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珩仪绮”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石灰土基层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分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石灰土基层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分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目录
篇1:石灰土基层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石灰土基层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也在迅速的发展.公路在施工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步,特别是路基材料.不同地区采用不同填筑材料,施工工艺也根据不同材料和施工条件也各不相同,本文针对石灰土作为道路底基层施工进行分析.
作 者:林纯清 LIN Chunqing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兵团路桥总公司,新疆石河子,832017 刊 名:科技传播 英文刊名: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10 “”(3) 分类号:U415.1 关键词:道路工程 石灰土 底基层篇2:道路工程中石灰土基层施工技术分析论文
1.1铺土卸灰
铺土卸灰在整个道路工程施工石灰土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具有重要性技术应用意义,在其施工技术的处理中是整个工程施工技术处理中的首要性施工技术。整个工程施工技术的处理中,应该运用专门的施工设备,对整个工程施工中的土层做摊平处理,同时还应该按照工程施工技术应用中的技术控制,及时的将整个工程施工中的土层厚度控制和具体的工程施工路基设计结合,这样才能保障在施工路基的结合处理中,能够将整体的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控制实施好。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工程施工技术的处理中,应该以打方格形式,将整个工程施工中的技术控制土层施工技术处理落实。并且在施工技术的处理中,及时的按照施工技术处理中的要求,将推土机和具体的施工工序处理结合,以此发挥出整体的施工技术应用控制能力。
1.2搅拌石灰
当确定好对应的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之后,需要在施工技术的处理中,及时的将施工技术处理中的石灰搅拌工作落实,这样才能保障在施工技术的处理控制中,能够将整体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控制奠定基础。作为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控制中的关键性技术,在进行石灰搅拌处理中,应该以科学的配比将工程施工技术处理中的搅拌工作协调,这样才能保障在施工技术的处理协调中,能够将整体的施工搅拌工作落实,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技术石灰搅拌处理中,应该将石灰搅拌工作进行充分的细化,保障在施工技术的处理控制中,能够细化对应的搅拌工作,以此保障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控制能力。
1.3压实处理
压实处理是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处理中,对于石灰土基层施工技术控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施工技术,当施工管理者按照工程施工技术处理中的要求,及时的将对应的石灰搅拌工作协调,并且将其和土层路基填充工作整合之后,需要按照其对应的施工技术处理,及时的将工程施工技术处理中的压实工作落实,也就是按照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处理中的要求,及时的将整个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中的压实处理工作协调,以高强度压路机设备将施工区域内的路基压实,这样才能保障在后续的工程施工技术处理中,能够将整体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控制能力提升。
1.4路基养护
路基养护是在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处理中最后一项施工工序,在其施工工序的应用过程中,应该按照对应的施工技术处理,及时的将整个工程施工技术处理中的关键性技术要点控制落实。同时还应该按照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处理中的工程施工技术养护工作开展需求,及时的将养护工作落实。例如,在道路工程施工石灰土基层施工技术处理实践之后,按照养护工作开展需求,及时的对施工技术处理区域进行路基的养护工作开展。以浇水形式养护路基,保障路基的表层湿度,同时也保障在水浇筑技术的处理养护中,能够将道路工程施工石灰土基层施工技术控制中的路基养护要点整合控制好,以此作为整个工程施工技术处理控制中的关键性因素,同时还需要配合路基养护工作,及时的进行养护技术处理中的薄膜覆盖工作,以覆盖薄膜形式为路基养护中的温度控制奠定基础,这样才能保障整体的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质量提升。
