、我和弟弟。怎么办哪?
第二天,父亲迈着一双坚实而长满茧子的脚,步行去30公里外我幺外爷的家,借了100元钱,后又在亲戚、邻居家10元、20元、50元筹借了五百多元钱,修了六间草瓦房——半边草,半边瓦。墙是黏黄泥人工夯实而成,门是蔑笆的。屋里没有柜子和桌子。凳子是草垫和石头。床上没有蚊帐,没有花被盖,堆在床上的是破棉絮为还债,每天吃两顿饭,还喂猪、养鸡那时人都没粮食吃,哪有粮食喂猪、喂鸡。猪、鸡吃的都是母亲带领我们在田野里扯回来的野草。猪长到七八十斤重时很能吃,野草填不饱猪的肚子,猪在圈里叫,啃圈板,哐啷,哐啷,突然一声大叫,汪——!那叫声凄惨。父亲拿起木棒去打猪,那样子挺吓人,我们都不敢吭声。一阵乱棒下去,猪蜷缩在角落里,瑟瑟抖,掉眼泪。猪上了一百斤该添加饲料了——催肥猪。家里没粮食催肥猪,猪怎么也不上膘(不长肉)。猪不上膘食品站不收购。食品站不收购变不成钱,还不了债。那天夜里,父亲躺在床上,一夜没有合眼。第二天天刚发白,父亲就起床出去了,回来时,父亲的眼睛肿得透亮,手也肿得透亮。父亲的手里拿着几个野蜂窝——父亲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催肥猪的偏方,猪吃了野蜂窝皮肤肿胀发亮,像上了膘一样。可猪吃了野蜂窝无济于事。晚上,父亲去到猪房,狠心抽去一块圈板,猪扑通一声掉落进粪坑里,扑腾扑腾就死了。那时私宰猪是犯法的事儿,猪掉进粪坑淹死了属意外死亡不犯法。那时乡下人都这么干。父亲叫母亲烧开水烫猪,连夜把猪肉切成片,用盐巴、青海椒爆炒后,装进水桶里,第二天早上,父亲挑着水桶走了。我眼巴巴地看着父亲把盐巴、青海椒爆炒得香喷喷的卷卷肉挑走。
卷卷肉是那个年代的美味佳肴,就是把病死猪肉或未上膘的猪肉,放在铁锅里爆炒,变成了像木耳一样的卷卷,俗称卷卷肉,非常香,令人嘴馋。我扯开嗓子嚎,父亲放下水桶,给了我一巴掌。我眼冒金星,不哭了。那时我虽尚小,但我看出父亲的内心是极其悲痛的,他眼泪哗哗地挑着卷卷肉走了,挑到街上去卖钱还债。
母亲陪我流泪。下雨了,吹风了,母亲把我拉进屋。那天,我哭了一整天,饭也没吃。
不管咋说,父亲有了自己的房子,不再像天上的一朵浮云,一会儿飘到东,一会儿飘到西了。可我恨父亲,我守了一个通宵,父亲不给我一片卷卷肉吃,还给我一巴掌,我觉得父亲太狠心了,怀疑他不是我父亲。
后来的`一天傍晚,父亲喊我说:“元儿,走,跟我去赶场。”
我从父亲的表情中看出,他对自己的巴掌感到自责,对不住自己的儿子,今天定会给自己的儿子一点补偿的。我放脸一笑,跟着父亲去了。六月天,父亲赤着脚,身着短裤衩、破汗衫,拉着我的手,我一路蹦跳,可高兴啦,忘了卷卷肉。
去到街上,天已黑定,许多街坊都关了门。街上静悄悄的。父亲带我去到一家副食店。店主是一位老太婆,店里点着油灯。父亲说:“买二两盐,两粒水果糖。”老太婆称了二两盐用报纸包好,递给父亲,拿了两粒水果糖给我。父亲递上五分钱。我剥一粒糖喂进嘴里,跟父亲在街上走了一圈,又去到那家副食店,父亲说:“再给我称二两盐,拿一盒火柴。”
后来我才得知,那天父亲的身上只有一角钱,为多给我买一粒水果糖,父亲打了一个小算盘。那时的盐1角7分钱1斤,火柴2分钱1盒,水果糖1分钱1粒。买二两盐3分4厘,四舍五入3分钱;再买二两盐,四舍五入3分钱,合计四两盐6分钱。如果一次性买四两盐,6分8厘,四舍五入7分钱。
我不再恨父亲了。
篇10:那些记忆散文
那些记忆散文450字
又是一个深秋,独自走在学校小路边满眼望去满地都是散落的黄叶。再抬起头看看,树梢已不是枝繁叶茂,停驻在树干上的也只会是零零散散的片片残叶。
天凉好个秋,进入深秋时节更是平添了几分寒意,随着季节的变化人自然也就变得念旧起来。走着走着,看看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竟有种莫名的伤感。那个远方的你(你们),还好吗?
