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下语言知识目标的达成

时间:2023-01-20 04:12:49 作者:小干脆面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小干脆面”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下语言知识目标的达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下语言知识目标的达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下语言知识目标的达成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 杨李花

邮编:312000 电话:0575--5858181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英语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本文试就语言知识这一课程目标的达成谈谈高中英语教学的训练策略。

高中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英语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

一、语音的训练

语音教学是英语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语音目标的要求,我们在口头表达训练中努力要求学生做到语音、语调自然和流畅。在对基本读音的训练中,把训练重点放在元音字母组合、辅音连缀和成节音的读音上。我们采用教师范读、使用音像带、多媒体光盘等手段不间断地训练学生正确处理单词和句子的重音,引导学生高度重视连读、失去爆破、弱读和同化等读音的变化,训练学生掌握语调和节奏,并根据语音、语调了解话语中隐含的意图和态度。为了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发音,区别不同的音素,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学生学口语的兴趣,我们还多次进行绕口令比赛。如:

Peter Piper Picked a peck of pickled pepper.

Did Peter Piper pick a peck of pickled pepper ?

If Peter Piper Picked a peck of pickled pepper.

Where is the peck of pickled pepper Peter Piper Picked ?

(有人认为,如果一口气能背诵上面绕口令,打嗝可自动消失)

另外,我们通过朗读、演讲等形式要求学生掌握语音技巧,并初步了解英语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在教学中,我们也注意了区别与比较主要英语国家的英语语音差异。

二、词汇的训练

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关键。针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词汇目标(七级)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十分注意把掌握词汇的方法教给学生,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技巧。如根据上下文猜词法、兴趣记忆法、形义联想法、利用词根词缀法、最佳时间记忆法等,重点培养推知遇到的不认识的新词词义的能力。如我们用“描述提示法”介绍stirrup时,教师作了下列提示:A stirrup is silver. A stirrup is strong . A stirrup is made of iron . A stirrup has a flat bottom . We can find a stirrup on a horse . A stirrup is used to put your foot into when you ride a horse .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能理解英语话语中词汇表达的不同功能、意图和态度等,能运用词汇给事物命名,进行指称、描述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能学会使用25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了解英语单词的词义变化以及日常生活中新出现的词汇。

三、语法的训练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语法目标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把语言的形式、意义和用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了解和掌握语法的表意功能,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24个知识能力点进行认真的语法教学,并实施分级要求。如我们把过去将来时、将来进行时、过去完成时,主从复合句中的主语从句、表语从句以及间接引语、省略、倒装、强调、虚拟语气等定位在“理解”的一级,其他知识能力点则定位在“理解并掌握”一级。在训练中,我们要求学生掌握描述时间、地点和方位的常用表达方式,理解并掌握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的常用表达方式,能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描述事物,简单地表达观点、态度或情感等。我们注重训练学生掌握语篇中基本的衔接和连贯手段,并根据特定的目标有效地组织信息,教给学生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如:

四、功能的训练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功能意念目标的要求,我们从社会交往、态度、情感、时间、空间、存在、特征、计量、比较、逻辑关系以及职业等11个方面,通过教学互动,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有侧重的训练。在训练中,我们强调学生要了解日常交际功能的主要语言表达形式,在语境中恰当地理解和表达问候、告别、感谢或介绍等交际功能,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如发表意见或进行判断,运用已学过的功能项目有效地表达情感、意图和态度等。如:

五、话题的训练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话题目标的24个项目内容要求,我们逐条对照,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分级、分阶段、分内容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训练。我们先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项目进行训练(如个人情况,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周围环境,日常活动,学校生活,购物,饮食、节假日活动,天气等),然后对比较抽象的、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话题项目进行训练(如世界与环境,科普知识与现代技术,热点话题,社会,文学与艺术等)。在训练中,我们要求学生熟悉个人、家庭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话题,熟悉我国一般社会生活的话题,进一步熟悉有关日常生活、兴趣爱好、风俗习惯和科学文化方面的话题,了解英语国家有关日常生活习惯的话题等等。我们结合我们正在进行的市级规划课题的实验研究,训练学生积极开展英语课外泛读活动,拓展学生知识面,积累有关泛读材料,收到明显效果。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公民的英语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阶段的英语教育是培养公民英语素质的主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高中阶段的英语教育具有多重的人文和社会意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自然延伸,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英语语言知识的训练应该立足于学生对这几方面的发展需求。