篇3:道路工程中石灰土基层施工技术分析论文
2.1搅拌问题
搅拌问题是在道路工程石灰土基层施工技术处理中需要重点注意的一项施工技术控制问题,由于在整个工程施工技术的处理中,其对应的施工材料搅拌和具体的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相关,只有保障了施工技术处理中的搅拌工作,才能为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质量控制奠定基础。通常情况下,影响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搅拌的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是在进行施工材料的搅拌中,搅拌材料的质量和具体的工程施工材料应用需求之间存在着差异,以至于在后续的施工技术处理中,不能实现工程施工技术控制整合能力提升。二是在施工材料的搅拌处理中,对于材料的搅拌配比处理存在着偏差,造成了整体工程施工技术的控制不能满足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处理需求。对于以上两种工程施工搅拌问题的处理中,应该严格的控制施工材料质量,同时对于施工材料的配比处理也应该做出科学的`分析,这样才能保障在分析中能够协调好施工材料配比工作,以此优化整体的工程施工质量。
2.2季节施工问题
道路工程施工石灰土基层施工技术的处理中,其对应的施工技术处理和季节是具有明显的关联性的,一般情况下,季节性施工技术的处理中,应该按照施工技术处理中的要求,及时的将整体施工技术控制中的关键性施工要点和季节性施工技术控制整合,这样才能保障在施工技术的处理中,能够为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质量优化奠定基础。作为道路工程施工石灰土基层施工技术处理者,在其施工技术的处理中,应该按照季节性施工技术的处理需求,将整体工程施工技术落实和季节施工结合,充分衡量每个季节施工中道路工程技术处理中对于石灰土基层施工技术的控制因素,这样才能在其施工技术的处理衡量中,能够将整体的工程施工技术处理工作整合,保障在施工技术的处理中,能够以季节性施工技术的处理影响去进行工程施工技术的控制协调,同时还能够及时的按照道路工程施工石灰土基层施工技术处理中的要求,将季节施工影响工作整合,以此提升施工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在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对于石灰土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应该按照具体的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进行分析,并且在施工技术的处理过程中,应该按照工程施工技术处理中的要求,将对应的施工问题保障措施实施好,这样才能保障在施工技术的处理中,能够按照具体的技术应用去控制对应的施工工序,以此提升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质量。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将道路工程石灰土基层施工技术应用形式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铺土卸灰;二是搅拌石灰;三是压实处理;四是路基养护。以上四点技术在道路工程石灰土基层施工技术处理中,应该重点控制,这样才能提升施工技术应用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燕.道路工程中石灰土基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3):158-159.
作者:徐军 单位:江苏中基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篇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常吉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分析应用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在常吉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分析应用
水泥含量控制指标是高速公路水泥稳定基层重要的质量指标,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中的'水泥含量的试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其施工技术及施工裂缝控制措施进行了具体深入的探讨.
作 者:李学军 LI Xuejun 作者单位:湖南省怀新高速公路管理处 刊 名:中外建筑 英文刊名:CHINESE AND OVERSEAS ARCHITECTURE 年,卷(期):2009 “”(5) 分类号:U416.214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配合比 水泥含量 裂缝控制篇5:市政道路工程中石灰土基层施工工艺探讨论文
