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陶桃陶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父芥川龙之介阅读答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父芥川龙之介阅读答案,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目录
篇1:芥川龙之介简介
芥川龙之介
姓名:芥川龙之介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93年3月1日
国籍:日本
芥川龙之介(akuta ryonosuke)生于明治二十五年(1893年)三月一日,由于是辰年辰月辰日辰时,所以起名为龙之介。
小学时芥川的成绩就非常优秀,尤其显示出了文学方面的才华,四年级时就做出了很有水平的俳句。他非常喜欢读书,尤其喜欢德富芦花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马琴·近松等的江户文学,《西游记》和《水浒传》。
上大学后,他和高中时期的同学创办了第三次《新思潮》。此后受到失恋的影响,创作了以虚无感为背景的《罗生门》。
后来他经人介绍参加了夏目漱石举办的木曜会,受到漱石的赏识而成为他的门生。过了五年,第四次《新思潮》创刊,发表了小说《鼻》“芥川是时代的牺牲品,他身背负着世纪末的渊博学问,不堪忍受旧道德的重荷,在新时代的黎明中倒下了”。也就是说,芥川龙之介不满社会对自我的重压,又无力抗争,最终企图在调和两者的矛盾中来实现自己的人生。
芥川龙之介的人生观的形成,重要的方面是由于他的成长处在明治末期到大正时期充满激荡与平和,闭锁与明朗对立的历史时期,面对的是“时代闭塞的现状”。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境况,使他陷入人生苦恼的深渊,同时他又不堪忍受现实的丑恶,作为人生的旁观者,为了埋头观照现实,他又不得不从精神上用合理主义武装自己,期望使自己成为一个“精神上的强者”。他出于对资本主义体制、道德和现代社会的种种束缚的不满,因而对马克思主义抱有一定的兴趣。但他不相信通过与资本主义斗争能够改变人的命运。可以说,他的世界观是基于个人主义与合理主义,对于社会和人生采取一半肯定、一半否定的态度。他的《某傻子的一生》、《侏儒的话》就是他解剖自己的世界观的自白书。在这篇自白书中,他既承认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并攻击现代的社会制度,但却又害怕他们所蔑视的社会。所以他强调“最光明的处世方法是既蔑视社会的因袭,又过着与社会的因袭不相矛盾的生活”《某傻子的一生》。他为此常常苦恼于宿 命,他“一半相信自由意志,一半相信宿命;一半怀疑自由意志,一半怀疑宿命”。“古人将这种态度称作中庸。我相信,如果没有中庸之道,就没有任何幸福”《侏儒的话》。可以说,以中庸之道来统一自由意志与宿命的矛盾,是芥川人生观的核心。
芥川谈及这个问题时还说过这样一段话:“血统、境遇、偶然-一主宰我们命运的毕竟是这三者”《侏儒的话》,所以决定他的命运的,“四分之一是我的血统,四分之一是我的境遇,四分之一是我的偶然--我的责任只是四分之一”《暗中问答》。
换句话说,他只有四分之一的能力来主宰自己的命运,实际上他已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于是企图笃信基督教来再找精神的寄托,但现实的压迫使他受到更火的折磨,他无法再相信上帝能创造奇迹来解救他的不幸的命运。干是于1927年三十五岁上,他抱着“希望已达之后的不安,或者正不安时的心情”(鲁迅语),以服致命的安眠药自杀的方式,结束风华正茂的年轻的生命。
篇2:芥川龙之介的名言
