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个完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柳宗元诗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柳宗元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目录
篇1: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柳宗元诗词
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柳宗元诗词
远弃甘幽独,谁云值故人。好音怜铩羽,濡沫慰穷鳞。
困志情惟旧,相知乐更新。浪游轻费日,醉舞讵伤春。
风月欢宁间,星霜分益亲。已将名是患,还用道为邻。
机事齐飘瓦,嫌猜比拾尘。高冠余肯赋,长铗子忘贫。
晼晚惊移律,暌携忽此辰。开颜时不再,绊足去何因。
海上销魂别,天边吊影身。只应西涧水,寂寞但垂纶。
【注释】:
①娄秀才:即娄图南,当时寓居永州的一位失意秀才。
②铩羽:被摧落羽毛的鸟。穷鳞:受困窘的鱼。
③浪游:随意游逛。费日:耗费时日。
④间:间隔,间断。分(fèn奋):情分。
⑤机事:机巧的心事。飘瓦:语出《庄子·达生》“虽有忮心,不怨飘瓦。”喻指无意识的行为。拾尘:据《吕氏春秋·任数》记载:孔子受困于陈、蔡之间。颜回找到米后烧火做饭,孔子看见颜回在甑中抓饭吃。饭熟后,颜回拿饭给孔子吃,孔子说“我梦见先君吃完饭后再送给我吃。”颜回知道孔子误会了,就说:“刚才炭灰掉进甑中,我觉得丢掉可惜,所以捡出来吃了。”孔子听了笑着说“所信者目矣,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矣,而心不足恃。弟子记之。”后遂以“拾尘”喻误会致疑。
⑥高冠:高高的帽子。《楚辞·涉江》“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配之陆离。”屈原以“高冠”喻自己的高洁品质。长铗:《战国策·齐策》记载:冯谖做了孟尝君的门客。孟尝君身边的人都看不起他,冯谖就弹着他的长剑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听说后满足了他的要求。他后来为孟尝君称相立下了大功。这里是说娄图南虽然像冯谖一样贫穷而能安然若素。
⑦晼(wǎn挽)晚:日将暮。移律:岁月迁移。睽(kuí葵)携:分离。
⑧绊足:绊住了脚,指有所拘束而不能施展才华。
⑨垂纶:垂钓。纶:钓丝。
【译文】:
我被远弃他乡独自幽居,谁曾想还有朋友来访寻。
好言语怜惜我这铩羽的罪人,相濡以沫慰藉我受伤的心。
志向受困我们情谊依旧,心心相应彼此了解更深。
随意游逛消磨了许多时日,欢歌醉舞我们何曾伤春?
风月夜不间断共同的欢乐,星霜的日子我们情分更深。
名声已成为我们的祸害,唯有大道还可以亲近。
心中的机巧如飘瓦散去,世有猜忌常让人误会频频。
我学屈原赋楚辞吟“高冠”,你效冯谖歌“长铗”甘受清贫。
天渐晚星月移我心伤悲,痛苦的离别就在这时辰。
开颜欢乐的时刻不会再有,为时势所绊你此去出于何因。
自今日在海上销魂而别,我只能在天涯顾怜自身,
往后就在这城西的涧水边,独自垂钓排谴心中的愁闷。
【赏析】:
柳宗元被贬永州后交往的朋友中,娄图南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物。他是唐初侍中娄师德的`后人。柳宗元在《送娄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中说:“仆未冠,求仕进,闻娄君名甚熟,其所为歌诗,传咏都中。”可知娄秀才早以诗文闻名于京都。但他看不惯官场黑暗,不愿参加科举考试,浪迹天涯,一直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流落到永州后,与柳宗元过从甚密,成为挚友。从元和元年到元和三年这三年中,他们一起游山玩水,论古道今,互相唱和,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现在,朋友即将远行,柳宗元心中无限惆怅与依恋,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情真挚,哀婉深沉的五言古诗。