市政道路工程中石灰土基层施工工艺探讨论文
【摘要】石灰土是市政道路工程最常用的材料,文章在阐述石灰土基层施工准备的基础上,探讨了石灰土基层的施工工艺,提出特殊季节的施工注意事项。
【关键词】市政道路;石灰土基层;施工工艺
石灰土是市政道路工程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在道路工程中应用其初稳定的作用及其随龄期增长而增长的强度、板结性和水稳性,用来作基层(底基层),都具有明显的优点,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市政道路工程中石灰土基层施工工艺进行探讨。
一、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职称
(1)原材料试验。在石灰土基层施工前,应取所定料场中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以下试验:颗粒分析、液限和塑性指数、击实试验、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有机质含量(必要时做)、磷酸盐含量(必要时做)。此外,还需检验石灰的有效钙和氧化镁含量。如试验碎石、碎石土、砂砾、砂砾土等继级配不好的材料,宜先改善其级配。
(2)按照土壤种类及石灰质量确定配合比和石灰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容重。
(3)施工前进行100m~200m试验段施工,确定机械组合效果、压实虚铺系数和施工方法。
(二)材料要求
(1)土:土以塑性指数10~20的黏性土为宜;用石灰稳定无塑性指数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时,应添加15%左右的黏性土;试验塑性指数偏大的黏性土时,应进行粉碎,粉碎后土块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土的有机质含量不超过10%,硫酸盐含量超过0.8%时不宜用石灰稳定。使用特殊类型的土壤如级配砾石、砂石、杂填土等应经试验决定。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应符合以下要求:用于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基层应不大于30%;用于次干路基层应不大于35%。
(2)石灰:石灰宜用1~3级的新灰。对储存较久或经过雨期的消解石灰应经过试验,根据活性氧化物的含量,决定使用方法。考虑具体情况,建议使用袋装熟石灰、磨细的生石灰,不宜在现场消解块灰,必要时对熟石灰进行筛分处理(10mm方孔)。
(3)水:凡饮用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石灰土施工。
(4)参加料:利用级配砾石、砂石等材料时,其最大粒径不宜超过0.6倍分层厚度,且不大于100mm,掺入量根据试验确定。
(三)机具准备
(1)石灰土主要机械:推土机、平地机、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装载机、水车。厂拌时选用强制式拌合机、路拌时选用路拌机、圆盘耙、铧犁等。
(2)小型机具及检测设备:蛙夯或冲击夯、四齿耙、双轮手推车、铁锨;水准仪、全站仪、3m直尺、平整度仪、灌砂筒等。
(四)作业条件
(1)下承层已通过各项指标验收,其表面平整、坚实,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边坡等各项指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2)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清扫,并适当洒水湿润。(3)恢复施工段的中线,直线每20m设一中桩,平曲线每10m设一中桩。
(4)相关地下管线的预埋及回填等已完成并经验收合格。
二、施工工艺流程
石灰土基层施工分为厂拌法和路拌法,两种施工方法的施工工艺有所不同,各有特点。
(一)厂拌法
厂拌法的施工工艺流程是石灰土拌和、石灰土运输、石灰土摊铺、粗平整型、稳压、精平整型、碾压成活、养生。
(1)石灰土拌和:原材料进场验收合格后,按照生产配合比生产石灰土,当原材料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调试灰土比。出场石灰土的含水量应根据当时天气情况综合考虑,晴天、有风天气一般稍大1%~2%,应对石灰土的含水量、灰剂量进行及时监控,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场。
(2)石灰土运输:采用有覆盖装置的车辆进行运输,按照需求量、运距和生产能力合理配置车辆的数量,运输车按既定路线进出场,禁止在作业面上急刹车、急转弯、掉头和超速行驶。
(3)石灰土摊铺:在湿润的下承层上按照设计厚度计算出每延米需灰土的.虚方数量,设专人按固定间隔、既定车型、既定的车数指挥卸料。摊铺前人工按虚铺厚度用白灰标出高程点,用推土机、平地机进行摊铺作业,必要时用装载机配合。
(4)粗平整型:用推土机先粗平1~2遍,粗平后宜用推土机在路基全宽范围内进行排压1~2遍,找出潜在不平整部位。对局部高程相差较大(一般指超出设计高程±50mm时)的面,用推土机整平,高程相差不大时(±30mm以内时)用平地机整平。