1、人生比地狱还地狱。
2、道德的损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
3、人生就好比一盒火柴,如果很小心翼翼的对待它,是有些可笑的;可是如果不认真对待它,又是很危险的。
4、我们的生活所需的思想,也许在三千年前就思维殆尽。我们只需要在老柴上加新火就行了。
5、天才的悲剧地于被小而舒适的名望所束缚。
6、人生往往是复杂的。使复杂的人生简单化除了暴力就别无他法。
7、士兵在长期征战的生涯中以军为家。
8、任何事物都不及“伟大”那样简单。
9、最为贤明的生活方式是蔑视时代的习惯,同时又一点也不违反它地生活着。
10、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一方面轻蔑一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另一方面又丝毫不破坏风俗习惯。
篇3:芥川龙之介的名言
1、关于中国:萤火虫的幼虫吃蜗牛的时候,它不是把蜗牛一下子都杀死,而是为了总吃新鲜肉而使蜗牛麻痹。从我们日本帝国直到列强,对中国的态度和萤火虫对蜗牛的态度毫无二致。
2、关于倭寇:倭寇表明了我们日本人有能力和列强为伍。我们在盗窃、杀戮、奸淫这些方面,绝不落后于那些来寻找黄金岛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吉利人。
3、关于士兵:理想的士兵必须绝对服从长官的命令。所以理想的士兵必须失去理想。绝对服从就是绝对不负责任,必须喜欢不负责任。
4、关于奴隶:称暴君为暴君,那是危险的;但是称奴隶为奴隶,也是同样危险的。
5、关于男人:男人从来都是工作重于恋爱;巴尔扎克给汉卡斯伯爵夫人的信上说:“这封信如果按稿酬算,不知道要超过多少法郎。”
6、关于天才:天才和我们只有一步之遥,但是为了理解这一步,必须了解“行百里者半九十”这个超数学。天才的另一面是他拥有引起丑闻的才能。
7、关于老好人:老好人和天神一样,可以和他说有趣的话题,也可以对他发牢骚,当然他存不存在都无所谓。
8、关于作家:不论他是什么城市的人,他必须在灵魂深处坚持他是一个野蛮人。
9、关于鹳鸟:你不想把你脖子上的领带解下来吗?
10、关于狐狸:你发什么脾气?你这个专当围脖的家伙。
11、关于企鹅:你这落魄的侍者,你的眼前是不是经常浮现你去年工作过的大餐厅?
12、关于枭:这是我老太太养的猫么?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长了翅膀。
13、关于羊:有一天,我把各种各样的`书给圈里的羊吃了,圣经、唐诗选等等,但是只有其中一种,他们怎么都不吃,那就是我的小说集。
14、最聪明的处世术是,既对世俗投以白眼,又与其同流合污。《侏儒警语》
15、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一方面轻蔑一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另一方面又丝毫不破坏风俗习惯。
16、我们的生活所需的思想,也许在三千年前就思维殆尽。我们只需要在老柴上加新火就行了。
17、人生往往是复杂的,使复杂的人生简单化除了暴力就别无他法。
18、最为贤明的生活方式是蔑视时代的习惯,同时又一点也不违反它地生活着。
19、天才的悲剧地于被小而舒适的名望所束缚。
20、道德的损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
21、关于强弱:强者不怕敌人,却怕朋友,出手一击打倒了敌人倒无关痛痒,但对于在不知不觉间伤害了的朋友,却会感到情同骨肉般的恐怖;弱者不惧怕朋友,却怕敌人,因此他们到处都发现虚构的敌人。
22、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莱尔。
