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

时间:2025-02-22 03:47:32 作者:shenzhenrenmen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shenzhenrenme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

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词注音全对的是( )(3分)

A. 时辰(ch?ng) 狡猾(jiǎo) 搓捻(cuō niǎn) 感慨万分(kài) .....

B. 惭愧(chán) 安妮(ní) 争执(zēn) 混为一谈(hǔn) ....

C. 尴尬(gān) 绰号(chu) 威慑(sha) 美不胜收(shang) ....

D. 呆板(dāi) 喉咙(lóng) 倾向(qǐng) 须臾(yú) ....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纠纷 叛逆 哄堂大笑 独具会眼

B. 呆板 遗憾 得意洋洋 不求胜解

C. 承蒙 处境 轮翻上阵 持之以衡

D. 察觉 唯恐 博学笃志 恍然大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

A.在国歌的伴奏下,王琳和马进小心翼翼地将国旗升上顶端,然后深深舒了口气。 ....

B.台上的主持人说:“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的结果,请大家洗耳恭听。” ....

C.机敏的办案警察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破案线索。 ....

D.她演讲的时候,整个大厅鸦雀无声,她的事迹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A. 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C. 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D. 我们要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并且及时改正。

5、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

A.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幼年的一场大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但是她却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并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

B.丘吉尔是英国政治家、演说家、作家,曾两度担任英国首相,并因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杰出表现而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

C.我们在刻画人物时可以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对人物进行细致的描绘,从而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D.表达方式分为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五种,其中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

二、古诗文阅读(41分)

阅读古文,完成下列题目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⑩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下面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3分)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曲肱而枕之 D、学而不思则罔

7、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 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超过 ..

C、人不堪其忧 可以,能够 D、不舍昼夜 舍弃 ..

8、下面对各段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从第二则中“三省吾身”的'内容来看,古代治学的人非常注重品德的修养。

B、第七则告诉我们,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知之、好之、乐之,道出了学习的三重境界。

C、第八则和第六则一样,都在强调“安贫乐道”的思想,在孔子看来,君子不会为物质的享受而四处奔忙,粗茶淡饭就能让他们乐在其中。

D、第十则讲的是做人要有理想,哪怕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敢于做统帅的想法。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0、《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有很多成语沿用至今,请至少写出三个来(3分)

11、选文在论述学习方法时重点强调了什么?试举例具体说明一下。(3分)

12、古诗文默写(16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2)子曰:“ , ,仁在其中矣。”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

(4)君问归期未有期, 。 ,却话巴山夜雨时。

13、(4分)(1)请默写一句你积累的有关读书的格言:

(2)请默写一句你喜欢的有关品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我的老师(节选)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

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甲)地往外就走。

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 我(乙)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4、选文中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3分)

A.糊里糊涂 B.迷迷糊糊 C.模模糊糊 D.稀里糊涂

15、一般来说,孩子是期盼假期的,为什么“我”会觉得暑假“漫长”?(3分)

16、选文中划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4分)

17、“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文通篇用第三人称,这里却改用第二人称“你”,表达效果又什么不同?(4分)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⒒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⒓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18、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全.

①~⑨段的主要情节。(3分)

“我”想吃螃蟹—— —— ——母亲捞起螃蟹——

19、阅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3分)

20、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21、品味第⑨段划线句子:“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说说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4分)

22、文章 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4分)

22. 公益广告随处可见,有些像是板起面孔在教训人,而有些却是温情脉脉,体现人文关怀,试将下面相关内容连连线。(4分)

请勿乱扔垃圾!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请勿喧哗! (希望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我的眼泪!)

请节约用水! (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

献血光荣!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shān

23.对联艺术。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请你一试身手,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3分)

上联: ,弃之可惜;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提示:可以根据《悯农》中的句子来填写)

24、手机新风景——短信。一声问候、一个愿望、一串祝福,常常出现在我们的手机中,带给我们无尽的温馨和快乐。例如:

(1)国庆节短信:幸福像点点繁星越多越叫人陶醉;真情像淡淡花香越久越叫人沉醉;累积点点幸福,珍藏滴滴真情,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让我们一同心醉!

(2)中秋节短信:999个祝福,888声平安,777句如意,666个顺利,555个快乐,333个挂念,222声健康,111句幸福,中秋快乐,一切吉祥!

