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倒要看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题附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题附答案,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 目录
篇1: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题附答案
试卷试题
一、选择题(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禁毒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1839年6月在虎门当众销烟的是()
A.林则徐B.康有为C.李鸿章D.魏源
3.中英《南京条约》内容中,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部的是()
A.上海B.宁波C.厦门D.福州
4.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A.保护鸦片走私B.中国禁烟
C.打开中国市场D.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
5.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尼布楚条约》
6.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D.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7.被掠夺焚烧的圆明园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英法联军的这一罪行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中()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这是l9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中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评价了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也体现了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悲壮。1853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
A.西安B.南京C.永安D.安庆
9.下图是保利集团以3000多万港币的价格拍下的圆明园故物——猴、虎、牛三铜首,致使它们流散国外的侵略者是()
A.-B.英国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10.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x疆建设和发展的步伐,天山南北迎来了美好的春天。无独有偶.晚清的他,主张塞防和海防并重,力主收复x疆,并建议设立x疆行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辽阔的西疆完成了中华民族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材料中的“他”是()
A.林则徐B.邓世昌C.左宗棠D.曾国藩
11.某部电影中有如下片段:1894年9月,黄海大东沟,中国北洋舰队致远号朝日舰撞去?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请你为该电影题名,最适合的片名是()
A.《火烧圆明园》B.《甲午风云》C.《太平天国》D.《武昌起义》
12.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A.割地赔款B.开埠通商C.协定关税D.设立工厂
13.是《辛丑条约》签订110周年,某学校以此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以缅怀历史、勿忘国耻、奋发进取.下列对《辛丑条约》内容和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图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4.下列国家中,没有参与八国联军的是()
A.美国B.比利时C.奥匈帝国D.意大利
15.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攻占过北京的是()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华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C.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7.19世纪60年代,随着外国入侵的不断加深,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响应“师夷长技”的口号,掀起了()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18.他,历褒贬不一。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留下千古骂名。他在近代中国兴办洋务,创海军,建企业,为探索自强道路而不懈努力,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他是()
A.李鸿章B.曾国藩C.左宗棠D.林则徐
19.中国近代化开端于()
A.国门被列强打开的鸦片战争
B.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C.-了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
D.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新文化运动
20.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
21.写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诗句的维新派代表人物足()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康广仁
22.下列仁人志士中,主张用暴力-清朝-统治、仿效西方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是()
A.梁启超B.谭嗣同C.康有为D.孙中山
23.辛亥革命的-是()
A.黄海海战B.武昌起义C.洋务运动D.百日维新
24.20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建立了中华民国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5.19,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
A.蔡元培B.陈独秀C.李大钊D.鲁迅
26.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其“新”表现在()
A.宣传“尊孔读经”B.宣传维新变法
C.宣传-清王朝D.宣传民主、科学
27.195月4日爆发了中国近代的五四爱国运动,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三国协约的成立B.三国同盟的成立
C.巴黎和会的召开D.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28.下列对“五四爱国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外争国权,内惩-”是其斗争目标②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③工人阶级参加起了重大作用④在北洋政府-下失败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9.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到-。你认为前一个“-”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鸦片战争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开国大典
30.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②维新变法③民主共和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③②④
腾八中2016—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答题卡
一、选择题(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二、综合解析题(共5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通过接连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
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刘翔同学依据材料按“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三个项目设计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发现各项目均有一处知识错误,请你找出图中错误并加以改正(6分)。
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三: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6分)。
(3)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假如你班开展一次小型演讲会,请你确定演讲会主题名称(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晚清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四五十年代从“师夷长技”思想到“采西学”,“制洋器”为学习西方的发端,而学习西方“器物文明”的实践触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僵化模式:19世纪90年代兴起的以维新思潮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直接抨击了-僵化的封建统治思想,动摇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正统文化的统治基础。
——摘自《晚清文化的变革与发展论析》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就在封建文化穷途末路的时刻……“德先生”和“赛先生”作为第一代走出国门看到和学到秀的东西,开始在国人之间传播,中国思想历史发展从此拐了一个弯,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始……
——摘自6月30日凤凰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学习西方‘器物文明,的实践”是指什么运动。它在客观上有什么进步作用?(4分)
(2)材料二反映康有为等人“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的政治主张,这个主张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2分)
(3)材料三中为宣传“德先生”和“赛先生”,“第一代走出国门”的人发起了什么运动?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态度?(5分)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3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对于辛亥革命的百年庆典,许多城市展开了对庆典落户权的争夺。其中,很多人主张在武汉举行,也有不少人主张在南京举行。
(1)你支持哪一方?请谈谈你的选择理由。(4分)
材料二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2)上述材料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请你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概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6分)。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上:
