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带答案

时间:2024-04-24 03:35:06 作者:jacky_1981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jacky_1981”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带答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带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1.禁毒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早在鸦片战争前,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就显示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虎门销烟”距今 ( )

A.162周年 B.175周年 C.180周年 D.190周年

2.近代,割占中国领土面积的列强是 (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3.如果要给左宗棠写一篇传记,以下事迹应该写入的是( )

①进军新疆,打败阿古柏侵略军 ②通过谈判收回伊犁

③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 ④签订中俄《伊犁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总理在回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是与哪一次侵略战争有关?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日本企业家大岛川一在重庆开了一家铁厂,你认为这件事最早会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6、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是 ( )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冯子材 D、邓世昌

7、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C、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8、下列各项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 ( )

A、民族 B、民主 C、民权 D、民生

9、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

①自由 ②民主 ③平等 ④科学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 )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1、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建立国民政府的地点在 ( )

A、武汉 B、北京 C、南京 D、广州。

12、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

13、在中国近代历造成北京城的珍宝大量流失的侵略战争是 (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内容上的不同是 ( )

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大 B.列强获得在华投资设厂特权?

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多 D.索取的赔款数额大?

15、“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出自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春,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掀起了一场反帝斗争的风暴;19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 )

A.西方列强侵华史 B.西方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中国人民的艰难探索史

17、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必须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 )

A.编写《海国图志》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18、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 ( )

A.创办军事工业 B.发展民用工业

C.筹建新式陆海军 D.派遣留学生

19、夏天,失而复得的国宝——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下图)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这四件国宝当年流失海外与哪场战争有关 ( )

猴首 猪首 牛首 虎兽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我国疆域广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一个“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一个“大公鸡”。 与中国版图的缩小关系的国家是 ( )

A. 英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俄国

18、有位老人说他出生于民国八年,民国八年具体是指公元多少年? ( )

A.19 B.19 C. 19 D.19

21、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里“鞑虏”指的是 ( )

A.西方列强 B.满族人民 C.满清贵族 D.少数民族

22、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

A.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消除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危机 D.完全阻止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23、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 ( )

A.旅顺战役 B.黄海海战 C.威海卫战役 D.平壤战役

24、“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歌颂的是 ( )

A.-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孙中山

25、“八荣八耻”中提倡“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追溯历史,曾经倡导“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的是 ( )

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二、材料分析题

26、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长征路线示意图

图二:邮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四张邮票反应了长征中的重要事件:

材料三:红军长征的图片

请回答:(8分)

(1)请你把图二邮票上反应的事件放到图一的相应序号处。

(2)根据材料三的图片提供的信息,指出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艰难险阻?

(3)“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估计你会遇到哪些困难?试举一例。

(4)我们经常说:要发扬长征精神,你心中“长征精神”是什么?

27、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 李鸿章

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孙中山就职誓词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2分)

(2)材料二是光绪皇帝颁布的诏书,为此开展了什么运动? (2分)

(3)材料三孙中山为“-满清专制政府”领导开展了什么运动?(2分)

(4)上述几次运动都是在向西方学习,其总体趋势如何?(4分)

28、中国近代,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2分)清政府被迫割让了什么地方?(2分)

(2)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2分)最终割让了什么地方给日本?(2分)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2分)其影响如何?(2分)

(4)从近代中国的社会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认识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2分)

(5)面对列强的一步步侵略、清朝统治又日益腐败,假若你是当时的一名爱国者学生,,你会怎么做?

(4分)

29、新华网北京2010月9日电 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主席-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请回答下面问题:(14分)

(1)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组建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2分)

孙中山把这个政党的十六字纲领在其机关刊物上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2)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说出这一事件发生的准确日期(年月日)。(2分)

(3)你认为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

(4)如果两岸共同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你认为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

期中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答案1-5BCBCC 6-10DCBBB 11-15CCCBD 16-20BBBBD 21-25CBCDD23、

26、(8分)(1)①B;②A;③C;④D。(2)党内左倾错误的统治;敌人的围追堵截;严酷的自然险阻;物资的严重匮乏。(3)思想、精神、身体、生活用品的准备等即可(4)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27、(每项答案2分)

(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3)辛亥革命(答武昌起义给1分)

(4)新文化运动

(5)又表及里;由浅到深;逐步深入等(意思对即可)

