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宁,怀州河内人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时间:2023-01-07 03:50:58 作者:baishike567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baishike567”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穆宁,怀州河内人的阅读答案及翻译,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穆宁,怀州河内人的阅读答案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篇1:穆宁,怀州河内人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穆宁,怀州河内人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穆宁,怀州河内人。父元休,有名开元间,献书天子,擢偃师丞,世以儒闻。宁刚正,气节自任。以明经调盐山尉。安禄山反,署刘道玄为景城守,宁募兵斩之,檄州县并力捍贼。史思明略境,郡守召宁摄东光令御之。贼遣使诱宁,宁斩以徇,郡守恐怒贼令致死,即夺其兵,罢所摄。始,宁过平原,见颜真卿,尝商贼必反。及是,闻真卿拒禄山,即遗真卿,真卿喜,署宁河北采访支使。宁以息属其母弟曰:“苟不乏嗣,足矣!”即驰谒真卿曰:“先人有嗣矣,我可从公死。”既而贼攻平原,宁劝固守,真卿不从,夜亡过河,见肃宗行在。帝问状,真卿对:“不用穆宁言,故至此。”帝异之,驰驿召宁,将以谏议大夫任之。会真卿以直忤旨,宁亦罢。

上元初,为殿中侍御史,佐盐铁转运,住埇桥。李光弼屯徐州,饷不至,檄取资粮,宁不与。光弼怒,召宁欲杀之。或劝宁去,宁曰:“避之失守,乱自我始,何所逃罪乎?”即往见光弼。光弼曰:“吾师众数万,为天子讨贼,食乏则人散,君闭廪不救,欲溃吾兵耶?”答曰:“命宁主粮者,敕也,公可以檄取乎?今公求粮,而宁专馈;宁有求兵,而公亦专与乎?”光弼执其手谢曰:“吾固知不可,聊与君议耳。”时重其能守官。累迁鄂岳沔都团练及租庸盐铁转运使。当是时,河漕不通,自汉、沔径商山以入京师。淮西节度使李忠臣不奉法,设戍逻以征商贾,又纵兵剽行人,道路几绝。与宁夹淮为治,惮宁威,掠劫为衰,漕贾得通。

大历初,起为监察御史,三迁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治有状。后刺史疾之,以天宝旧版校见户,妄劾宁多逋亡,贬泉州司户参军事。子质诉其枉,三年始得通。诏御史覆视,实增户数倍。召入拜太子右谕德。宁性不能事权右,毅然寡合,执政者恶之,虽直其诬,犹置散位。宁默不乐,唶曰:“时不我容,我不时徇,又何以进乎!”遂移疾,满百日注屡矣,亲友强之,辄复一朝。德宗在奉天,奔诣行在,擢秘书少监,改太子右庶子。帝还京师,乃曰:“可以行吾志矣!”即罢归东都。

[注]满百日,古代指官吏休假一百天。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檄州县并力捍贼 捍:抗击                 B.后刺史疾之 疾:疾病

C.宁以息属其母弟曰 属:托付              D.史思明略境 略:侵犯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直接表现穆宁以气节自任的一组是()(3分)

①宁募兵斩之,檄州县并力捍贼 ②贼遣使诱宁,宁斩以徇

③檄取资粮,宁不与 ④惮宁威,掠劫为衰,漕贾得通

⑤以天宝旧版校见户,妄劾宁多逋亡 ⑥宁性不能事权右,毅然寡合

A. ②③⑥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叛贼攻打平原时,穆宁曾经向颜真卿提出过坚守平原的建议,颜真卿没有听从。肃宗知道原委后认为穆宁不一般。

B.李光弼对穆宁不给资粮的行为很生气,穆宁认为自己奉公办事,不能擅自发资粮。最后,李光弼就此事向穆宁道歉,时人也推重穆宁能格守职责。

C.大历初年,穆宁被起用任监察御史,多次升迁任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但因在任时有大量逃户,因而被贬为泉州司户参军事。

D.穆宁刚正、有气节去并不得志,被人诬陷,冤情得到申雪后也未得到重用,被安置在闲散官位上。穆宁因此闷闷不乐,以有病为借口,长时间不参加朝会。

7、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光弼曰:“吾师众数万,为天子讨贼,食乏则人散,君闭廪不救,欲溃吾兵耶?”

②唶曰:“时不我容,我不时徇,又何以进乎!”

参考答案:

4.B【疾:憎恨】

5.A【④表现穆宁有威严;⑤指继任和州刺史的人诬陷他】

6.C【“在任时有大量逃户”是被别人诬陷】

7.(1)李光弼说:“我统率数万兵马,替天子讨伐叛贼,粮食缺乏士卒就会逃跑,你紧闭粮仓不予救济,想使我的军队溃散吗?”

(2)感叹说:“时势不容纳我,我也不会舍身曲从时势,又凭什么来进取呢!”

【参考译文】

穆宁,怀州河内人。父亲穆元休,在开元年间有名声,曾献书给天子,被提升为偃师丞,穆氏世代以儒学闻名。穆宁刚强正直,坚守气节。因考中明经科而调任盐山尉。安禄山叛乱,任命刘道玄为景城守,穆宁招募士卒杀死刘道玄,并散发檄文给州县以联合力量来抗击贼军。史思明侵犯盐山边境,郡守召穆宁暂时代理东光令抵御史思明。叛贼派遣使者来诱降穆宁,穆宁杀掉使者并以其首示众。郡守害怕激怒叛贼而使自己丢了性命,所以当即解除他的兵权,并撤掉他所代理的官职。当初,穆宁路过平原时,见到颜真卿,曾在一起估计到贼人肯定造反。到这时,他听说颜真卿在抵抗安禄山,当即派人送信给颜真卿,颜真卿接到信后大喜,任命他为河北采访支使。穆宁将儿子嘱托给母弟说:“只要祖先不断香火,我也就心满意足了!”随后便日夜兼程前去谒见颜真卿说:“先人已有子孙继嗣了,我可以随您去死。”既而叛贼攻打平原,穆宁劝颜真卿坚守城池,颜真卿不听,在夜里逃过河去,到皇帝外出停驻的地方拜见肃宗。肃宗询问情况,颜真卿回答说:“因为没听穆宁的话,所以才造成这样的结局。”肃宗认为穆宁不一般,下令让他乘驿马入朝,准备授任他为谏议大夫。后来正赶上颜真卿因刚直违背了皇帝的旨意,所以穆宁也被免官。

上元初年,穆宁任殿中侍御史,辅佐盐铁转运事务,驻守蛹桥。当时李光弼驻守徐州,军需跟不上,发文书索取财物和粮食,穆宁不给。李光弼生气,召穆宁前来想要杀掉他。有人劝穆宁躲避一下,穆宁说:“我避而不见就是失职,祸乱就会从我开始,到时怎能逃脱罪名呢?”即刻去见李光弼。李光弼说:“我统率数万兵马,替天子讨伐叛贼,粮食缺乏士卒就会逃跑,你紧闭粮仓不予救济,想使我的军队溃散吗?”他回答说:“朝廷让我穆宁主管粮仓,这是皇帝的命令,您能用一纸文书来索取呢?如今您需要粮食,如果我擅自给的话,那么改日我向您要兵,您也擅自给我吗?”李光弼握着他的手道歉说:“我本来知道这样做不可以,只不是想借此和您商量商量解决的'办法。”当时人推重他能恪守官职。多次迁任为鄂岳沔都团练及租庸盐铁转运使。正当此时,河运不畅,要从汉、沔经过商山进入京城。淮西节度使李忠臣不奉公守法,设置戍卒巡逻来向商贾征税,又纵兵抢劫行人,路上的行人几乎断绝。李忠臣和穆宁在淮河两岸分别主政,他畏惧穆宁的威严,因而掠夺抢劫有所收敛,靠水路运输的商贾得以通行。

