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称考试解题思路点拨篇四

时间:2023-01-28 04:09:06 作者:果汁好吃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果汁好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会计职称考试解题思路点拨篇四,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后的会计职称考试解题思路点拨篇四,供大家阅读。

篇1:会计职称考试解题思路点拨篇四

从各章题型及分数分布看《初级会计实务》命题特点

解题思路点拨篇

年份

分值

章节

客观题(题量)

主观题(题量)

小计

(分数)

客观题(题量)

主观题(题量)

小计(分数)

客观题(题量)

主观题(题量)

小计(分数)

第一章

1

1

4

4

3

3

第二章

11

17

10

1

17

8

1

16

第三章

15

4

42

13

2

31

13

2

28

第四章

2

3

1

1

6

8

9

第五章

6

1

13

7

11

7

1

19

第六章

4

5

7

1

16

5

1

13

第七章

6

1

19

3

1

15

1

1

12

合计

45

6

100

45

6

100

45

6

100

从上表可以看出:

1.体现全面考核要求

《初级会计实务》的考试大纲和指定考试用书既是考生复习的范围,也是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从这些年考试的试题来看,基本上没有超出考试大纲和考试用书范围的试题。因此,考生应当全面掌握考试用书的基本内容。试题主要突出了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和基本理论运用的精神,并对此进行全面考核。比如,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该章有九节内容,主要内容是会计学原理基础知识,内容比较多且繁杂。比如20多项选择题目,企业实施电算化会计,在会计软件初始化前,应做好的基础工作有哪些。这种考题往往被考生忽略。因此指定教材阐述了大量的基本问题,从教材第一页到最后一页,每个部分都有可能考到。试题的覆盖面是很广的,而且有的试题考核的知识点还不止一个,如一个多项选择题,最多可以考核四个知识点,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考核的知识点更多。考生只有充分准备,在考试时才能游刃有余,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2.体现重点突出要求

会计实务科目近三年考试题目的重点主要涉及几个章节的内容,体现了重点突出的原则。例如第三章资产,短期投资、存货、固定资产的核算;第四章负债,应交税金的核算;第五章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的核算;第六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第七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这些内容的考试题目几乎每年都会涉及到,而且所占的分数较高,基本上是在综合题或者计算分析题中出现,因此重点也是比较突出的。

3.体现及时更新知识的要求

最近几年新会计法规、制度等不断颁布和实施,试题紧密地结合现行会计制度以及新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中的有关规定,通过考试检查考生是否掌握了新知识、新内容,以尽快完成知识的更新。

4.试题侧重于实务操作,兼顾基本理论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主要考核考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对理论要求不是很深,只要考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的原理和概念即可。一般来说,运用这些会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结合会计账务处理的内容主要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等客观性试题中出现,重点考查考生是否真正理解这些概念与原理。例如,第一章总论,主要介绍了会计六要素等内容,而这部分内容往往和后面各章内容结合在一起出的客观性试题较多。实务操作技能的考查主要在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中体现,单项选择试题也可以考查考生的实务操作技能。例如,收入确认计算和账务处理等问题,实务性很强,不仅要求计算,而且要求编制会计分录,甚至还要求编制会计报表,从20到2005年连续三年都在综合题或计算分析题中出现。

5.试题虽然综合性不是很强,但是计算编制会计分录的工作量相对较大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主要侧重于考查考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运用的能力,考查考生利用会计基本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级会计实务》科目内容前后各章节关联度较高,同时由于在会计实务上,会计核算的内容涉及到各方面,因此在试题中往往将不同章节的内容串联起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是综合性也并不是很强,只是计算编制会计分录的工作量相对较大。例如第六章收入、费用和利润与第七章会计报表内容相结合,不仅可以考察考生对收入确认的问题,而且还可以结合计提坏账准备、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期间费用等有关章节内容,要求考生编制会计分录和会计报表。

篇2:会计职称考试解题思路点拨篇一

主观题是考生面临的最大困难,它是考核考生是否对会计核算内容有全面、透彻的理解和是否能够灵活、综合的运用。考生除了要掌握各个章节基本会计核算内容之外,还要有跨章节思考的意识,要明确各章节的连带关系。经常有学生问我,怎么样去复习才能应对主观题。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看书多做题”:“多看书”是为了掌握教材中有关会计核算方法,“多做题”是为了参加考试时有“动手”能力,否则就会出现考生们所说的拿到试题不知道如何去解题的现象。

