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攘”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语文《习作8》教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语文《习作8》教案,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目录
篇1:语文练习8教案
教学要求:
1、认真写好铅笔字。
2、熟记4条成语。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4、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认真写好铅笔字。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二、教具准备:字典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四人小组读资料《庄稼的保护神》,遇到生字,,在书上注上拼音。
(2)四人小组选派一名学生朗读,
(3)在学生读资料时,检查“粘住小虫,卷入口中,常常是百发百中”这一句中两个“中”读音是否准确。(第一个“中”读第一声,表示里面的意思;第二个“中”读第四声,表示逮住了目标。)
(4)巩固练习。
小明中一回家就听说爸爸中奖了。
在“警察和小偷”的游戏中,谁中枪了?
(5)练习朗读短文。
自由练习读,指名读,集体读。
(6)指导看漫画,说一说这漫画画了什么?
(7)指导看漫画,你有什么想法?它主要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8)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
(9)把你刚才说的,再用几句话写下来,看谁写的语句最通顺,最连贯。
三、作业设计:
1、背诵4条成语。
2、完成写话。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熟记4条成语。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二、教具准备:
水彩笔 白纸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依次认读生字。
(2)教师范写,讲述写字技巧。
(“丽”字的长横要盖住下面部分;“言”字的第一笔要写得平而长,下面的部分要写得窄一些。“互”的最后一横略长一些,把这个字托住。)
3、练习。
学生按照要求认真地练习描红和临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随时纠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反馈。
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进行评讲,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第三题
1、熟记4条成语
2、看图,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披星戴月:披着星光,头戴月亮。
烘云托月:绘画时通过渲染云朵来衬托出月亮。比喻写作时通过侧面描写来突出重点和主题。
3、练习。
学生自由练习读,要读正确。
齐读、背诵。
4、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月”字的成语?
(日积月累 花好月圆 花前月下 日新月异------)
(四)、教学第四题
1、审题
指名读题,弄清题目的要求。
2、指导:
(1)请你说说你知道哪些交通工具的名称?
(2)未来的工具会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想象中的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3)请同学们拿出水彩笔画一画,并给自己所画的交通工具起一个形象的好听的名字。
(4)写几句介绍一下自己理想中的交通工具。(就写在画的旁边)
学生动笔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请学生拿出自己的画上台介绍一下理想中的交通工具的颜色、构造、优点等。
(6)评选“最佳创意奖”。
篇2:语文练习8教案
教学安排:
本次练习共安排了四个板块,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好微笑字,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
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拟定: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写话
1、小朋友们看过或自己参与过足球比赛吗?
2、一场中什么时候最激动人心?
3、出示图,仔细观察
图上画的是什么?
这足球是怎样飞入球门的?
空蓝色球衣的1号守六员是怎样扑球的?
场上的其他队员,场外的小观众们看到这一情景他们的再现又是怎样的?
以上问题逐个交流,师可适当帮助理顺语序
二、写话练习
1、把刚才说的内容用几句话有序地写下来
2、不会写的字查字典
3、师加强个别指导
4、交流写话内容,注意点评
点评是以优点为主
三、讲述练习
1、读题目要求
2、展开,结合自己看的足球比赛的经验,改用第一人称介绍
3、同位互练
4、指名台肖讲述,师生点评
5、自己再介绍一遍
四、作业
搜集春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写好铅笔字和读读背背
一、写好铅笔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观察字形找到其写法上的共同点(全包围结构)
3、交流写法
里面部分不能写得太大或太小,左右的窨,上玉的窨基本相等
4、师范写其中的一个字
5、学生练写(看清字再动笔)
6、同位互评,打星
7、修改字形
二、读读背背
(一)熟记成语
1、出示图,说说图意
2、出示四个成语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指名读,正音
多咱形式巩固词语
3、理解成语
结合图或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成语的大意
4、反复诵豆腐块,熟记于心
5、运用
自主选择其中一二个成语,各说一句话,交流
6、课后可以写一写
(二)学习春联
1、出示内容,自由读一读
2、什么是春联?:(师简介)
3、过年为什么贴春联?
