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关训练试题以及答案

时间:2023-08-10 03:36:42 作者:图图不秃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图图不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过关训练试题以及答案,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过关训练试题以及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过关训练试题以及答案

过关训练试题以及答案

一、是非题

1.运动员将杠铃举着不动,此时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 )

2.某同学踢毽子,毽子在空中运动过程中,此同学对毽子做了功。( )

3.一个书包沿楼梯滚下,因为滚动方向是斜向下的,所以重力没有做功。

4.一个小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此时重力没有做功。 ( )

5.一个小孩用力推 箱子,箱子未推动,但由于小孩用了很大的力,所以小孩对箱子做了功。( )

6.10只鸡 蛋被举高1米,做的功约为5焦。 ( )

7.甲推车的力比乙推车的力大,所以甲做的功比乙多。 ( )

8.功的大小是 由力的大 小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决定的。( )

二、填充题

1.人拉着重150牛的木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了20米,人的水平拉力是90牛,那么,木块在前进中受到的摩擦力为___ _牛,人对木块所做的 功是____焦。

2.一位重700牛的乘客,背着重60牛的包站在匀速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当汽车驶过20 0米的距离时,乘客对包所做的功为____焦,汽车底板 的支持力对乘客所做的功为____焦。

三、选择题

1.足球运动员用150牛的作用力,将重4.5牛的足球踢出,足球沿水平场地向前运动的最大距离为20米,则运动员对足球所做的功 为 [ ]

A.3000焦 B.90焦

C.3090焦 D.无法确定

2.甲、乙两 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甲的质量是乙的4倍,甲所受的水平拉力是 乙的2倍,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那么在同一时间内,拉力对甲、乙两物体做的功之比为 [ ]

A.24∶1 B.12∶1

C.6∶1 D.2∶1

四、计算题

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木块,木块的质量是2千克,现用F=12牛的水平力拉着物体前进0.5米,问:(1)该木块受几个力作用?各是多大?画出力的示意图(2)每个力做的功各是多少?

功练习题答案

一、1. 2. 3. 4. 5. 6. 7 . 8.

二、1.90,1800 2.0,0

三、1.D 2.C

四、(1)重力,支持力,拉 力,G=19.6牛,N=19.6牛,F=12牛 (2)WG=0,WN=0,WF=6焦

篇2:化学离子反应过关训练题

化学离子反应过关训练题

一、选择题

1.对电解质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B.凡在水中能生成离子因而能导电的物质

C.氧化钠溶于水能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尽管氧化钠是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并非氧化钠本身电离,因而氧化钠是非电解质

D.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因而能导电的化合物

解析: 必须紧紧把握住“电解质”的概念的几个要点:①化合物;②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③能导电。注意C中,Na2O属于电解质,因其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生成Na+和O2-。

答案: D[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溶液都是纯净物 ②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③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④能电离出OH-的化合物都是碱 ⑤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盐 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A.全部 B.⑤⑥

C.③④ D.①②

解析: 对概念的理解,可采用反例法分析。①溶液都是混合物;②有很多含氧的化合物是酸(H2SO4)、碱(NaOH)、盐(Na2CO3)等;③NaHSO4、NaHCO3等均可电离出H+,但它们是盐类;④Cu2(OH)2CO3能够电离出OH-,但属于盐类。

答案: B

3.下列关于电解质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导电的物质叫电解质

B.电解质在通电时发生电离

C.NaCl晶体不导电,所以NaCl不是电解质

D.熔融的KOH导电,所以KOH是电解质

解析: 溶于水或熔融状态时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A、B错误,D正确。NaCl晶体不导电,但溶于水或熔融状态均导电,C错误。

答案: D

4.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水不导电,所以水不是电解质

B.SO3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好,所以SO3是电解质

C.液态的铜导电性很好,所以铜是电解质

D.Na2O液态时能导电,所以Na2O是电解质

解析: A选项中水能微弱电离出H+和O H-,所以水是电解质;B选项中SO3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好是因为SO3与水反应生成的硫酸电离产生了大量自由移动离子的缘故,是化合物本身产生的,并不是该物质直接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SO3是非电解质;C选项铜是单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选项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本身就是由离子构成的,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因此,氧化钠是电解质。

答案: D

5.下列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NaHCO3===Na++H++CO2-3 B.Al2(SO4)3===Al3++SO2-4

C.H2SO4 ===2H++SO2-4 D.NaHSO4===Na++HSO-4

解析: 碳酸氢钠是弱酸酸式盐,碳酸氢根离子主要以HCO-3形式存在,不能写成H++CO2-3的形式;硫酸铝电离时,Al3+和SO2-4的个数比应为2∶3;NaHSO4是强酸酸式盐,水溶液中应写成Na+、H+和SO2-4的形式。

答案: C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与Cl-

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C.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D.NaCl固体不导电是由于不含Na+、Cl-

解析: A中,NaCl溶液中的Na+、Cl-是在极性水分子作用下电离产生的.,而不是电流的作用;B中,NaHSO4、NaHSO3等盐溶于水也能电离产生H+;C中,液态HCl中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不能导电;NaCl固体不导电是由于不含有可自由移动的Na+、Cl-。

答案: C

7.在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出氯离子的化 合物是( )

A.MgCl2 B.KClO3

C.BaCl2 D.HCl

解析: 电离方程式:A项MgCl2===Mg2++2Cl-;B项KClO3===K++ClO-3;C项BaCl2===Ba2++2Cl-;D项HCl===H++Cl-,由此可以看出只有B项不能电离出Cl-。

答案: B

8.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NaCl晶体、BaSO4 B.铜、二氧化硫

C.液态的醋酸、酒精 D.熔融的KNO3、硫酸溶液

解析: A项均为电解质;B项Cu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项CH3COOH为电解质,酒精为非电解质;D项前者为电解质,后者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选C。

答案: C

9.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

A B C D

化合物 HCl NaOH Cu2(OH)2SO4 FeSO47H2O

氧化物 H2O Na2O CO Fe3O4

电解质 浓盐酸 纯碱晶体 胆矾溶液 铁

解析: A中浓盐酸为混合物,C中胆矾溶液为混合物,D中铁为单质。注意:纯碱晶体是含10个结晶水的化合物——Na2CO310H2O。

答案: B

10.把各组中的气体通入溶液中,溶液导电先减弱而后又逐渐增强的是( )

