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Wendygyc”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关于隋朝历史简介,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关于隋朝历史简介,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 目录
篇1:关于隋朝历史简介
隋朝历史简介
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
公元6,隋炀帝杨广即位并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2-5] 以洛阳皇宫紫微城为正宫, [6] 大兴城为陪都。 [7] 又修建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大业盛世”。 [8-10] 然而内外举措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6宇文化及等人在外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李渊逼杨侑禅让,国号“唐”。6王世充逼杨侗禅位,国号“郑”, 隋朝彻底灭亡。 [8]
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改革政治,兴建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 军事上继续推行完善府兵制,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又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增加财政收入。
当时周边国家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东突厥等国皆深受隋朝中国文化与制度的影响,以日本遣隋使最为著名。
国号
隋文帝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世袭爵位,即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重新建立的大一统朝代。 由于皇室姓杨,又称杨隋,尊称大隋。
历史
大隋开国
北周宣帝奢侈浮华,沉湎酒色,政治腐败 ,自称“天元皇帝”, 还同时拥有五位皇后, 其中就有杨坚长女杨丽华。 外戚杨坚乘机将北周重臣外遣,朝政逐渐由他掌握。
大象二年(580)北周宣帝死后,身为关陇门阀之首的杨坚联合刘昉、郑译矫诏以外戚身份辅政。
大定元年(581)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杨坚改国号为隋,杨坚即隋文帝,定都大兴城(今西安),北周覆亡。
南下灭陈
参见;隋灭陈之战
隋文帝意图南下消灭南朝陈,采纳高颎的策略,干扰陈的农业生产,破坏陈的军事储积,使陈损失惨重。隋文帝于隋与突厥之战胜利后,开皇七年(587)十月废除西梁。次年发动灭陈战争,隋文帝命晋王杨广为行军元帅、秦王杨俊、河清公杨素为副帅、高颎为参谋、王韶为司马,兵分八路攻南朝陈。
杨素率水军从巴东顺长江东下,与荆州刘仁恩军联合占领延州(今长江西陵峡口、湖北枝江附近)等上游陈军防御。由公安东援建康之中游陈军也被杨俊军阻于汉口一带,为下游隋军创造有利条件。下游隋军主力乘陈朝欢度元会(即春节)之机分路渡江。行军总管韩擒虎、贺若弼两军钳击建康,与宇文述军包围建康。
开皇九年(589)二月,隋军攻入建康,俘陈后主,陈亡。开皇十年(590)九月,隋派使臣韦洸等人安抚岭南,冼夫人率众迎接隋使,岭南诸州悉为隋地,隋朝完成了全国统一。
开皇之治
参见:开皇之治
隋文帝倡导节俭,节省了一定政府开支、废除了一些不必要的苛捐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杨坚成功地统一了历经数百年分裂的中国,从此在大多数的世纪里都保持着隋朝建立的统一。
政治方面,隋文帝统一后,一方面躬行俭朴 ,一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措施。由于杨坚明白”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久长者”之道理 ,所以由他统治时开始,就提倡生活节俭,宫中的妃妾不作美饰,一般士人多用布帛,饰带只用铜铁骨角,不用金玉。隋文帝曾想用胡粉和织成的衣领,居然搜遍宫殿,都找不到。躬行节俭,使人民负担得以减轻,有利于各项措施的推行。 任用官员不限门第,唯才是举,通过考试以取士。隋文帝整饬吏治,曾派人巡视河北五十二州,罢免贪官污吏二百余人,裁汰了地方冗员约十分之三。他还宽简刑法,删减前代的酷刑 ,制定隋律,简要刑律,“以轻代重,化死为生”。
经济方面,沿袭北魏的均田制,颁布均田法,定丁男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妇女则分露四十亩。又减免赋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如改成丁年龄为二十一岁,受田仍是十八岁,服役少三年。又改每岁三十日役为二十日,减调绢一匹(四丈)为二丈等。此外隋文帝下令重新编订户籍,以五家为保,五保为闾,四闾为族。开皇初有户三百六十余万,平陈得五十万,后增至八百七十万(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八百二十万,比唐朝的最高值略多)。为积谷防饥,隋朝广设仓库,分官仓、义仓。官仓作粮食转运、储积用,义仓则备救济之需。文帝又致力建设,在原长安城东南营建新都大兴城;开凿广通渠,自大兴引渭水至潼关,以利关东漕运。
