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总复习梳理试题

时间:2023-01-01 03:33:19 作者:巫咸咸咸咸咸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巫咸咸咸咸咸”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数学总复习梳理试题,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数学总复习梳理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篇1:小升初数学总复习试题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4、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5、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6、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6、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7、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8、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或相遇路程=快车速度相遇时间+慢车速度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9、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10、收入-支出=结余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量的计量

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进行各种量的计量,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与国际计量单位一致。

名数;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单名数:只含有一种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单名数。

复名数: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复名数。

进率

高级单位的名数 低级单位的名数

进率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积(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升=1000毫升

质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 1年=12月=4个季度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练习:填空

(1). 1时30分=( )时 40分=( )时

时=( )分 0.7时=( )分

平方米=( )平方分米 125克=( )千克

2 立方分米=( )升 =( )毫升

10 吨=( )吨( )千克

( )元=50元8角1分

(2).1米∶ 10厘米 =( )∶( )=( )∶( )

100毫升∶1升 =( )∶( )=( )∶ ( )

(3).填上适当的计量单位名称。

小华身高165( ) 一张课桌宽50( ) 一间教室的占地面积56( )

双黄连口服液每支容量10( ) 家庭保温瓶容积2.5( )

一种集装箱体积是50( ) 一个鸡蛋重约65( ) 大拇指指甲约1( )

(4). 李老师7:30上班,到17:30下班,中午吃饭午休2小时。李老师每天在校工作( )小时。

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5.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6. 减法的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运算顺序

1. 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2. 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3.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4.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5. 第一级运算:

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6. 第二级运算:

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练习:

应用题

简单应用题

简单应用题只需要一步计算就能求得答案的应用题。

简单应用题都是由两个己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而且问题与两个已知条件都是直接相关的,也就是说,都可以由已知条件经过一步计算直接求出答案。至于在不同的题目里用什么方法计算.则需要认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关系),然后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以及已知的是哪两个条件来确定。

练习:

一 、根据问题找出需要的条件,写出数量关系。

①平均每月生产多少台?

②剩下的是全长的几分之几?

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④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⑤实际比计划每小时多走多少米?

⑥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

⑦三角形面积是多少?

⑧出勤率是百分之几?

二、关山小学六(1)班有男生40人, 女生20人。(根据两个条件,提出不同

问题,编成简单应用题,并解答。)

①共有学生多少人? ②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③男生是女生的几倍?(男生是女生的百分之几?) ④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女生是男生的百分之几?)

三、解答后比较问题的不同。

一辆汽车3小时行180千米。

①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②行1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复合应用题

复合应用题就是不能一步计算求得答案,而需要两步或者两步以上的计算才能求得答案的应用题。

一. 解答复合应用题分析方法一般有两种:

①分析法: 问题 条件 ②综合法; 条件 问题

二.解答应用题-般步骤:

①弄清题意,找出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②分析题中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算什么。

③列式求得结果。

④检验是否正确,写出答语。

三.解答方法:⑴ 分步列算式解答。 ⑵列综合算式解答。

四.练习;

1. 修一条高速公路,原计划每月修3600米,10个月完成任务,实际每月修900米,实际几个月完成了任务?

2. 从甲地到乙地共行13千米,前1.5小时,平均每小时行4千米,后在山地行走,平均每小时行3.5千米。在山地行走了多少小时?

3.学校举行科技节,学生制做航模250件,海模150件,航模件数是总件的百分之几?海模件数是总件的百分之几?

4 .一桶汽油重25千克,用去 ,剩下多少千克?

5 .李师傅一天共生产300个零件,经检验有3个不合格产品,求产品的合格率。

6. 某化工厂采用新技术后, 每天用料14吨。这样,原来7天用的原料,现在可以用10天。这个厂现在比原来每天节约百分之几?

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①弄清题意,找出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②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等量关系式。

③用x表示未知数量,列出方程,解方程。

④检验是否正确,写出答语 。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有的应用题,等量关系式很明显,直接可得到;有的应用题等量关系式不明显,要分析题意才能找出;有的应用题等量关系式隐藏,如周长公式、面积公式、体积公式不会出现在题目中,所以熟记学过所有的字母公式很重要。

篇2: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试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试题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下面是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试题,快来看看吧!

一、你一定懂得在里填上>,<,或者=。

6+8()8+6

16—5()10

5+9()15

16()7+9

14()8+7

17—5—4()9

10+4()18—4

12+0()12—0

二、谁能把正确的'数全部写出来,谁就最棒。

4+6=

9+6=

7+8=

4+10-3=

4+5+6=

17-5=

3+9=

10-7=

16-5+7=

10+8-12=

三、思维拓展。

1、在做早操时,小红前面有4人,小红排第(),小红后面有5人,这一纵队一共有()人。

2、小明今年8岁,姐姐今年13岁。10年后,姐姐比小明大()岁。

3、一只蚂蚁6只脚,两只蚂蚁有()只脚。

四、智慧乐园。

1、小军在白纸上画了5个圆形,如果他画的三角形要比圆形多,那么三角形至少要画()个。

2、盒子里有5个中秋月饼,小红吃的月饼比5个少,小红最多已经吃了()个月饼。

篇3: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试题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试题

1.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积直径为4分米,高为5分米,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铁皮?

