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Bert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阅读试题及答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阅读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阅读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咯拉山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②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达,人口fányǎn____较快,政治文化也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了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③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生长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hòuyì____,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称之为“中华”。现在“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④黄河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创立基业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湎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出的古代文化遗址中,可以看见大约50前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居住的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以及许多图案精美的彩色陶器。这些地下出土的资料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A)被人们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B)
⑤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C)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⑥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身旁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根据拼音填写的词语是____,____。
2.将“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一句,还原于“A”、“B”、“C”三处中最恰当的是___处。
3.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篇2: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阅读试题及答案
4.请概括第四段、第五段的段落大意。
第四段:
第五段:
5.文中加点词语“相传”“之一”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请简要说明。
①“相传”:
②“之一”:
6.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7.黄河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八.
1.繁衍,后裔。
2.C
3.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4.介绍黄河的古代文明, 介绍黄河文化的辉煌成就和巨大影响。
5.“相传”表明材料来源于传说,并不十分可靠。“之一”表示并非唯一,还有其他。
6.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7.黄河流域环境优越,有利于人类生存。
篇3:《新唐书·列传第二十四》节选阅读试题及答案
《新唐书·列传第二十四》节选阅读试题及答案
李大亮,京兆泾阳人。有文武才略,性忠谨,外若不能言,而内刚烈。隋末,署庞玉行军兵曹。李密寇东都,玉战败,大亮被禽。贼将张弼异之,就执百余人皆死,独释大亮,引与语。遂定交。
高祖入关,走亮自归,授土门令。方岁饥,境多盗贼。大亮招亡散,抚贫瘠,卖所乘马,稍稍资业之,劝垦田,岁大热。间出击盗,所至辄平。贞观初,出凉州都督。时突厥亡,帝进欲怀四夷,诸部降者,人赐袍一领、帛五匹,首领拜将军、中郎将,列五品者赢百员。又置降胡河南。诏火亮为西北道安抚大使,使以绥大度设、拓设、泥熟特勒及七姓种落之未附者,峙粮碛口赈其饥。大亮上言:“臣闻欲绥远者必自近。中国,天下本根,四夷犹枝叶也。残本根,厚枝叶,而曰求安,未之有也。臣以为诸藩请附者,宜羁縻受之,使居塞外,畏威怀德,永为籓臣。河西积困夷狄,州县萧条,加因隋乱,残耗已甚。臣愚愿停招慰,省劳役,使边人得就农畮,此中国利也。”帝纳其计。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会讨吐谷浑,为河东道行军总管,与李靖俱出北道,与虏遇蜀浑山,太战,破之,俘其名王,获杂畜数万。拜右卫大将军。
晋王为皇太子,帝诏大亮兼右卫率,又兼工部尚书,身三职,宿卫两宫。每番直,常假寐。帝劳曰:“公在,我得酣卧。”尝以张弼脱其死,及贵,念有以报之。时弼为将作丞,匿不见,大亮求之不能得。一日,识诸涂,持弼泣,悉推家财与之,弼拒不受。乃言于帝曰:“臣及事陛下,张弼力也,愿悉臣官爵授之。”帝为迁弼中郎将、代州都督。世皆贤大亮能报,而多弼不自伐也。十八年,卒,年五十九。将敛,家无珠玉为含。惟贮米五斛、布三十端。帝哭为恸,谥曰懿,陪葬昭陵。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二十四》)
注:古代丧葬之礼俗:以米及具填死者口中,谓之“含饭”。天子、贵族可含珠玉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劝垦田,岁大熟 劝:鼓励
B.臣闻欲绥远者必自近绥:占领
C.臣愚愿停招慰,省劳役 省:减轻
D.而多弼不自伐也 伐:夸耀
5.以下各句中,全都表现李大亮“文武才略”的一组是(3分)
①间出击盗,所至辄平②臣闻欲绥远者必自近③为剑南道巡省大使
④每番直,常假寐 ⑤与虏遇蜀浑山,大战,破之⑥家无珠玉为含
A.②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⑤ D.①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丹)
A.大亮有文武才略。他曾上书皇上停下安抚未归附的`部族的工作,使边地的百姓能从事农业生产,皇上接受了他的建议。
B.大亮忠心奉主。每次轮到他值班,只是坐着打盹,太宗慰劳他时说:“有你在,我能睡个安稳觉。”
