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草履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何陋轩记阅读答案,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何陋轩记阅读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 目录
篇1:《何陋轩记》阅读答案
何陋轩记
【明】王守仁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①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③,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⑤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⑥孔子之言。
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注释】①蔡:周代古国。②上国:国都。③詈:骂。④郁:阻滞。⑤莳:栽种。⑥信:伸张。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就其 地 为 轩 以 居 予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人以为陋:
(2)于是人之及吾轩者:
(3)因名之曰 何陋:
(4)记之以俟来者: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断线句子的意思。(3分)
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
译文:
4.阅读全文,请概述作者写《何陋轩记》的目的。(4分)
答:
5.阅读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文字,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两文是如何体现陋室不陋的。(4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
何陋轩记阅读答案
1.就其地∕为轩∕以居予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停顿。 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中,就为是动词,所以应在为之前停顿,以相当于而,解释为来,所以以之前也要停顿。
2.(1)简陋(鄙陋) (2)到(3)命名(4)等候,等待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把握。完成时应联系课内文言文。比如,陋可以联系《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及可以联系《郑人买履》中的及市,名可以联系《醉翁亭记》中的名之者谁,俟可以联系《捕蛇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然而我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十个月,感到生活安宁而快乐。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完成时,要抓住句中关键字词。比如而旬安。
4.①伸张孔子夷地何陋之有的观点;②期待品德高尚的人来夷地教化百姓;③表达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④赞扬少数民族人民直率坦诚、乐于助人的品性。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应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完成。根据第一段最后一句,可以知道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伸张孔子夷地何陋之有的观点。根据第二段最后一句,可以知道作者期待君子来夷地教化百姓。根据然此无报于其质也,可以知道该文还赞美夷人的美好品行。作者在条件艰苦的夷地居住而忘记了居住在夷地,可知此文和《陋室铭》一样,表达了作者安乐道的人生态度。
4.①居住环境优美:刘禹锡居所苔痕碧草相映;王守仁住处竹木花草相伴;②生活情趣高雅:刘禹锡调素琴、阅金经;王守仁添置琴编图史;交往人物不俗:刘禹锡只与鸿儒交往;王守仁与游学读书人往来。
解析:此题同时考查对课内以及课外文言文内容的把握。《陋室铭》是从居住环境、生活情趣、交往人物等角度体现陋室不陋的,《何陋轩记》与其类似。
【译文】
当初,孔子想搬到九夷(边远之地)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王守仁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上古蔡国属地以外的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个月,却很安乐。夷人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阴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却又阴暗潮湿。我曾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夷民纷纷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焦增多了。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于是给轩取名为何陋轩。
哎呀,现在夷人的风俗,崇尚巫术,敬奉鬼神,轻慢礼仪,放任性情,然而这对他们淳朴的本质并没有损害。果真有君子住到这里来,开导教化他们大概很容易吧。可是我不是那种能担此重任的君子,因此写下这篇记,用以等待将来的人。
篇2:《何陋轩记》阅读答案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①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③,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⑤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⑥孔子之言。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释】①蔡:周代古国。②上国:国都。③詈:骂。④郁:阻滞。⑤莳:栽种。⑥信:通“伸”,伸张。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守仁/以罪谪龙场
B.就石穴/而居之
C.昔孔子/欲居九夷
D.于是/人之及吾轩者
(2)解释文中下列句子加点词的含义。
①守仁以罪谪龙场 因为
②就石穴而居之 靠近
③因名之曰“何陋” 名作动,命名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②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
(4)从选文中你能看出“何陋轩”是如何来阐明孔子“何陋之有”的观点吗?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分析】参考译文:
当初,孔子想搬到九夷(边远之地)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王守仁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上古蔡国属地以外的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个月,却很安乐。夷人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阴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却又阴暗潮湿。我曾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夷民纷纷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焦增多了。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于是给轩取名为“何陋轩”,来伸张孔子的话。
【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仔细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答案即可。
ABD.正确。
C.错误;句意为:当初,孔子想搬到九夷(边远之地)去住;故断句为:昔/孔子欲居九夷。
故选:C。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王守仁因罪被贬龙场。以:因为。
②句意为:就着石洞住下。就:靠近。
