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京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广东将标准创新纳入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总体布局 以高标准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广东将标准创新纳入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总体布局 以高标准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供大家阅读参考。
- 目录
篇1:广东将标准创新纳入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总体布局 以高标准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东将标准创新纳入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总体布局 以高标准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沈洪
本报讯 (记者沈 洪)为发挥标准化工作对提升供给体系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近日,广东省质监局确定通过争创国家标准化改革创新试点,与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深度对接,将标准创新纳入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总体布局,从而构建一二三产业先进标准体系,以高标准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前,广东逐步形成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筑材料等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达100多个,勾勒出了广东“制造业城市群”这一最鲜明的特征。然而,随着当前质量供给水平、质量保障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越来越不相适应,广东在质量强省建设中表现出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产业整体层次和产品优质率仍然不高,中低端产品占比仍然较大,自主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仍有待提高;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技术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标准体系结构还不够合理,支撑能力有待加强。这与广东制造业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为此,广东将在争创国家标准化改革创新试点中,紧紧围绕提高供给质量主攻方向,通过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消费品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完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倒逼企业增加高水平有效供给。紧密结合广东实际,在地方技术法规建设、联盟标准孵化、国际标准培育、标准管理监督等方面探索推出一批效果好、影响大的改革创新举措,加快形成广东标准竞争新优势。通过以标准化改革创新为纽带,带动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工作同步推进,实现质量技术基础融合发展的.叠加效应,加快形成广东产业竞争新优势。为大力推进“标准化+”行动,广东省质监局将推行与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制定“一业一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工作机制。一是围绕新产业新动能发展,加快制定实施新能源、新材料、环保、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重点在无人机、智能制造、数字创意等前沿领域形成有利于新兴产业健康成长的标准体系。二是探索建立新兴产业标准需求“直通车”机制,探索将符合市场实际需求的团体(联盟)标准或企业先进标准直接采信为地方标准。三是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农产品安全标准体系和标准实施推广体系,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储备、推进一批农业综合标准化、新型城镇化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四是围绕装备制造和消费品质量升级,实施标准提档升级工程,积极申请国家高端制造标准化试点,开展热点消费品标准比对,提升国内外标准水平一致性程度,推动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五是围绕现代服务,推进物流、旅游、金融、电子商务等领域标准化建设,推进民政、物联网等领域的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建设,积极为广东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为加快推进标准国际化水平,广东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和主要贸易国标准一致性工作。结合广东“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外贸形势,针对重点技术法规开展通报评议与标准对比研究,提升技术性贸易措施服务水平。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承担有影响力的国际标准化活动,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国际标准化高端复合型人才。为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广东将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推进广东先进标准体系建设的意见》。一方面,通过创新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对时效性要求高、社会需求迫切的重要地方标准制修订实行全过程“绿色通道”工作模式;另一方面,通过改革公共服务地方标准管理机制,鼓励允许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市政府依法组织制定、发布适用于本市的公共服务类地方标准。篇2:创新驱动引领合肥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引领合肥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合肥实现生产总值7213.45亿元合肥联宝电子 资料图市统计局昨日发布20合肥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2017年,全市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GDP)突破7000亿元,达到7213.45亿元,同比增长8.5%。