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hc87118864”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海口市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暂行办法,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海口市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暂行办法,欢迎阅读与收藏。
- 目录
篇1:海口市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保障重点优抚对象医疗待遇,切实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困难,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
本办法所称重点优抚对象,是指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以及享受国家抚恤和生活补助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参战退役人员。除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外,以下简称其他重点优抚对象。
第三条 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按照属地原则相应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为依托,以医疗优惠、医疗补助为补充,个人负担为辅助,与国家基本医疗制度相衔接。
第四条 国家对一至六级残疾军人的医疗费用予以保障。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在此基础上享受优抚对象医疗补助,具体办法按照《民政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保障办法〉的通知》(民发〔2005〕199号)规定执行。
一至六级残疾军人所在单位无力参保或无工作单位的,由市民政部门统一办理参保手续。
第五条 在城镇就业的其他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按规定缴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其个人缴费确有困难的,民政部门应通过多渠道筹资帮助其参保。
第六条 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范围内的城镇其他重点优抚对象,可按规定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居住在农村的其他重点优抚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确有困难的,由各区民政部门通过城乡医疗救助基金等帮助其缴费参保。
第七条 农村其他重点优抚对象享受医疗补助以农村合作医疗及医疗保障的有关规定为前提,区别门诊和住院治疗,补助标准按每人每年累计。门诊医药费每人每年累计补助300元;住院医疗费补助封顶线3000元,药费超出部分,视医疗补助资金财力和重点优抚对象的疾病及家庭情况给予追加补助。除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外,个人支付部分在封顶线范围内的可按50%的比例给予补助。
第八条 七至十级残疾军人旧伤复发的医疗费用,已经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作单位解决;工作单位无力支付或无工作单位的,由各区民政部门从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中解决。
第九条 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财政预算安排、福利彩票公益金、节余经费(重点优抚对象自然减员经费)、上级部门医疗补助拨款,以及社会捐赠等。
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主要用途如下:(一)对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在规定范围内的、起付标准以下、最高支付限额以上,以及个人共付的医疗费用给予适当补助;(二)对所在单位无力支付或无工作单位的七至十级残疾军人旧伤复发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助;(三)对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享受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规定待遇后个人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的其他重点优抚对象给予补助。
第十条 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补助实行属地管理原则。
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补助,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申请人向村、居委会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如实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发票等有效凭证,经村、居委会核实后上报镇政府、街道办。
(二)镇政府、街道办对上报的申请表和有关材料进行逐项审核,对符合医疗补助条件的上报区民政部门。
(三)区民政部门对上报的有关材料进行复审核实,签署审批意见,并及时将补助款转入镇政府、街道办的民政专户。
(四)镇政府、街道办根据审批意见及时将补助款发放给申请人。
对不符合享受医疗补助条件的,应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孤老优抚对象的医疗费除在医疗管理机构报销外,剩余的医疗费全部予以补助,同时不再享受本市五保户住院医疗费救助。
第十一条 民政部门应将符合条件的重点优抚对象纳入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统一办理农村和无工作单位的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手续;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处理医疗保障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按预算管理要求编制年度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专款专用。
第十二条 财政部门应合理安排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劳动保障部门应将符合条件的重点优抚对象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做好已参保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险服务管理工作,按规定保障参保重点优抚对象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
第十四条 卫生部门应将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医疗机构为重点优抚对象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支持、鼓励和引导医疗机构制定相关优惠服务政策,落实优质服务措施。
第十五条 有关单位、组织和个人应如实提供所需情况,积极配合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的调查核实,重点优抚对象应严格按本办法申报补助,如发现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行为的,追回相关的补助款,情节严重的,按规定取消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格。
第十六条 重点优抚对象遭受意外伤害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可按规定申请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
第十七条 具有双重或多重身份的重点优抚对象,按照就高原则享受医疗待遇。
第十八条 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由财政、民政、劳动保障、卫生等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九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问题由市民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8月1日起施行。