材料三-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新-课-标-第-一-网]
近几年来,台湾国民党领导人吴伯雄、马英九等也强调“中国国民党一定继承中山先生的遗训,体现中山先生的精神”。
(3)材料三中,国共两党均表示继承中山先生的未竞事业,你认为“继承”的内涵主要是什么?(4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1915年,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惩-”“取消二十一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民主”和“科学”是哪一运动的两面大旗?这次运动的领导人和主阵地分别是什么?(6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引发该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7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AABAABBCC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DABDAAABB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CDBDBDCACA
二、综合解析题(共50分)
26.(1)“进一步”改为“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改为“甲午中日战争”;《北京条约》改《辛丑条约》。
(2)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广州抗英、关天培虎门抗英;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大战黄海;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3)侵略与抗争;入侵与反抗;近代中国的屈辱;中国人民的抗争。
27.(1)洋务运动。进步作用: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开辟了道路。
(2)资产阶级。
(3)新文化运动。态度: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或学习西方优秀文化,不能全盘西化)
(4)学习西方技术,再学习制度,再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28.(1)武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武昌起义影响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南京:中华民国在此宣告成立。
(2)政治上:-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经济上:促进了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
29.(1)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新青年》。(2)五四运动;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篇2: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试卷试题
1、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中写道:“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美国“历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西藏的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3、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是()
A、南京解放B、开国大典C、西藏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
4、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黄继光②刘胡兰③董存瑞④邱少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④
5、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A、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
B、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C、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D、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6、-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话的意思是()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D、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7、下列哪一项成就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
A、南京长江大桥B、大庆油田的建成投产
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D、上海宝山钢铁公司
8、当前我国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在形成的。
A、解放战争期间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9、-的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一桥”指()
A、南京长江大桥B、钱塘江大桥C、武汉长江大桥D、上海浦东大桥
1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B、三大改造完成C、土地改革完成D、人民公社成立
11、通过公私合营,我国基本上解决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时间是在()
A、1949年B、1951年C、1953年D、1956年底
1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针对()提出来的。
A、经济体制改革B、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
C、对外开放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3、1954年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
A、制定了《共同纲领》B、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C、召开全国人大颁布了第一部宪法D、进行了三大改造
1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中的一次失误
A、第一个五年计划具体实施过程B、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
C、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过程D、三大改造过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程
15、1958年,“左”的错误开始泛滥的原因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对国情认识不清③中苏关系恶化④急于求成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6、某同学拿出一些1969年发行或1971年发行的-像章给同学们观赏,从这些旧物可断定是()
A、建国初期的B、抗美援朝时期C、-时期的D、改革开放以后的
17、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开放城市—内地
B、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江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特区—内地—沿江沿边开放
18、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中与他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合的是()
A、出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B、出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出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D、出生于1978年,取名-
19、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
20、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采取的举措不包括()
A、建立经济特区B、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城市实行经济体制改革D、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2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城市B、农村C、沿海地区D、国有企业
22、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有“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23、-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2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里“一个中心”是指()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D、以艰苦创业为中心
25、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B、尊重历史与现实
C、“一国两制”构想D、香港的顺利回归
二、判断题(对的写“A”错的写“B”,每小题1分,共5分)
26、北平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完全统一。()
27、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8、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29、-理论解决了中国如何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问题。()
30、1992年海基会、海协会两会达成的共识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7分,第32题7分,共14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和‘阶级斗争’了。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请回答:(7分)
(1)材料中强调“从今以后”全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1分)
(2)这个中心工作确定于哪一次会议上?中共“十三大”又是如何阐述的?(2分)
(3)为实现这一中心工作,党和国家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目的是什么?(2分)
(4)举例说明我国历发生的损害现代化建设的“-”(写出时间和名称就行)。(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句包含了从建国到现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功绩。(7分)