大历初年,穆宁被起用任监察御史,多次升迁任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他治理有政绩。继他而任和州刺史的人憎恨他,用天宝时的旧户籍核对现存的户口,以此来诬陷并弹劾穆宁在任时有大量逃户,因而被贬任为泉州司户参军事。儿子穆质上诉父亲冤情,经过三年此案才得以受理。皇帝下诏叫御史复查核实,结果是实际户口增加了数倍。召入朝廷拜授太子右论德。穆宁本性不会事奉权贵,而且刚毅寡合,执政者厌恶他,冤情虽然得到申雪,但还是将他安置在闲散官位上。穆宁闷闷不乐,自己感叹说:“时势不容纳我,我也不会舍身曲从时势,又凭什么来进取呢!”于是以有病为借口,多次成百天的休假,亲友们一再劝说,他这才参加了一次朝会。德宗在奉天,他前往德宗外出停驻的地方,升任秘书少监,改任太子右庶子。德宗回到京城,于是他说:“可以实行我的志向了!”随即辞官返回京都。

篇2:穆宁,怀州河内人也阅读答案及译文

穆宁,怀州河内人也阅读答案及译文

穆宁,怀州河内人也。父元休,以文学著。撰《洪范外传》十篇,开元中献之。玄宗赐帛,授偃师县丞、安阳令。

宁清慎刚正,重交游,以气节自任。少以明经调授盐山尉。是时,安禄山始叛,伪署刘道玄为景城守,宁唱义起兵,斩道玄首。传檄郡邑,多有应者。贼将史思明来寇郡,宁以摄东光令将兵御之。思明遣使说诱,宁立斩之。郡惧贼怨深,恐后大兵至,夺宁兵及摄县。初,宁佐采访使巡按,尝过平原,与太守颜真卿密揣禄山必叛。至是,真卿亦唱义,举郡兵以拒禄山。会间使持书遗真卿曰:“夫子为卫君乎?”更无他词。真卿得书大喜,因奏署大理评事、河北采访支使。宁以长子属同母弟曰:“惟尔所适,苟不乏嗣,吾无累矣。”因往平原,谓真卿曰:“先人有嗣矣!古所谓死有轻于鸿毛者,宁是也。愿佐公以定危难。”真卿深然之。其后,宁计或不行,真卿迫蹙,弃郡,夜渡河而南,见肃宗于凤翔。帝问拒贼之状,真卿曰:“臣不用穆宁之言,功业不成。”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会真卿以抗直失旨,事遂止。

上元二年,累官至殿中侍御史,佐盐铁转运使。副元帅李光弼以饷运不继,或恶宁者,诬谮于光弼,光弼扬言欲杀宁。宁直抵徐州见光弼,喻以大义,不为挠折。光弼深重之,宁得行其职。广德初,加库部郎中。是时河运不通,漕挽由汉、沔自商山达京师。选镇夏口者,诏以宁为鄂州刺史、鄂岳沔都团练使。时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贪暴不奉法,设防戍以税商贾,又纵兵士剽劫,行人殆绝。与宁夹淮为理,惮宁威名,寇盗辄止。沔州别驾薛彦伟坐事忤旨,宁杖之致死。宁坐贬虔州司马,重贬昭州平集尉。

宁强毅,不能事权贵。执政者以为不附己,且惮其难制,故处之散位。宁默默不得志,且曰:“时不我容,我不时殉,则非吾之进也,在于退乎!”辞病居家,请告几十旬者数矣。亲友强之,复一朝请。上居奉天,宁诣行在,拜秘书少监。德宗还京师,宁曰:“可以行吾志矣。”因移病,罢归东都。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零五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玄宗赐帛,授偃师县丞、安阳令 授:授予,任命

B.宁唱义起兵,斩道玄首唱:倡导

C.贼将史思明来寇郡 寇:侵犯

D.惟尔所适适:适应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古所谓死有轻于鸿毛者,宁是也 B.宁以摄东光令将兵御之源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C.弃郡,夜渡河而南 D.见肃宗于凤翔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轻暖不足于体与

11.以下六句话分别变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穆宁“清慎刚正”的一组是( )

①传檄郡邑,多有应者 ②喻以大义,不为挠折

③惮宁威名,寇盗辄止 ④时不我容,我不时殉

⑤辞病居家,请告几十旬者数矣 ⑥宁诣行在,拜秘书少监

A.①②⑥ B.③④⑥ C.②④⑤D. ①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穆宁之父曾以文学著名,因撰《洪范外传》而受唐玄宗赏赐授官,穆宁则因考中明经科而被调任盐山县尉。

B.安史之乱时,穆宁以代理东光县令的身份率兵抵抗叛军;后与颜真卿并肩作战,因建议未全被采纳致功业未成。C.穆宁深明大义,恪守传统,在前往平原郡辅佐颜真卿抵抗叛军之前,将自己的长子托付给自己的弟弟安顿照看。

D.穆宁经历坎坷,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被贬。但当德宗回到京师后,他又乐观地认为可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惟尔所适,苟不乏嗣,吾无累矣。(4分)

(2)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3分)

(3)设防戍以税商贾,又纵兵士剽劫,行人殆绝。(3分)

参考答案

9.D(解析:适:到,往)

10.C(解析:A项,“也”分别为 “句末语气词,表判断”与“句中语气词,表停顿”;B项,“以”分别为“以,介词,凭借”与“以,介词,用、拿”;C项,“而”均为“连词,表顺承关系”;D项,“于”分别为“介词,表处所,在”与 “介词,对于”。

11.C(解析:①是指穆宁传檄各州的效果。③是指贼寇李忠臣被穆宁威名吓到。⑥是陈述穆宁前去拜谒德宗,被封为秘书少监。)

12.D(解析:“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错,应是“实现退隐的心愿”)

13.(1)任你带我这儿子到哪里去,只要不断绝后嗣就行。我没有什么可牵挂的了。(落实“适”“苟”“乏嗣”“累”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

(2)肃宗惊奇这句话,就派人乘驿马快召穆宁入朝,打算委任他重要的职务。(落实“奇”“右”“待”等词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3分)

(3)(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设置防守士卒来征收来往商人税钱,又放纵士卒抢劫掠夺,导致来往行人几乎断绝。(落实“税”“剽”“殆”等词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3分)