工业、投资、消费、进出口总额和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表现亮眼。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中高速增长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增幅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三次产业同向发力,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2.75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643.08亿元,增长8.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97.62亿元,增长8.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2:50.9:44.9调整为3.8:50.5:45.7。与此同时,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也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8和0.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249.59亿美元,增速由上年下降8.1%转为增长33.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2.2和12.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6351.43亿元、增长5%,其中工业投资2356.48亿元、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8.51亿元,增长11.6%;财政收入1251.15亿元、增长12.3%,地方收入655.9亿元、增长6.7%。需求升级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合肥出口加工区 资料图经济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强基础、调结构,投资作用充分发挥。去年合肥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64个、同比增加153个,完成投资962.61亿元、增长1.01倍。六大主导产业完成投资1255.29亿元、增长13.7%,其中新型平板显示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分别增长50.3%、15%。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1207.22亿元,增长8.8%。产业升级为工业带来持续发展的力量,大众化、品质化使得合肥消费活力持续激发。分析报告表明,消费者对外卖等大众餐饮的需求推动了餐饮行业新一轮增长,全年餐饮收入295.89亿元,增长17.8%。此外,家具类、书报杂志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消费结构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此外,2017年,合肥扩进口、优出口,外贸发展更加平衡。全市进口总额103.93亿美元,增长71.8%,占进出口总额比重由上年32.4%提升到41.6%。出口总额145.66亿美元,增速由上年同期下降7.8%转为增长15.3%,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57.8亿美元,增长22%。提升质量让发展环境更宜居翡翠湖 资料图2017年,合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能耗降低污染减少,资源、能源利用率大幅提高。全年财政节能环保支出达53.95亿元,增长1.4倍。生态投资189.03亿元,增长1.3倍。全年万元GDP能耗下降5.2%。PM10、PM2.5浓度分别为80、56微克/立方米,分别下降3.6%和1.8%,是全省唯一实现“双下降”的城市。财政收支质量进一步提升。去年我市完成财政收入1251.15亿元,增长12.3%。其中,税收收入1102.75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88.1%。财政用于民生支出818.42亿元,占全部财政支出的84.9%,全年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2.62万套,建成城区幼儿园47所、中小学25所。财政收入增加、民生得以改善的同时,市民就业增加收入提高。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3.97万人,比上年多增0.77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50元,增长9.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72元,增长9%,增幅居全省首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94元,增长9%。 资料图篇3:西安:财政撬动 创新驱动 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西安:财政撬动 创新驱动 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国家批复的9个中心城市中,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发展质量,西安的排名都比较靠后。西安市积极发挥财政杠杆的撬动作用,通过一系列深化改革的举措,推动高端产业发展聚集,用创新驱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春节临近,在西部新锆核材料科技公司,企业正忙着生产国家某重点型号设备的核材料产品。这项经过30多年科技攻关的核材料技术,随着企业建成投产实现就地转化。让企业没想到的是,这个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大项目,投产时间却比计划整整提前了一年,这得益于西安市财政部门投入的产业引导基金。去年,针对企业融资难题,西安市投入上千万元的产业引导基金,购买企业股权。政府的主动参与,吸引了上亿元社会资本的注入。西安市财政局企业处副处长董毅:“我们的资金大多数用于创新领域的高端产业项目的`投入,特别是在产业发展前期的薄弱环节,可以更好地引导社会资本和企业快速对接,从而最大化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放大。”去年以来,西安市把财政资金重点投向高端产业,在设立70亿元产业扶持基金的同时,又设立1000亿元的大西安产业基金,重点支持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将传统无偿资助的投融资体系转变为以政府为主、市场运作的产业引导体系,在顶层设计上为大西安产业迈向高端奠定政策基础。西安市发改委主任陈长春:“西安获批国家中心城市,那么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不断地做大我们的经济总量,不断地做优我们的经济质量,我们必须要努力去破解我们怎么样从产业往高端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 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黄维:“我们在有选择的硬科技的一些关键的领域,提升我们的发展水平,孕育或者是培育具有高的发展质量的,具有超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除了财政资金引导,西安在提升行政效能、体制机制改革、打造营造环境等方面都为高端产业的发展和聚集提供了良好机遇。