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活动课教案

时间:2024-07-28 03:33:34 作者:此女淑女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此女淑女”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活动课教案,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活动课教案,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培养小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教案

2 感受到集体活动的快乐,认识到劳动最光荣。

3 通过引导、评议,教育学生遇事要沉着冷静。

游戏人数:10—12人

游戏准备:呼啦圈2个,垒球若干个

游戏规则:

1 将学生分为两组,两人在场地两侧设置路障(互相滚动垒球“滚落的石块”)。

2 要求两组学生听到口令声一个个排队从家里(呼啦圈内)出发,在途中避开山坡上滚落的石块。被击中则离开场地。

3 找到食物后,分头各自运回家中,若食物在途中不慎滑落,则不能再重新拾起。

4 比赛结果,看哪个组先回到家中(呼啦圈内)并且运回的食物最多,获得优胜。

游戏过程:

一、引入:小朋友们,你一定听过小蚂蚁爱劳动的故事吧!这群勤劳的小蚂蚁住在树林里,早上一听到大公鸡打鸣,它们就出去找食物,然后高高兴兴地把食物运回家,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玩这个游戏?

二、游戏:

1 介绍“运食物”游戏的规则,老师扮演大公鸡,打鸣后比赛开始。

2 宣布结果。

3 师述:下雨了,小蚂蚁的.家得赶快搬到对面的高地上,咱们再来比一比,看哪一家搬得快!

4 介绍“搬家“游戏的规则,方法同上,出发时要求一起抬着呼啦圈,带着食物出发!

5 宣布比赛结果。

三、评议:说说比赛怎样才能获胜?找找失败的原因?

在游戏中,你有什么感受?

四、辅导老师总结:

篇2:在创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协作精神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各种心理品质之一。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可以营造一种和谐、共振的学习氛围,建立一种民主、互动的学习关系,对培植学生的自主精神和能动态度有较大的帮助。

新教材(上师大版)在教材的编写上,尤其创作与活动这一栏,给予学生很大的合作与交流的空间,我就这两年的预初年级创作活动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在创编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进行尝试。

1. 建立相互沟通与了解的和谐关系,创设氛围

在学校艺术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活动中,学生有各种体验需要表达,也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互相启迪、互相补充,不仅有利于丰富审美体验,同时能促进师生、生生间的感情交流,如在预初年级第一学期的创编活动《游览民俗村》,学生通过对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民俗的资料搜集,在各自小组中进行交流,除了表现本民族的特色外,还与其它小组进行沟通交流,更增长了对多民族音乐及多民族人文的了解,这是通过相互协作来完成的。

教师创设这种交流机会,鼓励学生表现自己,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同时引导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吸纳,取得共同进步。

2. 培养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

在创作活动中,学生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决定自己的角色,并了解同伴的角色,逐步学会合作学习,如《漫步动物园》这一创编活动,学习分组创作主题和动物形象,模拟浏览动物园的趣味活动。把全班分成几个组(具体根据所设角色定)每组分别表现一个主题。假设漫步主题为A组,大象为B组,猴子为C组,马为D组,鸟为E组。A组唱着主题到达B处,观看B主题表现,完毕后,A组再唱着主题到达C处,观看C主题表现,这样依此类推,形成ABACADAE……回旋曲式效果。学生自主地安排创设主题音乐进行愉快的漫步动物园活动。

3. 培养个人责任,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

创作活动《学跳竹杆舞》,这种两根长竹杆并排,面对面的两个同学分别拿着竹杆的两端,合着音乐节拍,和竹杆相碰,让跳舞的同学在有规律的竹杆运动中进行跳舞。这对舞竹杆的同学的责任要求就比较高,在活动中要注意跳舞者的安全,不能随意舞动竹杆.教师抓住了正反实践案例,让学生能够体验集体之间积极的相互依赖与相互促进的关系,体验到促进和发展个人责任的重要性。

4. 分享成果

学会分享是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内涵,学生所取得的成果,只有在他人共享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更高境界的'体验,所以通过创编活动展示,使学生直接面对生动的现实成果,产生分享学习成果与经验的乐趣。教师对学生的成果注意有目的性的搜集,制成录像带或VCD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更加理解与体验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分享成果的快乐。

结语

实践表明,在创编活动中,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要求与小组成员共享目标和资源,共同参与任务,直接交流,相互依靠。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胜于一个诸葛亮。”学生在小组中较容易克服羞怯感,产生集体荣誉感,从而变得主动和活泼。学生有了合作学习,也能增加学生的信息变流量,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锻炼个人能加建立起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会主动发展,懂得合作及尊重别人,与同伴协力合作终于成功,能让学生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对学生的个性成长,纯化情操,丰富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

篇3: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中专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教育论文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中专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教育论文

摘要:通过体育教学的实践与调查,结合文献资料的探究与分析,阐述了团结协作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团结协作对于中专生的帮助,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体育教学团结协作团队精神中专生