(1)这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各是谁?(3分)
(2)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分别形成于党的哪几次大会上?(2分)
(3)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各是什么?(2分)
四、问答题(本题6分)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分)
3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和判断题
12345678910
ADCDDDCBCB
11121314151617181920
DBCBDCCDBD
21222324252627282930
BDCBCBAABA
三、材料分析题
31、(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经济建设)。(1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2分)
(3)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2分)
(4)1966年;-。(2分)
32、(1)-、-、-。(3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2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分)
四、问答题
3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2分)
新中国的成立,扩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分)
34、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分)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分)
组织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1分)
篇3:2020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试卷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
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这是儿女心中期望的歌。”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A.1月1日B.7月1日C.8月1日D.10月1日
2.“他庄严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这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万众欢腾,掌声、欢呼声响彻云霄。”这里的“他”是
A.刘少奇B.-C.周恩来D.-
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揭开了中国历史新 篇章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五四运动C.新中国的成立D.三大改造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诞生是20世纪国际关系的一个创举。下列四项表述: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②推行霸权主义;③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其中,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5.“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对右图武汉长江大桥的由衷赞美,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建造于:
A.“一五”计划建设时期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6.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A.大跃进运动时期B.“-”期间
C.“一五”计划期间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7.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运输邮电占19.2%,农
林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它占7.8%。在工业内部,重工业的投资5ykj.com
比例大体是轻工业的7.9倍。由此可见,我国“一五”计划时期
A.优先发展农林水利业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文化教育业D.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8.为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我国在建国初期进行了社会主义
改造,没有涉及的行业是
A.农业B.手工业C.资本主义工商业D.国防事业
9.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
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开始于
A.1840年底B.19底C.1945年底D.1956年底
10.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列对联反映我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是
A.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11.“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这些口号反映“大
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是
A.高指标B.瞎指挥C.浮夸风D.共产风
12.有些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下列人物与相关事件连接错误的是
A.-——开国大典B.彭德怀——抗美援朝
C.-——改革开放D.袁隆平——两弹一星
13.“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先生,我荣幸地通知你,在10月25日举行的联合国
1976次会议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下述决议:(第2758号决
议,在此从略)。顺致的敬意。”这是1971年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的电报,请问,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B.吸收中国为联合国会员国
C.祝贺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祝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
14.国际外交的“乒乓外交”发生在
A.中国和日本之间B.中国和美国之间C.中国和英国之间D.中国和苏联之间
15.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西方新闻界称这一周是“改变世界的一周”,主要是因为:
A.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B.新中国制定第一部宪法
C.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D.中美在北京签署经济合作协议
16.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反映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下列名字①马改造②李建国③张跃进④刘开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
17.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A.刘少奇B.-C.周恩来D.-
18.“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
首歌谣中农民赞扬的是
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实行B.人民公社的成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19.右图是一座城市市政府楼前的雕塑——拓荒牛,这座
城市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它是
A.深圳B.南京C.上海D.北京
20.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1月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颁发的国家科
技奖,是中国科技界的荣誉。获得首届国家科技奖的农业科学家是
A.邓稼先B.袁隆平C.陈开甲D.张存浩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0分)
二、材料解析题:(30分)
21.图片是形象的史料。观察下列反映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新中国外交领域成就的一组图片,回答问题:(10分)
请回答:
(1)图一中1954年与印度总理举行会谈的中国总理是谁?他与印度、缅甸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倡导的指导国与国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4分)
(2)图二中中国代表团成员在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2分)
(3)图三中主动伸手与周恩来总理相握、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的美国总统是谁?(2分)
(4)近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任人宰割,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原因何在?(2分)
22.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为此,八年级一班的同学要以“我眼中的改革开放”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小报,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设计。(10分)
理论篇
……
图一图二十四大会场图三十七大会场图四十八大会场
实践篇-改革章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A展开,农民创造了以B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提高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中国农业的大发展。90年代改革向城市推进。
开放章
对外开放格局
成就篇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是133.6元,增至4140元;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20增至13786元;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2007年超过660个。,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
感悟篇……
请回答:
(1)同学们试图通过“理论篇”的设计展示为改革开放指明方向的党的一系列重大会议,
图一是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的会议,应该展示党的哪一次重大会议的图片?(2
分)
(2)“实践篇”中“改革章”A处应填,B处应填。(4分)
(3)“实践篇”中“开放章”C处应填。(2分)
(4)请结合“成就篇”中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完成“感悟篇”。(2分)