23、任何事物都不及“伟大”那样简单。
24、士兵在长期征战的生涯中以军为家。
25、家将把刀插进鞘里,左手按着刀柄,冷冷地听着,右手又去摸摸脸上的肿疱,听着听着,他就鼓起勇气来了。这是他刚才在门下所缺乏的勇气,而且同刚上楼来逮老婆子的相比,是另一种勇气。他不但不再为着饿死还是当强盗的问题烦恼,现在他已把饿死的念头完全逐到意识之外去了。《罗生门》
26、我们最想引以为豪的是我们没有的东西。傻子总认为除他以外的人都是傻子。《河童》
27、人生比地狱还地狱。
28、人生就好比一盒火柴,如果很小心翼翼的对待它,是有些可笑的;可是如果不认真对待它,又是很危险的。
29、关于良心:良心并不像我们嘴上的胡子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一国的国民百分九十以上是没良心的。
30、关于正义:按照日本的报纸:“日本两千年来总是正义的朋友”,似乎正义从来没有和日本的利益发生过一次矛盾。
篇4:芥川龙之介名言名句
芥川龙之介名言名句
1、人生比地狱还地狱。
2、道德的损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
3、人生就好比一盒火柴,如果很小心翼翼的对待它,是有些可笑的;可是如果不认真对待它,又是很危险的。
4、我们的生活所需的思想,也许在三千年前就思维殆尽。我们只需要在老柴上加新火就行了。
5、天才的悲剧地于被小而舒适的名望所束缚。
6、人生往往是复杂的。使复杂的人生简单化除了暴力就别无他法。
7、士兵在长期征战的生涯中以军为家。()
8、任何事物都不及“伟大”那样简单。
9、最为贤明的生活方式是蔑视时代的习惯,同时又一点也不违反它地生活着。
10、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一方面轻蔑一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另一方面又丝毫不破坏风俗习惯。
篇5:芥川龙之介的读书笔记
芥川龙之介的读书笔记
前两天单纯读了读东西,实在是忙得没空理笔记(借口),今天正好将一直以来断断续续看的这本集子读完了,就将标记过的内容一齐整理下来。
芥川龙之介的故事,实在是不知该希望自己能看懂好,还是看不懂为好。见微知著,将那一点阴暗而见不得光的东西撕给人看,说是“撕”倒也不准确,因为他下笔毫无夸张激烈之意,不如说是“摊”给人看。
第一遍读时单纯觉得细腻而精巧,今晚整理笔记慢慢再看一遍,才有些后脊背发凉。单论《袈裟与盛远》这个故事,纯粹的恶,懦弱,不堪,错付爱情,低自尊感,我倒宁愿自己不知道作者在讲什么。也甚爱附录的两篇,一是《中国游记》,一是绝命书。当时是民国时期,作为外国人看中国事,笔下只是絮絮记录,味道则有些说不出的不堪,大概在混乱的历史时期,不必特意加重语气,单纯叙述现实就足够讽刺了。他的绝笔读完不知说什么好,只有平静,美与平静,并且不愿麻烦他人。
今晚上疯狂抄录笔记,乌乌泱泱五大页,捂着腰甩甩手,自己看着挺好看,实际上也有些逃避现实的意思。因为不愿意动手做最紧急而重要的事情,沉浸于很重要但不紧急的阅读中,如同一面铠甲,但是拖延着,拖延着,焦虑和压力只会越来越严重的。祝我有朝一日晋级现充2333333
篇6:芥川龙之介《橘子》全文阅读 (感人温情)
冬天的一个夜晚,天色阴沉,我坐在横须贺发车的上行二等客车的角落里,呆呆地等待开车的笛声。车里的电灯早已亮了,难得的是,车厢里除我以外没有别的乘客。朝窗外一看,今天和往常不同,昏暗的站台上,不见一个送行的人,只有关在笼子里的一只小狗,不时地嗷嗷哀叫几声。这片景色同我当时的心境怪吻合一的。我脑子里有说不出的疲劳和倦怠,就像这沉沉欲雪的天空那么阴郁。我一动不动地双手揣在大衣兜里,根本打不起精神把晚报掏出来看看。