学术文化方面,隋文帝大力提倡文教,广求图书。他鉴于前代长期战乱,官书散佚,所以下诏求天下之书,凡献一书缣一匹。经一、二年,图书大备,整理后凡得三万余卷。为广置人才,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也促进了教育、文学的发展。为明全国教化,恢复华夏文化之正统,下诏制订礼乐,以提升国家的文化素质。
军事方面,鉴于南北朝晚期,突厥藉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时侵扰北周、北齐。故隋立国后,隋文帝便派兵攻打突厥,后来更采用离间分化策略,促使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彼此交战不已,隋则得以消除北顾之忧。
正由于上述措施的推行,在隋文帝统治的二十多年间,政治较为清明,人口显著增加,府库较为充实,外患较少,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史称“开皇之治”,该时期为隋朝的鼎盛时期。
皇位交替
隋文帝晚年颇受诸子的困扰。先是软禁三子秦王杨俊;接着在开皇二十年(600),将长子太子杨勇贬为庶人,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仁寿二年(602),隋文帝将四子蜀王杨秀贬为庶人。
仁寿四年(604)七月,隋文帝卧病在床,杨广写信给杨素,请教如何处理隋文帝后事和自己登基事宜。不料送信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至了隋文帝手上。隋文帝大怒,随即宣杨广入宫,要当面责问他。正在此时,宣华夫人陈氏也哭诉杨广在她来途中意图非礼她,使隋文帝顿悟,拍床大骂:“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急忙命人传大臣柳述、元岩草拟诏书,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杨广得知此消息后将柳述、元岩抓入狱,并让右庶子张衡入隋文帝寝殿侍疾并将隋文帝周围的侍从打发走。不久后隋文帝驾崩。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
大业盛世
参见:三征高句丽、隋唐大运河、驰道
隋炀帝在位前期国力仍然强盛,隋炀帝继位之初
便决定营建东京 [2] 洛阳,并于同年 [3] 下诏迁都洛阳,开凿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中国南北的隋唐大运河,修驰道与筑长城,带动中原与南北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与商贸发展,并对四周展开征讨,扩大了隋朝版图。然而由于隋炀帝过于急功好利,这些举措相反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破坏。
由于长安地处偏西,粮食供应困难。大业元年(605),隋炀帝派杨素、宇文恺等人于洛阳兴建东京(大业五年改为东都 ), [2] 以掌控中原与江南经济,在洛阳周边的洛口、回洛等地兴建国家粮仓以备荒年时所使用,洛阳宫城(紫微城)建成后,同年迁都洛阳。 [3] 由于每月要役使民丁两百万人,隋炀帝又注重洛阳都城的完善奢华,因此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4]
为沟通江南经济地区、中原政治地区与燕、赵、辽东等军事地区的运输与经济发展,隋炀帝以洛阳为中心推动了隋唐大运河的建造,大运河将中国众多水系连接起来,形成贯通南北的运输网络;带动沿岸城市的发展,兴起了许多工商业城市,促进各个地区的文化发展与民族融合,这使得中华文明加速成为有机体的整体东方文明。
然而,由于隋炀帝急
促兴建大运河,消耗大量人力财力,为人民带来很多负担。掘河的民夫,经久不息地劳动,加上疾病侵袭,死亡人数占全部一半以上。 大业元年(605),隋炀帝开凿通济渠的同时,带后宫、诸王、卫队等大量人群沿运河巡视南方,沿途之上,花费许多资金,征调许多人民 。大业三年(6),隋炀帝巡视北方时,征调北方人民经太行山开凿驰道达并州(今山西太原),并向附属的突厥启民可汗要求突厥民众协助开凿驰道 。隋文帝时期,在朔方、灵武等地修筑长城。大业四年(6),隋炀帝出巡榆林动员壮丁百余万人,于榆林至紫河(今内蒙古、山西一带)开筑长城以保护突厥启民可汗 。
大业五年(609),隋炀帝西巡,到达焉支山后召开了一场“万国博览会”, 会上吐屯设向炀帝献地数千里,炀帝大悦,以之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调发戍卒,大兴屯田。此时天下凡有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有奇。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资治通鉴》评价:“隋氏之盛,极于此矣。”
