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时间:2022-12-03 09:38:46 作者:未央歌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未央歌”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希望您能喜欢!

篇1: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化学平衡状态具有逆,等,动,定,变、同六大特征。

1、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2、等: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正=v逆。

3、动:平衡时,反应仍在进行,是动态平衡,反应进行到了最大限度。

4、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反应速率保持不变,反应物的转化率保持不变,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5、变:化学平衡跟所有的动态平衡一样,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由平衡变为不平衡,再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平衡,即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

6、同:一定条件下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篇2: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即“化学平衡状态”.

特点

化学平衡状态具有逆,等,动,定,变、同六大特征。

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等: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正=v逆。

动:平衡时,反应仍在进行,是动态平衡,反应进行到了最大限度。

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反应速率保持不变,反应物的转化率保持不变,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变:化学平衡跟所有的动态平衡一样,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由平衡变为不平衡,再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平衡,即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

同:一定条件下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即无论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或是从任一中间状态开始建立,只要外界条件相同,达到平衡时的效果都相同。

判据

吉布斯自由:

当ΔrGm=0时,反应达最大限度,处于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建立是以可逆反应为前提的。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既能正向进行又能逆向进行的反应。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都可在不同程度上达到平衡。

从动力学角度看:

反应开始时,反应物浓度较大,产物浓度较小,所以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不断减小,产物浓度不断增大,所以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系统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了平衡。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

返回目录

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口诀

一、等的标志:(平衡的本质)

口诀:“同向”不可断, “异向”比例才可断

正反应速率:V(反应物)消耗、V(生成物)生成

逆反应速率:V(反应物)生成、V(生成物)消耗

1、同一物质表示:V(反应物)消耗= V(反应物)生成 或V(生成物)消耗= V(生成物)生成

2、不同物质表示:一种物质表示的正反应速率与另一种物质表示的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物质前的计量数之比。

3、其它描述方式: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的变化, 化学键的变化。

例1、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3V (N2) 正=V (H2) 正

B.V (N2) 正=V (NH3) 逆

C.2V (H2) 正=3V (NH3) 逆

D.V (N2) 正=3V (H2) 逆

例2:下列说法,可以表明N2(g)+3H2(g)2NH3(g)反应己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1molN≡N健断裂的同时,有3molH―H健形成

B、1molN≡N健断裂的同时,有3molH―H健断裂

C、1molN≡N健断裂的同时,有6molN―H健形成

D、1molN≡N健断裂的同时,有6molN―H健断裂

二、定的标志:(平衡的现象)各组分的浓度不变

口诀:“定量”不可断,“变量”不变才可断

针对某一具体反应而言,当某一化学量不随平衡移动而变化,称其为定量;当某一化学量随平衡移动而发生变化,称其为变量。

总结:判断定量还是变量的方法:

一看:外界条件(TV、TP)

1、等T 等V时:P1/p2=n1/n2

2、等T等P时:V1/V2=n1/n2

二看:反应的特点(等体、不等体)→判断n(总)是否为变量→进一步判断V、P是否为变量

三看:物质的状态(固体、液体、气体)→判断m(总)是否为变量

涉及到的关系式:ρ=m/v;M=m/n

例1、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表明可逆反应A(s)+2B(g)C(g)+D(g);△H<0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反应放出的热量

例2、H2(g)+ I2(g)2HI(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

①c(H2)=c(I2)=c(HI)时

②c(H2):c(I2):c(HI)=1:1:2时

③c(H2)、c(I2)、c(HI)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H2的同时生成2nmolHI

⑤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H2的同时生成nmolI2

⑥反应速率v(H2)=v(I2)=1/2v(HI)

⑦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⑧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⑾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返回目录

判断化学平衡状态例子

例3、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 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④⑤ D.全部

例4、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同时生成0.2mol Z

例5、在恒温下,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2SO3(g)=2SO2(g)+O2(g)可用来确定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单位时间消耗1molSO3同时生成1molSO2

