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的重复阅读行为

时间:2023-01-14 04:07:05 作者:宋宋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宋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婴幼儿的重复阅读行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婴幼儿的重复阅读行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婴幼儿的重复阅读行为

婴幼儿的重复阅读行为

常听许多父母抱怨:“为什么孩子一直要重复地看某一盘录象带,玩某一种游戏,更麻烦的,有时还要我一直念某一本故事书?”在幼儿的重复要求下,爸妈念得是“嚼之无味”,越念越烦,不由自主地嘀咕起孩子怎么这样“固执”或“一成不变”!

“学习跃进”发生在重复行为后

婴幼儿“喜爱重复”的行为,不是个别,而是他们专属的特性。

较细心或替孩子做成长记录的父母应可发现:婴幼儿的重复行为总会在持续一段时间后的某天,出现了学习上的跃进。也许是他突然会抓住物体、会唱出哪首歌了,或者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会翻身了……。

在亲子共读中,这种“突然”发生的学习跃进,也会在他不断地要求成人重复阅读的行为后出现。

我们可以这么说,在重复共读图书的环境里,成人所提供的,就如盖房子所使用的框架,婴幼儿可顺着这框架,不断地以自己的速度添砌不同的土和砖,并在发展成熟之际展现出来。所以,他们一定会在重复共读中,以行动或语言来表示他已获得或学会的某些东西。例如:看到这一页有牛,他就会哞哞地叫,表现出他知道这一页的内容。

不让孩子受挫的拒绝法

虽然婴幼儿喜爱成人一再地读某一本书给他听,但若要成人不厌其烦地照做,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当你在某天、某时、真的不想再念下去,但又不忍孩子招收被拒绝的挫折时,建议您用以下方法:

1、您只须慢慢地、一页页地翻书中图片给幼儿看,对孩子的问题则简短答腔。只要一会儿功夫,婴幼儿通常就会失去当下再看的兴头,但却不会失去明天再读的兴趣。

2、当您察觉婴幼儿想要求再读,可在念完书时,赶紧转移他的注意力。

3、可反问孩子:“你从书上看见了什么?”或请他们自己“念”给你听。有经验的成人都知道,幼儿可以自己嘟哝嘟哝、煞有介事般地念起书来。把被重复要求的对象转回到幼儿身上,他们大可在一读再读后,而自行决定结束该次的阅读经验。

4、直接诚恳地告诉幼儿:“爸爸(妈妈)累了,现在不想再念。”大人诚实地向孩子坦白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是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坦诚不只是一种“美德”,也是一个习惯。孩子从小获得大人坦诚的对待,就有机会学习坦诚的方法和态度。父母对孩子坦诚,往往会很惊讶地发现,即使是一岁多的幼儿,也常常能尊重您坦诚相告下的决定。

在爱中进行重复共读

曾听见一位父亲象拆穿西洋镜般地说:“我的孩子一天到晚拿书要我念,其实他只是想得到我的注意力罢了!”这位父亲说的虽是实情,但其实他的孩子想要表达的讯息是:“请你爱我!”

婴幼儿从重复行为中获得成长,成人在提供婴幼儿重复行为的环境中灌输孩子的生命;孩子绝非固执,成人更非安排一个呆板的环境。在一读再读的亲子互动里,不但有爱,还应和着人类成长的规律和需求!

篇2:婴幼儿故事阅读精选

从前有一个木匠,他做了一个木青蛙。这个木青蛙会唱歌、会说话、能走路、会跳舞……

老木匠左瞧右看,觉得它的脸上少了一些东西。

老木匠问木青蛙。

“不知道”木青蛙说。

后来,老木匠想起了,原来是哭,于是,他告诉木青蛙,说:“哭是很重要的。假如,你的东西被别人拿走了,你哭了,它就会还给你。假如,你碰到困难,你哭了,好心人听了,会过来帮助你”。于是老木匠就在木青蛙的脸上刻了一个哭的表情。

过了几天,木匠把木青蛙放在房子外面,说:“外面的世界可大了,你出去看看。”说完,就把门关了。

木青蛙走了一会儿,看到了一只大象,它是这里的笑话王。木青蛙便上去看一看。笑话王在讲笑话时,大家都在哈哈大笑。可是木青蛙它没有笑,却哭了。大象

篇3:婴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

婴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

古今中外,但凡卓有成就的志士仁人――科学巨匠、文艺大师……

他们进入阅读状态的时间,竟是如此之早!