诗的前十句,写他们亲密的交往,诚挚的友谊。首句“远弃甘幽独”,直接而真实地表达出诗人被贬永州后的孤独幽愤之思,“甘幽独”决非心甘情愿,而是无可奈何。在这种“世亦不肯与罪大者亲昵”(《寄许京兆孟容书》)的境遇中,娄图南的来访颇让诗人喜出望外,“谁言”就是“谁知道”,“谁会想到”的意思。故友来访,欣喜之余更充满感激。“好音怜铩羽”二句就流露着对娄秀才的感激之情,诗人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备受摧残,穷途末路的罪人,故以“铩羽”“穷鳞”自比。故友的同情与慰藉,才使他受伤的心多少得到一些宽慰。这种患难真情,柳宗元是十分珍重的,所以他说“困志情惟旧,相知乐更新”。在困境中能真情依旧才是真正的知友,患难才能见真情。诗句中的“乐”,是在患难中的相知之乐,是饱含辛酸与忧患之乐。在永州的这些日子里,他们相伴出游,纵情山水,在明媚的春光里,在宁静的风月夜,甚至在瑟瑟的寒风中欢歌醉舞,不知不觉中送走了许多时光。就是在这亲密的交往中,他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彼此相知相慰,义重情深;就是在这亲密的交往中,诗人才从那孤独幽愤中获得暂时的解脱,才找到一点点轻松、安闲的乐趣。
中间六句写他们共同的志趣与追求。柳宗元在政治上受到了沉重打击;娄图南虽未涉足仕途,也是饱经忧患。他们都已淡泊名利,视名利为祸患,他们共同追求的是“大道”。作为一代杰出政治家、思想家的柳宗元,政治上虽受排挤打击,仍矢志不渝地“守先圣之道”(《答周君巢饵药入寿书》),这不正是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高尚品格的真实再现吗?他们鄙视的是那些勾心斗角的“机事”,那些互相猜忌的小人;他们崇尚的是光明磊落、理想远大、矢志不渝的屈原,穷且志坚的冯谖。共同的志趣与追求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成为知友。
诗的后八句是叙别情。分别的时刻就在眼前,诗人心中充满惆怅。朋友离去后还会有开颜欢笑的时刻吗?诗人设想自己往后只能形单影只的在江边垂钓,以排谴心中的无限愁苦,重新过上孤寂的幽居生活。诗句中流露出对朋友无限依恋的惜别之情。
柳宗元的这首赠别诗,诚可谓是一首感情真挚、哀婉深沉的佳作。王田葵先生在《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一文中说:“柳宗元在永州写的诗中,不管什么题材的诗作,都饱含深情,不言悲而悲不自禁,表面写乐而出乐中有忧;语似质而意蕴深婉。”以此评语来解读此诗,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篇2: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柳宗元,酬娄秀才将之淮
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柳宗元,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的意思,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赏析 -诗词大全
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体裁:五排 远弃甘幽独,谁云值故人。好音怜铩羽,濡沫慰穷鳞。
困志情惟旧,相知乐更新。浪游轻费日,醉舞讵伤春。
风月欢宁间,星霜分益亲。已将名是患,还用道为邻。
机事齐飘瓦,嫌猜比拾尘。高冠余肯赋,长铗子忘贫。
晚惊移律,暌携忽此辰。开颜时不再,绊足去何因。
海上销魂别,天边吊影身。只应西涧水,寂寞但垂纶。 【注释】 ①娄秀才:即娄图南,当时寓居永州的一位失意秀才。
②铩羽:被摧落羽毛的鸟。穷鳞:受困窘的鱼。
③浪游:随意游逛。费日:耗费时日。
④间:间隔,间断。分(fèn奋):情分。
⑤机事:机巧的心事。飘瓦:语出《庄子・达生》“虽有忮心,不怨飘瓦。”喻指无意识的行为。拾尘:据《吕氏春秋・任数》记载:孔子受困于陈、蔡之间。颜回找到米后烧火做饭,孔子看见颜回在甑中抓饭吃。饭熟后,颜回拿饭给孔子吃,孔子说“我梦见先君吃完饭后再送给我吃。”颜回知道孔子误会了,就说:“刚才炭灰掉进甑中,我觉得丢掉可惜,所以捡出来吃了。”孔子听了笑着说“所信者目矣,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矣,而心不足恃。弟子记之。”后遂以“拾尘”喻误会致疑。
⑥高冠:高高的帽子。《楚辞・涉江》“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配之陆离。”屈原以“高冠”喻自己的高洁品质。长铗:《战国策・齐策》记载:冯谖做了孟尝君的门客。孟尝君身边的人都看不起他,冯谖就弹着他的长剑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听说后满足了他的要求。他后来为孟尝君称相立下了大功。这里是说娄图南虽然像冯谖一样贫穷而能安然若素。
⑦(wǎn挽)晚:日将暮。移律:岁月迁移。睽(kuí葵)携:分离。
⑧绊足:绊住了脚,指有所拘束而不能施展才华。
⑨垂纶:垂钓。纶:钓丝。【译文】 我被远弃他乡独自幽居,谁曾想还有朋友来访寻。
好言语怜惜我这铩羽的罪人,相濡以沫慰藉我受伤的心。
志向受困我们情谊依旧,心心相应彼此了解更深。
随意游逛消磨了许多时日,欢歌醉舞我们何曾伤春?
