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校毕业生第一站的抉择

时间:2024-02-02 03:35:38 作者:季末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季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甘肃高校毕业生第一站的抉择,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甘肃高校毕业生第一站的抉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甘肃高校毕业生第一站的抉择

甘肃高校毕业生第一站的抉择

6月,又是一年毕业季。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上升到727万人,再次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从毕业人数来看,今年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于是,高校里的考研族、创业族、打工族纷纷出现,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学生普遍认为就业难、压力大。

当“象牙塔”变“雷锋塔”

对于四年专攻美术的李炎来说,从201月开始找工作到现在,奔波于各类招聘会,或是在网上投简历,投出去的简历大多数都石沉大海没了音讯,通知面试的几家企业也都以没结果告终,至今一无所获。

聊起自己的求职经历,李炎感慨不已。李炎说“几次面试碰壁后,现在我也想通了,能够在兰州找一份月薪达到2000元的工作就可以了。以兰州的物价水平,租个房子、吃饭、坐车上下班加起来,一个月没有2000元,就没法生存下去。”

“一直以来,画画是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专业,但在面临就业时,没想到与这一专业对口的职位却少之又少。”说到这里时,李炎的神情有些黯淡。

在与李炎的交谈中,记者还了解到,今年,不少同学找工作时都感到特别郁闷,李炎所在的美术系将近200人,毕业正式签约的只有十几人,其他都没有找到正式的工作。

据李炎称,许多同学和他一样,还正在四处联系工作中。他说:“在没有就业的同学中,有一半的同学表示将选择通过人才市场继续找工作,还有一部分同学则把‘宝’押在了考研或考公务员上,也有期望通过找‘关系’来解决就业。”

通过几次人才市场的招聘要求和许多已经进入职场的人员聊天中,李炎和几位没找上工作的同学有一个共识,他们都认为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过程用的很少。

而就今年的就业形势,国家高级创业指导师及国家人社部中国创业培训IYB计师施顺杰分析认为,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固然重要,但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暂时就业也是权宜之策。

网上创业讲座开进大学课堂

对于大学生而言,从学校到社会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如何尽快完成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又如何顺利地在新的环境、新的岗位上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是每位毕业生关注的焦点。

对此,施顺杰坦言,“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毕业后就业不再是唯一的选择,还有一条出路是创业。创业是就业,而且是最好的就业。”

然而在创业过程中,因资金、经验、投资方向等因素成了大学生创业的绊脚石。

也正基于此,在今年大学生毕业前夕,兰州市人社局联合兰州各大高校共同举办的“电子商务进校园”推广活动在各大高校举行。活动主要是推动电子商务应用与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帮助大学生拓宽就业、创业渠道。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网络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当代大学生又是网络的深度使用者,对于缺乏创业经验和资金的大学生来说,网上创业投入资金少不说,相对风险也会低一些。因此,大学生应抓住机会在网上创业。”施顺杰说。

讲座课堂上,感兴趣的同学提出了本地网上创业货源的问题。施顺杰建议,兰州本地有很多特色的产品,比如百合、枸杞等,通过政府帮助搭建的特色货源平台解决货源问题。学校也会为大学生解决技术指导、技术支持等难题,创业者只需通过网络做好产品推广来吸引顾客。

兰州市就业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高校开设电商创业其实是在转变他们观念实现自主创业,这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校内校外“观念”需先行

经常在全国各大高校讲座的施顺杰认为,甘肃的大学生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学生,从能力方面来讲没有什么区别,但东部的大学生在一个创业气氛很浓厚的环境中长大,因此,东部大学生毕业后,大多都在打算该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西部的大学生毕业后,更多则是认为到机关、事业、大企业才算正式就业。

“要从就业中引导出创业的氛围。”施顺杰说,作为内陆城市的兰州要因地制宜的转变观念,认清形势,没有稳定的工作,创业是一个很好的出路。大学生选择创业要稳扎稳打,不要期望值过高,也不要太悲观,要抱着一个良好的态度创业去努力,只要有信心、有决心、有毅力,那么创业一定会成功的。”

西北师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光是学生转变观念,学校应将教学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要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校解决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随着大学生创业行业的兴起,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为大学生创业尽量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创业论坛、创业教育等多种方式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参加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创业校园行等学术科技和创业培训活动,来加强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