在东方,隋炀帝于大业八年(612)到大业十年(614)三征高丽,更成为隋末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在政治制度上,隋炀帝改革官制与租调制度,并开始设进士科,最终形成科举制, 这些都属创新的典章制度。 但与此同时,隋王朝政治腐败,“官吏贪残,因缘侵渔”,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反抗已经不可避免了。
隋末危机
参见:隋末民变、瓦岗寨起义
隋炀帝多次发动战争劳民耗财,最终引起隋末危机 。大业七年(6),山东、河南大水成灾,漂没四十余郡,王薄率众于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发动叛变,抵制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唱出著名的《无向辽东浪死歌》。当时民变范围大多集中在山东地区,不久被隋军镇压。大业九年(6),刘元进据吴郡,自称天子,向海明也在扶风称帝,但他们没坚持多久,同年就被剿灭。直到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于黎阳(今河南浚县)举兵起义,达官子弟踊跃参加,带动全国各地纷纷发动叛变,隋朝统治集团也开始分裂 。
河南有翟让、李密的瓦岗起义军。大业十二年(616),翟让在李密建议下,攻破要塞金堤关(今河南荥阳),打下荥阳诸县。义宁元年(617),瓦岗军又攻破距都城洛阳的粮库兴洛仓。由于李密擅长作战,翟让让位给他。李密自封魏公,国号魏,以洛阳洛口为根据地。随后占领回洛仓,直逼都城洛阳城下,然而内部猜忌使得李密杀翟让等人,最后投降越王杨侗。
河北有窦建德的起义军,大业十二年(616),窦建德领导河北叛军转战河北各地,占据河北冀州部分地区,两年后自封夏王。与此同时高昙晟、高开道也在河北的怀戎、渔阳割据。
江淮地区以杜伏威、辅公祏较强。大业九年(613),两人在齐郡(今属山东)举兵叛乱,随后南下江南。义宁元年(617),占领高邮,切断江都(今江苏扬州)与北方的联系。杜伏威自称总管,以辅公祏为长史。
走向覆亡
参见:江都之变、李渊
隋朝在此局势下迅速土崩瓦解。早在6,隋炀帝命越王杨侗留守东都洛阳,自己率众前往江都(今江苏扬州)。他下令筑丹阳宫,计划迁都丹阳(今江苏南京)。跟随他的大臣卫士多是关中和中原人,不愿意长居江南,加上江都粮尽,人人都想逃回中原。义宁二年(618)4月11日,宇文化及、司马德戡与裴虔通等人发动兵变,杀隋炀帝,拥立隋炀帝侄子杨浩为帝。
不久宇文化及又杀杨浩自行称帝,国号许。
隔年被唐将李神通与夏王窦建德联合剿灭。义宁元年(617)5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第三个孙子代王杨侑为帝 ,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丞相,进封唐王。
义宁二年(618)6月12日,李渊逼迫隋恭帝禅位,6月18日,李渊正式称帝,国号唐,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洛阳都城留守“七贵”在得知隋炀帝死讯后于6月22日拥立隋炀帝次孙越王杨侗为帝,改元皇泰,即隋末帝,次年(619)5月23日,王世充废黜杨侗,两个月后弑之,隋朝亡。 唐并之崛起。
隋唐时期的历史小趣事
1.隋唐小故事毛驴告假 胡趱是唐朝宫廷的杂戏演员,因皇帝赏识做了都知官.因平日清闲无事,便天天骑上毛 驴到朋友家下棋取乐.每次到朋友家,主人都热情远迎,并吩咐家僮:“快把都知的驴子牵 到后院,细心喂养!”一呆就是一天,
1、三征高句丽 三征高句丽是隋炀帝杨广在从大业八年(6)到大业十年(6)对高句丽进行的三次战争. 三次均为炀帝御驾亲征.从大业七年(公元611年)起,刚刚结束巡游江都的炀帝便开始为这次东征进行各项粮草军备,至大业八
我有书;罗通扫北
秦琼卖马 瓦岗山英雄聚义尉迟恭单鞭夺槊魏征梦斩龙王…建议:《隋唐演义》,《说堂》.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如挂角”的典故,说的是隋朝李密的故事,他曾做过瓦冈山反隋义军的首领.李密,字法主,京兆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祖上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少年时代,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
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和条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尤其是会稽郡(今浙江绍兴一带),成为江南最富庶的地区.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经济虽然发
可以去看看《隋唐生活掠影》毕宝魁著.下面是其中的一个《唐待纪事》卷四十翻己载这样一件事:元和年间及第的李播到新州做官,有一个姓李的举子拿着一卷诗来向他行卷. 李播打开一看,原来是自己当年用来行卷的诗.便说:
柳毅传,李娃传,南柯太守传,荆钗记,杀狗记,墙头马上,
青铜剑始于商代.那个时候,它的剑身一般较短,形状就像柳树的叶子,制作也比较粗糙.春秋晚期以后,青铜剑的制作达到成熟,“越王勾践”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隋文帝杨坚