篇2:海口市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暂行办法
(一)对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在规定范围内的、起付标准以下、最高支付限额以上,以及个人共付的医疗费用给予适当补助;
(二)对所在单位无力支付或无工作单位的七至十级残疾军人旧伤复发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助;
(三)对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享受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规定待遇后个人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的其他重点优抚对象给予补助。
篇3:海口市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暂行办法
海口市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暂行办法最新版
第一条 为保障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使抚恤补助标准与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是指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调整,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一种经费增长机制。
第三条 实行国家抚恤、地方政府补足的原则,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保障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第四条 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以下简称“三属”)和在乡革命伤残军人、在乡复员军人、红军失散人员、带病回乡退伍军人、革命堡垒户(统称优抚对象),依照本办法的规定享受抚恤和补助。
第五条 城镇优抚对象定期抚恤补助标准以本市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参照基数确定。“三老”(孤老烈属、孤老复员军人、孤老伤残军人)对象年抚恤补助标准按基数的85%计发;“三属”对象、在乡伤残军人、红军失散人员抚恤补助标准按基数的65%计发;老复员军人定补标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入伍的,分别按基数的55%、50%、45%计发;革命堡垒户、带病回乡退伍军人补助标准按基数45%计发。
农村优抚对象定期抚恤补助标准以本市上年度郊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基数确定。“三老”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按基数的95%计发;“三属”对象、在乡伤残军人、红军失散人员抚恤补助标准按基数的90%计发;老复员军人补助标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入伍的,分别按基数的85%、80%、75%计发;革命堡垒户、带病回乡退伍军人补助标准按基数的75%计发。
第六条 调整后的抚恤补助标准中含原各项补助。若调整后的抚恤补助标准低于原享受标准,保留原标准。
第七条 优抚对象除享受抚恤补助外,同时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待遇。
第八条 中央及省财政下拨的抚恤经费和调整提高的抚恤补助标准的经费作为建立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的基本标准经费。
建立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所需增支的经费由市财政解决。
第九条 每年年初,市民政局以市统计局提供的全市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郊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基数,及时调整当年的抚恤补助标准。但城乡经济出现负增长时,所定标准不作调整。
第十条 具有双重身份的优抚对象,其抚恤补助标准,按类别高的一类执行。
第十一条 抚恤补助对象补判处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或通缉期间,停止抚恤补助。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民政局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优抚对象的类别
民政部门抚恤优待的优抚对象,共有十五类:
(1)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凡是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包括抗日联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产游击队)的,有退伍手续或确切证明的,由地、州、市、县民政部门审核,经自治区人民厅批准后,可确认为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
(2)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凡是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包括抗日联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产游击队)的,有退伍手续或确切证明的,凡经当地政府确认为西路流落人员的,可确认为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
(3)红军失散人员:凡是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包括抗日联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产游击队)的,因伤、因病、因战斗失利或组织动员分散隐蔽,离队失散,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县、县人民政府批准,可确认为红军失散人员。
(4)回乡务农抗战老战士:在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游击队(包括新疆三区革命),持有复员退伍军人证件或组织批准复员回乡务农或居住在城镇无工作单位的,确认为回乡务农抗战老战士。
(5)在老复员军人:在1954年10月31日试行义务兵兵役制度前,自愿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包括新疆三区革命)、中国人民志愿军,持有复员退伍军人证件或组织批准复员回乡务农或居住在城镇无工作单位的,确认为在乡老复员军人。
(6)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在1954年10月31日试行义务兵兵役制度以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服现役期间患病尚未达到评残条件,并有军队医院或部队证明,并持有退伍、复员证件回乡务农或居住在城镇没有工作单位的,确认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
(7)残疾军人:持有部队军以上单位后勤卫生部门审批发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和有关评残手续材料的,由自治区民政厅审批补评残疾等级后发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的,确认为三产军人。
(8)伤残人民警察:持由自治区民政厅审批评定残疾等级后发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人民警察证》的,确认为伤残人民警察。
(9)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持有自治区民政厅审批评定残疾等级后发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证》的,确认为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10)伤残民兵民工:持有自治区民政厅审批评定残疾等级后发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歼民兵民工证》的,确认为伤残民兵民工。
(11)烈士遗属:持有军队军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确认发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证明书》的烈士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等确认为烈士遗属。