参考资料

《外语教育心理学》,胡春洞、王才仁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学习学通论》,林明榕主编,文苑出版社(1990)

《怎样教好英语》,吴道存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实用英语语法》,张道真主编,商务印书馆(1979)

篇2: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下情感态度目标的达成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 杨李花

邮编:312000 电话:0575--5858181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英语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本文试就情感态度这一课程目标的达成谈谈高中英语教学的训练策略。

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在高中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通过英语课程使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意识,拓展国际视野。

根据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目标(七级)的描述,我们要求学生能保持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主动参与有助于提高英语能力的活动。有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沟通与表达。在英语学习中有较强的自信心,敢于用英语进行交流与表达。能够克服英语语言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主动向他人求教。在英语交流中能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感情,在学习中有较强的合作精神,愿意与他人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在交流中用英语简单介绍祖国文化,理解并尊重异国文化,体现国际合作精神。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根据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的这一目标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有意识的、持之以恒的训练。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动因和力量,它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根据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原理,英语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习得过程,它涉及各种因素。雅克博维次(Jakobovits)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影响英语学习的几个重要因素中,动力占33%,才能占33%,智力占20%,其他占14%。因为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所以英语学习者首先要有一种学英语的强烈愿望,从主观上产生一种动力,然后才能在行动上付诸实施。我们注意正确处理调动学生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重在调动内部动机,因为内部动机来自个人对所做事情本身的兴趣,英语学习活动本身就是学习者所追求的目的,如求知欲、好奇、兴趣、爱好或为了表现自我等。我们也注意调动学生的外部动机、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和成就动机等等,并有针对性地提供这方面的诱因,如对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高分、奖励、升学等,使学生赢得自尊,鼓励学生学好英语。在教师方面,我们要求所教内容对学生有价值,如果所教内容对学生不适宜,就会降低、挫伤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因为兴趣可以使大脑皮层处于优势兴奋中心,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才是高效率的。在教学过程中,兴趣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润滑剂,它推动着学生去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从而使身心健康发展,情操得到陶冶。随着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的日益加深,课堂教学结构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以及时代对社会成员素质要求的改变,对提高教学对象在教学活动中的兴趣的研究,已成为席卷全球的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英国斯宾塞的快乐教学理论,欧美活动教学的研究,苏联游戏教学的实验,以及法国的自然阅读教学法等等,已先后介绍到国内。提高学生学英语兴趣的教学实践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权力主义在教师的教学观念上和对学生态度上留下的烙印。强化英语教学的兴趣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我们除注意建立融洽的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外,还注意了方法论的研究。如对直观教学的研究,我们强调教师教学语言的生动、鲜明、准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借助图片、板画、实物、模型乃至多媒体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即兴表演,组织竞赛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结合教材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游戏,进行Tongue Twister,讲一些有趣的单词(如回文:madam;顺倒读:part/trap;调字母位置:cheat/teach,state/taste),讲一些英语成语、谚语(如讲到time时举下列成语:at a time在…时候, at one time一度, at the time那时候, at times有时候, at all times在任何时候;等。谚语如:“Nurture and good manners make the man.”教养和礼貌乃立身之本;等),猜一些英语谜语(如讲单词teapot时,插一个谜语: What begins with T, ends with T, and is full of T ?)等等,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我们还注意了兴趣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层次性,努力引导学生完成“无趣-有趣-乐趣-志趣”的艰苦的心理历程,使英语教学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高度和谐的统一。

三、强化学生的合作精神

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英语素养,英语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高中英语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学生对应用性目标、审美目标、探究性目标可能各有侧重,教师应指导、帮助学生实现目标。在这一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就显得十分重要。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班内、校内、校际的英语沙龙、英语演讲等合作学习活动,积极参与讨论、辩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与沟通,学会协作与分享。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十分注意营造这种合作学习的氛围,提高了英语学习的效率。