杨坚(541~604年),即隋文帝,小名那罗延,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王朝的建立者,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杨坚出身名门望族。相传他是西汉太尉杨震的十四代世孙。其父杨忠,是北周名将之一,早年随宇文泰在关西起义。赐姓普六茹氏。立过大功,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杨坚14岁担任京兆尹曹,15岁因父望被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16岁迁为骠骑大将军、加开府。周明帝时,任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周武帝时,任左小宫伯,进位大将军,后袭爵隋国公。武帝将杨坚长女聘为皇太子妃,从此,杨坚益加受宠。北周建德四年(575),杨坚率领三万水军攻打北齐。次年又随武帝平齐,进为柱国,出任定州(今河北定县)总管,不久又改任亳州(今安徽淮泗)总管。建德七年(579),周宣帝即位,杨坚长女被封为皇后,杨坚拜为上柱国、大司马。大象初年,担任过大后丞、右司武,转大前疑。
北周大象二年(580)春,年仅8岁的周静帝继位。杨坚以太后父亲的身份总理朝政,控制了北周最高军政大权。当时,相州(今河南安阳)总管尉迟迥不满杨坚专权,联合益州(今湖北安陆)总管司马消难先后起兵反杨。杨坚命上柱国韦孝宽讨伐尉迟迥,平息了叛乱。北周大定元年(581)二月,杨坚推翻周静帝,自立为帝,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建都长安。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杨坚称帝后,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强化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首先,对中央机构进行了改革。开皇元年(851),在中央设置了三省。即内史省(决策机关)、门下省(审议机关)、尚书省(处理日常政务机构)。三省的设置,能互相牵制,避免了丞相一人专权的局面,把权力集于皇帝,加强了中央集权制。
其次,对地方官制进行了改革。开皇三年(583),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并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吏的任免权由中央执掌,每年由吏部对地方官吏进行政绩考核。各州县级的正官三年一调动;佐官(副职)四年一换任,并且不得由本郡人担任,避免了地方豪强把持政务。这些措施,既减少了冗员,提高了行政效率,又节省了开支。
杨坚在加强政治权力,完善统治机构的同时,还对法律进行了修定。在他的直接组织下,著名的《开皇律》诞生了。《开皇律》是在北魏北齐的刑律基础上,废除了许多酷法,减轻、剪裁了一些刑律删修而成的。其中的有冤可以逐级上诉,直至皇帝亲自处理这项规定,是以前各代所没有的。杨坚的新律,在抑制豪强势力,缓和阶级矛盾,稳定隋朝政权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杨坚还开了“科举取士”的先河。通过科举考试,按成绩来选取任用人才。以此来扩充封建王朝统治基础,巩固他的统治地位。
在经济方面,杨坚实行了搜括户口、均田、租调等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开皇五年(585),杨坚令各州县大索貌阅,由州县官吏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体貌进行核对。同时又实行输籍法,由朝廷按财产和人丁确定划分户等标准,每年按此标准征收固定的赋税徭役。政府掌握的人口多了,国家的赋税收入也就有所增加。这一措施,打击了世家大族,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杨坚继续实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即男21为丁,授露田80亩、永业田20亩。妇女授露田40亩。一对夫妇共授田140亩。均田制的实行,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限制土地兼并和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但最终对官僚地主是有利的。在实行均田制的同时,还与之相应地实行了租调力役制。即一对夫妻交粟二石,男丁要服役20天,交纳调绢二丈或二丈五尺。租调力役的推行,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业发展。
杨坚还下令开凿漕河。开皇四年(584),开凿了东起潼关,西抵大兴城(今陕西西安)长约300里的通济渠,也叫富民渠。灌溉了农田,发展了交通,便利于运输粮食。
随着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使隋王朝在政治上得到了巩固,经济上得到了发展,实力远远超过了南方的陈朝。于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杨坚开始了统一全国的行动。开皇七年(587)杨坚下令进军江陵,灭掉了后梁,扫除了进军江南的障碍。开皇八年(588),杨坚命杨广率领五十多万人的大军,自水、陆两路向陈朝发起总攻。第二年,南朝的最后一个朝廷——陈朝宣告灭亡。中国重新归为统一。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0割据局面。促进各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陈朝灭亡后,江南一些地方豪强势力并不甘心,纷纷起兵反隋。杨坚派大将杨素率军平息了江南叛乱,制止了豪强地主的0活动,巩固了统一。同时,杨坚还改革了北周以来的府兵制,对军队加强了控制。