C.单位时间消耗1molSO3同时消耗1molSO2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

答案:1、2、AD

1、A 2 3.A 4.AB 5、AC

返回目录

篇3:《化学平衡状态》教案

【归纳与整理】

一、可逆反应

1.概念:在 条件下,既能向 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 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2.表示:采用“ ”表示,如:Cl2 + H2O H+ +Cl- + HClO

3.特点:可逆反应在同一体系中同时进行。可逆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一定会达到 状态

二、化学平衡状态

在 下的 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 (溶液中表现为 )保持恒定的状态。

在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处于 中,反应条件不变,反应混合物的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或 保持不变

三、化学平衡的特征

1.逆:研究对象必须是 反应

2.动:化学平衡是平衡,即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仍都在进行(可通过

证明)

3.等: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0

4.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或 保持一定

5.变:化学平衡状态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会被破坏,直至达到新的平衡。

6.同:在恒温恒容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关系,采用极限思维的方法,换算成反应物或生成物后,若对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时,达到平衡后平衡状态相同。无论投料从反应物开始、从生成物开始、还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开始。

四、化学平衡的标志

1.本质标志

对给定的反应:mA + nB pC + qD(A、B、C、D均为气体),当v正 = v逆时,有:

即:

2.等价标志

(1)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

(2)体系中各组成的物质的量浓度或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3)对同一物质,单位时间内该物质所代表的正反应的转化浓度和所代表的逆反应的转化浓度相等。

(4)对同一反应而言,一种物质所代表的正反应速率,和另一物质所代表的逆反应速率的比值等于它们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3.特殊标志

“特殊标志”是指在特定环境、特定反应中,能间接衡量某一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离开上述界定,它们不能作为一般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的判断依据。

(1)压强

① 对于反应前后气态物质化学计量数有变化的可逆反应,当体系总压强不变时,可逆反应 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如:N2(g)+3H2(g) 2NH3(g)、2NO2(g) N2O4(g)、2SO2(g)+O2(g) 2SO3(g)、C(s)+H2O(g) CO(g)+H2(g)等。

② 对于化学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没有变化的可逆反应,当体系总压强不变时,可逆反应 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如:H2(g)+I2(g) 2HI(g)、CO(g)+H2O(g) CO2(g)+H2(g)等。

(2)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数学表达式:

① 均为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

当△n(g)≠0, 一定时,可逆反应 处于化学平衡. 如N2(g)+3H2(g) 2NH3(g)、

2NO2(g) N2O4(g)、2SO2(g)+O2(g) 2SO3(g)

当△n(g)=0, 为一定时,可逆反应 处于化学平衡。如:

H2(g)+I2(g) 2HI(g)、CO(g)+H2O(g) CO2(g)+H2(g)

② 有非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s)+H2O(g) CO(g)+H2(g) 根据①进行判断

CaO(s)+CO2(g) CaCO3(s) 根据①进行判断

2NH3(g)+CO2(g) CO(NH2)2(s)+H2O(g)

(3)气体密度

数学表达式:

恒容: 总为恒值,不能作平衡标志

①各组分均为气体 △n(g)=0. 总为恒值,不能作平衡标志

△n(g)≠0. 为一定值时,则可作为标志

恒容: 为一定值时,一般可作标志

恒压:△n(g)=0. 为一定值时,一般可作标志

(4)体系中气体的颜色

有色气体参加反应的平衡体系的颜色观察,往往与观察的角度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有关。

〖例1如右图所示,针筒中充有50mLNO2

(2NO2 N2O4),并建立了相应的平衡。

⑴当迅速地将针筒里的气体压缩至25mL,

此时从a方向观察到的混合体系的颜色

变化是 ;若从b方向观察

到的颜色变化是 。试通过

分析,说明从a、b不同角度观察到的

颜色变化表征了何种物理量在此加压

过程中的变化特点:

a方向 ,b方向 。

⑵若缓缓将针筒里的气体压缩至25mL,则从a方向观察到的颜色变化是 。

⑶若在⑴操作条件下所得平衡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⑵的操作条件下的平衡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2,则 1和 2的关系是 1 2。