2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让我们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工业起步】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我国制定了哪一计划改变了材料一中的落后现象?(2分)
【制度确立】
材料二
农民报名参加生产合作社递交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申请上海资本家接受公私合营
(2)材料二中的一组图片反映的是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什么事件?(2分)
【出现失误】
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严重失误。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2分)
【拨乱反正】
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指什么?(2分)
【以史为鉴】
(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20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0分)
21.(本题共4小题,10分)
(1)周恩来总理;(2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
(2)中国重返联合国。(或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2分)
(3)尼克松。(2分)
(4)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言之有理即可)(2分)
23.(本题共5小题,10分)
(1)一五计划。(2分)
(2)三大改造。(或社会主义改造)(2分)
(3)大跃进运动。(2分)
(4)改革开放。(回答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经济特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改革开放具体措施也可给分)(2分)
(5)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或: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篇4:初三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初三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布克哈特在《____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书中这样说:”在中世纪,人类一时的两方面一一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在____,这层纱最先烟消云散。”据你判断,横线上应该填写的国家是
A.德国 B.意大利 C.英国 D.法国
2、“15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移向大西洋沿岸……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引文中的“新大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的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启蒙运动猛烈抨击了专制统治 D.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3、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如果把“议会对王权的胜利”、“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A.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B.新体制的创立 C.工业文明的浪潮 D.思想解放的潮流
4、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5、右边这幅纹章一般被视为法国的国家标志。其中绘有大革命时期流行的束棒——古罗马高级执法官象征权威的权标,在饰带上用法文写着“自由、平等、博爱”。与之联系最为直接的政治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6、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国庆节是为了纪念本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这一主题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①英国——《权利法案》的发表 ②美国——《独立宣言》的颁布
③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④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拿破仑执政期间,对外战争连绵不断。这些战争打击了欧洲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激起当地人民不满和反抗。从这些话里,你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拿破仑执政期间,经常对外发动战争 B.拿破仑通过发动战争,夺取法国政权
C.拿破仑对外战争有一定的积极性,也有消极的一面
D.拿破仑对外战争有利于加速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
8、某学校九(3)同学进行了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专题复习,作出如下比较表,请指出比较有误的一项是
9、英国严重依赖国外市场。1845年至1849年,毛纺织业原料进口的比重高达43%。1850年,英国加工了全世界46.1%的棉花。在1844年至1846年的进口总额中,生活资料和原料所占比重高达95%。上述材料反映工业革命后
A.英国城市化的步伐加快 B.英国急需扩大产品销售市场
C.英国的生产组织形式变化 D.英国需要大量的原料市场
10.下列事件发生在发展阶段一的是
①处死查理一世 ②《权利法案》 ③来克星顿枪声 ④美国南北战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大国崛起》是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首播的一部12集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从九国的崛起中,我们应得到的启示是
(1)重商兴业开拓市场是强国之路 (2)顺应潮流坚持改革是兴国之要
(3)科技创新教育先行是立国之道 (4)强化武备海外扩张是盛国之本
A.(1)(2)(4) B.(1)(3)(4) C.(1)(2)(3) D.(2)(3)(4)
14、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有一部分是明治维新时开始使用的,其中山下、盐田、鸟饲、猎狩等姓与生产劳动有关。这些姓氏的出现,与明治维新的哪项措施直接有关
A.加强中央集权 B.承认土地私有和扶持私人企业 C.建立近代化军队D大力发展教育
15、下列关于世界近代史有关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革与革命是欧美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方式B.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社会变革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
16、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1871年,奋发图强半个多世纪的德国终于统一。……它在和平的环境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但是,当它试图为自己争取阳光下的地盘而发动战车后,则一败涂地。”这里“一败涂地”的战争指
A.反法同盟的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普法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17、假如你是一战期间的战地记者,不可能有的经历
A.拍摄到英军新式武器tank的照片 B.使用移动电话报道德军飞机轰炸的消息
C.不幸被炮弹的弹片炸伤 D.直到19你方才看到美国参战
18、“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的科学成果是
A.自由落体定律 B.经典力学体系 C.生物进化理论 D.细胞研究成果
19、20世纪代,列宁在党的代表会议上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这里列宁主要强调
A.利用市场机制 B.建立工农联盟 C.生产资料公有 D.按劳分配产品
20、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比较中你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苏驶工业发展慢于德国 B.苏联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
C.苏联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D.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六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船队从欧洲出发,一直向西航行,横渡了茫茫的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22、“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能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以至于只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这位维护国家统一的英雄就是林肯。
23、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封建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24、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8世纪末19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25、德国的贝多芬是伟大的作曲家,也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热情歌颂者,《英雄交响曲》是其重要的代表作品。
26、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第II卷(主观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达•芬奇的名画《 _________ 》表现了人物美丽的外形和丰富的内心情感;16世纪英国向世界奉献了文学巨匠 _________ 。
28、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 _________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_________ 。
29、有“发明大王”之称的美国科学家是 _________ ;提出相对论,打开原子时代大门的科学家是 _________ 。
四:材料解析与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二百多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是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从数据看变化】
材料一
【从变化看生活】 【从变化看生产】
请回答:(1)材料一中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1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1分)
(2)材料一中表明英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3)从材料二中可看出当时英国发生怎样的变化?(1分)