高中生涯结束半年多了,偶然间看见学弟学妹们发的'动态学校有了小学部,学校草坪里的核桃早已被打完了,学校里银杏树的叶子黄了,煞是好看…………
好想回去看看,好想再去学校后街的达吾手抓城吃碗河沿面片。好想再去听一次老何骂我们,听他课就是在牛嚼牡丹。好想再听一遍校园广播中的那首《匆匆那年》。属于我们八个人晚上聊每个老师的课怎样怎样的好,已成了我心底最美好的回忆……仿佛我又一次感觉你们来到了我身边。
秋意浓,离愁别绪也就显得更浓。捡起一片落叶,在上面捎着我深深地思念,随秋风飘向那个远方……
篇11:一些记忆散文
一些记忆散文
生活里,有很多的记忆,如果不记取,如果记忆永远的往前回溯,而忘记从前,那所经历的就会一去不复返,甚至消失于曾有的记忆。
生命很短,人生却漫漫,一些记忆的碎片应该记得的还是要记得,一些小小感触、一些好玩的瞬间片段写写又何妨呢?
出版城。他看他的,我看我的,一本邓丽君的传记一页页的翻完了,主要看她的相片,感慨是红颜多薄命。看完了又在别的地方翻书看,林林总总的,我竟然不知看哪一本好,而周围的人全是聚精会神看书的人。遂发觉,这有来到这里,走进这书的世界中,方觉世界是那么的宽广辽阔,而心的世界相对也宽广了很多。
去出版城之前,与他一起到近处的洪山社保局咨询一些情况,在关着的透明的门外等了一下,一个年轻女子示意可以从边门进。
向她问询了一些问题,她一一简单通俗的作答着。我一直看着她,偶尔与他交流下眼神。很年轻的女子,看着也给人一种很不错的`感觉。我看着她的同时,她似乎也关注着我。离开后,不放心的问他,我看着是不是很难看啊,这大年纪的女人还穿着一双红红的鞋子,围着同样红红的围脖还戴了一副大耳环?
他说还好,是啊,暂且信他的话吧,或许那女子的眼神也是一种欣赏与认同呢。今天确实是着意这样的穿着,戏言与他在一起,就要把自己穿成小姑娘的模样。
而那天早晨,出门在外,也是这样的装束,竟然博得三个人的不同赞美。对门住的,一看见我,远远的露出惊喜的模样,说我这样搭配着真好;后来出门口遇到王,她说我越来越怎么了,后来回家在院中又碰到熟人,她说我的鞋子好好看,秀气,皮质看着也好。回家颇有些得意的与他说起这些,他说别人说肯定是专捡好话说了。啊,意即她们的话并不可太信?!哎,罢了罢了,无所谓了,做自己喜欢的自己就行了。
难得的清静,因为电脑不属于我。翻开堆了一大堆的未看过的报纸,发觉报纸改版了,增加了每天读吧,很是欢喜,另外的挑出放着,有空时好好欣赏。很长时间没好好看一份报纸,觉得变化大了,还有电视里正播放着一首首动听的歌曲,也觉得是那样的新奇。李翊君依然在动情的唱那首“雨蝶”,显得丰满的脸,是宽屏电视的原因,还是人自然的发福?
突然感觉讶异,这些所有,这报纸,这书,这丰富精彩的电视节目,似乎跟我有太遥远的距离,我似乎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这样的经历了。没有坐下来看哪怕几分钟的电视节目,没有在电视里看一首完整歌曲的演唱,书很长时间没有翻阅,报纸在楼下报箱越集越多,等记得下去拿的时候,里面已经放不下了,而拿回也只是往沙发里一扔,再也不管了。
这所有的一些我都没有做,我的日子究竟是怎么过过来的呢?两边的路途,家里琐事,再就是网络。
这一切奇怪的感慨令我诧异,也在情理之中。
生命里,欢愉的时刻应该占据大多数的,要不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不欢愉了,如果悲伤忧戚突袭了内心的静谧,那只能说那一刻心理敏感脆弱到了极致,而这之后,一切注定都会回复以往,因为人终究是向往光明与正能量,人终究是渴望欢乐的生,而不是忧郁的活。正能量传播开去,会带给人一些快乐与心安,而负面情绪带给人的则是压抑与不安。当然的,更会选择快乐与心安了。
所存在的生活里,还有很多很多这样那样的小小情绪的发生与故事的演绎吧,只可惜现在就只记得这一些了。以后慢慢的再继续吧。快乐的写字吧,因为这确实能给人带来一些快乐。
★ 端午记忆散文
★ 记忆尘埃散文
★ 记忆迷宫散文
★ 弄堂记忆散文
★ 记忆抽屉散文
★ 独家记忆散文
★ 血色记忆散文
★ 记忆之歌散文
★ 风铃记忆散文
记忆马坊概述卷散文(精选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