(传说。学生交流)
4、指导理解这两幅春联的含义
大致地说说意思
5、诵读记忆
6、交流事生收集到的春联
7、读记自己集到的春联
篇3:语文练习8教案
教材分析:
训练内容:这个练习共安排了8道题,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按笔顺写字。
2、多音字组词。
3、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
4、修改病句。
5、熟记成语。
6、读背《明日歌》
7、口语交际训练、演小话剧。
8、学写毛笔字。
教学要求:
1、按笔顺正确书写“惜、靠、戴”这几个字。
2、学习几个多音字,从中懂得凡一字多音多义,根据具体的语意顶字义顶字音。
3、训练学生把句子说具体。
4、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5、熟记成语。
6、读背《明日歌》,并在读背中懂得惜时的道理。
7、通过话剧表演,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
8、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点。
(1)指名认读“惜、靠、戴”三个字。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顺。
(3)让学生按照书上的要求练习书写。
(4)让学生说说哪个字难写。
(5)教师重点指导书写“靠、戴”两个字。
3、练习。及时反馈。
4、展示写的好的字。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让学生说说这一题应该怎么样练习。
2、指导。
指导读各字的两个音节。重点指导读准前鼻音和平翘舌音。
3、练习。
(1)学生练习口头组词。
(2)选择最有把握的词语写在书上的括号里。
(3)选择学生组成的一些词语进行说话训练,进一步巩固对词语意义的理解。
二、课堂作业:
多音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例句。仔细比较上下句的异同。
“去乡下”是回答出“我”去哪儿看望王伯伯。
“管理桃园”是回答出“我”去哪里看望干什么的王伯伯。
(2)指明读例句,体会怎样把句子说具体。
3、练习。
(1)学生在课本上练习把句子写具体。(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要求把写好的句子读一读。
4、反馈。
指明读好的句子。(教师评价并帮助修改)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指明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要求学生把每句话多读几遍,找出病因。
(2)想一想这样修改。(通过读句子来体会)
(3)教师提示修改时要使用修改符号。
(4)教师归纳修改病句步骤:一读(读有毛病的句子);二想(想一想怎样修改);三改(使用修改符号)。
3、练习。
(1)让学生用一读,二想,三改的方法自己练习修改。
(2)教师根据学生自练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4、反馈。
(1)挨题讨论修改情况,确定正确答案,
(2)让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3)同座互查联系情况。
(4)让学生大声朗读修改后的句子。
三、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度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背诵。
(2)指名背。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指名读练习要求。让学生说说该项的练习要求是什么。
(2)指导。让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试读。教师根据学生的的情况进行范读。让学生说《明日歌》的道理。学生讨论后教师再次朗读。
(3)练习。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小组齐读。
(4)反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让学生自由读课本。
(2)同座位分角色读。
(3)教师提示读时要把握各人物的特点,读出语气并范读。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指名分角色读。
(3)让学生尝试表演。
4、反馈。
篇4:语文练习8教案
一、教材分析:
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葡萄的情况以及葡萄干的制法,说明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那些方面。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等词语口头说话。
4、能对课文优美的句子进行摘抄。
5、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并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并读好长句。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生在语言情境中,理解葡萄沟美在哪里。
三、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欢音乐,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先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随音乐做动作。
2、师: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学生回答
3、师:让我们随着刚才轻盈、欢快的歌曲来学习今天的新课。
4、出示课题:《葡萄沟》
师:让我们来齐读课题(生齐读)
(二)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段:
1、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你想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吗?
生:想(自由读第一段)
2、师:抽一个同学读。(评价)
3、师:读了这段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生自由的说,师相机板书)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吧!(生齐读本段)
4、师:让我们来考一考葡萄沟吧!(指黑板提示)——葡萄沟真是好地方。
学习第二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生读)
2、师:读的真认真!从这段中你感受到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请同桌互相说说。——根据说的内容边读边讲解。(抽小组共同来回答)
如:生说: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允许同桌相互补充)。师:说的可真好,能不能把这句读给大家听一听?(生读)“一个个”表示葡萄怎么样?(多),那好,大家就把“葡萄”多的意思读出来好吗?(生读)
3、师:葡萄有很多颜色,请在书上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用“——”勾出来。
生: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4、师:葡萄沟里的葡萄不但很多、很美,连老乡也非常好客,大家把这句话找出来,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抽生读)
5、师:读的真不错,假如你是一位游客,热情的老乡会对你怎么说?看看课文的插图,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是播放轻音乐)
生回答,师给予鼓励。
6、师:维吾尔族老乡这样好客,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
学习第三段:
1、师:葡萄沟真美,葡萄还有另外一种用途,可以制成————?(葡萄干)师出示葡萄干。大家来尝尝,这葡萄干是什么样的味道?(甜),我们把它说完整,好吗?
生:葡萄干的味道可真甜呀!