四、培养学生的意志、自信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意志行动具有三个特征:自觉地确定目的,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以随意动作为基础。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意志的几个基本品质,即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我们要求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步骤地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以实现预期的目标,注意克服动摇性和一意孤行;要求学生善于明辨是非,深思熟虑,在需要立即行动时果断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注意克服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要求学生有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顽强学习,不因偶遇小挫折便望而却步,有所失败而气馁,注意克服不作理性思考而一意孤行,或见异思迁,虎头蛇尾;要求学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注意克服在实际行动时的消极情绪和冲动行为。在培养学生意志力的同时,我们也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相信,只要有正确的目标,加上科学的学习方法,辅之以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把英语学好。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公民的英语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阶段的英语教育是培养公民英语素质的主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高中阶段的英语教育具有多重的人文和社会意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自然延伸,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情感态度目标达成的训练应该立足于学生对这几方面的发展需求。

参考资料

《英语教育心理学》,胡春洞、王才仁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学习学通论》,林明榕主编,文苑出版社(1990)

《怎样教好英语》,吴道存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实用英语语法》,张道真主编,商务印书馆(1979)

《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心理语言学》,朱曼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篇3: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下语言技能养成的训练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 杨李花

邮编:312000 电话:0575--5858181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本文试就语言技能这一课程目标谈谈高三英语教学的训练策略。

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听、说、读、写四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读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训练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高中阶段听、说、读、写的训练应该立足于学生对这几方面的发展需求。

一、听说技能目标达成的训练

根据高中英语新课标有关语言听说技能的目标描述,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积极为学生创造听说的条件和机会,尽可能让学生接触英语和使用英语,设法创造一个语言交际的环境,学生能在日常交际中对一般的询问和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能就一般性话题进行讨论,能根据话题要求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具体的听说训练有:

1、选择适当的课堂教学方法,如情景交际法、视听教学法、发现法、讨论法等,给学生以更多的练习机会。我们要求学生根据话题稍做准备后,能有条理地作简短的发言,每节课要使学生感到是他们自己的课,杜绝教师采取说个不停的翻译课进行听说教学,在课堂上尽量少纠正学生的错误,学生说话出了错,不必大惊小怪,特别是在学生讲话时突然打断进行纠正,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我们坚信,敢讲又不怕出错,要比怕出错不敢讲好得多。

我们不仅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讲英语,还鼓励在课后多说英语。“Before you can write good English, you must speak good English. Speak what you have read in the book. Speak much, speak often, and you will get more and more fluent in good English speech.”(林语堂)

2、听听画画。我们要求学生能听懂操作性指令并能根据要求和指令完成任务,由教师范读课文或给学生听一段材料录音,学生根据所听材料内容画图画。由于听力水平不一样,学生画出来的图画会千奇百怪。教师重复已念内容,学生纠正所画图画后,教师出示自己画好的图画,再进行分析、综合。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训练学生听力,培养学生兴趣。

3、听故事。我们要求学生能听懂正常语速听力材料中对人和物的描写、情节发展及结果,材料选择尽可能适合学生水平,尽量少出现生词,教师读第一遍时尽量慢一点,在学生逐渐了解这个故事后,就加快速度,遇关键处稍停顿一下,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4、组织四/三/二活动,训练学生听说能力。我们将全班学生组成双人组训练,一个作为说者,一个扮演听者。第一轮,讲者对一个话题(可自由选择)讲4分钟,而他的伙伴只是听;讲者移动位置,听者不动,这样听说双方的对象都换成了新的,这次只讲3分钟;讲者再移动位置,听者仍不动,这次只讲2分钟。第二轮,听者、讲者互换角色,仍按上述办法进行(时间设定也可以采用由少到多的方法)。讲话者受到时间限制,这样流利就成为该活动说话训练的目的,通过提供重复机会和减少时间来表达同样内容的挑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锻炼表达能力。我们要求听者能识别对话中的重要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内容并能抓住要点,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态度。这样就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