2.一个圆柱形水池,水池内壁和底面都要镶上瓷砖,水池底面直径6米,池深1.2米,镶瓷砖的面积最多是多少平方米?

3.制作一个底面直径20厘米,长50厘米的圆柱形通风管,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铁皮?

4.已知一条小船,顺水航行60千米需5小时,逆水航行72千米需9小时。现在小船从上游甲城到下游乙城,已知两城间的水路距离是96千米,开船时,船夫扔了一块木板到水里,当船到乙城时,木板离乙城还有多远?

5.一条船在A、B两地往返航行,顺流每小时30千米,逆流每小时10千米,这条船在A,B两地之间往返一次平均速度是多少?

6.一批苹果,第一天卖出三分之一,第二天卖出四分之一。第一天比第二天多买24千克。这批苹果共多少千克?

7.一批香蕉,第一天卖出三分之一,第二天卖出四分之一。第二天比第一天少卖18千克。这批香蕉共多少千克?

8.一批水果,第一天卖出三分之一,第二天卖出72千克,还剩120千克。这批水果共多少千克?

9.一批水果,第一天卖出三分之一,还剩192千克,第一天卖出多少千克?

10.星期天小明买来一些苹果招待同学,吃了全部的9分之5少3个,这时妈妈回家了,又带回来了31个,结果现在的苹果数比吃以前的个数还多20%,原来小明买来多少个苹果?

11.一项工程,如果甲,乙合干,3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2分之1,如果丙单独干,12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现在由甲,乙,丙合干,几天可以完成全部工程?

12.砌一个外直径是2.2米,内直径是2米,深0.5米的花坛,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是多少?需要多少立方米的土地才能填满花坛?

13.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周长12.56分米。高是4米。

14.有两袋面,第二袋的重量是第一袋的6/7,从第一袋中拿出7千克放入第二袋中,两袋的重量就相等,这两袋面共重多少千克?

15.在比例尺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是9厘米,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7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3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距40千米?

16.只猴子吃篮里的`桃子,第一只猴子取出一半又1个,第二只猴子吃了剩下的一半又1个,第三只猴子吃了最后的一半又3个,这时篮子里的桃子正好分完,问篮子原有桃子多少只?

17.爸爸跑的路程比张军的2倍多200米,比妈妈的30倍少100米。张军和妈妈比,谁跑得多?

18.一桶水,用去70%后,又向桶里倒入10千克的水,这是桶内的水正好是原来整桶水的一半,原来一桶水有多少千克?

19.甲、乙两人共有邮票若干张,已知甲的邮票数占总数的3/7,若乙给甲10张,则两人的邮票数相等。甲、乙两人共有邮票多少张?

篇4: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试题

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试题

1、同学们去春游,大船可以装9个大人,或18个小孩;小船可以装8个大人,或16个小孩。

(1)如果都装小孩,请你想一想,2条大船和1条小船共能装多少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有6条小船,都装大人,请你算一算,一共可以装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个小队拾了54节废电池,平均每队拾多少节废电池?每队有3人,平均每人拾多少节废电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东和他的6个同学共浇了42朵花的任务交给,平均每人浇几朵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2个同学去划船,平均每只船坐4人,一共要租多少条船?如果每只船的租金是5元,40元够不够付租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2个人吃饭,每人一只饭碗,三人一只菜碗,4个人一只汤碗,一共有几只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兰兰每天写8个大字,从星期一到星期天,兰兰一共写了多少个大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明明用一些小捧搭了8个独立的四边形,这些小棒最少有多少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亮和5个小伙伴去看电影,每张票价5元,他们要付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每块小方砖高5厘米,要想堆45厘米高。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小方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李老师带着16个孩子去划船,每条船可以乘坐4人,4条船够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绕一只纸盒一圈需要20厘米长的线,小红用一根线绕盒子两圈后还剩下10厘米,这根线长多少厘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每一小组男生剪了8朵花,女生剪了7朵花;第二小组男、女生各剪了9朵花。第几小组剪的少?少几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马路边上插了一排小红旗,从第1面红旗到第5面红旗之间相隔28米,每面红旗之间相隔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围绕一个圆形池塘一共种了8棵树,每棵树相隔4米,这个池塘一圈有多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明家住在7楼,他爬一层楼需要5分钟,从1楼爬到7楼一共要用多少分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有56个西瓜,每筐放8个,可以放几筐?如果有7个筐,平均每个筐放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一个大盒子里放了4个中盒子,每个中盒子里又可以放6个小盒子,请问一共有多少个小盒子?一共有多少个盒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红红和明明有40面彩旗,红红有5面,明明有多少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买4包杨梅和一包洗衣粉的'钱正好可以买一包巧克力,一包巧克力多少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提出一个用除法解答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一张纸被剪成5断,要剪几次?如果每剪一次要3分钟,那么一共要剪多少分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买5个皮球多少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买一副乒乓球拍的钱可以买几个乒乓球?如果买皮球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二年级全体同学一起去公园里划船。小船每条租金5元,限坐7人;大船每条租金8元,限坐9人。

