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nonenon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阅读答案和翻译,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阅读答案和翻译,欢迎阅读与借鉴!
- 目录
篇1: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阅读答案和翻译
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阅读答案和翻译
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立孝文皇帝,陈平本谋也。孝文帝立,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功多。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孝文帝初立,怪平病,问之。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平。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右丞相让勃。”于是孝文帝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赐平金千斤,益封三千户。
居顷之,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绎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
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卒,谥为献侯。子共侯买代侯。二年卒,子简侯恢代侯。二十三年卒,子何代侯。二十三年,何坐略人妻,弃市,国除。
始陈平曰:“我多阴谋,是道家所禁。吾世即废,()已矣,终不能复起,()吾多阴祸也。”然其后曾孙陈掌以卫氏亲贵戚,原得续封陈氏,然终不得。
太史公曰: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老之术。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平伪听之
听:探听
B.陈平欲让勃尊位
让:让给
C.天下一岁决狱几何
决:判决
D.何坐略人妻
坐:犯罪
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多阴谋,是道家()所禁。吾世即废,()已矣,终不能复起,()吾多阴祸也。
A.为而故
B.者且因
C.之亦以
D.其则乃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B.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C.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D.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8.孝文帝在一次接受百官朝见时就同样的问题先后问过周勃和陈平,为什么对陈平的回答“称善”?(3分)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孝文帝初立,怪平病,问之。(3分)
(2)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3分)
(3)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4分)
参考答案
5A 听:听从 顺从
6.
二:
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立孝文皇帝,陈平本谋也。孝文帝立,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功多;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孝文帝初立,怪平病,问之。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平。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右丞相让勃。”于是孝文帝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赐平金千斤,益封三千户。居顷之,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居顷之,绛侯谢病请免相,陈平专为一丞相。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卒,谥为献侯。
(《史记?陈丞相世家》)
1.下列句子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天下一岁决狱几何? 决狱:判决诉讼。
B.居顷之 顷之:不久。
C.陛下不知其驽下 驽下:才能低下。
D.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
亲附:亲近和依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愿以右丞相让勃
B.卒诛诸吕丞相陈平卒
C.于是孝文帝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乃谢病
D.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不知其任邪
3.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陈平“多谋”与“能干”的一项是( )
①君独不素教我对 ②陈平伪听之 ③怪平病,问之 ④立孝文皇帝 ⑤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 ⑥陈平专为一丞相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4.下面是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平很有才能,对丞相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十分清楚明了,回答皇帝的询问也有条有理,非常得体。
B.太尉周勃缺少治理天下的才干,但他既勇敢又正直,发现自己缺乏才干时,能主动让贤。
C.孝文帝初立,用人未能惟才是举,对丞相的职责也不甚了了。但不固执己见,能对陈平的见解作出肯定的判断。
D.陈平明知周勃缺少才干,却故意装病,把周勃推到前台,让他出尽洋相,事后还讥笑他。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
(2)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
参考答案:
1.D 使……亲近和依附。
2.C .A率领,把;B最后,死;D他们,自己。
3.C .①周勃语;③孝文帝之疑;⑥陈平的升迁。
4.D 非有意作弄。
5.(1)孝文帝已越来越明白和熟悉国家的事情。
(2)再说皇帝假如问长安城中盗贼的数量,难道你想胡乱回答吗?
【参考译文】