A.CO2通入石灰水中 B.CO2通入 NaOH溶液中

C.NH3通入CH3COOH溶液中 D.NH3通入盐酸中

解析: 因为溶液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所以分析气体通入溶液后,离子浓度如何变化是正确解题的关键。A中发生反应:CO2+Ca(OH)2===CaCO3↓+H2O,CO2+CaCO3+H2O===Ca(HCO3)2,离子浓度先小后大;B中发生反应:CO2+2NaOH===Na2CO3+H2O,CO2+Na2CO3+H2O===2NaHCO3,离子浓度基本不变;C中发生反应:NH3+CH 3COOH===CH3COONH4,离子浓度增大;D中发生反应:NH3+HCl===NH4Cl离子浓度基本不变。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1.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 ②液态HCl ③熔融KCl ④蔗糖 ⑤铜 ⑥CO2 ⑦H2SO4 ⑧KOH固体

(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

(2)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3)以上物质中,溶于水能 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意区分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电解质(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而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 状态下一定能导电。

答案: (1)③⑤ (2)①②③⑦⑧ ④⑥ (3)①②③⑥⑦⑧

12.(1)写出硫酸氢钠(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NaHSO4是不是酸,__________________;判断Cu2(OH)2CO3是不是碱,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解析: (1)中,NaHSO4属于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NaHSO4===Na++H++SO2-4。(2)中,判断某种物质是否是酸或碱,必须紧扣概念进行分析。

答案: (1)NaHSO4===Na++H++SO2-4

( 2)NaHSO4不是酸,属于盐类 Cu2(OH)2CO3不是碱,属于盐类

13.(原创题)(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HS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H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酸、碱、盐分类,其中属于酸 的是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 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

答案: ①Ba(OH)2===Ba2++2OH- ②NaHSO3===Na++HSO-3 ③HNO3===H++NO-3 ④Na2CO3===2Na++CO2-3

(2)③ ① ②④

14.(1)如图所示的装置里,广口瓶内的物质A可以是①干燥的氯化钠晶体;②干燥的氢氧化钠晶体;③蔗糖晶体;④乙醇;⑤氯化钠溶液;⑥氢氧化钠溶液;⑦稀盐酸;⑧蒸馏水;⑨SO3晶体中的哪几种?

(2)简要回答(1)中所列物质不导电的原因及导电的原因。

解析: 导电必须存在 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

答案: (1)⑤⑥⑦⑧ (2)①②不导电的原因是晶体状态下不能发生 电离;③④⑨不导电的原因是它们属于非电解质;⑤⑥⑦⑧能导电的原因是NaCl、NaOH、HCl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H2O自身可发生电离。

高二化学上册化学平衡移动课时训练专题

平衡移动课时训练

1.已经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 B.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

C.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加 D.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

2.下列叙述,某化学平衡肯定发生移动的是( )

A.反应混合物浓度的改变 B.反应混合物百分含量的改变

C.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 D.反应物转化率的改变

3.在一密封烧瓶中注入NO2,25C时建立下列平衡:2NO2 N2O4(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把烧瓶置于100C沸水中,下列情况不变的是( )

①颜色 ②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③质量 ④压强 ⑤密度

4、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充满NH3,反应2NH3 3H2+N2经5s达到平衡,经测定NH3和H2的浓度均为amol/L,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的压强比为5:7 (B)达到平衡时NH3的分解率为40%

(C)N2的平衡浓度为a/3 mol/L (D)NH3在5s内的平均速率为a/15mol/(Ls)

5、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

(A)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B2

6、下图Ⅰ、Ⅱ、Ⅲ分别代表反应①③、②、④,则Y轴是指

①N2(g)+3H2(g) 2NH3(g);△H=-Q ②H2(g)+I2(g) 2HI(g);△H=+Q

③CO(g)+2H2(g) CH3OH(g);△H=-Q ④2SO3(g) 2SO2(g)+O2(g);△H=+Q

(A)平衡混合气中一种生成物的百分含量 (B)平衡混合气中一种反应物的百分含量(C)平衡混合气中一种生成物的浓度 (D)平衡混合气中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

7、可逆反应2A+3B xC+yD,A、B、C、D均为气体。已知起始浓度A为5 mol/L,B为3 mol/L,C的反应速率为0.5 mol/(Lmin) ,反应开始至平衡需要2分钟。平衡时D的浓度0.5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的平衡浓度之比为5:3 (B)A和B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3

(C)x=1 (D)x:y=2:1

8、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 3C(g)达到平衡时,测得C(A)为0.5 mol/L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测得C(A)为0.3 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密度一定减小 (B)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化学计量数:m+n>3 (D)物质C的体积分数增加了

9、某温度下 高中地理,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均减半 (B)均加倍 (C)均增加 1mol (D)均减少1mol

1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 R(g)+2L此反应符合下面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增加水的量或温度,可以加快镁跟水的反应速率。

(2)增加硫酸的浓度,一定可以加快锌与硫酸反应制取H2的速率

(3)对于反应CaCO3(s) CaO(s) + CO2(g),增加CaCO3的量,可以加快正反应速率,而增加CaO或CO2的浓度,则可以加快逆反应速率

(4)对反应3H2(g) + N2(g) 2NH3(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固定体积),充入氦气,压强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5)对于反应3H2(g) + N2(g) 2NH3(g),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加快。

(A)(1) (2) (B)(1) (2) (3) (C)(1) (2) (3) (4) (D).(5)

12、在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4mol I2(蒸气)和0.4mol H2发生反应,I2(g)+H2(g) 2HI(g),经过t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混合气中含0.4mol HI。(1)从开始到平衡时,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 ;

(3)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0.5L,则H2的转化率(填“提高”“降低”“不变”) ;(4)升高温度后,H2的转化率变为40%,则生成HI的反应是 热反应。

13、已知2NO2 N2O4;△H<0。将NO2充入容易导热的材料制成的容器a和b使两者的最初压强相等。a的容积保持不变,b的上盖可随容器内气体压强的改变而上下移动,以保持容器内外压强相等。

⑴反应开始时,a与b中生成N2O4的速率υa υb。

⑵反应过程中两容器里生成N2O4的速率是υa υb。

⑶达到平衡时,a与b中NO2转化为N2O4的百分数(A)相比较,则是Aa Ab。

14、某化学反应2A 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为________。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_____molL-1,反应经20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 _v1(填“>”“=”“<”),且c3___1.0moll-1(填“>”“=”“<”)。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篇3:运动的描述过关训练试题

运动的描述过关训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火车站售票厅悬挂的是列车时刻表

B.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长度的仪器

C.出租车按位移大小计费

D.“万米”赛跑,指 的是位移为一万米

解析: 火车站售票厅悬挂的是列车时刻表,不是时间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而不是测量长度的仪器;出租车是按路程收费而不是按位移大小收费;“万米”赛跑指的应是路程为一万米.

