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效果调查-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

时间:2023-02-03 04:08:28 作者:小黄人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小黄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效果调查-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效果调查-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效果调查-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效果调查-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

自主学习已成为大学英语精读课的必要补充,是大学英语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表明学生反馈的.自主学习的优点及缺点,提出如何扬长避短,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真正受益者.

作 者:陈珞瑜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刊 名:中国西部科技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 年,卷(期):2009 8(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篇2:如何加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如何加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目前大学英语主要存在“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依赖心很强,自觉性较差,学习比较被动,学习方式单一,学习效率低等问题.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十分必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问题.

作 者:余明兰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7 “”(35) 分类号:H3 关键词: 

篇3:浅谈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1、学校应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分层教学。就是以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为前提,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给基础较好的学生有发展的空间,既能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要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别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的专业发展需要针对学生英语基础差距较大的情况,根据测试总成绩和以及入学高考成绩进行分班教学。将学生分为A班、B班和C班三个班,并结合学校的专业特色及实际情况来开,每班人数以及师资力量都考虑进来。

2、整合创新教师的角色学习者的自主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一于教师的自主性,而教师角色变换的意识则是教师自主性的基础。首先,英语教师应当是自主学习的积极倡导者。他们应利用各种机会向学生介绍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使所有学生意识到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本人。其次,在外语信息化条件下的自主学习技能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学习者的信息能力要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操作技能自行获取信息和采集信息,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筛选和加工,并根据自身需要充分利用信息的技能和方法。再次,教师应该从宏观上把握学习资料的难易度和适宜性,避免学生走弯路,减少学习的挫败感,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激发自主学习意识。最后,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实施课堂教学民主化和活动化,创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

3、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对学习结果的期待,学生要向自己提出明确而具体的学习目标,同时注意将近期自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自己应该达到的要求,并以此作为自己的`长期学习目标。然后,将其分解细化,确定每个学期、每个星期或每天的计划。如:怎样记单词,怎样练习昕力、会话、阅读、写作、翻译等,另外还要制订如何定期检测学习成效。建立学习目标时,还要考虑到自己的能力,使学习目标与自己的能力保持一致。只有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且具有适当难度的目标才具有激发动机的作用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不宜一味增大学习量。有的学生制订汁划时雄心勃勃,信心百倍,给自己安排的学习内容过多,导致无法如期完成计划任务。

4、加强监督并及时检测学习效果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自我监控能力差,惰性太强是妨碍自主学习为最重要的因素。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学生本人应下定决心,磨练意志,做到自我监督,另一方面,也应该将自己的学习计划告诉身边亲友,请他们发挥监督或督促的作用,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并定期进行效果检测,学生能够知道自己在学习上取得了多大进步,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目标,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可以用考试作为检测手段,也可以用平时的课堂发言、日常交际作为检测手段,可以由学生自己进行,也可以由班级、学校等统一进行。如果检测结果较好,可给予自己一些奖励。

5、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多维的、多样的、多角度的、高密度的目的语信息,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本能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如语言实验系统。语言实验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外语学习媒体正在我国大学校园广泛应用,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通过主控台能方便地进行昕说对比或声频同源比较,可同时播送不同的教材内容,并能进行教材的编辑,能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做到随时给任何一个学生单独辅导而不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这就为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外语的环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昕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结语:总之,大学英语课是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要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的教学创新势在必行,具中最主要的就是要突现出学习者的学习主体性地位,逐渐使教师的教书育人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师要迅速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自身修养,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活动,不断的充实完善自我,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通过学校切实有效的管理,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篇4:浅析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浅析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推进,自主学习也成了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试图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角度,对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原则以及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作 者:施卓廷 彭淼  作者单位:施卓廷(湖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彭淼(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8 “”(1) 分类号:H3 关键词: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教师角色  

篇5:以IT为支撑构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平台

以IT为支撑构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平台

近年来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尤其是教学模式的改革一直没有停止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自主学习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和校园网和自主学习的平台达到了教师授课与学生自主学习统一,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开辟了新途径.

