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florali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四年级上册应用题带答案,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四年级上册应用题带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四年级上册应用题带答案
四年级上册应用题带答案
1、四年级三班34个同学合影。定价是33元,给4张相片。另外再加印是每张2.3元。全班每人要一张,一共需付多少钱?平均每张相片多少钱?
2、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要行驶580千米,用了6小时。途中一部分公路是高速公路,另一部分是普通公路。已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行120千米,在普通的公路上每小时行80千米。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多少千米?
3、小华家距学校2300米,每天步行上学,有一天他正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前进着,一抬头看见路边的钟表发现要迟到,他马上改用每分钟150米的速度跑步前进,途中共用20分钟,准时到达了学校。小明是在离学校多远的地方开始跑步的?
4、84千克黄豆可榨12千克油,照这样计算,如果要榨120千克油需要黄豆多少千克?
5、一根绳子分成三段,第一、二段长38.7米,第二、三段长 41.6米,第一、三段长39.7米.求三段绳子各长多少米?
6、三筐苹果共重110.5千克,如果从第一筐取出18.6千克,从第二筐取出23.5千克,从第三筐取出20.4千克,则三筐所剩的苹果重量一样,原来三筐苹果各有多少千克?
7.小明和小华都是早上7:30从家里出发去上学,小明每分钟走120米,小华每分钟走80米,小明到达学校5分钟后发现忘了钢笔,就回家拿钢笔,7:55分和小华在路上相遇。从学校到家多远?
8、一个学生的家离学校有3千米。他每天早晨骑车上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进,恰好准时到校。一天早晨,由于逆风,开始的1千米,他只能够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骑行。剩下的路程他应以什么速度骑行,才能够准时到校?
9、一场音乐会的票价有40元、60元两种。60元的有100个座位,40元的有250个座位。票房收入是15000元,观众可能有多少人?(已知两种票售出的都是整十数。)
10、一次,小明从山里运来了一筐山梨,他把小刚和小强找来,对他们说:“我把这筐梨先分给你们一些,剩下的便是我的。”于是,他把山梨的一半给了小刚,然后又给小刚加了1个。接着,他又把剩下的给了小强一半,也同样给小强加了1个,最后剩下5个山梨,他自己留下了。一共有多少个山梨?
11、甲、乙、丙三艘船共运货9400箱,甲船比乙船多运300箱,丙船比乙船少运200箱。求三艘船各运多少箱货?
参考解法
1、定价款+加印款=共付款 共付款÷学生数=每张照片款:33+2.3×(34-4)= 共付款÷34
2、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120×[580-80×6)÷(120-80)]=
3、跑步的速度×跑步的时间=跑步的路程:150×[(2300-80×20)÷(150-80)]
4、每榨1千克豆油所需豆子×豆油的千克数=所需黄豆数:(84÷12)×120=所需黄豆数
5、绳子的总长 - 第一、二段 = 第三段绳子的长:38.7+41.6+39.7)÷2-38.7=第三段绳子的长,同理可求其它两段的长。
6、相同后的重量+18.6千克=第一筐的'重量:(110.5-18.6-23.5-20.4)÷3+18.6=第一筐的重量,同理可求其它两筐的重量
7、小明和小华走的路程和÷2=从学校到家的路程:[80×(7:55-7:30)+120×(7:55-7:30-00:05)]= 从学校到家的路程
8、剩余的路程÷剩余的时间=剩余路程的骑行速度:(3-1)÷[(3÷15)-(1÷10)]= 剩余路程的骑行速度
9、1.可先假设60元的100个座位全卖完则40元的要卖(15000-100×60)元。即9000元。 9000÷40=225 商不是整10。
2.60元的100个座位卖出90个,则40元的要卖(15000-90×60)元。即9600元。 9600÷40=240商是整10。所以:60元的卖出90张,40元的卖出240张。
10、小明梨的个数+小强梨的个数+小刚梨的个数=梨的总数:5+(5+2)+(5+5+2+2)=梨的总数
11、乙船的运货量+300=甲船的运货量,乙船的运货量-200=丙船的运货量:(9400-300+200)÷3 +300=甲船的运货量,乙船的运货量-200=丙船的运货量。
篇2:四年级上册应用题及答案
试题
1.修路队修一条800米长的路。已经修了226米,剩下计划每天修82米,还需几天修完?