①请你为某位亲人或同学的生日设计一条祝福短信。(30-50字)(6分)

②请以“想要说声谢谢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提示:A、要注意审题——想要说声谢谢你,究竟说出口了没有呢?

B、写人叙事中要学会运用各种描写方法,使文章更生动。

C、注意在开头、结尾与标题相照应,叙述中也要使用一些表达情感的语句,这样才能扣住题目,也才能让叙写的事件蕴含丰富的情感或具有一定的深度。

篇2:五年级英语第二单元的同步练习题

五年级英语第二单元的同步练习题

习题精选(一)

Ⅰ.Listen and choose the correct face.

Ⅱ.Match the picture and the words.

1.happy

2.sad

3.hot

4.cold

Ⅲ.Yes or No.(判断对错,如果图与单词相配在空格里写Yes,否则写No。)

1.hot______

2.sad______

3.cold______

4.happy______

Ⅳ.Look and number the picture.(根据对话给图标号。)

1.Hello!My name is Danny.What's your name?

2.My name is Jenny.

3.Good-bye,Jenny!

4.Good-bye,Danny!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答案

Ⅰ.a.b.c.d.

Ⅱ.1.cold2.hot3.happy4.sad5.hungry

Ⅲ.1.no2.yes3.no4.no5.yes

Ⅳ.A.2B.4C.3D.1

习题精选(二)

一、How are you today?Draw yourself.(今天你感觉怎么样?来张自画像吧。)

二、Talk about the pictures(描述图片)

篇3:小学四年级英语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英语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

一、看一看,选出正确答案。

1.It’stimeforPEclass.A.Handinthehomework.

()2.It’stimetogotothegarden.B.Drawatree.

()3.It’stimeforlunch.C.Jumpandrun.

()4.It’stimetogotothelibrary.D.Havesomechicken.

()5.It’stimeforEnglishclass.E.Drinksomemilk.

()6.It’stimetogototheteacher’soffice.F.Watertheflowers.

()7.It’stimeforbreakfast.G.Readandwrite.

()8.It’stimetogototheartroom.H.Readabook.

二、选词填空。

()1.Schoolover.Let′sgototheplayground.

A.amB.isC.are

()2.Let’sgohome!Justminute.

A.aB.theC.an

()3.It′s7:05.It′stimeschool.

A.toB.togoC.togoto

()4.It′s6:30.It′stimedinner.

A.forB.toC.have

()5.It′s6:30a.m.It′stimeto.

A.getupB.gotobedC.gohome

三、选择合适的`答语。

()1.Whattimeisit?A.Yes,itis.

()2.Whereisyourclassroom?B.It′sonthefirstfloor.

()3.Let′srun.C.It′s10:30.

()4.Doyouhavealibrary?D.Yes,Ido.

()5.Isthisyourschoolbag?E.OK.

四、连词成句。

1.playLet’sfootball(.)

2.watchTVtotimeIt’s(.)

3.isnowitWhattime(?)

4.o’clockIt’seleven(.)

5.forIt’sdinnertime(.)

篇4: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

1、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0.65_0.601.12_1.020.97_1.2

2、把下面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4.044.4044.0444.0044.40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比一比

(1)甲乙两个工程队分别挖同样大小的两个坑,甲队每小时挖泥土1.6吨,乙队每小时挖泥土1.32吨。()队比()队挖得快。

(2)甲乙两队分别运走同样多的黄沙,甲队需要3.5天,乙队需要3天。()队比()队运得快。

两个队所用的时间在做比较时,用的时间少的队就是挖得快或运得快。

4、选择题

(1)不改变下列各数的大小,一个零也不能去掉的数是()

a、300.006b、30.060c、30.600

(2)下列()式正确。

a、4.07=4.7b、20.390=2.39c、105.0100=105.01

5、如果在下面各数的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2.3540.076005.090530.00821010.0136.00

只有小数部分末尾的添上“0”或去掉“0”时,小数的大小不变,整数部分或小数部分的.非“0”的数字前面或数字中间添上“0”或去掉“0”时,小数的大小会变化。

6、在适当的位置点上小数点,使这个式子成立。

6025〈9003〈4080〈5702

点上小数点后,只要小数点前面的整数部分由小到大,式子就成立。

6.025〈90.03〈408.0〈5702

7、下面数中的()内可以填几?