作 者:张坡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河南,周口,466001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8 “”(2) 分类号:H3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大学英语教学   构建   自主学习 

篇6: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探究

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探究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使英语学习不受时间和地.最的限制,朝着个性化、自主式方向发展,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创建了丰富而生动的英语学习环境,实现了对英语教学资源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教师和学生应转变观念和角色,主动适应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

作 者:刘祥荣 韩青 Liu Xiangrong Han Qing  作者单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 年,卷(期):2008 “”(17) 分类号:H3 关键词:网络   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篇7:开放大学学习模式调查研究报告

作者:“开放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

【摘 要】

对远程学习者特征的认知往往易停留在工学矛盾、以在职成人为主等一般性描述上,且据此开展的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也不多见。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也发生变化,国家开放大学作为一所新型高等学校,其教育对象的开放性、办学系统的全国覆盖、促进学习型社会形成的目标以及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的理念,使得自身学习者的情况更加复杂、多样。本文在现有学籍管理系统和问卷、访谈的基础上,对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者的年龄跨度、地域分布、职业分布等基本特征,以及学习动机、学习需求等学习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认为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者的结构复杂且分布广泛、学习动机多样且学习需求实际,据此提出需要政府对国家开放大学给予政策和经费方面的大力支持,学校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观念转变和具体的教学改革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学习者研究;学习动机;学习需求;建议;国家开放大学

一、背景与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等院校办学规模与办学质量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等要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教学改革的出发点。

教育部批准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立国家开放大学,明确了“国家开放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主要面向成人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1]。“国家开放大学建设不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简单更名或翻牌”[2],而是适应历史发展的战略转型,是由规模化办学向质量办学的转型。这种转型直观上看是办学体制机制、办学模式、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专业和课程建设、系统运行机制、考试考核模式、信息化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建设或转变,而本质上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的建设与创新,是以不断提升办学质量为核心价值取向的转型。

ISO9000将“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从用户的角度把质量定义为“产品适应用户需要的程度”。相应的,一所高校提供的教育服务满足学习者需要的程度也就成为衡量其办学质量的主要依据之一。特别是,教育部党组审议通过的《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指出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教育部关于同意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立国家开放大学的批复》要求国家开放大学“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学习者在年龄、地域、职业、学习需求、学习动机、对不同类型知识和能力的需求程度等方面的特征,从根本上决定着国家开放大学的培养目标、学科专业的开设、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学习支持服务的提供,以及考试考核、教学与管理的模式等。因此,国家开放大学要成功实现转型和升级改造,必须重视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对学习者有个清醒、准确的把握。

文献调研发现,尽管业内对远程教育的学习者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比如工学矛盾、以在职成人为主等,但是在年龄、地域、职业、学习需求、学习动机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全面、不深入。国家开放大学作为一所新型高等学校,其教育对象的开放性、办学系统的全国覆盖、促进学习型社会形成的目标以及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的理念,使得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者,无论在年龄跨度、地域分布、职业分布等基本特征方面,还是在学习动机、学习需求等学习特征方面,都更加复杂、多样。同时,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也发生着变化,社会成员对职业技能和新知识技能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这就需要国家开放大学要对其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便为国家开放大学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研究主要利用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工具,使用EXCEL的数据透视表功能,对国家开放大学现有学籍管理系统中的学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掌握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者的基本状况,并在全国范围内发放问卷,选取中东西部(湖南、广西、成都、太原、河北、沈阳、大连、无锡、浙江、南海、云南、广西、甘肃、西安、新疆兵团)15个省市级广播电视大学,覆盖本、专科78个专业,最终回收问卷8550份,其中有效问卷6721份,有效率78.61%。整个研究主要从学习者结构、学习动机、学习期待、知识与能力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访谈和分析,以期对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者有一个更加深入、全面的掌握。

二、学习者结构

国家开放大学在校生总规模达367.63万人,占我国高等教育(含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本专科在校学生的10.37%;招生总数(1,088,876人)占我国高等教育(含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本专科在校学生(11,292,355人)的9.64%[3]。

1. 年龄结构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者年龄跨度大,从18岁到80岁都有。其中,以18-25岁最为集中,占44.41%;其次为26-35岁,占38.69%。已婚学习者比例达61.66%。