(1)二(1)班租的全部是大船,正好坐满,付了30元租金。他们租了几条大船?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2)班租的全部是小船,小船的条数比二(1)班多3条。你知道二(2)班租了几条小船吗?二(2)班一共有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二(1)班同学排队做广播操,每组人数一样多。从左边数小明在第3组,从右边数小明在第2组,从前面数小明是第6个,从后面数小明是第4个。二(1)班一共有学生( )人。

26、把一根10米长的木料锯成5段。每段几米长?总共要锯多少次?锯一次要4分钟,总共用了多少分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学校共有两排教室。一排8间,一排9间。一共有多少间教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5: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试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试题

一、用心思考,准确填写。

1、口算39+44,先算( )+( )=( ),再算( )+( )=( )。

2、56的5倍是( ),7个160的和是( ),。

3、一个足球96元,学校买了6个,大约需要( )元。

4、( )×63≈300

( )×6≈540

( )×( )≈1200

5、125×8的积末尾有( )个0,801×5的积中间有( )个0。

6、981+982+983+984+985+986+987=984×( )=( )。

7、明明有5种笔,亮亮有4种笔,其中明明有2种笔和亮亮的一样,俩人共有( )种笔。

8、小方爸爸从家去单位要走506米,每天要往返两次,一共要走( )米。

9、小强在算一道减法算式时,把减数270看成320,结果算出来的差是140,正确结果应该是( )。

二、火眼金睛,判断正误。

1、250+0< 250×0。

2、500-268=232。()

3、两个三位数相加,和一定是四位数。()

4、对于加法验算,可以用加法进行验算,也可以用减法进行验算。()

5、5的5倍是10。()

三、缜密思考,正确选择。

1、三位数乘四位数,积是( )位数。

A.三

B.四

C.三或四

D.五

2、估算498+303-599的结果大约是( )。

A.100

B.200

C.300

D.400

3、不能验算437+355=792的算式是( )。

A.355+437

B.792-355

C.437-355

D.792-437

4、小丽有36元钱,是小花钱数的4倍,小花有( )元钱。

A.144

B. 40

C.9

D.32

5、一本书,每天读4页,9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读6页,几天可以读完?正确的.算式是( )。

A.4×9

B.4×9÷6

C.4×6÷9

D.4×9-6

四、认真计算,自觉验算。

1、直接写出得数。

140-50=

50×4=

700-96=

89+565=

98+303≈

700-91≈

43×9≈

298×4≈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558+328=

※408+345=

※728-385=

438×9=

309×5=

450×8=

3、列式计算。

(1)两个加数都是384,和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312的7倍少284的数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24与489的差再乘3,结果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

(1)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共需要多少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买什么?要花多少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年联欢会,同学们用4张纸做了12个纸鹤。6张纸可以做多少个纸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星小学三年级共197名同学去公园,带1000元门票,够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6: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梳理

1. 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下形成的。

2. 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因此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

3. 营养生殖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

4.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

5. 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6.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7. 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精子。

8. 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9.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0.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11. 很多双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无胚乳,是因为在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被胚吸收,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供以后种子萌发时所需。

12. 植物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13.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可以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胚胎发育是指受精卵发育成为幼体。胚后发育是指幼体从卵膜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生出来以后,发育成为性成熟的个体。

14. 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5.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DNA以外还有RNA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6. 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17. 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

18.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19. 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20.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21. 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22. 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23. 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

24. 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25. 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

26.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7.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28.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9. 在育种工作中,人们用杂交的方法,有目的地使生物不同品种间的基因重新组合,以便使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创造出对人类有益的新品种。

30.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31. 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32. 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33. 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4. 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35.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36. 知识点总结:生物与环境

37. 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8. 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这些生态因素共同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39.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40. 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的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种群的各种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物群落的结构,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41. 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类型的生物群落。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群落的结构都有差别。但是,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统一的整体。

42.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

43. 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44.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无机环境一起,构成了这个星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45. 生物圈的形成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46.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是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47. 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生物的稳态。

48. 从能量角度来看,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是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这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能量基础。

49. 从物质方面来看,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物质。生物圈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形成的三极结构,接通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经过各种生物多级利用,再分解为无机物重新循环的完整回路。生物圈可以说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这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50. 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

51. 大气中二氧化硫主要有三个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爆发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52.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子孙后代共有的宝贵财富。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特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53.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一是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二是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三是环境污染,四是由于外来特种的入侵或引种到到缺少天敌的地区,往往使这些地区原有特种的生丰受到威胁。