不久,发车的笛声响了。我略觉舒展,将头靠在后面的窗框上,漫不经心地期待着眼前的车站慢慢地往后退去。但是车子还未移动,却听见检票口那边传来一阵低齿木屐的吧嗒吧嗒声;霎时,随着列车员的谩骂,我坐的二等车厢的门咯嗒一声拉开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慌里慌张地走了进来。同时,火车使劲颠簸了一下,并缓缓地开动了。站台的廊柱一根根地从眼前掠过,送水车仿佛被遗忘在那里似的,戴红帽子的搬运夫正向车厢里给他小费的什么人致谢--这一切都在往车窗上刮来的煤烟之中依依不舍地向后倒去。我好容易松了口气,点上烟卷,这才无精打采地抬起眼皮,瞥了一下坐在对面的姑娘的脸。
那是个地道的乡下姑娘。没有油性的头发挽成银杏髻红得刺目的双颊上横着一道道皲裂的痕迹。一条肮脏的淡绿色毛线围巾一直耷拉到放着一个大包袱的膝头上,捧着包袱的满是冻疮的手里,小心翼翼地紧紧攥着一张红色的三等车票。我不喜欢姑娘那张俗气的脸相,那身邋遢的服装也使我不快。更让我生气的是,她竟蠢到连二等车和三等车都分不清楚。因此,点上烟卷。
之后,也是有意要忘掉姑娘这个人,我就把大衣兜里的晚报随便摊在膝盖上。这时,从窗外射到晚报上的光线突然由电灯光代替了,印刷质量不高的几栏铅字格外明显地映入眼帘。不用说,火车现在已经驶进横须贺线上很多隧道中的第一个隧道。
在灯光映照下,我溜了一眼晚报,上面刊登的净是人世间一些平凡的事情,媾和问题啦,新婚夫妇啦,渎职事件啦,讣闻等等,都解不了闷儿--进入隧道的那一瞬间,我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火车在倒着开似的,同时,近乎机械地浏览着这一条条索然无味的消息。然而,这期间,我不得不始终意识到那姑娘正端坐在我面前,脸上的神气俨然是这卑俗的现实的人格化。正在隧道里穿行着的火车,以及这个乡下姑娘,还有这份满是平凡消息的晚报--这不是象征又是什么呢?不是这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的象征,又是什么呢?我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懒,就将还没读完的晚报撇在一边,又把头靠在窗框上,像死人一般阖上眼睛,打起吨儿来。
过了几分钟,我觉得受到了骚扰,不由得四下里打量了一下。姑娘不知什么时候竟从对面的座位挪到我身边来了,并且一个劲儿地想打开车窗。但笨重的玻璃窗好像不大好打开。她那皲裂的腮帮子就更红了,一阵阵吸鼻涕的声音,随着微微的喘息声,不停地传进我的耳际。这当然足以引起我几分同情。暮色苍茫之中,只有两旁山脊上的枯草清晰可辨,此刻直逼到窗前,可见火车就要开到隧道口了。我不明白这姑娘为什么特地要把关着的车窗打开。不,我只能认为,她这不过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因此,我依然怀着悻悻的情绪,但愿她永远也打不开,冷眼望着姑娘用那双生着冻疮的手拼命要打开玻璃窗的情景。不久,火车发出凄厉的声响冲进隧道;与此同时,姑娘想要打开的那扇窗终于咯噎一声落了下来。一股浓黑的空气,好像把煤烟融化了似的,忽然间变成令人窒息的烟屑,从方形的窗洞滚滚地涌进车厢。我简直来不及用手绢蒙住脸,本来就在闹嗓子,这时喷了一脸的烟,咳嗽得连气儿都喘不上来了。姑娘却对我毫不介意,把头伸到窗外,目不转睛地盯着火车前进的方向,一任划破黑暗刮来的风吹拂她那挽着银杏譬的鬓发。她的形影浮现在煤烟和灯光当中。这时窗外眼看着亮起来了,泥土、枯草和水的气味凉飕飕地扑了进来,我这才好容易止了咳,要不是这样,我准会没头没脑地把这姑娘骂上一通,让她把窗户照旧关好的。
但是,这当儿火车已经安然钻出隧道,正在经过夹在满是枯草的山岭当中那疲敝的镇郊的道岔。道岔附近,寒伧的茅草屋顶和瓦房顶鳞次栉比。大概是扳道夫在打信号吧,一面颜色暗淡的白旗孤零零地在薄暮中懒洋洋地摇曳着。