2. 地域结构

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覆盖面广,学习者遍及大漠边陲(如在校生占比新疆2.78%、甘肃2.34%)、林海草原(如在校生占比内蒙古2.15 %、黑龙江1.70 %),少数民族地区(含新疆、广西、宁夏、西藏、内蒙古)在校生占比6.35%(233,304人),西部地区(含山西、内蒙古、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等14省市自治区)在校生占比35.66%(1,308,621人)。

3. 从业结构

学习者以在职从业人员为主体,工作领域集中于第三产业。在校生中在职从业人员比例为76.81%(不含自由职业者),学习者职业领域分布集聚度较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总规模的62.61%,其中,教育类比例最高;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以制造业(如纺织业、汽车制造业等)为主;传统的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比为1.26%。

4. 区域结构

原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已经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城乡的`办学网络,服务群体遍及社会各个阶层。基层学生(地市级以下)占在校生总规模的67.10%。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者居住和就业在城镇地区的占比为93.29%,但户籍仍在乡镇以下的为34.42%,居住地与户籍地分离现象显著。在校生中,“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生占比5.45%(196,597人),士官学生占比2.83%(103,982人),残疾人学生占比0.2%(5,984人)。学习者当中,士官等特殊群体及农村等教育资源匮乏地域学生占比较高。

5. 岗位结构

学习者在工作岗位职级上,以普通工作人员为主。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从工作岗位级别角度看,普通职员的比例达75.00%,中层领导比例为13.35%,位于领导或决策层的占11.65%。

三、学习者学习动机

调查问卷中“学习动机”部分,共19个题目,包括19类学习需要,这些学习需要分属于动机的三个维度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计分法,选项分别为“完全符合”、“符合”、“说不准”、“不符合”“完全不符合”,依次计分为5、4、3、2、1。分数越高表示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越高、越强。调查结果分析显示,学习者学习动机呈多样化的特点,以“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为主要学习动机。

1. 学习动机普遍较强,多项学习需要得分较高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普遍较强,有8项学习需要得分均值在4.0及以上,这8项学习需要分别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文凭的需要、增强个人竞争力的需要、求知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就业或改善就业的需要、充实生活的需要(按得分均值由高到低的顺序)。而一些情感类动机如实现自尊的需要、情感的需要等得分较低(接近3分或低于3分),不是主要的学习动机。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者学习动机倾向以内部动机为主,包括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增强个人竞争力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学习者的自我提高内驱力也比较强烈。

2.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动机强度不断减弱

20岁以下年龄段学习者学习动机均值为3.95,40岁以上学习者学习动机均值为3.68。不同年龄段学习者间的动机差异主要表现在增加收入的需要、改善家庭生活质量的需要、情感的需要、改变社会地位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满足家长期望的需要等方面。30岁以下的年轻人较为看重满足家长期望的需要、增加收入的需要、改善家庭生活质量的需要,有着更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主要表现为外部动机。

3. 来自不同产业的学习者学习动机有所差别

来自不同产业的学习者学习动机有所差别。来自第一产业的学习者学习动机最强,学习动机均值为3.92;其次是第三产业,学习动机均值为3.87;最次是第二产业,均值为3.82。鉴于来自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学习者是学生的主体部分,对比这两类学习者在19类学习需要方面的差异。按照从业领域分组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做差异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结果发现不同从业领域学生在增加收入的需要、实现自尊的需要、就业或改善就业的需要、文凭的需要、服务社会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4. 来自不同区域的学习者学习动机各有侧重

国家开放大学是跨区域、跨行业、办学体系覆盖全国城乡的新型大学,主要由总部、分部、学院、学习中心组成,每一级办学机构分布的地域有所区别,面向的人群亦有不同。总体而言,“分部”主要设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学院”设在地市,“中心”设在县市、乡镇,不同层级的机构将面对不同区域的学习者。

来自不同区域(分为直辖市、省会城市、地市、县市、乡镇、农村6类)的学习者在满足家长期望的需要、提职或评职称的需要、服务社会的需要、改变社会地位的需要、增加收入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实现自尊的需要、个人的兴趣爱好、就业或改善就业的需要、情感的需要、文凭的需要11项需求方面差异显著,并且这种差异表现出一定的线性变化特点。