这位负责人认为,“如何引导大学生把握创业机会,培养必备的创业素质直接关系着他们未来创业的成败,因此,对于大学生的创业综合培养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

篇2:甘肃7902名高校毕业生竞聘村官

甘肃7902名高校毕业生竞聘村官

近日,由省委组织部负责的全省选聘大学生村官报名工作顺利结束。    今年计划选聘大学生村官1800名,实际有7902名高校毕业生参加报名,具体为:兰州市688名,天水市775名,白银市748名,金昌市189名,嘉峪关市111名,庆阳市595名,平凉市564名,定西市991名,陇南市1059名,武威市402名,张掖市477名,酒泉市319名,甘南州360名,临夏州624名。其中,计划选聘非公企业党群专干114名,实际报名1569名。今年报名人数比去年增加1700多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91名,增加69名,“211”和“985”重点院校毕业生132名,增加47名,省外院校毕业生1180名,增加461名。从报名情况看,全省平均考录比例为4.39:1,比去年3.11:1增幅明显,14个市州中,除甘南州、庆阳市、武威市考录比例略有下降外,其他11个市州考录比例均有大幅提高。

篇3:甘肃:扶持1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程实施细则

甘肃:20扶持1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程实施细则

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为民办实事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13]42号)要求,2013年全省选拔1万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其中,招录340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学校任教(含选拔符合条件的农村中小学代课人员、安置80名优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招录2000名医学类(含护理专业)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招录2000名畜牧兽医、农学类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到乡镇畜牧兽医、农技推广、农产品安全检测等涉农站(所)工作;招录1500名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从事基层社保工作;招录600名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到乡镇文化站工作;招录500名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旅游岗位工作。同时,将兰州新区基层岗位纳入招录范围,根据新区需要选拔配置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人才,以支持兰州新区的发展;进一步加大对甘南、临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配置力度,在1万名招录指标分解方面继续对民族地区予以倾斜,特别向甘南州增加200名指标,分解到各岗位,用于选拔藏、汉两语都懂的高校毕业生专业人才,为甘南藏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提供人才支撑。同等条件下,优先解决近年来农村纯农户、纯牧户零就业家庭和城镇低保家庭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普通高校毕业生报考范围

甘肃生源普通高校毕业生,并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一)至毕业,尚未就业,持《择业通知书》并按规定在生源地进行报到注册的专科(高职)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二)20至毕业,持《就业报到证》回生源地登记、尚未就业的师范类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三)、毕业,持《就业报到证》回生源地登记、尚未就业的专科(高职)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四)2013年毕业,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应届专科(高职)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二、普通高校毕业生报考条件

(一)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良好。

2.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本人志愿到基层教育、卫生、农牧、文化、旅游、社会保障岗位工作,且符合有关条件要求。

3.服从工作需要和组织分配。

(二)岗位专业要求

1.基层学校教师岗位分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文科类、理科类、音体美类)、乡镇幼儿园教师岗位和县(市、区)属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岗位。

(1)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要求:报考农村中小学文科和理科教师岗位须为相关或相近专业;报考农村中小学音体美教师岗位,须为音乐、舞蹈、美术、体育类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其中师范类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可直接报考,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报考须为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有教师资格证或取得省教育厅面向社会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两门课程的合格证。

(2)乡镇幼儿园教师的岗位要求:需为教育类、体育类、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其中,师范类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可直接报考;非师范类毕业生须为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专科(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且有教师资格证或取得省教育厅面向社会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两门课程的合格证。

(3)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岗位要求: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工程技术类、土木建筑类、信息技术类、农林牧渔类、医药卫生类、公共事业与服务类专业,教师资格证暂不做要求。

2.报考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岗位的毕业生,须为医学、护理、医学技术类及相关专业,不包括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制药工程、生物制药、医药营销、医疗器械、美容、食品工程、营养学等专业。

3.报考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岗位的毕业生,必须是畜牧兽医及相关专业。

4.报考乡镇农技推广站等涉农站(所)工作人员岗位的毕业生,必须是农业类专业。

5.报考基层旅游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的毕业生,必须是旅游类及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专业可放宽至历史、地理、外语、工商管理(不含二级学科)、民族学、语言文学等专业。