【参考译文】

穆宁,怀州河内人,父亲穆元休,以文学著名,撰有《洪范外传》十篇,开元年间进献给朝廷,玄宗赏赐布帛给他,并授予他偃师县丞,安阳县令的官职。

怀宁清廉慎重刚强正直,看重结交朋友,把重视气节看成是自己的职责。年轻时因考中明经科而被朝廷调任盐山县尉。这时,安禄山开始叛乱,伪政权委任刘道玄为景城太守,穆宁首倡大义,起兵对抗,将刘道玄予以斩首,并传递檄文给各州县,当时响应的人很多。贼将史思明前来侵犯穆宁所在的州县,穆宁便以代理东光县令的身份带领军队抵抗。史思明派遣使者劝说诱降,穆宁当即斩杀了使者。郡县的人害怕叛贼怨恨太深,恐怕再派大部队侵犯,就解除了穆宁的兵权即管理东光县的职务。起初,穆宁随行采访使到各地考查,曾经路过平原,与太守颜真卿私下交谈中估计安禄山会叛乱。到这时,颜真卿也倡导大义,发动平原郡士卒抵抗安禄山。正巧穆宁暗中派遣使者送书信给颜真卿说:“您是为了保卫国君吗?”再没有写别的话语。颜真卿接到书信后大喜,因而上奏委任他为大理评事、河北采访支使,穆宁将长子托付给同母弟说:“任你带我这儿子到哪里去,只要不断绝后嗣就行。我没有什么可牵挂的了。”接着,来到平原对颜真卿说:“祖先已经有继嗣的人了!古人所说的死有轻于鸿毛者,我穆宁就是,希望能帮助您平定危难。”颜真卿郑重地答应了他。在这以后,因穆宁有的谋划未能付诸实施,颜真卿迫于形势严峻,放弃平原郡城,夜里渡过黄河向南溃逃,到达凤翔去拜见唐肃宗。肃宗皇帝询问抵抗叛贼的情况,颜真卿说:“因为没有采纳穆宁的建议,导致功业未能完成。”肃宗惊奇这句话,就派人乘驿马快召穆宁入朝,打算委任他重要的职务。恰巧颜真卿因为直言上奏违背皇帝的旨意,委任穆宁的'事就停了下来。

上元二年,穆宁多次升官,做到了殿中侍御史,辅佐盐铁转运使处理事务。副元帅李光弼正因军粮跟不上发愁,有憎恨穆宁的人在李光弼面前诬陷说这与穆宁有关,李光弼便扬言要杀掉穆宁。穆宁直接抵达徐州晋见李光弼,以大义来晓谕,始终也不屈服。李光弼很器重他,穆宁得以继续担任他的官职。广德初年加授户部郎中。此时,水路运输受到阻碍,运输粮饷要由汉水、沔水经商山再抵达京城。朝廷选择镇守夏口的人,下诏让穆宁担任鄂州刺史、鄂、岳、沔都团练使。当时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贪财横暴,不守法规,设置防守士卒来征收来往商人税钱,又放纵士卒抢劫掠夺,导致来往行人几乎断绝。李忠臣的辖地和穆宁只有一条淮河相隔,由于他害怕穆宁的威名,抢劫掠夺之事也就停止了。沔州别驾薛彦伟因事违背了皇帝的旨意,他便用杖责打薛彦伟而致其死亡。穆宁因此获罪被贬职为虔州司马,再被贬职为昭州平集县尉。

穆宁性情刚毅,不能侍奉权贵,掌权的人认为他不能依附自己,而且害怕他难以制服,所以将他安置在闲散的官位上,穆宁因不得志而缄默不说话,他认为:“时世不容我,我也不能曲从时世,这不是我进取的时候,就此隐退了吧!”随后以有病为借口,居住在家中,请假好几次都是长达百余日,亲戚朋友强劝他,这才又参加了一次朝会。皇帝在奉天城,穆宁到皇帝所在的处所,被拜受为秘书少监。德宗返回京城,穆宁说:“可以满足我的心愿了。”于是上书称病,请求免去官职返回东都。

篇3:“王琚,怀州河内人”原文阅读

“王琚,怀州河内人”原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琚,怀州河内人。少孤,敏悟有才略,明天文象纬。时年甫冠,见驸马都尉王同皎,同皎器之。会谋刺武三思,琚义其为,即与周璟、张仲之等共计。事泄亡命,佣于扬州富商家,识非庸人,以女妻之,厚给以赀,琚亦赖以济。睿宗立,琚自言本末,主人厚赍使还长安。玄宗为太子,间游猎韦、杜间,怠休树下,琚以儒服见,且请过家,太子许之。至所庐,乃萧然窭陋。坐久,杀牛进酒殊丰厚,太子骇异。自是每到韦、杜,辄止其庐。

琚补诸暨县主簿,过谢东宫。至廷中,徐行高视,侍卫何止曰:“太子在!”琚怒曰:“在外惟闻太平公主,不闻有太子。太子本有功于社稷,孝于君亲,安得此声?”太子遽召见,琚曰:“韦氏躬行弑逆,天下动摇,人思李氏,故殿下取之易也。今天下已定,太平专思立功,左右大臣多为其用,天子以元妹,能忍其过,臣窃为殿下寒心。”太子命坐,且泣曰:“计将安便?”琚曰:“昔汉盖主供养昭帝,其后与上官桀谋杀霍光,不及天子,而帝犹以大义去之。今太子功定天下,公主乃敢妄图,大臣树党,有废立意。太子诚召张说、刘幽求、郭元振等计之,忧可纾也。”太子曰:“先生何以自隐而日与寡人游?”琚曰:“臣善丹沙,且工谐隐,愿比优人。”太子喜,恨相知晚。翌日授詹事府司直、内供奉,兼崇文学士。日以诸王及姜皎等入侍,独琚常豫秘谋。不逾月,迁太子舍人,兼谏议大夫。太子受内禅,擢中书侍郎。

帝于琚眷委特异,豫大政事,时号“内宰相”,每见阁中,视日薄乃得出。遇休日,使者至第召之,而皇后亦使尚宫劳琚母,赐赉接足。琚自以立勋,至天宝时为旧臣,性豪侈,受馈遗至数百万,侍儿数十,宝帐备具,阖门三百口。既失志,稍自放,不能遵法度。每徙官,车马数里不绝,从宾客女伎驰弋。右相李林甫恨琚恃功使气,欲除之,使人劾发琚宿赃,削封阶,贬江华员外司马。又使罗希奭深按其罪,琚惧,仰药,未及死,希奭缢之。时人哀其无罪。

始,琚为中书侍郎,母居洛阳,来京师,让琚曰:“尔家上世皆州县职,今汝无攻城野战劳,以诌佞取容,海内切齿,吾恐汝家坟墓无人复扫除也。”琚卒不免。宝应元年,赠太子少保。                                (节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十四)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琚义其为       义:以为义         B. 侍卫何止曰        何:呵斥

C. 太子喜,恨相知晚    恨:遗憾          D. 从宾客女伎驰弋    从:跟从

5. 以下句子中全部表现王琚“敏悟有才略”的一组是(  )

①至廷中,徐行高视  ②独琚常豫秘谋    ③太子喜,恨相知晚  ④琚惧,仰药,未及死,希奭缢之    ⑤太子本有功于社稷,孝于君亲,安得此声?  ⑥太子诚召张说、刘幽求、郭元振等计之,忧可纾也

A. ①②⑤    B. 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琚年轻时被权贵赏识,和周璟、张仲之密谋刺杀武三思,事情泄露后假扮成佣人躲在一个富商家,后来富商给予他很多帮助。

B.王琚回长安后,和当时还是太子的玄宗交往甚密,每次到韦、杜间游猎,都会住在他家。

C. 后太平公主谋逆,王琚劝太子先事诛之,荐张说、刘幽求、郭元振等与决议。玄宗继位后,提拔为中书侍郎,备受玄宗信任,时号“内宰相”。

D.晚年的王琚自恃功高,生活极尽奢侈,他的母亲之前曾经对他有所劝诫,但他没有放在心上,最终被权相李林甫倾轧缢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事泄亡命,佣于扬州富商家,识非庸人,以女妻之,厚给以赀,琚亦赖以济。