2.有一块面积是768平方米的长方形草地,它的宽是24米,周长是多少米?
3.一桶油,连桶重900克,吃了一半油后,连桶重550克,问油重多少克?桶重多少克?
4.一张单人桌60元,一张凳子25元,李老师带去700元,最多能买几套桌凳?
5.某城市出租车计费办法是:3千米以内7元,以后每千米2元,王大伯共坐了5千米,应付多少钱?
6.花店里有96枝玫瑰花,每20枝扎成一束,可以扎成几束,还剩几枝?
7.五(1)班举行实践活动,27名队员包饺子,一共包了324个,平均每个少先队员包饺子多少个?
8.甲地到乙地共936千米,一辆小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当行驶了486千米时,剩下的路程每小时行90千米,还需要多少小时到达乙地?
9.一辆货车每次运货5吨,16辆这样的货车运640吨货物,要运多少次?
10.每6个玩具小熊装1盒,8盒装1箱。
(1)720个玩具小熊,要装多少箱?
(2)每箱玩具小熊能卖240元,平均每个玩具小熊卖多少元?
11.王大妈家的母鸡6月份前10天共产蛋80个,后20天共产蛋190个。平均每天产蛋多少个?
12.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正方形的边长是24分米,长方形的长是36分米,它的宽是多少分米?
13.
(1)买6套《寓言故事》一共要付多少元?
(2)图书馆王阿姨带了700元钱,她最多能买多少套?
14.某商场运来480台彩电,卖了13天,还剩155台没有卖出去。平均每天卖出彩电多少台?
15.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门口的牌子上写着门票价钱为:小明一家人应付多少元?
16.6个乒乓球装一袋,每4袋装一盒。600个乒乓球要装多少盒?(你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17.洒水车的速度是每分钟50米,洒水的宽度是6米,洒水车行驶32分钟可以给多大的路面洒上水呢?
18.用一个杯子向空瓶中倒水,倒进三杯水,连瓶共重440克;倒进五杯水,连瓶共重500克,一杯水重多少克?
19.马戏团小羊表演节目,6只小羊站成一排,每相邻的两只小羊相隔1米。小羊表演节目的队伍有多长?
20.在一个建筑物的一边插了35面红旗,每两面红旗中间插了3面蓝旗。蓝旗一共多少面?
答案:
1. (800-226)÷82=7(天)
答:还需7天修完。
2. (768÷24+24)×2=112(米)
答:周长是112米。
3. 油重:(900-350)×2=700(克) 桶重:900-700=200(克)
答:油重700克,桶重200克。
4. 700÷(60+25)=8(套)……20(元)
答:最多能买8套桌凳。
5. 5千米=3千米+2千米
7+2×2=11(元)
答:应付11元。
6. 90÷20=4(束)……16(枝)
答:可以扎成几4束,还剩16枝。
7. 324÷27=12(个)
答:平均每个少先队员包饺子12个。
8.(936-486)÷90=5(小时)
答:还需要5小时到达乙地。
9. 640÷(16×5)=8(次)
答:要运8次。
10. (1)720÷6÷8=15(箱)
答:720个玩具小熊,要装15箱。
(2)240÷(8×6)=5(元)
答:平均每个玩具小熊卖5元。
11. (190+80)÷(10+20)=9(个)
答:平均每天产蛋9个。
12. 24×24÷36=16(分米)
答:它的宽是16分米。
13. (1)(38+42)×7=80×7=560(元)
(2)700÷(38+42)=700÷80=8(套)……60(元)
答:(1)买6套《寓言故事》一共要付560元。
(2)图书馆王阿姨带了700元钱,她最多能买8套。
14. (480-155)÷13=325÷13=25(台)
答:平均每天卖出彩电25台。
15.8+15×2=8+30=38(元)
答:小明一家人应付38元。
16. 方法一:600÷6÷4=25(盒);方法二:600÷(6×4)=25(盒)
答:600个乒乓球要装25盒。
17.50×32×6=960(平方米)
答洒水车行驶32分钟可以给960平方米的路面洒上水。
18. (500-440)÷(5-3)=30(克)
答:一杯水重30克。
19 . 1×(6-1)=5(米)
答:小羊表演节目的队伍有5米长。
20. 3×(35-1)=102(个)
答:蓝旗一共102面。
篇3:四年级上册应用题答案
1、用一根150厘米长的绳长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是多少厘米?