答案: A

2.某人先向东走2 m,接着向西走6 m,最后向南走3 m,则他在这段运动中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

A.5 m、5 m B.11 m、11 m

C.5 m、11 m D.11 m、5 m

答案: C

3.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

A.“嫦娥一号”卫星于10月24日18时5分点火发射

B.第29届奥运会于8月8日20时8分在北京开幕

C.刘翔创造了12.88秒的110米栏最好成绩

D.在一场NBA篮球赛开赛8分钟时,姚明投中第三个球

解析: 在A选项中的数据指的是“嫦娥一号”点火的瞬间,所以是时刻,故A错;B选项中的数据是奥运会宣布开幕的一瞬间,所 以它也是时刻,故B错;C选项中的12.88秒是指刘翔从起跑到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所以它是时间间隔,故C正确;D选项中的数据是指姚明投中第三个球的瞬间,所以是时刻,故D错.

答案: C

4.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到乙地.该物体在乙地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从乙地做匀速直线运动返回到甲地.在描述该物体整个运动过程的几个位移图象中,正确的是( )

解析: 该物体运动的三个过程都需要时间,并且时间不能倒流,所以其位移先均匀增加,再不变,然后又均匀减小为零,故A、B、C均错,D正确.

答案: D

5.如下图所示,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的时刻是15日09时0分

B.“神舟”五号飞船从点火到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用的 时间是9小时40分50秒

C.飞船着陆的时间是11小时42分10秒

D.“神舟”五号飞船在空中总飞行时间为21小时23分0秒

解析: “神舟”五号飞船点火和着陆对应的是某一时刻,对应时间轴上的一点,因此,选项A正确,而选项C错误.“神舟”五号从点火到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国旗是一段时间,在太空中飞行的.总时间也是一段时间,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因此,选项B、D正确.

答案: ABD

6.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 s跑了61 m,7 s末到7.1 s末跑了0.92 m,跑到终点共用10.8 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9.26 m/s

B.运动员在前7 s的平均速度是8.71 m/s

C.运动 员在7 s末的瞬时速度为9.2 m/s

D.无法知道运动员在7 s末的瞬时速度

解析: 全程平均速度 v=10010.8 m/s=9.26 m/s,前7 s的平均速度v′=617 m/s≈8.71 m/s.7 s~7.1 s内的平均速度 v″=0.920.1 m/s=9.2 m/s.因时间变化只有0.1 s,故此平均速度 v″ 可视为7 s末的瞬时速度.

答案: D

7.下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质点一直处于运动状态 B.质点第3 s内位移是2 m

C.此图象表示了质点运动的轨迹 D.该质点前4 s内位移是2 m

解析: 位移图象表明了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不是质点运动的轨迹,从图象可以看出,2 s末到4 s末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在;第3 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前4 s内物体的位移为2 m.

答案: D

8.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右图所示,则( )

A.在前3 s内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

B.在1~3 s内质点做加速度a=-2 m/s2的变速直线运动

C.在2~3 s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同1~2 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析: 由图象可知,质点在0~1 s内做速度v0=2 m/s的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在1~3 s内,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22 m/s2=-2 m/s2,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v0的方向相反,所以B正确;在2~3 s内,速度为负值,说明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但加速度与1~2 s内的完全相同,因为图线的斜率没有发生变化,所以C正确.

答案: BC

9.如下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质点在1 s末时相遇

B.甲、乙两质点在1 s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两质点在第1 s内反方向运动

D.在第1 s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要大

答案: AC

10.如右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和乙的速度并不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解析: 由v-t图象知,甲、乙两质点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A、B正确;在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位移等大、反向,C错误;由于甲、乙两质点的出发点无法确定,故甲、乙两质点的距离可能越来越大(如图a),也可能先变小再变大(如图b),D错误.

答案: AB

11.如下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x-t图象.由图可知( )

A.t=0时,A在B的前面

B.B在t2时刻追上A,并在 此后跑在A的前面

C.B开始运动的速度比A小,t2时刻后才大于A的速度

D.A运动的速度始终比B大

解析: x-t图象中图线与x轴交点的坐标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由所给图象看出,t=0时,A在B的前面,A对.x-t图象的交点表示相遇,t2时刻A、B相遇之后A仍静止,B继续向前运动,即t2之后,B跑在A的前面,B对.x-t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由图象可知,开始时A的速度较大,后来A变为静止,B一直以恒定速度运动,所以C、D错误.

答案: AB

二、非 选择题

12.如下图所示,两路灯灯杆A、B相距40 m,一辆汽车用3.2 s时间通过这两根路灯灯杆,据此可以计算出汽车在这段位移中的________速度为________m/s.若灯杆A的近旁相距0.42 m处有一块路牌,汽车驶过路牌和灯杆的这一小段距离只用了0.03 s,在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可以认为汽车驶过灯杆时的________速度为________m/s .

答案:平均 12.5 14 瞬时 14

13.如下图所示为某次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图中O点为第一个点,A、B、C、D为每隔一点选定的计数点.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纸带上A、C两点对应的时间为________s,纸带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cm/s,打B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cm/s,你能求出打O、D点时间内纸带的平均速度吗?答:________.

解析: 纸带上A、C两点对应的时间

Δt1=4×0.02 s=0.08

A、D段的平均速度

vAD=xADtAD=43.25-15.500.02×2×3 cm/s

=231.25 cm/s

B点的瞬时速度

vB=vAC=xACtAC=32.50-15.500.02×2×2 cm/s

=212.50 cm/s

无法算出OD段的平均速度,因为不知道O、D间有多少个点,也就不知道OD段的时间间隔.