②帝于琚眷委特异,豫大政事,时号“内宰相”,每见阁中,视日薄乃得出。

篇4:文言文张旨字仲微怀州河内人阅读答案及译文

文言文张旨字仲微怀州河内人阅读答案及译文

张旨,字仲微,怀州河内人。父延嘉,颇读书,不愿仕,州上其行,赐号嵩山处士。旨进保定军司法参军,上书转运使钟离瑾,愿补一县尉,捕剧贼以自效。瑾壮其请,为奏徙安平尉,前后捕盗二百余人。尝与贼斗,流矢中臂,不顾,犹手杀数十人。擢试秘书省校书郎、知遂城县,迁著作佐郎。

明道中,淮南饥,自诣宰相陈救御之策。命知安丰县,大募富民输粟,以给饿者。既而浚漳河三十里,疏泄支流注芍陂,为斗门,溉田数万顷,外筑堤以备水患。再迁太常博士、知尉氏县,徙通判忻州。

元昊①反,特迁尚书屯田员外郎、通判府州。州依山无外城,旨将筑之,州将日:“吾州据险,敌必不来。”旨不听。城垂就,寇大至,乃联巨木补其罅,守以强弩。中外不相闻者累日,人心震恐。库有杂彩数千段,旨矫诏赐守城卒,卒皆东望呼万岁,贼疑以救至也。州无井,民取河水以饮,贼断其路。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以功迁都官员外郎,徙知莱州。

叶清臣举材堪将帅,召对,改知邢州,擢提点河东路刑狱。范仲淹、欧阳修复言其鸷武②有谋略,除阁门使,固辞。进工部郎中、知凤翔府,加直史馆、知梓州,以直龙图阁知荆南。入判尚书刑部,累迁光禄卿,知潞、晋二州。以老疾,权判西京御史台,寻卒。

(选自《宋史张旨传》)

【注】①元昊:李元昊,党项族人,西夏开国皇帝。②鸷(zhì)武:勇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B.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C.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D.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处士:文中指有才德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也可以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B.擢:文中指提拔。表示授予官职或官职晋升的词语还有“拜、除、辟、征、左迁”等。

C.博士:文中指学官名。“博士”作为官名,始于战国,后代相承,有五经博士、太常博士等。

D.工部:我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屯田、水利、交通等事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旨毛遂自荐。张旨上书钟离瑾,请求任县尉抓捕盗贼,张旨后来前后抓了两百多个盗贼,在与盗贼格斗时带伤斩杀盗贼几十人。

B.张旨恪尽职守。明道年间,淮南闹饥荒,他到宰相那里陈述救治之策;他疏浚河流几十里,引水灌溉田地几万顷,修堤防备水灾。

C.张旨为国立功。元昊反叛,张旨力排众议修筑外城,战斗中,人心不稳,朝廷下诏赏赐士兵绸缎,张旨与敌人斗智斗勇,守住了州城。

D.张旨被众人举荐,积极进取。叶清臣称张旨有将帅之才;范仲淹、欧阳修称张旨勇武而有谋略。张旨走了一条与他的父亲不同的人生道路。

答案:

1.D.原文标点:旨夜开门,率兵击贼却,以官军壁两旁,使民出汲。复以渠泥覆积草,贼望见,以为水有余。督居民乘城力战,贼死伤者众,随解去。

2.B.试题分析:“左迁”是降职。

3.C试题分析:“朝廷下诏赏赐士兵绸缎”错,应是张旨假托皇帝诏令赏赐士兵绸缎。

【参考译文】

张旨,字仲微,怀州河内人。父亲张延嘉,读书很多,不愿做官,州中将张延嘉的品行上报,(皇帝)赐给嵩山处士的岩号。张旨晋升为保定军司法参军,他上书转运使钟离瑾,希望补任一名县尉,抓捕大盗来证明自己。钟离瑾赞赏张旨的请求,替他奏请(朝廷)调任安平尉,前后抓捕盗贼二百多人。(张旨)曾与盗贼格斗,飞箭射中他的手臂,(他)不顾,仍然亲手杀盗贼几十人。提拔担任秘书省校书郎、遂城县知县,升任著作佐郎。

明道年间,淮南闹饥荒,张旨自己去宰相那里陈述救济治理的策略。(朝廷)任命张旨任安丰县知县,大量征召富裕的民众缴纳粮食,来救济饥饿的人。不久疏浚淬河三十里,引支流注入芍陂,制作闸门,灌溉田地几万顷,外面筑堤用来防备水灾。两次升职任太常博士、尉氏县知县,调任忻州通判。

元昊反叛,(朝廷)特别升(张旨)任尚书屯田员外郎、府州通判。府州靠山而建,没有外城,张旨打算修筑外城,州将说:“我们州城依凭险要之地,敌人一定不敢来犯。”张旨不听。城墙将要修筑成功,大批敌人到来,于是连接大木头补城墙的缺口,用强弓守卫。城内外几天都不通消息,人心震惊恐惧。仓库中有几千段彩缎,张旨假托诏令赏赐给士兵,士兵都朝东看,高呼万岁,敌人怀疑这是因为救兵到了。州城中没有井,百姓取河水来饮用,敌人截断取水道路。张旨夜里打开城门,率领士兵攻击敌人,赦人后退,用官员军人在路两旁坚守,让百姓出来取水。又用渠道中泥土覆盖积草,敌人望见,以为水还有余。张旨督促居民登上城墙奋勇战斗,敌人死伤很多,随即撤退。因功劳升任都官员外郎,调任莱州知州。

叶清臣举荐张旨才能可以担任将帅,皇帝召见对答,改任邢州知州,提升为提点河东路刑狱。范仲淹、欧阳修又奏称张旨勇武而有谋略,授任阁门使,张旨坚决推辞。晋升为工部郎中、凤翔府知府,加官直史馆、梓州知州,凭着直龙图阁的身份任荆南知州。入京任判尚书刑部,多次升职担任光禄卿,潞、晋二州知州。因老病,暂代判西京御史台,不久去世。

篇5:穆宁文言文阅读带答案

穆宁文言文阅读带答案

穆宁,怀州河内人。父元休,有名开元间,献书天子,擢偃师丞,世以儒闻。

宁刚正,气节自任。以明经调盐山尉。安禄山反,署刘道玄为景城守,宁募兵斩之,檄州县并力捍贼。史思明略境,郡守召宁摄东光令御之。贼遣使诱宁,宁斩以徇,郡守恐怒贼令致死,即夺其兵,罢所摄。始,宁过平原,见颜真卿,尝商贼必反。及是,闻真卿拒禄山,即遗真卿书曰:夫子为卫君乎?真卿喜,署宁河北采访支使。宁以息属其母弟曰:苟不乏嗣,足矣!即驰谒真卿曰:先人有嗣矣,我可从公死。既而贼攻平原,宁劝固守,真卿不从,夜亡过河,见肃宗行在。帝问状,真卿对:不用穆宁言,故至此。帝异之,驰驿召宁,将以谏议大夫任之。会真卿以直忤旨,宁亦罢。