5、编故事。我们把这个活动分为三步。第一步,给一个统一的故事开头,如:“A man is walking down the street……”,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学生快速接着往下续说一句他愿意说的话,每一小组由一人记录每个人续说的话。第二步,在小组里讨论这个故事,并确定故事标题。第三步,每组选一个代表在全班朗读自己组编的故事。由于各组编出的故事内容各异,往往会收到很好效果,引起学生英语听说的兴趣。

二、“读”的技能目标达成的训练

根据高中英语新课标有关语言阅读技能的目标描述,我们要求学生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能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意图;能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理解词义意义;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能根据需要从网络等资源中获取信息;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刊或杂志;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3万词以上。

克拉克(Clark, L. H. 1976 )说过,每个教师都应该做阅读教师,都必须正视在上课时教学生阅读的必要性。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了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1、鼓励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多向自己提些问题,采用自我提高的阅读方法,来训练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2、注意阅读与口语的关系。学生要保证掌握有关的听力训练,形成阅读的前提,学生朗读等于是在“表演”说话,在辨认和理解文字符号意义的过程中,利用先前掌握的口语,就能迅速作出反应,加快阅读速度。

3、注意句子间的关系。在英语阅读中,学生有时对句子的每个单词都认识,但不知全句是什么意思。这时我们就注意分析句子,提醒学生注意标点符号用法、关联词语、句子间搭配、句子成分等。如:The way David thought of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OK. 这句应理解为:David thought of th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the way is OK. David thought of是定语从句,修饰th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也是定语,修饰the way.

4、检查阅读速度和理解力。为了督促学生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和理解力,我们定期进行检查。检查速度采用公式 (X÷Y)×6=Z 计算,式中X表示阅读字数,Y表示阅读时间的换算数(每10秒为一个单位),6即60秒钟(60秒合6个单位),Z表示阅读速度,即每分钟的阅读字数。检查阅读理解的最有效的办法是采用单项选择题测试。另外,阅读教材要区别对待,有的需仔细咀嚼,有的只需尝一尝味道。

5、阅读时在书上圈点标记。阅读理解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要充分理解文意,不能一目十行,而是要深入字里行间,边读边记,并把阅读标记做在书中相应位置,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多思考,加深记忆,还利于今后复习查阅。

6、采用多种阅读教学的方法。我们较多采用的阅读方法有引导阅读法、自读法、速读法、练读法、测读法等,教学效果较好。

三、“写”的技能目标达成的训练

根据高中英语新课标有关语言写作技能的目标描述,要求学生能用文章及图表提供信息并进行简单描述;能写出常见体裁的应用文,如信函、一般通知;能描述人物或事件,并进行简单的评论;能填写有关个人情况的表格,如申请表;能以小组形式根据课文改变短剧等。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训练:

1、在教师的指导下写作。英语写作与英语说话一样,重要的是它所表达的方式,它与母语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就会出现大量的中国式英语。在修改学生写作时,我们把重点放在写作的技巧、表达方式的多样化、词汇的高级等方面。

2、记笔记。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这是阅读教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能“为以后知识使用储存信息,为所得信息从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形式提供机会”(内申,1995)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记日记;写信。坚持记英语日记,把每天想说的话、所发生的主要事情用英语记下来;写英语信给自己的同学师长,天长日久,就能收到水滴石穿的效果。

4、与阅读相结合。让学生在阅读英语材料后,不看材料,用英语写出材料大意,或用英语总结所读材料的内容。

5、掌握写作教学“控制-引导-自由”顺序。第一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活动,如进行一些填空练习或问题解答,抄写一些文章以学习一些写作技巧,学生的写作自由较少;第二阶段,学生有一些自由,但教师仍要给予指导,给学生定一些写作大纲,让学生自己写作文;最后阶段,学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主题,有较大的写作自由,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写日记、写信等。

高中阶段的英语教育是培养公民英语素质的主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生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高中阶段的英语教育具有多重的人文和社会意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自然延伸,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的训练应该立足于学生对这几方面的发展需求。