0.36〈0.3()()〈0.37

百分位上的数一定是6,千分位上的数是1-9。

篇5:初一第二单元语文测试卷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练习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本大题共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迁徙(xǐ) 钥匙(shi) 譬如(bì) 利爪(zhǎo)

B.酷热(kù) 栖息(qī) 涨红(zhàng) 穿梭(suō)

C.遨游(áo) 企盼(qǐ) 给予(gěi) 怦怦(pēng)

D.茁壮(zhuō) 喷水(pēn) 截然(jié) 膝盖(x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3分)

A.自出机抒 居高临下 气势碑礴 虚无缥缈

B.披枷带锁 连绵不断 荆棒遍地 喘息不定

C.眼花缭乱 化险为夷 载沉载浮 瞬息万变

D.珊珊来迟 娓娓动听 立竿见影 横征暴敛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文章见解深刻,切中时弊,提出了一些严峻的社会问题,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B.同学们问我学习的方法是什么,依我的门户之见,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有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

C.直到锒铛入狱,这个犯才痛定思痛地说了句心里话:“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吃,我落到今天这个下场,教训真是刻骨铭心。”

D.有些为别人作序或作跋的人,不但对书稿内容缺乏研究,甚至只浏览书稿的一鳞半爪,便率尔成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B.“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它能以内置的蓝牙芯片取代传统的线缆,让不同的设备在10米左右的距离之内,以无线的方式连接起来。

C.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要改革,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结合起来。

D.青年组的设计方案令人耳目一新,整座大桥横跨河面的部分,没有一个桥墩,桥身全靠铁索拉起,这在国内还是先例。

5.按要求用课文中的原句默写填空。(7分)

(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 ?

(2)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3)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语句是 。用来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的语句是 。

(4)与“学而时习之”内容相近的句子是 ?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5)两千多年前,孔子发出了“逝者如斯夫, ”(《论语子罕》)的人生感言,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的老师》通过几件具体的事情,表现了小学时的蔡云芝老师对“我”和同学的挚爱,抒发了对温柔美丽、慈爱伟大的蔡老师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B.《再塑生命的人》语言精美而流畅,富有诗意,感情真挚而深沉。

C.《王几何》一文,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描写了一个热爱教学,教学有方的平凡中学教师形象。

D.《我的早年生活》中的丘吉尔用调侃的语调,写出自己早期的幸运,但有点悲观。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每小题2分)

成都市中小学正掀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高潮,不少学校,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与经典相伴。

材料一 某小学在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中,充分利用书香长廊、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快乐成长。

材料二 某学校提倡快乐学国学。校园内众多的楹联、教学楼墙上的《弟子规》、经典美文以及出自经典的指路牌(“三乐苑”“积步轩”)等等,都让学生随时能接触到经典。

材料三 某中学让古诗文、名言警句上墙、上板报。只要走进校园,就可以看到孔子、孟子、老子等圣贤的经典名句把各个角落的橱窗装点一新,可以看到同学们以国学经典为内容的书法展,可以看到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板报,处处显现出同学们与传统文化的亲近。

(1)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2)你对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建议是什么?

二、(本大题共44分)

(一)阅读《〈论语〉十二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7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8.下列对第⑨章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9.第①章主要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分析。(3分)

10.第⑤章是为了告诫弟子什么?(4分)

11.怎样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深刻含意?(3分)

12.通过学习本文,你得到了哪些教益?(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11分)

白梅无价

韩静霆

①当代大画家李苦禅撒手人寰驾鹤西游的时候,我的老师许麟庐正在山东旅行。许老听到噩耗,立即登车,直奔北京。到了苦禅灵堂,满头白发的老人,长跪不起,恸哭不止。他和苦老,同是齐白石大师的弟子,手足之情,比一奶同胞还亲。师兄师弟,年轻时在白石先生左右,一个是左膀,一个是右臂。贫困的时候,他们一个烧饼掰作两半儿充饥。艺术上更是志趣相投,画画儿画疯了的时候,两个人一夜之间画一刀纸,一百张,酣畅淋漓。这会儿苦禅一去不归,许老恨不能跟随而去。那哭声,真是撕心裂肺,好几个年轻人才把他从灵前拉起来。透过老人迸溅的泪花,我能感受到两位画家半生坎坷、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感受到这种渗透着深深文化气息的友谊是何其珍贵。