上元初,为殿中侍御史,佐盐铁转运,住埇桥。李光弼屯徐州,饷不至,檄取资粮,宁不与。光弼怒,召宁欲杀之。或劝宁去,宁曰:避之失守,乱自我始,何所逃罪乎?即往见光弼。光弼曰:吾师众数万,为天子讨贼,食乏则人散,君闭廪不救,欲溃吾兵耶?答曰:命宁主粮者,敕也,公可以檄取乎?今公求粮,而宁专馈;宁有求兵,而公亦专与乎?光弼执其手谢曰:吾固知不可,聊与君议耳。时重其能守官。累迁鄂岳沔都团练及租庸盐铁转运使。当是时,河漕不通,自汉、沔径商山以入京师。淮西节度使李忠臣不奉法,设戍逻以征商贾,又纵兵剽行人,道路几绝。与宁夹淮为治,惮宁威,掠劫为衰,漕贾得通。坐杖死沔州别驾,贬平集尉。

大历初,起为监察御史,三迁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治有状。后刺史疾之,妄劾宁多逋亡,贬泉州司户参军事。子质诉其枉,三年始得通。诏御史覆视,实增户数倍。召入拜太子右谕德。宁性不能事权右,毅然寡合,执政者恶之,虽直其诬,犹置散位。宁默不乐,唶曰:时不我容,我不时徇,又可以进乎!遂移疾,满百日屡矣,亲友强之,辄复一朝。德宗在奉天,奔诣行在,擢秘书少监,改太子右庶子。帝还京师,乃曰:可以行吾志矣!即罢归东都。以秘书监致仕。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擢偃师丞 擢:提拔 B.宁斩以徇 徇:示众

C.宁以息属其母弟 属:归属 D.以秘书监致仕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10.对于下面句中以和为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会真卿以直忤旨 ②设戍逻以征商贾 ③为天子讨贼 ④起为监察御史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穆宁气节自任和能守其官一组是( )

A.宁过平原,见颜真卿,尝商贼必反/惮宁威,掠劫为衰

B.贼遣使诱宁,宁斩以徇/檄取资粮,宁不与

C.宁过平原,见颜真卿,尝商贼必反/兼和州刺史,治有状

D.宁募兵斩之,檄州县并力捍贼/后刺史疾之,妄劾宁多逋亡

12.下列对于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安禄山谋反的时候,委任刘道玄做景城守,穆宁招募士兵斩杀了他,并发表檄文号召州县合力抗拒叛贼。

B.当初,穆宁到平原县的时候,向颜真卿预言了安禄山谋反一事,等到听说颜真卿抵御安禄山叛军的消息,穆宁立刻驰往拜见颜真卿。

C.淮西节度使李忠臣不守法度,安排戍卒征收商贾的赋税,又掠夺行路之人,导致道路几乎断绝。等到穆宁与他夹淮而治的时候,因为震慑于穆宁的威望,劫掠的情况有所好转。

D.穆宁兼任和州刺史的.时候,颇有政绩。后来的刺史嫉妒他,因此弹劾穆宁,说他治理时人口逃亡很多,穆宁因此被贬官。

参考答案:

9.C(通嘱,委托,交付)

10.D(以,因为,介词/来,连词;为,替,给,介词/做,动词。)

11.B

12.B( 穆宁立刻驰往拜见颜真卿处有误,听说颜真卿抵御安禄山叛军的时候,穆宁先是写了一封信,被颜真卿委任。在安排好子女后,穆宁才驰往拜见颜真卿。)

【参考译文】

穆宁,怀州河内人。父亲穆元休,在开元年间很有名,向天子献书,提拔为偃师丞,世代以儒学而闻名。

穆宁刚强正直,以气节自任。以明经科选调作盐山尉。安禄山谋反,委任刘道玄做景城守,穆宁招募士兵斩杀了他,用檄文征召州县合力抗拒叛贼。史思明侵略边境,郡守召穆宁代理东光令抵挡。叛贼派使者引诱穆宁,穆宁斩杀了他示众,郡守害怕惹怒了叛贼致死,就夺取了他的兵力,罢免了他代理的官职。当初,穆宁过平原县,拜见颜真卿,曾经商讨安禄山必定反叛之事。等到这时候,听到颜真卿抵御安禄山,就给了颜真卿一封信,说:您是为了保卫国君吧?颜真卿很高兴。委任穆宁为河北采访支使。穆宁把子女托付给胞弟,说:如果我不缺乏子嗣,就足够了!就急驰拜见颜真卿说:先人有后了,我可以跟从您赴死了。不久叛贼攻打平原,穆宁劝他坚守,颜真卿没有听从,在夜里逃亡过了黄河,到肃宗所在的地方见肃宗。肃宗询问当时的情况,颜真卿回答道:没有采纳穆宁的建议,所以才到现在这种地步。肃宗很惊异,派人快马召见穆宁,打算任命他做 谏议大夫。正赶上颜真卿因为直言违背圣旨,穆宁也因此被免官。

上元初年,担任殿中侍御史,辅助盐铁转运,停驻在埇桥。李光弼屯兵徐州,军粮没有送至,发檄文征召物资钱粮,穆宁不给。李光弼大怒,召穆宁想要杀掉他。有人劝穆宁离开,穆宁说:逃走的话就丧失所守的职责,祸乱自我而始,怎么能逃避罪责呢?就前往见李光弼。李光弼说:我军几万之众,为天子征讨叛贼,粮食缺乏就会兵众逃散,你紧闭粮仓不与救济,想要让我军溃败吗?命我主管粮食的是皇帝的命令,您可以凭借檄文取得吗?现在您要粮食,我擅自给您;我如果要兵的话,您能擅自给我吗?李光弼握着他的手道歉说:我原本知道是不可以的,只是与您商量罢了。当时敬重他能恪尽职守。屡次升迁做了鄂岳沔都团练及租庸盐铁转运使。正当这时,水运不通,从汉、沔经过商山才能进入京师。淮西节度使李忠臣不守法,安排戍卒征收商人的赋税,又放任士兵抢夺行路之人,道路几乎断绝。他与穆宁夹淮水而各自为治,震慑于穆宁的威势,劫掠因此而减少,水道的商路得以通畅。因为打死沔州别驾,被贬为平集尉。

大历初年,被起用为监察御史,多次升迁为校秘书少监,兼任和州刺史,治理地方有政绩。后来刺史妒忌他,胡乱弹劾他治理的地方逃亡的人很多,穆宁又被贬为泉州司户参军事。他的儿子穆质为他的冤情上诉,三年才得到上达。皇上下旨令御史前去查验,实际是人口并未逃亡,而是增加了几倍。皇上召请他授他做太子右谕德。穆宁性格耿直不能逢迎权贵们,性情刚毅很少和人合得来,掌权的人很厌恶他,虽然纠正那些对他的诬陷,但是还是把他放在不重要的位置上。穆宁沉默抑郁很不高兴,感叹说:时俗不容忍我,我又不能改变时俗,又怎么能够升职呢!就称病不入朝,几个月不上朝好几次,亲友强迫他,就入朝一次。德宗在奉天,穆宁就前往到皇上行宫所在,被提升做秘书少监,又改任他做太子右庶子。皇上回到京师,他于是说:现在我可以施展我的志向了。但因从前称病被罢免回到东都。以秘书监的官职退休。

篇6:欧阳修《秋怀》阅读答案+翻译

欧阳修《秋怀》阅读答案+翻译

这首诗《秋怀》既抒发了作者欧阳修热爱生活,也抒发欧阳修感叹国事的复杂情感。那么关于欧阳修的秋怀阅读答案以及翻译是怎样呢?