杨坚称帝后提倡节俭,他教训太子杨勇说:“自古以来的帝王,如果奢侈就一定不能长久,你一定要厉行节俭。”杨坚患痢疾,配制止痢药,需要胡粉一两,宫中却没有,足见其俭朴如此。但到晚年,他滥用民力营建豪华宫殿;刑罚残酷,喜怒无常,常常错杀无辜。开皇十九年(599),杨坚听信谗言,废黜了太子杨勇,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仁孝四年(604),杨广为夺取皇位,派人将病中的杨坚杀害,自己当上了隋朝的第二代皇帝。
篇2:隋朝历史故事
据民间传说,在隋炀帝登基时,文武百官前来朝贺,百鸟齐鸣,百兽跪拜,就是狮子没有来。隋炀帝大怒,便派人专捉狮子,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敢去捉。
这时来了一个和尚拜见隋炀帝,表示愿意去深山把狮子捉来。和尚用五色绸缎扎了一个大彩球,来到深山用彩球去引逗狮子,狮子见了就跟和尚跑,和尚一直把狮子引到隋炀帝面前,和尚叫狮子表演一段滚绣球。隋炀帝高兴地说;“就叫狮子给我看守宫门吧。”狮子不满他暴虐昏庸,只守了一天,在晚上就逃走了。
隋炀帝大怒,传下圣旨,召来数名工匠,命令刻两只狮子,放在金殿门口,叫他永远跑不掉。此后,各个朝代都用石狮把守宫门、寺院、府第、牌坊等,相传至今。
篇3:隋朝历史故事
隋王朝同秦王朝一样,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由于施行暴政,隋炀帝即位没几年,社会矛盾激化,政治危机四伏。此时的隋炀帝,虽然仍过着荒淫腐朽的生活,还在寻欢作乐,但心中却充满恐惧。
一次,大业殿起火,这本是一场平常的火灾,隋炀帝却以为有人造反,急忙逃往西苑,藏到草丛之中,直到大火熄灭才回来。他夜里睡觉也常常惊醒,到了睡觉时要有几个妇人摇抚才能人睡。
到6,隋王朝的势力己土崩瓦解,只剩下洛阳和江都两地,隋炀帝在江都极度恐惧,天天打卦问卦,以酒浇愁。
有一天,他竟对着镜子哀伤地说:“好头颅,谁当砍之?”他备下了一缸毒酒,对他的宠妃们说:“贼兵若来了,你等先饮,然后朕也饮之。”其实,隋肠帝很怕死,还幻想能得到宽恕,他对肖后说:“痛痛快快地喝酒吧,不管怎样,朕不失为长城公,卿亦不失为沈后。。长城公,是南朝亡国之君陈后主降隋以后隋给他的封号,沈后即陈后主的皇后。
说来也巧,陈后主是在场帝即位那年即6死去的,当时,这位雄心勃勃的新皇帝赐给死去的陈后主一个贬称”炀“,意思是说他一生贪图花天酒地而荒疏了政务。显然,他是在嘲弄这个亡国之君。历史无情,他万万未曾料到,4年之后,他自己竟连当长城公的待遇也求而不得,并落得他自己制定的“炀帝”的丑名!
最后,炀帝落入了哗变的禁卫军手中,宠妃们早己逃散,毒酒也找不到了。他怕被杀头,便从身上解下一条绢带,递给禁卫军头领,让他把自己活活勒死了,死时年仅50岁。同时被处死的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
隋炀帝死后,肖皇后和宫人用床板做了三口小棺材,将其装硷,草草埋葬了。后来,江都太守陈核又把他改葬在江都城西的吴公台下,以后又移葬雷塘。
民间传说,因隋炀帝作恶多端,他葬在哪里,雷就轰到哪里。隋炀帝墓后来渐渐荒芜。直到清朝嘉庆年间,才被住在雷塘附近的扬州学者阮元发现,现陵前有阮元重修时所立的碑,碑上刻有当时的书法家、扬州知府伊秉授所书”隋炀帝陵“四个大字。
篇4:隋朝历史内容及概括
开皇之治是隋文帝在位开皇年间时开创,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隋文帝杨坚倡导节俭,节省政府内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自开皇九年,杨坚统一天下后,即以富国为首要目标,轻徭薄赋以解民困,在确保国家赋税收入之同时,稳定民生。由于南北朝以来,户籍不清,税收不稳,于是杨坚开皇五年,即大索貌阅,并接纳尚书左仆射高颎之建议,推行输籍法,作全国性户口调查,增加国家税收,改善经济,尽扫魏晋南北朝以来隐瞒户籍之积弊,促成开皇之盛世。
政治方面,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一面躬行俭朴,一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措施。由于他明白到”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久长者”之道理,所以由他辅政时开始,就提倡生活节俭,宫中的妃妾不作美饰,一般士人多用布帛,饰带只用铜铁骨角,不用金玉。文帝曾想用胡粉和织成的衣领,居然搜遍宫殿,都找不到。这种躬行节俭,使人民的负担相应得到减轻,而且有利于各项措施的推行。
任用官员不限门第,唯才是举,通过考试以取士。文帝本人又躬身节俭,整饬吏治,曾派人巡视河北五十二州,罢免贪官污吏二百余人,又裁汰地方冗员约十分之三。他还宽简刑法,删减前代的酷刑,制定隋律,使刑律简要,“以轻代重,化死为生”。