风月夜不间断共同的欢乐,星霜的日子我们情分更深。
名声已成为我们的.祸害,唯有大道还可以亲近。
心中的机巧如飘瓦散去,世有猜忌常让人误会频频。
我学屈原赋楚辞吟“高冠”,你效冯谖歌“长铗”甘受清贫。
天渐晚星月移我心伤悲,痛苦的离别就在这时辰。
开颜欢乐的时刻不会再有,为时势所绊你此去出于何因。
自今日在海上销魂而别,我只能在天涯顾怜自身,
往后就在这城西的涧水边,独自垂钓排谴心中的愁闷。【赏析】柳宗元被贬永州后交往的朋友中,娄图南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物。他是唐初侍中娄师德的后人。柳宗元在《送娄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中说:“仆未冠,求仕进,闻娄君名甚熟,其所为歌诗,传咏都中。”可知娄秀才早以诗文闻名于京都。但他看不惯官场黑暗,不愿参加科举考试,浪迹天涯,一直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流落到永州后,与柳宗元过从甚密,成为挚友。从元和元年到元和三年这三年中,他们一起游山玩水,论古道今,互相唱和,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现在,朋友即将远行,柳宗元心中无限惆怅与依恋,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情真挚,哀婉深沉的五言古诗。
诗的前十句,写他们亲密的交往,诚挚的友谊。首句“远弃甘幽独”,直接而真实地表达出诗人被贬永州后的孤独幽愤之思,“甘幽独”决非心甘情愿,而是无可奈何。在这种“世亦不肯与罪大者亲昵”(《寄许京兆孟容书》)的境遇中,娄图南的来访颇让诗人喜出望外,“谁言”就是“谁知道”,“谁会想到”的意思。故友来访,欣喜之余更充满感激。“好音怜铩羽”二句就流露着对娄秀才的感激之情,诗人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备受摧残,穷途末路的罪人,故以“铩羽”“穷鳞”自比。故友的同情与慰藉,才使他受伤的心多少得到一些宽慰。这种患难真情,柳宗元是十分珍重的,所以他说“困志情惟旧,相知乐更新”。在困境中能真情依旧才是真正的知友,患难才能见真情。诗句中的“乐”,是在患难中的相知之乐,是饱含辛酸与忧患之乐。在永州的这些日子里,他们相伴出游,纵情山水,在明媚的春光里,在宁静的风月夜,甚至在瑟瑟的寒风中欢歌醉舞,不知不觉中送走了许多时光。就是在这亲密的交往中,他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彼此相知相慰,义重情深;就是在这亲密的交往中,诗人才从那孤独幽愤中获得暂时的解脱,才找到一点点轻松、安闲的乐趣。
中间六句写他们共同的志趣与追求。柳宗元在政治上受到了沉重打击;娄图南虽未涉足仕途,也是饱经忧患。他们都已淡泊名利,视名利为祸患,他们共同追求的是“大道”。作为一代杰出政治家、思想家的柳宗元,政治上虽受排挤打击,仍矢志不渝地“守先圣之道”(《答周君巢饵药入寿书》),这不正是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高尚品格的真实再现吗?他们鄙视的是那些勾心斗角的“机事”,那些互相猜忌的小人;他们崇尚的是光明磊落、理想远大、矢志不渝的屈原,穷且志坚的冯谖。共同的志趣与追求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成为知友。
诗的后八句是叙别情。分别的时刻就在眼前,诗人心中充满惆怅。朋友离去后还会有开颜欢笑的时刻吗?诗人设想自己往后只能形单影只的在江边垂钓,以排谴心中的无限愁苦,重新过上孤寂的幽居生活。诗句中流露出对朋友无限依恋的惜别之情。
柳宗元的这首赠别诗,诚可谓是一首感情真挚、哀婉深沉的佳作。王田葵先生在《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一文中说:“柳宗元在永州写的诗中,不管什么题材的诗作,都饱含深情,不言悲而悲不自禁,表面写乐而出乐中有忧;语似质而意蕴深婉。”以此评语来解读此诗,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篇3: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的翻译赏析