2、师: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3、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读)
4、师:读的真不错,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余同学看电视,注意观察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5、师:现在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请加上“先、接着、再、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先互相说,再抽同桌起来说一说)
6、师:说的真好,那么这里生产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样呢?(鲜、甜)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怎样才能读出“甜”的感觉?(抽生读,再齐读)
7、师:读的很好,把鲜、甜的感觉都读出来了,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小结: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里水果多、葡萄美、人热情,葡萄干是那么有名,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话夸一夸葡萄沟吧!最后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读全文,相信你们的感觉又不相同。(生自由读)
(四)抄写:
师:读的真好,葡萄沟美不美?好不好?想不想去?那好,希望你们努力学习,今后去开发建设新疆,建设我们西部,这一课有许多优美的句子,想不想记住它们?(想)那好,就选择自己喜爱的抄在本子上。
四、板书设计:
葡萄:五光十色
葡萄沟——好地方老乡:热情好客
葡萄干:色鲜味甜
篇5:六年级语文教案8
六年级语文教案8
8、出色的老师 教学目标 1.学会“揣、昧、屉、蔼”4个生字,掌握“揣测、拾金不昧、抽屉、和蔼可亲”及“至理名言、乐极生悲、愤愤不平、失而复得、坐立不安、赫然、告诫、困惑、居然、遗憾、翻然醒悟、迂回”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说黑人同学是一位出色的老师。 3.认识讲公德和遵守校规的重要,树立公德意识,培养自学遵守校规的精神。 4.学习讲课文故事梗概,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我”思想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认识讲公德和遵守校规的重要。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致的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揣、昧、屉、蔼”4个生字,掌握“揣测、拾金不昧、抽屉、和蔼可亲”及“至理名言、乐极生悲、愤愤不平、失而复得、坐立不安、赫然、告诫、困惑、居然、遗憾、翻然醒悟、迂回”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条理,了解故事的情节。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能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梗概。 教学重点: 1.学会4个生字,掌握“揣测、拾金不昧”等词语。 2.理清文章的条理,了解故事的情节。 教学难点:讲述故事的梗概。 教学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 2.文中插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谈话激趣 1.导语:说到做到遵循的是诚信的规则,公正护法维护的是法律规则,因为这些规则的存在,才使得我们可以正常有序地生活,才使得社会得以安定、稳定地发展。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与规则有关的故事。 2.板书课题:出色的老师。齐读课题。 3.解题谈话,初识人物。 ⑴说说;出色的老师在你看来应该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⑵文中“出色的老师”指的又是谁?谈谈你对他的认识。 4.教师小结:是啊,一位出色的老师必定能通过他的教育,给予学生知识的营养和智慧的力量,但文中的这位黑人学生相对作者而言,只是一位陌生的同学,虽然拾金不昧,将捡到的手表归还给作者,却又无情地到院长办公室告发了作者,使作者受到了高额的处罚,这样的`一个人物怎么会是一位出色的老师呢?让我们好好去读读故事,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纲,引导自读。 ⑴自由认真读课文,边读边勾画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自学生字新词,读读记记,也可以同桌互助,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来加以理解。 ⑶找出读不懂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解疑。 ⑷想一想故事的梗概,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经过与结果,试着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2.自学交流。 3.反馈,理清条理。 ⑴学习生字新词。①出示文中生字新词,指名认渎,评议正音。②教师重点强调:“揣”读chuǎi,不读duān;“昧”读mèi,不读wéi;“屉”读tì,不读shì。③组织比较形近字,正确识记字形。 揣――端昧――味屉――届④重点指导书写:“蔼”上下结构,下面部分是“讠”和“曷”,笔画多,要写紧凑,上方“艹”的横画写长,盖住下方的笔画。⑤准确理解以下词语。 揣测:推测;猜测。 拾金不昧:昧,隐藏。拾到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乐极生悲:快乐到了极点的时候,发生悲痛的事情。 至理名言: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 告诫:警告劝诫。 困惑:感到疑难,不知道该怎么办。 愤愤不平:因感到不公平而很生气的样子。 和蔼可亲: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态度温和,十分亲切,让人容易接近。 迂同:回旋;环绕。文中指绕弯子。 重洋:一重重的海洋。 翻然醒悟:同翻然,很快彻底地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公德:公共道德。