2、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相邻的边分别是8米、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3、用20分米和50分米的木条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所得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
4、等腰三角形顶角度数是一个底角的一半,这个三角形顶角和底角各是多少度?
5、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6、幸福小区内建了一个正三角形的花坛,在花坛的每一边都摆了15盆菊花(每个顶点都有一盆),一共摆了多少盆?
7、下图中的a、b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下面四个三角形中底边上的高,长度相等吗?为什么?
8、一种果汁每瓶的容量是650毫升,一箱这样的果汁一共重多少毫升?
9、孙军把1升牛奶倒入2个相同的`杯中,如果每个杯中的牛奶都是300毫升,那么牛奶瓶中还剩多少毫升牛奶?
10、一毫升水大约有5滴,全班50人,每人每天节约1滴水有多少毫升?
11、6月14日为“世界献血日”。这天中午,某市共有320人参加了义务献血,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献血量共是多少升?
12、一种感冒药,一瓶装药液100毫升,上面有每次用量提示(如下表)。小军10岁了,他喝完一瓶药最少几次,最多呢?
13、93号汽油现在每升的价格大约是7元,出租车按一天用20升汽油计算,每个月(按30天计算)要用多少元?
14、学校组织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低年级植树72棵,中年级植树的棵数是低年级的3倍,高年级比中、低年级植树的总和还多20棵。高年级植树多少棵?
15、水果店运来香蕉625千克,橘子480千克。香蕉每筐25千克,橘子每筐20千克。香蕉比橘子多多少筐?
16、文具店有钢笔30支,圆珠笔比钢笔的3倍还多12支。圆珠笔比钢笔多多少支?
17、车辆厂要生产1440辆三轮车,原计划每天生产60辆,实际每天生产80辆。可以提前多少天完成?
18、王叔叔分期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首付3000元,以后每月付245元,共付12个月。如果一次付款,只需付5200元。分期付款比一次性付款多花多少元?
19、小军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25页,看了5天后,再看5页,就正好是这本书的一半。这本书有多少页?
20、有重量相同的一堆梨和一堆桃,梨卖出17千克,桃卖出41千克,剩下的梨的重量是剩下的桃的重量的3倍。原来有多少千克梨?
21、王晓亮从家走到图书馆借书。每分钟走105米,大约28分钟走到图书馆。他家离图书馆大约几千米?(估算)
22、声音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广场上有一支腰鼓队正在表演,18秒后,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米?
23、五年级有三个班,一班有45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6人。本学期学校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人交活动费80元。这次活动一共需要费用多少元?
24、王大伯去年在山坡上植树125棵,今年计划植树的棵树比去年的6倍少40棵。今年计划植树多少棵?
25、实验小学买来78套相同尺寸的校服,每件上衣95元,每条裤子80元。买这些校服共用了多少元?
参考答案:
1.150÷3=50(厘米)
答:这个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是50厘米。
2、8+5+5=18(米)
答:它的周长是18米。
3.20+50+50=120(分米)
答:所得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20分米。
4、180÷(1+2+2)=36° 36°×2=72°(次)
答:这个三角形顶角是36°,底角是72°。
5、12×4÷3=16(厘米)
答: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6厘米。
6、15×3-3=42(盆)
答:一共摆了42盆。
7、答:这些高的长度相等。因为这四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都是这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处处相等的。
8.650×12=7800(毫升)
答:一箱这样的果汁一共重7800毫升。
9、1升=1000毫升
1000-300×2=400(毫升)
答:牛奶瓶中还剩400毫升牛奶。
10.50÷5=10(毫升)
答:有10毫升。
11、320×200=64000(毫升)
64000毫升=64升
答:献血量共是64升。
12、(1)100÷12≈8(次)
答:他喝完一瓶药最少需要8次。
(2)100÷8≈12(次)
答:,他喝完一瓶药最多需要12次。
13、7×20×30=4200(元)
答:每个月要用4200元。
14.72+72×3+20=308(棵)
答:高年级植树308棵。
15、625÷25-480÷20=1(筐)
答:香蕉比橘子多1筐。
16.30×3+12-30=72(支)
答:圆珠笔比钢笔多72支。
17、1440÷60-1440÷80=6(天)
答:可以提前6天完成。
18、300+245×12-5200=740(元)
答:分期付款比一次性付款多花740元。
19、(25×5+5)×2=260(页)
答:这本书有260页。
20、(41-17)÷(3-1)×3=36(千克)
答:原来有36千克梨。
21.105×28≈100×30=3000(米)
3000米=3千米
答:他家离图书馆大约3千米。
22.340×18=6120(米)
答:声音传播的距离是6120米。
23.45+48+46=139(人)
139×80=11120(元)
答:这次活动一共需要费用11120元。
24、125×6-40=750-40=710(棵)
答:今年计划植树710棵。
25、(95+80)×78=13650(元)
答:买这些校服共用了13650元。
篇4:5年级上册应用题带答案
1、筑路队要修一条长180千米的路,原来每天修6千米,修了15天以后加快速度,每天修7.5千米,修完这条路还要多少天?
