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赏析:陋室不陋

时间:2023-06-16 03:35:30 作者:Sukie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Suki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陋室铭》赏析:陋室不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陋室铭》赏析:陋室不陋,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陋室不陋(网友来稿)

一凡

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至今仍广为传诵。作者给他的陋室作铭,是要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几句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前两句以山不高、水不深衬托陋室之“陋”,以“仙”“龙”衬托作者之“德”,以“名”“灵”衬托作者之德“馨”,暗示了住处虽为陋室但不陋。第三句是文章的中心句,点明了文章的主旨,陋室因主人的“德馨”而“馨”,陋室因而不再是陋室。“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是一联工整的对句,名词“苔痕”对“草色”,动词“上”对“入”,名词“阶绿”对“帘青”,这个对句描写了陋室的自然环境优美,烘托陋室不陋。其实这里的景物并不很美,只是由于作者的感觉很好而已。“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写出陋室中往来人物的不俗,衬托陋室不陋。“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远离自己不喜欢的“丝竹”之乐,没有了“案牍”的劳累,写出了自己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以上四至七句描写了陋室的特点,作者写这些特点目的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这也就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这里作者先以“诸葛庐”、“子云亭”作类比,反映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然后又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操。

简陋的屋子在常人看来不足称道,但作者由于赋予了陋室特殊的象征意义,因此陋室不再是陋室,它比任何的华美的房屋都更美丽!

作者邮箱: flcz123456@163.com

[陋室不陋(网友来稿)]

篇2:刘禹锡《陋室铭》主题思想:陋室不陋

刘禹锡《陋室铭》主题思想:陋室不陋

这篇铭文融文之长,简短而又精粹,情丰而又理胜。写的是“陋室”,赞美的是“德馨”。因为品德高尚,所以陋室生光,无陋可言,读起来气象雄浑,朗朗上口,沁人心脾。

可以说,这篇短文表现的主题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慕富贵高洁清峻的品格。文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为本文的中心句,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陋室而不陋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本身的品德高尚。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看出作者的身高志愿,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态,后,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用各路名人的陋室再一次来突出自己的品德高尚。最后借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又一次的写出自己的品德高尚,突出了主题“陋室不陋”。

篇3:陋室铭陋室不陋的句子

陋室铭陋室不陋的句子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曰;何陋之有

借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写出了即使房间在简陋,有德行的衬托也不简陋.最后一句何陋之有更为点睛之笔,突出了中心

-------------------华丽丽的分割线------------------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叮

上一篇:观《变形计》有感  下一篇:没有了

篇4:陋室不陋作文750字

陋室不陋作文750字

我有一个小屋,它肩负着作为我的卧室与我的书屋的重大责任。小屋不足10平方米,再加上年久失修,已经非常破旧不堪了。尽管如此,我还是非常乐意住在小屋里,因为它承载了我的梦,我的阅读梦!

我和其他人农村孩子一样,在未上学时,是不会接触到书籍的。但不知是否是幸运之神站在我这边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与书籍与阅读结识。

我5岁那年,为赚一些零花钱,便同年纪较长的哥哥姐姐去捡破烂。而在我家的'周围有很多的废弃煤洞与小砖房,所以我们会经常光临这些场所。就在那一次的搜刮,我在小砖房内的一堆杂物中,找到了一本破旧但还算完整的印着图案的红色书籍。我怀着一颗好奇心翻看了几页,里面有配图,配图是黑白的,还有很多的文字。但那时的我不识字,只觉着图有趣,便带回了家。之后,姐姐看到我拿着一本红色的书籍,很是奇怪。我想姐姐现在在上学,应该认识书上的字,也就借机,让姐姐讲讲。看着书上的图,再配上姐姐绘声绘色的讲解,我愈发对书籍感到好奇,便请求姐姐教我识字和阅读。就此以后,便启开了我知识的大门。