秋怀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1)词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3分)

(2)本词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分析。(4 分)

参考答案

(1)运用了对比手法,诗人将众将热议功名与自己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作了鲜明对比,(1分)突出了词人耿介孤高的形象(1分),表达了词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1分)。(手法 1分。作用2分)

(2)①诸将在议论立功封侯,而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

②一切的是非得失、升沉荣辱,都淹没时光流逝的波涛中。即使是象宋武帝刘裕彭城戏马台欢宴重阳的`盛会,也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一去不复返了,表达了对人事(盛衰)无常的感慨。

③词人举杯劝酒,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词人兴致勃发,插花于头,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豁达乐观)。

译文

这节令风物有哪一点使人不称心?可不知怎的,我面对这满眼秋色,却禁不住黯然神伤。

西风猎猎,市上的酒旗迎风招展;细雨濛濛,到处有金色的菊花怒放。

想到国事家事,愁得我双鬓灰白;白白地耗费朝廷俸禄,我心中感到羞耻难当。

什么时候能满足我的愿望——挽着鹿车,回到颍东,耕田植桑。

注释

⑴秋怀:秋日的思绪情怀。

⑵节物:节令风物。

⑶酒旗:酒店悬挂于路边用与招揽生意的锦旗。

⑷包羞:对所做事感到耻辱不安。

⑸鹿车:用人力推挽的小车。《风俗通义》说因其窄小,仅载得下一鹿,故名。

⑹颍东:指颍州(今安徽阜阳)。欧阳修在皇祐元年(1049)知颍州,乐西湖之胜,将卜居,不久内迁。翌年,约梅圣俞买田于颍。

篇7:《旧唐书·穆宁传》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及译文

《旧唐书·穆宁传》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及译文

【原文】:

穆宁,怀州河内人也。父元休,以文学著。撰《洪范外传》十篇,开元中献之。玄宗赐帛,授偃师县丞、安阳令。

宁清慎刚正,重交游,以气节自任。少以明经调授盐山尉。是时,安禄山始叛,伪署刘道玄为景城守,宁唱义起兵,斩道玄首。传檄郡邑,多有应者。贼将史思明来寇郡,宁以摄东光令将兵御之。思明遣使说诱,宁立斩之。郡惧贼怨深,恐后大兵至,夺宁兵及摄县。初,宁佐采访使巡按,尝过平原,与太守颜真卿密揣禄山必叛。至是,真卿亦唱义,举郡兵以拒禄山。会间使持书遗真卿曰:“夫子为卫君乎?”更无他词。真卿得书大喜,因奏署大理评事、河北采访支使。宁以长子属母弟曰:“惟尔所适,苟不乏嗣,吾无累矣。”因往平原,谓真卿曰:“先人有嗣矣!古所谓死有轻于鸿毛者,宁是也。愿佐公以定危难。”真卿深然之。其后,宁计或不行,真卿迫蹙,弃郡,夜渡河而南,见肃宗于凤翔。帝问拒贼之状真卿曰臣不用穆宁之言功业不成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会真卿以抗直失旨事遂止。

上元二年,累官至殿中侍御史,佐盐铁转运使。副元帅李光弼以饷运不继而愠,或恶宁者,诬谮于光弼,光弼扬言欲杀宁。宁直抵徐州见光弼,喻以大义,不为挠折。光弼深重之,宁得行其职。广德初,加库部郎中。是时河运不通,漕挽由汉、沔自商山达京师,选镇夏口者,诏以宁为鄂州刺史、鄂岳沔都团练使。时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贪不奉法,设防戍以税商贾,又纵兵士剽劫,行人殆绝。与宁夹淮为理,惮宁威名,寇盗辄止。沔州别驾薛彦伟坐事忤旨,宁杖之致死。宁坐贬虔州司马,重贬昭州平集尉。

宁强毅,不能事权贵。执政者以为不附己,且惮其难制,故处之散位。宁默默不得志,且曰:“时不我容,我不时殉,则非吾之进也,在于退乎!”辞病居家,请告几十旬者数矣。亲友强之,复一朝请。上居奉天,宁诣行在,拜秘书少监。德宗还京师,宁曰:“可以行吾志矣。”因移病,罢归东都。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零五卷》)

【阅读训练】: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宁唱义起兵,斩道玄首 唱:倡导

B.贼将史思明来寇郡 寇:侵犯

C.惟尔所适,苟不乏嗣 适:适应

D.或恶宁者,诬谮于光弼 谮:说坏话诬陷别人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帝问拒贼之状/真卿日/臣不用穆宁之言功业/不成/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会/真卿以抗直失旨

B.帝问拒贼之状/真卿日/臣不用穆宁之言/功业不成/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会真卿以抗直失旨

C.帝问拒贼之状/真卿曰/臣不用穆宁之言/功业不成/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会真卿以抗直失旨

D.帝问拒贼之状/真卿日/臣不用穆宁之言功业/不成/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会/真卿以抗直失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穆宁之父曾以文学著名,因撰《洪范外传》而受唐玄宗赏赐授官,穆宁则因考中明经科而被调任盐山县尉。

B.安史之乱时,穆宁以代理东光县令的身份率兵抵抗叛军;后与颜真卿并肩作战,因建议未全被采纳致功业未成。

C.穆宁深明大义,恪守传统,在前往平原郡辅佐颜真卿抵抗叛军之前,将自己的长子托付给自己的弟弟安顿照看。

D.穆宁经历坎坷,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被贬。但当德宗回到京师后,他又乐观地认为可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思明遣使说诱,宁立斩之。郡惧贼怨深,恐后大兵至,夺宁兵及摄县。(5分)

(2)设防戍以税商贾,又纵兵士剽劫,行人殆绝。(5分)

【参考答案】:

4.C

5.C

6.D

7.(1)史思明派遣使者劝说诱降,穆宁当即斩杀了使者。郡县的人害怕叛贼怨恨太深,恐怕再派大部队侵犯,就解除了穆宁的兵权即管理东光县的职务。

(2)设置防守士卒来征收来往商人税钱,又放纵士卒抢劫掠夺,导致来往行人几乎断绝。

【参考译文】:

穆宁,怀州河内人,父亲穆元休,以文学著名,撰有《洪范外传》十篇,开元年间进献给朝廷,玄宗赏赐布帛给他,并授予他偃师县丞,安阳县令的官职。

怀宁清廉慎重刚强正直,看重结交朋友,把重视气节看成是自己的职责。年轻时因考中明经科而被朝廷调任盐山县尉。这时,安禄山开始叛乱,伪政权委任刘道玄为景城太守,穆宁首倡大义,起兵对抗,将刘道玄予以斩首,并传递檄文给各州县,当时响应的人很多。贼将史思明前来侵犯穆宁所在的州县,穆宁便以代理东光县令的.身份带领军队抵抗。史思明派遣使者劝说诱降,穆宁当即斩杀了使者。郡县的人害怕叛贼怨恨太深,恐怕再派大部队侵犯,就解除了穆宁的兵权即管理东光县的职务。起初,穆宁随行采访使到各地考查,曾经路过平原,与太守颜真卿私下交谈中估计安禄山会叛乱。到这时,颜真卿也倡导大义,发动平原郡士卒抵抗安禄山。正巧穆宁暗中派遣使者送书信给颜真卿说:“您是为了保卫国君吗?”再没有写别的话语。颜真卿接到书信后大喜,因而上奏委任他为大理评事、河北采访支使,穆宁将长子托付给同母弟说:“任你带我这