2、建筑工地需要沙子106吨,先用小汽车运15次,每次运2.4吨。剩下的改用大车运,每次运5吨,还要几次运完?(画图并检验)
3、张立买来《寓言故事》和《英语幽默》各4本,共付20元,找回7.6元,每本《寓言故事》1.6元,每本《英语幽默》多少元?
4、人民公园原来有30条船,每天收入540元。现在比原来多15条船,现在每天收入多少元?
5、电视机厂原计划36天生产彩电1680台,前16天完成了一半。剩下的打算6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台?
答案
1、(180-6×15)÷7.5=12(天)
2、(106-2.4×15)÷5=14(次)
3、(20-7.6)÷4-1.6=1.5(元)
4、540÷30×(30+15)=810(元)
5、1680÷2÷6=140(台)
篇5:5年级上册应用题带答案
1、某厂有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5吨,可以烧45天。实际每天少烧0.5吨,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2、学校买来150米长的塑料绳,先剪下7.5米,做3根同样长的跳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塑料绳还可以做多少根?
3、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0.48千米,30天修完。实际每天多修0.02千米,实际修了多少天?
4、王老师看一本书,如果每天看32页,15天看完。现在每天看40页,可以提前几天看完?
5、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了2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又行了2.4小时,前后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6、石河农场先派8台收割机参加收割晚稻,前2天收割19.2公顷,后来增加到13台收割机,用同样的速度又割4天,他们一共割多少公顷?
7、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甲开往乙,客车比货车早到4小时,客车到乙地时,货车行了400千米。客车行完全程要用多长时间?
8、列出综合算式,并直接写出得数
(1)公园里有15条游船,每天收入600元。
①现在增加了12条游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②现在有40条游船,每天比原来多收入多少元?
③现在增加了10条船,每天比原来增加收入多少元?
④现在每天收入1000元,公园增加了多少条游船?
(2)小明从家去学校,每分走60米,12分可以走到。
①如果要提前2分钟走到,每分要走多少米?
②如果每分走75米,可以提前几分走到?
答案
1、5×45÷(5-0.5)=50(天)
2、(150-7.5)÷(7.5÷3)=57(根)
3、0.48×30÷(0.48+0.02)=28.8(天)
4、15-32×15÷40=3(天)
5、260÷4×2.4+260=416(千米) 260÷4×(4+2.4)=416(千米)
6、19.2÷2÷8×4×13+19.2=81.6(公顷)
7、600÷[(600-400)÷4]-4=8(小时) 或 4÷(600÷400-1)=8(小时)
8、(1) 600÷15×(15+12)=1080(元) 600÷15×40-600=1000(元)
600÷15×10=400(元) 1000÷(600÷15)-15=10(条)
(2) 60×12÷(12-2)=72(米) 12-60×12÷75=2.4(分)
篇6:四年级带答案的应用题
1、三班毕业照有50个同学合影。定价是30元,给10张相片。另外再加印是每张2.5元。全班每人要一张,一共需付多少钱?平均每张相片多少钱?
列:
答:一共需付钱,平均每张相片元钱。
2、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要行驶600千米,用了8小时。途中一部分公路是高速公路,另一部分是普通公路。已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行150千米,在普通公路上每小时行60千米。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多少千米?