都说一花一木一世界,阅读的世界也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继而步入校园,接触了更多的书籍,也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一本小说,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都是作者精心编织的美梦。一些文学作品,也有悲伤的,为什么还称之为美梦,而不叫作噩梦呢?每一个文学作品,都是凝聚了作者的心血以及情感,判断一个文字作品的美丽,不单纯地从作品的内容上,还应该从语言,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我在那一个个美梦中流连忘返,不舍得离开。

读一本书,就像看一个人,看一个世界。我阅读过,也收集过很多名著。如国外的,戏剧《暴风雨》、小说《悲惨世界》、史诗《亨利亚德》等。又如国内的,小说《西游记》、散文诗集《野草》、散文《朝花夕拾》等。因为阅读拉近了我们和作者心与心的距离,让我们与作者之间有了牵绊,更能感受彼此的情感。

阅读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每一次的交流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与感悟,也是自我的精神境界的升华。

我的小屋很简陋,但那里有我囤积的“粮食”。此时此刻,我想借用刘禹锡大诗人《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来形成我的小屋。

篇5:陋室不陋小学作文

陋室不陋小学作文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写了一首《陋室铭》,读了这篇文章我认为“斯是陋室”是房间简陋,但诗人的高尚品德却用“惟吾德馨”来形容的,从这两句话中,我有一些感悟。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说得容易,做的难,但没想到隔壁家70岁的老爷爷却做到了。他常常帮助行动不便的小朋友,或者去帮助危在旦夕的小动物。只要有难事,他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大家都喜欢这位老爷爷。我是在一次做客时发现他们家简陋的,房间里只摆着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我发现两把椅子中,其中有一个是雕刻细致的而另一张是有点磨损的。老爷爷还跟我说:“那个精致的`是给客人坐的,而另外一个是给我自己坐的。”多么为人着想的老爷爷呀!

而另外一方面,就如今的社会,所有人都因希望有豪华的房子,大一点的车子,过着富足的生活卖有毒的大米、奶粉、在小餐馆里的饭菜里放地沟油,导致许多人受害,最近报纸上写一位接生医生为了自己有钱,而把人家辛辛苦苦生的孩子给偷走了,卖了足够的钱,这是一种多么可耻的行为呀!我们一定不要向她学习呀!

我虽也想拥有一切,但我绝不会扔掉我的良心、道德,只有不丢下它们,才能做个“不陋”的人为人民造福,受到大家的称赞。

篇6:《陋室铭》陋室简介

陋室位于安徽和县城陋室东街。为唐代长庆四年(824),著名诗人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时所建。有铭,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并勒石成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宋王象之所撰《舆地纪胜》载:“和州陋室,唐刘禹锡所辟,有《陋室铭》柳公权书。”明代正德十年(1515)和州知州黄公标补书《陋室铭》碑文,并建有“梯松楼”、“半月池”、“万花谷”、“舞鹤轩”、“瞻辰亭”、“虚山亭”、“狎欧亭”、“临流亭”、“迎熏亭”、“筠岩亭”、“江山一览亭”等,可惜后来俱遭兵燹,惟刘禹锡《陋室铭》流传千载其高尚的情操.优雅的文辞,像山间的清泉,滋养着民族的心灵。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释

⑴ 在:在于,动词。

⑵ 名:出名,著名,因--而著名,名词作动词。

⑶ 灵:显得有灵气,名词作动词。

⑷ 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此,这。是:表判断。陋室:简陋的屋子。

⑸ 惟吾德馨: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上:动词,长到,蔓到。

⑺ 鸿儒:即大学问家,这里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⑻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⑼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古琴。

⑽金经:指用泥金书写的佛经。即《金刚经》。

⑾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音乐。

⑿之: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⒀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⒁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⒂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⒃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⒅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篇7:《陋室铭》陋室在哪里

《陋室铭》陋室在哪里

《陋室铭》里写到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就是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然而,《陋室铭》中的陋室在哪?答案是:安徽和县。

离开霸王祠,我就直奔“陋室”而去。

经过询问多人,才知道“陋室”的去处——就在和县县城内的一座公园内,名为“陋室公园”。从汽车站搭5元人力车到公园,也不过两里路。进了公园,不到100米,就能看见一尊塑像,不用说,这就是刘禹锡塑像了。