(4)材料三中促使工业生产飞速发展,进入了这样一个崭新的时代的标志是什么?(1分)综合以上现象,就本质上而言,是什么样的变化使人类进入崭新时代?(1分)
31、变革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 ——《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1分)请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其“改革”的原因?(1分)这一“改革”使俄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2)材料二中的巨人领导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1分)
(3)材料三中苏联(苏俄)在1921~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政策具有什么显著特点?(2分)
32、划时代的科学成就、先进的思想理念充实着人类文明的宝库。科学的发展、思想的解放是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前进的源动力。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之前,总是伴有深刻的思想变革。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科学之光照耀】
材料一: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马克思主编《世界文明史》
【思想之花盛开】
材料二:这一运动的领袖们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启蒙时代。……这些哲人使得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遭受到了一场毁灭性的打击。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一系列具有革命性的原则,并打算通过这些原则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整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胜衰原因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所产生的社会影响。(1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展一系列具有革命性的原则”有哪些?(1分,任举一点)举例说明“这些原则”推动了欧洲的革命实践活动。(1分)
(3)材料三中体现了什么思想?(1分)这一思想在美国的哪一文献中得以体现?(1分)
(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说说科学、思想对社会的作用。(1分)
初三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BDBDC 6-10、CBDDA 11-15、CCDBC 16-20 、BBCAD
二、判断题:
21-26、AABBBA
三、填空题:
27、《蒙娜丽莎》,莎士比亚
28、萨拉托加战役、萨拉热窝事件
29、爱迪生、爱因斯坦
四、材料分析与问答题:
31、(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分)
防止农民革命或需要废除农奴制以“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1分)
是俄国社会的重大转折点,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分)
(2)社会主义革命(1分)
( 3)新经济政策(1分)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1分)
32、(1)促进了思想解放,为冲破封建神学的束缚提供了有力武器(1分)
(2)提倡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由开明的君主执政等(任答一点即可,1分) 法国大革命(1分)
(3)分权与制衡或三权分立(1分) 1787年宪法(1分)
(4)科学发展、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前进。(1分)
篇5:初一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A A A D C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B B C C B C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A B B A B B B B
二、综合题(共50分)
1、(1) 略
(2)东到东海,南至南海,西达陇西,北至长城一带
(3)建立了专制集权制度。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筑长城,拓南疆。
(4)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1)孔子 儒家
(2)学习过的东西要时常温习,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略
3、(1)司马迁 《史记》
(2)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多年的历史。
(3)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1)略
(2)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普通士兵立有军功,也可以封爵受赏,贵族无军功不授爵位。
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控制。
作用:促进了秦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
篇6:八年级上册英语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 听力测试(25分)
I. 略
II. 听对话回答问题:你将听到六段对话,每段对话之后你将看到一个或几个问题。请根据听到的对话内容,选择能回答所提问题的最佳答案。每段对话之后你有5至10秒钟的答题时间。听两遍。共10小题,计10分。
请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6小题。
( )6. How does the man keep in touch with (保持联系) his old friends?
A. By sending e-mails. B. By meeting each other. C. By talking on the Internet.
请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7小题。
( )7. What’s the man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A. Chat online. B. Buy a computer. C. Take classes.
请听第三段对话,回答第8小题。
( )8. When did the boy use to play soccer?
A. In the morning. B. At noon. C. After school.
请听第四段对话,回答第9至第10两个小题。
( )9. What’s Tom’s problem?
A. His parents fought last night.
B. He fought with his father last night.
C. He fought with his brother last night.
( )10. What’s Linda’s advice for Tom?
A. Talking with his teacher. B. Talking with his friend. C. Talking with his parents.
请听第五段对话,回答第11至第12两个小题。
( )11. How far is 306 Hospital?
A. About half an hour’s bus ride. B. About an hour’s walk. C. About 15 minutes’ walk.
( )12. How will the man go to 306 Hospital?
A. On foot. B. By bus. C. By taxi.
请听第六段对话,回答第13至第15三个小题。
( )13. What did Sam do on the weekend?
A. He did some exercise with his friend.
B. He played basketball with his cousin.
C. He played soccer with his cousin.
( )14. How often does Victor drink milk?
A. Once a day. B. Twice a week. C. Twice a day.
( )15. How often does Victor exercise?
A. Four times a week. B. Three times a week. C. Twice a week.
III. 听短文选择答案:你将听到一段短文,然后你将看到5个问题。请根据听到的短文内容选择能回答所提问题的最佳答案。听完短文之后你有1分钟的答题时间。听两遍。共5小题,计5分。
( )16. Which sport did Liu Ming like best?
A. Table tennis (乒乓球). B. Volleyball. C. Football.
( )17. When did Liu Ming go to table tennis classes?
A. Every Saturday. B. Every Sunday. C. Every Monday.
( )18. What are Liu Ming’s hobbies now?
A. Swimming and watching movies.
B. Watching movies and reading.
C. Swimming and reading.
( )19. How often does Liu Ming go to the school library?
A. Once a week. B. Twice a week. C. Three times a week.
( )20. Who taught Liu Ming to swim?
A. Mr. Xu. B. His father. C. He himself.
IV. 听短文填写表格:你将听到一段短文,请根据听到的短文内容完成表格中的有关信息。
听完短文之后你有1分钟的答题时间。听两遍。共5小题,计5分。
Information About Li Ping
English name Vince
Country(国家) 21._______________
Hobbies 22.He likes ________and __________
Way of going to school 23. He goes to school ______ ________
Activity on Saturday 24.He _____ ____ _______every Saturday.
What he will do 25_____ _______ Have tennis training(训练)
第二部分:语言知识及应用(共30分)
V. 单项选择:从下列各题所给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共15小题,计15分。
( ) 26. — Is there _______ big hotel in the town?
— Yes. ______ service there is very good.
A. a; The B. a; A C. the; a D. the; The
( ) 27. — Miss Li is a good teacher. She always uses games to make learning ___________.
— That’s for sure. I like her classes very much.
A. natural B. important C. enjoyable D. useful
( ) 28. — Did ________ go there with you?
— No, I went there ________.
A. someone; yourself B. anyone; myself
C. anyone; yourself D. someone; myself
( ) 29. — Jack, do you know the answer ______ to this question? It’s too difficult for me.
— Sorry, I don’t know. You can ask Jim for help. He is good at math.
