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问题的解决策略论文

时间:2022-11-25 15:30:39 作者:大力yo 作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大力y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问题的解决策略论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问题的解决策略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问题的解决策略论文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问题的解决策略论文

摘要: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应试性特征决定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高考作文的相应规范来展开的。高考试卷中,作文一项的分数占比很高,是广大师生都比较关注的地方。作文虽然在语文教学和高考应试中分值比例上都是重头戏,但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写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也不科学。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矫正自己的教学方向,把高中写作教学着力点放在培养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上,而不是为了单纯迎接高考应试,不要把写作文体限制在几个框框里。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适当的给予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多种文体的写作活动。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提高对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大课时量,创新高中写作教学方法,以读促写,拓展视野,增长见识,积累素材,培养个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创新;能力培养

多年来,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些误区。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们也逐渐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为例,其中就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其中的一两个问题,谈些看法,以博共鸣。

一、目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以高考为目的,虽然高考作文明确规定,不限制文体,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在一定程度上是鼓励学生在写作时以议论文为主。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应试性特征决定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高考作文的相应规范来展开的。高考试卷中,作文一项的分数占比很高,是广大师生都比较关注的地方。高考作文题目中虽然明确规定了“文体不限”,但因为多年来形成的写作习惯和思维定势影响,以及高中生认知特点和为了迎合阅卷人,降低作文失分的风险性,大多数考生还是选择了议论文文体。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加之高中语文教师为了业绩的需要,也会很保守的推进自己的作文教学工作,平时在作文课上,作文训练中,还是以议论文为主。这样就不免造成作文教学的单一性,僵化等问题。教师和学生在高中作文教学的活动中,彼此都放不开手脚,不敢越雷池一步。教师循规蹈矩,学生亦步亦趋。在这样的形势下,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活动如果想别开生面是难上加难。

2.作文虽然在语文教学和高考应试中分值比例上都是重头戏,但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写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也不科学。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苑囿,高中语文教学还是依据老的套路,课堂上围绕课本开展讲读练,偶尔“创新”一下,搞几个事先精心编排好的花样翻新的公开课。所以,大量的语文教学课时花费在围绕文本展开的吃透吃深式的教学上,而对写作教学则乏于关注,偶尔讲些方法性的东西,多数是靠学生“自悟”“自由发挥”,大有放任自流的态势。这样的现象发生,充分的说明了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师对写作教学的不重视,教学的方法也不科学。

二、解决策略分析

1.矫正教学方向,把高中写作教学着力点放在培养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上,而不是为了单纯迎接高考应试,不要把写作文体限制在几个框框里。高中时代,我们广大的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昂扬,奋发向上的时期。他们充满个性,对未来充满各种各样的期待,他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初步形成,对世界、对人生都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见解。加上他们所受的不同的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教育,以及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人生经验等,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多样性的。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当尊重他们的这些心理特点,给于他们充分的.自我展示的空间。既要有约束,又要放松。而如何把握这个度,就是考验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地方了。因此,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矫正自己的教学方向,把高中写作教学着力点放在培养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上,而不是为了单纯迎接高考应试,不要把写作文体限制在几个框框里。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适当的给予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多种文体的写作活动,发现适合自己的文体,发现自己的文学天赋。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自觉把写作活动变成一种快乐享受,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2.提高对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大课时量,创新高中写作教学方法,以读促写,拓展视野,增长见识,积累素材,培养个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知识、阅历、文化底蕴的积累,若想写出好的文章来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培养起自觉积累、丰富写作知识的好习惯。除了生活阅历外,阅读是一个很好的帮助自己完成写作素材积累的方式。在高中阶段要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提高对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大课时量,创新高中写作教学方法,以读促写,拓展视野,增长见识,积累素材,培养个性。总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工作是一个需要下苦功夫,科学规划,长期坚持的一项教学活动,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在写作方面的积极性,发掘他们的创造力,使高中写作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孟凡军.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指导的重组思考[J].文学教育(下),2010(08).

[2]炊居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J].中国教师,2009(S1).

[3]王本成.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4]韩发年.从高中作文教学现状谈作文教学的策略[J].甘肃教育,2008(02).

[5]邓雪强.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穿插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6.

[6]张永泉.中学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写作动机的激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7]谢筱萍.试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J].考试周刊,2009(07).

