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陋室铭》《孔子家语》文言文的阅读做题及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陋室铭》《孔子家语》文言文的阅读做题及答案,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 目录
篇1:《陋室铭》《孔子家语》文言文的阅读做题及答案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窒,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日:“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④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⑤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⑥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⑦,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 ②益:长进。 ③损:减损。 ④说:谈论。 ⑤视:看,比照。 ⑥化:融和。 ⑦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2)谈笑有鸿儒
(3)无案牍之劳形
9.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 )(1分)
A.每天,一天天也 B.白天 C.日子 D.太阳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不知其人,视其友。
篇2:《陋室铭》《孔子家语》文言文的阅读做题及答案
11.简答题。(4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自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2分)
参考答案:
8.(3分)(1)所以,因此 (2)博学的人 (3)使身体劳累
9.(1分)A
10.(2分,每句1分,酌情给分)
(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
(2)不了解一个人,可以看他所交往的朋友。
11.(共4分)
(1)(2分,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诸葛庐(南阳诸葛庐)子云亭(西蜀子云亭)
(2)(2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容:
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内容1分,语言1分,脱离文段泛泛而谈者最多得1分。
例一:我认为朋友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
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
成长一样。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
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篇3:《陋室铭》和《孔子家语》比较阅读答案
《陋室铭》和《孔子家语》比较阅读答案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
①谈笑有鸿儒
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答案:①博学的人 ②使身体劳累 ③所以,因此
1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D(只需填序号)(2分)
日: A.太阳 B.白天 C.日子 D.每天,一天天地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
17.简答题:(5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诸葛庐(南阳诸葛庐) ”和“ 子云亭(西蜀子云亭)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篇4:陋室铭和孔子家语对比阅读答案
陋室铭和孔子家语对比阅读答案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8—11题。(10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窒,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日:“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④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⑤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⑥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⑦,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 ②益:长进。 ③损:减损。 ④说:谈论。 ⑤视:看,比照。 ⑥化:融和。 ⑦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2)谈笑有鸿儒
(3)无案牍之劳形
9.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 )(1分)
A.每天,一天天也 B.白天 C.日子 D.太阳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不知其人,视其友。
11.简答题。(4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自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2分)
参考答案:
8.(3分)(1)所以,因此 (2)博学的人 (3)使身体劳累
9.(1分)A
10.(2分,每句1分,酌情给分)
(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
(2)不了解一个人,可以看他所交往的朋友。
11.(共4分)
(1)(2分,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诸葛庐(南阳诸葛庐)子云亭(西蜀子云亭)
(2)(2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内容1分,语言1分,脱离文段泛泛而谈者最多得1分。
例一:我认为朋友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篇5:《陋室铭》与《孔子家语》比较阅读及答案
《陋室铭》与《孔子家语》比较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题目。(12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选自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 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 ⑥视:看,比照。 ⑦化:融合。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解释下列句中子划线字意思。(4分)
(1)有龙则灵 (2)可以调素琴
(3)则商也日益 (4)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2.翻译句子。(4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3.甲文作者给他的陋室作铭,是要借陋室表达什么样的愿望和生活情趣?(2分)
4.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刘禹锡所提到古贤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参考答案】
1.(4分)(1)灵验,神奇 (2)调琴,这里指弹奏 (3)每天,一天天地(4)因此
2.(4分)(1)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2)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
3.(2分)表达了作者不慕容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4.(4分)“诸葛庐”或“南阳诸葛庐”(1分)“子云亭”或“西蜀子云亭”(1分)
篇6:《孔子家语》文言文
《孔子家语》文言文
孔子初仕為中都宰,制為養生送死之節,長幼異食、強弱異任、男女別塗、路無拾遺、器不雕偽,為四寸之棺,五寸之槨,因丘陵為墳,不封、不樹,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諸侯則焉.定公謂孔子曰:「學子此法,以治魯國何如?」孔子對曰:「雖天下可乎,何但魯國而已哉.於是二年,定公以為司空.乃別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先時季氏葬昭公于墓道之南,孔子溝而合諸墓焉.謂季桓子曰:「貶君以彰己罪,非禮也,今合之,所以揜夫子之不臣.」由司空為魯大司寇.設法而不用,無姦民.