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的翻译赏析
《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作者为唐朝诗人柳宗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弃甘幽独,谁云值故人。好音怜铩羽,濡沫慰穷鳞。
困志情惟旧,相知乐更新。浪游轻费日,醉舞讵伤春。
风月欢宁间,星霜分益亲。已将名是患,还用道为邻。
机事齐飘瓦,嫌猜比拾尘。高冠余肯赋,长铗子忘贫。
晚惊移律,暌携忽此辰。开颜时不再,绊足去何因。
海上销魂别,天边吊影身。只应西涧水,寂寞但垂纶。
【前言】
柳宗元的这首赠别诗,诚可谓是一首感情真挚、哀婉深沉的佳作。王田葵先生在《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一文中说:“柳宗元在永州写的诗中,不管什么题材的诗作,都饱含深情,不言悲而悲不自禁,表面写乐而出乐中有忧;语似质而意蕴深婉。”以此评语来解读此诗,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注释】
⑴娄秀才:即娄图南,当时寓居永州的一位失意秀才。
⑵铩羽:被摧落羽毛的鸟。穷鳞:受困窘的鱼。
⑶浪游:随意游逛。费日:耗费时日。
⑷间:间隔,间断。分:情分。
⑸机事:机巧的心事。飘瓦:语出《庄子·达生》“虽有忮心,不怨飘瓦。”喻指无意识的行为。拾尘:据《吕氏春秋·任数》记载:孔子受困于陈、蔡之间。颜回找到米后烧火做饭,孔子看见颜回在甑中抓饭吃。饭熟后,颜回拿饭给孔子吃,孔子说“我梦见先君吃完饭后再送给我吃。”颜回知道孔子误会了,就说:“刚才炭灰掉进甑中,我觉得丢掉可惜,所以捡出来吃了。”孔子听了笑着说“所信者目矣,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矣,而心不足恃。弟子记之。”后遂以“拾尘”喻误会致疑。
⑹高冠:高高的帽子。《楚辞·涉江》“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配之陆离。”屈原以“高冠”喻自己的高洁品质。长铗:《战国策·齐策》记载:冯谖做了孟尝君的门客。孟尝君身边的人都看不起他,冯谖就弹着他的长剑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听说后满足了他的要求。他后来为孟尝君称相立下了大功。这里是说娄图南虽然像冯谖一样贫穷而能安然若素。
⑺晼晚:日将暮。移律:岁月迁移。睽(kuí葵)携:分离。
⑻绊足:绊住了脚,指有所拘束而不能施展才华。
⑼垂纶:垂钓。纶:钓丝。
【翻译】
我被远弃他乡独自幽居,谁曾想还有朋友来访寻。好言语怜惜我这铩羽的罪人,相濡以沫慰藉我受伤的心。志向受困我们情谊依旧,心心相应彼此了解更深。随意游逛消磨了许多时日,欢歌醉舞我们何曾伤春?风月夜不间断共同的欢乐,星霜的日子我们情分更深。名声已成为我们的祸害,唯有大道还可以亲近。心中的机巧如飘瓦散去,世有猜忌常让人误会频频。我学屈原赋楚辞吟“高冠”,你效冯谖歌“长铗”甘受清贫。天渐晚星月移我心伤悲,痛苦的离别就在这时辰。开颜欢乐的时刻不会再有,为时势所绊你此去出于何因。自今日在海上销魂而别,我只能在天涯顾怜自身,往后就在这城西的涧水边,独自垂钓排谴心中的愁闷。
【鉴赏】
柳宗元被贬永州后交往的朋友中,娄图南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物。他是唐初侍中娄师德的后人。柳宗元在《送娄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中说:“仆未冠,求仕进,闻娄君名甚熟,其所为歌诗,传咏都中。”可知娄秀才早以诗文闻名于京都。但他看不惯官场黑暗,不愿参加科举考试,浪迹天涯,一直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流落到永州后,与柳宗元过从甚密,成为挚友。从公元8(元和元年)到8(元和三年)这三年中,他们一起游山玩水,论古道今,互相唱和,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此刻,朋友即将远行,柳宗元心中无限惆怅与依恋,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情真挚,哀婉深沉的五言古诗。