C.大亮知恩图报。显贵时,总想着如何报答曾免他一死的张弼,甚至想把自已的官职爵位全让给张弼,受到皇上的称赞。
D.大亮为官清廉。去世后,为他穿衣入棺时,家里拿不出珠玉给他含在嘴里,太宗因此悲痛大哭。
7.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将张弼异之,就执百余人皆死,独释大亮,引与语。(5分)
(2)一日,识诸涂(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B 5.C 6.C
7、(1)(5分)译文:叛将张弼认为他与众不同,被抓的一百多人都被杀了,唯独释放了大亮,请进府里与他交谈。(“异之”1分;“就执”1分;“引”1分。大意2分)
(2)(5分)译文:有一天,大亮在路上认出了张弼,就拉着张弼哭起来。把自家的财产全都推让给张弼,张弼拒不接受(“诸”1分;“涂”1分;“持”1分。大意2分),持弼泣,悉推家财与之,弼拒不受。(5分)
篇4:《晋书·列传第二十四》节选阅读试题及答案
《晋书·列传第二十四》节选阅读试题及答案
(陆)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后举云贤良,时年十六。
吴平,入洛。机初诣张华,华问云何在。机曰:“云有笑疾,未敢自见。”俄而云至。华为人多姿制,又好帛绳缠须。云见而大笑,不能自已。先是,尝著缞绖①上船,于水中顾见其影,因大笑落水,人救获免。云与荀隐素未相识,尝会华坐,华曰:“今日相遇,可勿为常谈。”云因抗手曰:“云间陆士龙。”隐曰:“日下荀鸣鹤。”鸣鹤,隐字也。云又曰:“既开青云睹白雉,何不张尔弓,挟尔矢?”隐曰:“本谓是云龙骙骙②,乃是山鹿野麋。兽微弩强,是以发迟。”华抚手大笑。刺史周浚召为从事,谓人曰:“陆士龙当今之颜子也。”
俄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县居都会之要,名为难理。云到官肃然,下不能欺,市无二价。人有见杀者,主名不立,云录其妻,而无所问。十许日遣出,密令人随后,谓曰:“其去不出十里,当有男子候之与语,便缚来。”既而果然。问之具服,云:“与此妻通,共杀其夫,闻妻得出,欲与语,惮近县,故远相要候。”于是一县称其神明。郡守害其能,屡谴责之,云乃去官。百姓追思之,图画形象,配食县社。
入为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成都王司马颖表为清河内史。颖将讨齐王冏,以云为前锋都督。会冏诛,转大将军右司马。颖晚节政衰,云屡以正言忤旨。黄门孟玖欲用其父为邯郸令,左长史卢志等并阿意从之,而云固执不许,曰:“此县皆公府掾资,岂有黄门父居之邪!”玖深忿怨。张昌为乱,颖上云为使持节、大都督、前锋将军以讨昌。会伐长沙王,乃止。
机(陆机)之败也,并收云。颖官属江统、蔡克、枣嵩等上疏(为之请命)。蔡克入至颖前,叩头流血,曰:“云为孟玖所怨,远近莫不闻。今果见杀,罪无彰验,将令群心疑惑,窃为明公惜之。”僚属随克入者数十人,流涕固请,颖恻然有宥云色。孟玖扶颖入,催令杀云。时年四十二。有二女,无男。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祠祭。所著文章三百四十九篇,又撰《新书》十篇,并行于世。
(《晋书·列传第二十四》,有删节)
【注】①缞绖:cuī dié,丧服。②骙骙 kuíkuí:强壮的样子。
9.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机初诣张华 诣:拜访
B.郡守害其能,屡谴责之 害:妒忌
C.岂有黄门父居之邪 居:居住
D.收云,欲杀之 收:拘捕C(居:担任)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乃是山鹿野麋 B. 以云为前锋都督
今君乃亡赵走燕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C. 而云固执不许 D. 窃为明公惜之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A(A项,竟然,却,副词;B项,让,动词/用,介词;C项,表转折关系,连词/表因果关系,连词;D项,替,介词/认为,动词)
11.以下四组句子,分别能够直接表现陆云“性清正”和“有才理”的一组是
A.云见而大笑,不能自已∥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
B.云到官肃然,下不能欺∥兽微弩强,是以发迟。
C.云屡以正言忤旨∥其去不出十里,当有男子候之与语,便缚来
D.百姓追思之,图画形象,配食县社∥既开青云睹白雉,何不张尔弓,挟尔矢C(A项第二句是侧面表现。B项第二句是荀隐所说的话。C项第一句表现陆云正直,第二句表现他断案之才。D项第一句是写百姓对他的爱戴,是侧面表现)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云喜欢笑,看见张华用丝帛缠着胡须,就大笑不已。他穿着丧服上了船,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大笑落水,幸亏人们把他救上来。
B.陆云与荀隐原来并不认识,在张华家相见时,两人就摆开了较量口才的阵势,你对我答,不分上下,引得张华拍手大笑。
C.陆云在浚仪县断案时,先逮捕了死者之妻并将其关押十多天后释放,然后秘密令人跟随其后,果然抓住了凶犯,赢得了百姓的称颂。
D.黄门官孟玖想让自己的父亲做邯郸县令,让左长史卢志等人跟他父亲一并到县中任职,陆云坚决不同意,因为此事,孟玖对他十分怨恨。D(左长史卢志等一并迎合孟玖的意图,并非是“跟他父亲一并到县中任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3分)
译文:年少时与他的哥哥陆机一样出名(名望相当),虽然写文章不如陆机,但论辩能力(或“提出的观点”)超过他,人们称他们为“二陆”。(3分。注意“虽”“持论”“过”等词语的翻译)
(2)人有见杀者,主名不立,云录其妻,而无所问。(3分)
译文:有人被杀了,主犯不能确定,陆云羁押了他的妻子,但又不作审讯。(3分。注意“见”“立”“录”“无所”等词语的翻译)
(3)僚属随克入者数十人,流涕固请,颖恻然有宥云色。(4分)
译文:随同蔡克入谏的官员有几十人,流着泪坚决请求,司马颖心里很悲伤并有宽容陆云之意。(4分。注意“固”“恻然”“宥”等词语的翻译,“僚属随克入者数十人”为定语后置句)
篇5: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答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答案
①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近20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②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③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④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⑤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⑥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⑦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巩固泥沙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20.句子黄河在近2000年来竟决口1500多次中加点的近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