②第二天,许老到我家来,进门就说:“静霆啊,苦禅兄走了啊……”接着又嚎啕起来,这回是在“家”里哭,而且当着我和我妻子的面儿。许老失去了大师兄,那种绝望的悲伤,那种真情的倾泻,让我永生永世都忘不掉。

③那天,妻子做了老师爱吃的饼,弄了几样好菜,还有好酒,可老师吃不下饭去,看许老骨瘦形销的样子,我们执意请他休息一会儿,睡个午觉。谁知,许老刚躺下,又爬起来,大叫“拿宣纸来”。我那时经济不大宽裕,哪里有好宣纸存用?翻箱倒柜,才找到两张质量低劣的四尺宣纸,两支破毛笔。许老捉了笔就在四尺宣纸上横扫。他哪里是在作画,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他笔笔中锋,含泪挥笔画梅花。只听见宣纸沙沙地响,力透纸背,情透纸背。毛笔直冲斜行,犹如剑器在许老手中挥舞。他把痛悼师兄之情,倾洒在纸上,朵朵梅花都是泪!老师画枝干的时候,一言未发,该点蕊了,说了四个字“泥里拔钉”。梅蕊虽“拔”了出来,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

④这张四尺宣纸上的白梅花,干湿浓淡,墨色淋漓,疏影横斜,笔意纵横。笔墨狂放霸气,不仅世间难得如此珍品,就连许老自己也绝对不可能再画出第二张。就像人不可能诞生两次一样,这幅佳作不能克隆,不可重复,甚至不能临摹。那个年代,那个下午,许老那种横扫千军的运笔速度,那种大悲大恸之后,寻觅到的恣意宣泄情感的方式,也绝对没有第二回。

⑤那天,许老收了笔,兀自对着那张白梅看了好半天。我大气也不敢出。心里痒,想要这幅画儿,可是不敢说。沉吟半晌,许老说:“带上,到我家盖上章子,给你了。”我张着嘴喘气,不知道说什么好。

⑥白梅,已经成为我的传家之宝。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和妻子才会小心翼翼地把这张画儿展开,来一番精神享受。我不敢拿到裱画店里去裱褙,怕裱坏了。仔细想想,许老的这幅画昭示了一个道理:在中国画界,松竹兰梅笔情墨意,难免重复,可至珍至宝的神品,不是百无聊赖时的遣兴,也不是文人的笔墨游戏,而是在笔端凝注了浓烈的情感,集人生和艺术的体验,在某个特别的时间创作的东西。正因为如此,神在,许老的白梅在。开卷总有一股真气扑面,那种感觉,常常是唯见神采不见梅花。那些神来之笔,甚至画家自己也始料不及。

⑦我记得白石老人曾赠给许老一幅画,上面题了一行字,大意是:是许姓好子孙,当宝之。许老没有在这幅白梅上题这些字,可我会珍藏好的。因为,白梅无价。

(有删改)

13.本文主要用五个场景来写人叙事,请依次概括前四个场景。(每个场景用5个字回答)(4分)

场景一: 场景二:

场景三: 场景四:

场景五:深夜赏白梅

1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白梅无价”。(4分)

15.本文的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请以第③段的相关内容为例,作简要赏析。(不超过150字)(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16分)

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游宇明

①不久前听了一场演讲,演讲者引用了一句俗语,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听了之后就在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②中国人习惯于将“天”“地”“人”相提并论,其实,“天”与“地”就是自然的“水土”。这“水土”给了我们生存的凭靠。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没有天空、高山、河流、原野,我们从何处获得光雨、木料、饮水、粮食,人怎么去生活?这“水土”也给了我们心灵的慰藉。看到天空之远,我们会放飞梦想的翅膀;看到大地之美,我们会产生愉悦之情。然而,我们也应该想到,能养人的“水土”一定是好“水土”。如果我们的天空被雾霾笼罩,如果我们的高山从地底被掏空,如果我们的河流被各种废水污染,如果我们的原野四处荒芜,这样的“水土”不仅不能养人,还会害人。

③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假若一个社会人文生态和谐,人的心灵就会被养得活泼开朗;假若一个社会风气乖戾,人的心灵必然变得狭隘偏激。