篇2: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测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下列各种动物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兔牙齿的分化,与植食性相适应 B、鲫鱼有 鳃,与水中呼吸相适应

C、家鸽有坚硬角质喙,与飞行相适应

D、蛇体表覆盖角质鳞片,与减少体内水分散失相适应

2、下列动物中,完全用肺呼吸的一组动物是

A、蝗虫和蚯蚓 B、青蛙和金丝猴 C、袋鼠和骆驼 D、袋鼠和鲫鱼

3、绦虫和蛔虫均为肠道寄生虫,蝗虫对禾本科作物危害很大。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绦虫、蛔虫、蝗虫、青蛙它们分别属于

A、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环节动物 爬行动物

B、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节肢动物 两栖动物

C、线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两栖动物

D、扁形动物 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 两栖动物

4、有利于昆虫保持水分的结构是

A、角质的鳞片或甲 B、毛 C、外骨骼 D、羽毛

5、没有分化出口和肛门的动物是

A、乌贼 B、涡虫 C、蜘蛛 D、蝗虫

6、下列动物全是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A、河蚌、蚯蚓、蜗牛 B、田螺、河蚌、乌贼

C、乌贼、水螅、蛔虫 D、河蚌、蚯蚓、田螺

7、关于鱼尾鳍的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持鱼体平衡 B、维持鱼体的直立状态

C、帮助鱼体转换方向 D、产生前进动力,控制前进方向

8、下列几组动物中,体温不恒定的是

A、猫头鹰、扬子鳄、鲸 B、家兔、丹顶鹤、猎豹

C、青蛙、蛇、蜥蜴 D、金丝猴、沙蚕、大熊猫

9、在下列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中,哪项是不属于适于寄生生活的

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10、无脊椎动物中能够飞行的动物是

A、昆虫 B、甲壳动物 C、软体动物 D、环节动物

11、下面哪一组是鸟特有的特征

①体表有羽毛; ②善于飞行; 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④前肢覆羽成翼; ⑤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⑥体温恒定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⑤ ⑥

12.珊瑚虫身体 的对称方式是

A、上下对称 B、两侧对称 C、辐射对称 D、前后对称

1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①体表有坚韧外骨骼; ②两对翅 和三对足;

③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④身体分头、胸、腹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14、下列动物中属于真正鱼类的是

A、章鱼、B、鲤鱼 C、鲸鱼 D、鱿鱼

15、失去雏鸟的红雀给金鱼喂食,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该行为的正确解释 是

A、环境因素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B、遗传物质决定的后天性行为

C、环境因素决定的后天性行为 D、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16、通过探究蚂蚁的通讯,我们发现蚂蚁的通讯是靠

A、气味 B、表情 C、舞蹈 D、声音

17、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相比,其进化意义是

A、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生活 B、个体的身体高大

C、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 D、种类多,种群大

18、渔民利用鱼类的趋光性采用灯光捕鱼,鱼类的趋光性属于

A、先天性行为 B、后天性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19、在探究菜青虫取食行为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是操作过程是

A、对菜青虫从卵开始隔离饲养 B、直接使用从野外捕来的幼虫

C、实验叶片和滤纸片应当一样大 D、最好将其先饿饲一段时间.

20、当 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骨骼肌收缩;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A 、③①④② B 、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得 分 阅卷人 二、识图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1、下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外骨骼,用 呼吸;

(2)B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运动器官是 。

(3)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填字母);属于恒温动物的有 (填字母)图中没有涉及到脊椎动物的类群名称是 。

(4)D是一种珍稀动物,其身体呈 型,其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5)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其原因是有利于蚯蚓 。

(6)E的牙齿有 之分,与其食性相适应,E与D相比,在生殖发方面的特点是胎生相对于其他生殖方式的优势在于提高后代的 。

得 分 阅卷人 三、识图及分析题(每空1分,共10分)

22、右上图是人体屈肘、伸肘示意图,圆圈中的两根骨之间的连结情况如右下图,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1)c、d 分别叫做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当上肢处于___________状态时,A收缩 ,B舒张。

(3)当你垂直伸臂提一桶水时, B处于_____ ______状态。

(4)从关节的结构可以看出,关节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5)关节中的[ 1 ]从[___________]中脱出来的现象脱臼。

