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hitom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话剧表演中台词与演员情感动作的有效融合论文,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话剧表演中台词与演员情感动作的有效融合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篇1:话剧表演中台词与演员情感动作的有效融合论文
话剧演员舞台表演中的不足
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如今在话剧文艺团体中,话剧演员的专业能力高低不平,对于一些新进的话剧演员来说,其舞台表现力和舞台控制力都明显不足,在表演时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都略显僵硬,与一些优秀的话剧演员同台竞技时,难免会给观者一种巨大的视觉反差,对整个话剧表演的评价也会降低很多。
坚守固有的话剧形式,缺乏必要的改进和创新:任伺一个行业,如果缺乏必要的改进和创新,就必然会被淹没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受传统话剧文艺团体性质的影响,某些老的话剧演员仍旧固守原来的话剧形式,虽然在表演功力上毫不逊色,但其对话剧艺术的理解也只能是在空谈理论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换汤不换药的话剧形式犹如一潭死水,如若不能补充进新的元素,那原有话剧艺术就难以发展。
台词与演员情感动作
台词的重要性:台词是话剧表演的基础和核心,也是表达剧中人物思想感情的最重要的工具。演员在诠释台词背后的人物关系和人物内心情感时,往往就需要在特定的场景下运用特定的情绪将台词表达出来,从而将话剧主题以非常直观的形式展示在观众眼前。
情感动作的重要性:话剧表演中,演员通过肢体动作准确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俄国表演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最好的表演是无声的”。对话剧演员来讲,其表演形式就是一种无声表演,话剧演员最能够依靠的,就是自己的肢体动作。一个优秀的话剧演员,可以通过话剧动作,将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剧中人物仿若进入现实,活脱脱站在观众眼前。准确而优美的话剧动作可以带给观者巨大的视觉冲击,也是话剧演员表演能力的最有力体现。
台词与情感动作相融合的重要性:首先,两者结合可以增强演员的表演张力,让演员的“说”与“做”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两者结合可以给予观众更强烈的视觉冲击,演员的舞台表现力和感染力都会更强;最后,台词与情感动作之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无法用动作准确描述的事情,可以借由台词完成,无法用台词准确描述的表情变化和内心情感起伏可以借由动作完成,两者密切配合,才能为观众创造完美的视觉效果。
篇2:话剧表演中台词与演员情感动作的有效融合论文
组织各类知识讲座,丰富话剧演员的文化知识:文化知识对提高话剧演员的自我修养非常重要,各话剧文艺团体要意识到文化学习的重要性,积极组织各类知识讲座,丰富话剧演员的文化知识,提高其文化涵养。话剧作为一类重要的舞台表演艺术,在我国表演艺术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个合格的话剧演员,都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首先,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利于话剧演员自身艺术气质的提升,也可以帮助话剧演员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揣摩人物性格。其次,较高的道德修养可以体现话剧演员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折射出话剧演员的职业素养和自身品性,这样的话剧演员游走于舞台之上,才能更好地体会台词背后的情感,并能将这种情感依附于自身的表演动作中。可以说,话剧演员自身的文化底蕴是两者融合的重要基础。
为话剧演员安排更多的训练时间,提升话剧演员的专业能力:话剧演员的专业能力是台词与情感动作有机结合的重要保障,鉴于目前话剧演员的训练时间被一再缩水,各话剧文艺团体应认识到此问题的严重性。各话剧文艺团体负责人要秉承为话剧演员负责的态度,在不影响话剧演员正常生活的基础上为话剧演员争取更多的训练时间,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
鼓励年轻话剧演员大胆创新:年轻话剧演员由于人行时间短,并没有形成固有的表演形式,而且现代化的年轻话剧演员更懂得现代社会的潮流走向,所以往往会产生很多奇思妙想。话剧文艺团体并不是一人独大,只有多听取年轻话剧演员的想法,鼓励他们大胆创新,才能为话剧艺术的发展注入更多新的活力,而话剧表演中的新生力量会为台词与情感动作的融合提供无限的动力源泉,有利于话语表演艺术的健康发展。
掌握专业而系统的表演知识是话剧演员表演的基础:一个专业的话剧演员一定是既可以“动手”,又可以“动口”的,即在话剧表演知识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并能将已有的话剧表演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从而用深厚的话剧表演知识指导自己的话剧表演过程,在不断纠错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话剧表演能力。“动口”又“动手”的表演形式即意味着台词与情感动作的有机结合,演员表演能力的提升也意味着两者的融合会更加顺利。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融合的'关键:有过多年表演经验的话剧演员往往都具有高度的表演自信,即兴创作和表演能力以及临场发挥能力都非常强,这些都是其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在表演时,一个好的话剧演员可以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可以在舞台上抛弃所有杂念,深入情境之中进行艺术表演。在台词与情感动作融合的过程中,演员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始终保持高水平的表演技艺,融合的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表演意识中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话剧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必须要让自我表演完全融入特定的舞台场景中,要根据舞台场景的变换和作品情感节奏的变化,不断变换自己的表演形式和话剧动作,在这一过程中,话剧演员的想象力发挥着重要作用,话剧演员只有通过联想想象,才能为自己建构一定的舞台情境,对于一个优秀的话剧演员来说,其想象力往往是非常丰富的。台词与情感动作的融合过程就是要让演员立于舞台之上,可以通过构建舞台场景而迅速找到台词与情感动作之间的联系,这无疑需要演员具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