火车刚刚驶出隧道,这当儿,我看见了在那寂寥的道岔的栅栏后边,三个红脸蛋的男孩子并肩站在一起。他们个个都很矮,仿佛是给阴沉的天空压的。穿的衣服,颜色跟镇郊那片景物一样凄惨。他们抬头望着火车经过,一齐举起手,扯起小小的喉咙拼命尖声喊着,听不懂喊的是什么意思。这一瞬间,从窗口探出半截身子的那个姑娘伸开生着冻疮的手,使劲地左右摆动,给温煦的阳光映照成令人喜爱的金色的五六个桔子,忽然从窗口朝送火车的孩子们头上落下去。我不由得屏住气,登时 恍然大悟。姑娘大概是前去当女佣,把揣在怀里的几个桔子从窗口扔出去,以犒劳特地到道岔来给她送行的弟弟们。
苍茫的暮色笼罩着镇郊的道岔,像小鸟般叫着的三个孩子,以及朝他们头上丢下来的桔子那鲜艳的颜色--这一切一切,转瞬间就从车窗外掠过去了。但是这情景却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使我几乎透不过气来。我意识到自己由衷地产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喜悦心情。我昂然仰起头,像看另一个人似地定睛望着那个姑娘。不知什么时候,姑娘已回到我对面的座位上,淡绿色的毛线围巾仍旧裹着她那满是皲5裂的双颊,捧着大包袱的手里紧紧攥着那张三等车票。
直到这时我才聊以忘却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倦怠,以及那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
[芥川龙之介《橘子》全文阅读 (感人温情)]
篇7:芥川龙之介的名句警句
芥川龙之介的名句警句
1、人生比地狱还地狱。
2、道德的损害是良心的完全麻痹。
3、人生就好比一盒火柴,如果很小心翼翼的对待它,是有些可笑的;可是如果不认真对待它,又是很危险的。
4、我们的生活所需的思想,也许在三千年前就思维殆尽。我们只需要在老柴上加新火就行了。
5、天才的悲剧地于被小而舒适的名望所束缚。
6、人生往往是复杂的。使复杂的.人生简单化除了暴力就别无他法。
7、士兵在长期征战的生涯中以军为家。
8、任何事物都不及“伟大”那样简单。
9、最为贤明的生活方式是蔑视时代的习惯,同时又一点也不违反它地生活着。
10、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一方面轻蔑一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另一方面又丝毫不破坏风俗习惯。
篇8:芥川龙之介和我爸爸散文
芥川龙之介和我爸爸散文
一年前我接触到了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集《罗生门》,在翻到扉页上面观看芥川龙之介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看了第一眼之后,我恍惚以为那上面的是我爸爸,这让我吃惊不小。
说实话,我看到的芥川龙之介和我爸爸长的确实很像,至于是怎么个像法,你可能还无从想象,这样,我就有必要先说一下我见到的芥川龙之介到底是何模样。
我见到的芥川龙之介只是一个脖子以上的头部照片,这张照片是灰色的,灰色的就很能显示出一种过去的味道。这张照片上的芥川龙之介很年轻,大概在三十岁上下,也可能在二十五岁上下,我摸不准,总之他很年轻。一头浓密的黑发,有些长,有被风吹起来的感觉,不过还谈不上飘逸。他的脸很长很瘦,像一把利剑一样,两只眼睛斜视着前方,一只手搭在下巴上,整张脸表现出一种很微妙的微笑,你可能会看不到这种微笑,因为他笑的很轻微,像蒙拉丽莎的微笑一样。总的情况就是这样。而我说我从这张脸上看到了我的爸爸,正是如此,我爸爸长的和他极像,也是一张很长的脸,一头浓密的黑发,不过并没有芥川龙之介的头发长,但这也并不影响我从这张脸上看到我爸爸的影子。他们真是太像了,我感到不可思议。