篇4: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合作学习探究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合作学习探究

郭亚阳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教学方法。本文尝试就新课标的目标理念与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及案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篇5: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合作学习探究

长期以来,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因此班级授课制就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虽然在知识传授方面有容量大、花费时间少等优越性,但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制约着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容易偏重讲授英语语言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语言行为的训练,这样极易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不能灵活地开展各种较为真实的语言教学活动;同步的课堂教学节奏无法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这种授课方式往往造成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产生两极分化,使不少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新课标积极倡导由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兴又广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一、新课标的目标理念与小组合作学习

国务院5月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20颁布的《全国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新《课标》)更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课标》第三部分关于情感态度方面还特别指出:“在高中阶段,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合谐的健康向上的品格。”

二、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形式

⒈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兴趣、能力、英语成绩等主要方面进行合理搭配,保证组内各成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及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学习小组可按两类方法来组建,一是学生自由搭配,二是教师来分组。一般来说,以第二种方式为主,更显合理。因为教师在熟知学生的前提下来编组,更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更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编组一般以4-6人为主,具体的小组规模可根据讨论议题而定。

⒉合理责任分工。责任分工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应尽量做到全员参与,责任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强调个人责任和小组集体责任。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小组长或教师根据每位成员的特征、特长把学习任务分配给各个成员,让每人去完成属于自己的部分责任;然后回到小组,大家共同处理和分析信息,提出问题和建议,共同配合,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

⒊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应该建立一种能促进学生作出个人努力且能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这种良性制约机制主要是合理的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能够将小组集体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三、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及案例

⒈小组讨论式。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在编排单元教学内容时确立了“一单元、一话题”的模式。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课文相关而且又能自由发挥和交流的话题,让学生在小组进行讨论,畅所欲言,使每一位参与者都得到平等练习机会。

⒉游戏竞赛式。交际游戏活动多种多样,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掌握语言。例如,在教学SEFC1B Unit13 Healthy eating时,举行分组的单词竞赛,让学生列举有关healthy food/junk food 英语单词。再如,在教学SEFC1B Unit16 Scientists at work时,先让小组成员中的一位想象某一位科学家或伟人,让组内其余同学用课文中的句型作猜测游戏,直到猜对为止。

⒊小组辩论式。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确定辩题,尤其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来激发学生的灵感,激活其思维。这样既能达到在情景中学习语言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SEFC1B Unit19 Modern agriculture中的 Speaking环节就提供了很好的辩论材料。笔者把全班分成两大组就“We should grow rice on the land”和 “We should build a factory on the land”进行正反方辩论,双方各派出四位选手参加。辩论会上,双方各执一词,针锋相对,气氛热烈,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⒋角色表演式。有些单元的内容本身就适合角色表演,如SEFC3 Unit7 A Christmas Carol.但即便不是课本剧,教师也可就某一课文内容让各小组成员发挥想象,创设情景,自编对话来进行角色表演。如在教学SEFC2B Unit19 The Merchant of Venice时,学生分别扮演了Portia、Bassanio、Antonio 、Shylock等角色,根据阅读内容适当添加了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这种课外小组的活动能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接受文化的多元性,发挥团体协作精神,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⒌读写一体式。新教材在每个单元后的workbook安排了listening、reading、speaking、writing task. “Healthy eating”, “Friendship”, “Music”, “Sports”等单元话题,十分贴近学生生活。笔者往往要求各小组先进行集中阅读,在掌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经过讨论和酝酿,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课后形成一篇文章,由各小组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相互纠正错误或教师抽样讲评。这是一种集阅读、写作、改错为一体的合作学习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⒍“启、预、论、结”模式。该模式适合于各阶段考试前的复习和高三复习,其目的既要使每个学生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来探索新知识,将所学的知识的不同部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形成良好的、统一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在头脑中建立一个个单独的储藏室;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学能力,并使其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启――教师以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学情”为出发点,做出客观分析后,确定最佳的“学”起点,选择最适宜的启发方式。