篇7:高中生物总复习知识点梳理

1.真核生物的细胞一般都有细胞核,但高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如人的红细胞。

2.动物细胞一般含线粒体,而蛔虫细胞没有线粒体。

3.植物细胞一般有叶绿体,但根尖细胞没有。

4.根尖成熟区细胞含大液泡,而分生区细胞没有。

5.细菌等原核生物有细胞壁,但支原体没有;既有中心体又有叶绿体的是低等植物细胞,如团藻细胞。

6.生物在异化作用方式上有需氧和厌氧两种类型,酵母菌是一种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7.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pH多为中性,但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8,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8.0。

8.只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出现,进行无丝分裂的细胞与原核生物观察不到。

9.特殊的自养型生物:蓝藻无叶绿体结构,但能进行光合作用;硝化细胞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

10.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11.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只含RNA的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2.一般生物细胞中结合水的比例越高,新陈代谢越不活跃,但心肌细胞中结合水比例约占70%,新陈代谢依然很活跃。

13.生物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但好氧型细菌无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它们的有氧呼吸在细胞膜上进行。

14.高等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一般是酒精,但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

15.动物细胞一般都能进行有氧呼吸,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16.一般营养物质被消化后,大多数物质被吸收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吸收后主要是进入血液;但是吸收甘油与脂肪酸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且主要被吸收进入淋巴液中。

17.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但在XY这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些基因是单独存在的,如红绿色盲基因、血友病基因只存在X染色体上,能够控制形成睾丸的性别决定基因(SRY)只存在于Y染色体上。

18.分解者主要是微生物,但以枯木、粪便等腐败食物为食的白蚁、粪金龟子、蚯蚓、蜣螂等动物也是分解者。

19.寄生者的同化作用类型通常是异养型的,但菟丝子、槲寄生也可同时进行光合作用而自养。

20.沿着食物链,能量金字塔无倒置的情况,但数量金字塔有时也有倒置,如树—虫—鸟。

21.体温升高会使生物体内酶的活性下降而影响代谢,但发热本身即是物质代谢增强的结果。

22.细胞分化一般不可逆,但是植物细胞很容易重新脱分化,然后再分化形成新的植物。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具备全能性,但卵细胞是特例。细胞的分裂次数一般都是很有限,但癌细胞是一个特例。

附:18个高频考点

1.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和基因工程中。(三倍体、病毒、细菌等不能基因重组)

2.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3.双缩脲试剂不能检测蛋白酶活性,因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

4.高血糖症≠糖尿病。高血糖症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验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因血液是红色。

5.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6.细胞克隆就是细胞培养,利用细胞增殖的原理。

7.细胞板≠赤道板。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后期由高尔基体形成,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

8.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部分。CO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属于体液调节。

9.注射血清治疗患者不属于二次免疫(抗原+记忆细胞才是),血清中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10.刺激肌肉会收缩,不属于反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判断兴奋传导方向有突触或神经节。

11.递质分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电位变化,但电性不变,所以不会引起效应器反应。

1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主要”如何理解?

每种生物只有一种遗传物质,细胞生物就是DNA,RNA也不是次要的遗传物质,而是针对“整个”生物界而言的。只有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3.隐性基因在哪些情况下性状能表达?

①单倍体,②纯合子(如bb或XbY),③位于Y染色体上。

14.染色体组≠染色体组型≠基因组三者概念的区别。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如人类为2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生物。基因组为22+X+Y,而染色体组型为44+或XY。

15.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无独立新陈代谢,只能过寄生生活,用普通培养基无法培养,只能用活细胞培养,如活鸡胚。

16.病毒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举例:

①基因工程中作载体

②细胞工程中作诱融合剂

③在免疫学上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预防。

17.遗传中注意事项:

(1)基因型频率≠基因型概率。

(2)显性突变、隐性突变。

(3)重新化整的思路(Aa自交→1AA:2Aa:1aa,其中aa致死,则1/3AA+2/3Aa=1)

(4)自交≠自由交配,自由交配用基因频率去解,特别提示:豌豆的自由交配就是自交。

(5)基因型的书写格式要正确,如常染色体上基因写前面XY一定要大写。要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6)一次杂交实验,通常选同型用隐性,异型用显性。

(7)遗传图解的书写一定要写基因型,表现型,×,↓,P,F等符号,遗传图解区别遗传系谱图,需文字说明的一定要写,特别注意括号中的说明。

(8)F2出现3:1(Aa自交)出现1:1(测交Aa×aa),出现9:3:3:1(AaBb自交)出现1:1:1:1(AaBb×aabb测交或Aabb×aaBb杂交)。

(9)验证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满足基因分离定律(或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满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方法可以用自交或测交。(植物一般用自交,动物一般用测交)

(10)子代中雌雄比例不同,则基因通常位于X染色体上;出现2:1或6:3:2:1则通常考虑纯合致死效应;子代中雌雄性状比例相同,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11)F2出现1:2:1不完全显性),9:7、15:1、12:3:1、9:6;1(总和为16)都是9:3:3:1的变形(AaBb的自交或互交)。