(6)动物和人的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能量供应,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___________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23、资料分析:生物学家把章鱼放入大鱼缸内,中间放一块玻璃板,使章鱼能从其中的一侧游到另一侧,将小虾放入章鱼的另一侧,当章鱼看见食物时,它只是直扑玻璃板,在玻璃上乱碰乱撞不会经过玻璃板去捉小虾。多次碰撞后,章鱼才能绕过障碍物捉到小虾。而狗和猴子能越过障碍物取得食物,狗较快地学会绕道获取食物,而猴子只一次就学会绕道获取食物。

(1)章鱼绕过玻璃板而获得食物属于学习行为,这是根据动物行为的___________来进行分类的。

(2)上述实验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______。

(3)不同动物的学习行为有差异是因为动物的学习行为受___________因素的作用。

篇3: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测试题带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C B B D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A B D A A A B A

21、(1)气管 (2)鳍 (3)A D E 爬行动物

(4)流线 肺 (5 )呼吸 (6)门齿 臼齿 成活率

22、(1)肌腱,肌腹 (2)屈肘 (3)收缩

(4)支点 (5)3 (6)循环

23、(1)获得途径 (2)强 (3) 遗传因素

篇4: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测试题带答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测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下列各种动物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兔牙齿的分化,与植食性相适应 B、鲫鱼有鳃,与水中呼吸相适应

C、家鸽有坚硬角质喙,与飞行相适应

D、蛇体表覆盖角质鳞片,与减少体内水分散失相适应

2、下列动物中,完全用肺呼吸的一组动物是

A、蝗虫和蚯蚓 B、青蛙和金丝猴 C、袋鼠和骆驼 D、袋鼠和鲫鱼

3、绦虫和蛔虫均为肠道寄生虫,蝗虫对禾本科作物危害很大。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绦虫、蛔虫、蝗虫、青蛙它们分别属于

A、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爬行动物

B、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C、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两栖动物

D、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4、有利于昆虫保持水分的结构是

A、角质的鳞片或甲 B、毛 C、外骨骼 D、羽毛

5、没有分化出口和肛门的动物是

A、乌贼 B、涡虫 C、蜘蛛 D、蝗虫

6、下列动物全是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A、河蚌、蚯蚓、蜗牛 B、田螺、河蚌、乌贼

C、乌贼、水螅、蛔虫 D、河蚌、蚯蚓、田螺

7、关于鱼尾鳍的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持鱼体平衡 B、维持鱼体的直立状态

C、帮助鱼体转换方向 D、产生前进动力,控制前进方向

8、下列几组动物中,体温不恒定的是

A、猫头鹰、扬子鳄、鲸 B、家兔、丹顶鹤、猎豹

C、青蛙、蛇、蜥蜴 D、金丝猴、沙蚕、大熊猫

9、在下列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中,哪项是不属于适于寄生生活的

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10、无脊椎动物中能够飞行的动物是

A、昆虫 B、甲壳动物 C、软体动物 D、环节动物

11、下面哪一组是鸟特有的特征

①体表有羽毛;②善于飞行;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④前肢覆羽成翼;⑤通过产卵繁殖后代;⑥体温恒定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⑤ ⑥

12、珊瑚虫身体的对称方式是

A、上下对称 B、两侧对称 C、辐射对称 D、前后对称

1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①体表有坚韧外骨骼;②两对翅和三对足;

③身体和附肢都分节;④身体分头、胸、腹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14、下列动物中属于真正鱼类的是

A、章鱼 B、鲤鱼 C、鲸鱼 D、鱿鱼

15、失去雏鸟的红雀给金鱼喂食,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该行为的正确解释是

A、环境因素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B、遗传物质决定的后天性行为

C、环境因素决定的后天性行为 D、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16、通过探究蚂蚁的通讯,我们发现蚂蚁的通讯是靠

A、气味 B、表情 C、舞蹈 D、声音

17、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相比,其进化意义是

A、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生活 B、个体的身体高大

C、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 D、种类多,种群大

18、渔民利用鱼类的趋光性采用灯光捕鱼,鱼类的趋光性属于

A、先天性行为 B、后天性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19、在探究菜青虫取食行为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是操作过程是

A、对菜青虫从卵开始隔离饲养 B、直接使用从野外捕来的幼虫

C、实验叶片和滤纸片应当一样大 D、最好将其先饿饲一段时间。

20、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骨骼肌收缩;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相应的骨受到牵引。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A 、③①④② B 、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二、识图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1、下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A是一种农业害虫,_______,它的体表有外骨骼,用____呼吸;