总之,以小组为单位的英语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学习理念,重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和团体合作的互助互补性;同时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因此,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实施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教学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②郭砚冰。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与评价[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

③罗猛。合作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在SEFC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

作者单位:惠安第三中学

篇6: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生的语言积累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生的语言积累

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更是强调了语言积累的重要性.本文从分析语言积累的心理学基础入手,概述了小学生语言积累的'途径、方法,并指出了搞好小学生语言积累对教师的几点要求,对小学生语言积累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 者:葛华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中心,天津,300384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 年,卷(期):2008 “”(29) 分类号:H09 关键词:小学生语言积累   心理基础   途径和方法   对教师的要求  

篇7: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评价模式探究研究方案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九级语言技能目标--写作能力的描述如下:1. 能用英文书写摘要、报告、通知和公务信涵等;2. 能比较详细和生动地用英语描述情景、态度或情感;3. 能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评述他人的观点,文体恰当,用词准确;4. 能在写作中恰当地处理引用的资料及他人的原话;5. 能填写各种表格,写个人简历和申请书,用语基本正确、得当;6. 能做简单的笔头翻译;7. 能在以上写作过程中做到文字通顺,格式正确。对学生的作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内容要点、语言使用效果、结构和连贯性、格式和语域以及与目标读者的交流。

目前,写作在高考中占有相当比重,写作得分是学生成绩拉开距离的重要项目。学生在写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内容不全,词不达意,主谓不一致,中文式英语,时态混淆,拼写错误,句式单一等。而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往往是这样的模式: “给出题目,提出要求,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外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之后上交给教师批改。教师花大量的时间批改,而学生的写作水平不见长进,收效甚微。这样的训练模式,往往使学生写作相当被动,缺乏积极主动性和写作的热情,同时使广大教师任务繁重,埋头批改于学生作文的语法和词汇等细节性错误,形成了“学生听到写作心烦,教师见到习作头痛”的现象。在写作的评价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传统教学中,评价只有教师来实施,作文的评价模式(终结性评价)单一,而且往往只是教师评价学生。这使评价少了民主性多了独断性,少了全面性多了片面性,使一部分学生丧失了写作的兴趣和信心。而缺乏有梯度的训练,使得学生虽然写的多,却不见长进。

要转变这种现状的出路在于革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自主学习指的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通过自主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获得深层次的体验,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不仅能使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受益匪浅,而且能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自主学习的引入,将优化写作学习过程。而对自我的写作能力评价,会使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写作现状,从而明白努力的方向,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教学活动当中。

合作学习要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实验证明,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教学中的人力资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而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帮助和同伴评价会更有利于学习的提高。所谓同伴评价,实际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它是格式塔学派创始人考夫卡(Kafka ,k)提出的“群体动力理论,”它包括二种形式:同位反馈(peer response)和同伴评审(peer editing).同伴反馈运用于写作过程的初始和中期阶段,即学生先相互讨论,分析题意,概括要点,接着学生进行独立写作。之后,再讨论,修改的过程。这个时候,重点是放在文章的构思和文意上。反复讨论后,再进行同伴评审阶段,即让学生以批评的眼光审阅自己及他人的作品,此时的重点应在用词和表达上。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写作中的运用将会极大促进学生写作的能力。另外探究学习也是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和接受性学习相比,探索性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写作要求更高。

在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评价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教师只注重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新课程必须实现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相结合,重视学生的自主能力,积极参与写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思想与能力。

正如造房子需要设计图纸。而写作评价(the evaluation of writing)也要设计合理的结构与框架。也就是说要有评价理论模式。评价理论主要是阐述根据教学目的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行为变化进行比较,并利用作业测量判断教学质量的高低,获取反馈信息,为调整教学过程和教学决策提供依据。写作理论评价就是在写作的过程中,运用理论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判,它的目的是让学生提高写作技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外语成绩的能力。写作评价理论模式的建立将为外语教育工作者在英语写作教学方面提供一个方向。但写作评价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能力水平,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探究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写作过程,积极从事各种探究活动,并形成一套写作技能,所以根据写作的评价理论模式与探究的特点,要求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多样化,而且要对学生的写作结果进行公正、准确的评价,不应凭主观印象。