台词与情感动作的有机结合是提升话剧演员舞台表演能力的重要方法。而由上述中提到的各项融合措施可知,要想让台词与情感动作有机结合,演员自身的文化底蕴、表演能力、舞台控制力、心理素质等都必须要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这都每个话剧演员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戰。
篇3:浅析戏剧表演中动作与情感的联系的论文
浅析戏剧表演中动作与情感的联系的论文
【摘 要】在戏剧表演中,动作是其核心因素,情感则是影响表演的重要因素。动作中所包含的心理动作、形体动作和语言动作需要情感的支撑、融入和表达,掌握好动作与情感的有机联系,有助于塑造舞台人物形象和传达剧情内涵。
关键词戏剧表演;动作;情感
在戏剧表演中,动作一般分为三种,即心理动作、形体动作和语言动作。心理动作包括表情的、言语的、外在的、内在的等;形体动作包括眼神、手势、表情、体态等;语言动作包括训斥、表白、解说、叙述等。动作是戏剧表演的核心因素,情感需要通过动作表达出来。在戏剧表演中,动作与情感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一、心理动作需要情感的支撑
任何心理动作都有形体的方面,任何形体动作也都有心理的方面,二者互为关联,要在表演中完成一个心理动作,往往需要一系列形体动作的配合,这也就是为什么心理动作有内在的和外在的之分。除了形体动作,心理动作还可以通过语言、表情等来体现,语言可以说是表达心理动作的工具。
在表演中要完成一个心理动作需要形体、语言的配合,那么心理动作的体现就需要强有力的支撑,这个支撑就是情感。心理即思想,思想的表达是主观的,也就是说要表达人物的主观意愿就会产生情感,没有情感的支撑,心理动作就没有动机。例如,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情感必然发生变化,顺意了会高兴,不顺意会苦恼,情感产生变化了,人物的心理动作就有了动机,在形体和语言的配合下,这个心理动作就能完整表现出来。
二、形体动作需要情感的融入
形体动作是由表演者主观支配的,是受控制的、有目的的,情感却不是由意志产生的,它不受意志的支配。我们都知道,在戏剧表演中最忌讳直接表演情感,应该是累积、表现、控制情感。情感是动作的结果,形体动作容易被固定和抓住,所以积极的形体动作有利于表达情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如果你只是简单地开始动作,并且每次演出都以不同的方式给自己解决提出来的任务,那你就沿着正确的路线走,情感就不会被吓走,而会来追随你。”但是,如果在表现形体动作的时候没有情感的融入,那动作就会显得机械、生硬,这样不鲜活、不生动的`形体动作就像木偶,是没有感情的。而我们的戏剧表演需要的不是木偶式的表演,而是活生生的人物。
在表演创作中,演员不仅要完成动作,更需要情感的融入,也就是说在表现形体动作的同时还要有内心的思考、决定、感受、想象等。例如王晓鹰导演的话剧《洒满月光的荒原》中小马送细草出嫁一场戏,马兆新几次用马鞭狠狠地抽打,口中大喊着“驾驾驾”,这其实是他内心挣扎过程的形体动作体现。第一次,他内心愤恨,但强忍悲痛做出选择,他不愿意,但他过不去自己心里的坎儿,只能发泄、释放;第二次,他似乎明白了细草的苦衷,但他内心深处的所谓准则和标准控制着他不得不这么做,他狠狠地抽打马鞭,想让这一切快点过去;第三次,他还是不能放弃细草,但事到临头,小马除了声泪俱下、声嘶力竭好像也别无他法,眼睁睁看着细草步入泥潭,他压抑的心理终于得到了宣泄。以上这一系列的形体动作无不融入了复杂丰富的情感,因此才显得人物那么丰满,剧情也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三、语言动作需要情感的表达
语言动作是表达人物心理动作的工具,在用语言动作去完成心理动作时,一定要注重“内心视像”,并把它传达给观众。演员表演必须要从台词里找到说话的目的性,也就是语言的行动性,因此,无论是训斥、解说、表白,还是叙述,情感的真挚表达才能准确生动地表现语言动作。再说到话剧《洒满月光的荒原》中小马送细草出嫁一场戏,两个人大段诗意的独白,既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现实的无情嘲讽。两人各自的美好回忆与针锋相对的立场发生激烈碰撞,从“那时候我也是受人欺骗的啊”到“一切都过去了”,从“我马兆新是个男人”到“男孩子的心真的就这样硬吗”,从“男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可女孩子就不是人吗”到“有谁曾蒙受过我小马这样的苦难”,这些语言动作有质问,有哀叹,有无奈,有苍白。但无论哪一种语言动作,都是人物内心此时此刻最真实的情感表达,也正是因为有了情感的表达,表演中的语言动作才更有激情和深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演员需要在戏剧表演中通过受意志控制的动作来激发情感,创造出更加生动丰富的舞台人物形象。动作是表演的核心因素,情感是影响表演的重要因素,动作与情感的有机联系,有助于更好塑造舞台人物和传达剧情内涵。
参考文献:
[1]傅柏忻.演技教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2]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0.
[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创造角色[M].郑雪来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 有效教学论文
★ 审美有效教学论文
★ 有效教学模式论文
话剧表演中台词与演员情感动作的有效融合论文(精选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