⑥再读生字新词及四字词语,加以巩固、积累。 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⑶整体感知,理清脉络。①指名说说故事发生的原因、经过以及结果。 原因:“我”丢失了好朋友所赠送的一一块心爱的电子手表。 经过:一位黑人同学拾金不昧将手表归还给“我”,但却又到院长办公室告发“我”在教学楼墙上张贴启事的行为,使我受到处罚。 结果:我在缴纳罚金时,一位老太太的话语让“我”意识到那位黑人学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②反馈分段结果,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好朋友伦捷送“我”一只电子手表,“我”非常喜爱它。 第二部分(第4―11自然段):写“我”心爱的手表失而复得的故事。 这部分是按照“丢失手表――寻找手表――找到手表――受到处罚”的顺序记叙的。 第三部分(第12、l3自然段):写“我”翻然醒悟,认识到这位黑人同学是一位出色的老师。 三、把握情节,讲述梗概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找在故事的起因、经过与结果这三个部分的内容中,又都发生了哪些事。 2.小组交流,练习表达,互相评议、补充。 3.指名反馈,引导了解故事情节。 ⑴故事发生的时间:。 ⑵故事发生的地点:美国的南加州法律大学。 ⑶故事中的人物:“我”、黑人学生、院长、收罚 金的老太太。 ⑷故事发生的原因:来美国之前,好朋友送我一块电子手表――手表在他乡陪伴着我,给予我心灵的慰藉――手表在一次晚餐时不幸丢失。 ⑸故事经过:我想出办法,在教学楼墙上贴寻物启事一当天晚上,一位黑人同学金不昧,送还手表――第二天,我被请进院长办公室,接受因张贴启事弄脏墙壁而得到的处罚与教育――明白我被黑人同学告发了。 ⑹故事结果:我到校园管理处交罚金――与收罚金的老太太交谈――我明白了黑人同学的良苦用心,从中受到教育。 4.要求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梗概。 ⑴自由独立练习说一说。 ⑵小组交流,互相评议,纠正或补充。 ⑶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我”丢失了了心爱的手表,因一位黑人学生的拾金不昧,使“我”的手表失而复得。然而,正是这位助人为乐的黑人学生却又到院长办公室告发了“我”张贴寻物启事而弄脏了教学楼的墒壁,为此,使“秽”受到了处罚。正当“我”对黑人学生的行为感到困惑时,收罚金老太太的一席话使“我”翻然醒悟,意识到黑人学生的确是一位出色的老师。 五、作业设计 1.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文,品析文中描写“我”心理变化的词句,从中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说黑人同学是一位出色的老师,从中体会黑人学生的美好品质,受到启发、教育。 3.认识讲公德和遵守校规的重要,树立公德意识,培养自学遵守校规的精神。 4.学习讲课文故事梗概,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黑人同学是一位出色的老师。 教学难点:认识讲公德和遵守校规的重要。 教学准备:摘录文中关键词句的小黑板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在美国的南加州法律大学读书时,朋友送“我”一只心爱的手表失而复得的故事,赞颂了那位黑人同学模范地坚持公共道德和遵守校规的优秀品德。) 2.这个故事真是一波三折,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我”的内心活动也不断地随之变化,这节课,我们就要细细品析文中关键词句,借助文字的表达走入文中“我”的内心世界。 二、学习第一部分,体会我对表的喜爱 1.齐读第1―3自然段,说说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哪些语句写出了“我”对这只表的喜爱?功能特殊:“上面有北京和加州的时间。”十分珍贵:“他的手上也戴了一只。”这是一对友情表。寄托友情:“揣测伦捷这时候在干什么。” 3.这段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既表达了“我”对“它的喜爱之情,又为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 三、学习第二部分,体会我的感情变化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第4―11自然段,用“”画出文中描写“我”心理变化的语句,了解心理变化的原因,从中体会“我”的思想感情。 2.学生找出句子,按要求做批注。 3.指名反馈,教师引导深人品析、理解。 ⑴可是,这块手表却在一次晚餐时丢失了,可以想象我当时是多么伤心,就像丢了自己的魂魄一般。①理解文中的比喻句。②了解丢失手表如此伤心的原因。 教师追问: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电子手表,丢失了还可以冉买,而作者却为什么如此伤心呢? 学生联系上下文,自由发表意见,体会这块手表对“我”的意义。③议议:从作者丢失手表如此伤心的心理,你体会出作者内心深处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篇6:语文教案-习作教学
课型
习作指导
第 1 教时
教学
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有序地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拓展其思维的空间。
重点
能有序的进行语言表达
难点
教学方法
引导进行合作、探究、交流
教具
投影仪
学具
篇7:语文教案-习作教学
教 学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导入 新课:
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及写作内容。
二、引导学生仔细地进行观察,并引导他们小组合
导语
出示图画
提出要求
视图
学生在老
师的引导
下有序的
进行观察
教 学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作,讨论、交流。
三、引导学生发挥自己
特有的想象力。
“你想到了什么?”
四、开启思路,想象故事
“你想以怎样的身份来讲图画中的故事?”
五、定题、起草、誉写
“你看到了什么”
“从图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启发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使思维想画面以外拓展延伸。
巡视指导
学生视图
讨论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
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思维的天空中飞翔!