2017年,高端产业在西安经济总量占比持续上升;全年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809亿元,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位;签约投资西安的800多个项目中,90%以上都属于发展后劲大、支撑力度强的高端产业。西安市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杨仁华:“未来的西安一定是创新引领、创新驱动带动的大西安,在高端科技方面,西安高新区利用现有的基础,形成具有陕西特色、至少是西安特色的科技带动的一个好的局面。”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四院副院长侯晓:“让科技力量更多的面向我们的产品,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快速增长,使我们的发展走上更高的高质量。”篇4:九江:坚持创新驱动 实现高质量发展
九江:坚持创新驱动 实现高质量发展
九广网讯:(九江新闻 记者 韦佩)在创新驱动的引领下,九江市各地不断攻项目、壮产业、拓平台、优服务,通过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各项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稳居全省第一方阵。【记者韦佩】:在我身边的是恒通公司今年SMT全自动生产线,这也是企业今年重点的技改项目之一,以前需要15人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要两人就可以了,像这样的生产线公司计划再上8条。引入智能制造,是企业提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几年前,九江恒通公司就为国内机械温控器市场饱和而发愁,而电子类温控器的出现,向企业发出了“转型”的信号。【九江恒通自动控制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徐哲锋】:就拿一个海尔简单的例子来讲,海尔以前用机械温控器,每年使用1600万只,现在用机械温控器只占了它总份额的20%,其他的全部是在智能化电子方向在转型,逼得我们没有办法,只有提前三年做转型、做升级。三年前,九江恒通公司每年的产值增长都在两位数以上。而这三年,公司用低速发展,确保新产品研发、智能化改造尽快完成。目前通过专项升级,公司的变频板、灯板等新产品占到了公司产品总量的20%以上。为坚定企业转型突围的信心,今年九江经开区还为企业争取到了50万元的技改资金。【九江恒通自动控制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徐哲锋】:我们计划在今年把我们的电动风门、变频板、led灯的.份额要做到60%以上,这一块市场是没有问题的。在公司整个销售上面,要达到两个亿以上。和九江恒通公司一样,新年伊始,共青城市的长江啤酒有限公司也加大了技改投入。自从公司与德国三皇冠公司合作后,企业在啤酒酿造技术、质量等方面得到了极大提升,产品也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得到了沿海地区消费者的广泛认可。这几天,企业又陆续接到了1000多吨啤酒的订单。【江西长江啤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柳世杰】:我们布局了广东、福建、浙江等七个分公司。我们啤酒总共生产了3万吨左右,最主要的、突出的是我们的高端产品占有率我们达到了20%。为了促进企业加快发展,今年公司计划投入1000多万元,打造自主品牌,并向“精酿啤酒”系列拓展。【江西长江啤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柳世杰】:目前,已经跟我们设备厂商签订了合同,在我们今年的2 -3月,我们可以出产品。我们目标产值是做到5万吨。创新驱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两年,九江市各地认真抓实抓好“十个一百”工程,通过夯实转型发展的根基,有力支撑了工业经济在全省争先进位。201-11月份,全市工业经济取得了“两个第一、五个第二”的好成绩,即:工业固投、利润总额全省第一,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工业用电量、工业增值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全省第二。篇5:寒亭:科技驱动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寒亭:科技驱动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今年以来,寒亭区围绕“作风建设年”和“项目建设年”活动,坚持把作风建设融入到具体工作中,不断强化项目驱动,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科技计划盘子,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引领产业创新发展。实施一批省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瞄准国家和省级各类科技计划,在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竞争制高点,组织谋划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快重大战略产品开发,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抓好百德生物的中科院STS计划项目“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成套技术与产业模式示范”和恒联新材料、中孚药业的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再生纤维素膜(玻璃纸)清洁生产新工艺与产业化示范”“治疗产后出血首选药物马来酸甲麦角新碱注射液产业化开发”实施,拟推动恒天海龙、中孚药业申报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大力推荐申报市科技项目依托全区科技型企业,筛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创新性竞争力强、有望获得重大科技成果的项目,逐个审核完善申报材料,以企业自主、产学研结合等方式申报市科技发展计划,以项目带动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推荐亚康药业“国家级新兽药10%盐酸多西环素溶液的'研发及应用”、美赫曼生物“海洋生物活性止血敷料关键技术研发”等16个项目申报市科技发展计划。积极储备培育区级科技项目走访调研35家科技型企业,摸清科技创新基础条件,挖掘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科技项目,每年以专家评审方式遴选3至5个项目给予区应用技术研发资金扶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等科技成果。截至目前,天元盈康等12家企业的14个项目列入区应用技术研发资金扶持范围。篇6:杨懿文:娄底市正在谋划创新驱动 高质量发展新战略
杨懿文:娄底市正在谋划创新驱动 高质量发展新战略
