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同步检测题

时间:2023-02-25 03:41:00 作者:奇奇蒂蒂什么鸭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奇奇蒂蒂什么鸭”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初一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同步检测题,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后的初一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同步检测题,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初一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同步检测题

初一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同步检测题

1.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首领忽必烈建立的王朝是(    )

A.夏朝B.秦朝C.元朝D.清朝

【答案】C

2.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秦朝②隋朝③西晋④元朝

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

【答案】A

3.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国的历史人物是(    )

A.成吉思汗B.元世祖C.顺治帝D.渥巴锡

【答案】A

4.今天的江苏、浙江等省级区划制度,开始于(    )

A.秦朝B.东汉C.隋朝D.元朝

【答案】D

篇2: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1、《清明上河图》作者?生活时期?

2、《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3、《清明上河图》画幅有多高?有多长?

4、《清明上河图》全画大致可分为哪三大段落?

5、《清明上河图》上各行各业的人物都有,从衣着、神态上判断他们的职业身份,试列举五种人物?

6、图中观察到的宋代娱乐场所是什么?主要娱乐活动是什么?

7、图中反映的建筑有哪几种?

8、从图中看出宋代有哪些运输工具?

9、图中人物“千男一女”,只有一名妇女在从事生产行业,她正在船上干什么?(图⑧)

10、《清明上河图》真迹现存于何处?

篇3:初一上册历史第五单元同步检测题

初一上册历史第五单元同步检测题

纵横几千年,横跨几万里,把历史浓缩在脚下,把美景感受在心中。八年级(5)班同学正在举行“背起行李走四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一起参加。

(1)“走”的文化

请积累一句最有特色的写景诗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某处名胜古迹的一副对联。(也可以自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的路标

“谁不说俺家乡好”,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家乡的某一胜景,写一段导游词,以展示家乡的风采。(可以增添与此景相关的历史、传说、人文故事等,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的.发现

五湖四海,山川名胜,亲近自然,心情多么畅快。然而旅行之中有一些不和谐的音调总会影响我们观光的心情。你发现了吗?请指出其一,并向有关部门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诗文:大漠弧烟直,长河落日圆

对联:武汉黄鹤楼联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答案不唯一)

(3)示例:我有个建议,就是比如,持文化园或者实景剧门票,可以享受餐饮住宿交通打折什么的,把全城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啊,仅仅是我个人鄙见,希望武乡这条路走的更远更广!!(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篇4: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在广州火车站的出站口,竖着一面道路指示牌。你能根据道路指示牌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东莞在火车站偏约的方向上,距离是千米。

(2)顺德在火车站偏约的方向上,距离是千米。

(3)深圳在火车站偏约的方向上,距离是千米。

(4)珠海在火车站偏约的方向上,距离是千米。

二、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

(1)小刚的家在学校的正东方,距离约800米;

(2)电影院在学校的南偏西45度,距离约400米;

(3)公共汽车站在学校北偏东25度,距离约400米;

(4)邮局在学校北偏东60度,距离约1000米。

三、填空。

(1)超市在家的南偏西40度,距离约200米。那么家在超市的偏、,距离约米。

(2)长春市在北京市的'北偏东60度,距离约500千米。那么北京市在长春市的偏、,距离约千米。

四、根据玲玲描述的行走的路线图,把表格填完整。

五、请根据下面的描述,把刘枚的路线图画出来。

刘枚早上从家出发,向正西方的方向走了约500米,来到早茶店吃早茶;吃完早茶后又向南偏东30度的方向走了约1000米来到购书中心买书;买完书接着又坐车沿北偏东45度的方向行驶了2千米来到同学张强家

篇5:初一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初一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精选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玷 污 雏 形 禀 告 奢 望

2.依据下列词语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洗zhu6 zǐ 妹 金jiào 蹂lìn

3.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①具体而微:

②获益匪浅:

4.在下面四个词语中选择合乎句子语义要求的词语填空

各具风韵 珍重 险象环生 珍惜

①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 的清新。

②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 。

5.下列诗句,哪句是比喻,哪句是拟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比喻:

拟人:

二、古诗文阅读理解

6,依据上下文提示默写:

①见贤思齐焉, 。

② ,任重而道远。

7,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吾日三省( )吾身

②学而不思则罔( )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也。

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也。

8,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请结合你身边一些人的实际情况,说明你是否同意“三人行,必有我师”这种说法。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第一次真好》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

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侯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

10.用一句话概述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只要你细读课文,抓准关键词,把它们有序地组合在一起,就可以顺利完成这个任务。

11.第一段和第二段在叙事方面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这里采取不同写法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12.文中说,“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请你从文中找出几个词语,借以解释“奇妙”词在文中的含义。

13.作者说“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这两句话不矛盾吗?请说一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14,作者看十姊妹的雏鸟和具体而微的幼鸟情感反应不一样。这一情节,对如何看待人的成长过程是否有点启示?请谈一谈你的认识和理由。

(二)阅读下面选自课外的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老师的忏悔

比尔·克利亚是美国犹他州的一位中学老师,他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总是一丝不苟,在学生和同事中间口碑极佳。有一次,他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就自己的理想写一篇作文。

一个叫蒙迪·罗伯特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写开了,用了大半夜的时间,写了满满七大张纸,描述了自己的梦想。他梦想将来有一天拥有一个牧马场,他描述得非常详尽,并画下了一幅占地200英亩的牧马场示意图。示意图中有马厩、跑道和种植园,此外还绘制了房屋建筑和室内设置平面图。

第二天,蒙迪兴冲冲地将这份作业递到老师手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带着未来牧马场主人的骄傲。然而作业发下来的时候,却见第一页的右上角上被老师打了个大大的“F”(差)。

下课后蒙迪去找老师:“我为什么只得了F?”

克利亚老师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毛头小伙,郑重地说:“蒙迪,我承认你这份作业做得很认真,但是你的理想离现实太远,太不切实际了。要知道你父亲只是一个驯马师,连固定的家都没有,得经常搬迁,根本没有什么资本。而要拥有一个牧马场,得要很多的钱,你能有那么多的钱吗?”克利亚老师最后说,如果蒙迪愿意重新做这份作业,可以重新给他打分。

蒙迪拿回自己的作业,去问父亲。父亲摸摸儿子的头说:“孩子,你自己拿主意吧,不过,你得慎重一些,这个决定对你来说很重要!”

此后的岁月中,蒙迪一直保存着那份作业,那份作业上很大很刺眼的“F”一直伴随着他。然而正是这份作业激励着蒙迪,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创业,坚持不懈地不断超越新的征程,多年后蒙迪·罗伯特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一天,克利亚老师应邀带着他现在的30名学生踏上这个占地20多英亩的以“蒙迪”命名的私人牧马场。头上已经添了许多白发的克利亚老师流下了忏悔的泪水,激动地说:“蒙迪,现在我才意识到,当年我就像一个偷梦的小偷,偷走了很多孩子的梦,但是你的坚韧和勇敢,使你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

蒙迪大步走上前去,拥抱克利亚老师,并深情地说道;“老师,谢谢您!正是那次糟糕的成绩,激励着我为实现梦想永不停息地奋斗。”

克利亚老师缓缓地抬起头,面向在场的每一位学生,目光中充满着希望。

是啊,梦就是期望,有期望才会有激情,才会努力拼搏。守住自己的梦,勇敢地走下去,你就终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15,一篇文章的题目,应该简要鲜明的点出文章主要内容。请你为这篇选文加一个标题。

16,克利亚老师为什么给蒙迪的作业打“F等级?你怎样看待老师的这个评价?请说明理由。

17,蒙迪的父亲对他说:“你得慎重一些。”父亲为什么要蒙迪“慎重一些”呢?仔细阅读父亲说的全部话,反复品味其中的含义,你就会理解父亲的用心了。

18.许多年以后,蒙迪是否完全实现了他在作业中的构想?你对这一事实有什么看法?

19,读过这篇文章,你从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人生道理是什么?