诗的前十句,写他们亲密的交往,诚挚的友谊。首句“远弃甘幽独”,直接而真实地表达出诗人被贬永州后的孤独幽愤之思,“甘幽独”决非心甘情愿,而是无可奈何。在这种“世亦不肯与罪大者亲昵”(《寄许京兆孟容书》)的境遇中,娄图南的来访颇让诗人喜出望外,“谁言”就是“谁知道”,“谁会想到”的意思。故友来访,欣喜之余更充满感激。“好音怜铩羽”二句就流露着对娄秀才的感激之情,诗人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备受摧残,穷途末路的罪人,故以“铩羽”“穷鳞”自比。故友的同情与慰藉,才使他受伤的心多少得到一些宽慰。这种患难真情,柳宗元是十分珍重的,所以他说“困志情惟旧,相知乐更新”。在困境中能真情依旧才是真正的知友,患难才能见真情。诗句中的“乐”,是在患难中的相知之乐,是饱含辛酸与忧患之乐。在永州的这些日子里,他们相伴出游,纵情山水,在明媚的春光里,在宁静的风月夜,甚至在瑟瑟的.寒风中欢歌醉舞,不知不觉中送走了许多时光。就是在这亲密的交往中,他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彼此相知相慰,义重情深;就是在这亲密的交往中,诗人才从那孤独幽愤中获得暂时的解脱,才找到一点点轻松、安闲的乐趣。
中间六句写他们共同的志趣与追求。柳宗元在政治上受到了沉重打击;娄图南虽未涉足仕途,也是饱经忧患。他们都已淡泊名利,视名利为祸患,他们共同追求的是“大道”。作为一代杰出政治家、思想家的柳宗元,政治上虽受排挤打击,仍矢志不渝地“守先圣之道”(《答周君巢饵药入寿书》),这正是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高尚品格的真实再现。他们鄙视的是那些勾心斗角的“机事”,那些互相猜忌的小人;他们崇尚的是光明磊落、理想远大、矢志不渝的屈原,穷且志坚的冯谖。共同的志趣与追求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成为知友。
诗的后八句是叙别情。分别的时刻就在眼前,诗人心中充满惆怅。朋友离去后不会再有开颜欢笑的时刻了。诗人设想自己往后只能形单影只的在江边垂钓,以排谴心中的无限愁苦,重新过上孤寂的幽居生活。诗句中流露出对朋友无限依恋的惜别之情。
柳宗元的这首赠别诗,诚可谓是一首感情真挚、哀婉深沉的佳作。王田葵先生在《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一文中说:“柳宗元在永州写的诗中,不管什么题材的诗作,都饱含深情,不言悲而悲不自禁,表面写乐而出乐中有忧;语似质而意蕴深婉。”以此评语来解读此诗,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篇4:柳宗元《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全诗翻译赏析
柳宗元
客有故园思⑵,潇湘生夜愁⑶。
病依居士室⑷,梦绕羽人丘⑸。
味道怜知止⑹,遗名得自求。
壁空残月曙⑺,门掩候虫秋⑻。
谬委双金重⑼,难征杂佩酬。
碧霄无枉路,徒此助离忧⑽。
注释:
⑴娄秀才:即娄图南。
⑵客:指娄图南。何焯《义门读书记》:“谓娄将入道也”。
⑶潇湘:陶岳《零陵总记》“潇水在永州西三十步,(出)自道州营道县九疑山中。湘水在永州北十里,出自桂林阳海山中。至零陵北与潇水合。二水……自零陵合流谓之潇湘,故零陵亦有‘潇湘’之称。”
⑷居士室:指娄图南所居开元寺的房舍。慧远《维摩义记》:“居士有二:一、广积资产,居财之士,名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当时,娄图南寓居开元寺修道,故称之为“居士”。