儿子到哪里去,只要不断绝后嗣就行。我没有什么可牵挂的了。”接着,来到平原对颜真卿说:“祖先已经有继嗣的人了!古人所说的死有轻于鸿毛者,我穆宁就是,希望能帮助您平定危难。”颜真卿郑重地答应了他。在这以后,因穆宁有的谋划未能付诸实施,颜真卿迫于形势严峻,放弃平原郡城,夜里渡过黄河向南溃逃,到达凤翔去拜见唐肃宗。肃宗皇帝询问抵抗叛贼的情况,颜真卿说:“因为没有采纳穆宁的建议,导致功业未能完成。 ”肃宗惊奇这句话,就派人乘驿马快召穆宁入朝,打算委任他重要的职务。恰巧颜真卿因为直言上奏违背皇帝的旨意,委任穆宁的事就停了下来。

上元二年,穆宁多次升官,做到了殿中侍御史,辅佐盐铁转运使处理事务。副元帅李光弼正因军粮跟不上发愁,有憎恨穆宁的人在李光弼面前诬陷说这与穆宁有关,李光弼便扬言要杀掉穆宁。穆宁直接抵达徐州晋见李光弼,以大义来晓谕,始终也不屈服。李光弼很器重他,穆宁得以继续担任他的官职。广德初年加授户部郎中。此时,水路运输受到阻碍,运输粮饷要由汉水、沔水经商山再抵达京城。朝廷选择镇守夏口的人,下诏让穆宁担任鄂州刺史、鄂、岳、沔都团练使。当时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贪财横暴,不守法规,设置防守士卒来征收来往商人税钱,又放纵士卒抢劫掠夺,导致来往行人几乎断绝。李忠臣的辖地和穆宁只有一条淮河相隔,由于他害怕穆宁的威名,抢劫掠夺之事也就停止了。沔州别驾薛彦伟因事违背了皇帝的旨意,他便用杖责打薛彦伟而致其死亡。穆宁因此获罪被贬职为虔州司马,再被贬职为昭州平集县尉。

穆宁性情刚毅,不能侍奉权贵,掌权的人认为他不能依附自己,而且害怕他难以制服,所以将他安置在闲散的官位上,穆宁因不得志而缄默不说话,他认为:“时世不容我,我也不能曲从时世,这不是我进取的时候,就此隐退了吧!”随后以有病为借口,居住在家中,请假好几次都是长达百余日,亲戚朋友强劝他,这才又参加了一次朝会。皇帝在奉天城,穆宁到皇帝所在的处所,被拜受为秘书少监。德宗返回京城,穆宁说:“可以满足我的心愿了。”于是上书称病,请求免去官职返回东都。

篇8:《袁州州学记》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袁州州学记》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②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③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泽,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北隅。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瓦壁门庑,黝垩丹漆,举以法。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舍菜④且有日,旴江李觏谂于众曰:“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学术。俗化之厚,延于灵、献。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教道之结人心如此。今代逢圣君,尔曹得贤官,俾⑤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天下治,则诞礼乐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是惟朝家教学之意。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注释】①李觏(1009—1059),字泰伯,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②祗:恭敬。③尼:通“泥”,停止,阻止。④舍菜:开学典礼。古代初入学时,用芹藻之类的'植物礼敬先师,称为舍菜。⑤俾:使。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相旧夫子庙                 相:视,察看

B.庖廪有次                   廪:粮仓

C.草茅危言者                 危 :危害

D.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     徼:通“邀”,要求

答案:c. 危 :正直。

5.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乃营治之东北隅       当立者乃公子复苏

c.教道之结人心如此     蚓无爪牙之利

D.则诞礼乐以陶吾民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答案:D。连词,表目的关系,用来,来。

详解:A,而。连词,转折关系,却;连词,递进关系,而且。B,乃。顺承关系,于是就;表确认判断,是。

篇9:太平州学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 张孝祥

学,古也。庙于学以祀孔子,后世之制也。阁于学以藏天子之书,古今之通义,臣子之恭也。当涂于江淮为名郡,有学也,无诵说之所;有庙也,无荐享之地;有天子之书,坎而置之屋壁。甲申秋,直秘阁王侯秬来领太守事,于是方有水灾,尽坏堤防,民不粒食。及冬,则有边事,当涂兵之冲,上下震揺。侯下车,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饥者饱,坏者筑。赤白囊,昼夜至,侯一以静填之。明年春,和议成,改元乾道,将释奠于学。侯语教授沈瀛曰:“学如是!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命其掾蒋晖、吕滨中撤而新之。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旣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客有过而叹曰:“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赡耳!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王侯易民之忧,纳之安乐之地,以其余力大新兹学,役不及民,颐指而办。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客于是又有叹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天下,传之至今,天地之位,日月之明,江河之流,万世无敝者也。时治时乱,时强时弱,岂有他哉?人而已耳!财用之不给,甲兵之不强,人才之不多,宁真不可为耶?《诗》曰:‘无竞维人。’谓予不信,请视新学。”

夏四月既望,厉阳张某记 。

【注】①当涂,古县名,宋代称太平州,今属安徽。②王侯秬,王秬,时为太平州知州,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③赤白囊,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带袋。

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坎儿置之屋壁   坎:挖洞

B.当涂兵之冲    冲:突袭,冲击

C.侯下车      下车:读到任

D.力不赡耳     瞻:足,狗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臣子之恭也             将有以为也

B.及冬,则有边事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颐指而办              吾尝跂而望焉

D.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夫晋,何厌之有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名为“学记”,却略于州学本身的具体描述,将重心置于有救民兴学之功的王秬,塑造了一位勤政崇学的地方官形象。

B.文中以“客”的口吻盛赞王秬贤于当涂历任长官,就是因为他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的重要性,故能事济而功成。

C.文末感叹,自古以来天下之治乱强弱皆系于人,成事与否关键也在于人,太平州得以重建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D.文章语言质朴流畅,叙事简而有法;后半部分的大段议论,宏阔高远,显示出宋代士大夫心忧天下、善议政事的特点。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旣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

(2)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4分)

参考答案

16.B

17.C

18.B

19.(3分)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20.(7分)

(1)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

(2)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随后又把战争作为忧患。

译文

暂未整理

篇10:《并州路》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并州路》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并州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1)“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一联,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2)使征人“垂泪”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3)请赏析诗的结句“烽火起云间”的妙处。

参考答案

(1)傍晚。“吹角”是从听觉角度描写,“射雕还”是从视觉角度描写。

(2)黄叶飘零,秋景令人感伤;孤城吹角,戍边生活凄凉;牛羊下山,引发征人乡思。

(3)垂泪之时,烽烟忽起,形象地写出了边塞战事残酷;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同情。(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翻译

秋日黄昏下的并州路,黄色的榆树叶落在敌人占领的城关上(故:消失的,以前的,在这里引申为被敌人占领的`)。被敌人包围的孤城才刚结束吹号角的声音,几个人就骑着马射雕回来了。大军的军帐跟临水遥相对应,牛羊从那上面下来(自:从某地方,在这里不是自己的意思)。在外征战的人正在落泪,烽火就在不远的地方开始了。