列:
答: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千米。
3、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000米,每天走路上学,有一天他正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往学校走,一抬头看见路边的钟表发现要迟到,他马上改用每分钟180米的速度跑步前进,途中共用20分钟,准时到达了学校。小明是在离学校多远的地方开始跑步的?
列:
答:小明是在离学校千米的地方开始跑步的。
4、64千克花生可榨8千克花生油,照这样计算,如果要榨150千克花生油需要花生多少千克?
列:
答:需要花生千克。
5、一根棍子分成三段,第一、二段长40.7米,第二、三段长 56.6米,第一、三段长37.7米.求三段绳子各长多少米?
列:
答:第一段绳子长,第二段绳子长,第三段绳子长米。
6、幼儿园三袋土豆共重150.5千克,从第一袋取出20.6千克,从第二袋取出30.5千克,从第三袋取出25.4千克,则三袋所剩的苹果重量相同,原来三袋土豆各有多少千克?
列:
答:原来三袋土豆合有千克、千克、千克。
7、小明和小华都是早上7:25从家里出发去上学,小明每分钟走100米,小华每分钟走60米,小明到达学校5分钟后发现忘了钢笔,就回家拿钢笔,7:50分和小华在路上相遇。学校到家的路程有多远?
列:
答:学校到家的路程有米。
8、小心家到学校有5千米。他每天骑车上学,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骑车,准时到校。一天早晨,由于逆风,开始的1千米,他只能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骑行。剩下的路程他应以什么速度骑行,才能准时到校?
列:
答:剩下的路程他应以每千米速度骑行,才能准时到校。
篇7:四年级带答案的应用题
1、同学们在长200米的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4米栽一棵,(两端都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2、两座楼之间相隔60米,每隔5米栽一棵松树,两座楼房之间一共能栽多少棵树?
3、一个正方形假如把它相邻两边都增加6厘米,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正方形,新的正方形的面积比原来正方形的面积大120平方厘米,求原来正方形的面积。
4、有一列数:2,5,8,11,14……根据上面的'规律,你知道第1995个数是多少吗?
5、有一块三角形的土地,三条边分别长120米,150米,80米。在边界上每隔10米种一棵树,最多能种多少棵?
6、有144名少先队员参加队列操练,12个人一行,排成一个正方形方阵,你知道这个方阵的四面站了多少名少先队员吗?
7、母亲比儿子大32岁,3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儿子今天几岁?
8、有三个自然数,它们相加或相乘都得相同的结果,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9、两个自然数相除的商是47余数是3,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的和等于629,你知道除数是多少吗?
10、两个自然数相减,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360,你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求出被减数是多少吗?
篇8: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及答案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数学经典应用题
01、40个梨分给3个班,分给一班20个,其余平均分给二班和三班,二班分到( )个。
【解析】分给一班后还剩下40-20=20个梨,因为其余平均分给二班和三班,所以二班分到20÷2=10个。
02、7年前,妈妈年龄是儿子的6倍,儿子今年12岁,妈妈今年( )岁。
【解析】年龄问题,7年前,儿子年龄为12-7=5岁,而妈妈年龄是儿子的6倍,所以妈妈七年前的年龄为5×6=30岁,那么妈妈今年37岁。
03、同学们进行广播操比赛,全班正好排成相等的6行。小红排在第二行,从头数,她站在第5个位置,从后数她站在第3个位置,这个班共有( )人
【解析】站队问题,要注意不要忽略本身。从头数,她站在第5个位置,说明她前面有5-1=4个人,从后数她站在第3个位置,说明她后面有3-1=2人,所以这一行的人数为4+2+1=7人,所以这个班的人数为7×6=42人。
04、有一串彩珠,按“2红3绿4黄”的顺序依次排列。第600颗是( )颜色。
【解析】周期循环问题,以2+3+4=9个一循环,600÷9=66....6,余数为6,所以第600颗是黄颜色。05、用一根绳子绕树三圈余30厘米,如果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树的周长有( )厘米,绳子长( )厘米。