其实,培养阅读能力是发展幼儿智能的最佳武器之一。

而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应从给孩子朗读开始。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一直在探索一条新路――让孩子更早进入阅读状态。因为我发现,古今中外,但凡卓有成就的志士仁人,如科学巨匠、文艺大师等,他们进入阅读状态的时间,竟是如此之早!

德国教育家的卡尔威特,4岁开始阅读;控制论创始人维纳,3岁就会读能写;德国文学巨匠歌德,4岁前就识字读书……再看中国古代的王勃、路宾王、白居易,直至近代的胡适、梁启超、鲁迅、郭沫若等,几乎都是在3、4岁就开始进入阅读的。

其实,培养阅读能力是发展幼儿智能的最佳武器之一。美国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对早期阅读进行研究,一些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就把提高婴幼儿的阅读能力作为儿童智能教育的重点来抓。

为孩子朗读

打开孩子的阅读大门

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应从给孩子朗读开始。

父母为孩子朗读是与孩子交流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方式。朗读所提供的语言信息是经过加工提炼的、优美的、规范的书面语言。如果朗读的是韵文,则能使孩子注意到语言中的逻辑停顿和语调中的抑扬顿挫,这有助于孩子对语言美和对作品的理解。

美国已发起一场“运动”――号召母亲们在一天的24小时之内抽出宝贵的20分钟,坚持为孩子朗读,从婴儿起直至中学阶段,以作为对抗电视机、游戏机的有力武器。用“朗读”这种特殊方式与孩子交流,在中国当今家庭中已不多见了,或者说被多数家庭忽视了,我呼吁我们的读者父母们也应该拿起这个“武器”,坚决向“电视儿童”和“游戏儿童”说“不!”。

以下是为孩子朗读的4个要点,供父母们参考。

1)朗读的开始:朗读开始的时间宜早不宜迟,可以从新生儿期就开始。

2)朗读的规律:最好是睡前朗读,以养成习惯。“习惯”即为“三定”:定时、定地点、定朗读者。

3)作品的选择:选择好书,不仅儿歌、故事可以朗读,经典著作、名篇佳作都未尝不可。

4)朗读的方式:朗读者一定要有表情地、抑扬顿挫地朗读。

当孩子已进入阅读状态后,仍坚持朗读。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再来谈谈,如何把孩子带进阅读天地。

先背诵、后认字

让孩子和文字做游戏

这种方法广泛适用于儿歌,因为儿歌琅琅上口、合辙押韵,容易背。加上字数少,孩子可以一下子把所要学习的内容烂熟于心。

但背不是目的。背诵下来后,我们再把这首儿歌(古诗也可以少量运用)展现在孩子面前,通过以手指字的形式(即在读到某个字时,手指同时也指着这个字。),使字音和字形重合,完成辨字音、认字形的过程,也就实现了正确认读的目的。或许有些父母会问,为什么一定要“以手指字”呢?根据我长期的教学经验证明,一定要用手指字,才能真正使孩子的阅读和识字过程做到“音、形重合”的成效。

在以上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背”的问题,要背熟,这样才有利于形成对整个内容的把握,孩子才能利用上下字、上下句的逻辑联系,对号入座地、甚至无师自通地把这个字读出来。实践证明,孩子们非常喜欢跟着父母念儿歌,他们显然不认为这是在“学习”,而是在进行一项有趣的游戏。

运用“目的字”

训练孩子学会跟读

刚才讲到的方法使用于韵文(儿歌、谜语、古诗),但对散文(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则需换一种方式,这时,请父母准备好字卡。

这种方法就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随着故事情节的流动,父母相继提取出“目的字”。所谓“目的字”,就是父母准备在这个故事中,让孩子认识的生字。

“目的字”如何选择?