起草、誉写
板书
有序地进行观察
细致的进行写作
教 学 步 骤
教师活动
篇8:小学语文《习作》教案
教材分析:
这次习作要求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选择一两个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乡。介绍要生动、具体。
教学目标:
1、根据例文,对照“习作要点讨论”,了解写作方法及要求。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介绍自己的家乡
3、熟悉写书信的格式。
教学重点:
记叙要有重点有序。
教学难点:
写出家乡的与众不同之处。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例文,了解书信的格式。
2、懂得具体、生动地介绍自己家乡的风光、风俗。
教学过程:
一、例文引路
1、学生默读信的内容,思考:王磊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了一封信,信中他写了什么,内容吸引人吗?为什么?
2、分小组交流回答
小结:作者写出了自己家乡的特色,重点选了两个与众不同的方面来写……因此写得生动具体,很吸引人。
二、明确本次作文要求
三、启发交流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有什么独具特色之处吗?你准备选拿一个或者两个方面来介绍呢
学生讨论交流,学习例文介绍具体生动。
篇9:小学语文《习作》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汉字,写一习作,把喜欢的原因写清楚,字迹工整。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联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确定最喜欢的汉字
教学难点:
把喜欢的原因写清楚
教具:
两同类佳作
教学方法:
筛选、感悟、读、议、写相结合
教学流程:
一、课前:
同学们,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两千多个汉字,在这些汉字中,如果要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你会选哪一个?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习作3”,来写一写你最喜欢的汉字。
二、明确目标:
引导学生解题
三、习作构思
1、学生再次读题目,进一步明确目标。
2、读完后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个汉字?你为什么喜欢它?
3、学生将选定的汉字进行深加工。
4、学生参看例文,讨论交流怎样入手来写。
四、资料共享
1、出示课前自己列举的最喜欢的汉字,在小组内交流
2、在讨论交流过程中进行对比,看看同学们列举的汉字与自己的有什么异同?师巡视,指导。
五、习作方法
1、先确定自己最喜欢的汉字。
2、然后分别从汉字的外形和内涵分析喜欢的原因。
3、要将原因写清楚,写具体,注意书写要整洁。
六、佳作赏析
重点关注:
1、习作是怎样向我们介绍最喜欢的汉字,分析喜欢的原因?
2、原因是如何写清楚、具体的?
3、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七、开心练笔
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佳作的鉴赏、教师的`点拨,着手写“最喜欢的汉字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
八、交流探究
学生出示自己的练笔成果可以自读,也可传阅,在小组内交流评议。
九、归纳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收获
篇10:小学语文《习作》教案
教学目标:
1、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可以用他的名字为习作命题。
2、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
3、适当地介绍这一美味的做法,增加习作的感染力。
4、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3我喜欢的一种美味
教学难点:
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二、创设情景,介绍美味
模拟在饭店吃饭前的场景,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
三、介绍:指名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的色香味形。
四、讨论:听了他的介绍,我看见有人咽口水呢?谁来评一平,他介绍得怎么样?
模拟在饭店吃饭的场景。这道菜不错!我也想做一做可以吗?
五、口头练习说
小组讨论:(1)代表发言(2)集体评议
六、现场采访,表达感受
你品尝之后有什么感受?
七、关注细节,充溢情趣
你是怎么品尝这道美味的?有没有听过关于他的传说?只有写出他的一些细节,习作才会生动充满情趣。/article/
你一定非常喜欢自己介绍的这道美味把!把你于这道菜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好吗?
集体习作,表达经验
第二课时
一、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二、佳作欣赏。
教后小记:
篇11:小学语文《习作》教案
教材分析:
《习作6》是通过调查访问或直接拜访家乡的名人,获取真材实料,然后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习作。
教学目标: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6教案教学设计
1、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知道本次习作采用调查访问或直接访问的形式,走进社会,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
2、通过与“名人”的接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奋斗不息的学习品质。
3、能根据习作要求,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习作。
教学重点:
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知道本次习作采用调查访问或直接访问的形式,走进社会,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
教学难点:
能根据习作要求,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习作。
教学准备:
1、看电视台记者们是怎样进行采访活动的。
2、作好采访准备,写好采访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今中外的名人?说说他们的名字和关于他们的故事。
2、同学们说的都是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大科学家、艺术家等等。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那些“技术标兵”、“种田能手”……可以称得上是地方上的名人,“优秀班主任”或者优秀同学,如运动员、小书法家、小画家、故事大王等,是我们学校里的名人。你知道我们家乡、我们学校有哪些“名人”吗?
3、我们家乡、学校的名人还真不少。你了解他们的事迹吗?