(12)育种方法:快速繁殖(单倍体育种,植物组织培养)、最简单育种方法(自交)。

(13)秋水仙素作用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未作用的部位,如根部仍为二倍体);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秋水仙素能抑制植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对动物细胞无效。秋水仙素是生物碱,不是植物激素。

(14)遗传病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如21-三体综合症。

18.平常考试用常见错别字归纳(括号内为错误):

液(叶)泡、神经(精)、类(内)囊体、必需(须)、测(侧)定、纯合(和)子、抑(仰)制、拟(似)核、拮(佶)抗、蒸腾(滕)、异养(氧)型。

篇8:六年级数学单位换算试题总复习

关于六年级数学单位换算试题总复习

一、填空(每题1分,共18分)

1.60毫米=(  )厘米

2.2吨=(  )千克

3.8米=(  )分米

4.5000克=(  )千克

5.3千克=(  )克

6.7千米=(  )米

7.400厘米=(  )米

8.6000千克=(  )吨

9.3吨500千克=(  )千克

10.3600千米=(  )千米(  )米

11.1吨-320千克=(  )千克

12.480毫米+520毫米=(  )毫米=(  )米

13.7008千克=(  )吨(  )千克

14.4米7厘米=(  )厘米

15.1米-54厘米=(  )厘米

16.830克+170克=(  )克=(  )千克

17.20张纸叠起来厚1毫米,100张叠起来厚(  )毫米.

18.每个曲别针长30毫米,粗1毫米.这样两个曲别针扣起来长(  )毫米.

二、在(  )内填合适的单位名称(每题1分,共7分)

1.大树高17(  ).

2.一只小猫重2(  ).

3.火车每小时行78(  ).

4.一辆坦克重6(  ).

5.钥匙长60(  ).

6.一个梨重320(  ).

7.小华身高130(  ).

三、在○内填上“<”、“>”或“=”(每题1分,共8分)

1.4吨○499千克

2.3分米○300毫米

3.700毫米○70米

4.600千克○6吨

5.10千克○100克

6.10米○900厘米

7.3分米7厘米-9厘米○28厘米

8.1吨800千克○1080千克

四、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内(第8题2分,其它各1分,共9分)

1.1小袋水饺粉重5(  ).

①克  ②千克  ③吨

2.数学课本的宽是145(  ).

①毫米  ②厘米  ③分米

3.黄河牌汽车的载重量是7(  ).

①克  ②千克  ③吨

4.武汉长江大桥比南京长江大桥短5102(  ).

①分米  ②米  ③千米

5.一个鸡蛋约重70(  ).

①吨  ②千克  ③克

6.一支钢笔长14(  ).

①分米  ②厘米  ③毫米

7.4千克○4千米.

①=  ②<  ③不能比较

8.两层楼之间有22个台阶,每个台阶的高度是15厘米,从一楼到四楼升高了(  ).

①1320米  ②990厘米  ③1320厘米

五、判断,在(  )内对的打“√”,错的打“×”.并在横线上改过来(每题2分,共10分)

1. 赵亮家的.客厅长5分米.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汽车的载重量是8千克.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块菜地长48千米.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一袋面粉重45吨.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玲体重是31千克.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列式计算(每题3分,共12分)

1.甲数是108,是乙数的3倍.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2.甲数是43,比乙数的2倍还多13,乙数是多少?

3.把1吨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4.比1千克的3倍少100克是多少克?

七、解答应用题(每题4.5分,共36分)

1.一条路长8千米.一个修路队每天修250米,修了16天后,还剩多少米?

2.面粉厂库存面粉900袋,每袋50千克,用一辆载重9吨的汽车把这些面粉运往粮店,需几次运完.

3.甲、乙两城相距860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行了11小时后,汽车离乙城还有多少千米?

4.货场有煤54吨,已经运出4次,还剩6吨没运,平均每次运多少吨?

5.小华3分钟步行210米,汽车每分钟的速度是小华步行速度的9倍,汽车每分钟行多少米?

6.水果店运来苹果340千克,梨260千克,运来苹果和梨的总重量是桔子的6倍,运来桔子多少千克?

7.两个钻井队,第一队钻井1900米,比第二队少钻200米,两个队共钻井多少千米?

8.一台机器重800千克,有30台这样的机器用载重5吨的汽车来运,需几次运完?