A. with B. to C. for D. at
( ) 30. — The accompany (陪伴) of parents is very important.
— Yes. _____ parents are busy, they should try to spend more time with their children.
A. Because B. After C. Though D. If
( ) 31. — I’m hungry. I didn’t have breakfast.
— I can _________ my cakes with you.
A. choose B. share C. show D. expect
( ) 32. — _____ do you go to the movie theater?
— Twice a month.
A. When B. How far C. How often D. How long
( ) 33. — Who is _______, Bill, Tom or John?
— I think John is ____ than Bill and Tom.
A. the most serious; more serious B. the most serious; serious
C. serious; more serious D. more serious; more serious
( ) 34. — It _____ that we will have bad weather tomorrow.
— Yes. Maybe we have to stay at home.
A. sounds B. seems C. feels D. looks
( ) 35. — Although we are best friends, she ____ me.
— She doesn’t like traveling.
A. is similar to B. is different from C. is up to D. is ready to
( ) 36. —English is difficult for me. I don’t know how to learn it well.
— You can try to learn English by _____ English movies.
A. watch B. watches C. watching D. to watch
( ) 37. — The talk show is really______. I don’t want to watch it.
— Me, either. It makes me _____.
A. boring; bored B. boring; boring
C. bored; bored D. bored; boring
( ) 38. — How can I keep healthy?
— It’s important for you _______ healthy eating habits.
A. have B. having C. to have D. has
( ) 39. — Did you have a basketball match last Sunday?
— No. It has to be put off(推迟) ________ the heavy rain.
A. because B. because of C. such as D. although
( )40. — Can you help me with my English?
— ________.
A. Good luck B. It doesn’t matter C. You’re welcome D. Of course
VI. 完形填空:先通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共15小题,计15分。
Every one of us, rich or poor, should at least have one or two good friends. Your friends will 41 you when you speak, will take care of you when you are sick, and will be together 42 you in your journey through life.
Everyone 43 friends. Friendship can make us happier. 44 can we find a good friend and get on well with each other? Here 45 some advice.
•46 friends with a person who is easy to get along with.
• You should make friends with a person who has 47 in common with you.
• Give your friend a 48 when he or she is in trouble .Friends should always be ready to 49 each other.
• Believe(相信) in each other. This is the most 50 thing in a friendship.
• Even the best friends may have 51 sometimes. 52 this happens, don’t let it last too long. Try to make up with(和好) your 53 soon.
54 is a kind of treasure(珠宝) in our life . It 55 a bottle of wine(酒), the longer it is kept, the better it will be.
41. A. listen to B. hear C. sound D. listen
42. A. for B. from C. with D. at
43. A. need B. want C. have D. needs
44. A. What B. When C. How D. Where
45. A. has B. have C. are D. is
46. A. Making B. Makes C. Made D. Make
47. A. nothing B. everything C. something D. anything
48. A. book B. hand C. pen D. map
49. A. help B. helping C. to help D. helps
50. A. loudly B. outgoing C. important D. quietly
51. A. a fight B. a laugh C. a point D. a result
52. A. Before B. If C. When D. As
53. A. parents B. teachers C. classmates D. friends
54. A. Book B. Friend C. Friendship D. Teacher
55. A. is like B. look like C. is liking D. feel like
VII. 阅读理解: 读A、B两篇短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读C篇短文,将方框里的五个句子还原到短文当中。共15小题,计30分。
A
The class in America is almost the same as that in China. But something is different.
1.In America, if the teacher asks you a question but you don’t understand, you should put up your hand and ask the teacher to repeat it. If you don’t know the answer, it is all right to tell the teacher that you don’t know. Then he or she knows what you need to do.
2.You mustn’t be absent on a test day. If you are seriously ill, call and let the teacher know you will not be there for the test. If your teacher allows you a make-up test(补考), you should take the test in one or two days after you go back to school.
3.Be on time! It is impossible to be late. If you come in late, be sure to do it quietly. Take your books out of your bag after you enter the room. Then go to your seat and sit down quietly. In the US, you needn’t knock before you come into the classroom.
4.If you have to leave during the class, do it quietly, too. There’s no need to ask for the teacher’s agreement.
( ) 56.When a teacher asks you a question but you don’t know the answer, you should_________.
A. Repeat the question
B. Tell the teacher you don’t know
C. Give an answer
D. Put up your hand
( )57. What’s the Chinese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word “absent”?
A.早到的 B. 迟到的 C.缺席的 D. 出席的
( )58. When can a student take a make-up test?
A.When he’s too sick to take the test.
B.When he gets a bad grade in his test.
C..When he doesn’t finish the paper in his test.
D.When he is late for a test.
( )59. It’s impolite for a student when he/she______.
A. Takes out book quietly
B. comes into the classroom quietly
C. takes his/her seat and sits down quietly
D. gets to school late
( )6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bout the class in America is TRUE?
A.If one is late, he/she can’t enter the classroom without the teacher’s agreement.