③句意为:于是给轩取名为“何陋轩”。名:名作动,命名。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居,居住;两个“之”的意思分别为音节助词和宾语前置的标志。句意为: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句中重点词:于,在;是,这;及,到;若,好像;都,都市。也句意为:在这时候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然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机那语句来分析。结合内容,从“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中可知,住处竹木花草相伴,居住环境优美;从“琴编图史”中可知,添置琴编图史,生活情趣高雅;从“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中可知,与游学读书人往来,交往人物不俗。
答案:
(1)C
(2)①因为;②靠近;③名作动,命名。
(3)①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在这时候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然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
(4)居住环境优美(桧竹卉药妆扮居室)、生活情趣高雅(与琴编图史相伴)、交往人物不俗(与文人学士交往)。
篇3:何陋轩记阅读答案
【明】王守仁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①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③,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⑤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⑥孔子之言。
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注释】①蔡:周代古国。②上国:国都。③詈:骂。④郁:阻滞。⑤莳:栽种。⑥信:伸张。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就其 地 为 轩 以 居 予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人以为陋:
(2)于是人之及吾轩者:
(3)因名之曰“何陋”:
(4)记之以俟来者: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断线句子的意思。(3分)
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
译文:
4、阅读全文,请概述作者写《何陋轩记》的目的。(4分)
答:
5、阅读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文字,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两文是如何体现陋室不陋的。(4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
篇4:何陋轩记阅读答案
1、就其地∕为轩∕以居予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停顿。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中,就为是动词,所以应在为之前停顿,以相当于而,解释为来,所以以之前也要停顿。
2、(1)简陋(鄙陋)(2)到(3)命名(4)等候,等待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把握。完成时应联系课内文言文。比如,陋可以联系《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及可以联系《郑人买履》中的及市,名可以联系《醉翁亭记》中的名之者谁,俟可以联系《捕蛇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然而我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十个月,感到生活安宁而快乐。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完成时,要抓住句中关键字词。比如而旬安。
4、①伸张孔子夷地何陋之有的观点;②期待品德高尚的人来夷地教化百姓;③表达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④赞扬少数民族人民直率坦诚、乐于助人的品性。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应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完成。根据第一段最后一句,可以知道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伸张孔子夷地何陋之有的观点。根据第二段最后一句,可以知道作者期待君子来夷地教化百姓。根据然此无报于其质也,可以知道该文还赞美夷人的美好品行。作者在条件艰苦的夷地居住而忘记了居住在夷地,可知此文和《陋室铭》一样,表达了作者安乐道的人生态度。
4、①居住环境优美:刘禹锡居所苔痕碧草相映;王守仁住处竹木花草相伴;②生活情趣高雅:刘禹锡调素琴、阅金经;王守仁添置琴编图史;交往人物不俗:刘禹锡只与鸿儒交往;王守仁与游学读书人往来。
解析:此题同时考查对课内以及课外文言文内容的把握。《陋室铭》是从居住环境、生活情趣、交往人物等角度体现陋室不陋的,《何陋轩记》与其类似。
篇5:明代《何陋轩记》阅读答案及翻译解析
明代《何陋轩记》阅读答案及翻译解析
何陋轩记
[明]王守仁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①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③,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⑤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⑥孔子之言。
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①蔡:周代古国。②上国:国都。③詈(lì):骂。④郁:阻滞。⑤莳:栽种。⑥信:伸张。
17.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人以为陋 简陋
(2)因名之曰“何陋”命名
1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C )
例句:安而乐之
A.民相与伐木阁之材
B.居于丛棘之间
C.就石穴而居之
D.今夷之俗
1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
然而我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十多月,感到生活安宁而快乐。
20.阅读全文,请概述作者写《何陋轩记》的目的。(4分)
①伸张孔子夷地“何陋之有”的观点。②期待品德高尚的人来夷地教化百姓。③表达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④赞扬少数民族人民直率坦诚、乐于助人的品性。
参考译文
孔子想搬到九夷(边远之地)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王守仁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上古蔡国属地以外的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个月,却很安乐。夷人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阴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却又阴暗潮湿。我曾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夷民纷纷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焦增多了。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于是给轩取名为“何陋轩”,来伸张孔子的话。
哎呀,现在夷人的风俗,崇尚巫术,敬奉鬼神,轻慢礼仪,放任性情,然而这对他们淳朴的本质并没有损害。果真有君子住到这里来,开导教化他们大概很容易吧。可是我不是那种能担此重任的君子,因此写下这篇“记”,用以等待将来的人。
篇6:何陋轩记原文及翻译
何陋轩记原文及翻译
何陋轩记原文及翻译
何陋轩记
【明】王守仁
原文: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1]?”