答案: 0.08 231.25 212.50 不能

14.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记录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从A点开始每5个点取1 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点时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 Hz)

解析: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性质时,在Δt→0时,通常用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代替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由题意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1 s

vD=CE2T=52.43-23.71×10-22×0.1 m/s≈1.44 m/s

同理vB=AC2T≈1.03 m/s,由a=ΔvΔt

得a=vD-vB2T=2.05 m/s2.

答案: 1.44 2.05

15.让小球从斜面的顶端滚下,如右图所示是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一段,已知闪频为10 Hz,且O点是0.4 s时小球所处的位置,试根据此图估算:

(1)小球从O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

(2)小球在A点和B点的瞬时速度;

(3)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解析: 依题意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

Δt=110 s=0.1 s

(1)vOB=xOBtOB=16×10-20.2 m/s=0.8 m/s.

(2)小球在A点时的瞬时速度vA=xOBtOB=0.8 m/s,

小球在B点时的瞬时速度

vB=xACtAC=27-7×10-22×0.1 m/s=1.0 m/s.

(3)由加速度的定义得

小球的加速度

a=vB-vAtAB=1.0-0.80.1 m/s2=2.0 m/s2.

答案: (1)0.8 m/s (2)0.8 m/s 1.0 m/s (3)2.0 m/s2

篇4:正数和负数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1、填空: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

2、你能将有理数进行分类吗?有几种分类方法?

3、把下面个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13.5,2,5,0,0.128,-2.236,3.14,+27,-,-15℅,-,,26.

正有理数数集合:{…},

负有理数数集合:{…},

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非负整数集合:{…}。

◆典例分析

在,∏,0,0.3,-9五个数中,有理数有_____个,整数有______个。

解析:此题出错主要是对有理数及整数的概念理解不透彻造成的,是分数,它是有理数;∏不是有理数也不是整数;0是有理数,也是整数;0.3是小数,也是有理数,-9是负整数,也是有理数。

答案:4;2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B.正分数和小数统称为分数

C.正整数集、负整数集并列在一起构成整数集D.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2、分别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有理数

(1)既是正数又是分数的'有理数

(2)既是分数又是负数的有理数

(3)既是负数又是整数的有理数

(4)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

3、零是()

A.最小的有理数B.最小的整数

C.最小的自然数D.最小的正整数

4、某商店购进标重为100千克的袋装大米10袋,店主过秤时记录各袋重量如下:+2,+3,0,-1,+1,-0.5,+1,-0.5,+1,-1.5,问这10袋大米实际各重多少千克?总重量为多少千克?

5、观察下列各组数,请找出他们的排列规律,并写出后面的2个数

(1)-2,0,2,4,…

(2)1,…

6、我们用字母a表示一个有理数,试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举出反例。

(1)a一定表示正数,-a一定表示负数

(2)如果a是零,那么-a就是负数

(3)若-a是正数,则a一定为非正数

●体验中考

1、(2009绵阳)下列说法:①零是整数;②零是正数;⑶零是偶数;④零是非负数,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参考答案:

随堂检测:

1、整数,分数,有理数

2、省略

3、正有理数数集合:{2,5,0.128,3.14,+27,,26.…},

负有理数数集合:{-13.5,-2.236,-,-15℅,-,…},

整数集合:{2,5,0,+27,-,-15℅,26.…},

正分数集合:{0.128,3.14,+27,,,…},

负分数集合:{-13.5,-2.236,-,-15℅,-,…},

非负整数集合:{2,5,0,+27,-,26.…}。

拓展提高:

1、D解析:A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B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C正整数集、零、负整数集并列在一起构成整数集

2、(1)2.5,(2)-2.5(3)-2(4)0

3、C.没有最小的有理数,也没有最小的整数,1是最小的正整数

4、解析:10袋大米实际各重102千克,103千克,100千克,99千克,101千克,99.5千克,101千克,99.5千克,101千克,98.5千克

100×10+2+3+0-1+1-0.5+1-0.5+1-1.5=1004.5千克

5、解析:(1)6,8

(2)省略,

6、解析:(1)错,a=-2–a=2

(2)错如果a是零,那么-a就是零

(3)正确

体验中考:

1、C.分析: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故①错;因为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故②正确;正数和零称为非负数;故④正确;-4,-2,0,2,4等这些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故⑶正确

篇5:感受大自然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感受大自然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一)辨别正误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已经足以展示大自然之美。()

2.我国濒危高等植物高达4000~5000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植物

也有312种,导致物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生物物种不断进化、优胜劣汰。()

3.据世界银行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所作的预计,到,中国仅燃煤污染

一项导致的损失就高达39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3%。这说明

环境问题直接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青岛市开展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机关事业单位公用车辆除值班

车辆外—律停驶,并倡导社会车辆尽量停驶。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节约能源、

保护环境。()

5.环境问题是指人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6.当今,人类面临的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农作物减少,产量降低。()

(二)单项选择题

1.这组图片说明()。

A.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无穷B.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

C.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D.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诗说明鉴赏的自然风景会()。

A、因观赏距离不同而有所变化B.因观赏时间不同而有所变化

C.因观赏角度不同而有所变化D.因观赏者想象力不同而有所变化

3.据报道,全球1/4的陆地开始荒漠化,2/3的可耕旱地已经被毁,2.5亿人受

到直接影响,10亿人受到威胁。造成这一事实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C.不可抗拒的历史因素D.自然灾害严重

4.据悉,我国奥运会所有场馆都采用了中水回用系统,污水处理利用率达到

100%。五棵松体育馆通过中水、雨水和自来水“三水合一”,充分发掘可再生水资

源,有效减少外排流量,每年可节约自来水约17万立方米。我国奥运会所有场馆

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我国()。

A、人口压力过大B。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C.水资源相对紧缺D.环境污染严重

5.我国风景区由于近10多年的超载开发,不少风景区宾馆饭店、培训中心、索

道、游乐城等“人造景观”一应俱全,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现象十分突出,自然生

态系统遭到空前破坏。这表明()。

①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比较严重②为了经济的发展,破坏一点自

环境算不了什么③以牺牲生态、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旅游经济是得不偿失的

④有不少地方没有意识到破坏自然景观带来的严重后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做法

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在体育馆观看体育比赛时随手乱扔垃圾

B.周末朋友聚会时去露天烧烤店吃烧烤

C.去超市购物时携带布袋子

D.在休渔期出海打鱼

(三)不定项选择题

1.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审美领域。面对纷繁复杂的审美对象,我

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对象,另一种是未经人类

直接改造的自然。下列属于前者的是()。

A、寥廓的星空B.浩瀚的大海

C.绚丽的朝霞D.北京奥运场馆,

2.2008新年伊始,我国浙江、安徽、江苏等省出现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

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给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严重影响,造成巨