学生说后,教师总结提问:看来同学们对他们了解得还不是很多,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他们,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呢?
(调查、访问与他们熟悉的人,或直接拜访他们本人。)
4、那么,该如何采访的呢?看一段采访录像,讨论:记者们是怎样进行采访活动的?
二、拟定采访方案。
1、你最想了解哪一位名人?想了解他(她)的哪些方面呢?
先思考一下,然后同桌之间交流。
2、学生交流。(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在某一方面的成就,奋斗的历程……)
3、当我们面对“名人”时,心情会怎么样呢?(激动、胆怯、紧张……)这样一来,可能会把自己想说的话都忘了,/article/所以我们在采访之前必须写一个提纲式的采访方案,简单地说,就是把你想说的问题概括性地写出来。
4、学生制定采访方案。
5、交流,同学间相互建议补充。
三、组织学生进行采访。
1、如采访社会名人,通过学校、家长等多种渠道,帮助学生进行采访活动。(专门安排时间进行。)
2、如采访学校里的名人,教师介绍被采访学生的情况,学生进行采访。(可以现场进行采访。)
四、指导学生习作。(第二课时)
请同学们把第一课时进行的自己的采访记录拿出来,大家来交流交流,可以说说自己的采访经过,也可以把你采访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
1、学生分小组交流。
2、分大组交流,汇报采访情况。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习作就是写写你采访的那位家乡名人(学校名人),刚才我们把采访情况交流了一下,现在再把材料进行调整、修改,就可以成为我们今天的习作了。
4、学生习作后认真修改。
5、学生誊写习作。
篇12:习作8教学设计
这次习作让我感受到只有从孩子们的兴趣入手才能真正让孩子们感受到写作文的乐趣。 孩子们最喜欢的文章便是童话,三年级的孩子应该读过很多童话,这次童话是让孩子们自己发挥想象,编写个童话故事,这对孩子们来说并不困难。但是得让孩子们明白,要通过编的童话故事告诉大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讲这节课的时候,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以趣引路,激活学生的创作思维。 我先出示些童话书的图片,《白雪公主》《睡美人》,给他们营造这样一个童话的情境,他们非常感兴趣。所以我觉得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很重要,这是我的第一步。然后出示几本童话书的封面,看到这些童话,说一说童话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相机总结:童话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故事是那么有趣,有的童话还蕴涵了一定的道理,教学反思《习作8教学反思》。我们一起来读读例文,看看耿新华同学的习作中写了什么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二、读透例文,让学生的想象生动起来。 第一遍读,让孩子们读懂例文讲了什么内容,指生自由交流。第二遍读,说一说你从这个例文中读懂了什么道理。因为是孩子们喜欢看的童话故事,所以他们读得很认真。童话故事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他们自己很轻松就能找到故事蕴含的道理。读懂童话容易,但是自己编写童话就没那么简单了。第三遍读,编写童话故事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孩子们上学期写过童话故事,能够说出要运用想象的写作手法,童话故事要用第一人称写。教师需要补充的是在写故事的时候,要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故事的内容要写完整。
三、观察课后图片,小组讨论感兴趣的主题 例文的后面有几幅图,看一看图片中都有哪些内容?在这里我就出示三幅小动物不良习惯的图片,让学生学会观察,把自己看到的说出来。针对图片中显示的内容进行想象,比如动物的一些动作,表情,语言,可能会说什么。自己想一想,然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幅图在小组中进行讨论,最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图片是孩子们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所以他们能说出自己的想法,至于整个故事该怎么构思,就等到写作文时再仔细思考。 在作文教学中还有许多东西要学,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希望自己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加强作文教学规律的探索,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篇13:习作8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由发挥,自主拟题,写一篇文章。
2、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 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的成长历程中,一定有许多的人、事、物,给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一定有许许多多的喜、怒、哀、乐,令你回味无穷;也一定有许许多多美丽的憧憬和梦想让你激动不已。今天的作文课,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叙说你心中最想说的话。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总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看谁写的人最真,描写的景最美,抒发的情最深。
二、触发回忆,拓展思路
给你印象最盛深的人
让你最感动的事
最吸引你的物
最令你流连忘返的景
你的幻想和理想
三、讨论交流,确定主题
四、范文指导拟题
拟好标题应注意一下几点:
要确切、简练、生动、新颖。
五、起草
六、誊写
作业布置
篇14:习作8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了解这个童话故事是如何编出来的。
2、指导学生围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来开拓思路,自己确定题目,仿照例文,依据本次作文要求来编一个童话故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几幅图,大胆想象。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了解这个童话故事是如何编出来的。
2、指导学生围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来开拓思路,自己确定题目,仿照例文,依据本次作文要求来编一个童话故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配套光盘
教学课时:
2课时xkb1.com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们都喜欢哪些童话故事呢?