一、故事中出现频率较高,对上下文有联系的字。

二、提取出来的“目的字”为本次阅读了之后,对今后几篇故事都有所照应的字。

三、字数不宜太多。

需要注意的是,在让孩子认识“目的.字”时,必须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而不是讲完故事后再来让孩子识字。比如说:“山上下来一只小羊。”在讲完这句话时,父母就问孩子:“我刚才说,山上下来一只什么?”孩子一定会回答:“羊!”父母应立即拿出相应的字卡来教孩子认识这个字:“对!羊。看,我现在手里拿的就是这个‘羊’字。”

还有一点,为了让孩子加深印象,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复述故事。父母和孩子共同把刚才讲的故事再复述一遍,一边复述、一边再把“目的字”也复习一遍,并把它放回到原来的语言环境中去。比如说,父母问孩子:“宝宝,刚才我讲的故事,说的是山上下来一只……”让孩子接着说:“羊!”父母再提示:“那好,这个‘羊’字在哪里?请你把它找出来。”孩子会很快地从几个字中找到“羊”字,“目的字”也就此得到了巩固。

学习“跟读”

早期阅读正式上路

常规的读书,必须有大量的识字作为前提,但婴幼儿的阅读训练则反其道而为之,是在孩子识字甚少的情况,把一篇生字较多的文章交给孩子,阅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

这看似离奇的事,其实实施起来一点也不复杂。父母只要先读起来,孩子紧随其后跟着读,就是了。不过,跟读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坚持以手指字地读。

跟读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1)顿读:父母读一个字、孩子跟读一个字。这样既轻松又准确,“音”、“形”容易对上,还可以起到纠正读音的作用。

2)顺读:父母完整读一句话、孩子也完整地跟读一句话。

3)跳读:当孩子熟练了以后,就可以由父母读上句、孩子读下句。

学会了跟读,您就可以一步一步地将孩子引上阅读之路了。

在把婴幼儿领上阅读之路的过程中,父母要记住,您只肩负着2大任务:第一就是要让孩子喜欢读;第二就是要教会孩子怎么读。至于解释、分析等任务,就不必急于一时了。

篇4:高尚的行为阅读答案

高尚的行为

早晨,我进教室的时候,老师还没有来。有三四个人正在戏弄红头发的克洛西——就是那个一只胳膊已经残废、靠母亲卖野菜为生的孩子。他们用尺子捅他,拿粟米壳掷他的脸,学他一只手挂在脖子上的样子,把他比画成残废的巨物。克洛西一个人坐在凳子边上,脸色煞白,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好像正在向他们求饶。忽然那个一脸无赖相的弗兰德跳到凳子上扮起克洛西的母亲挑菜担的样子,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起来。克洛西气极了,从桌上抓起墨水瓶,狠命朝弗兰德头上扔过去,弗兰德闪在一边,墨水瓶恰好打在正走进来的老师身上。

大家赶紧逃回到自己座位上去,吓得不敢出声。老师变了脸色,走到教桌跟前,厉声问道“谁?”

没有人回答。

老师提高了声音,又问“谁?”

这时卡隆突然站起来,毅然地说“是我!”

老师看了看他,又望了望发呆的同学们,平静地说“不是你!”

等了一会儿,老师又说“决不处罚,扔墨水瓶的人站起来!”

克洛西站起来,哭着说“他们打我,欺负我,我气昏了,就……”

“坐下。欺负他的人站起来。”

“你们欺负了无辜的孩子,侮辱了弱者!你们做了一件最可耻的事。”

说完,老师从讲台上下来,走到卡隆跟前,托起他的头来,注视着他的眼睛说“你的心灵是高尚的!”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毅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哄堂大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卡隆并没有扔墨水瓶,他为什么要说是自己干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克洛西把墨水瓶扔到老师身上,老师原谅了他是因为( )。

A老师认为克洛西是个无辜的弱者,是在受欺侮、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反抗而误打了自己。

B老师认为克洛西虽然用墨水瓶打了他,但他承认了错误,哭得很伤心,再说他又是个残疾人。

4.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弗兰德开始侮辱克洛西的母亲时,克洛西才扔墨水瓶的。 ( )

(2)“克洛西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好像正在向他们求饶。”这是个比喻句。( )

(3)“他们打我,欺负我,我气昏了,就……”这句话表现了克洛西内心极度的痛苦与无奈。( )

(4)“你们欺负了无辜的孩子,侮辱了弱者!你们做了一件最可耻的事。”这句话表达了卡隆对侮辱残疾同学的人的愤慨。 ( )

5.请写出你对下列人物的评价。

卡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毫不犹疑地。(2)没有犯错误的。(3)指全教室的人同时大笑。