本书中的提高篇里集中了一些章节的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有些是我为考生展示的可能出现的考点集合,有些则是历年考试中一些经典原题的变形,为的是让考生感受考试的真实难度和考点落点。

鉴于篇幅的关系,下面我只对考生面对跨章节综合题典型考点的解题思路提出建议:

1.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的核算问题。备抵法包括的方法: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此外还可以采用个别认定法。注意问题:(1)计提坏账准备会计处理。“坏账准备”科目在期末时,如有余额,一定为贷方余额,并且等于本期估计坏账损失,即期末应收款项余额乘以估计坏账百分比或根据确定的方法按各类账龄分别估计的坏账损失,各期估计坏账损失应同账面上原有的坏账准备进行比较,并调整“坏账准备”科目使之与估计的本期坏账准备相符。为此在核算时应先确定“坏账准备”科目期末余额,然后再确定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额。无论哪种情况,在调整“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后,“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应正好等于本期所估计的坏账准备数额。(2)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时,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后,剩余的应收账款,不应改变其账龄,仍应按原账龄加上本期应增加的账龄确定;在存在多笔应收账款、且各笔应收账款账龄不同的情况下,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应当逐笔认定收到的是哪一笔应收账款;如果是确实无法认定的,应按照先发生先收回的原则确定,剩余的应收账款的账龄按上述原则处理。(3)备抵法下转回的处理。如果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以后又收回,则应按收回的数额,先编制“还原”会计分录,以恢复企业债权并冲回已转销的坏账准备数额,借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然后再编制正常收回款项的会计分录,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科目。(4)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采用账龄分析法、余额百分比法等方法的同时,能否采用个别认定法,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某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与其他各项应收账款存在明显的差别(例如债务单位所处的特定地区),导致该项应收账款如果按照与其他应收账款同样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将无法真实地反映其可收回金额的,可对该项应收账款采用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运用个别认定法的应收账款应从用其他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中剔除。

【示范题10】甲企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并按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03年1月1日,甲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为3000000元,坏账准备余额为150000元。,甲企业发生了如下相关业务:

(1)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0000元,增值税额为850000元,货款尚未收到。

(2)因某客户破产,该客户所欠货款10000元不能收回,确认为坏账损失。

(3)收回上年度已转销为坏账损失的应收账款8000元并存入银行。

(4)收到某客户以前所欠的货款4000000元并存入银行。

要求:

(1)编制20确认坏账损失的会计分录。

(2)编制收到上年度已转销为坏账损失的应收账款的会计分录。

(3)计算2003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

(4)编制2003年末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20试题)

【答案】

(1)2003年度确认坏账损失

借:坏账准备 10000

贷:应收账款 10000

(2)收到上年度已转销为坏账损失的应收账款

转销的坏账又收回

借:应收账款 8000

贷:坏账准备 8000

借:银行存款 8000

贷:应收账款8000

(3)2003年末“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3000000+5000000+850000-10000-4000000)×5%=4840000×5%=242000(元)

(4)2003年末计提的坏账准备=24.2-(15+0.8)+1=9.4(万元)

借:管理费用 94000

贷:坏账准备 94000

2.固定资产核算问题。这类题目一方面要求计算并编制购建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另一方面要求采用固定资产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有时还要求编制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分录。注意问题: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在规定折旧年限内需要进行折旧方法的转换,即从倒数第二年起改用直线法;而采用年数总和法则不需要进行方法的转换。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在不需要改用直线法折旧的各年,其折旧基数是固定资产净值,即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已计提折旧额,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而采用年数总和法时,其折旧基数是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即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已经扣除预计净残值。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在不需要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的各年,其折旧率是固定不变的,而与折旧率相乘的折旧基数则是逐年递减的;而采用年数总和法时,其折旧率是逐年递减的,而与折旧率相乘的折旧基数则是固定不变的。

篇3:会计资格考试解题思路点拨篇五

从《初级会计实务》客观题看解题思路

客观性题目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这两类,从试题的考点模式上,也可以分为两类:

1.单纯文字的客观题。单纯文字的客观题是考核考生对《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原文原义的熟悉程度,这类考点是把会计教材原话或同义、或不同义的表述写下来让考生判断正误或作出选择。这类题目的考点从近几年发展趋势看,出现了跨越章节的多考点,比如多项选项题目,往往是涉及若干章节的内容,并非就某一章节内容出题,但是解题相对简单也不是很费时,只要熟悉教材内容,一般都是能够答对的。

【示范题1】档案部门接收保管的会计档案需要拆封重新整理时,正确的做法是(  )。(试题)

a.由原封装人员拆封整理

b.由原财务会计部门拆封整理

c.由档案部门拆封整理

d.由档案部门会同原财务会计部门和经办人员共同拆封整理

本题答案为d。

【示范题2】下列各明细分类账,可以采用定期汇总登记方式的是(  )。(试题)

a.固定资产 b.应收账款 c.应付账款 d.库存商品

本题答案为d。固定资产、债权、债务等明细账应逐笔登记;库存商品、原材料、产成品收发明细账以及收入、费用明细账可以逐笔登记,也可以定期汇总登记。

【示范题3】账账核对是对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账账核对的是(  )。(2004年试题)

a.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核对

b.总分类账簿与序时账簿的核对

c.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

d.总分类账簿与所属明细分类账簿的核对

本题答案为a。账簿之间的核对包括以下内容:(1)核对总分类账簿的记录;(2)总分类账与所属明细分类账簿核对;(3)总分类账与序时账核对;(4)明细分类账之间的核对。

【示范题4】企业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时,可能涉及的会计科目有(  )。(试题)

a.管理费用 b.营业外收入

c.营业外支出 d.长期待摊费用

本题答案为bc。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记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涉及的知识点只有一章内容,因此只要掌握了教材的内容,本题就比较容易解答。

2.单项选择题目中的计算题。单项选择题目中的计算题是考核考生对《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基本核算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近几年发展趋势看,有一小部分单项选择题目中的计算题也开始出现多考点,往往是通过若干个计算过程才能计算出来正确答案,而且试题设置“陷阱”多,解题相对比较难,而且很费时间。但是大部分单项选择题目中的计算题都比较简单,难度不大。

【示范题5】某企业出售一台设备(不考虑相关税金),原价160000元,已提折旧45000元,出售设备时发生各种清理费用3000元,出售设备所得价款113000元。该设备出售净损失为(  )元。(20试题)

a.2000 b.20000 c.50000 d.5000

本题答案为d。160000-45000+3000-113000=5000(元)

【示范题6】某企业采用账龄分析法估计坏账损失。2004年12月31日,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2.6万元。当日,应收账款余额180万元,其中,未到期的应收账款80万元,估计损失率0.5%;过期6个月以内的应收账款60万元,估计损失率2%;过期6个月以上的应收账款40万元,估计损失率3%。则该企业2004年12月31日应补提坏账准备的金额为(  )万元。(2005年试题)

a.0.2 b.0.6 c.2.8 d.5.4

本题答案为a。企业2004年12月31日应提坏账准备的金额=80×0.5%+60×2%+40×3%=2.8

企业2004年12月31日应补提坏账准备的金额=2.8-2.6=0.2

【示范题7】某企业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2005年3月1日结存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20元;3月15日购入甲材料28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25元;3月31日发出甲材料200公斤。如分别按后进先出法和先进先出法计算3月份发出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其差额为(  )元。(2005年试题)

a.400 b.500 c.1000 d.1400

本题答案为c。按后进先出法计算3月份发出甲材料的实际成本=200×25=5000

按先进先出法计算3月份发出甲材料的实际成本=200×20=4000

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差额=1000

【示范题8】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4年实际已交纳税金情况如下:增值税850万元,消费税15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70万元,车船使用税0.5万元,印花税1.5万元,所得税120万元。上述各项税金应记入“应交税金”科目借方的金额是(  )万元。(2005年试题)

a.1190 b.1190.5 c.1191.5 d.1192

本题答案为b。应记入“应交税金”科目借方的金额=850+150+70+0.5+120=1190.50

【示范题9】207月1日甲企业按面值发行5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年利率6%(不计复利)、面值总额为5000万元的债券。2004年12月31日“应付债券”科目的账面余额为(  )万元。(2005年试题)

a.5150 b.5600 c.5000 d.5450

本题答案为d。2004年12月31日“应付债券”科目的账面余额=5000+5000×6%×1.5=5450

上述都属于非常典型的客观题主观化,每得1分都比单纯的客观题拿得要艰难,费时费力,需要考生有跨越章节的综合归纳、对比、分析、计算能力,并能够跨越题目设置的“陷阱”。如果见到需要计算才能选择判断的客观题,要同时考虑到该命题的以下方面:(1)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2)会计处理的分录。