B.One can take a make-up test without the teacher’s agreement.
C.One can leave the classroom without the teacher’s agreement.
D.One can’t put up his/her hand to ask the teacher to repeat the question if he/she can’t understand it.
B
More and more people like bicycling and it is no surprise. It is fun, healthy and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环境). Maybe that’s why there are 1.4 billion bicycles and only 400 million cars on roads worldwide today. Bikes can take you almost anywhere, and there is no oil cost!
Get on a bicycle and ride around your neighborhood. You may discover something new all around you. Stopping and getting off a bike is easier than stopping and getting out of your car. You can bike to work and benefit(受益)from the enjoyable exercise without polluting the environment. You don’t even have to ride all the way.
Folding(可折叠的)bikes work well for people who ride the train. Just fold the bike and take it with you. You can do the same on an airplane. A folding bike can be packed in a suitcase. You can also take a common bike with you when you fly. But be sure to look for information by getting on airline websites. Not all airlines are bicycle-friendly to travelers.
Health Benefits of Bicycling:
It helps to prevent heart diseases.
Bicycling helps to control(控制) your weight.
A 15-minute bike ride to and from work three times a week burns off five kilos of fat in a year.
Bicycling can improve your mood(心情).
Exercise like bicycling has been shown to make people feel better, more relaxed and self-confident.
Bicycling is healthier than driving.
( )61.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bicycling is becoming very___________.
A. surprising B. exciting C. expensive D. popular
( )62. When you are riding your bicycle around your neighborhood, you may_________.
A. pollute the environment around
B. find something you didn’t notice
C. go everywhere and use a little oil
D. get off your bike and begin to work
( )63. If you travel with a folding bike, you can fold it and__________.
A. get out of the car B. take it onto a train
C. put it in your purse D. go on airline websites
( )64. One of the benefits from bicycling is that_______________.
A. you can fold the bicycle B. you will be friendly to others
C. you will be more relaxed D. you may get fatter and fatter
( )65. Which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Bicycling is enjoyable exercise for people
B. Driving cars is healthier than riding bikes
C. Riding a bike pollutes your neighborhood
D. Common bikes are welcomed by all airlines
C
A. But I will never forget him in my life
B. this was the worst news for me
C. One night, I was waiting for a train
D. He was such a nice guy and we had a happy talk
E. He will be happy and smile back and you will be happy, too.
Many years ago, 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my left eye. At last, the doctor told me that I could never see from that eye again. 66.____ At that time, I often got angry and didn’t want to do anything. No one wanted to help me.67.____ A man came and sat down next to me. He turned to me and smiled(微笑). Then he said, “it seems that you need a friend to talk to.”We sat there for hours just talking like old friends. 68.______ Then his train came. He stood up and gave me a wonderful hug(拥抱). I will never forget it. Then he got on the train and give me another of his big smiles and said, “Remember, a smile is the most beautiful part of a person.”
I never saw him again. 69. ______ A smile can open doors. You can smile at anyone in the street. It is OK if you don’t know him. 70.____.
VIII. 写作:本大题共三部分,计35分。
A. 根据所给音标,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写出下列句子中所缺单词,共10分。
71. —Lily, what is the strange________ [ˈbɪldɪŋ] over there used for?
—Oh, it’s Yichang Olympic Sports Center Gymnasium(宜昌奥体中心体育馆).
72. —Look! Who is dancing the most________ [ˈbjutəfəlɪ] ?
—I think Tina is.
73.What was the________ [rɪˈzʌlt] of the Women’s World Cup in 2015?
74. —Can you find out the d________ between the two pictures?
—No, I can’t.
75.Lucy’s house is near mine, so we often go to school t________.
76.It’s not n___________ by talking loudly in class to get attention(吸引别人的注意).
77.I like Tom better because he is _____________(更勤奋)than Jack.
78.Now most students like going online. They use it to play games instead of(代替) looking for useful i________.
79. Jim bought three English __________(杂志) in Xinhua Bookstore yesterday.
80.There is a big clothes store near my home. We can buy beautiful clothes very_________(便宜地).
B. 完成句子:根据所给汉语和句末英语单词提示完成下列句子。共5小题,计10分。
81. 我的好朋友在运动方面有天赋。(talent)。
My best frien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ports.
82. 当人们观看表演时,他们通常发挥决定冠军的作用。(role)
When people watch the show, they usually ____________________ who the winner is.
83. 真正的朋友是一个可以援手帮助并感动你心扉的人。(reach)
A true frien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d touches your heart.
84. 朋友贵在好而不在多。(long)
You don’t need a lot of friends _______________they are good.
85. 你能够坐得最舒适因为他们有最大的座位。(comfortable)
You can sit ___________________ because they have the biggest seats..