2.因为卡隆认为本来那三四个人侮辱了克洛西,已给他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如果再因为误打了老师受批评,这对克洛西来说是十分残酷的,所以卡隆主动承认是自己干的。

3.A

4.(1)√ (2)× (3)√ (4)×

5.卡隆:是一位勇于帮助同学心灵高尚的孩子。

老师:是一位明辨是非惩恶扬善的老师。

篇5:托福考场上阅读、写作、口语的重复规律

托福考场上阅读、写作、口语的重复规律

最近参加考试的小伙伴是不是越发觉得托福“很亲切”?不管难度是高是低,考场上遇到真题这件事,就让很多考生对杀托充满信心。

但是比起这种“他乡遇故知”,更多的小伙伴是另一种反应:哪道(篇)是真题?托福题库可谓海量,刷的多了自然能增加遇到真题的几率,但不能保证考场上一定遇到自己做过的真题。所以把握住真题出现的高发地以及出题来源就尤为重要。

托福阅读

在整场考试中,出现真题最多的单项必然是阅读部分。因此想靠真题出分,就必须拿下阅读。阅读是大陆考生平均分最高的单项,但是由于难度加大,今年的具体平均分尚未可知。

易错题型

简化题

很多小伙伴遇到简化题就不知不觉做成了“翻译题”。先不说翻译的对不对,大多选项都跟原文出入不大,所以靠翻译很难做出正确选择。

应对:利用对句子的理解来解题。看到句子之后的第一个反应是找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常见转折或者因果),排除逻辑关系不对应的选项。如果靠逻辑关系行不通,就提取原句中的主干信息,排掉无关主干的选项。

词汇题词汇题的体量在改革后有所减少,但是占比依然很大。做错的原因很简单:词汇量不足或者忽略词汇语境。

应对:托福考试基本不会考四六级以下的单词,所以基础打好还要把词汇等级提高。常见一词多义的情况或者生僻释义的考察,考生难以确判断,就要学会结合语境。

总结题托福最后一题分值较大但是出错率很高,除了难度大,一部分考生由于时间紧张匆匆作答,也容易做错题。

应对:首先阅读题干中对于原文的相关总结,然后把选项看一遍,排除明显和原文观点矛盾的选项或者是局限于原文细节、例证的选项。最后参考剩余选项提炼出关键词,找回原文的相关出处,确定正误。

此外,日常练习还要注意,备考时做阅读每次最好连续做三篇,每篇十道题,模拟考场题量。

平时泛读可以用纸质版材料,但是做题一定要适应电脑。很多同学一开始用电脑看阅读文章会非常别扭无法思考。并且现在阅读听力常常有加试,所以长时间看屏幕不眼晕也是种辅助技能。

考试话题

从这些分类中我们不难看出,随着考试难度的不断提升,文章的素材也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总体来说,还是延续了我们之前历年阅读出题的总体规律:生物类和历史类永远是不过时的热门题材。可以说在我们考试中的3-4篇阅读中(常态3篇,加试4篇),以上两个题材至少会各占一篇。

这一变化也反映了随着ETS的不断改革,对于考生人文素养要求的不断提高。此类话题的相关背景知识及学科词汇,也是我们亚洲尤其是中国考生的短板,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考时能对症下药,将这一板块的知识进行针对性的补充完善。

另外我们从上面的分类中也观察到这两年新兴的一些关于社会科学的话题在我们考试中继续出现,;例如生物燃料、杀虫剂及邮政等。此类话题总体来说比重不大,但与往年相比,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这也从侧面进一步反映了ETS在学科话题上的改革趋势。面临这些调整和变化,我们考生要做的就是充分夯实自己的基本功,并进行一定程度的专业学科背景知识补充,用扎实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题目来源

TPO是托福真题出现的最主要来源,阅读就常常直接使用TPO的文章。如果托福复习只能选两个材料的话,其中一个必须是TPO,因为它有最全面、最接近托福实际考试的题目。即便是我们背的托福词汇,也都是从托福TPO里面摘录出来的。

那么为什么刷了那么多遍TPO还遇不到阅读真题,或者做过的题还得不到高分?