〖例2在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N2+3H2 2NH3。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A.3v(H2,正)=2v(NH3,逆)

B.单位时间生成m mol N2的同时生成3m mol H2

C.N2、H2、NH3各物质浓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内的总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E.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变化

F.单位时间内N-H键的形成和断开的数目相等

G.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H.2c(N2)=c(NH3)

〖例3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2HI H2+I2(g)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_________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H2的同时生成nmolHI

B.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C.分子组成HI%=I2%

C.速率v(H2)=v(I2)=v(HI)/2

E.c(HI)∶c(H2) ∶c(I2)=2 ∶1 ∶1

F.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G.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H.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I.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例4下列说法中能说明2NO2 N2O4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

A.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B.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C.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D.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E.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基本练习】

1.当反应2SO2 + O2 2SO3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18O2,经过一段时间后18O存在于

A.SO3中 B.剩余的O2中 C.剩余的SO2中 D.SO2、SO3、O2中都有

2.(春,20)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十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AB

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

D.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B2

3.可逆反应:2NO2 2NO+O2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 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⑥

3.在等温等容的条件下,能说明A(s)+ 2B(g) C(g)+ D(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体系的总压 B.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C.反应物B的浓度 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4.可逆反应2SO2 + O2 2SO3,正反应速度分别用 、、[molL-1min-1]表示,逆反应速度分别用 、、[molL-1min-1]表示。当达到平衡时正确的关系是

A. = B. = C. = D. =2

5.恒温、恒压下,n molA和1molB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 + 2B(g) 2C(g)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amol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A、B的转化率之比为1 : 2

B.当v正A.=2v逆(C) 时,可断定反应达到平衡

C.若起始时放入3nmolA和3molB,则达平衡时生成3amolC

D.起始时刻和达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比为(1+n):(1+n- )

6.有可逆反应C(g) + H2O H2(g) + CO(g) 处于平衡状态,当平衡向左移动时,混和气体相对平均分子量变化正确的是下列选项中的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前三种均有可能

7.反应:NH3(g)+CO2(g) CO(NH2)2(s)+H2O(g)已达平衡。若增大压强,平衡移动,但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

B.原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

C.起始时,NH3与CO2的体积比为13:14

D.起始时,NH3与CO2的体积比为14:15

参考答案

1【解析】C

2【解析】A

3【解析】BC

4【解析】A

5【解析】C,

6【解析】D

7【解析】A

篇4:化学平衡状态判断方法

化学平衡状态判断方法大全

一、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1、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的状态。

2、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

(1)直接判定: V正=V逆

①同一物质:该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它的消耗速率。

②不同的物质: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但必须是不同方向的速率。即必须是一个V正一个是V逆之比等于系数比才能判断是平衡状态。

例1、可逆反应:2NO2(g)= 2NO(g) + 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B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B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C 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

例2、判断在可逆反应2HI(g) =H2(g)+I2(g)中能判断达平衡状态的有2molH-I键断裂就有1molH-H生成( 错误 )

(2)间接判定:

①各组成成分的质量、物质的量、分子数、体积(气体)、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②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气体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③若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气体,且系数不等,总物质的量、总压强(恒温、恒容)、平均摩尔质量、混合气体的密度(恒温、恒压)保持不变。

④反应物的转化率、产物的产率保持不变。

总之:能变的量保持不变说明已达平衡。

篇5:化学平衡状态的相关练习题

化学平衡状态的相关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化学平衡主要研究下列哪一类反应的规律( )

A.可逆反应B.任何反应 C部分反应 D.气体反应

2.CO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CO2+C2CO,达到化学平衡后,平衡混合物中含C的微粒有( )

A .CO2 B.CO2,CO C.CO2,CO,C D.CO

3.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4.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是 ( )

A.反应停止了 B.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

C.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5.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 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是()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6.能够充分说明

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2SO3,已经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容器中SO2、O2、SO3共存 B.容器中SO2和SO3的浓度相同

C.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为2:1:2D.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7.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 B+3C在下列4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