定公與齊侯會于夾谷,孔子攝相事,曰:「臣聞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古者諸侯並出疆,必具官以從,請具左右司馬.」定公從之.至會所,為壇位土階三等,以遇禮相見,揖讓而登,獻酢既畢,齊使萊人以兵鼓謲劫定公.孔子歷階而進,以公退曰:「士以兵之,吾兩君為好,裔夷之俘,敢以兵亂之,非齊君所以命諸侯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偪好、於神為不祥、於德為愆義、於人為失禮,君必不然.」齊侯心怍,麾而避之.有頃,齊奏宮中之樂,俳優侏儒戲於前.孔子趨進歷階而上,不盡一等,曰:「匹夫熒侮諸侯者,罪應誅,請右司馬速刑焉.」於是斬侏儒,手足異處.齊侯懼,有慚色.將盟,齊人加載書曰:「齊師出境,而不以兵車三百乘從我者,有如此盟.」孔子使茲無還對曰:「而不返我汶陽之田,吾以供命者,亦如之.」齊侯將設享禮,孔子謂梁丘據曰:「齊魯之故,吾子何不聞焉?」事既成矣,而又享之,是勤執事,且犧象不出門,嘉樂不野合,享而既具是棄禮,若其不具,是用秕粺,用秕粺君辱,棄禮名惡,子盍圖之.夫享,所以昭德也,不昭,不如其已.」乃不果享.齊侯歸,責其群臣曰:「魯以君子道輔其君,而子獨以夷狄道教寡人,使得罪.」於是乃歸所侵魯之四邑,及汶陽之田.
孔子言於定公曰:「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古之制也.今三家過制,請皆損之.」乃使季氏宰仲由隳三都.叔孫不得意於季氏,因費宰公山弗擾率費人以襲魯.孔子以公與季孫叔孫孟孫,入于費氏之宮,登武子之臺;費人攻之,及臺側,孔子命申句須樂頎勒士眾下伐之,費人北,遂隳三都之城.強公室,弱私家,尊君卑臣,政化大行.
初,魯之販羊有沈猶氏者,常朝飲其羊以詐.市人有公慎氏者,妻淫不制.有慎潰氏,奢侈踰法.魯之鬻六畜者,飾之以儲價.及孔子之為政也,則沈猶氏不敢朝飲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潰氏越境而徙.三月,則鬻牛馬者不儲價,賣羊豚者不加飾.男女行者,別其塗,道不拾遺.男尚忠信,女尚貞順.四方客至於邑,不求有司,皆如歸焉.
注释
翻译
孔子刚做官时,担任中都邑的邑宰。他制定了使老百姓生有保障、死得安葬的制度,提倡按照年纪的长幼吃不同的食物,根据能力的大小承担不同的任务,男女走路各走一边,在道路上遗失的东西没人拾取据为己有,器物不求浮华雕饰。死人装殓,棺木厚四寸、椁木厚五寸,依傍丘陵修墓,不建高大的坟,不在墓地周围种植松柏。这样的制度施行一年之后,西方各诸侯国都纷纷效法。
鲁定公对孔子说:“学习您的施政方法来治理鲁国,您看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就是天下也足以治理好,岂只是治理好鲁国呢!”这样实施了两年,鲁定公任命孔子做了司空。孔子根据土地的性质,把它们分为山林、川泽、丘陵、高地、沼泽五类,各种作物都种植在适宜的环境里,都得到了很好的生长。
早先,季平子把鲁昭公葬在鲁国先王陵寝的墓道南面(使昭公不能和先君葬在一起,以泄私愤),孔子做司空后,派人挖沟把昭王的陵墓与先王的陵墓圈连到一起。孔子对季平子的儿子季桓子说:“令尊以此羞辱国君却彰显了自己的罪行,这是破坏礼制的行为。现在把陵墓合到一起,可以掩盖令尊不守臣道的罪名。”
之后,孔子又由司空升为鲁国的大司寇,他虽然设立了法律,却派不上用场,因为没有犯法的奸民。
鲁定公和齐侯在齐国的夹谷举行盟会,孔子代理司仪,孔子对鲁定公说:“我听说,举行和平盟会一定要有武力作为后盾,而进行军事活动也一定要有和平外交的准备。古代的诸侯离开自己的'疆域,必须配备应有的文武官员随从,请您带上正副司马。”定公听从了孔子的建议。
到举行盟会的地方,筑起盟会的高台,土台设立三个台阶。双方以简略的会遇之礼相见,相互行礼谦让着登上高台。互赠礼品互相敬酒后,齐国一方派莱人军队擂鼓呼叫,威逼鲁定公。孔子快步登上台阶,保护鲁定公退避,说:“鲁国士兵,你们去攻击莱人。我们两国国君在这里举行友好会盟,远方夷狄的俘虏竟敢拿着武器行暴,这绝不是齐君和天下诸侯友好邦交之道。远方异国不得谋我华夏,夷狄不得扰乱中国,俘虏不可扰乱会盟,武力不能逼迫友好。否则,这不但是对神明的不敬,从道德上讲是不义,从为人上讲是失礼。齐侯必然不会这么做吧?”齐侯听了孔子的话,内心感到愧疚,挥手让莱人军队撤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齐国方面演奏宫廷乐舞,歌舞艺人和矮人小丑在国君面前表演歌舞杂技、调笑嬉戏。孔子快步登上台阶,站在第二阶上说:“卑贱的人敢戏弄诸侯国君,罪当斩。请右司马迅速对他们用刑。”于是斩杀了侏儒小丑,砍断手足。齐侯心中恐慌,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
正当齐、鲁两国就要歃血为盟时,齐国在盟书上加了一段话说:“将来齐国发兵远征时,鲁国假如不派三百辆兵车从征,就要按照本盟约规定加以制裁。”孔子让鲁大夫兹无还针锋相对地回应道:“你齐国不归还我汶河以北的属地,而要让鲁国派兵跟从的话,齐国也要按本盟约的条文接受处罚。”
齐侯准备设宴款待鲁定公。孔子对齐大夫梁丘据说:“齐、鲁两国的传统礼节,阁下难道没听说过吗?会盟既然已经完成,贵国国君却要设宴款待我国国君,这岂不是徒然烦扰贵国群臣?何况牛形和象形的酒器,按规矩不能拿出宫门,而雅乐也不能在荒野演奏。假如宴席上配备了这些酒器,就是背弃礼仪;假如宴席间一切都很简陋,就如同舍弃五谷而用秕稗。简陋的宴席有伤贵国国君的脸面,背弃礼法贵国就会恶名昭彰,希望您慎重考虑。宴客是为了发扬君主的威德,假如宴会不能发扬威德,倒不如干脆作罢更好。”于是齐国就取消了这次宴会。
齐国国君回到都城,责备群臣说:“鲁国的臣子用君子之道辅佐他们的国君,而你们却偏偏用偏僻蛮荒的少数部族的行为方式误导我,招来这些羞辱。”于是,齐国归还了以前侵占鲁国的四座城邑和汶河以北的土地。
孔子对鲁定公说:“卿大夫的家中不能私藏兵器铠甲,封地内不能建筑一百雉规模的都城,这是古代的礼制。当前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大夫的城邑都逾越了礼制,请您削减他们的势力。”于是派季氏家臣仲由拆除三家大夫的城池——季孙氏的都城费、叔孙氏的都城郈、孟孙氏的都城成。叔孙氏的庶子叔孙辄得不到叔孙氏的器重,联合费城的长官公山弗扰率领费人进攻鲁国都城曲阜。孔子保护着鲁定公,和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大夫躲入季氏的住宅,登上武子台。费人进攻武子台,攻到台的一侧,孔子命令申句须、乐颀两位大夫统领士卒前去抵挡,费人败退。这样,终于削减了三座都邑的城池。这一行动使鲁国国君的权力得到加强,大夫的势力被削减,国君得到尊崇,臣子地位下降,政治教化措施得到执行。