吕太后私下封了姓吕的人为王,陈平装作听从。等到吕太后死了,陈平就和太尉周勃合谋,最终灭杀了那些吕姓诸侯王,拥立了孝文帝,这些都是由陈平出的计谋。孝文帝即位后,认为太尉周勃亲自率领军队灭杀了吕氏,功劳大;陈平就想把高的地位让给周勃,于是托病自请退职。孝文帝刚即位,对陈平生病感到奇怪,就问陈平。陈平说:“高祖在位的时候,周勃的功劳不如我陈平。等到灭杀吕氏时,我的功劳就比不上周勃,我希望把右丞相的位置让给周勃。”于是孝文帝就让绛侯周勃为右丞相,位置排列第一;陈平调职任左丞相,位置排在第二。赏给陈平黄金千斤,增加三千户的封地。过了不久,孝文帝已经越来越明了和熟悉国家大事,上朝后问右丞相周勃说:“天下每年判决的诉讼案件有多少呀?”周勃认错说:“不知道。”又问:“天下每年金钱和粮食的进出有多少呀?”周勃又认错说不知道,流出的冷汗沾住了脊背,很惭愧回答不出。于是孝文帝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这些)有主管的人在。”皇上说:“主管的是谁?”陈平说:“您假如问审判的案件,可以询问廷尉;问金钱和粮食,可询问治粟内史。”孝文帝说:“假如事情都归主管的官管,那么您管什么呢?”陈平谢罪后说:“管大臣。您不知道我才能低下,让我当宰相。作为宰相,对上应辅佐天子理顺阴阳,应对四时;对下应为万物生长提供条件,对外负责镇守边疆安抚诸侯,对内让百姓亲近和依附朝廷,让属下的官员一个个在职位上担当起职责。”孝文帝称赞他说得好。右丞相非常惭愧,出来后责怪陈平说:“你平常为什么偏偏不教我怎样回答呢?”陈平笑着说:“你占了那个位置,却不知道要承担的职责吗?再说皇帝假如问长安城中盗贼的数量,难道你想胡乱回答吗?”于是周勃知道自己的才能远远不如陈平。过了不久,周勃推托有病请求免除自己的相位,由陈平一个人当丞相。孝文帝即帝位的第二年,丞相陈平去世,谥号为“献侯”。
篇2:《吕元膺为东都留守》阅读答案及翻译
《吕元膺为东都留守》阅读答案及翻译
吕元庸
吕元膺①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②对棋。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③之。如是十 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④去。易 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⑤于知闻。”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芝田录》)
【注释】①吕元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②处士:泛指没有做过惯的读书人。 ③赆(jìn)送的路费或财务。④俾(bǐ):使;⑤灭裂:疏忽。
1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 )⑵因私易一子以自胜( )⑶吕请棋处士他适(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18.文中“易子 ”一事发生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吕元膺是一个怎 样的人。
参考答案
16.⑴认为、以为⑵私自,暗地里,偷偷地⑶到……去,往,去到
17.换一步棋子,也不值得在意只是这种心机让人害怕。
18.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
19.吕元膺是一个交友慎重,处事周全,重情义又讲原则,重视教育后代的人。他看到处士下棋时弄虚作假,就把处士辞退了。但他没有将事情张扬出去,临行时还赠送了财物,既保全了处士的颜面,也给了处士深刻的教训。在临终前还不忘用这件事来教育后代。
【参考译文】
吕元膺做东都留守的时候,曾经与个隐士下棋。正下着棋,便有一些文件堆积起来,吕元膺就停棋拿笔批阅。棋友以为吕元膺一定顾不上棋局,就偷偷换了个棋子来取胜。吕元膺已经把一切看在眼里。第二天,吕元膺请他到别处去。所有的人都不明白怎么回事。棋友却感到很内疚,就留给吕元膺一份很厚的告别礼物。就这样过了约十年,吕元膺卧病在床将要死去,儿子侄子们都站在床前。吕元膺说:“结交朋友,一定要仔细地选择。当初我为东都留守,有一个和我下棋的人,乘我去办别的事时,偷偷换了一着棋。其实也不值得介意,但反映出此人的心迹可怕。几次想说这件事,又怕那个人因此而忧愁悲戚;始终不说,又怕你们毁于这一类的事上,就告诉了你们。”说完,吕元膺怀着惆怅死去了。
篇3:《吕太后本纪》“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吕太后本纪》“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吕太后本纪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长乐宫,太子袭号为帝。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使者三反,赵相建平侯周昌谓使者曰:“高帝属臣赵王,赵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病,不能奉诏。”吕后大怒,乃使人召赵相。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犁明,孝惠还,赵王已死。於是乃徙淮阳王友为赵王。夏,诏赐郦侯父追谥为令武侯。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
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彊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彊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彊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乃大赦天下。九月辛丑,葬。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太后。
《史记·吕太后本纪》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高祖微时妃也微:指地位低下
B.高帝属臣赵王属:托付
C.将兵居南北军将:将级军官
D.号令一出太后一:全、都
【答案】 C (将:统领)
5.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吕后“残忍奸诈”的一组是(3分)( )
①所诛大臣多吕后力②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③常留守,希见上,益疏④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⑤发丧,太后哭,泣不下⑥元年,号令一出太后
A.①②④B.③④⑤
C.①③④D.②④⑥
【答案】 A(③⑥不是)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高祖死,吕后以惠帝年少,便派人毒死她所怨恨的戚夫人之子赵王。
B.如意立为赵王以后,好几次差点取代了太子,靠着大臣们的辩争,加上留侯张良的计谋,太子才得以没有被废黜。
C.吕后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使她变哑,并置之厕中,名为“人彘”。
D.惠帝非常不满吕后掌政,于是欢饮无度,最终抑郁而死。吕后遂临朝称制,为中国帝后专政的第一人。
【答案】 D(“惠帝非常不满吕后掌政”,原文无出处。)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5分)
(2)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5分)
【答案】
(1)一天,惠帝在清晨出去射箭。赵王年幼,不能早起。
(2)(惠帝)如今去世了,太后只干哭而不悲痛,您知道这里的原因吗?