6.报考乡镇文化站和基层社保岗位工作人员的毕业生不限专业。

三、农村公办中小学代课人员选拔条件

报考人员须为甘肃户籍,身体健康,品行良好,无违反法律法规的记录,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年龄45周岁以下(1968年6月30日以后出生)。

(二)必须是9月25日以前由县(市、区)教育部门聘用的代课人员。

(三)在我省农村公办中小学(含县镇学校)连续代课,现仍在教师岗位。

(四)具有教育部承认的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教师资格证。

四、指标分配及选拔办法

(一)指标分配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根据各市(州)基层教育、卫生、农牧、文化、旅游和社会保障岗位的需求数及报名考生数,向各市州分解下达选拔指标。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笔试一周前向县(市、区)分解指标。但如果某个岗位出现某县(区)的'报名人数达不到分配1名指标的平均人数时,此岗位的指标可不向县(区)分解,由市(州)统一保留,在全市(州)范围内录取。

兰州新区的选拔指标将根据新区的需求和报考人数,在兰州市总指标中单列下达,考试组织等工作由兰州新区会同兰州市共同负责实施。

对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在指标分配方面予以倾斜。特别向甘南州增加200名指标(以下简称“甘南州200名特别指标”),分解到各岗位,专门用于选拔藏、汉两语都懂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专业人才。

(二)选拔办法

招录选拔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组织考试。考试笔试科目分为公共基础知识测试(150分)和专业基础知识测试(150分),两项分值相加为笔试总成绩(少数民族自治州及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在笔试总成绩中加5分)。

允许甘南州考生选择兼报200名特别指标。凡自愿申请兼报了“甘南州200名特别指标”的考生,除了要参加公共基础知识测试和专业基础知识测试外,还须加试藏汉双语测试(150分)内容。甘南州先进行各岗位下达的正常指标的录取,然后再录取200名特别指标,即:各岗位先按公共基础知识测试和专业基础知识测试的总成绩(农村中小学、乡镇幼儿园教师岗位还须加面试成绩)录满正常指标数后,再从申请了兼报并未被正常指标录取的考生中,以公共基础知识测试、专业基础知识测试、藏汉双语测试三项成绩之和为总成绩,择优录取200名特别指标。

报考农村中小学、乡镇幼儿园教师岗位的普通高校毕业生考生,招录选拔考试除笔试外,还需进行面试。笔试结束后,由市(州)人社局按分配指标的120%取整(凡出现小数点的都予以“进一”取整),依据笔试成绩从高分至低分确定各县(区)进入面试的人员名单(指标末位成绩并列者一并进入面试),然后由各市(州)教育部门会同人社部门组织实施本地区的面试工作。考生的最终总成绩为笔试成绩/3×70%+面试成绩×30%,以最终成绩从高至低确定拟录取人员名单。具体面试办法由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另行制定。

五、组织报名及报名资格审查

(一)发布通告

省、市(州)有关部门分别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通告,公布招录方案等有关信息;宣传省委、省政府民生实事的有关政策。

(二)组织报名

1.报名时间

2013年5月25日至5月31日。

2.报名地点

在各县(市、区)指定的地点报名。

3.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报名办法及资格审查

(1)在市(州)、县(市、区)考务办公室的统一组织协调下,采取本人现场报名的办法组织报名和资格审查。

(2)往届毕业生须持身份证、《择业通知书》或派遣至生源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就业报到证》(必须无具体就业单位)、毕业证、户口簿等证件报名。

(3)应届在校毕业生报名时须持身份证、学校就业部门盖章的《2013年应届毕业生参加甘肃省基层就业项目考试学校推荐表》,以及生源地户籍证明(原户籍复印件或公安部门证明)等证件。其中,省外院校甘肃生源2013年应届毕业生,如果本人因故无法回生源地参加报名,可委托亲友报名,报名时除提供有关规定的证件外,还须持委托书、考生本人的电子照片(像素为宽360、高480)。领取准考证时须重新审核毕业证、报到证等相关资料,确定报考资格。

(4)纯农(牧)户零就业家庭、城镇低保家庭普通高校毕业生需提供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证明、民政部门的低保证明。报考农村中小学、乡镇幼儿园教师的非师范类专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还需提供教师资格证或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合格证。

(5)报名时,考生须填写《甘肃省2013年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项目选拔考试报名信息登记表》《资格审核表》,并现场采集准考证照片。另外,考生需提供4张近期2寸彩色免冠照片,在填写相关表格时使用。