1934年,美国泰勒提出了评价概念和模式。他指出:教育评价的历程是一种测定教育目标在课程和教育方案中究竟被实现多少的历程。评价方法不再局限于笔试,而扩展到观察记录、问卷、访谈、活动记录、收集作品等。测试范围不再局限于智力方面,而涉及了学生内隐的情感和思想方面。1966年斯塔弗宾提出了使整个评价领域为之震惊的CIPP模式。他认为评价是一种划定(delineating)、获取(obtaining)、报告(reporting)、应用(applying) 叙述性与判断性信息的过程。对评价对象加以评估的层面包括:目标、设计、实施和影响,这四个层面分别由背景(context) 输入(input) 过程(process) 结果(product) 评价加以评估,简称为CIPP 模式。“形成性评价”的概念是由斯克里文在其《评价方法论》(1967)中首先提出来的。所谓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就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引入有利于英语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有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健全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教育评价起步较晚。1984年我国加入“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1990年,《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走向规范化。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教育界掀起了研究和开展评价的热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评价的单一化是较突出的问题。这使得评价不全面,而且未能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评价就不能很好地起到推进学习的作用。

所以,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如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评价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激励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而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实行学习方式的变革,正在成为新时期高中英语教学的主流。

我校系浙江省三级重点中学,面对新课改形势,为能使我校外语教学继续保持一贯的优势并有所突破,我们进行了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意识普遍较差。特别是写作方面,问题更多。因此,寻求一种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高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全面提升英语教育质量,是我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符合新课改精神的要求

有鉴于此,我们尝试把评价引进到英语写作教学中。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恰当运用形成性评价,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入手,制订协作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培养方案,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通过建立学生档案袋portfolio,使学生对其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阶段性或任务型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就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自主学习的能力,取得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

同时,通过分层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的喜悦。分层评价模式的建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将起极大的推动作用。渐进式的写作训练模式和评价的结合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弱势,经过训练,稳步提高写作能力。而合作学习中同伴互评和小组互评,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命性,有助于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竞争意识,增进友谊,培养亲社会行为。通过评价,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使我校英语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同时,课题研究可为为数众多的同类兄弟学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其应用前景是很广阔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实验与研究,探索出一种具有针对性、实效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符合课程改革精神,具有浦江二中特色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通过写作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有效促进我校学生英语写作自主学习能力和小组的合作精神的形成和提高,从而提升我校英语教育质量。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1.进行高中学生写作的学习情况研究,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运用档案袋评价。在传统的评价中,测试或考试对学生而言具有相当的神秘性,从标准的制定、试题的选择直到分数的评判,学生完全被隔离在外,学生没有权利参加这些活动,只有被动地等待老师的评价与检测。档案袋评价与此截然不同。由于要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取得的成就,学生成为选择档案袋内容的一个决策者,从而拥有了判断自己质量和进步的机会。学生对评价拥有了一定的参与权,这样就不会因为惧怕评价而排斥对自己的评价了。档案袋里放有:问卷调查,自我评价,阶段性自我评价(月评价,学期评价等),阶段性同伴评价,进步卡,阶段性预期目标,自认为最优秀的作品。其中评价分为写作能力与写作习惯评价两个方面。

2、写作教学分层评价体系研究 将实验班的学生按照写作能力的不同分为A、B、C三等,设计不同要求的评价的表格,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随着写作能力的提高,逐渐过渡到较高层次的评价要求(设立“进步卡”),直至最终的评价标准:高考评分标准。但在阶段性评价中,特别是学期统一考试中,采取同一评价体系。两者得完美结合。

3、写作教学评价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运用各评价表格自行对照,有意识地在平常写作中追求较高质量的作品。找出自己写作中的薄弱环节,做有针对性地训练。

