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陋室铭》

时间:2023-10-26 03:39:06 作者:TCK001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TCK001”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中考语文文言文:《陋室铭》,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中考语文文言文:《陋室铭》,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中考语文文言文:《陋室铭》

中考语文文言文:《陋室铭》

陋室铭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注释】

⑴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神奇;灵异。

⑸斯是陋室(lu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hóng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⑼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⑽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⑾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金:珍贵的。金者贵义,是珍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都可以说是金经。

⑿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⒀之: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⒁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⒂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⒃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⒄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⒅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⒆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选自《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在此去掉君子居之,体现他谦虚的品格。

⒇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孔子说的这句话见于《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里以孔子之言,亦喻自己为“君子”,点明全文,这句话也是点睛之笔,全文的文眼。

谈笑有鸿儒:谈笑间都是学识渊博的人。鸿:大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篇2:中考语文文言文陋室铭资料

中考语文文言文陋室铭资料

陋室铭

刘禹锡

原文呈现

段层精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室中景之清幽宁静)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室内生活情趣之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运用类比,引古贤名言以证“陋室不陋”。)

第一层:开头运用类比立论,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概括全文主旨。第二层:以“苔痕”二句写“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以“谈笑”四句写室内生活情趣之高雅;再由此引出“无丝竹”二句,表现陋室主人的超凡脱俗。第三层: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

【全文中心】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篇,层层铺垫,主要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抱负和情操,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

【文学常识】刘禹锡,字梦得,曾任太子宾客,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著有《刘梦得文集》。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此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现实意义】在生活、工作与学习中,个人应做到不慕虚荣、不慕名利。

文言词汇分类积累

特殊

用法

词语

例句

意思

古今

异义

丝竹

无丝竹之乱耳

古义:琴、瑟、箫、笛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

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形体,身体;今义:形状

一词

多义

往来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表示交往的人

其中往来种作

表示来来往往的人

词类

活用

苔痕上阶绿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长到上面

绿

苔痕上阶绿

形容词用作动词,变绿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词用作动词,出名

水不在高,有龙则灵

名词用作动词,灵异

无丝竹之乱耳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名词用作动词,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虚词

有仙则名

那么,就

无案牍之劳形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何陋之有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篇3:中考语文文言文提速练习《陋室铭》

中考语文文言文提速练习《陋室铭》

《陋室铭》加点字解释卷A卷

1、有仙则名( )

2、有龙则灵( )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 )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 )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 )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 )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 ) ( )( )

8、孔子云( )

9、何陋之有( )( )

《陋室铭》句子翻译测试卷(A卷)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阅读理解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朝的___________。“铭”作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如本文中的“____”、“____”、“_____”等字就属同韵。

2、本文先以“山”、“水”喻_______,以“仙”、“龙”喻________,运用类比手法点明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通过对居室周围环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揭示了“德馨”的内涵,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的`生活情趣和对___________的厌弃。

4、作者把自己的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并以孔子的话结束全文,含蓄的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雅情趣,与开头的__________遥相呼应。

5、本文作者采用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借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抒发自己的高尚节操。

篇4:中考语文文言文陋室铭必背考点

中考语文文言文陋室铭必背考点

一、解释词的含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验,神奇。斯是陋室:此,这。惟吾德馨:品德高尚。谈笑有鸿儒:大儒,博学的人。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无丝竹之乱耳: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乱:使乱。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何陋之有?何:什么。

二、理解性背诵:

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2.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6.《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7.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9.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0.表现陋室主人高雅生活的句子:调素琴,阅金经。

11.点明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2.本文开头起兴,以虚衬实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三、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写法:托物言志 2.作者情感: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3.本文对偶句: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③调素琴,阅金经。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5.《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7.《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8.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9.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陋室不陋?

答:从陋室的自然环境优美、室中往来人物不俗、陋室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三方面来写陋室不陋。

四、开放性试题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功颂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篇5: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预测:陋室铭

1.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

2.本文选自《全唐文》,我们学过他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陋室”室名,意思为简陋。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特征:一般都用韵。

篇6: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预测:陋室铭

1.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全文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之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老形。

6.以古代名人自比的语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孔子云:“河陋之有”?

8.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句子:惟吾德馨。

9.写陋室环境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表达了陋室主人雅致澹泊的生活情趣的句子: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

10.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1.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文言文赏析

中考文言文《陋室铭》原文翻译注释鉴赏

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梳理

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

陋室铭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陋室铭》练习题

中考语文文言文陨石专项练习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的词语释义

中考语文文言文被动句句式

中考语文文言文:《陋室铭》(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考语文文言文:《陋室铭》,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