公元824年,也就是距今1181年,刘禹锡再贬和州刺史。他21岁考上进士后,曾官拜监察御史,仕途如日中天。和历代文人们一样,都在年轻气盛之时,发表“不当”言论,不合当权者“口味”,被遭无情贬谪,刘禹锡就是这样,先后贬到朗州、播州、连州、夔州、和州等。

刘禹锡为中唐时最为杰出的诗人,他的诗,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是流传最广的诗人之一。如《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题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再游玄都观》:“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对于我来说,博客的名字,也是取之刘禹锡的《浪淘沙》:“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来到陋室。只见里面有一小院,以前也许没有的。正堂一间和侧面两间,一间房,也就七、八平方,这在当时的条件来说,也算可以了。刘禹锡在和州,时间不过两年,但政声仍在,清正廉洁,正当做人,与他的《陋室铭》一样,受到了当地人的赞扬传颂。

“ 陋室”古迹历经千年风雨,几经修缮,才有现在模样。笔者看到,门口一带是广场,碧草茵茵,真有《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味道。

参观完陋室,了却心头之愿。陋室铭,一直为小时求学时津津乐道的文章,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这篇文章仍然有警示意义的,正所谓广夏万间,夜眠不过七尺;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不必奢侈求之,更不能发不义之财,一切简单就好。我顿然想起“陋室不陋?”的结论来。是啊, 一种情怀,忧国忧民忧社稷;三间陋室,写信写帖写文章,自由自在,何陋之有?离开和县的车上,我不禁写就打油诗一首遣怀:

和州刺史刘梦得,

诗词盖世为官忙。

心中有时处处有,

安心陋室写文章。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注释

⑴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神奇;灵异。

⑸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⑼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⑽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⑾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金:珍贵的。金者贵义,是珍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都可以说是金经。

⑿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⒀之: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⒁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⒂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⒃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⒄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⒅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⒆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选自《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在此去掉君子居之,体现他谦虚的品格。

⒇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孔子说的这句话见于《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里以孔子之言,亦喻自己为“君子”,点明全文,这句话也是点睛之笔,全文的文眼。

(21)谈笑有鸿儒:谈笑间都是学识渊博的人。鸿:大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陋室铭》教学反思精选

2.《陋室铭》经典句子赏析

3.《陋室铭》陋室简介

4.《陋室铭》的诗风

5.陋室铭表达的思想感情

6.陋室铭英文翻译及赏析

7.语文八年级上文言文复习之《陋室铭》

8.关于读陋室铭有感

9.文言文《陋室铭》简介

10.《陋室铭》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篇8:陋室铭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

作品原文

陋室⑴铭

山不在⑵高,有仙则名⑶。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⑷。斯是陋室⑸,惟吾德馨⑹。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⑺。谈笑有鸿儒⑻,往来无白丁⑼。可以调⑽素琴,阅金经⑾。无丝竹⑿之⒀乱耳⒁,无案牍⒂之劳形⒃。南阳⒄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⒅,孔子云⒆:何陋之有⒇?[2] [3]

陋室铭词语注释

⑴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神奇;灵异。

⑸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⑼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⑽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⑾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儒家经典,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金:珍贵的。金者贵义,是珍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都可以说是金经。

⑿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⒀之: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⒁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⒂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⒃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⒄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⒅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⒆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选自《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在此去掉君子居之,体现他谦虚的品格。

⒇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孔子说的这句话见于《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3] 这里以孔子之言,亦喻自己为“君子”,点明全文,这句话也是点睛之笔,全文的文眼。

(21)谈笑有鸿儒:谈笑间都是学识渊博的人 鸿; 大

陋室铭白话译文

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留住就显神灵。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富哦经。没有繁杂的音乐搅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草屋。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陋室铭英文翻译及赏析

《陋室铭》经典语句赏析

陋室铭文言文赏析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陋室铭作品赏析

《陋室铭》 4

《陋室铭》读书笔记

《陋室铭》原文

陋室铭 教案

陋室铭课件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赏析:陋室不陋(锦集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陋室铭》赏析:陋室不陋,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