4、写作教学评价与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在写作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拿到任务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拟定写作的初步方案:如哪些内容要点、可能用到的短语和句型、时态、要避免的错误等,各自写成之后,参照评价表格相互批改,指出文中优美之处,互相学习。归纳多错之处,作好记录和评价,讨论解决方案。各小组对写作能力和写作习惯作互评,评选优秀学习小组等。

5、单句翻译等各种形式和各类体裁文章的渐进式评价模式实验研究 在该研究中,针对学生常出现的写作错误,采用集体备课,编制各类与课文相关或写作中常用的单句翻译(简单句、复合句、一句多译、常用模仿句等),单句改错,连词成句,连句成文等各种形式以训练和提高学生写作基本功。在训练过程中,假如有学生不能完全掌握,评价不满意,则可以自行申请所需材料,强化巩固,直到评价过关。各类体裁的书面表达训练由简到难,循序渐进。设置各评价表格让学生有参照的标准。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课题研究的思路是:认真研究和思考现今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运用评价培养学生写作学习能力教学模式进行探究,结合新课程理念,边研究边实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模式,积极稳妥地开展较大规模的实验研究。在适当的时候,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来校指导帮助,力争能推出全县、乃至全市公开展示课。

课题研究方法:观察,记笔记,测验,问卷调查,访谈,对比实验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法,对参试学生在统测中的学习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真实有效的研究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研究报告、研究论文、写作训练教材,各类写作教学的评价表格,学生档案袋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06年9月-2007年10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年8月-2006年10月)

本阶段主要工作是:

1.成立研究小组,开展课题论证

2.撰写研究方案,培训相关人员

3. 提交立项申请

4.举行开题报告会

5.进行小样本实验研究

第二阶段: 实验阶段(2006年10月-2007年5月)

本阶段主要工作是:

1.进行对照班级实验研究

2.各专项研究按计划开展研究。

3.课题组做好协调、统筹工作

4.收集、整理、分析各种研究资料

5.作好阶段总结,提交中期结题报告

第三阶段: 结题阶段(2007年7月-2007年10月)

1.撰写研究报告、研究论文

2.归纳研究成果,编印成果专辑

3.提交结题申请

七)、课题研究人员的分工

王玉艳 负责写作教学课评价模式研究设计。负责课题研究与实施的策划、安排,人员培训。负责撰写研究方案、开题、结题报告和研究报告、成果总结。

曾 兴 高中英语写作各类文章体裁评价模式体系研究

鲁 静 写作教学中学生学习常规研究,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定量分析。

郑悦倩 写作教学中评价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楼迎红 不同写作层次学生不同的评价模式探究

钟红英 写作教学中单句翻译等能力评价模式研究

郑欢婷 英语写作教学评价与小组合作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研究

为使课题有序进行,特聘请以下专家为研究顾问:

八)、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课题组参研人员均为学校中青年教学骨干,均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多有发表科研论文,因此,该课题组组成人员完全有能力进行该课题的实验与研究。

该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周工作量均不超过10课时,每周的双休日,一年拥有寒假和暑假,加之学校大力支持教育科研,会根据情况调整参研者的工作时间。该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的研究时间绝对是有保证的。

学校在办公室配备了电脑,为多渠道、全方位的学习和研究活动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和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Pergamon Press, 1981.

2.Gardner D and Miller L.. Estabi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Cambridge:CUP,1999.

3.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尹世寅 赵艳华 《新课程: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5、杨九俊《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6、丁朝蓬《高中新课程评价》天津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5

7、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 《普通高中新课程评价指导》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8、梁平《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9.庞维国.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郑金洲 《自主学习》福州,/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11.肖飞.<学习自主性及如何培养语言学习自主性>/J/北京:外语界,2002(6)。(

12.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13.龚亚夫、罗少茜《英语教学评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4、Popham, W.J.《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15.吴立岗 《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16.杨开城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7.裴新宁 《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设计》 /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8、肖远军《教育评价原理及应用》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新课程标准

仓库目标达成总结范文

新课程标准下练习设计的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之我见

教你如何快速达成自己的目标

销售目标达成的计划和措施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下构建新课型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的多模式语文教学课堂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下语言知识目标的达成(集锦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下语言知识目标的达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