【解析】绕树三圈余30厘米,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所以树的周长为30+40=70厘米,绳子长为3×70+30=240厘米。
06、一只蜗牛在10米深的井底向上爬,每小时爬上3米后要滑下2米,这只蜗牛要( )小时才能爬出井口。
【解析】每小时爬上3米后要滑下2米,相当于每小时向上爬了1米,那么7小时后,蜗牛向上爬了7米,离井口还差3米,所以只需要再1小时,蜗牛就可爬出井口,因此需要的总时间为8小时。
07、锯一根10米长的木棒,每锯一段要2分钟。如果把这根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一共要( )分钟。
【解析】把这根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只需要锯4次,每次要2分钟,所以一共需要4×2=8分钟。
08、3只猫3天吃了3只老鼠,照这样的效率,9只猫9天能吃( ) 只。
【解析】事情发生的同时性,3只猫3天吃了3只老鼠,说明1只猫1天吃了1只老鼠,所以9只猫9天能吃27只。
09、┖┴┴┴┴┴┴┴┴┴┚图中共有( )条线段。
【解析】几何计数,数线段,直接利用公式,这条线段分成了10份,所以图中线段的总条数为:1+2+3+4+5+6+7+8+9+10=55条10、有10把不同的锁,开这10把锁的10把钥匙混在一起了,最多要试多少次,才能把这10把锁和钥匙全部配对。
【解析】抽屉原理,考虑最不利的情况,第一把最多尝试9次,第二把最多尝试8次,以此类推,得出最多需要尝试的次数为:1+2+3+4+5+6+7+8+9=45次。
11、文具店有600本练习本,卖出一些后,还剩4包,每包25本,卖出多少本?
【解析】还剩下的本数为4×25=100本,所以卖出去的本数为600-100=500本。
12、三年级同学种树80颗,四、五年级种的棵树比三年级种的2倍多14棵,三个年级共种树多少棵?【解析】四、五年级种的棵树为:2×80+14=174棵,所以三个年级共种树的棵数为:80+174=254棵。
13、学校有808个同学,分乘6辆汽车去春游,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28人,如果其余5辆车乘的人数相同,最后一辆车乘了几个同学?
【解析】学校有808个同学,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28人,那么还剩下的人数为:808-128=680人,而剩下的这些人被平分到了5辆车上,所以最后的一辆车有680÷5=136个同学。
14、学校里组织兴趣小组,合唱队的人数是器乐队人数的3倍,舞蹈队的人数比器乐队少8人,舞蹈队有24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解析】因为舞蹈队有24人,舞蹈队的人数比器乐队少8人,所以器乐队有24+8=32人;又因为合唱队的人数是器乐队人数的3倍,所以合唱队的人数是32×3=96人。
15、小强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6写成67,结果得到的商是15还余5。正确的商应该是几?
【解析】被除数=除数×商+余数=15×67+5=1010,因为1010÷76=13....22,所以正确的商为13
16、一个书架有3层书,共有270本,从第一层拿出20本放到第二层,从第三层拿出17本放到第二层,这时三层书架中书的本数相等,原来每层各有几本书?
【解析】三层书架中书的本数相等时每层书架有书的本数为:270÷3=90本;说明原来第二层有90-20-17=53本,第一层有90+20=110本,第三层有90+17=107本。
17、箱里放着同样个数的铅笔盒,如果从每只里拿出60个,那么5只箱里剩下铅笔盒的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2只箱里个数的和。原来每只箱里有多少个铅笔盒?
【解析】原来5只箱里个数的和-5×60=原来2只箱里个数的和; 所以原来3只箱里个数的和=300;所以原来每只箱里有300÷3=100个铅笔盒
18、参加四年级数学竞赛同学中,男同学获奖人数比女同学多2人,女同学获奖人数比男同学人数的一半多2人,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获奖?
【解析】男同学=女同学+2;女同学=男同学÷2+2;所以男同学=男同学÷2+2+2; 所以男同学的人数等于2×(2+2)=8人, 女同学的人数为6人
19、两块同样长的布,第一块用去32米,第二块用去20米,结果所余的米数第二块是第一块的3倍。两块布原来各长多少米? 【解析】设块布原来长x米所以x-20=3×(x-32),解得x=38米
20、一个正方形,被分成5个相等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解析】假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厘米所以,解得x=25厘米因此正方形的周长为25×4=100厘米
21、从10000里面连续减25,减多少次差是0?
【解析】10000÷25=400,所以减400次差是0
22、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不为零)加上除数和商的积,得到的和,除以被除数,所得的商是多少?