④在我看来,社会的好“水土”至少需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第一是诚信,第二是良善,第三是能让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能。

⑤人不是孤立的个体,他必须与社会的其他成员相联系。成员间的诚信是构建社会大厦的粘合剂,没有了它,社会就会瓦解,大厦就会坍塌。有了它,我们上学不担心拿到假通知,做生意不忧虑被欺诈,上医院不会收到“大处方”,社会矛盾就会大量减少,社会就会变得和谐,我们对这个世界就有了信心,人们就会被养育成大写的人。

⑥任何社会都不敢保证没有作恶之人,但社会的总体必须是良善的。孩子摔倒了,陌生人扶一把;有人出了车祸,旁观者帮助送一下医院;学生无钱读书,有能力的人捐上一点。这都不需要我们付出太大的代价。然而,有了这样的温暖,得到救助的人感受到了社会的关心,日后就能传递这份爱心。当社会总体的良善养成了,我们的言行也就会变得绅士良淑。

⑦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所谓自我实现,就是想做的事最终做成。一个人的自我实现一方面固然依赖个体的努力,另一方面也依赖社会给予必要的帮助,换句话就是,一个人有了某种才华,社会应该给他提供必要的舞台,使他可以及时展示自己。社会这样做了,人们的上进心才会被激发,我们的社会才有了持久前行的推力。

⑧养人需要社会的好“水土”,但这好“水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地底生出来,它说到底还是要依赖两种力量,一是个体力量,二是社会力量。每个个体都有人人是别人的“水土”的意识,尽可能给这“水土”注入正能量,社会的“水土”自然会越来越好。社会有足够的责任感,能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才会抓好社会体制、机制的设计,将绝大多数人的美好愿望变成政策、法律,让社会的列车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

(选自娄底新闻网,有修改)

16.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然的好“水土”才养人。

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C.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和谐的社会环境才养人。

D.社会的总体是良善的,人们的言行就会变得绅士良淑。

17.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分)

(1)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应该给他提供必要的舞台……(“舞台”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证明了什么观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第④段与⑤⑥⑦段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打造“养人”的“水土”的过程中,个人应该怎么做?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50分)

21.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正义、面对危难、面对挫折、面对诱惑,我们该以怎样的勇气和精神去拷问自己的灵魂?是直面还是退避?是迎击还是躲让?是承担还是推辞?

请以“面对 ”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不要写成诗歌)

篇6:初一第二单元语文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倔(ju)强感慨(kǎi)悔(huǐ)恨呵(hē)责

B.猝(c)然风韵(yn)堕(du)落反省(shěng)

C.殆(di)威慑(sh)奢(shě)望尴尬()

D.蹂躏(lng)禀(bǐng)告贪婪(ln)屏(bǐng)息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迷迷糊糊小心冀冀停滞不前独具慧眼

B.模模糊糊不求深解宽洪大量出人意料

C.疲倦不堪混为一谈花团锦蔟蛛丝马迹

D.美不胜收恍然大悟持之以恒芬芳扑鼻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那些共同走过的日子,是我们友谊的见证,会给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B.免费幼儿教育通过努力是会实现的,并非可望而不可即。

C.你看那边的花草树木,真是玲珑剔透。

D.湖面波光粼粼,映射出山峰、绿树、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

4.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句子均有语病,请改正。(3分)

目前,地球的绿色之肺森林正在日益萎缩。

①近二百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

②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③对人类的生产而且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5.经典名句默写。(2分)

请你写出两句能体现孔子智慧的名言。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我的老师》通过几件具体的事情,表现了小学时的蔡云芝老师对我和同学的挚爱,抒发了对温柔美丽、慈爱伟大的蔡老师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B.《再塑生命的人》语言精美而流畅,富有诗意,感情真挚而深沉。

C.《王几何》一文,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描写了一个热爱教学,教学有方的平凡中学教师形象。

D.《我的早年生活》中的丘吉尔用调侃的语调,写出自己早期的幸运,但有点悲观。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每小题2分)

成都市中小学正掀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高潮,不少学校,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与经典相伴。

材料一某小学在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中,充分利用书香长廊、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快乐成长。

材料二某学校提倡快乐学国学。校园内众多的楹联、教学楼墙上的《弟子规》、经典美文以及出自经典的指路牌(三乐苑积步轩)等等,都让学生随时能接触到经典。

材料三某中学让古诗文、名言警句上墙、上板报。只要走进校园,就可以看到孔子、孟子、老子等圣贤的经典名句把各个角落的橱窗装点一新,可以看到同学们以国学经典为内容的书法展,可以看到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板报,处处显现出同学们与传统文化的亲近。

(1)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2)你对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建议是什么?