在满足家长期望的需要、提职或评职称的需要、改变社会地位的需要、增加收入的需要、情感的需要、文凭的需要6项学习需要方面,沿着直辖市、省会城市、地、市、县市、乡镇、农村顺序,学习动机呈强度下降趋势。在服务社会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实现自尊的需要、个人的兴趣爱好、就业或改善就业的需要5项学习需要方面,沿着辖市、省会城市、地、市、县市、乡镇、农村顺序,学习动机强度呈上升趋势。来自城市的学习者更为看重提职或评职称的需要、改变社会地位的需要以及满足家长期望的需要;来自乡镇和农村的学习者更为看重服务社会的需要和求知的需要。

四、学习者学习需求

调查问卷中“知识需求”部分,共7个题目,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大类,基础知识包括外国语知识、计算机相关知识、自然科学类知识和人文社科类知识;专业知识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计分法,选项分别为“非常需要”、“需要”、“说不准”、“不需要”和“完全不需要”,依次计分为5、4、3、2、1。“能力需求”部分,共有13个题目,能力分为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学习者按照能力需求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需求程度最高的排在前面,依次类推。“学习期待”部分,共有11个题目,主要包括学习者在学习方式、媒体形式、支持服务等方面的期待。

1. 希望学以致用,更加重视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

(1)所学知识能够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

调查结果分析显示,超过半数(60.66%)的学习者希望课程内容能够更多地符合实际工作需要,22.39%的学习者希望课程内容能够更多地扩展知识面,10.71%的学习者希望课程内容能够更多地培养动手操作技能,有6.23%的学习者希望课程内容能够更多地反映学科前沿。

(2)更加重视专业知识,尤其是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

调查结果分析显示,学习者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强度整体高于对基础知识的需求强度,其中,学习者对于专业技术知识的需求强度最高(4.39),其次是计算机相关知识(4.30)、专业理论知识(4.30);学习者对于外国语知识的需求强度最低(3.58),其次是自然科学类知识(3.69)。专业技术知识包括专业方法、程序、实务等方面的知识,指导学习者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做,对实际工作最为重要,所以其需求强度最高。总之,学习者往往会根据每一类知识对实际工作的重要程度,来确定该类知识的需求强度。

(3)不同工作年限学习者的知识需求存在差异

在基础知识方面,工作年限长的学习者对外国语知识的需求偏低,而不同工作年限的学习者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需求基本保持稳定。专业知识方面,工作年限为0-6个月的学习者对于各类专业知识的需求强度最高,分别为专业技术知识(4.43)、专业理论知识(4.34)和专业前沿知识(4.18);工作年限越长的学习者,对专业技术知识的需求强度越低。

(4)所学专业与从事工作的关系影响对知识的需求强度

篇8: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环境调查-以濮阳县为例

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环境调查-以濮阳县为例

摘要:学习环境的优劣对一名中小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农村中小学生的家长受自身素质、时间、精力等限制,对孩子的监管较城市的家长要松得多,因此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习环境对其影响会相对更大一些.当前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中小学校布局的调整不断深入、特别互联网在农村的逐渐普及,农村中小学生们面临的学习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并对其学习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以问卷调查和座谈走访的形式,对濮阳县农村中小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对当前农村教育中的中小学校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状况、学生流失现象、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学习的影响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总结了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环境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作 者:张冠鹤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濮阳县调查队,河南,濮阳,457100 期 刊: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JOURNAL OF CENTRAL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INSTITUTE 年,卷(期):2010, “”(2) 分类号:X-4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教育质量    择校    互联网的影响   

篇9: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现状调查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现状调查

本文采用文献搜索法、问卷调查和访谈,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国各本科院校的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现行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调查与描述性分析.调查表明,理论界所提倡的种种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现代课堂教学模式还未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并未得到很好的培养;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还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作 者:吴丽林 吴常果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刊 名: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ETROLEUM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XINJIANG 年,卷(期):2009 “”(6) 分类号:H3 关键词: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   教学   调查  

中南民族大学校内高等植物的初步调查

中南大学自主招生简章

中南大学学习自我鉴定

大学英语口译教学现状研究-以宁夏大学为例

中南大学自荐信

中南大学自我鉴定范文

大学英语自主性学习培养模式研究

自主学习与大学英语教学浅论

以《再别康桥》为例浅谈诗歌教学

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探讨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效果调查-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共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效果调查-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