2、刚才大家交流了这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知道童话故事都有哪些特点呢?
3、指名说说“童话故事”的.特点。(师归纳板书:①把动物、植物、物品当作人;②要大胆想象,编有趣的故事。)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习作8》,也来编写童话故事。
二、学习例文,了解写法
有一位叫耿新华的同学,为了帮助小朋友养成讲卫生的习惯,他动脑筋编了一个童话故事。师范读。
师: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就能帮助小朋友改正不讲卫生的坏习惯,看来,童话故事的作用的确很大!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编一个童话故事来帮助某些同学改掉某些不良习惯呢?
三、根据要求选好内容
1、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作文要求:通过编童话故事来帮助同学们认识了解编童话故事的好处多。
2、(出示书上四幅图)仔细观察,这四幅图上分别写了哪几种动物?它们都有哪些不好的习惯?
(小猴子――写字姿势不正确;小猪――吃多了糖果牙齿不好;小白兔――不想吃萝卜,太挑食;小狗――吃饭要妈妈跟着喂,不利于身体健康。)
3、师:这几幅图只是提供给同学们选用的。同学们还可以结合你平时观察到的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不良习惯呢?
三、指导看图练说新课
1、小朋友,你觉得编这样的童话故事很难吗?那我们也来编编童话吧!
(1)编点什么呢?我听说最近幼儿园的老师很苦恼,有一些小朋友有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如我们就来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送给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你们觉得老师的建议怎样?
(2)(出示挂图“小兔怎么了”)小朋友,你们能看懂这幅图的意思吗?小兔他怎么了?
(3)仿照例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完整地编一个童话。
(4)自由选择情境编写童话
2、学生练写草稿
篇15:《习作8》编童话故事
《习作8》编童话故事
《习作8》编童话故事教学设计作者:ygr 发表时间:-4-30 阅读次数:1344
南京市天妃宫小学 李湘红
【设计理念】
本次习作着重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的理念:“鼓励学生写想象中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教学时,尽可能地减少束缚,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互相激励,激发学生乐于.写作的激情,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去.写作。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了解这个童话故事是如何编出来的。
2.指导学生围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来开拓思路,自己确定题目,仿照例文,依据本次作文要求来编一个童话故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几幅图,大胆想象。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喜欢)你们都喜欢哪些童话故事呢?(启发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2.刚才大家交流了这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知道童话故事都有哪些特点呢?结合课文里学过的、结合自己听过的、看过的童话故事,自己想一想,同座位互相说说。
3.指名说说“童话故事”的特点。(师归纳板书:①把动物、植物、物品当作人;②要大胆想象,编有趣的故事。)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习作8》,也来编写童话故事。
二、学习例文,了解写法
1.有一位叫耿新华的同学,为了帮助小朋友养成讲卫生的.习惯,他动脑筋编了一个童话故事。师范读。
2.学生轻声读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边读边思考:①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说了谁?②说了一件什么事?③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读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以上三个问题。(略)
4.学生再读例文,想想:不讲卫生的小朋友听了这个童话故事后会改正吗?
5.师: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就能帮助小朋友改正不讲卫生的坏习惯,看来,童话故事的作用的确很大!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编一个童话故事来帮助某些同学改掉某些不良习惯呢?
三、根据要求选好内容
1.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作文要求:通过编童话故事来帮助同学们认识了解编童话故事的好处多。
2.(出示书上四幅图)仔细观察,这四幅图上分别写了哪几种动物?它们都有哪些不好的习惯?
(小猴子――写字姿势不正确;小猪――吃多了糖果牙齿不好;小白兔――不想吃萝卜,太挑食;小狗――吃饭要妈妈跟着喂,不利于身体健康。)
3.师:这几幅图只是提供给同学们选用的。同学们还可以结合你平时观察到的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不良习惯呢?
(引导学生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
4.引导学生自己选择一个“不良的习惯”,想想这会有哪些影响?选择好描写的对象(动物、物品……),自己拟定童话故事的题目。(让学生自由拟题,指名交流。《小猴子写字》、《小猪的牙不疼了》、《吃蔬菜好处多》、《小马不乱扔果皮了》……)
四、大胆想象,编写童话
1.以例文启发想象。例文中这位同学讲了小花猫不讲卫生的哪些事?这个故事开头、经过、结果怎样?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2.谈话拓展。同学们在选定了童话故事的内容和童话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后,就可以想象一下,在这个“人物”身上原来有什么不良的习惯?(如爱吃零食、不吃蔬菜、坐姿不正确、不爱剪指甲、随地吐痰、随地乱扔果皮……)围绕这个不良习惯,会发生什么事呢?带来哪些危害和不良后果?事情的经过如何?事情的结果怎样?