大经济损失。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环境恶化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B.环境问题会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C.环境问题只是中国面临的严重问题D.我们应保护环境,停止发展经济

3.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

准的通知》,要求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除对温度有特定要求并经批准的用户

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不得高于20摄氏

度。合理控制空调温度()。

A.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B.有利于身体健康

C.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D.影响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

4.人与大自然本应该是友好相处的朋友,但是不和谐之音却屡见不鲜,主要

表现在()。

A.自然物种的减少B.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

C.环境状况不容乐观D.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5.右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B.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C,环境保护形势严峻D.人类生存受到威胁

(四)关注我们生存的家园

(材料一)伴随着人口数量膨胀和经济快速发展,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据科学家估计,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物种的丧失速度由大致每天1个加快到每小时1个。

(材料二)在太湖风景区有一座山,山上的别墅鳞次栉比,原来山体的绿色植

被被砍伐殆尽,远看白花花一片。开发商为了在有限的空间里获得最大的利润,

将房子盖得非常密,使得房子与整个山体极不协调,大煞风景。

(材料三)我们面临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可以说,污染无处不在。

1、上面3则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说明了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

2.上述不和谐现象会带来什么危害?

3.你所在的班级准备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题组织活动,请你提供3种活动形式。

(五)关注我们生存的家园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城市新闻]20“五一”黄金周期间,每天有300多名环卫工人两班倒,24

小时不间断地清扫天安门地区各类垃圾,7天共清理各类垃圾146吨,日产垃圾量

是平日的9倍多。

[观察漫画]

1.新闻和漫画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

2.类似上述不和谐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时有发生,请你再列举两例。

3.你认为应该如何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从3个角度回答。)

(六)小鸟的诉说

某校九年级学生张野在学习了《感受大自然》这一课的内容后,有感而发,写

下了一首题为“小鸟的诉说”的诗歌:

小鸟的诉说

我是一只小小鸟,喜欢唱歌和舞蹈。

可是近来很烦恼,栖息之地日减少。

想要远迁换新巢,空中气体似毒药。

夜里强光把眼照,晕头转向路难找。

一头栽在污水旁,耳边有语在诉怨。

垂危鱼儿泪已干,沙尘狂舞迷我眼。

强张小口向人唤,及时悔过尚不晚。

望君热爱大自然,共建和谐谋发展。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1.诗歌反映了哪些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现象?

2.这些现象会带来哪些危害?

3.你可以为改变诗歌中所反映的现象做些什么?

篇6:语文课文天窗过关训练试题

语文课文天窗过关训练试题

天窗

班级 姓名

课前预习

1.正确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慰藉( )、一瞥( )、卜落( )

2.运用学习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慰籍、一瞥、猛厉、扫荡、神奇、真切

用 理解 ,它的意思是 。

用 理解 ,它的意思是 。

用 理解 ,它的意思是 。

用 理解 ,它的意思是 。

用 理解 ,它的意思是 。

用 理解 ,它的.意思是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从那小小玻璃,你会看见 ,你会看见 ;你想像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 ,你想像 。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像锐利起来!

(2)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 , ,想像到 , ,

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 想像到 ,也许是 ,也许是 ,——总之,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像中展开。

4.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

家庭作业

基础题:

1.摘录课文中的排比句、比喻句并背诵。自己各写一句比喻句和排比句。

2.从“天窗的位置与作用”及“天窗是孩子门惟一的慰藉”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地写下来。

3.发挥你的想象写话。

在 ,我会从 上面的 想象到

我会从 上面的 ,想象到 。

选择题:

1.对风、云、雨、电等看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想象说话,注意要抓住特点,既要大胆又

要合情合理,也可以把平时在影视媒体中看到的结合进去。

2.你希望大人如何支持你的有益活动?和父母进行一面次交流。

篇7:有理数的减法过关训练试题

随堂检测

1、有理数的减法的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______这个数的__________.

2、计算:

(1)(-)﹣(+)(2)(+3.7)-(+6.8)

(3)(-16)﹣(-10)(4)3.36-4.16

(5)(-5)-(-6)(6)0-(-3.6)

3、列式计算:

(1)比-8小17的数是什么?

(2)一个加数是-0.01,和是-25,则另一个加数是什么?

4、分别求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

(1)表示+1与-6的数的点.(2)表示-2.5与-7.5的数的点.

(3)表示数a的点与数b的点.(4)表示数a的.点与数-a的点.

典例分析

若两数之差为正数,下面各结论:

(1)被减数一定是正数.

(2)减数的绝对值一定小于被减数的绝对值.

(3)被减数为正数或减数为负数.

(4)被减数一定大于减数.

其中正确的是

A.(1)B.(4)C.(1)(2)(3)(4)D.(2)(4)

解:通过举出反例对各种叙述进行判断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1)如:(-2)-(-3)=-2+3=1故(1)错误

(2)如:(+3)-(-8)=3+8=11故(2)错误

(3)如:(-1)-(-5)=-1+5=4故(3)错误

(4)正确

故选B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有理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B.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比这两个有理数的差大.

C.减去一个负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D.减去一个正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2.填空题;

(1)(-5)-(-2)=________(-3)-(3)=______.

(2)比-3小2的数是___________.

(3)一个正数与其绝对值的差是__________.

(4)甲乙两数的和为-16,乙数为9,则甲数为____________.

(5)若x=12,y=-13,z=-15,则x-∣y∣-∣z∣=____________.

3、列式计算:

(1)差是-0.69,被减数是-0.31,问减数是多少?

(2)3减去-与(-)的和是多少?

4、矿井井下A、B、C三处分别为A(-250m),B(-149m),C(-75.5m),请问哪处最高?哪处最低?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多少?