篇4:会计资格考试解题思路点拨篇六

从历年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看《初级会计实务》命题方向 分数题型2003年202005年题量分数题量分数题量分数单项选择题202020202020多项选择题153015301530判断题101010101010计算分析题420420420综合题220220220合计511005110051100

从上表可以看出:

1.会计科目试题的五种题型是固定不变的,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是每年都要考核的题型。

2.从近三年考试题的题量来看,题量都是51题,满分为100分,其中客观性题目一般在45个题目左右(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分数为50分左右;主观性题目一般为6个题目,其中计算分析题为4个题目,综合题为2个题目,分数为50分左右。

3.客观题的题量和分值各年没有变化,题目难度也不大,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最基本的考点内容;主观题的题量与分值趋于稳定,虽然主观题共计6个题目,但是题目并不是很难,基本上是教材中需要计算或编制会计分录的考点内容。因此考生不仅要掌握好教材中涉及的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更要注重会计实务的操作,要将会计理论灵活地运用到实务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正确的结论,得到正确的结果。另外,教材中的一般性问题虽然没有难度,但是也非常重要,比如单项选择题目中的计算题。

从近三年考试题型及分值分布看,会计科目命题方向基本没有变化。

篇5:“对画线部分提问”解题思路点拨

“对画线部分提问”解题思路点拨

[作者]  曹雪凌

[内容]

“对画线部分提问”是初中英语测试中常见的一种句型转换题型,该类试题实际上就是

把所给的陈述句变 为特殊疑问句。由于有很多同学答题时感到茫然,且错误率很高,故本

文将谈谈这种题目的解题方法。

一、选准疑问词 特殊疑问句共有两种基本结构:一)疑问词(或其修饰的主语)+谓

语+其它成份+? ;二)疑问词(或其修饰的词语)+一般疑问句+?。无论是哪一类特

殊疑问句,均以疑问词开头,故选准疑 问词是解答好对画线部分提问题目的关键。要想选

准疑问词,则必须首先弄清画线部分在句子中的成份,如对 主语部分提问,如果指人要用

who,若指物就用what;对表语提问情况比较复杂,若指物用what,若指人的身份 用who,

指人的职业用what;若为数量词,指年龄用howold,指时间用what time,指距离用how far,

指运算结 果用how much等;对谓语部分提问用what,且以do的`适当形式替代谓语动词;

对宾语部分提问,若指人用whom 或who,若指物用what或which,若是介词的宾语(who

除外)可和介词一起提到句首;对定语提问,需要把替代 它的疑问词和它所修饰的词一起

提到句首,若问“谁的”用whose,若问“哪个(些)”用which或what,若问 “数量”用

how many(可数)或how much(不可数);若对状语部分提问,指时间用when(几点几分

用what t ime),指地点用where,指原因用why,指程度用how等等。

二、疑问句的语序 在选准疑问词之后,紧接着便要判定其后是用陈述句语序,还是用

一般疑问句语序。 如果是对主语部分提问,疑问词后要用陈述句语序,即把画线部分用疑

问词替代,再把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便 可,句子的其它部分不要作任何改动。如果画线部

分不是主语,疑问词后必须接倒装语序,也就是接原句的一 般疑问句形式。但要注意:一)

当原句里有动词be,助动词have(has),will,shall或情态动词can,may,must等 时,将它们移到

主语之前(疑问词之后)就成了

[1] [2] [3]

篇6:“对画线部分提问”解题思路点拨

“对画线部分提问”解题思路点拨

[作者]  曹雪凌

[内容]