二、阅读理解(49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14分)

天堂村小学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偶尔才有慈善家跑来捐款。每次,全校师生都会倾巢出动:学生们站在山岭上,手舞鲜花一路欢迎;而校长方子儒会亲自带队,用一个树藤扎成的土轿子抬客人上山。

这天,天堂村小学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独自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由于道路崎岖,他沿途还摔伤了膝盖。当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方子儒面前时,完全没有了城里人的光鲜形象。

对不起!年轻人显得有点尴尬,我想资助你们10名特困生。

方子儒非常高兴。这里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乡,这送上门来的好事,正求之不得呢。可是,他为什么要说对不起?方子儒殷勤地招呼道:要不,您先洗漱一下?我让学生们列队欢迎?

年轻人慌乱地摆摆手:千万不要我不想耽搁,捐了款就走!

方子儒点了点头。

15分钟后,方子儒恭敬地送上了一份资助名单。

年轻人看也没看,说:校长,我想您误会了!

方子儒愣了愣,以为他突然变了卦,着急地说:可是,这是我千挑万选出来的学生。他们品学兼优,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校长,我能亲自挑选资助对象吗?

当然!方子儒长舒了一口气,这是您的权利!但他们绝对是最好的学生!倘若您不信,可以翻看他们往年的成绩单!

年轻人笑了:我当然相信,但请给我所有贫困生的名单!

方子儒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找来了所有30名贫困生的名单。年轻人要了一张白纸,小心地撕成一张张小纸条。然后,年轻人开始在纸条上写上每一个贫困生的名字,写完一张,就揉成团丢在一个盘子里。

方子儒终于看出了端倪,疑惑地问:您是想抓阄决定资助的对象?

年轻人点了点头:是的,我觉得那样才公平!

方子儒着急地说:不行,那样您会不小心抽到坏孩子的。他们生性顽劣,整天爬树打架,几乎每门功课都考不及格!

年轻人停下手中的笔,问:那他们逃过学吗?

方子儒想了想,说:这倒没有!他们只是功课不好,其他,没什么两样!

年轻人坚定地说: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谁又能知道,调皮捣蛋的孩子将来就一定不会有所作为呢?他们一样天真无邪,他们的心里一样编织着最美丽的梦想

三分钟后,年轻人抽出了10个人的名字。果不其然,其中有4名学生原本不在方子儒的推荐之列。

方子儒执意要举行一个公开的捐赠仪式,这是学校的惯例。年轻人却摇了摇头,说:校长,能否替我向其他的20名贫困学生道歉?方子儒的脸上满是惊愕,以为自己听错了。

年轻人的眼睛有些湿润,满怀歉意地说:对不起,我还没有能力资助所有的贫困生。他们之所以没被选上,并不是不够好,只是运气差了些!总有一天,我会回来弥补他们的遗憾。

年轻人没有告诉校长,在15年前的一个穷山沟,他也是这样幸运地得到一位老华侨的捐助。当时,他是村民眼中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可是,老华侨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在我眼里,从来没有一个坏孩子,我们一样爱他们!

8.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10个字以内)。(3分)

9.第一段属于小说三要素中的哪一种?作用是什么?(4分)

10.在确定资助名单上,方子儒和年轻人的标准和方式有什么不同?(4分)

11.假如你正好是受到年轻人资助,而原本不在方校长推荐之列的四名学生之一,你有何感受?(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18分)

人性的爱抚

这是个不大的小镇。中午的街道寂寥无人。树叶都打着卷,暗淡而倦怠地耷拉着。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未感觉到,就消逝在热气中了。

店铺的男人不禁有些困乏,趴在柜台上打起盹儿来。朦胧中,他被一阵声音惊醒。靠门的地方,一个年轻人正向里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他正要问些什么,年轻人突然又退了出去。他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铺面,发现并无异样。他正要继续打盹,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你要买点什么?他不失时机地问。

我,我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就仔细打量起这个年轻人:除了满身的疲惫和蓬乱的头发外,穿戴还算整齐;最显眼的,是他背后的那把古琴,颜色红红的,像一簇火焰在燃烧。

你到底有什么事?这次问话时,他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耐心些。

我,我是个学生,要参加来年高考,考试之前,我想去市里师范学校找个老师辅导辅导男人很机敏:那你是问去市里的路吧?