⑸羽人丘:传说中的羽人国。据《山海经》说:“有羽人之国,不死之民,或人得道身生羽毛也……丹丘昼夜常明。”。章士钊《柳文指要之部》卷二十五说:“子厚尝作《梦归赋》,不梦则已,梦则思归,而娄梦羽人之丘,则其入道之志坚矣。”
⑹道:揣摩、品味“中道”之说。《后汉书·申屠蟠传》:“安贫乐潜,味道守真。”知止,《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⑺壁:一作“堂”。曙:光亮。
⑻候虫秋:秋虫入室鸣叫。《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⑼双金:一对金杯。环佩:环形的佩玉。委金酬佩,是指柳娄二人唱和应答。
⑽离忧:离人之忧。
参考译文:
寓居寺院挡不住思乡的感情,潇湘之夜又勾起愁思绵绵。
病卧寺庙却仍然一心向“道”,羽人国常在你梦里绵延。
体悟大道而喜爱“知止不殆”的嘉训,遗失名利去追求更高的境界。
残月微光映照着空壁石岩,虚掩门扉等候秋虫入室长鸣。
承蒙厚爱,赠与我黄金一般贵重的诗作,欲酬杂佩,却使我羞愧汗颜。
碧天云霄,本没有来去之路,就让我写下这首诗消除离人忧怨。
赏析:
《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此诗为酬赠娄图南所作,写于元和十年(815)秋。前二句奠定愁怨忧思的感情基调;三、四句剖析娄病的主要原因;五、六句为诗人劝勉之句;七、八句,勾画了一幅独守残月空壁、候虫入室长鸣的清幽愁伤的楚地秋夜图;最后四句既是劝慰之句,又是抒怀之言。全诗以“愁思”开头,以“离忧”结尾,不仅是写娄图南的忧愁情怀,也是在抒写诗人自己的“愁思”和“离忧”。
此诗的前二句就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愁怨忧思。娄图南常年飘零在外,羁旅天涯,今又客居他乡,难免不生愁绪。这一“思”一“愁”,既抒发了情感,又点明了娄的部分病因。三、四句“梦绕羽人丘”,进一步剖析娄病的主要原因。原来,娄整日魂牵梦绕的是如何入道,虽然被称为“居士”,也“将入道”,但终究还没有入道,个中滋味,常人很难了解,只有诗人深谙其中奥秘。诗的前四句,诗人不仅摹写其状,更主要的是通过娄病这一情形的描摹观照娄的内心,为下文劝勉娄图南做了铺垫。
诗的五、六句为诗人劝勉之句。娄图南甘于清贫,乐于求道,并为入道孜孜以求,文才“传咏都中”之名已丧失殆尽。要想找回“遗名”,诗人给他指出一条正确的途径:“得自求”。两句中一“怜”一“得”,表明了诗人鲜明的态度。诗人在《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中指出:“(娄)为处士,吾以为非时也……以图寿为道,又非吾之所谓道也。”并针对娄图南“以呼嘘为食,咀嚼为神,无事为闲,不死为生”之道,发出激问:“……其于道何如也?”
“壁空残月曙,门掩候虫秋”两句,勾画了一幅独守残月空壁、候虫入室长鸣的`清幽愁伤的楚地秋夜图:天上悬挂着弯弯残月,透着星许亮光。月光下,寺院幽寂,寺门虚掩,石壁空空,秋虫“唧唧”。这里有残月的微光,秋虫的长鸣,声光俱见,情景交融。此情此景,不禁使人愁肠百结、思绪绵绵。这两句历来被后来的诗人学者所推崇。
诗的最后四句既是劝慰之句,又是抒怀之言。作为朋友,应礼尚往来。娄图南“委以双金”,诗人却很难酬以杂佩。这当然是诗人的谦逊之辞。对娄一心只想羽人飞天,诗人郑重指出:“碧霄无枉路”,意即无碧天云霄的来去之路,求道的结果也只会是“徒此助离忧”,奉劝娄不要继续迷恋于入道,应清醒过来,奉行“君子之道”。
全诗以“愁思”开头,以“离忧”结尾。从表面上看,诗人是写娄图南的忧愁情怀。其实只要联系柳宗元贬永十年的非凡遭遇,就不难发现,诗人也是在抒写自己的“愁思”、“离忧”。
★ 酬赠李炼师见招,酬赠李炼师见招白居易,酬赠李炼师见招的意思,酬赠李炼师见
★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柳
★ 酬马八郊古见赠,酬马八郊古见赠高适,酬马八郊古见赠的意思,酬马八郊古见赠
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柳宗元诗词(推荐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