(5)稳压:先用平地机初平一次,及时检测其含水量,必要时可通过洒水和晾晒来调整含水量,等含水量合适后,用轮胎压路机快速全宽静压一遍。
(6)精平整型:人工标出高程点,平地机精平1~2次,然后检测高程、平整度和横坡度,对局部细集料集中现象进行人工处理。对局部高程稍低的灰土面严禁直接采取薄层找补,应先人工或机械松耕100m左右再进行找补。
(7)碾压:石灰土摊铺长度约50m时宜进行试碾压,在最佳含水量-1%~+2%时进行碾压,试压后及时进行高程复核,碾压原则上以“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先高后低”为宜。注意事项有:碾压时应重叠200mm~300mm,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1.5~1.7km/h为宜,以后宜采用2~2.5km/h;压路机先静压一遍,再振动压实3~5遍,然后根据压实检测结果确定振动压实的遍数,最后用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静压1~2遍,最终消除轮迹;在涵洞、桥头等难以用压路机碾压的部位,用蛙夯或冲击夯压实。
(8)接(下转第187页)(上接第155页)茬的处理:工作间断或分段施工时,应在石灰接茬处预留300mm~500mm不予压实,与新铺石灰土衔接,碾压时应洒水湿润;宜避免纵向接茬缝,当需纵向接茬时,茬缝宜设在路中线附近,接茬应做成梯形,梯级宽约500mm。
(9)养生:压实成活后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封闭交通,如分层连续施工应在24小时内完成。
(二)路拌法
路拌法的施工工艺流程是备料、拌和、摊铺、整型、压实、养生。
(1)备料:将土料、石灰粉料运到作业面,按配合比采用方格法进行布料。
(2)拌和:将过筛的土和石灰料先翻拌1~2遍,检测并调整含水量然后采用路拌机械翻拌,一般为2~3遍。
(3)摊铺、整型、碾压施工与厂拌法基本相同。
三、特殊季节施工
(一)雨季施工
(1)多雨地区应避免在雨季进行石灰土结构层的施工。
(2)备用石灰及土堆宜堆成大堆,表面采用塑料布等覆盖,四周挖排水沟排水,防止运到路上的集料过分潮湿,并应采取保护措施保护石灰免遭雨淋。
(3)缩短摊铺长度,摊铺的石灰土当天成活。
(二)冬季施工
(1)石灰土基层不应在冬季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温度应在5℃以上。
(2)石灰土基层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的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完成。
(3)石灰土基层养生期进入冬季,应在石灰土内掺加防冻剂,如参加3%~5%的硝盐。
参考文献
[1]市政工程施工监理便携手册[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2]黄兴安.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
篇6:浅析市政道路工程中石灰土基层施工工艺及常见的质量论文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中石灰土基层施工工艺及常见的质量论文
论文关键词:石灰土基层 施工工艺 质量通病防治
论文摘要:针对石灰土施工过程中影响压实与强度的因素以及常见病害产生的机理进行认真的分析,同时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
石灰土强度的形成原理,是在粉碎的土料中掺入适量的具有一定细度石灰,在最佳含水量下压实后,既发生了一系列物理力学和物理化学作用,形成石灰土的强度。灰和土发生系列相互作用,形成板体,提高了强度和稳定性。
一、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
1、材料要求
(1)石灰:石灰土所用石灰宜用1-3级新石灰。
(2)土:石灰土所用土以就地取料为上策,凡塑性指数在4以上的砂性土、粉性土、粘性土均可用于修筑石灰土,塑性指数7-17的土最好(易于粉碎均匀,便于碾压成型)。
(3)水:一般饮用水或不含油质、杂质的干净水均可使用。
2、机具(以机械拌合配备)选择
(1)水车(3.5-4.0t)2-3台,消解石灰,拌合灰土用。
(2)压路机8t一台,12t一至二台。
(3)拖拉机
履带式54-75HP(马力)或胶轮55HP(马力)3台,4-5铧犁一台,耙(缺口重型圆盘耙)1台,平耙1台。
(4)找平机1台。
3、作业条件
(1)土基(路床)已验收合格(地下管线已竣工),中线高程等的测量工作已能满足铺土要求。
(2)石灰土已消解过筛,数量能满足施工拌合段需要。
(3)备土
①是不作路床利用路床标高以上的土层,预留好灰土层需要的土层度,其上直接铺石灰就地翻拌;
②是路床成活后,摊铺拌合好的石灰土。
(二)施工程序
1、拌合
(1)碎土
利用拖拉机牵引(悬挂)多铧犁,干拌2遍,先从拌合段(一般200-300m)起点边线插犁(内翻)向内逐次耕到中心,从中心向外逐次绞耕(外翻)到两侧边线,如此反复两遍,然后重耙四遍,轻耙两遍使土翻向中心,外翻四遍,轻耙一遍将土犁到设计深度,不留空白。
(2)干拌
用重耙在已翻拌松动的混合料上进行碎土拌和,翻拌遍数应视碎土和翻拌均匀程度而定,一般不少于四遍并使耙过的混合料达到基本平整,有时可使重耙尾随铧犁配合作业,然后轻耙两遍,再使土翻向中心;犁耕一遍,又重耙四遍,轻耙两遍,检查犁的深度,土的颗粒符合要求,使灰土拌合基本均匀,表面比较平整。
(3)湿拌