5、北方网消息: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扶优治劣引导消费,“3.15”前夕,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对本市市场上食品进行了监督检查,检查一商店某水果10个罐头的质量,超出记为“+”,不足记为“-”,情况记录如下:-3克、+2克、-1克、-5克、-2克、+3克、-2克、+3克、+1克、-1克

(1)总的情况是超出还是不足?

(2)求平均差(计算方法为总量除以数量)

(3)根据减法意义求最多的与最少的罐头重量的差值。

●体验中考

1、(2009,日照)某市元旦的最高气温为20C,最低气温为-80C,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A.-100CB.-60CC.60CD.100C

2、(2009,荆州)定义a*b=a2-b,则(1*2)*3=______

参考答案:

随堂检测

1、加上,相反数

2、(1)(-)﹣(+)=(-)+(-)=-

(2)(+3.7)-(+6.8)=(+3.7)+(-6.8)=-3.1

(3)(-16)﹣(-10)=(-16)+(+10)=-5

(4)3.36-4.16=-0.8

(5)(-5)-(-6)=1

(6)0-(-3.6)=3.6

3、(1)-8-17=-8+(-17)=-25

(2)-25-(-0.01)=)-25+(+0.01)=-24.99

4、(1)

(2)

(3)

(4)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C.A如:(-2)-(-3)=-2+3=1故A错误

B如:(+3)-(-8)=3+8=11;(+3)+(-8)=-5故B错误

D如:(-1)-5=-6故D错误

2、(1)-3,(2)-5(3)0(4)-25(5)x-∣y∣-∣z∣=12-13-15=-16

3、(1)-0.31-(-0.69)=0.38(2)3-[-+(-)]=

4、解:-75.5-(-250)=-75.5+250=174.5

答:C处最高,A处最低,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174.5米.

5、(1)(-3)+(+2)+(-1)+(-5)+(-2)+(+3)+(-2)+(+3)+(+1)+(-1)=-5,即总量不足5克

(2)每罐平均不足

(3)最多+3克,最少的-5克,故+3-(-5)=8克,即最多与最少相差8克

●体验中考

1、D

2、-2

篇8:初一绝对值过关训练试题和答案

初一绝对值过关训练试题和答案

绝对值

随堂检测

1、绝对值为4的有理数是(  )

A. ±4  B. 4 C. -4  D. 2

2、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  )

A.这两个数一定是互为相反数

B.这两个数一定相等

C.这两个数一定是互为相反数或相等

D.这两个数没有一定的关系

3、绝对值小于4的整数有(  )

A.3个     B.5个     C.7个     D.8个

4、化简 的结果是_______-

5、绝对值与相反数都是它的本身(  )

A.1个     B.2个     C.3个      D.不存在

典例分析

若m为有理数,且 那么m是(   )

A.非整数     B.非负数     C.负数     D.不为零的数

解析:根据“正数或零”的绝对值等于本身可知,-m≥0,所以他的.相反数m≦0,即为非正数.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的绝对值是(  )

A .-3      B.       C. 3      D.

2、若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b≤0     B. a+b<0 c.=“” b=“” d.=“”>0

3、-3的绝对值是_______,绝对值是3的数是________.

4、一个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左侧,且 ,则a=__________.

5、若的相反数是-0.74,则 .

6、若 .

7、若 ,求a、b的值.

8、某检测小组乘汽车检修供电线路,向南记为正,向北记为负。某天自A地出发,所走路程(单位:千米)为:+22,-3,+4,-2,-8,+17,-2,+12,+7,-5,每千米耗油0.06升,问今天共耗油多少升?

●体验中考

1、(20湖南郴州)-5的绝对值是

A.5               B.              C.             D.

2、(2009年广西贺州)计算:           .

3、(2008太原市)下列四个数的绝对值比2大的是(  )

A.-3     B.0      C.1       D.2

参考答案:

随堂检测

1、A 分析:绝对值为4的数是±4

2、C 分析: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可相等,也可互为相反数

3、C 分析:绝对值小于4的整数由-3,-2,-1,0,1,2,3,共7个

4、4 分析:因为 ,所以

5、A分析:只有零一个

拓展提高

1、B

2、A 分析:由  说明a+b是负数或零,即a+b≤0

3、3;±3

4、-4.5 分析:因为a在原点的左侧,则a为负数,又因为 ,a=-4.5

5、0.74 分析:a的相反数是-0.74,则a=0.74,所以

6、3或-1  分析:由 得x=3或x=-1

7、因为 , ,所以若 ,则a-2=0.b-3=0

故a=2,b=3

8、分析:先求出检修小组乘汽车行驶的总路程,然后再求出总耗油量即可

所以总耗油量为82×0.06=4.92(升)

答:今天共耗油4.92升

篇9:给自己奖赏阅读训练试题答案

给自己奖赏阅读训练试题答案

给自己奖赏

奥运金牌,显赫耀眼,使多少健儿为之角逐;

奥斯卡金像奖,华贵、迷人,令多少明星为之癫狂;

诺贝尔奖,更是至高无上,让多少文坛巨子、科学之父、名人学者神往!

人生一回,能获此殊荣,自然是一种幸运,一种幸福,一种辉煌!然而,这种巨奖,却不是我们平平常常的人所能得到的,甚至除此之外的“这个杯”“那个杯”, 我们都无法分享。

得不到殊荣,不必懊恼;

享受不到大奖,不必失望。

没有这些,我们的生活照样红红火火!我们的人生同样充满生机与希望!是的,我们的生活平凡几近庸碌,我们的`工作普通几近无闻,可能在这平凡与普通中,我们可以享受到许多可爱的小事,我们随时可以给自己奖赏!

不是吗?当你完成一天的工作,骑车行进在下班的路上,你心中感到十分轻松;

当你把节省下的零钱,寄给乡下一位失学的孩子,你心中有一丝宽慰;

当你把刚刚写好的稿件,投进绿色的邮筒,你心中又多了一份企盼;

当你和朋友相聚,海阔天空地畅谈,你从中汲取了多少鼓励与力量……

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我们认真做了,我们的生活就很充实;

小小的愉快,我们体会到了,就是我们给自己的奖赏!