21.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2.治理黄河管住泥沙的方法有哪些?(2分)
2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2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何启示?(2分)
参考答案:
20、不能,近表示估计,后面的年代并非准确计算所得,如果去掉就变成刚刚好是2000年了,就太绝对不符合客观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1、(1)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造成水土流失,大量泥沙进入黄河。(2)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22、(1)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2)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23、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黄土高原由于失去天然的保护层,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
24、示例1:要保护、美化环境,大量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示例2: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篇6:《我国力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阅读试题及答案
--为何要让马铃薯成为第四大主粮
①马铃薯是菜还是粮在1月6日举办的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丰富多彩的马铃薯主食制品令人大开眼界。马铃薯全粉占比40%的馒头、面包,马铃薯花生冰冻曲奇、马铃薯榛子千层酥、马铃薯芝士蛋糕等,都颠覆着人们对马铃薯的认知。
②农业部副部长在会上表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马铃薯主粮化发展,努力推动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据介绍,马铃薯有望成为稻米、小麦、玉米之外的第四大主粮作物,种植面积将逐步扩大到1.5亿亩,年产鲜薯增加2亿吨,折合粮食约为5000万吨。
③专家表示,马铃薯主粮化的内涵,就是用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
④据介绍,未来我国粮食消费需求仍呈刚性增长趋势,到粮食需求增量在1000亿斤以上。但受耕地、水资源的约束和种植效益的'影响,小麦、水稻等口粮品种继续增产的成本提高、空间变小、难度加大,需要开辟增产的新途径。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特别是开发利用南方冬闲田,扩种马铃薯潜力很大。此外,我国马铃薯产量相对较低,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潜力更大。
⑤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主任介绍,马铃薯被称为“十全十美”的营养产品,富含膳食纤维,脂肪含量低,有利于控制体重增长、预防高血压、高胆固醇以及糖尿病等。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改善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
⑥专家建议,马铃薯主粮化涉及科研、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多环节,需要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集中力量攻关。强化规划引导和主粮化技术模式攻关,加快选育一批优质、高产、抗逆、综合性状优良、适宜主粮化的专用品种。同时加强主粮化加工工艺改进和完善。开展不同马铃薯品种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研究最优的配比,开发最好的产品。重点攻关马铃薯全粉占50%的面条、馒头、米粉等配方及加工工艺流程,加快研发适宜马铃薯主粮化的加工机械等。
15、第①段的作用是:(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②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7、让马铃薯成为第四大主粮的原因是:(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文中第 段后,理由是:
尤其从节水角度来看,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马铃薯生长需水较少,其最低蒸腾系数(需水量)只有350,而小麦、水稻分别是450和500。在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谷物类作物生长发育困难,而马铃薯不仅能正常生长,还能减少水土流失。
19、对第⑥段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强化进行科研、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技术模式的攻关。
B、强化主粮化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力度,推进主粮化有序展开。
C、加快选育优质、高产、综合性优良、适宜主粮化的专用品种。
D、重点攻关加工流程加快研发适宜马铃薯主粮化的加工机械等。
参考答案:
15 ⑴引起阅读兴趣 ⑵引出说明对象。
16 列数字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以科技创新引领马铃薯主粮化发展的前景。
17 ⑴解决了粮食需求增长与耕地水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答种植潜力大或提高单产潜力更大 1分)
⑵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改善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
18 第④段后面 (2分) 说明的内容与第④段相同 ;结构上与第④段是概括到具体的逻辑关系(种属关系)(答到一点得2分)
19 B
篇7:鲁班是我国的能工巧匠阅读理解的答案