在确定了芥川龙之介和我爸爸很像了之后,我就很认真的读起了他写的小说。我率先读到的是他的《鼻子》一篇,禅智内供的长鼻摆在脸上,不光影响形象,还有碍于吃饭的进行,怎么用竹板撑起来啦,怎么试用缩鼻法啦,又怎么让小沙弥站在鼻子上面踩啦,写的真是有趣极了,我整个儿连着读完两遍以后,大笑不止。我试想内供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可能有些胖,但个头不会太高,年龄在五十岁上下,光秃秃的大脑袋,像个肉色大冬瓜,那长鼻子摆在脸上又有几分像大象,平日里很挑剔,这样,内供就是一个脾气很臭的胖老和尚,这么一想,又回过头去再读一遍《鼻子》,就好笑的紧。在之后的好几天里,我脑中都充斥着一个长鼻子的胖和尚形象,让我心里乐了好些个天。
相较于《鼻子》的喜乐,《罗生门》一篇就有些阴沉和黑暗,甚至有些恐怖,我想象到的一副画面是这样的:在一个大雨滂沱的漆黑夜晚,漆黑的让人有些害怕,又时时伴有闪电,在罗生门下的地面上有一些水流在哗哗地流淌,掺杂在水流中的还有人血的'成分,这样,这些水流就是红色的,也可以说地面上流淌的是人血,不过这样不免有些恐怖。而门楼内的景象更令人胆颤,遍地都是一些个残缺的尸体,至于是怎么个残缺法,我想的有些过于厉害,不便多说。这些尸体都无一例外的暴露在夜雨中,有一两只野狗还在不停地撕咬着其中的某一具已经残缺不堪的尸体,而对于身在其中的那个小老太,则是整个罗生门下恐怖的汇集点,至于那个家丁,我想到的他可能是一个瘦高个的存在,行动敏捷,因为他很麻利的就扒下了那个恐怖小老太的树皮色儿的衣服,并一脚把她踹倒在地,三步并两步就挎到了楼梯口,之后一闪就消失在了夜空中,这样的敏捷又有些像武林高手,不过他的行径倒不是武林高手所为。总得情况就是这样。而对于我从中读出了什么道理,我觉得我没必要再说,读书这玩意儿,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体会,我不便多言,我要说的是我最直接的读到了什么。
最直接读到还有龙之介《毛利先生》一篇,毛利先生的滑稽和奇怪以及后来变得很博学的样子,让我想到了我的小学老师――麻鞋底老师。麻鞋底是我们给他起的外号,他和毛利先生有许多神似的地方,首先是他们的外在形象,都是一副看似彬彬有礼实际上却很滑稽的样子,而于他们的家庭环境我觉得是最相似的地方,毛利先生是“拿我来说吧,有两个孩子。那就得供他们上学呀,一上学呢,唉,一上学,学费呢?是啊,要交学费的呀”。而我们的麻鞋底老师也是有两个孩子,也是为了他们从很远的地方过来当老师。而对于他们后来都拥有了高尚的人格,这很不错。
让我对龙之介再一次刮目相看的是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就单说他《英雄之器》一篇吧,借汉军大将吕马童之口说了项羽其人终非英雄之器,“知天命,犹与天斗,方为英雄,项羽其人,乃一世之雄也”,真是说的妙极了。我由衷的赞佩他对项羽其人解读的这么透。
在《水虎》一篇中,我又看到了龙之介善于想象这一面。他无端的就创造出了地球上一个新的物种,而这个物种又让我相信真的存在。水虎有些像外星人,又有些像恐龙,把外星人和恐龙一结合就是我心中的水虎。他们的样子可能很怪异,但他们心地都很善良。而对于水虎国的这个存在,我想到它可能存在于像神话传说里的秘境之中,如果你想不来,就想一下桃花源的存在,水虎国和它是一个性质。有了这个性质,水虎国就是一个世外桃源的存在,而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水虎们就都是一些个无忧无虑的存在了,真让人感到高兴。
有了这些了解,又想到龙之介和我爸爸很像,我就多么希望他和我爸爸是兄弟啊,如果这个条件成立的话,那我就可以以侄子的身份向他当面请教一些个问题,我猜测他可能不愿意回答我,因为他很忙,忙着在写其它题材的小说。我就对他采取软磨硬泡战术,他拗不过我,就对我说上一些。说完之后,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会写出一些《大西门》《水豹》《毛豆先生》《胳膊》《英雄之剑》等一类的小说,你可能会说我在模仿芥川龙之介,但我坦言我没有,因为我和他是叔侄关系,我们的作品当然也会带有一些血缘关系的存在。真是不错。