简析:

本诗为边塞题材的五言律诗。

内容: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描写了傍晚时间的景象,“吹角”是从听觉角度描写的。“射雕还”是从视觉角度描写的。

征人“垂泪”的原因是因为黄叶飘零,秋景令人感伤;孤城吹角,戍边生活凄凉;牛羊下山,引发征人乡思。

“烽火起云间”:垂泪之时,烽烟忽起,形象地写出了边塞战事残酷;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同情。

作者:李宣远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溧阳(今湖南澧县)人。唐德宗贞元间,登进士第,与兄李宣古俱以诗名。

篇11:《关河令》阅读答案翻译赏析

《关河令》阅读答案翻译赏析

原文: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字词解释:

⑴关河令:《片玉词》“关河令”下注:“《清真集》不载,时刻‘清商怨’。”清商怨,源于古乐府,曲调哀婉。欧阳修曾以此曲填写思乡之作,首句是“关河愁思望处满”。周邦彦遂取“关河”二字,命名为“关河令”,隐寓着羁旅思家之意。自此,调名、乐曲跟曲词切合一致了。

⑵时:片时、偶尔的意思,晴:一作“作”,暝:黄昏。

⑶伫听:久久地站着倾听。伫,久立而等待。寒声:即秋声,指秋天的风声、雨声、虫鸟哀鸣声等。此处是指雁的鸣叫声。

⑷照壁:古时筑于寺庙、广宅前的墙屏。与正门相对,作遮蔽、装饰之用,多饰有图案、文字。亦谓影壁,指大门内或屏门内做屏蔽的墙壁。也有木制的,下有底座,可以移动,又称照壁、照墙。

⑸消夜永:度过漫漫长夜。夜永,犹言长夜。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翻译:

时阴时晴的秋日又近黄昏,庭院突然变得清冷。伫立在庭中静听秋声,茫茫云深不见鸿雁踪影。

夜深人散客舍静,只有墙上孤灯和我人影相映。浓浓的酒意已经全消,长夜漫漫如何熬到天明?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阅读答案:

试题:

(1)清陈廷焯《云韶集》说:“‘云深无雁影’,五字千古。”陈廷焯的评语是否得当?请作简要分析。

(2)试比较“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与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在表达特点上的异同。

答案:

(1)得当。暮云沉沉,似乎听到却又看不到传信大雁的身影,留下的是更深的寂寞。此句以简约的语言,将抒情主人公的孤寂之状、期待之情、失望之感通过景物传达出来。

(2)相同:都是借酒写愁,都言酒醒后愁思更深。不同:周词实写眼前愁情,直接表达长夜难耐,寂寞无限的心境;柳词则是以设问虚拟未来愁状,借想像勾勒出一幅凄美图画,以景传情,表达离别的伤感。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创作背景:无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赏析:

这首词写羁旅孤栖的情景。词的上片写日间情境,于明处写景,暗里抒情,寓情于景;下片写夜间的情景,于明处抒情,衬以典型环境,情景交融。

上片一开篇就推出了一个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暮昏暝的凄清的秋景,这实很像是物化了的旅人的心境,难得有片刻的晴朗。“秋阴时作渐向暝”,这是以白描手法勾出秋天时阴时晴、阴冷、黯淡的特点,这似乎是客观事物的直叙,然而一句“变一庭凄冷”,就将词人的感情突现出来。“一庭”即满庭。着一“变”字,将“凄冷”与上句联系起来,揭示了“凄冷”之因。同时将自然与人的`感受融在一起,表现了景中情。在这“凄冷”的庭院中,词人“伫听寒声”。这久久的伫立,静听寒声,可见出人之心寒、孤寂。这寒声是秋风飒飒,秋叶瑟瑟,秋雁哀鸣,这寒声加浓了羁旅“凄冷”的况味。歇拍“云深无雁影”一句,词人不仅在满庭凄冷的环境中伫立,静听秋声,而且还在寒声中追寻那捎书的鸿雁,然而望尽云霄,只听哀鸿长泣,不见孤鸿形影,留下的是更加深重的寂寞之感,也触发了词人思乡念亲之情。

在沉寂之中推出了过片:“更深人去寂静”,把上下片很自然地衔接起来,而且将词境更推进了一步。“人去”二字突兀而出,正写出身旅途的旅伴聚散无常,也就愈能衬托出远离亲人的凄苦。同时“人去”二字也呼应了下文孤灯、酒醒。临时的聚会酒阑人散了,只有一盏孤灯曳的微光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在粉壁上。此时此刻,人非常希望自己尚酣醉之中。可悲的是,偏偏酒已都醒,清醒的人是最难熬过漫漫长夜的,旅思乡愁一并袭来,此情此景,难以忍受。这首词全无作者惯有的艳丽之彩,所有的只是一抹凄冷之色。

这首词不仅切合音律,而且精于铸词造句。“秋阴时晴”,一个“时”字表明了天阴了很久,暂晴难得而可贵。“伫听寒声”两句写得特别含蓄生动。寒声者,秋声也。深秋之时,万物萧瑟寒风中发出的呻吟都可以叫做寒声。词人笔下的孤旅伫立空庭,凝神静听的寒声,是云外旅雁的悲鸣。南飞的雁都因浓云的阻隔而不能一面,自然是凄苦的情景。整首词中几乎一字一句均经过刻意的琢磨。可以说通篇虽皆平常字眼,但其中蕴含有深挚情思。这也是周邦彦词的一大妙处。

全词取境典型,结句直接抒情。全词以时间为线索,章法缜密,构思严谨。意象鲜明,人与物、情与境,浑然融为一气。感情步步推进,格调清峭,情味淡永。

个人资料:

周邦彦(1056 —1121)字美成 ,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周早年“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推重 ,而博涉百家之书 ”。元丰初,“游太学,有俊声 ”。神宗时擢为试太学正。元四年(1089)出为庐州(今安徽合肥)教授 。绍圣四年(1097)还朝,任国子主簿 。徽宗即位 ,改除校书郎,历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二年(1112),出知隆德府(今山西长治 )。六年,自明州(今浙江宁波)任入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宣和二年(1120)移知处州(今浙江丽水),值方腊起义,道梗不赴。未几罢官,提举南京鸿庆宫,辗转避居于钱塘、扬州、睦州(今浙江建德)。卒年六十六。

《宋史 》、《东都事略 》与《 咸淳临安志》均有传。《宋史·艺文志 》著录其《 清真居士集 》十一卷,已佚。清人厉鹗《宋诗纪事》辑得其佚诗六首,今人罗忼烈又辑得古近体诗三十四首。周邦彦“负一代词名”(张炎《词源 》卷下 ),其词“浑厚和雅”(《词源 》),“ 缜密典丽 ”(刘肃《陈元龙集注〈片玉集〉序》,对后世影响较大。

《春怨》《赠内人》的阅读答案

客怀何应龙阅读答案 翻译 鉴赏

《父亲河》的阅读答案

呼兰河传阅读答案

《春日京中有怀》阅读答案

杜甫《旅夜书怀》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春愁》阅读答案及翻译

《学弈》阅读答案及翻译

我看到了河语文阅读答案

端州遗砚阅读附答案

穆宁,怀州河内人的阅读答案及翻译(共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穆宁,怀州河内人的阅读答案及翻译,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