鲁班是我国的能工巧匠阅读理解的答案
开心阅读。
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能工巧匠,也是一位十分伟大的发明家。传说现在木工所用的锯子就是鲁班发明的。
一天,鲁班到一座高山上去寻找木料。突然脚下一滑,他急忙身手抓住路旁的一从茅草。手被茅草滑破了,渗出血来。
“怎么这么不起眼的茅草这么锋利呢?”他忘记了伤口的疼痛,扯起一把茅草细细端详,发现小草叶子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小齿。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
他想:要是我也用带有许多小锯齿的工具来锯树木,不就可以很快把木头锯开了吗?那肯定比用斧头砍要省力多了。
于是,他就请铁匠师傅打制了几十根边缘带有锋利的小锯齿的铁片,拿到山上去做实验。果然,很快就把树木锯断了。
鲁班给这种新发明的工具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锯”。
1.短文第二自然段中有三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在下面括号里。
( )——( ) ( )——( ) ( )——( )
2.用自己的话说说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以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身——伸 从——丛 滑——划
2.鲁班受到茅草的启发,发明了“锯”。
3.处处留心皆学问。
篇8: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及答案
一、如果你是治理黄河的总指挥,你会用什么方法来使“她”成为我们的“福河”呢?简单写出你的治理方案。
二、阅读课文第五段,完成练习。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问题
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1)用“|”将这段话分为两层,其中第一层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层之间的内在关系是________。
(2)这一段中,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列举数字”两种方法来说明黄河的特点和造成危害的原因,其中运用“作比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即可)。运用“列举数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即可)。
练习答案
一、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
二、分在第一句后面
第一层:黄河含沙量大
第二层:黄河含沙量大造成的灾难
因果关系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
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
篇9: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理解附答案
20、不能,“近”表示估计,后面的年代并非准确计算所得,如果去掉就变成刚刚好是20xx年了,就太绝对不符合客观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1、(1)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造成水土流失,大量泥沙进入黄河。(2)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22、(1)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2)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23、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黄土高原由于失去天然的保护层,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
24、示例1:要保护、美化环境,大量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示例2: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篇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阅读理解附答案
20.句子“黄河在近20xx年来竟决口1500多次”中加点的“近”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
21.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2.治理黄河管住泥沙的方法有哪些?(2分)
2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2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何启示?(2分)
篇11:爱是一朵无声花阅读试题及答案
21.老妇人面对“我”告诉她电报价格时,其心理变化很微妙,但作者都通过特定的词语巧妙的反映出来,请你在文中圈点勾画并写下面。(3分)
22.小说有三处环境描写,分析第②环境描写的作用。(3分)
23.作者以“爱是一朵无声花”为题,请你赏析其作用。(4分)
24.结合全文说说:老妇人是怎样一个人?(3分)
25.请根据小说内容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自己对母爱的认识。提示:要求谈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一段完整的话.(4分)
篇12:爱是一朵无声花阅读试题及答案
21:一愕、犹豫、坚持
22: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23:以“爱是一朵无声花”为题点明了文章主旨,赞美了母爱的平凡而真挚伟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4:老妇人思子心切、爱子心切。
25:母爱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但有时你可能感受不到母爱给你的快乐,也许你嫌妈妈的唠叨,认为她的每一句话都是无聊的、烦人的,可我们要学会用心去看待母亲的每一句话,用宽容的心去面对母亲,有时,母亲也需要我们的爱,化解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做一个开心的自己。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阅读试题及答案(精选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