篇9:芥川龙之介杜子春读后感
芥川龙之介杜子春读后感
芥川龙之介杜子春读后感芥川龙之介的《杜子春》,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如聊斋志异一般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有趣的奇谈,可是这小说却不同于童话故事,文章到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竖立白眉老仙人这个角色有什么作用?一连串的问题萦绕之下,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杜子春》共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中国《唐人传奇玄怪录》描写富家子弟杜子春的故事,另一个就是芥川龙之介在此基础上改编的日版《杜子春》。
相比之下,开头部分都是写富二代杜子春花完了祖上的家产,贫困潦倒无从糊口,这时一位仙人救助了他,结果他又再三重蹈覆辙,老人又接连几次赠与了他财富,直到两三次后他终于醍醐灌顶,有所感悟。
仔细观察,在《唐人传奇》中老人直接给他现金,并次次叮嘱他要有所悔改,最后一次还警告他说道:“再不改过自新,你就永远受穷吧”;而在芥川龙之介笔下,老人只是与他寒暄几句,让他在夕阳自己影子的头部、腿部挖土获得黄金,转眼便消失不见。且花费大量笔墨描写杜子春奢侈生活――连一些不面熟的亲戚都来参加他的宴会,在把他推向极点之后狠狠摔入谷底――穷到别人家连口茶都不肯给他喝,多么一个“穷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例子!更重要的是,老仙人又让他在夕阳下把影子脚步挖出黄金来时,杜子春自己拒绝了。由此可见《唐人传奇》中杜子春的感悟像是在老人劝告下引发的,而小说中描写的.是杜子春大起大落之后自己获得的感慨,衔接更加自然。
接着来看,《唐人传奇》中杜子春从此安居乐业自食其力,情节一大亮点悄然熄灭,不免有些落入俗套。后来又写杜子春为了报答老人,奉命来到云台峰协助仙人炼丹,()是否有些未完待续冗长了呢?小说却不同,杜子春厌恶了人间虚伪,不想再次落入尘世,恳求仙人收他为徒想成为仙人并被带到峨眉山,这样不是就顺畅符合逻辑了许多吗?
二者结尾也是天差地别,相同的两篇文章都描述仙人叫杜子春无论如何都不要发出声响,撇下他一人。杜子春的面前便显现出豺狼虎豹凶神恶煞魑魅魍魉甚至地狱的景象来,直到看见地狱里鬼怪折磨自己的亲人,他终于情不自禁喊出声来。好了,这里发生变化了,《唐人传奇》写仙人因此炼丹被打断,从此气愤地离开了杜子春,这好像有些跑题了吧,况且使白眉智者的形象瞬间变为暴怒的老头子,这个收尾我觉得简直不符合前文,若是这样杜子春岂不是变成铁石心肠的无情之人了么?而小说则差强人意,仙人出现景象消失,老人告诉杜子春――“如果郎君真不作声……我会立即取你的性命。”,因此“仙”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老人留给杜子春一个乡间田宅和几亩地,便又消失不见。
小说是《唐人传奇》的升华,芥川龙之介先是带我们领略了人间的虚伪无情,杜子春便提出想成仙的请求――其实这只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老人又考验他,他终于忍受不了鬼卒鞭笞父母而喊了出来,终没有成仙――人间冷酷,可真情自在,想着成仙逃避是没有用的。
羽化而登仙,这仙,不成也罢!
★ 父与子阅读答案
★ 龙 成语
父芥川龙之介阅读答案(精选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