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衣”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文言文阅读陋室铭和论语的练习题及答案,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文言文阅读陋室铭和论语的练习题及答案,欢迎阅读与借鉴。
- 目录
篇1:文言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文言文《陋室铭》,完成1-5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在不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帷吾德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文中加点的词语。
(1)斯:( ) (2)馨:( ) (3)案犊:( ) (4)劳形:( )
2.用“||”将本文分为三层。
3.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尾点题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陋室不陋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主人生活环境清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这 (2)香气,指品德高尚 (3)官府的公文 (4)使身体劳累
2.山不在高……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3.惟吾德馨
4.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
5.(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惟吾德馨(3)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4)略(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篇2: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陋室铭和论语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陋室铭和论语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节选
注释:①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②不堪: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 名:
(2)惟吾德馨 德馨: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答案:
16.(1)出名(或:著名)(1分)(2)品德高尚(1分)(共2分)
1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共2分)
18.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1分)
19.刘禹锡:陋室不陋 颜回:不改其乐(1分)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2分)(共3分)
篇3:《陋室铭》 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 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斯是陋室②谈笑有鸿儒
20.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1.有人说:既然斯是陋室,不管怎么说,陋室就是陋室,怎么可能何陋之有呢?如果你是刘禹锡,如何回答他?
参考答案:
19.①这②大
20.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体)(或使身体劳累)。
21.参考示例:物质方面的确比较简陋,但何陋之有是说我志趣方面并不鄙陋,高雅绝俗。(理解陋室不陋主旨即可)
篇4:陋室铭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陋室铭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陋室铭》,完成下面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用“/”为文中划线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
可 以 调 素 琴 阅 金 经 无 丝 竹 之 乱 耳 无 案 牍 之 劳 形。
2.解释下面句中的划线词。
(1)有仙则名 ______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 __________________
(3)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
(4)谈笑有鸿儒 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1)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点睛之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往今来,有许多像“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样的典型事例,请你仿造该句再写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2.(1)出名
(2)这
(3)我
(4)博学的人
3.(1)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4.(1)惟吾德馨。(或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何陋之有?(或孔子云:何陋之有?)
5.示例:成都子美屋蒲 引蹲松龄斋 贵州大禹穴 延安润之洞(答案不唯一)
篇5:《陋室铭》文言文比较阅读答案
《陋室铭》文言文比较阅读答案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激愤,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19、解释加点字(7分)
寝( ) 咸( ) 易( ) 迩( )
名( ) 劳形( ) 鸿儒( )
20、解释句子(4分)
①幼时殊无异人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郑板桥之所以善诵是因为 。(用自己的话概括)(1分)
22、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1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
23、用甲文语句回答。(2分)
①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甲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情趣。(2分)
参考答案:
19、相貌丑陋; 都; 轻视(轻慢); 近; 、出名; 形体、身体; 大;
20、
1)、小时候一点也没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1、郑桥桥抓住点滴时间争分夺秒地学习。
22、无/丝竹之乱耳
23、
1)、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4、保持高尚节操 安贫乐道
篇6:《陋室铭》文言文阅读答案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在于,在乎]高,有仙则[副词,就]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验,神奇]。斯[指示代词,这]是[判断动词]陋室,惟[介词 ,表原因,只]吾德馨[xīn,香气,这里比喻品德高尚,情趣高雅]。苔痕/上/[爬上]阶绿,草色/入/[映入]帘青。谈笑有鸿[大]儒[有学问的人],往来无白丁[平民,这里指学问浅薄的人]。可以调[调弄]素[古朴]琴,阅金经[佛经]。无丝[弦乐器]竹[管乐器]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乱[扰乱]耳,无案[几桌,几案]牍[dú,书籍,文书]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劳[使动用法,使劳累]形[身体]。南阳诸葛庐[房舍],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宾语前置的标志]有[有何之陋]?
篇7:《陋室铭》文言文阅读答案
1.文中表现陋室环境优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表现陋室主人交往儒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陋室主人高雅生活的句子:调素琴,阅金经。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能提挈全文大意的词是:德馨。
3.《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陋室铭》一文中,作者在结尾提到古代贤士,并且引孔子的`话,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提到古代贤士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5.试分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中的作用。
[答]起兴开头,以虚衬实。
6.试作者分析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情感。
[答]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7.《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答]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8.有人认为本文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答]不同意。本文中作者追求的是高尚的道德情操,特别是在文章的最后作者以古代的贤士自况,更说明了作者是有远大的志向的,所以本文并没有反映出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
9.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答]物质生活丰富了,我们更应该注意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物质追求和精神需求要和谐地统一起来。
10.本文对偶句有哪些?
[答]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③调素琴,阅金经。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篇8:《陋室铭》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习题
《陋室铭》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习题
文言文阅读(15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1)有仙则名 ____ ___ (2)谈笑有鸿儒 ____ ___
(3)无丝竹之乱耳 ____ ____ (4)无案牍这劳形______ 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3】根据本文内容,选用文中恰当的语句填空。 (2分)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小题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3分)
答案【小题1】(1)出名2)大 (3)使……扰乱 (4)身体
【小题1】(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小题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1】D
【小题1】(3分)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名”古今义,这里应是动词,出名;“乱”词类活用,应是“使动用法,使……扰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时,应注意(1)中“斯”“馨的解释(2)中“何陋之有”的句式调整。
考点: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1】试题分析:这里“丝竹”严格来说,是指“嘈杂的乐音”“案牍”指“繁杂的公务”,能准确表明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
考点:这是文言文中内容理解考点。
点评:从近五年中考本类试题的形式上看,这五年的题目均为填空简答题。五年中有三年的题目后面带有答题要求。答题要求分为两种,即,要求答案用文中的话表述,或答案用自己的话表述。从提问内容看,所有题目都针对故事中的情节或人物发问,目的是考查考生是不是读懂了故事。一旦考生对语段理解无误,回答这类题目基本不存在难度,而没有读懂语段,这类题目的正确率也就不能保证了。因此,回答这一题的关键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故事。然后,要先审题干,再找内容。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
【小题1】试题分析:D中“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
考点:这是文言文中内容与手法理解考点。
点评: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文本内容。然后,要先审题干,审出命题点和做题要求与范围,再进行理解内容,进行比较辨别,这样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小题1】试题分析:学生从肯定和否定角度来发表观点均可,要做到观点明确。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考点: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
点评: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
★ 陋室铭阅读及答案
★ 陋室铭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陋室铭和论语的练习题及答案(整理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