“对画线部分提问”是初中英语测试中常见的一种句型转换题型,该类试题实际上就是

把所给的陈述句变 为特殊疑问句。由于有很多同学答题时感到茫然,且错误率很高,故本

文将谈谈这种题目的解题方法。

一、选准疑问词 特殊疑问句共有两种基本结构:一)疑问词(或其修饰的主语)+谓

语+其它成份+? ;二)疑问词(或其修饰的词语)+一般疑问句+?。无论是哪一类特

殊疑问句,均以疑问词开头,故选准疑 问词是解答好对画线部分提问题目的关键。要想选

准疑问词,则必须首先弄清画线部分在句子中的成份,如对 主语部分提问,如果指人要用

who,若指物就用what;对表语提问情况比较复杂,若指物用what,若指人的`身份 用who,

指人的职业用what;若为数量词,指年龄用howold,指时间用what time,指距离用how far,

指运算结 果用how much等;对谓语部分提问用what,且以do的适当形式替代谓语动词;

对宾语部分提问,若指人用whom 或who,若指物用what或which,若是介词的宾语(who

除外)可和介词一起提到句首;对定语提问,需要把替代 它的疑问词和它所修饰的词一起

提到句首,若问“谁的”用whose,若问“哪个(些)”用which或what,若问 “数量”用

how many(可数)或how much(不可数);若对状语部分提问,指时间用when(几点几分

用what t ime),指地点用where,指原因用why,指程度用how等等。

二、疑问句的语序 在选准疑问词之后,紧接着便要判定其后是用陈述句语序,还是用

一般疑问句语序。 如果是对主语部分提问,疑问词后要用陈述句语序,即把画线部分用疑

问词替代,再把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便 可,句子的其它部分不要作任何改动。如果画线部

分不是主语,疑问词后必须接倒装语序,也就是接原句的一 般疑问句形式。但要注意:一)

当原句里有动词be,助动词have(has),will,shall或情态动词can,may,must等 时,将它们移到

主语之前(疑问词之后)就成了一般疑问句;二)当原句里无上述词语时,应根据时态在主

语 之前加do(does)、did等助动词来构成一般疑问句,谓语动词用原形。

三、抄写剩余部分 在前两步做好之后,接着就是要把原句的剩余部分再抄写一遍,在

抄写过程中也不可 忽视以下几个问题:一)要删去画线部分(若画线部分是谓语,应用do

的适当形式替代);二)要注意原句首 单词须改为小写形式(若原句首单词为人名、地名等

专有名词仍应大写);三)要把原句句号改为问号。

四、实例分析

1.His mother can speak English.

具体步骤:一)画线部分指人,疑问词用who;二)画线部分为主语,后仍用陈述句语

序;三)抄写剩余部 分can speak English,且把“.”改成“?”,即:Who can speak Englisk?

2.The children are flying their kites on the hill.

具体步骤:一)画线部分为谓语,疑问词用what;二)画线部分不是主语,判定接一

般疑问句语序,将ar e放在疑问词之后,主语之前;三)抄写剩余部分时应用doing代替画

线部分,注意大小写、标点符号的变动。 即:What are the children doing on the hill?

3.She has four lessons in the morning.

具体步骤:一)画线部分是数量词作定语,疑问词用how many,而且lessons应紧跟其

后;二)判定疑问词 后接一般疑问句语序,因是一般现在时,且主语为单数,故主语前加

助动词does,将谓语动词has还原成have; 三)抄写剩余部分,并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

即:Howmany lessons does she have in the morning?

五、注意特殊情况 当对日期、天气情况进行提问时,仅仅按照上面三个步骤是不够的,

这是因为特殊疑 问句的主语通常不再用原句的主语,习惯上应改为the date,the weather等,

有时还必须添加其它词。例如:

1.Tomorrow is May 2.→What is the date tomorrow?

2.It was cloudy yesterday.→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yesterday?

篇7:中考模拟作文题思路点拨四(九年级)

中考模拟作文题思路点拨(四)(九年级)

[题目七]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美好的期盼。我们期盼学业的成功与进步,彼此的理解与宽容,家庭的幸福与安康,社会的安定与发展……请以“期盼”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材、体裁不限,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该题贴近学生心灵,关注学生个性情志。题目给出了写作的范围:“期盼学业的成功与进步,彼此的理解与宽容,家庭的幸福与安康,社会的安定与发展……”,但同学们一定要明白,作文只要跟提示语引发的思维有关,就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无论你编故事,发议论,还是抒情感,作说明,只要跟话题“期盼”有关即可,写作时不必完全囿于提示语。事实上,如果同学们都只从题目给出的四个方面去选材,就很容易出现千篇 一律、千人一面的现象。其实,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心理状态下都有不同的“期盼”,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有不同的“期盼”。因此,材料的独特和典型,情感的自然和真实是写好本文的第一要素。