评析
这一篇讲了孔子为官的几件事。第一件事是说孔子为中都宰、司空和司寇。孔子这时的为官事迹,虽说散见《左传》《礼记·檀弓上》《史记·孔子世家》,但都没有本书详细。为官中都宰时,孔子制定礼仪,培育厚朴风俗,使社会养老爱幼,男女有别,死葬有制,受到定公重视,孔子升为司空。在管理土地上,先是辨别土地性质,看哪种土地适合种植哪种植物,这说明我们先人早已有了耕种经验。孔子做司空的第二件事,就是坚守礼制,说服权臣,使鲁昭公墓葬与先祖之墓合二为一。孔子为大司寇,制定了法律,但因风俗美善,竟没有奸诈犯法之民。第三件事是夹谷之会,孔子在会中占尽风光。“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这是警世名言。“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倡好”,这是华夷之辨。至于斩侏儒,似和儒家思想不符。孔子还建议鲁定公隳毁了季孙、叔孙、孟孙三家大夫不合礼法的都邑,使鲁国的君权得到加强。
篇7:《陋室铭》与《孔子家语》对比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与《孔子家语》对比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文言文,回答第10—13题。(共10分)
【甲】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孔子家语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的弟子。 ②益:长进。 ③损:减损。 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 ⑤说:谈论。 ⑥视:看,比照。 ⑦化:融和。 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劳:____________ 居:_________________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12.【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除“陋室”外也出现了两个“芝兰之室”,是哪两个?(2分)
13.【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乙】段“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友的话题。你怎样看待他们这种交友方式?(2分)
参考答案:
10.使……劳累 居住 评分标准:每个词解释准确1分,共2分。
11.(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评分标准:答出反问语气,语序正确,语句流畅2分。
(2)因此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必须慎重地选择和他相处的人。
评分标准:语句流畅,意思对即可2分。
12.诸葛庐,子云亭。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1分,共2分。
13.示例1:他们的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应该与那些有知识有道德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2分。
示例2:第二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应该与那些有道德的人(好人、善良的人等)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而第一种交友方式有看不起平民之意,这样的交友方式不可取2分。
评分标准:观点明确,语言通畅,言之成理即可得2分。
篇8:陋室铭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陋室铭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陋室铭》,完成下面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用“/”为文中划线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
可 以 调 素 琴 阅 金 经 无 丝 竹 之 乱 耳 无 案 牍 之 劳 形。
2.解释下面句中的划线词。
(1)有仙则名 ______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 __________________
(3)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
(4)谈笑有鸿儒 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1)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点睛之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往今来,有许多像“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样的典型事例,请你仿造该句再写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2.(1)出名
(2)这
(3)我
(4)博学的人
3.(1)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4.(1)惟吾德馨。(或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何陋之有?(或孔子云:何陋之有?)