估计是没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限时做题

在做题时不要总惦记着记这篇文章的答案,而是要学着理解文章架构和各部分含义。每篇文章10道题,18分钟限时做完,然后对答案,标注错误。

第二:挑生词

除了一些专业型词汇,其他词汇都要熟悉,高频词汇则要求尽可能的掌握所有含义。但凡是TPO出现的生词,都是ETS默认考生应该认识的。8000词只是基础,想做得又快又好,就要把遇到的生词解决掉。

第三:总结结构和段意

这一点其实是小伙伴们在做题过程中需要做的,但是如果做题时没来得及,做完题之后记得弥补回这一点。

第四:分析错题原因以及正确答案的理由

把文章出题点标注在文中,掌握托福阅读的出题特点,将自己的思维往正确的方向上靠拢。

除了TPO,还有很多资料可以作为辅助。托福小白记得看OG,把握整体的考试套路。初期备考可以先做DELTA。中期和后期就要着重于TPO,要精做注重质量,掌握每种题型的答题技巧,而不是求做题的数量。能力较强想拔高分再去考虑Barron。毕竟Barron 素材比托福真题难,还有加试,用来备考挑战一下还是不错的。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备考有一段时间了(一个月以上),可以不用满世界找资源,而是先把手头的经典资料(尤其是TPO)吃透。

托福口语

最近口语旧题特别多,我们很多学生上考场就发现考的都是平时见过的题目,所以青藤君对考试的真题进行了汇总分析,可以清楚的知道今年的真题来自哪套旧题!以便同学们平时复习的时候可以更有侧重点的去刷题。

独立口语

题干明显变长,理解难度加大,独立题去掉了原来的Task1,相应去掉了描述类,建议类,三选一以及优缺点几类题型。从8,9两个月的独立考题来看,以考察二选一,同意or不同意为主。并且包括改革后全年均大量重复2016-的旧题。

2019年已经考过的口语

2019.1.5 重复2018.10.27的考题

2019.1.12 重复2018.4.21的考题

2019.1.13 重复2017.4.23的考题

2019.1.15 重复2018.1.13的考题

2019.1.26 重复2016.10.16的考题

2019.2.23 重复2017.12.10的考题

2019.3.3 重复2016.9.11的考题

2019.3.3 重复2018.7.1的考题

2019.3.16 重复2016.11.13的考题

2019.3.31 重复2017.11.11的考题

2019.4.14 重复2016.1.23的考题

2019.5.4重复2017.6.3的考题

2019.5.18重复2016.7.10的考题

2019.7.7重复2017.5.16的考题

2019.7.13重复2018.11.17的考题

2019.8.10 重复2016.12.10的考题

2019.8.24重复2018.11.10的考题

2019.9.1重复2017.4.1的考题

2019.9.7重复2019.3.9的考题

综合话题-校园/学术话题

在Task 2即原Task 3综合口语校园话题方面,考试中出现mixed attitude,不再是听力单纯的反驳或者肯定阅读的观点,而是听力讲话者支持阅读中的部分观点,同时反对一部分观点。

Task 3和Task 4即综合口语学术话题,从难度和题型上都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六题变四题之后,最难的学术话题从原占比1/3提升到了1/2,意味着口语想拿高分变得更难了。

应对措施:

在作答时,不管听力对阅读是肯定还是否定,其论述的依据都会相对应,肯定和否定都会有原因。作答时说清“为什么”即可。

总体上口语需要注意逻辑,不能前后矛盾。一般阐述自己的观点时需要三个原因,如果实在说不完或者自己没捋清思路,说好两个观点会比说三个站不住脚的观点好得多。记得开头时尽量不要说自己准备具体几个点,以免说不完,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最后“That’s everything I can say about this topic ”给个总结。

切记:

托福口语考试,考察的是综合能力,并不单单是发音或者用词。

首先必须要做到的是发音清晰而不是追求语速,让考官或者Speech Rater能听懂。

其次要考虑的是Language Use即语言的多样性和语法的正确性,不用追求复杂的句型或是所谓高级的词汇,表达出正确的句子,尽可能保证语法正确才是大家要训练的方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Topic Development 内容的扩展,独立题做到有细节有例子,综合体做到信息复述全面。当然在考试的时候,可能会遇到难题,会漏掉一些细节答不完整,只要能保证已经说出来的内容高质量,也能拿到高分。

托福写作

最近独立写作旧题也特别多。当然,了解了下面的规律也不一定每次都看到原题,但是看到的概率会大大增加。这样考场上就不太可能看到题目脑子一篇空白,对于提高审题的速度和质量帮助都是很大的。

据统计,一共48个题目,旧题占了29个,比例那是非常高的;所以建议小伙伴们最好还是认真的去刷过去考过的真题。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审题的需要的时间并且提高理由的质量。

2019年重复哪一年的题目?