(6)报考基层学校教师岗位的考生,须按文科、理科、音体美、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岗位分别报名。

4.农村公办中小学代课人员的报名办法及资格审查

农村公办中小学代课人员的报名和资格审核工作由省、市(州)、县(市、区)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报考人员原则上只允许报考户籍所在县的文科教师、理科教师岗位。报名时,本人须持县(市、区)教育部门聘用文件或证明、本人申请及户籍证明、身份证、教师资格证、学历证明等,到指定的地点报名。报名时须填写《甘肃省2013年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项目选拔考试报名信息登记表》《甘肃省2013年选拔农村公办中小学代课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资格审核表》,并现场采集准考证照片。另外,考生需提供4张近期2寸彩色免冠照片,在填写相关表格时使用。

各县(市、区)教育部门按照选拔条件对报考人员的资格和有关原始证明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并在县(市、区)、乡(镇)、村(社区)及代课学校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结束后,将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报名信息报同级考务办公室汇总,同时,将公示情况及报名信息报市(州)教育部门审核批准,报省教育厅备案。

5.报考基层教育、卫生、农牧、文化、旅游和社会保障岗位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原则上只限报考毕业生生源县(市、区)的招考岗位。兰州新区的基层岗位只限兰州新区辖区的生源报考。个别因婚姻发生户籍变化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凭结婚证、户籍证明及其它有效证件,在新户籍所在地县(区)参加报名。因婚户籍落入我省的外省生源未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允许在新户籍所在地参加报名,录取后需将《就业报到证》改派至我省。

6.报考甘南藏族自治州基层岗位的藏族考生,报名时需填写公共基础知识测试和专业基础知识测试笔试试卷的汉、藏语言类型。

甘南州考生报名时可自愿选择是否兼报“200名特别指标”(请在报名信息登记表中注明)。

7.《准考证》经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盖章后生效,在考前一周内由生源地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发给考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篇4:甘肃倡议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就业

甘肃倡议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就业

共青团甘肃省委和甘肃省学生联合会日前发出《倡议书》,呼吁广大高校毕业生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到基层就业。

今年甘肃省内高校毕业生8.5万人,省外高校甘肃籍毕业生回来就业1.5万人,加上历年来沉淀下来的'高校毕业生6.8万人,预计将有16.8万人待就业,就业形势严峻。

在《倡议书》中,共青团甘肃省委和甘肃省学生联合会呼吁广大高校毕业生,要正视就业问题,正确看待自己,调整就业期望值,理性选择就业方向,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在实践中锻炼成才;通过就业见习及志愿服务等途径了解社会,积累经验,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积极参与“三支一扶”计划、进村(社区)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走进乡镇卫生院,走进偏远中小学的讲堂,担任教师,担任村官,服务西部,奉献爱心,选择到基层去建功立业。

篇5:甘肃389名公务员将从高校毕业生中招录

甘肃新闻网3月30日电 记者今天从甘肃省人事厅获悉,甘肃省将在乡镇从事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等活动的高校毕业生当中,利用周转编制,招录389人到艰苦边远地区乡镇党政机关工作,走上公务员岗位。

此次招录采取自愿报名,甘肃省统一组织考试的办法进行。报考对象为:2003、2004年到乡镇事业单位服务的特困及长线专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两年并考核合格者;同期参加甘肃省“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的甘肃生源毕业生,服务满两年以上并考核合格者。

3月24日,900多名报考人员参加了甘肃省统一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将依各市州招考人数从高分到低分等额确定体检人员名单,由各市州统一组织体检。体检结束后,由市州人事局对体检合格人员进行考核,同时写出考核评语。对体检或考核不合格者,经甘肃省人事厅同意后,该地区按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递补。

拟录用人员名单确定后,将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对符合录用条件的人员,由市州人事局负责并办理审批录用手续,安排到乡镇党政机关工作。

高校毕业生自我鉴定

高校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

高校毕业生自荐信

高校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本

高校毕业生自我鉴定参考

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书

高校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

高校毕业生登记表 自我鉴定

高校函授毕业生自我鉴定

高校毕业生学习评语

甘肃高校毕业生第一站的抉择(共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甘肃高校毕业生第一站的抉择,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