团队团结协作精神已成为现代社会一切事业成功的必要元素。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独立成员才能真正超越个体的局限,有效地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发挥集体的协作作用,使个人和集体相加从而产生1+1>2的效果。在学校,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已经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团结协作对中专生学习的进步与生活的需求都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整体团结协作非常重要。然而,中专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不容乐观,应采取措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一、团结协作的内涵与作用

团结协作是指在共同的规范和目标指引下活动的群体[1],齐心协力,相互帮助,从而完成共同的目标和计划,达到成功的过程。

体育教学是培养中专生的团结协作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可起到如下有利作用:一是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在团结协作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建立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美德;二是有利于增强教育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和计划,彰显团队的力量;三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在团结协作的过程中树立坚定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二、中专生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的原因

1.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长辈对他们千般关照,万般爱护,一切都服从他们的意愿,这使他们诸事以“我”为中心,心中根本容不得他人,缺乏谦让和宽容,更谈不上合作与分享。

2.个人性格是造成学生忽略团结协作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过于内向的人,常常因为自我封闭而不善或者不愿与外界交往,从而形成孤立的局面,导致没有意识到团结协作的意义。

3.成长环境是导致学生没有意识到团结协作的另一原因,家长的过分溺爱,容易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从而拒绝与他人合作交流。

4.教育制度,许多家庭和学校教育都灌输给学生一种独立的处事风格和观念,任何事情都要独立完成,让学生错误地认为与他人协作是一种不独立的表现。

5.观念极端,误把团结协作理解成拖累与负担,拒绝对较差学生进行学习援助,对同学之间和睦相处没有合理的认识,不能正确看待团队协作取得的积极意义等。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中专生团队协作的方法与措施

1.应用体育团结游戏,培养学生协作意识

在中专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易于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使学生乐在其中。体育游戏的教育功能是在“玩”的过程中让学生得到身心的发展,根据中专生的心理特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安排游戏创设具体而形象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改变课程的单调、枯燥乏味,而且能提高练习兴趣,满足学生对于娱乐的要求,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如“世纪列车”游戏,为学生营造了快乐的合作氛围,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凝聚团队合作精神,真正培养了中专生协作的意识。

2.运用比赛合作方法,加强竞争协作精神

体育教学的比赛合作方法,可以使中专生发展身体素质,提升运动技能,加强竞争协作精神,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共同分担学习任务,利用学生追求成功的积极心态,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克服困难,为争取好成绩而努力拼搏。如长跳绳比赛,要求同跳的速度协调一致,听指挥的节奏,而不能争先恐后,这样可以培养学的兴趣,保持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同时在比赛合作学习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扬长避短,发挥学生的潜能,可以通过交流,增进学生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

3.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加强团队课堂教学

培养中专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需要具体、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懂得团结协作的意义。如篮球运球教学中,教师因材施教,精心设计各种运球与投篮相结合的不同练习环节,引导学生在球队中的配合、协作,才能使全队具有整体优势。通过课堂教学的各种练习,使中专生在趣味性的学习过程中,接受掌握篮球技术的各个环节的训练,体会团队精神,注重培养团结协作,懂得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4.加强师生、生生交流,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中专生大多处于成长的青春期,对自身和他人的认识不足,渴望表现自己,却又担心在度与量上把握不清,因此畏手畏脚。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强调以体育活动为中心,以学为主,注重学生的人格,实行民主教学,在适当的时机以鼓励的方法,建立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这样不仅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更大的兴趣投入新的学习和实践,而且能引导学生尊敬教师,形成一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优、差生之间,应消除他们思想上的隔阂和障碍,彼此一同学习,优生带头发挥群体的力量,鼓励信心不足的同学,在相互勉励中坚定彼此的友谊,携手进步,以合作的态度、协作的精神去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使他们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开展评优树先活动,引导学生自我批评

个人和集体荣誉感是团队建设中,事关工作成败的重要环节。有了荣誉感,学生才会热爱集体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每个成员才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合力,从而使整个团队更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相反,如果学生缺乏荣誉感,不为维护个人进步和集体荣誉而不懈努力,将直接导致学生各自为战,最终导致纪律涣散。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评优树先活动,使表现突出的学生得到肯定和鼓励,表现不足的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取长补短,促进整体实力的提升,深化、落实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巩固团结协作效果。

四、小结

在中专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团结友爱,培养协作精神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师应该按照教学程序,了解中专生的个体心理状态和掌握学生团队的心理活动规律,针对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研究创新,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与手段,运用团结性的游戏,采取比赛的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重视师生交流合作,开展评优树先活动,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过程中,大胆改革创新,加强团结协作,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全面提高中专生的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整体团队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1]祝蓓里,季济.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90-206.

[2]高寒.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5(5):22-24.

[3]体育游戏教材编写组.体育游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

[4]尚红.学生合作意识缺乏的原因分析及纠正[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4).

[5]李永强.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J].新课程(教研版),2009,(6).

团队协作精神心得体会

团队协作能力怎么写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总结

项目书团队协作怎么写

精神团队口号

少先队活动课教案

心理活动课教案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教学反思

客服精神团队口号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活动课教案(整理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活动课教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