C. 书面表达。共1小题,计15分
86. 以My best friend and I 为题写一篇短文,运用所学句型,比较你和好友相似以及不同的地方。要求词数达到60-80词。
My best friend and I
篇7:八年级上册英语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I. 1-5 EBFAD
II. 6-10 CBCAC 11-15 CACCA
III. 16-20 ABCBC
IV. 21. The United States / America 22. soccer and tennis 23. on foot
24.has a party 25. next month
笔试部分答案
V. 26-30 CDBAB 31-35 CABBC 36-40 DBABC
VI. 41-45 ACDCD 46-50 DCBAC 51-55 ACDCA
VII. 56-60 BCADC 61-65 DBBCA 66-70 BCDAE
VIII.A: 71. building 72. beautifully 73. result
74. differences 75.together 76.necessary
77.more hard-working 78.information 79. magazines 80. cheaply
B: 81. is talented in sports 82. play a role in deciding
83. reaches for your hand 84. as long as
85. the most comfortably
C: 评分细则:
评分档次:
第一档: (13—15分) 能涵盖所有要点, 行文连贯, 语言流畅, 无语法和习惯用法错误。能根据提示完整表述。
第二档: (9—12分) 能涵盖所有要点, 行文基本连贯, 语言比较流畅, 但有少量语法和习惯用法错误。
第三档:( 5—8分) 能涵盖大部分要点, 但行文不够连贯, 并有少量语法和习惯表达错误。
第四档:( 0—4分) 只表达了一、两个要点, 语言错误比较多, 但有个别句子可读。
篇8: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及答案
卷Ⅰ、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大幕徐徐拉开。这一开端的标志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致使圆明园故物——猴、虎、牛三铜首流散国外的侵略者是………………………………( )
A.俄国 B.英国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4、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悉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与哪一条约有关?………………………………(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西安事变 D、百团大战
6、西方列 强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而发动的战争是……………………………………(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鸦片战争
7、某条约内容中有:“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内居住。此“内容”出自…………………………………………………………………………………… (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朝政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的是………………………………………( )
A.允许外国驻兵北京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9、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
A.都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0、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派遣留学生出国 D.筹建新式海军
11、近年来,南海、东海危机不断,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的现 代化建设。我国的近代化海军最早建立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戊戌变法时期
12、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3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 共和”“维护共和”。以“浴血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
A.东京 B.武昌 C.广州 D.南京
14、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主要在于…………………………………………………………( )
A、掀起了一次 思想解放运动 B、使“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16、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是…………………………………( )
A.国民党一大 B.中共三大 C.国民党二大 D.中共二大
17、“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这所学校的创办者是…………………………………………………………………………………………………( )
A.蒋介石 B.李大钊 C.周恩来 D.孙中山
18、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彻底合作破裂的事件是……………………………………………………( )
A.“宁汉合流” B.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C.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1961年,董必武写诗怀念友人:“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该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强学会的成立 B、同盟会的成立
C、国共合作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0、创办于国共合作时期,位列世界四大军事名校的中国军校是
A、云南陆军讲武堂 B、红军大学
C、黄埔军校 D、抗日军政大学
21、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才发现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请你说说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2、学完中国近代史,八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选项不恰当的是……………………………… ……………………………………………………(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3、八年级(1)班同学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专题,这个主题的名称可以确定为( )
A、思想解放运动 B、民主革命运动 C、政治改革运动 D、中国近代化历程
24、同学们都观看了以下几部影视剧吧,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甲午风云》 ③《末代皇帝》 ④《火烧圆明园》
A、①④②③ B 、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25、下列一组词反映了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进步主题:①国民革命②民主、科学③维新变法④三民主义 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卷Ⅱ、非选择题(共50)
— “他”在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 。
(3)请分别说出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6分)
(4)看到这些屈辱条约的签订的场景结合这些条约签订所产生的影响,谈一谈你的感想。(3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共10分)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一些西方对强对x疆虎视眈眈,妄图达到侵 占x疆的目的。
材料二:大将筹边尚未 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请回答:
(1)19世纪中期对我国x疆虎视眈眈的西方列强有哪些国家?
其中的哪一个国家于1858年通过哪一个条约侵占了我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1865年率军侵入x疆的是谁?(请按顺序回答)(5分)
(2)材二中提到的“大将”是谁?这首诗赞扬了他的什么功绩? (3分)
(3)19世纪后期,清政府为加强 对x疆地区的管理,又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材料一:两次运动的方式: “师夷长技” 变法图强
材料二:两 次运动的领导人物:孙中山 陈独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4分)
(2)材料一中的“ 变法图强”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他们领导的这次运动成功了吗?为什么?(4分)
(3)材料二中的人物“孙中山”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意义是什么?(3分)
(4)材料二中的人物“陈独秀”领导的运动提出了“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2分)
(5)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经历有哪些变化特点。(3分)
29、分析材料回答下列各题题(9分)
材料一、
材料二、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合作后创办的哪所军校?(2分)
(2)、依据材料二,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原因是什么?北伐的目的是什么?(4分)
(3)、材料二中的卖国军阀是哪些人?(3分)
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题附答案(共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