目前来看,旧题多来自2017、2016,所以大家在刷题的时候可以以这两年的题目为主,反正都是看题,为啥不先看看最可能考到的题目呢?

如果这两年的题目都刷完了,可以考虑2015、2014、2018这三年的题目。虽然看起来感觉任务量很大,但是一旦找到通用的东西,很多题思路都是类似的,这样刷起来效率也会自然而然变快了。

写作关注题型

独立写作出现了四选一新题。

往常多选都是三选一,但是在9月份的下午场中最新出现了四选一的题目。

应对措施:

虽然出现了四选一,但还是多选题,所以依然可以沿用之前的多选答题思路,正文可延长一段。谨记把字数掌握好,不要写的太长最后写不完。

同时,这也提醒我们,不要小看下午场!很多托福的新变动会在下午场发生。

综合写作中,听力对阅读持非反驳态度。

在十月的一场考试中,听力难得没杠阅读,反而对其提出了积极的建议措施。

应对措施:虽然听力不再杠阅读,但是其提出的建议每一条都能从阅读中找到对应的点。所以小伙伴们可以按照之前综合的套路答题,注意把内容对应成肯定和建议即可。

总结:考的最多的题型就是一元素和两元素,其实这两种题目没有本质的区别,大家既可以选择一边倒的结构,给出我们支持的东西的2-3个理由,也可以给出一个正面的理由,再去攻击我们不支持的东西;因为有的时候大家可能无法找到2个更别提3个理由了;当然我们依然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分情况的时候要有逻辑,不要相互重合。

今年又考了一个极其罕见的四选一,是关于找工作的方式的。其实选项越多,题目反而越简单。因为我们可以一段写支持的那个方面的好处,另一段去攻击其他三个方面。

哪些写作话题考的比较多?

根据下图,考的最多的必然是教育类,主要包括课程设置、老师、学习方法、校园生活、业余时间如何分配以及科技和教育的结合等等,所以大家复习的时候务必多看教育类的题,多去总结此类题目的素材或者跟段子结合的方法。

托福备考期间压力会很大,大家一定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因为没做到原题就觉得可惜。要知道,新阅读在题型分配和难度上都作出了调整,在没有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即便遇到原题也很难做对。

2019年1月12日托福听力考试真题及答案

Conversation

一个姐妹当了一个club的主席,然后跟这个club的指导老师聊了一些活动组织的问题;

一个的id卡在健身房用不了,因为没有在开学第一天看说明视频,去找老师说,

女生在basement排练话剧走了之后一个prompt忘在那里

Lecture

先是讲了High renaissance 举了拉斐尔 雅典学院的例子 后面又介绍了一个学派 举的例子是一个P开头画家画的自画像 手被画得特别大 exaggerate 什么的

气象学家怎么得到气候数据呢?一个是通过树的年轮,年轮越宽,moisture越大,但是很老的树很难找,这个时候可以用 deposition来确定,根据成分还有颜色等等 (2017.12.02听力讲座真题)

art history 讲澳大利亚的早期风格和怎么北欧影响。

狼的驯化历史和原因

古代人对眼睛如何接收光的误解、

拉斐尔的画(凹透镜)

一种在海里的岩石,是细菌搞出来的,数量decline

研究某个人的小提琴为什么会有特别美妙的声音

2019年1月12日托福口语考试真题及答案

Task 1

community请人给你免费上课

1)fire department

2)police department

3)parks and recreation department

Task2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t is never acceptable to interrupt another person when he or she is talking.(重复204月21日口语真题)

Task3

professor的信里说要把课程的auditing discontinued因为下学期的课不在大的 lecture hall上了,改到小教室,而且学生越来越多了,就会有更多的问题被提出, 大家可以有有趣的讨论。听力中的男生不同意,因为觉得教授的课很有趣,认为可以站着听或者坐在地上听;而且教授可以给大家定一些规矩。(重复2018年5月6日口语真题)