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2],于今为要绥[3],而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4],将陋其地,弗能居也。
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求其所谓甚陋者而莫得。独其结题鸟言,山栖羝服[5],无轩裳宫室之观[6],文仪揖让之缛[7],然此犹淳庞质素之遗焉[8]。盖古之时,法制未备,则有然矣,不得以为陋也。
夫爱憎面背,乱白黝丹[9],浚奸穷黠[10],外良而中螫[11],诸夏盖不免焉[12]。若是而彬郁其容[13],宋甫鲁掖[14],折旋矩矱[15],将无为陋乎?夷之人乃不能此,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则有矣。世徒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16],吾不谓然也。
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17];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予喜不予陋,益予比[18]。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谓予之乐之也,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
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19],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孔子之言[20]。
嗟夫!诸夏之盛,其典章礼乐,历圣修而传之,夷不能有也,则谓之陋固宜;于后蔑道德而专法令,搜抉钩絷之术穷,而狡匿谲诈,无所不至,浑朴尽矣!
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为欲居也欤?虽然,典章文物,则亦胡可以无讲?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不中不节,卒未免于陋之名,则亦不讲于是耳。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译文:
当初,孔子想搬到九夷(边远之地)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王守仁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上古蔡国属地以外的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个月,却很安乐。夷人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 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阴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却又阴暗潮湿。我曾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夷民纷纷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焦增多了。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于是给轩取名为“何陋轩”。
哎呀,现在夷人的风俗,崇尚巫术,敬奉鬼神,轻慢礼仪,放任性情,然而这对他们淳朴的本质并没有损害。果真有君子住到这里来,开导教化他们大概很容易吧。可是我不是那种能担此重任的君子,因此写下这篇“记”,用以等待将来的人。
篇7:《南轩记》阅读答案
曾巩
得邻之茆(máo)地,蕃之,树竹木,灌蔬于其间,结茅以自休,嚣然而乐。世固有处廊庙之贵,抗万乘之富,吾不愿易也。
人之性不同,于是知伏闲隐奥,吾性所最宜。驱之就烦,非其器所长,况使之争于势利、爱恶、毁誉之间邪?
然吾亲之养无以修,吾之昆弟饭菽藿羹之无以继,吾之役于物,或田于食,或野于宿,不得常此处也,其能无焰然于心邪?
少而思,凡吾之拂性苦形而役于物者,有以为之矣。士固有所勤,有所肆,识其皆受之于天而顺之,则吾亦无处而非其乐,独何必休于是邪?顾吾之所好者远,无与处于是也。
然而六艺百家史氏之籍,笺疏之书,与夫论美刺非、感微托远、山镵(chán)冢刻、浮夸诡异之文章,下至兵权、历法、星官、乐工、山农、野圃、方言、地记、佛老所传,吾悉得于此。
皆伏羲以来,下更秦汉至今,圣人贤者魁杰之材,殚岁月,惫精思,日夜各推所长,分辨万事之说,其于天地万物,小大之际,修身理人,国家天下治乱安危存亡之致,罔不毕载。处与吾俱,可当所谓益者之友非邪?