篇2: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 王 颖

【摘 要】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帮助学生迅速拟出醒目的标题,吸引读者眼球;打破思维枷锁,拓宽写作思路;培养发散思维,提高想象力;挖掘写作素材、确定立意;确立写作结构、理清思路。

【关键词】高中作文 思维导图 拓宽思路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B-0097-02

20世纪7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提出了整合思维的科学方法――思维导图,它是人们将某些有联系的元素统一来建立一种非常直观的结构网络。实践证明,思维导图能够反映普遍的思维过程,也能反映写作的思维过程。作文训练的核心就是对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训练,而思维导图侧重于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因此,将思维导图运用于作文的训练过程中,能够让学生的写作思维变得更加清晰,使学生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作文题目,从而提高其写作水平。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也就是说,在写作文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思路写下去,这样才能够确保所写出来的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主题明确。因此,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用思维导图模式指导学生,强调学生在写作之前一定要理清思路再进行写作。

一、迅速拟出醒目的标题,吸引读者眼球

一篇好的作品需要一个有吸引力的题目,来点化主题吸引读者带着兴趣继续阅读。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较快想出好的题目点亮文章的主题。因此,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展开想象,积极搜集身边较为典型的事例;然后画出思维导图;最后,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展开联想,让所拟标题更具吸引力。例如,以“ 成功路”为话题展开写作,由于这个话题较常见,写作的次数较多,学生所拟题目往往缺乏创新性,没有吸引力。但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学生能够积极展开想象,发散思维,想出很多新颖的题目,如运用比喻手法的“梦想腾飞的地方”、运用反弹琵琶手法的“真想做个差生”、运用名著典故的“梁山好汉学堂纪事”等。因此,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思路清晰地、迅速地拟出醒目的标题,更好地吸引读者的眼球。

二、打破思维枷锁,拓宽写作思路

现在大多数作文所给出的题目往往是词和短语,学生通常将它作为中心思想,事实上,写作时要打破思想的枷锁,就要以联想的方式来拓宽写作的思路,避免写出来的文章过于老套,缺乏新意。例如,在讲授“坚守与放弃”这篇作文时,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来思考“坚守”与“放弃”的联系与意义,打破以往的写作思路,选择有新意的写作方向,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在经过了这个环节之后,教师还可以再要求学生根据“坚守与放弃”这个中心思想,写出很多联想的人和事。如民族英雄文天祥,当他被俘和经受磨难的时候,他仍吟诵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豪情,歌颂他爱国的信念没有随局势而变。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打破思想枷锁,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想象力

在高中作文中,学生的写作内容常常会出现千篇 一律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学生阅读的书籍较少,写作素材缺乏;二是学生的写作思维较为死板,往往是运用线性思维进行思考。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发散思维,让学生能够快速产生写作灵感,并写出具有独特性的文章。以题目“秋天”为例,很多学生入手的角度显得过大,一般都会联想到凄凉、忧伤。对此,在讲授该主题作文时,首先,教师在黑板上画上一个图。这个图是以秋天为中心,四周围绕着几个小图,让学生联想秋天会有哪些景物以及秋天常常让人产生的情绪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说出秋天的落叶(银杏叶)、秋韵、秋天的收获等。然后,教师从中选取秋天的景物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引导学生说出秋天给人的感受,如秋天的悲凉、秋天的风以及充满收获和喜悦的感情等。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便增加了“秋天”的立意,扩大了学生的写作范围,让学生所写出来的文章更加独特和精彩。可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展开思绪,写出具有独特性的作文。

四、挖掘写作素材、确定立意

目前,高中作文题目往往会有多个中心思想,当学生分析出一个立意之后,便需要自己去搜集与立意相关的素材。确定中心思想时,学生应选择素材较多、事例较为典型的立意进行写作,这样才能够确保所写出来的文章范围较广、立意新颖。例如,在讲授“冷和热”这篇作文时,一定要让学生弄清楚“冷”与“热”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既是对立的关系,也是矛盾统一的关系。因此,教师可以从国际关系、人生态度、自然现象等角度分析“冷”与“热”的关系,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确保学生所写出来的文章立意明确、素材新颖,见图1。

五、确立写作结构、理清思路

搜集各种写作素材之后,学生应在这个基础上将各种素材进行整理,从整体上把握所要运用的素材,使文章呈现出清晰的结构和层次。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将作文结构和写作思路清晰地呈现出来,尤其是议论文,运用思维导图能让议论文的写作层次更加清晰,内容更加充实。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辅助教学,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长期应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写作的逻辑性和层次感。

总之,作文是经过人们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写出来的。在当前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思绪混乱,作文缺乏新意,缺乏整体性,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模式,能迅速地拟出醒目的标题,吸引读者眼球;打破思维枷锁,拓宽写作思路;培养发散思维、提高想象力;挖掘写作素材,确定立意;确立写作结构、理清思路,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盛慧。让学生轻松作文[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2(5)

[2]吴慧林。让“思维之花”竞相盛放――浅谈思维导图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09 (7)。

[3]罗文君。“思维导图”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 (4)

[4]张东升。面朝导图,评论花开――谈思维导图在时评类作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考试周刊,2010 (43)

数学中的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性作文范文

什么是“问题解决”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策略探讨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优秀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德育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问题解决类英语范文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问题的解决策略论文(精选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问题的解决策略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