篇9: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模拟试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模拟试题

一、填空。

1、果园今年种果树200棵,活了198棵,成活率是﹪。

2、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比是(),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多()﹪,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

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高,它们的`体积和是48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4、一台压路机的滚筒宽1.2米,直径为0.8米。如果它滚动10周,压路的面积是()平方米。

5、从16的约数中,选出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式是()。

6、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成()比例。

7、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要8天完成,甲乙两人的工作效率之比是()。

8、如图;一种饮料瓶,容积是200ml,

瓶身是圆柱形。将该瓶正放时饮料

高20cm,倒放时余部分高5cm,瓶

内的饮料是()ml。

9、在一副比例尺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8厘米,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10、一种喷洒果树的药水,其纯药液与水的质量比是1︰50,现配制这种药水45.3千克,需纯药液()克。

二、判断。

1、千克可以写作9﹪千克。()

2、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三、选择。

1、修一条公路,计划20天完成任务,实际16天就完成了,工期缩短了()。

A、80﹪B、20﹪C、75﹪D、25﹪

2、王师傅月工资2400元,如果按规定超出2000元的部分,应缴纳5﹪的个人所得税,王师傅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A、20B、120C、100

3、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与宽成()。

A、正比例B、不成比例C、反比例

四、应用题。

1、一根绳子截去后,再接上9米,结果比原绳长40﹪.这根绳子原长多少米?

2、某车站有550吨货物,某队上午工作3小时运了330吨,照这样计算,其余的还要几小时运完?(用比例解)

3、用方砖铺一间语音室的地面,用边长15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2000块。如果改用边长25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用比例解)

4、在比例尺是1∶40000的地图上,两地相距5厘米,如果在比例尺是1∶25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篇10: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试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试题

一、填空。

(1)6×9可以表示( )个( )相加是多少。

(2)5×7可以表示( )的( )倍是多少。

(3)3个7相加是( ),再加上1个7是( )。

(4)8与( )相乘得64,( )个7相加是21。

(5)14里面有2个7和14是2的7倍表示的意义( )。

(6)9是9的( )倍,8是8的( )倍,是4的( )倍。

(7)我们所学过的乘法口诀中,积最大的算式是( )。

(8)8的乘法口诀要比5的乘法口诀多( )句。

(9)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 )计算简便。

(10)两个加数都是6,和是( )。

二、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6×( )<48

( )×6<55

( )×9<57

( )×7<70

7×( )<34

8×( )<68

( )×6<20

34>5×( )

( )×5<34

三、列式计算。

(1)4个6连加的.和是多少?

(2)4乘5的积再加上13得多少?

(3)25减去3个5的和是多少?

(4)3乘5的积再减去9,差是多少?

(5)从80里连续减去2个40,差是多少?

四、小朋友们在游乐园玩碰碰车,每辆车可以坐2个人,4辆车可以坐几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同学们在操场上跳绳,每8个人一组,分成了2组,一共有多少人在跳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小松鼠摘松果,每个筐里放了5个松果,一共放了7筐,小松鼠一共摘了多少个松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一只手有5个手指,那么1双手有几个手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一块橡皮5角,一支铅笔8角,丫丫买了2块橡皮和8支铅笔,一共花了多少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11: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梳理总复习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梳理总复习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填空题)

1、在汉语拼音中,字母表上的字母一共有( )个,声母有( )个,韵母有( )个,整体认读音节有( )个,音节中除读轻声之外,使用的声调符号有( )种。

2、“侮、施、饮、怨、梢”五个字的注音中,只有( )的注音不是整体认读音节。

3、“头上、叶儿、里头”三个词中( )要读成儿化音。

4、“sì 、shì”中的( )是“木偶似”的读音。

5、“xian 、lian 、xiong 、liu” 四个音节中,只有( )中的“i不是介母。

6、“鼎”字共( )画,第六画是( ),第十二画是( )。

7、“凹”字的结构是( ),笔顺规则是:( )

8、补上成语的下半部分

A、千里之行( ) B、天网恢恢( )

C、螳螂捕蝉( ) D、( )满招损

9、叠字成语

A、咄咄( ) B、兢兢( )

C、虎视( ) D、振振( )

10、谚语、歇后语

A、人心齐,( )

B、有则改之,( )

C、飞蛾扑火。----( )

D、孔夫子搬家----( )

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在今( )省( )内,它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其他两座是今江西的( )和湖南的( )。

1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是我国( )(朝代)起义的领袖,人称( ),后来被( )打败。

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是晋朝以后( )( )等的合称。

14、材料是文章的内容,直接关系着主题的表达,所以选材要( ),要( ),要( )。

15、读书笔记有三种写法,一种是( ),一种是( ),一种是( )。

16、常识填空

A、CCTV代表 ( ), B、VCD代表( )、

C、Windows代表 ( ), D、China代表 ( )

E、火警电话是 ( ) F、盗警电话是( )

G、交通事故报警台( ) H、急救电话 ( )

17、在正常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温和最低温的时间应分别在:( )、( )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选择题)

⑴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提高认识 价钱便宜 生活简朴 保卫公物

B、反映情况 身体强大 发扬风格 灌溉稻田

C、发现问题 远大理想 参观演出 改正错误

D、改善生活 天空晴朗 安排工作 工作认真

⑵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两句话是( )