(2)B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运动器官是_____。

(3)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填字母);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填字母)图中没有涉及到脊椎动物的类群名称是_____。

(4)D是一种珍稀动物,其身体呈_____型,其气体交换的场所是_____。

(5)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其原因是有利于蚯蚓_____。

(6)E的牙齿有之分,与其食性相适应,E与D相比,在生殖发方面的特点是胎生相对于其他生殖方式的优势在于提高后代的_____。

得分阅卷人三、识图及分析题(每空1分,共10分)

22、右上图是人体屈肘、伸肘示意图,圆圈中的`两根骨之间的连结情况如右下图,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1)c、d分别叫做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当上肢处于___________状态时,A收缩,B舒张。

(3)当你垂直伸臂提一桶水时,B处于_____ ______状态。

(4)从关节的结构可以看出,关节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5)关节中的[ 1 ]从[___________]中脱出来的现象脱臼。

(6)动物和人的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能量供应,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___________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23、资料分析:生物学家把章鱼放入大鱼缸内,中间放一块玻璃板,使章鱼能从其中的一侧游到另一侧,将小虾放入章鱼的另一侧,当章鱼看见食物时,它只是直扑玻璃板,在玻璃上乱碰乱撞不会经过玻璃板去捉小虾。多次碰撞后,章鱼才能绕过障碍物捉到小虾。而狗和猴子能越过障碍物取得食物,狗较快地学会绕道获取食物,而猴子只一次就学会绕道获取食物。

(1)章鱼绕过玻璃板而获得食物属于学习行为,这是根据动物行为的___________来进行分类的。

(2)上述实验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______。

(3)不同动物的学习行为有差异是因为动物的学习行为受___________因素的作用。

答案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C C B C B B D C A A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A C A B D A A A B A

21、(1)气管(2)鳍(3)A D E爬行动物(4)流线肺(5)呼吸(6)门齿臼齿成活率

22、(1)肌腱,肌腹(2)屈肘(3)收缩(4)支点(5)3(6)循环

23、(1)获得途径(2)强(3)遗传因素

篇5: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主人的标志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中国大陆的解放

2.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纪念日是( )

A 1950年10月1日 B 1950年10约5日

C 1951年10月1日 D 1951年10月25日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

A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 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C 土地私有制

D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4.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并投产的项目有( )

①鞍山钢铁公司的行轧钢厂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④上海宝山钢铁总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国家对社会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措施使( )

A公私合营 B劳资两制 C加工订货 D没收资本

6.中共八大提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完成三大改造 B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 开展整风运动 D 发展社会生产力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其核心是

A.民主集中制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改革开放、

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为刘少奇平反

C、邓小平理论领导地位的确立 D、十二大的召开

9.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开发区是( )

A 厦门 B 深圳 C 海南 D 上海浦东

10.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 )

A 实事求是 B 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

C 改革开放 D 发展才是硬道理

11.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困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是( )

A 外国势力的干涉 B 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C 姓资姓社的问题 D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12.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对台湾的政策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是( )

A、设立特别行政区 B、社会经济制度长期不变

C、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13.这是一次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下举行的一次重大外事活动。因此,它的主题也体现出这一时代特色。这一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 、,促进共同繁荣”。横线中内容分别是( )

A、参与合作 B、和平发展 C、平等互利 D、开放公平

14.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哪一少数民族歌曲( )

A、蒙古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朝鲜族

15.下列不属于党的十四大会议内容的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D.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6.我国人民空军是在下列那一兵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

A 海军陆战队 B 海军 C 陆军 D 野战部队

17.1955年4月,中国参加的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是( )

A 万隆会议 B 日内瓦会议 C 南南合作会议 D 东盟会议

18.我国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

A、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 B、苏联的影响

C、党和人民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D、忽视客观规律

19.“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改革鼓点先敲响,如今飞出金凤凰”这两段《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农民生活的变迁与下列哪一政策息息相关( )

A 大跃进 B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革 C 开辟经济特区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处理( )

A 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关系 B 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关系

C 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 D 朝鲜战争遗留问题

二、材料题

21.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

结合材料回答:

①这位老人是谁?他1979年制定了什么决策?(1分)

②在沿海地区出现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有哪些(每项至少列举一项)?最终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开放格局?(2分)

③为什么说1992你又是一个春天,这一年这位老人作出了什么决策?(3分)

④从他说的话及其产生的影响等,你认为他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居于什么地位?简单说说原因。(3分)