3.大胆描述和构想。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定好内容,根据内容拟好题目,思考可能会发生些什么事?并认真构思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构思故事时可以大胆、自由地想象,要尽可能地使故事过程具体些。(在自己独立思考后,说给同座位听)
五、交流评议,动笔.写作
1.四人小组交流:把自己编好的故事在小组里说一说,组内同学帮助补充修改。(师下小组巡视和参与)
2.各小组推荐同学在全班交流所编的童话故事。(对于优秀的要肯定优点,给同学作示范;对于中等及较差的要多鼓励,少挑毛病,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保护他们编写童话故事的积极性,并组织同学们讨论,帮助完善故事。)
3.学生动笔将自己所说的童话故事写下来。
《习作8》编童话故事教学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16:习作8教学反思
习作8教学反思
习作8是要求学生编个童话故事,并且使他们知道养成良好习惯的好处。这次习作让我感受到只有从孩子们的兴趣入手才能真正让孩子们感受到写作文的乐趣。 孩子们最喜欢的文章便是童话,三年级的孩子应该读过很多童话,这次童话是让孩子们自己发挥想象,编写个童话故事,这对孩子们来说并不困难。但是得让孩子们明白,要通过编的童话故事告诉大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讲这节课的时候,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以趣引路,激活学生的创作思维。 我先出示些童话书的图片,《白雪公主》《睡美人》,给他们营造这样一个童话的情境,他们非常感兴趣。所以我觉得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很重要,这是我的第一步。然后出示几本童话书的封面,看到这些童话,说一说童话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相机总结:童话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故事是那么有趣,有的童话还蕴涵了一定的'道理。我们一起来读读例文,看看耿新华同学的习作中写了什么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二、读透例文,让学生的想象生动起来。 第一遍读,让孩子们读懂例文讲了什么内容,指生自由交流。第二遍读,说一说你从这个例文中读懂了什么道理。因为是孩子们喜欢看的童话故事,所以他们读得很认真。童话故事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他们自己很轻松就能找到故事蕴含的道理。读懂童话容易,但是自己编写童话就没那么简单了。第三遍读,编写童话故事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孩子们上学期写过童话故事,能够说出要运用想象的写作手法,童话故事要用第一人称写。教师需要补充的是在写故事的时候,要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故事的内容要写完整。 三、观察课后图片,小组讨论感兴趣的主题 例文的后面有几幅图,看一看图片中都有哪些内容?在这里我就出示三幅小动物不良习惯的图片,让学生学会观察,把自己看到的说出来。针对图片中显示的内容进行想象,比如动物的一些动作,表情,语言,可能会说什么。自己想一想,然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幅图在小组中进行讨论,最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图片是孩子们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所以他们能说出自己的想法,至于整个故事该怎么构思,就等到写作文时再仔细思考。 在作文教学中还有许多东西要学,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希望自己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加强作文教学规律的探索,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篇17:苏教版三下习作8
从前,在一个森林里,住着一只小猪,它长得非常漂亮。可它在这个森林里却是一只最不讲卫生的一只猪。
有一天,小猪到外面去玩,回家时买了一根玉米,快到家时正好吃完了,剩下垃圾拿在手里。它心想:“反正我家也没有垃圾筒,不如就扔在门口好了!”它一边走一边就把垃圾扔在了地上,就回家了。过了一会儿,一只小猴子拿着香蕉皮正在找垃圾筒,突然看到小猪扔垃圾的地方,心想:“别人能丢在这儿,我肯定也能丢”反正也没人看见。随后就把香蕉皮扔在了小猪家的门口。没过多久,一只小兔子从家里也提了一袋垃圾来找垃圾筒。看到了小猪家门口扔的垃圾非常惊讶地说:“咦,这里什么时候建了一个新的垃圾站,我怎么不知道?比原来的近多了。可是没有写牌子,别的小伙伴肯定还不知道呢?我来立个牌子吧!”于是,小兔子就回家写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垃圾站”并立在了小猪家的门口。
一个小时,二个小时......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小猪家的门口堆满了垃圾。当第二天早上小猪出门的时候,看见了这个情景,气得跳了起来。这时小猪才恍然大悟,啊!原来都是自己不讲卫生惹得祸。从此以后,小猪再也不乱扔垃圾了。
★ 十几减8教案
★ 认识数字8 教案
语文《习作8》教案(精选1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