【解析】因为被除数÷除数=商,即被除数=除数×商所以[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1+1=2
23、明明和花花用同一个数做除法,明明用12去除,花花用15去除。明明除得商是32余数是6,花花计算的结果应是多少?
【解析】被除数=12×32+6=390 花花计算的结果是:390÷15=26
24、三棵树上停着24只鸟。如果从第一棵树上飞4只鸟到第二棵树上去,再从第二棵树飞5只鸟到第三树上去,那么三棵树上的小鸟的只数都相等,第二棵树上原有几只?
【解析】三棵树上的小鸟的只数都相等时每棵树上的只数为24÷3=8只;所以第二棵原有的只数为:8-4+5=9只。
25、两袋糖,一袋是84粒,一袋是20粒,每次从多的一袋里拿出8粒糖放到少的一袋里去,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糖的粒数同样多。
【解析】一袋是84粒,一袋是20粒,多的比少的多了84-20=64粒;当两袋糖的粒数同样多时,拿动的粒数为64÷2=32粒,也就是每袋有20+32=52粒;每次拿出8粒一共需要的次数为:32÷8=4次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方法
1.及时运用
小学生记忆的特点就是记得快,忘得也快,所以数学知识需要得以巩固,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
比如,我在教学“统计”这节时,正好遇上学校的校运会正在举行,于是,我在课前准备了校运会各年级的夺奖情况,课上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统计,每组可以选择或者自己设计喜欢的统计方法,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学生兴趣盎然,出奇地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金、银、铜三种奖牌分别用黄色、银灰色、橘色来统计;有的则是用不同的图案来表示三种奖牌;有的将几年中的金牌数表示在方格纸上,并用线连起来,得出金牌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这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使他们感觉到不是做题,而是在游戏活动中解决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同时还使学生的智力得到进一步开发。
2.让体验走近学生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数学的开始。如何在孩子们面前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数学,主动地用数学。我认为关键是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抽象陌生的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数学时,他们的心智活动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而且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到亲切,有兴趣。
只有当数学不再板起面孔,而是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进入学习的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进理解和应用的信心。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入手,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使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比如在讲“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时,我就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比如王某同学从家到学校步行需要10分钟,骑车只需要4分钟,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自然会说出骑车速度快,我就在此时及时引出“相同的路程速度快所用的时间就少”,说明速度和时间是成反比的,这样一来,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很容易的认识到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一、基本情况
四年级共有43名学生,经过训练,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进步,上课能知道怎样听讲,知道按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能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团结。但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知识的掌握较差,有些学生现在还不会阅读课本,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等。
二、采取措施
1、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2、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设计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我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3、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对学习萌发兴趣。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我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
5、狠抓学风。
我所教的班,学生比较重视数学科,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怕被责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分数低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班里的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不及格,我找来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记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认真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三、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一)取得成绩
通过这学期的努力,我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期末考试中,四年级成绩为63.58分,合格率为36﹪,优秀率为10﹪,学生成绩有了一定的提升,并且在计算方面能力增强,书写习惯比以前有了进一步改变;形成了良好的学风等。
(二)存在的不足:本学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不足,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基础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1、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得还不到位,还出现极少部分学生旷课、厌学现象,影响了教学成绩的提高。
2、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探讨、自己的教学方法有待于提高。
3、对课堂教学工作抓得还不够扎实,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幅度不大。
4、虽对后进生加大了辅导力度,但效果还是不尽人意,还存在着差生。
5、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平衡,两极差异大。
6、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
(三)改进措施:
1:团结一致,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吸取良好的教学经验。认真负责指导和辅导每个学生,认真贯彻良好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及手段。
2:下学期将在课余时间或早自习时间对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相关知识内容,通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动手,动脑的观察能力。
3: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多采取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用于完善的学习方式,课堂检测等培养和教育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寻找、探索最理想的纪律制度。在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前提下,不妨采用一些适用的教学手段,进行教育教学。
四、今后打算
1、继续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探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2、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3、虚心向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4、继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到学生心田里。
5、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力度,采取一帮一的方法进行辅导,消灭差生。
6、加强对课堂教学,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7、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8、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应用题带答案
★ 分数应用题带答案
★ 应用题及答案
★ 面积应用题及答案
★ 解方程应用题答案
★ 方程应用题及答案
★ 四年应用题及答案
四年级上册应用题带答案(共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