经济方面,仿北魏的均田制,实行均田法,定丁男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妇女则分露四十亩。又减免赋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如改成丁年龄为二十一岁,受田仍是十八岁,服役少三年。又改每岁三十日役为二十日,减调绢一匹(四丈)为二丈等。此外文帝下令重新编订户籍,以五家为保,五保为闾,四闾为族。开皇初有户三百六十余万,平陈得五十万,后增至八百七十万(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960 万,是唐朝的最高值)。为积谷防饥,故广设仓库,分官仓、义仓。官仓作粮食转运、储积用,义仓则备救济之需。文帝又致力建设,在原长安城东南营建新都大兴城;开凿广通渠,自大兴引渭水至潼关,以利关东漕运。
学术文化方面,文帝大力提倡文教,广求图书。他有鉴于长期战乱,官书散佚,所以下诏求天下之书,凡献一书缣一匹。经一、二年,图书大备,整理后凡得三万余卷。为广置人才,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也促进了教育、文学的发展。为明全国教化,恢复华夏文化之正统,文帝下诏制订礼乐,以提升国家的文化素质。
军事方面,鉴于南北朝晚期,突厥藉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时侵扰北周、北齐。故隋立国后,隋文帝便派兵攻打突厥,后来更采用离间分化策略,使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彼此交战不已,隋则得以消除北顾之忧。
隋在文帝统治的最初二十多年间,政治清明,人口增加,府库充实,外患不生,社会呈现了一片繁荣,历史称为“开皇之治”。开皇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是隋朝的极盛时期。
篇5:隋朝历史内容及概括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开国后不久,为结束分裂局面,隋文帝下令南下灭陈。
隋文帝意图南灭南朝陈,采纳高颎的策略:干扰南朝陈的农业生产,破坏陈国的军事储积,使陈国损失惨重,而又疲惫不堪。隋文帝于隋与突厥之战胜利后,开皇七年十月废除西梁国。隔年发动灭陈之战,隋文帝命晋王杨广为行军元帅、秦王杨俊、河清公杨素为副帅、高颎为参谋、王韶为司马,兵分八路攻陈。
杨素率水军从巴东顺长江东下,与荆州刘仁恩军联合占领延州(今长江西陵峡口、湖北枝江附近江中)等上游陈军防御。由公安东援建康之中游陈军也被杨俊军阻于汉口一带,为下游隋军创造有利条件。下游隋军主力乘陈朝欢度元会(即春节)之机分路渡江。行军总管韩擒虎、贺若弼两军钳击建康,与宇文述军包围建康。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二月,隋军进入建康城,俘陈后主,陈亡。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九月,隋派使臣韦洸等人安抚岭南,冼夫人率众迎接隋使,岭南诸州悉为隋地,隋朝统一天下。
篇6:隋朝历史内容及概括
隋炀帝即位后,横征暴敛、穷兵黩武,这种无休止的征调、兵役和徭役的负担,差不多骚扰了全国的农户,更把社会经济推向绝境。史称:”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阶级矛盾严重激化,广大人民”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掠则犹得延生“,农民起义终于全面爆发。
大业七年(6),邹平人王薄在长白山(今山东章丘境内)首揭义旗,自称”知世郎“,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以号召农民起义。各地农民纷纷响应,起义烈火很快燃遍了黄河南北,又向淮水、长江流域发展。到大业十三年前后,各地农民起义军逐渐汇合为三大主力军,即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翟让和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以及杜伏威和辅公祏领导的江淮起义军。
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从根本上动摇了隋王朝的统治。各地官僚地主也乘机起兵,全国处于割据状态。隋王朝所控制的地区,在北方只有东都洛阳及其他几座孤城,在东南只有江都一隅之地。杨家天下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土崩瓦解之势。
大业十二年(6),隋炀帝第三次驾幸江都。他畏于北方农民起义的发展,不敢北还,隋朝失去了对北方的控制。次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占据了都城长安,立隋炀帝的孙子杨侑为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江都更是人心惶惶。
隋炀帝自知大势已去,荒淫更甚。他在江都宫中设百余间房舍,间间铺陈华丽,每房居一美人,轮流作东道主。隋炀帝则自作客人,带着萧后和众姬妾东游西宴,天天酒杯不离口,日夜常醉,从姬千余人也常常醉卧不醒。虽然如此,隋炀帝见天下大乱,也觉得不安。他退朝则戴幅巾、着短衣,策杖步游,遍历各宫院,非夜不止。对各处的风光景色,他总觉得看不够。
隋炀帝通晓占卜相面,爱说江浙话,经常半夜摆酒,抬头看星象,对萧后说:“外间有不少人算计侬,不过侬不失为长城公陈叔宝,你也不失为沈后。我们姑且只管享乐饮酒吧!”然后倒满杯喝得烂醉。炀帝还曾拿着镜子照着,回头对萧后说:“好一个头颅,该由谁斩下来?”萧后惊异地问他为什么这样说,炀帝笑着说:“贵贱苦乐循环更替,又有什么好伤感的?”