Task4

动物小时候的经历会给他们未来的行为带来预测。听力举例蜜蜂;讲蜜蜂分成两组,一组给足花粉另一组给很少的食物,当它们成年后发现第一组蜜蜂吃东西的时候会很快将食物都吃完,而且活不长而第二组会很好地利用食物而且活得长。

Task5

女生要去朋友在纽约的宿舍住,顺便去纽约的festival玩,但是朋友室友本来不在,后来突然又要回来写paper,还希望不要被打扰。解决方法:1.住酒店,朋友答应和他一起住分担一半价钱,但是还是太贵,2.改天再来但是festival就去不了了加上冬天在城市里漫步的感觉没有现在好。

Task6

版本一:business的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比如grocery store的顾客抱怨队太长,就要知道顾客期待排多久队但现实是多久,还要想办法达到预期就要采取譬如在下班晚饭之前busy period加cashier。

版本二:

gap analysis的两个步骤1.找出gap例子:商场里经常排大长队去结帐gap就是结账速度其实可以更快;e gap就是去弥补这个漏洞例子:在某一时间段例如刚下班大家都去买吃的所以可以用更多的收银员减少等候时间。

推荐阅读:

托福考试报名后可以享受哪些服务

托福高分指南 托福考试听力细节题怎么做

篇6:动物的游戏行为的阅读及答案

动物的游戏行为的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

近二十年来,动物的游戏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过去主要有两种看法。一些科学家提出演习说,他们认为,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但有些科学家并不同意演习说,他们提出自娱说,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而不久前,汉斯·特贝和斯塔·阿特曼等又提出了一种新假说学习说。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如果给黑猩猩一根棍子,它们就会用棍子互相赶来赶去,像人们赶鸭子似的;也会用棍子去取挂着的食物。经历过这种游戏的黑猩猩,在今后生活中就容易学会使用棍子。同样,捉迷藏和追逐游戏,也使动物学会利用有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而约翰·贝叶和保尔·赖特认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贝叶注意到,西伯利亚羚羊的游戏带有明显的锻炼倾向:它们选择游戏场地时,似乎总是从实战出发,选择在坎坷的斜坡上奔跑追逐,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好像是在锻炼它们逃避敌害的能力。赖特发现,北极熊冬季生活艰难,要花很大力气去捕捉海豹、鱼类,过着紧张的流浪生活。到了夏季,冰雪消融了,北极熊转移到陆上生活,食物来源丰富了,它们不必为猎食而整天奔波,吃饱喝足了,就进行各种游戏,如摔跤、奔跑、追逐、滑坡等。这就使北极熊在食物丰富的夏季保持了身体的灵活和力量,这对于它们冬季捕食显然大有好处。因此,这两位学者提出锻炼说来补充学习说。 (有删节)

6.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动物的游戏行为,成为科学家在动物行为研究领域中争议的焦点。

B.某些科学家认为,动物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其紧张的竞争生活得到了某种调剂和补偿。

C.黑猩猩用棍子赶鸭子,是为了像人们一样游戏。

D.西伯利亚羊选择在陡峭的悬崖上跳跃,是在培养它们的冒险精神。

7.对文段中划线句子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说明北极熊的生活习性:冬季在冰面上紧张觅食,夏季在陆地上,吃饱喝足了就进行各种游戏。

B.为了说明北极熊的生存环境:冬季生活艰难,要花大力气捕食,夏季食物来源丰富,不必捕食而整天奔波。

C.为了说明北极熊在夏季游戏的原因和作用:因为夏季不必为猎食而整天奔波,所以有精力进行游戏;游戏使它们保持了身体的灵活和力量,有利于冬季捕食。

D.为了说明北极熊捕食的方式和食物的种类:以追逐的方式捕食海豹和鱼类。

8.下列对文段内容要点的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演习。

B.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游戏行为不是演习,而是自我娱乐。

C.特贝和阿特曼认为,动物游戏行为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

D.贝叶和赖物认为,动物游戏行为并不是学习,而只是锻炼。

参考答案:

6.B

7.C

8.D

学习就是重复作文

浅析婴幼儿食品安全标准问题

婴幼儿吃水果全解析

六一婴幼儿游园方案

婴幼儿常见疾病与护理

婴幼儿产品的创业项目有哪些

对于重复的思考

论文重复率修改

重复的力量作文

形容重复的成语

婴幼儿的重复阅读行为(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婴幼儿的重复阅读行为,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