1.请你给句子中画线的词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诺贝尔奖,更是至高无上,让多少文坛巨子、科学之父、名人学者神往。( )

(2)当你和朋友相聚,海阔天空地畅谈,你从中汲取了多少鼓励与力量。( )

(3)奥运金牌,显赫耀眼,使多少健儿为之角逐。( )

(4)奥斯卡金像奖,华贵、迷人,令多少明星为之癫狂。

2.各就各位。

(1)文中的省略号表示[ ] A.列举省略

B.语气停顿

C.时间延长

D.语意未尽

(2)“给自己奖赏”指的是[ ] A.自己给自己物质上的奖励。

B.认真做力所能及的事,享受可爱的小事。

3.请你用“____”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4.请你用“____”画出文中的排比句,你能仿照样接着写两句吗?

参考答案:1.(1)向往(2)鼓舞(3)拼搏(4)疯狂 (意思对即可)

2.(1)A (2)B

3.小小的愉快,我们体会到了,就是我们给自己的奖赏。

4.“当你把节省下的零钱……鼓励与力量……”

当你出色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走在回家的路上,你会感到特别高兴;

当你把拾到的钱包还给失主,你会感到十分舒畅。

(意思对即可)

篇10:物理电场强度课后训练试题答案

物理电场强度课后训练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电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个未接触的电荷发生了相互作用,一定是电场引起的

B.只有电荷发生相互作用时才产生电场

C.只要有电荷存在,其周围就存在电场

D.A电荷受到B电荷的作用,是B电荷的电场对A电荷的作用

2.下列关于电场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电场中某点的场强在数值上等于单位电荷受到的电场力

B.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该点检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

C.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就是检验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D.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该点有无检验电荷无关

3.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F/q [ ]

A.该定义式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B.F是检验电荷所受到的力,q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电量

C.场强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

D.由该定义式可知,场中某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大小与该点场强的大小成正比

4.A为已知电场中的一固定点,在A点放一电量为q的电荷,所受电场力为F,A点的场强为E,则 [ ]

A.若在A点换上-q,A点场强方向发生变化

B.若在A点换上电量为2q的电荷,A点的场强将变为2E

C.若在A点移去电荷q,A点的场强变为零

D.A点场强的大小、方向与q的大小、正负、有无均无关

A.当r→0时,E→∞B.发r→∞时,E→0

C.某点的场强与点电荷Q的大小无关

D.在以点电荷Q为中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处的电场强度都相同

6.关于电场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场线的方向,就是电荷受力的方向

B.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沿电场线运动

C.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电荷所受电场力越大

D.静电场的电场线不可能是闭合的

7.如图1所示,带箭头的直线是某一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在这条线上有A、B两点,用EA、EB表示A、B两处的场强,则 [ ]

A.A、B两处的场强方向相同

B.因为A、B在一条电场上,且电场线是直线,所以EA=EB

C.电场线从A指向B,所以EA>EB

D.不知A、B附近电场线的分布情况,EA、EB的.大小不能确定

8.真空中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量的值均为q,相距r,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处的场强为 [ ]

A.0 B.2kq/r2 C.4kq/r2 D.8kq/r2

9.四种电场的电场线如图2所示.一正电荷q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M点向N点作加速运动,且加速度越来越大.则该电荷所在的电场是图中的 [ ]

10.图3表示一个电场中

a、b、c、d四点分别引入检

验电荷时,测得检验电荷所

受电场力与电量间的函数关系图像,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电场是匀强电场 B.这四点场强的大小关系是Ed>Ea>Eb>Ec

C.这四点场强的大小关系是Ea>Eb>Ec>Ed D.无法比较这四点场强大小关系

11.如图4,真空中三个点电荷A、B、C,可以自由移动,依次排列在同一直线上,都处于平衡状态,若三个电荷的带电量、电性及相互距离都未知,但AB>BC,则根据平衡条件可断定 [ ]

A.A、B、C分别带什么性质的电

B.A、B、C中哪几个带同种电荷,哪几个带异种电荷

C.A、B、C中哪个电量最大

D.A、B、C中哪个电量最小

二、填空题

12.图5所示为某区域的电场线,把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q放在点A或B时,在________点受的电场力大,方向为______.

13.如图6,正点电荷Q的电场中,A点场强为100N/C,C点场强为36N/C,B是AC的中点,则B点的场强为________N/C.

14.真空中有一电场,在电场中的P点放一电量为4.0×10-9C的检验电荷,它受到的电场力为2.0×10-5N,则P点的场强为________N/C;把检验电荷电量减小为2.0×10-9C,则该电荷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为__________N

15.在空间某一区域,有一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的液滴,带正电荷,电量为q,在此电场中恰能沿竖直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则此区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______N/C,方向__________.

16.在x轴上有两个点电荷,一个带正电荷Q1,另一个带负电荷Q2,且Q1=2Q2,用E1、E2表示这两个点电荷所产生的场强的大小,则在x轴上,E1=E2的点共有____处,其中_______处的合场强为零,______处的合场强为2E2。

17.如图7,有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为9×103N/C.在电场内的竖直平面内作半径为1m的圆,圆心处放置电量为1×10-6C的正点电荷,则圆周上C点处的场强大小为______N/C,方向________.

三、计算题

18.如图8所示,A、B为体积可忽略的带电小球,QA=2×10-8C,QB=-2×10-8C,A、B相距3cm.在水平外电场作用下,A、B保持静止,悬线都沿竖直方向.试求:

(1)外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2)AB中点处总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

19.如图9,A、B两小球带等量同号电荷,A固定在竖直放置的10cm长的绝缘支杆上,B平衡于光滑的绝缘斜面上与A等高处,斜面倾角为30°,B的质量为52g,求B的带电量.电场强度答案

一、选择题

1.ACD 2.AD 3.D 4.D 5.ACD 6.CD

7.AD 8.D 9.D 10.B 11.BCD

二、填空题

12.A,与电场线相切且与电场线方向相反 13.56.3 14.5×103,1×10-5

15.mg/q,竖直向上 16.2,1,1 17.1.27×104,与水平方向成45°角

18.(1)2×105N/C,水平向左。(2)1.6×106N/C,水平向右

19.1×10-6C

篇11:平行线的判定过关的训练试题及答案

1、如图1,当_____=_____时,AD∥BC。

2、如图2,若1与2互补,2与4互补,则_____∥_____。

3、如图3,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D∥BC B、AB∥CD C、AD∥EF D、EF∥BC

4、如图4,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AB∥EF的是( )