篇7:隋朝历史小故事
隋文帝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他掌握政权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制定新律,健全法制。颁布新法的皇帝有很多,但是皇子犯法老爹治罪的例子却很少,隋文帝便做到了。
隋文帝不但重视制定法律,而且执行法律也非常严格,主张“法不阿贵”。就是说执行法律,不偏袒那些有地位的尊贵者,王公贵族犯法,也要同普通百姓一样看待,一样治罪。隋文帝不仅如此主张,而且如此做了,就是对待自己的儿子也不例外。
隋文帝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杨俊。杨俊被封为秦王以后,依仗权势,胡作非为。他竟违犯国家规定的制度,偷偷地放债取息,实际上是敲诈勒索。上梁不正下梁歪,杨俊手下的一些官员也乘机为非作歹,致使那些深受其害的小官吏和黎民百姓苦不堪言。隋文帝得知消息后,派专使进行调查,处罚了100多个与这件事有牵连的人,并以此来警告杨俊。可杨俊认为自己是皇帝贵子,无人敢惹,有恃无恐,仍然继续作恶。同时,他还大兴土木,营建豪华宫室,成天带着一伙浪荡公子和歌姬舞女在宫中寻欢作乐。隋文帝见杨俊如此骄奢淫逸,目无法纪,便下令将他召回京师,撤销了他的一切官职,不许他再参与政事。
杨俊被撤销官职的消息传出后,朝廷上下震动不小。宫中的侍卫武官为讨好杨俊,便跑去对隋文帝说:“秦王只不过利用官务营建宫室,这不算什么大错,圣上应该原谅他。”隋文帝反问:“他放债取息,是不是已经违反了国法?”侍卫武官只好点头称是。隋文帝又问:“法律容许违犯吗?”侍卫武官哑口无言了。隋文帝肯定地说:“法律是不容违犯的。”说着便命令侍卫武官退下去。
紧接着,御史大夫杨素也跑来说情,劝隋文帝道:“对秦王的处罚太重了,求陛下看在父子的情分上,从轻处理。”隋文帝说:“如果按照你说的意思,皇子们犯法要从轻处理,那不是要另外为他们制定特别的法律吗?”杨素无言以对。隋文帝顶住了“说情风”,坚持依法惩办了杨俊。隋文帝这样在皇太子身上严格执法,已经不是头一遭了。他原来曾将大儿子杨勇立为太子,后来发现杨勇奢侈好色,仗势欺人,违法乱纪,便果断地将他废黜,重新立了太子。当然,隋文帝到了晚年,变得昏庸起来,这要另作评价。
篇8:隋朝历史小故事
隋朝是著名的大一统王朝,但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盛世后,开始出现统治危机,并逐步演变成天下大乱,最终导致王朝灭亡。
隋炀帝多次发动战争劳民耗财,最终引起统治危机。公元6,山东、河南大水成灾,漂没四十余郡,王薄率众于长白山(山东章丘)发动民变,抵制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唱出著名的《无向辽东浪死歌》。当时民变范围大多集中在山东地区,不久被隋军镇压。公元6,刘元进据吴郡,自称天子,同年被灭。直到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于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举兵叛变,达官子弟纷纷参加,隋朝统治阶级正式分裂,带动全国各地纷纷叛乱。
河南地区有翟让、李密的瓦岗叛军。公元6,翟让在李密建议下,攻破要塞金堤关(河南荥阳东北),打下荥阳诸县。公元6,瓦岗军又攻破距东都洛阳的粮食存库兴洛仓。由于李密擅长作战,翟让让位给他。李密自封魏公,建国魏,以洛口为根据地。随后占领回洛仓,直逼洛阳城下。然而内部纠纷猜忌使得李密杀翟让等人,最后投降越王杨侗。
河北地区有窦建德的叛军,公元616年,窦建德领导河北叛军转战河北各地,占据冀州大部分地区,两年后自封夏王,建国夏。
江淮地区以杜伏威、辅公祏较强。公元613年,两人在齐郡(今山东)举兵叛乱,随后南下到江淮南地区发展。公元617年,占领高邮,切断江都(今江苏扬州)与北方的联系。杜伏威自称总管,以辅公祏为长史。