全国人大代表、娄底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懿文。一、打造中部地区“能源谷”香港经济导报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请问贵市目前如何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有质量的稳增长?杨懿文市长:非常感谢您对娄底的关注和支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娄底一直在探索产业转型之路,实现发展方式逐步由资源依赖型、粗放型向创新驱动型、精细化发展转变。我们以实体经济为载体,大刀阔斧做好“加减”法。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生态环保政策,全市上下顶住“阵痛”,横下一条心,不为困难所扰,不为近利所惑,主动将钢铁产能由1200万吨控制到1000万吨左右,煤炭产能由1710万吨压缩到了650万吨,煤炭企业由2000多家关到了只剩74家,淘汰水泥落後生产线19条,水泥企业121家,关闭小锑矿企业70多家。在淘汰落後产能做好减法的同时,我们采取一系列组合拳,着力引进新技术、加快培植新产业、大力发展新业态,通过做加法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为经济适度增速奠定了坚实基础。比如,钢铁产业持续加大技改资金投入,经过改造升级、压产增效後,现在剩下的全都是优质产能。同时,围绕钢铁产业,大力发展上下游产业,拉长产业链条。瞄准优质朝阳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以电将军、三迅等企业为核心,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及储能项目,打造中部地区的“能源谷”;以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项目为依托,打造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以三一重工为依托,打造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同时,发展先进功能陶瓷产业、农机产业、应急产业等特色产业,构建起百花齐放的产业形态。通过几年的转型发展,我市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新的`产业和动能正在形成,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2017年成功跻身全国产业转型示范区。二、资源型城市 绿色发展新路径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娄底,长期以来随着产业规模的壮大和资源的持续开采,这种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特征,也为地方带来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请问市长您是怎麽看待这个问题。杨懿文市长: 这是我们娄底的短板。补足城市发展短板,营造发展新优势,“命门”在创新,抓住了这个“命门”,就能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重点加强和改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补齐经济短板,坚持以创新改造传统动能、培育新动能,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实现了从传统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华丽变身。针对产业升级、生态环境、金融服务、脱贫攻坚等短板,启动七个“三年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5年的主要工作任务;针对开放型经济发展不足,积极推进娄商返娄战略,推动娄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成功打造“湘博会”、“湖南汽车板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合作对接会”两个省级招商平台,扩大对外开放,激发经济运行活力。尤其是针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我们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保护作为底线、红线和高压线,出台刚性约束,坚决不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并利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创造了很多经验。2017年,我市吨钢排放量由2吨碳下降到1.4吨,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大於80%,优良天数达到292天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在全省排第4位。比如,2016年,我们提出“积极创建零碳示范区域,进而向零碳区域迈进”目标,在废弃矿山、采煤沈陷区、河流滩涂、重金属污染地区的劣质土地种植捕碳草,努力寻求一条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的新路径。两年来,在涟源市初步建成了娄底零碳经济示范基地,率先在国内完成了地级市水平的碳普查和碳规划。三、满腔热情“招娄商”、“引外商”香港经济导报记者:国家目前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贵市接下来将如何对接粤港澳、津京冀等地区的优质资本,招商引资?杨懿文市长:我们将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以“产业项目建设年”为抓手,有的放矢、锲而不舍抓实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培育和发展实体经济。首先我们将采取突破性举措,打破一切循规蹈矩、阻碍发展的条条框框,创湖南省一流政务服务环境。2017年,我市全面实施“多证合一”,行政审批事项大为精简,办理时限大大缩短,强力推行“只跑一次”政务服务流程再造,着力打造经济发展环境娄底“小气候”,今年的力度将会更大。其次在招商引资方面出奇招、出实策,在已有的基础上出台更优更特的优惠政策,全面整治招商引资中的违约失信问题,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大幅度吸引外来投资。我们将坚持招大引强。全方位对接北上广、大长沙,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企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开展差别化招商、产业链招商、小分队招商。办好第九届湘博会、第五届娄商大会,支持异地商会建设,满腔热忱招“娄商”、引“外商”。(经济导报记者 唐学伟 唐竟淳 红网编辑 李响炮)广东将标准创新纳入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总体布局 以高标准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广东将标准创新纳入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总体布局 以高标准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