A、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自然也不会有人类。 B、我们要热爱大自然。

C、他上神态自然地讲起来。 D、风、雨、雷、电都是自然现象。

⑶下面的“川”有一项与其他三项意义不同,请选出来。( )

A、川流不息 B、高山大川 C、一马平川 D、百川归海

⑷与提供的句子搭配恰当的一句是( )

他一人走在巷子里,……

A、一个人影也没有。 B、只听见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

C、周围人声鼎沸。

⑸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B、止咳去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C、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⑹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B、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青山绿水画。

C、地中海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D、燕子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⑺“这是…… 电影院”中的“电影院”有五个修饰词语,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座 ②、现代化的 ③、武汉市 ④、唯一的 ⑤新型

A、③①④②⑤ B、①⑤②③④ C、③④①②⑤ D、②④①⑤③

⑻选出意思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

A、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赞不绝口。

B、这样精彩的表演,不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C、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使我赞不绝口?

D、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不使我赞不绝口?

⑼“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缩句正确的.一句是( )。

A、她激动。 B、她说不出话来。 C、她说。

⑽下面不是句子的一项是( )。

A、瑞雪兆丰年 B、为人民服务 C、她是好样的 D、她哭了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阅读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登山人

三个人去登山,第一人刚 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 )。”

第二人登到半山,( ),望着上面险恶高俊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 )吧!”也退了下来。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 ),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省下许多力气。”

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知的。”

,第三个人 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⑴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取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A、适可而止 B、知难而进 C、知难而退 D、气喘吁吁

⑵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适可而止:

⑶用“----”画出写第一个人、第二个人登山时退下来的真正原因的词句。

⑷用“~~~~~~”画出反映第三个人勇于攀登的词语。

⑸把短文分成两段,概括出第一段的意思。

⑹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这篇短文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活动描写

②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 )

A、说明人们做事要善于判断,适可而止。

B、说明人们处理问题有好的方式。

C、说明这座山很难攀登。

D、赞扬不畏险阻、勇于攀登的精神。

(二)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老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老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下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象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象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的人,弟弟的眼

睛里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该是( )

A、弟弟 B 、同学 C、“我” D、爸爸

2、能表明弟弟伤得不轻的文字有两处,即:

3、在文中,“我”对爸爸的感情是通过弟弟的心情变化而逐渐升华的。试找出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面横线上。

⑴弟弟碰见爸爸时:

⑵爸爸自己走了后:

⑶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4、本文写父爱,抓住了爸爸回头的动作,真切感人。阅读该段文字并回答:

⑴这一动作发生的时间:

⑵这一动作发生的地点:

⑶最能表现爸爸此时神态的词是:

⑷最能表现爸爸对弟弟关心的动词是:

⑸这一动作体现了爸爸的性格是:

⑹ 爸爸回头时的心理是怎样的呢?请揣摩一下写在下面。

答:

5、能代表父爱的动作有很多,请从你身边找出一例写在下面。

答: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改写句子)

1.我们怎么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呢?(改成陈述句)

2.这件事不能不让人高兴。(改为肯定句)

3.小杰悄悄地告诉小力说:“这件事情是我和小民一起做的。”(改为间接转述句)

4.小青在操场上找到了丢失的钢笔。(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5.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严惩。(改为反问句)

6.太阳升起。(扩句)

7.年轻的妈妈的眼色里开始流露出希望的喜悦。(缩句)

8.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改为反问句)

9.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改为陈述句)

10.赵王告诉蔺相如,要蔺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去。(改为直接叙述句)

11.小方说:“不行,我的字写得不够好,应该让小宇去参加比赛。”(改为间接叙述句)

12.我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全班同学个个感到自豪。(肯定句变为否定句)

13.他是一个好学生。(陈述句改为感叹句)

14.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5.王兰告诉老师:“我叫王兰,是从上海转来的。”(改为间接叙述句)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关联词语)

1.我们要组织到公园参加游园晚会,你不去,他( )不去。

2.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 )高大,( )庄严。

3.我问小刚:“你( )参加美术小组,( )参加航模小组?”

4小刚让我猜他参加了什么兴趣小组,我说:“( )美术组,( )航模组。”

5.( )他不一定能来,我们( )要通知他。

6.这里的花( )很多,( )没有奇花异草。

7.鲁迅先生( )爱惜自己的时间,( )爱惜别人的时间。

8.我们( )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 )可以看见火力点,( )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

9.( )天气很冷,爷爷( )要坚持早锻炼。

10.( )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 )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11.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体会到,( )多读多写,作文( )会有进步。

12.( )困难有多大,我们( )能克服。

13.( )他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 )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14.( )你答应找小兰一起去看画展,( )应该准时去找他。

15.刘胡兰( )牺牲自己的生命,( )说出党的机密。

16.放学后,我们( )在街上乱跑,( )回家读一读课外书。

17.我( )知道这件事情,( )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18.( )你去,( )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19.他( )牺牲自己,( )暴露党的组织。