吾窥圣人旨意所出,以去疑解蔽。贤人智者所称事引类,始终之概以自广,养吾心以忠,约守而恕者行之。其过也改,趋之以勇,而至之以不止,此吾之所以求于内者。
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
彼何与于我哉?此吾之所任乎天与人者。然则吾之所学者虽博,而所守者可谓简;所言虽近而易知,而所任者可谓重也。
书之南轩之壁间,蚤夜觉观焉,以自进也。南丰曾巩记。
(选自《唐宋八大家》延边人民出版社)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蕃之,树竹木 蕃:繁殖
B.然吾亲之养无以修 亲:亲戚
C.士固有所勤,有所肆 肆:尽、尽力
D.贤人智者所称事引类 称:称赞
6.下列各句中的“于”字,与“吾之役于物”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
B.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
C.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
D.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
8.文章开头说“结茅以自休,嚣然而乐”,试结合全文概括“乐”的内涵(3分)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世固有处廊庙之贵,抗万乘之富,吾不愿易也。(3分)
(2)人之性不同,于是知伏闲隐奥,吾性所最宜。(3分)
(3)其过也改,趋之以勇,而至之以不止,此吾之所以求于内者。(4分)
篇8:《南轩记》阅读答案
5.答案 C(A,蕃,同“藩”,屏障,这里是作为屏障,意译为“围上篱笆”。 B,亲,指父母亲,根据作者身世这里指母亲。D,称,“称”和“引”在这里都是援引、引证的意思,后面多接言语、事例等。)
6.答案:C(A.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本句选自荀子《劝学》。 B,于,介词,引进处所或对象,可译为“在”;本句选自班固《苏武传》。C.于,表被动,可译为“被”或“受”,与例句中的“于”字用法相同;本句选自韩愈《师说》。D,于,介词,可译为“对”,引进对象;本句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
7.答案:C。
附原文的标点: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
8.答:居住在南轩,欣赏自然美景,忘掉功名富贵,感到快乐;南轩如同朋友,在这里博览群书,懂得修身养性之道,感到快乐;读圣贤书,明白事理,懂得治国之道,感到快乐。
9.(1)译:世上固然有身在朝廷的`显贵,财富与国君匹敌(相当)的富商,但我不愿意和他们互换位置。(计分点:“贵”与“富”,“抗”,“易”)
(2)译:世人的性情各不相同,由此而明白处于闲散的生活状态中,隐居在僻静的处所,对我的性情最为合适。(计分点:“于是”,“ 伏闲隐奥”,“宜”)
(3)译:人有过错就改正,凭勇敢去对待所要奔赴的事业,靠永不止息来实现最高的目标,这些都是我要从内心来加以索求的东西(原因)。(计分点:“所以”“求于内”“至之”,注意“以勇”“ 以不止”与“此……者”的句式特点)
篇9:《东轩记》阅读答案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败刺史府门 败:冲毁 B.旦则复出营职 营:料理
C.而不害于学 害:害怕 D.独幸岁月之久 幸:希望
3.下列四组中,全都是表现作者不得志人生中“超然”情怀的一组是(3分)
①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 ②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 ③旦莫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④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⑤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 ⑥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
A.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③④⑤ D. ①②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辙被贬筠州,尽管任盐酒税官,但处境可谓穷愁,际遇实属可伤,充满了失意之感,文章表达了作者谪居一隅的抑郁之情。
B.文章叙述盐酒税官舍被冲毁、轩成却不能安的现实,引发了作者对自己仕途生活的反思,庆幸自己变故而终能分享颜氏之乐。
C.文章用颜渊生活自苦与精神自乐,自己与颜渊,俗士与德者、达者等多重对比,表现自己重道、求道与行道的愿望。
D.身处逆境,对做官心灰意冷,作者寄望回归田园,潜心学习,求得精神之乐,以此终老故里,蕴含了对人生之乐的深情呼唤。
5.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3分)
(2)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3分)
★ 家谱记阅读答案
★ 沧浪亭记阅读答案
★ 虎丘记阅读答案
何陋轩记阅读答案(合集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