隋廷在此局势下迅速的土崩瓦解。公元616年,隋炀帝命越王侗留守东都,自己率众前往江都。他下令筑丹阳宫,准备迁都丹阳(今南京)。跟随他的大臣卫士大多是关中人,不愿意长居江南,加上江都粮尽,人人北逃关中。公元64月11日,宇文化及、司马德戡与裴虔通等人发动兵变,弑隋炀帝,拥立隋炀帝侄子杨浩为帝。
不久宇文化及又弑秦王浩自封许帝,建国许。隔年被唐将李神通与夏王窦建德联合剿灭。公元617年5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第三个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
公元618年6月12日,李渊逼迫隋恭帝禅位,公元618年6月18日,李渊正式称帝,建立唐朝,为唐高祖。中原地区得知炀帝死讯后,公元618年6月22日,洛阳留守“七贵”拥立隋炀帝次孙越王侗为帝,即隋哀帝;公元65月23日,王世充废隋哀帝,两个月后弑之,隋朝亡。
公元6,东突厥的处罗可汗派人迎接萧后及隋炀帝的孙子杨政道来东突厥,立政道为隋王,把留在东突厥境内的中原人交给杨政道管治,建立“大隋”,史称后隋,“有众万人,置百官,皆依隋制,居于定襄”。公元630年,唐朝出兵灭亡东突厥,另外分兵攻破定襄,后隋灭亡。
篇9:隋朝的历史故事
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这个如昙花一现般的朝代所创立的众多制度都为唐朝所延续,如我们所熟知的科举制度。殊不知,隋朝的得名,与湖北省年轻的城市随州颇有渊源。
这要从杨坚的父亲杨忠被封随公说起。杨坚家族与随州本无瓜葛,杨坚自称是汉太尉杨震的十四世孙,意思是出自汉代以后士族高门弘农(今河南灵宝北)华阴杨氏。其父杨忠是西魏、北周的军事贵族,西魏时为十二大将军之一,屡战有功,赐姓普六茹氏。549年时,萧詧据有襄阳,为求自保,遂求援于西魏,请为附庸。杨忠奉命“出师樊邓,饮马汉滨”,进而攻取随州、安陆,自此汉东之地尽为西魏所有。杨忠为攻取汉东之地立下了汗马功劳,559年,北周明帝封杨忠为“随国公”,食邑一万户,另在竟陵县食邑一千户。这样,随州与杨氏就此结下不解之缘。
562年,年仅22岁的杨坚出任随州刺史。拥有府兵优势的杨坚之所以出刺随州,实因当时这个地区位置特殊。它东与北齐对峙,南与陈相望,西南则比邻附庸小国梁,这样一个钳制三方的特别位置,对于北周来说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杨忠死后,杨坚又袭父爵为“随国公”。577年,杨坚随周武帝灭北齐,进为柱国。此后两年之内,周武帝和周宣帝相继去世,继位的周静帝年方8岁,身边出现权力真空,杨坚得以凭借军事贵族的家世和皇太后之父的外戚身分,以辅政为名,行夺权之实。后以周静帝的名义下诏,拜自己“为相国,总百揆,进爵随王,以安陆等二十郡为随国”。
581年,他以自己曾受封于随,因而用作国号,又认为“随”字里有一“走之”的偏旁不吉利,有“奔走不安”之意,便命去掉这一“走之”旁而作“隋”,祈望大隋王朝永保江山,生生世世延续不绝。这与秦始皇命名为“始皇帝”,希望二世三世千世万世永无止境是一样的良苦用心。可偏偏天不遂人愿,秦二世而亡,隋也昙花一现。同年,随州改为“隋州”,宋初复改为“随州”。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把州郡名的文字拆去偏旁而为国号,这是仅有的一次。
历史学家岑仲勉在他写的《隋唐史》中也写道,清代金石家见初唐石刻多做“随”,均以为是旧说之误。现在考古挖掘出来的隋朝石刻无不写作“隋”,往日新朝,往往反旧朝之所为,初唐间作“随”,也是因为此原因。然而初唐以后,又作“隋”者多,作“随”者甚少,如果不是杨坚先曾改定,这种现象是无法解释的。可见,随州是杨坚建国的滥觞之地,杨坚从随州刺史到随国公,再到随王,最终到隋朝皇帝,始终与随州有着不解之缘。
★ 德国二战历史简介
★ 简介模板免费
★ 邓世昌简介
★ 曹雪芹简介
★ 勾践简介
★ 刘义庆简介
★ 严阵简介
关于隋朝历史简介(精选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