(12)因公牺牲军人遗属:持有军队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确认发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的,因公牺牲军人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等确认为因公牺牲军人遗属。
(13)病故军人遗属:持有军队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确认发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病故证明书》的病故军人父母(抚养人)、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等确认为病故军人遗属。
(14)参战退役人员:在1954年11月1日以后入伍并参加过“民政部(民发【2007】102号)文件”中规定的14类军事行动,手持退伍证(复员证),回农村务农或城镇无工作单位且家庭生活困难的退役人员,确认为参战退役人员。
(15)参核退役人员:凡是从1962年5月31日-12月31日在原8023部队和所属部队及其它参加过核试验军队退役人员,手持退伍证(复员证),经体检不符合评残条件和享受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条件,但患病或生活困难的农村和城镇无工作单位的退役人员,确认为参核退役人员
篇4:海口市重点项目奖励暂行办法
本办法所称海口市重点项目,是指海口市人民政府确定的海口市年度重点项目投资计划中的项目,不包括重点预备项目。
第三条 奖励对象为各辖区政府以及海口市年度重点项目投资计划中确定的项目建设单位。
第四条 本办法以项目为奖励单位,一个年度内一个项目只能获得一个奖项的一次奖励。
本办法中所指的一个项目,是指海口市年度重点项目投资计划中所确定的一个项目集合。
第五条 对于重点项目建设单位的奖励,依据海口市年度重点项目投资计划中确定的项目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比例实施。对于区政府的奖励,由市重点办根据重点项目属地划分原则确定各区年度计划总投资,依据各辖区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各区年度计划总投资比例实施。
第六条 奖励参评资格:
(一)项目建设过程中未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并且未出现违法违规违纪问题。
(二)社会投资项目年度完成投资额须达到项目总投资的10%以上(含10%)。
(三)市政府投资项目中,新建项目年度完成投资额须达到项目总投资的10%以上(含10%),续建项目年度完成投资额须达到项目总投资的25%以上(含25%),竣工项目须年度内实现功能性完工或完工。
第七条 项目按年度计划投资额进行分档划分:
第一档:年度计划投资8 亿元以上(含8 亿元)的重点项目;
第二档:年度计划投资3 至8 亿元(含3 亿元,不含8 亿元)的重点项目;
第三档:年度计划投资1 至3 亿元(含1 亿元,不含3 亿元)的重点项目;
第四档:年度计划投资1 亿元以下(不含1 亿元)的重点项目。
第八条 奖项按下列标准设置:
一、项目建设单位奖项
(一)一等奖
第一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30%;
第二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40%;
第三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50%;
第四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60%;
符合以上条件的可获得一等奖。
(二)二等奖
第一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20%;
第二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30%;
第三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40%;
第四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50%;
符合以上条件的可获得二等奖。
(三)三等奖
第一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0%;
第二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20%;
第三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30%;
第四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40%;
符合以上条件的可获得三等奖。
(四)竣工奖
项目年度内完成计划投资的,实现竣工且不超工期和概算的,可获竣工奖。
对于同时符合多个奖项条件的,按照最高奖励安排。
二、区政府奖项
辖区内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总额超过年度计划总投资30%的,可获一等奖;
辖区内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总额超过年度计划总投资20%的,可获二等奖;
辖区内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总额超过年度计划总投资10%的,可获三等奖。
第九条 奖励设定:
(一)奖励金额:
获奖项目奖励资金总额由市政府根据重点项目情况设定。届时根据获奖项目数量及获奖等次由评奖领导小组确定不同等次的奖励金额。
对于打捆的重点项目(一个打捆项目存在多个项目建设单位),获奖奖励金额由市重点项目推进主管部门根据项目建设单位工作情况进行分配。
(二)用地指标优先:
对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项目建设单位,优先安排后续建设项目和其关联投资项目的用地指标。
(三)重点项目计划安排优先:
对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项目建设单位,优先安排后续建设项目和其关联投资项目列为下年度市重点项目。
第十条 奖项评定:
成立评奖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市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专家为成员。
具体评奖工作由市重点项目推进主管部门于年度结束后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资金保障:
市财政部门将奖励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第十二条 奖金发放程序:
评奖工作结束后,市财政部门于10 个工作日内将奖金下达到获奖项目建设单位及区政府。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发改部门、市重点项目推进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 年,有效期满,自行失效。
篇5:海口市重点项目奖励暂行办法
一、项目建设单位奖项
(一)一等奖
第一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30%;
第二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40%;
第三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50%;
第四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60%;
符合以上条件的可获得一等奖。
(二)二等奖
第一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20%;
第二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30%;
第三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40%;
第四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50%;
符合以上条件的可获得二等奖。
(三)三等奖
第一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0%;
第二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20%;
第三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30%;
第四档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40%;
符合以上条件的可获得三等奖。
(四)竣工奖
项目年度内完成计划投资的,实现竣工且不超工期和概算的,可获竣工奖。
对于同时符合多个奖项条件的,按照最高奖励安排。
海口市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暂行办法(共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