干拌完毕立即测定含水量,并视施工季节控制洒水量,加至最佳含水量,洒水量须严格掌握,宜早洒、勤洒、细洒,洒水完毕进行湿拌,先外翻一遍,将上层加水的灰土层翻入下层,又将底层未拌匀的灰土翻至表面,再用重耙四遍,轻耙两遍,达到灰土拌合均匀一致,表面均匀平整、基本符合路型,及时用按设计要求整出路拱。
2、检查调平整型
(1)检查项目:在湿拌结束即进行下列各项检查。
有无遗漏未犁到之土埂。
灰土厚度、标高、宽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灰土外观拌合均匀、色泽一致。
④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的土的简单鉴别法:用手捏灰土可成团,较费劲,手掌无水印,灰土团自50cm处落在地上散成蒜瓣形块状,自1m高处落在坚实地面上即松散,这些现象接近最佳含水量。
(2)整形
①掌握虚厚
用边桩拉横断平线下反尺寸掌握灰土虚厚=施工层厚×1.6-1.8(实验得到)。
②采用找平机找平。
③施工段落严禁行人及一切车辆通行。
3、稳压
(1)稳定是灰土进行压实前的试压阶段,灰土内部和外部的某些缺陷,可通过稳压予以补救。
(2)灰土整形约50m即可开始碾压,稳压是碾压的开始,用8t碾稳压必须重轮在前自路边向路中央大摆轴匀速碾压。
(3)如发现高程及平整度差异较大,应及时翻松找补找平。
(4)如发现有横向均匀裂缝,可能是含水量不够所致,须补洒水花,拌匀整流器平,局部有软弹现象是含水量过大,须翻开,掺拌干灰整平。
4、碾压
(1)用12t以上压路机,自路边开始向路中心碾压4-6遍,压实度即可达到或接近要求。即时检验,如发现压实度未达到要求时,尽快补压。
(2)灰土整理后应及时碾压,当天碾压成活。
(3)碾压方法:先从路一侧边缘开始,外侧的1/2压在路肩上,以60-70m/min的速度,每次重轮重叠1/2-1/3,逐渐压至路中心,再从另一侧边缘同样压至路中心,即为一遍,碾压一遍以后,应再仔细检查平整度和标高,即时修整。 (4)每层摊铺虚厚不宜超过25cm。
5、养生
石灰土在碾压完毕后的5-7天内,必须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利于强度的形成,避免发生缩裂和松散现象。
二、常见的质量通病与防治
(一)搅拌不均匀
1、现象:石灰和土掺和后搅拌遍数不够,色泽呈花白现象。有的局部无灰,有的局部石灰成团。更有甚者,不加搅拌,一层灰一层土,成夹馅“蒸饼”。
2、原因分析:无强制搅拌设备,靠人工,费时费力,加上管理不严,便不顾质量,粗制滥造,搅拌费力,不愿多拌。
3、危害:如果掺和不均,灰是灰,土是土,土与灰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不完全,石灰土的.强度将达不到设计强度。
4、治理方法:按施工技术规程的规定
人工搅拌:(1)将备好的土与石灰按计算好的比例分层交叠堆在拌和场地上;
(2)对锹翻三遍,要求拌和均匀,色泽一致,无花白现象。土干时随拌随打水花。加水多少,以最佳含水量控制。
机械搅拌:方法很多,有用平地机搅拌,专用灰土拌和机搅拌,农用犁耙搅拌。不管用什么方法就地搅拌,都应严格按规程操作,保证均匀度、结构厚度、最佳含水量。
(二)掺灰不计量或计量不准
1、现象:在石灰土掺拌过程中,加灰随意性较强,不认真对土、灰的松干容重进行试验计算,或虽有计量只是粗略体积比。
2、原因分析:(1)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不了解剂量是直接影响着灰土强度的重要因素。
(2)管理人员未经试验计算或虽经试验计算但对操作者交底不清。
3、危害:在生产实践中,石灰剂量应不低于6%,不高于18%,如果计量不准,低于6%或高于18%都会使灰土强度降低。
4、治理方法:石灰土的石灰剂量,是按熟石灰占灰土的总干重的百分率计算。要取得准确的剂量,就应经过试验。取得最佳配置方法。
(三)石灰过干或过湿碾压
1、现象:掺拌摊铺的灰土过干或过湿,都偏离最佳含水量较大。往往是过干时,在进行碾压后,再在表面进行洒水,这样只是湿润表层,不能使水分渗透到整个灰土层。过湿是碾压出现颤动、扒缝现象。
2、原因分析:(1)土料在开挖、运输或就地过筛翻拌过程中,土料中原有水分大量蒸发,翻拌过程中又未重新加水。
(2)所取土料过湿或遇雨或灰土掺拌后未碾压遇雨,没有进行晾晒,在大大超过最佳含水量的状态下碾压。
3、危害:灰土在过干或过湿状态下碾压,均不能达到最佳密实度。过湿的土料或过湿的石灰均不能搅拌均匀;过干的灰土层,只在表面洒水,只能使表层达到较低高密实度,整流器个灰土层不会达到一致的最佳期密实度。这样将导致灰土层承载能力的降低,危及整个结构的寿命。
4、治理方法:(1)石灰土搅拌必须具备洒水设备,如果在取土、运输、翻拌过程中失水,就应在翻拌过程中随搅拌随打水花,直至达到最佳含水量。同时在碾压成活后,如不摊铺上层结构,应不断洒水养生,保持经常湿润;灰土强度形成过程中,一系列相互作用都离不开水。
(2)取来的土料过湿或遇雨后过湿都应进行晾晒,使其达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行加灰掺拌。如拌和后的灰土遇雨,也应晾晒,达到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如灰土搁置时间过长,还要经过试验,如果石灰失效,还应再加灰掺拌后碾压。
参考文献
1、《钢渣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35-90
2、《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石灰土基层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分析(锦集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