20.同学们( )走着,( )谈论着。

21.(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22.小李在学习上( )有这么好的成绩,是( )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23.( )风浪再大,我( )要把你送过河去。

24.王老师( )关心我们的学习,( )关心我们的身体。

25.( )多读多练,( )会提高作文水平。

26.我们的教室( )宽敞( )明亮。

27.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 )有了提高,( )还要注意节约。

28.( )没有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帮助,我( )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

29.( )芦花村的孩子们几乎都会凫水,( )能像雨来游得这么好的却没有几个。

30.(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 )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31.( )走到天涯海角,我( )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

32.凡卡( )在城里受罪,( )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33.邱少云( )牺牲自己,( )暴露潜伏部队。

34.( )工作再忙,他每天晚上( )挤出时间学习英语 。

35.每天上学,( )王洁来找我,( )我去找他,我俩总是结伴去学校。

36.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 )紧紧地抱着一个纸箱子。

37.( )我做了充分准备,这次试验( )没有成功。

38.( )困难再大,我们( )要按时完成任务。

39.( )明天下雨,我们( )下个星期再去游乐园吧。

40.( )石块有多重,小草( )要从下面钻出来。

41.我( )说了,( )不怕发表。

42.王平和我同桌三年,( )我很了解他。

43.我们一定要把京张铁路修好,否则( )那些外国人会讥笑我们,( )会是中国工程师失去信心。

44.他干的活计( )速度快,( )质量好。

45.( )这种草,( )是坚韧的草。

46.这艘轮船( )载客多,( )速度非常快。

47.江涛( )刻苦学习,( )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秀。

48.( )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少年儿童( )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49.一场大雪过后,孩子们在雪地上( )堆雪人,( )打雪仗。

50.他们是那么平凡,那么朴实,那么纯真,( )那么谦虚。

51.( )他真正下了苦功,( )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52.他( )学习和品德都很好,( )身体也很好。

53.( )我的身体不好,( )我要参加体育锻炼。

54.( )刻苦地钻研,( )能掌握科学技术。

55.弟弟( )年纪小,( )很懂事。

56.( )风吹雨打,我们( )要坚持到校学习。

57.李老师( )身体不好,( )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修改病句)

1.全校师生和老师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2.故宫、天坛、亚运村都是值得游览的名胜古迹。

3.早晨,广场上人们都在晨练,有的看书,有的舞剑,有的……

4.公园的门口摆这五颜六色的红花。

5.听了报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6.玲玲继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7.过了一会儿,汽车忽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8.太阳穿过树叶的缝隙照到草地上。

9.在老师的帮助下,小东同学克服了缺点。

10.张老师说:“小华,你要严肃要求自己,争取进步。”

11.太阳岛的夏天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

12.河南省的人口是我国最多的省份。

13.昨天傍晚刮了一夜的风。

14.只要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15.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16.爸爸端着盆和毛巾走了进来。

17.王珊只要会唱哥,就会跳午。

18.朝霞被天空映红了。

19.《长征》这首诗的作者是毛泽东同志写的。

小升初语文复习练习(句子变换)

(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方法:

1、在句子中加上 难道+不+吗?

怎么+不+呢?

怎能+不+呢?

2、读改好的反问句,要求句子通顺,意思与原句相同。

(特别注意反问句后面要有“?”号)

小练习:

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十万枝箭三天是造不成的。

(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方法:

1、删除句子中的反问成分,问号改为句号。

2、读改好的陈述句,要求句子通顺,意思与原句相同。

小练习:

这怎么忍受得了呢?

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三)缩句。

方法:

1、找出主要动词。

2、删除句子中“的”“地”前,“在”“从”“得”后的修饰成分。

3、看句子是否还含有其它修饰成分,若有,删去。

4、读改好的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子意思是否与原句意思一致,句子是否保留了“名+动”或“名+动+名”的形式。

小练习:

1.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儿波浪。

2.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

3.听到这个消息,王明高兴得跳起来。

4.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

(四)直接语句改为间接语句(第三人称叙述)

一般方法:

1、提示语部分不变

2、将[:“”]改为[,]

3、若直接语句中只出现了一个人称,而且这个人称就是指的是提示语中的人,只要将这个人称改为“他(她)”

若直接语句中出现了两个不同的人称,而且这两个不同的人称分别指的是提示语中的两个人,那么,要将代表提示语的第二个人的人称用提示语中的名称代替,将代表提示语中第一个人的人称用“他(她)”代替

4、读改好的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子意思是否与原句一致。

小练习: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2.齐白石对毛主席说:“如果您喜欢这种笔墨,我回去以后,再给您重画。”

3.母亲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

4.李明说:“我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赶上大家。”

5.王老师对小军说:“你的生日我知道了。”

6.我对外祖父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六年级数学单位换算试题总复习

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点梳理

数学期末复习试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试题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的选择题试题

人教版初中数学总复习教案有哪些

高中历史会考总复习

初三历史复习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古诗

数学总复习梳理试题(集锦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数学总复习梳理试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