22.材料一、在旧x藏,95%以上的藏族人民是世代人身依附于官家、贵族和寺庙的农奴。旧x藏用了几百年的《十三法典》、《十六法典》把人分成三等九级,明文规定属于“下等下级”的铁匠、屠夫、妇女,其“命价”为“草强一根”,并用“挖眼、砍手”等残酷的刑法来维持这种三等九级的封建农奴制度。

材料二、(1)1989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机构里,少数民族官员所占比例

(2)直辖市、地区、自治州一级机构里,省数民族官员所占比例

这些比例全都高于少数民族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的比例。

材料三:1949年,少数民族地区的工农业总值为36.6亿元其农业为31.2亿元,工业为5.4亿元;1990年,少数民族地区的工农业总产值达2272.8亿元,与1949年相比,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22.6倍。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旧x藏的政治情况?(1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党和政府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2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党的民族政策的认识?(2分)

2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请回答:

①这两次会议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2分)

②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从这一曲折过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2分)

③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4分)

24:材料一: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的肯定: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仅是新界,而是包括香港岛和九龙。──邓小平

材料二: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七子之歌》

材料三:“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19江泽民接受法国记者采访时的讲话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回答邓小平怎样解决香港和澳门回归的问题的?香港澳门回归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2)根据材料三回答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如何形成的?(2分)

(3)目前影响台湾回归祖国的因素有那些?你怎样看待台湾回归这一问题?(4分)

篇6: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21. ①改革开放

②深圳 广州 上海浦东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③南方讲话 指出党的路线1不动摇,特区姓资不姓社,发展才是硬道理

④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后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初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的问题

22.①x藏地区实行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封建农奴地位低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后重视培养人用少数民族干部,发展经济,推进民族共同富裕。

③党和政府贯彻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临到各族人民进入社会主义是新民族区域自治,推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23.①八大背景:基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中国需要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结束(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需要拨乱反正。人们盼望安定团结的局面。

②八大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由于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和对国情的错误认识,出现了“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等错误;在此期间,经济建设仍有一定的发展(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或广大干部群众对错误路线进行抵制);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上来的战略决策,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

认识: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经曲折,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上来的战略决策,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该问要求学生对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进行概括,若学生答案与本答案的表述不一致,但意思相符,可参照给分;若学生仅举出相关史实,也可酌情给分)

24. ①一国两制

意义: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②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③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中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我们要自觉树立起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维护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坚决反对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十二大、十三大,邓小平提出的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

篇7: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早知道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2.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北京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B.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C.并将吃剩下的野兽肉放入陶罐内,待明天食用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3.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其中以水稻为主要种植作物的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C.大汶口原始居民D.山顶洞人

4.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使用骨针缝衣②使用天然火③种植水稻④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

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D.①③②④

5.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A.中国人善于想象B.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6.领导人们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A.炎帝B.黄帝C.舜D.禹

7.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

A.21世纪70年代B.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C.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70年代

8.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在()。

A.黄帝时B.夏朝时C.商末周初D.春秋战国

9.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10.《荀子》中“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是对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的描述()。

A.尧舜时禅让制B.夏朝的世袭制C.西周的分封制D.商朝的盘庚迁都

1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A.铲除商的残余势力B.保卫镐京

C.发展社会经济D.巩固统治

12.《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A.晋文公称霸B.齐桓公称霸C.勾践称霸D.楚庄王称霸

13.战国初期,分晋的三家是()。

A.齐、楚、燕B.韩、赵、魏C.赵、魏、秦D.燕、韩、赵

14.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A.多生产粮食布帛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15.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16.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

A.允许土地私有B.重农抑商C.实行“连坐法”D.推行县制

17.今天汉字的渊源是()。

A、甲骨文B.金文C.大篆D.小篆

18.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BCD

19.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私学的兴盛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的急剧变革D.士人的解放

20.下列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就是要爱人,理解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

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21.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或来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A.韩非B.孔子C.孟子D.老子

22.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水利工程()。

A.治理黄河B.兴修灵渠C.大禹治水D.都江堰

23.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B.铜钟C.古筝D.笛子

24.某一法令于公元前2月1日颁布并开始执行,到公元30年1月31日废止,这一制度一共实施了多少年?()

A、43年B.44年C.45年D.46年

25.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青铜器②陶器③石器④铁器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②①④③

二、连线搭配(每个一分,共10分)