【参考译文】
吕太后是高祖贫贱时的妻子,生了孝惠帝和鲁元太后。到高祖做汉王时,又娶了定陶人戚姬,非常宠爱她,生了赵隐王刘如意。孝惠帝为人仁惠柔弱,高祖认为不像自己,常想废掉他,改立戚姬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因为如意像自己。戚姬得到宠爱,常跟随高祖到关东,她日夜啼哭,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取代孝惠帝做太子。吕后年纪大,经常留在家中,很少见到高祖,和高祖越来越疏远。如意被立为赵王之后,好几次险些取代了太子的地位,靠着大臣们的极力诤谏,以及留侯张良的`计策,太子才没有被废掉。
吕后为人刚强坚毅,辅佐高祖平定天下,诛杀韩信、黥(qíng,情)布、彭越等大臣也多有吕后之力。前195年(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日,高祖逝于长乐宫,太子承袭帝号做了皇帝。吕后最怨恨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赵王,就命令永巷令把戚夫人囚禁起来,同时派人召赵王进京。使者往返多次,赵国丞相建平侯周昌对使者说:“高皇帝把赵王托付给我,赵王年纪还小。我听说太后怨恨戚夫人,想把赵王召去一起杀掉,我不能让赵王前去。况且赵王又有病,不能接受诏命。”吕后非常恼怒,就派人去召周昌。周昌被召到长安,吕后又派人去召赵王。赵王动身赴京,还在半路上。惠帝仁慈,知道太后恼恨赵王,就亲自到霸上去迎接,跟他一起回到宫中,亲自保护,跟他同吃同睡。太后想要杀赵王,却得不到机会。前194年(孝惠元年)十二月的一天清晨,惠帝出去射箭。赵王年幼,不能早起。太后得知赵王独自在家,派人拿去毒酒让他喝下。等到天亮,惠帝回到宫中,赵王已经死了。于是就调淮阳王刘友去做赵王。这年夏天,下诏追封郦侯吕台的父亲吕泽为令武侯。太后随即派人砍断戚夫人的手脚,挖去眼睛,熏聋耳朵,灌了哑药,扔到猪圈里,叫她“人猪”。过了几天,太后叫惠帝去看人猪。惠帝看了,一问,才知道这就是戚夫人,于是大哭起来,从此就病倒了,一年多不能起来。惠帝派人请见太后说:“这不是人干的事情,我作为太后的儿子,再也不能治理天下了。”惠帝从此每天饮酒作乐,放纵无度,不问朝政,所以一直患病。
前188年(七年)秋季八月戊寅日,惠帝逝世。发丧时,太后只是干哭,没有眼泪。留侯张良的儿子张辟彊任侍中,只有十五岁,对丞相陈平说:“太后只有惠帝这一个儿子,如今去世了,太后只干哭而不悲痛,您知道这里的原因吗?”陈平问:“是什么原因?”辟彊说:“皇帝没有成年的儿子,太后顾忌的是你们这班老臣。如果您请求太后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军,统领两宫卫队南北二军,并请吕家的人都进入宫中,在朝廷里掌握重权,这样太后就会安心,你们这些老臣也就能够幸免于祸了。”丞相照张辟彊的办法做了。太后很满意,才哭得哀痛起来。吕氏家族掌握朝廷大权就是从这时开始的。于是大赦天下。九月辛丑日,安葬惠帝。太子即位做了皇帝,到高祖庙举行典礼,向高祖禀告。前187年(少帝元年),朝廷号令完全出自太后。
篇4: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
(注释:①吕文穆公:吕蒙正,宋太宗时任宰相。文穆是他的谥号。②孝卫公:唐初功臣李靖,曾封为卫国公。)
1.选出与“其弟伺间从容言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昔贤之所难也
B、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C、其子患之,告其父曰
D、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其弟伺间从容言之
B、闻者叹服
C、魏王雅望非常
D、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弟伺间从容言之。
(2)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4.在作者看来,倡廉拒贿应该做到哪两点?
参考答案
1.C
2.C
3.(1)他的弟弟等待到机会后就神态自若地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2)喜欢一样东西却不被这件东西所牵累的人大概是很少的,这是过去的贤人也很难做到的啊!
4.(1)严以律己,秉公处事;(2)胸怀坦荡,不为物累。
附加注释
1. 吕文穆公:吕蒙正,字圣功。曾三次登上相位,谥号“文穆”。
2.以:凭借。
3.眷遇:赏识 ,眷:器重宠信。
4.遇:礼遇。
5.鉴:镜子。
6.因:凭借、依靠。
7.知: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
8.伺间:等待空闲。
9.从容:不慌不忙。
10.于:介词,比。
11.盖:发语词,表示将发议论。
12.好:嗜好。
13.之:主谓间。
14.安:哪里,怎么。
15.以为:认为。
16.李卫公:唐初功臣李靖,曾封为卫国公。
17.逸事:前代或前人流传下来的不记于正史中的事迹 。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18.尤:尤其,特别。
19.累:牵累;连累。
参考译文
吕蒙正做了宰相后以宽厚待人,宋太宗尤其赏识。有一位朝庭中的官员,家里藏有(一面)古镜,自己说这面镜能照二百里。 (朝士)想凭借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献给吕蒙正来求得(他的)赏识。吕蒙正的弟弟等到他有空闲的时候不慌不忙地告诉他,吕蒙正笑着说:“我的脸不过碟子般大小,怎么用得着能照二百里的(镜子)?\"他的弟弟于是不敢再说这事了。听到这话的人都赞叹佩服吕蒙正,认为他比李卫公更贤德。大概他的嗜好很少并且能够不被外物牵累,(这)是过去的贤人也很难做到的。
★ 有关吕蒙的成语
★ 吕子乔经典名言
★ 吕子乔经典语录
★ 吕碧城诗词
★ 给吕姐姐的一封信
★ 吕本中译文及赏析
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阅读答案和翻译(集锦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