A.正反应速度 vA=2mol/(L·min)逆反应速度vB=2 mol/(L·min)

B.正反应速度 vA=2mol/(L·min)逆反应速度vC=2 mol/(L·min)

C.正反应速度 vA=1mol/(L·min)逆反应速度vB=1.5 mol/(L·min)

D.正反应速度 vA=1mol/(L·min)逆反应速度vC=1.5mol/(L·min)

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X2(气) + Y2(气) 2Z(气), 已知 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1 mol/L,

0.3 mol/L, 0.2 mol/L, 在一定的条件下,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 Z为0.3 mol/L B. Y2 为0.35 mol/L C. X2 为0.2 mol/L D. Z为 0.4 mol/L 9.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 + 2Y(g) 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 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l : 2 : 2 D.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

10.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 C(g)+D(g)已达平衡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11.可逆反应2NO2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可以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问内生成n mo1 O2的同时生成2n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③ B.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在2 L密闭容器中充有2 mol SO2和一定量的O2,发生下列反应:2SO2 (g)+ O2 (g) 2SO3(g)。当反应进行到4 min时,测得此时SO2为0.4 mol,那么反应进行到2 min时,密闭容器中SO2的物质的量是( )

A.1.6mol B.1.2molC.大于1.6mol D.小于1.2mol

13.现有3个体积相等的密闭容器。都进行下列反应:CO2(g)+H2(g) H2O(g)+CO(g),反应所处的温度相同,但起始浓度不同。其中甲:CO2 = H2 = a mol;乙:CO2 = a mol ,H2 = 2a mol ;丙:CO2 =H2 =H2O(g)= a mol 。达到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丙>甲D.乙>甲>丙

14.在温度相同,压强分别为p1和p2的条件下,A(g)+2B(g) nC(g)的反应体系中,C的百分含量与时间t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p1>p2 ,n<3

B.p13

C.p1>p2 ,n>3

D.p1

15.已知反应3A(g)+2B(g) C(g)+4D(g);△H<0,下图中a、b表示一定条件下,D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若要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增大B的浓度

②升高反应温度

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加压

④加入催化剂

A.①②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在一密闭容器里进行下列反应A(g)+B(g) 2C+D(g),此反应符合下列两个图像,则此反应符合(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是固态

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是气态

C.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是气态

D.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是固态或液态

17.如图所示,烧杯甲中盛放100 mL 6 mol·L的HCl溶液,烧杯乙中盛放100 mL冷 水,现向烧杯甲的溶液中放入25 g NaOH固体,同时向烧杯乙中放人25 g NH4NO3固 体,搅拌使之溶解。

(1)A瓶中气体颜色;简述理由。

(2)B瓶中气体颜色;简述理由 。

18.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K = 。

(2)该反应为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830℃时,容器中的反应已达到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容器的体积。平衡 移动(选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不”)。

(4)若 830℃时,向容器中充入1mol CO、5mol H2O,反应达到平衡后,其化学平衡常数K1.0(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1(5)若1200℃时,在某时刻平衡体系中CO2、H2、CO、H2O的浓度分别为2 mol·L、

-1-1-12 mol·L、4 mol·L、4 mol·L,则此时上述反应的平衡移动方向为 。(选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不移动”)

19.某温度时,将1molNO2分解:2NO22NO+O2,并达到平衡,此时NO?的体积分数为40%,求:(1)平衡时NO的物质的量;(2)平衡时NO2、O2的体积分数。

参考答案]1.D 2.D 3.B 4.D 5.C 6.B 7.B 8.D 9.D 10.A 11.D 12.A 13.A

14.(1)加深,NaOH溶于水以及与HCl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使2NO2(g) N2O4(g),△H<0平衡逆向移动,NO2浓度增大,颜色加深。

(2)变浅,NH4NO3溶于水是吸热的,使体系温度降低,上述平衡正向移动,NO2浓度减小,颜色变浅。

化学平衡习题

定义散文

找回状态作文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

测试岗位职责定义

说明文的定义

成功项目定义

道德的定义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一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及化学平衡的计算的教案

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精选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