5.示例:成都子美屋蒲 引蹲松龄斋 贵州大禹穴 延安润之洞(答案不唯一)
篇9:《陋室铭》文言文比较阅读答案
《陋室铭》文言文比较阅读答案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激愤,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19、解释加点字(7分)
寝( ) 咸( ) 易( ) 迩( )
名( ) 劳形( ) 鸿儒( )
20、解释句子(4分)
①幼时殊无异人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郑板桥之所以善诵是因为 。(用自己的话概括)(1分)
22、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1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
23、用甲文语句回答。(2分)
①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甲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情趣。(2分)
参考答案:
19、相貌丑陋; 都; 轻视(轻慢); 近; 、出名; 形体、身体; 大;
20、
1)、小时候一点也没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1、郑桥桥抓住点滴时间争分夺秒地学习。
22、无/丝竹之乱耳
23、
1)、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4、保持高尚节操 安贫乐道
篇10:《陋室铭》文言文阅读答案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在于,在乎]高,有仙则[副词,就]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验,神奇]。斯[指示代词,这]是[判断动词]陋室,惟[介词 ,表原因,只]吾德馨[xīn,香气,这里比喻品德高尚,情趣高雅]。苔痕/上/[爬上]阶绿,草色/入/[映入]帘青。谈笑有鸿[大]儒[有学问的人],往来无白丁[平民,这里指学问浅薄的人]。可以调[调弄]素[古朴]琴,阅金经[佛经]。无丝[弦乐器]竹[管乐器]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乱[扰乱]耳,无案[几桌,几案]牍[dú,书籍,文书]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劳[使动用法,使劳累]形[身体]。南阳诸葛庐[房舍],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宾语前置的标志]有[有何之陋]?
篇11:《陋室铭》文言文阅读答案
1.文中表现陋室环境优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表现陋室主人交往儒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陋室主人高雅生活的句子:调素琴,阅金经。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能提挈全文大意的词是:德馨。
3.《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陋室铭》一文中,作者在结尾提到古代贤士,并且引孔子的`话,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提到古代贤士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5.试分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中的作用。
[答]起兴开头,以虚衬实。
6.试作者分析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
[答]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7.《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答]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8.有人认为本文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答]不同意。本文中作者追求的是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别是在文章的最后作者以古代的贤士自况,更说明了作者是有远大的志向的,所以本文并没有反映出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
9.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答]物质生活丰富了,我们更应该注意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物质追求和精神需求要和谐地统一起来。
10.本文对偶句有哪些?
[答]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③调素琴,阅金经。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篇12:《孔子家语?颜回》阅读答案
《孔子家语?颜回》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固有诬人也 固:原来
B.昔者帝舜巧于使民 巧:灵巧
C.是以舜无佚民 是:此;这
D.岂足多哉 多:称赞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鲁定公问于颜回曰 勾践说于国人曰
B.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善则善矣 此则寡人之罪也
D.舜不穷其民力 樊哙侧其盾以撞
13.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C.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D.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2)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3)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试题答案:
11.B
12.C
13.A
14.C
15. (8分)
(1)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坐席站起来,(命人)催车速行,召见颜回。
(2)不知道您根据什么知道这件事?
(3)自古至今,从无使他的臣民窘迫而(自己)却能没有危险的。
★ 陋室铭阅读及答案
★ 陋室铭阅读答案
★ 陋室铭文言文赏析
《陋室铭》《孔子家语》文言文的阅读做题及答案(共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