构思上,我们不仅仅从“人”的角度去想,还可以从动植物、非生物、神魔妖道的角度去思考,写成童话、寓言、神话;也可以运用故事新编的形式,围绕一个中心,让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也来期盼一回,以揭示一种社会现象。另外,自传,多角度并列,主体视角换位,心灵独白,节目直播,荒诞剧,总结,调查报告,电影电视角本,突转,误会,巧合……等,都是你放飞思维,张扬个性的最佳选择。当然,必须得强调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不要写得不伦不类。

在具体的写作中,可以运用第一人称,也可以运用第三人称。“我”既可以是文中的主角,也可以是文中的配角,甚至文中没有“我”也是可以的。因为“期盼”是一种内心活动,所以心理活动描写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使无“我”的第三人称文章,不便写心理活动,也必须把“期盼”的原因交待清楚。同时,从考场技巧而言,要善于运用话题,即在行文中要经常点话题和题目,以示紧扣话题之意。

最后,作文如做人,希望我们的文章中不要出现心口不一的'“伪圣化”现象。真实、灵动、新鲜、个性,是我们一直倡导和追求的目标。

[题目八]

请以“我学会了        ”为题,先补全题目,然后作文。题材、体裁不限,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走过了十几年人生路,你一定学会了很多东西。学会了关心别人,学会了理解别人,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超越自我,学会了笑对人生,学会了体贴父母,学会了诚恳待人……审题时,不要肤浅地理解题意,比如学会了做饭,学会了理发,学会了识别假币等。“学会了”的宾语应该是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对价值观的正确理解。另外,应有个“学会”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最重要的,要详写。行文中要善于运用心理描写,善于运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方法,要写出“学会”后的思想感受,因而篇末点题是必要的。

当然,材料新颖、结构巧妙,文笔流畅是最好不过了。记住:不要贪多求全,一篇几百字的短文,写“学会了”无数的东西是要不得的。须围绕一个中心选材,写深,写透,写具体。

篇8:《中级会计实务》解题思路(四)

(5)销售购回不能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  11.7

贷:库存商品 6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4

以后3月,每月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  1

贷: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1

3个月后回购

借:库存商品  6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21

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7

贷:银行存款   15.21

(6)此业务属于代销的视同买断

a:5月6日

借:委托代销商品0.6

贷:库存商品  0.6

5月20日

借:应收账款  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17

5月25日

借:银行存款 1.17

贷:应收账款  1.17

借:主营业务成本  0.6

贷:委托代销商品0.6

b:5月6日

借:受托代销商品  1

贷:代销商品款

5月20日

借:银行存款  1.0404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0.204

借:代销商品款  1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0.17

贷:应付账款    1.17

借:主营业务成本   1

贷:受托代销商品  1

5月25日

借:应付账款  1.17

贷:银行存款    1.17  来源:

(7)

5月7日 借: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60

贷:库存商品       60

按合同约定日期确认收入和成本,每期分录: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39

贷:主营业务收入 33.33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67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20

(8)

借:发出商品   30

贷:库存商品   30

借:应收账款  8.5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安装完毕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  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

贷:发出商品      30

(9)

完工进度=36/60=60%

借:应收账款  60

贷:其他业务收入    60

借:其他业务支出  39

贷:应付工资   20

银行存款    16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3

(10)退货部分不能确认收入,包修和包换发生的费用进营业费用

借:银行存款   117

贷:主营业务收入  98

预收账款     2  (100*2%)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借:发出商品  1.2

主营业务成本 58.8

贷:库存商品    60

退货期满时,可以确认收入

借:预收账款 2

贷:主营业务收入   2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

贷:发出商品   1.2  来源:

(11)准则规定:收到服务性的费用,能否作为当期收入应看后续服务由谁负责,如果由外单位承担,则当期全部确认收入,否则,按年分期确认收入,本题应按年确认收入。

雅思写作高分和解题思路

《中级会计实务》解题思路6

高分雅思写解题思路

中学物理的解题思路与知识点

昆明会计职称考试报名

GMAT阅读各类常见难题解题思路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备考指南

会计职称考试备考经验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备考建议

会计职称考试误区和技巧大总结

会计职称考试解题思路点拨篇四(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会计职称考试解题思路点拨篇四,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