不,不,我不是我父亲老早就去世了,母亲养我已经很吃力了,我想,我想为您弹支曲子年轻人似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和勇气。

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刚要开口,突然帘子一撩,从里屋走出一个睡眼惺忪的女人。出去,出去,你们这号人我见得多了,无非就是编个谎话骗钱,没门!女人说话像连珠炮一样。

男人似乎没有听到女人在说些什么,他起身把自己坐的凳子拿过来,轻轻地放下:孩子,坐下来,弹一曲吧。然后便静静地站立在一旁,欣赏而又专注地看着年轻人。乐声响起,偌大的店铺里,顿时像有一股清泉汩汩流淌,又似有一阵清风幽幽吹拂,时而低沉,时而绵长,营造出一种高雅曼妙的意境。

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就在他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时,女人快步上前,一把按在抽屉上,又开始数落起来。男人有些不耐烦了:我不相信他是个骗子,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几年后,一位在音乐上颇有造诣的老师,在大学课堂上为学生讲起了这个故事:我在去那家店铺前,已经去了很多家,但都被轰了出来,冷眼、嘲笑甚至是谩骂,几乎使我丧失了继续求助的勇气。其实,不瞒大家那个中午我看到店铺里的男人睡着了,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偷一笔钱,甚至我当时想,即使在这里不成功,我也要在下一个地方得到它。然而那个男人平和地接纳了我,他给了我钱,更重要的是,他那句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像一道耀眼的光芒,映照在我的心灵深处,荡涤着我内心的尘垢,把我从那个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是的,他说,一颗在困境中的心灵本已脆弱,但在人性这双大手的爱抚下,即将跌倒的生命又重新站了起来,因为没有一个灵魂自愿蒙尘。(选文有删改)

12.开头的环境描写对后文的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4分)

13.第11段中那位老师说他当时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前文的哪些具体描写可以看出他当时有过邪念?(3分)

14.文中两次描写店铺女主人的作用是以女主人的反衬男主人的。(2分)

15.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下面两个问题。(6分,每小题3分)

(1)第8段中写道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此时男人明白了什么?

(2)第10段中写道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此时男人又明白了什么?

16.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链接材料,围绕当今社会需要人性的爱抚这个话题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见解深刻,理由充分,字数不超过100)(3分)

【链接材料】

(1)20xx年3月23日,郑民生在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手持水果刀刺向13名小学生,致使8人死亡,5人重伤。据了解,郑民生曾是延平区马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20xx年6月辞职后,屡次求职未果,生活日益窘迫,他一直未成家,与家人、邻里关系也不融洽。心理学家认为:在排除患有重度精神疾病的情况下,一个人在物质上、精神上屡遭挫折时,如果无法及时调整心理冲突,就会出现过激行为。

(2)近期,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连续发生员工坠楼自杀事件,人们在悲叹生命逝去的同时也不禁要问:这种高频度的坠楼自杀事件发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一些心理学专家通过调研发现:管理方法简单粗暴、劳动强度大、长期被漠视、身心疲惫无法排解以及性格孤僻、情感受挫、家庭突遭变故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一系列悲剧的发生。

(三)阅读《〈论语〉十二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7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7.将上文补充完整。(2分)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人不知而不愠()

(2)博学而笃志()

19.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焉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恕乎

20.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每小题3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1.你认为吾日三省吾身在今天还有意义吗?为什么?(4分)

三、写作(50分)

22.春种秋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艰辛的付出之后,你必有所得。谷进粮仓是收获,点滴进步是收获,真诚友谊是收获,心灵感悟是收获

请以收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

初一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同步检测题

学年度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单元练习题

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文

初一上册第二单元语文作文

二年级英语第二单元练习题

《燕子》同步练习题参考

同步练习题时态

《为学》同步练习题

孔乙己同步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题

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