A、2=180 B、3 C、4 D、B

5、如图5,如果AFE+FED=180,那么( )

A、AC∥DE B、AB∥FE C、EDAB D、EFAC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典例分析

例:如图,根据下列条件,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判定的依据。

(1)C;

(2)4;

(3)5=180

(4)B;

(5)2。

解:(1)∵C,AC∥D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4,AB∥D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5=180,AC∥D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B,DE∥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2,FD∥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评析:由角的关系来判断两条直线平行,其主要明确两点:1、这两个角是具有什么关系的角;2、这两个角是由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4,所以AD∥BC

B、因为BAD+D=180,所以AD∥BC

C、因为3,所以AD∥BC

D、因为BAD+B=180,所以AB∥CD

2、如图,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其依据是( )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如图所示,已知DAB=DCB,AF平分DAB,CE平分DCB,FCE=CEB,试说明:AF∥CE。

解:(1)因为DAB=DCB( ),

又AF平分DAB,

(2)所以_____= DAB( ),

又因为CE平分DCB,

(3)所以FCE=_____( ),

所以FAE=FCE。

因为FCE=CEB,

(4)所以______=________。

(5)所以AF∥CE( )。

4、如图,已知点D,E分别在AB,AC上,要使DE∥BC,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尽可能把所有条件写出来。比如:

(1)如果DEC+ECB=180,那么DE∥BC: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ABBC,2=90,3,求证:BE∥DF。

6、已知,ADE=B,求证DE∥BC。

7、如图,ABC=ACB,BD平分ABC,CE平分ACB,DBF=F,问:CE与DF的位置关系怎样?试说明理由。

●体验中考

1、(山东威海中考题改编)如图,直线 与直线a,b相交。若1=702=110,则a______b。

2、(广东湛江中考题)如图所示,请写出能判定CE∥AB的一个条件 。

3、(20湖南永州中考题) 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要a∥b,需增加条件 _______ (填一个即可)。

参考答案:

随堂检测

1、BCA,CAD 2、l1,l3 3、C 4、D 5、A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C 2、A 3、(1)已知,(2)FAE,角平分线定义,(3) DCB,角平分线定义,(4)FAE,CEB,(5)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2)如果ADE=B,那么DE∥BC;(3)如果AED=ECB,那么DE∥BC;(4)如果EDC=DCB,那么DE∥BC;(5)如果EDB+B=180,那么DE∥BC。

5、∵ ABBC ,4=90。

∵3,2=90, 4 。

BE∥DF。

6、解法1:延长AD交BC于F(如图1),

∵ AFC是△ABF的外角, AFC=B。

又∵ ADE=B , AFC=ADE

DE∥BC

解法2:如图2,反向延长DE,交AB于F。

∵ ADE是△AFD的外角,

ADE=1。

又∵ ADE=B ,

B。

DE∥BC

7、CE∥DF。

理由:∵BD平分ABC,CE平分ACB,

1= ABC,2= ACB

∵ ABC=ACB,

2

∵DBF=F

F

CE∥DF

●体验中考

1、∥ 2、DCE= A或 ECB= B或 A+ ACE= 3、3等

篇12:数学之相反数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随堂检测

1、一个数的相反数不是负数,则这个数一定是( )

A.负数B.正数C.正数或零D.负数或零

2、- 的相反数是

A.2 B.-2 C. D.-

3、下列各数中是负数的是( )

A. -(-4) B.-0 C.+【-(-3)】 D. -【-(-1)】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符号不同的数互为相反数

B. 所有的有理数都有相反数

C. 正数与负数互为相反数

D. 在数轴上远点两边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5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8)和8 B. 3.2和-4.5

C. 0.3和-0.31 D.-(+8)和+(-8)

◆典例分析

有理数-m的相反数是什么?当m 是什么数时,m-m?当m是什么数时,m=-m?当m 是什么数时,m-m?

分析:有理数-m的相反数是m;因为正数总大于负数,所以当m 是正数时,-m是负数,m只有0的相反数等于本身,所以当m=0时,m=-m;当m是负数时,-m为正数,此时m-m

解:-m的相反数是m;当m 是正数时,m当m=0时,m=-m;当m是负数时,m-m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5的相反数是_______,-(-5)的'相反数是_______

2、a=-25,那么-(-a)=_______

3、1-a的相反数是_______

4、_______ 与- 互为相反数,-a与_______ 互为相反数

5、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3.5,- ,0,100

6、已知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a与b互为相反数,并且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10,你能求出这两个数吗?

7、已知4a-6与-6是相反数,求a的值

●体验中考

1、(2009年青岛)- 的相反数的等于( )

A. B. - C.4 D.-4

2、(2008年广州市)若实数a、b互为相反数,则下列恒等式中正确的是( )

A.a-b=0 B.a+b=0 C.ab=1 D.ab=-1

参考答案:

随堂检测:

1、D分析:不是负数的数时正数或零,正数和零的相反数时负数或零

2、C

3、D分析:化简各数后A为4,B为0,C为3,D为-1 ,其中只有-1是负数,所以选D

4、B 分析:-3和+5符号不同,一正一负,且在数轴上的原点两边,但不是互为相反数,所以A、C、D都不对,故选B

5、A 分析:化简各数后,显然只有A中的两数时互为相反数

拓展提高:

1、-5

2、-25 分析:有多重符号的化简知-(-a)=-25

3、a-1 分析:a-b的相反数是b-a,所以1-a的相反数是a-1

4、,a 分析:- 互为相反数是 ,-a的相反数是a

5、3.5的相反数是-3.5,- 的相反数是 ,0的相反数是0,100的相反数是100

6、解: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它们之间的距离是10,所以这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都是5,因为题中不知a与b大小关系,所以当a=-5时,b=5, 当a=5时,b=-5,故这两个数是5和-5

7、解:因为6是-6的相反数,而已知4a-6是-6的相反数,又因为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有理数只有一个相反数,所以4a-6就是6,即4a-6=6,a=3

体验中考:

1、A

2、B分析: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和是0

化学离子反应过关训练题

试题答案

平行线的判定过关的训练试题及答案

招聘成本会计试题答案

考研英语试题答案

六年级期中考试题答案

党课考试试题答案

月考试题答案解析

鸟鸣涧试题答案

爱婴医院试题答案

过关训练试题以及答案(推荐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过关训练试题以及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