26、儒家无为而治27.问鼎中原春秋首霸

法家兼爱非攻卧薪尝胆晋楚争霸

道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尊王攘夷春秋战国

墨家用“刑罚”统治百家争鸣孔子

兵家以礼治国因材施教吴越争霸

三、材料阅读

28、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2分)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4分)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4分)

29.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1)文中所提到的事迹是何人所做?(2分)

(2)他所采取的方法是什么?(2分)

(3)他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2分)

(4)除了治水,大禹还有哪些重要事迹。(2分)

30、阅读下列材料:10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请回答:(10分)

(1)桓公在春秋时期最先称霸,请问他是哪一国的国君?(2分)

(2)桓公为什么能“霸诸侯,一匡天下”?(6分)

(3)什么事件表明了桓公成为中原霸主?(2分)

3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

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

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1)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1分)他在材料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分)他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1分)

(2)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1分)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5分)

(3)他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CDAADDBCBCDBB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CDDAACDADABC

二、连线搭配(每个一分,共10分)

26.儒家无为而治27.问鼎中原春秋首霸

法家兼爱非攻卧薪尝胆晋楚争霸

道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尊王攘夷春秋战国

墨家用“刑罚”统治百家争鸣孔子

兵家以礼治国因材施教吴越争霸

三、材料阅读

28.(1)群居生活。(2分)

(2)北京人已知道用火,用火可以烧烤食物、照明、御寒、驱赶野兽。火的使用,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4分)

(3)从使用自然到人工取火。山顶洞人。(4分)

29.(1)大禹(2分)

(2)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2分)

(3)三过家门而不入。(2分)

(4)大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在涂山接受其它部落的朝贡,划九州,筑九鼎。(2分)

30.(1)齐国。(2分)

(2)任用管仲为相。(2分)发展经济,改革内政。(2分)提出“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2分)

(3)葵丘会盟。(2分)

31.(1)商鞅。(1分)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主张变法)。(1分)

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1分)

(2)秦孝公;(1分)

措施:改革土地制度;重农抑商;奖励军功;迁都咸阳,推行县制;严明法令。(5分)

(3)影响: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通过改革,使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建立了新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3分)

篇8:八年级上册英语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I. 1. milk 2. wild 3. stress 4. translate 5. calendar

1-5 BACDC

II. 1. unhealthy 2. finishes 3. friendly 4. longer 5. better

1. healthy 2. starts 3. unfriendly 4. shorter 5. worse

IV. I still remember Mr Hunt, my first teacher, though I left our school twenty years ago. He was a short man with a pair of glasses. He was friendly to us all and we always listened to him carefully in class. He always made his classes lively. I heard he was born in a poor family. He often wore old clothes, but he was good at his lessons. He knew much but had no money to go to college. He had to teach science in the small school. We often went to see him during our vacation. He died five years ago, in 1998.

1. first 2. lively 3. poor 4. science 5. vacation

笔试部分

I. 1. differences 2. illness 3. fishing 4. quick 5. balanced

II. 1. A. 在具体某一天用介词on,行为动词go的一般现在时的否定回答,应借助于助动词don't,所以选A。2. B. “照顾某人”应用look after sb.。3. A. 由题意判断,答语应是回答干什么,只有A适合。 4. A. how far用来提问距离,只有A项表示距离。 5. A.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故事听起来是真的”, sound是系动词,后面应加形容词作表语。

III. 1. What do you often do 2. Where do they always eat 3. How often does she visit her aunt 4. What does he usually do 5. How often do you go to the library?

IV. 1. What did, have 2. didn't do any 3. Does,leave 4. No, they can't 5. How far

V. 1. How often do you drink milk

2. The window stayed open all the night

3. What time are you coming back

4. Let's stop to have a rest

5. I have to go to see the doctor

VI. 1. to play 2. win 3. went 4. become 5. were 6. had 7. to carry 8. play

VII. 1-5 CDBDD

VIII. One possible version:

Teacher: Next Sunday we are going on a field trip.

Students: What are we going to do?

Teacher: Let's talk about it.

Student A: Let's go swimming. We are good at swimming.

Student B: Why don't we go fishing? Or maybe we can go to the mountains.

Teacher: All right. Let's go to the mountains next Sunday.

七年级历史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综合测试题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题附答案

五年级上册期中英语测试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四年级上册第七册期中测试题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带答案(锦集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带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