四、作文:

在你的人生道路上,你也曾经历过对你产生深远影响的事情吧。请你以“难忘的经历”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让老师、同学了解你所经历的事,共享你的人生收获。

篇6: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及答案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及答案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1.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议和”的不同点是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2.下列4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3.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A.岳飞B.文天祥C.寇准D.秦桧

4.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A.丝绸之乡B.鱼米之乡C.瓷都D.产茶中心

5.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6.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

A.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B.店铺一律在夜间关门

C.流动商贩走街串巷叫卖D.纸币与铜钱在市场上并用

7.由于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东京城内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A.市B.坊C.瓦子D.勾栏

8.下面哪一种节日,在宋代还没有出现A.春节B.端午节C.寒食节D.植树节

9.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统一的封建政权是A.秦B.唐C.元D.隋

10.我国地方行政单位称为“省”,这种制度开始于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11.今天,位于山东省东北部、渤海之滨的东营市是山东省省辖地级市,国家规划的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该地在元朝时应属于A.中书省辖地B.宣政院辖地C.江浙行省D.辽阳行省

12.张老师在一家古玩店见到了以下这幅古画,在与店员交谈时,发现他对这幅画的介绍存在

错误,请你指出来:A.这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B.此画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C.画中反映出北宋时人们的交通工具比较多样化D.画中所绘的这条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1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的“杭州”在当时的名称应是A.东京B.临安C.应天D.建康

14.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的是A.铁木真B.元昊C.完颜阿骨打D.阿保机

15.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①北宋②辽③金④西夏⑤元朝

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16.“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回族最早形成于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17.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匈奴”是指

A.女真贵族B.契丹贵族C.党项贵族D.匈奴贵族

18.宋元时期,绘画艺术的特征是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的出现和日益增多,这主要是因为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B.对外贸易的发展C.文化事业的发展D.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9.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①交子②瓦子③互市④岁币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其中,福娃晶晶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如右图),下列关于宋瓷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从宋朝开始出现陶瓷B.陶瓷业在宋代有重要的发展

C.著名瓷都景德镇兴起于宋代D.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21.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因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大提高印刷效率而被誉为“当代毕升”。那么,历史上毕升的发明是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转轮排字

22.某研究生正在研究有关“澶渊之盟”的史实,下列文献中,可供其参考的是

A史记B.资治通鉴C.宋史D.贞观政要

23.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①苏轼②关汉卿③辛弃疾④李清照⑤赵孟兆页

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④

24.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

A.隋末农民战争B.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C.南宋将领抗击金军的战争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

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答案

25.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北宋朱彧(yù)《萍洲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材料三:那时候(南宋),中国的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外国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请回答:

1)我国最早在何时制造了指南仪器?最早的两种指南仪器分别叫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材料一、二中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突出的变化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请你结合材料四想象一下,指南针是如何传入欧洲的?

26.史学界普遍认为,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说明理由并简要概括宋元时期科技得到高度发展的原因。

27.忽必烈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的首领,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你知道他有哪些贡献吗?

篇7:初一下册政治第二单元的随堂检测题

初一下册政治第二单元的随堂检测题

1.李良专门准备了一个“错题本”,用来记录做错的题,以此来总结经验,思考答题的规律、技巧等。这说明他获得了()

A.身体上的自立B.学习上的自立

C.生活上的自立D.完全的自立

1.B

2.下列在日常生活中的做法,属于缺乏自立表现的是()

A.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B.父母病了,陪他们去医院,并抽时间在家里照顾他们

C.接受父母的`一切安排,做个“听话”的孩子

D.自己做作业、复习功课,从不用父母督促、陪伴

2.C

3.遥望蓝天,多想是只小鸟,能自由地飞翔,要实现这一愿望,必须学会自立。为此,你应该()

A.依靠父母,完全顺从C.告别依赖,学会自立

C.遇到困难,拒绝帮助D.我行我素,不受约束

3.C

4.漫画《包办》对我们的启示是()

A.上大学离不开父母的帮助

B.作为学生只要好好学习就行,其他的事尽量少做

C.感谢父母为我们“包办”并把所有事情都交给父母

D.尽量自己解决,自觉培养自立精神

4.D点拨:漫画中的年轻人自己不去报名,由父母代劳,说明应该自觉培养自立精神。

5.培养自立的能力最基本的就是()

A.人生需要自立

B.做好对人生前途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C.立足于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情做起

D.干好别人干不了的事情是培养自立意识的关键时期

5.C点拨:本题是对培养自立能力方法的考查。侧重的是识记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历史初一上册同步检测试题

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时分秒同步检测题

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随堂检测题

一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检测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同步检测题

初一上册历史同步检测试题附答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分米和毫米同步检测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初一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同步检测题(推荐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初一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同步检测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