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每天都吃很多”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浅论国际贸易中环境贸易壁垒问题,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浅论国际贸易中环境贸易壁垒问题,欢迎阅读与借鉴!
- 目录
篇1:浅论国际贸易中环境贸易壁垒问题
浅论国际贸易中环境贸易壁垒问题
摘要:介绍了国际贸易中存在的环保问题以及环境贸易壁垒的概念、特点及内容、形式,概述了环境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举例说明了我国创外汇较高的几个行业在国际贸易中因受环境贸易壁垒的制约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并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相结合提出了针对环境贸易壁垒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环境;贸易壁垒;国际贸易;限制;对策。
1、引言。
近些年我国环境破坏已经危机到外贸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环境贸易壁垒极大的影响着我国的外贸出口,如何跨越国际贸易领域中环境贸易壁垒这个障碍,确保我国外贸持续、稳定发展,须探讨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减少以环保为借口的环境贸易壁垒所带来的影响。
2、国际贸易中的环保问题。
随着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全球化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印证了环境污染无国界的说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许多国际组织及社会团体发起了国际性环保运动,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标准,成立了相关的非政府组织来推动国际范围内的环保。
国际上对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最初是在关贸总协定时达成的决议,全球各国不同的环境标准存在的区域差异性导致了环境与贸易间的矛盾。环境与贸易矛盾在社会分工产生与交换活动伊始便存在,表现为具有增长机制的贸易活动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具有稳定性机制的生态环境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且在国际贸易活动的强化和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恶化中被激化起来。各国为环保执行的限制或禁止出口的环境贸易措施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影响更甚。
3、环境贸易壁垒。
3.1产生背景。
近年来,出于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各国政府进行环境立法,实施环保措施,倡导绿色消费,制定了分门别类的环境贸易壁垒,特别是发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环境绿色法规法律,使得环境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开始发挥其作用[1]。
环境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最典型的是1991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其理由是为了“保护”海豚的生存。自此后许多国家开始仿效,环境贸易壁垒作为一种国际贸易手段正向法规化和国际化同步迈进[2]。
3.2概念及特征。
环境贸易壁垒又称绿色壁垒,是一种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某些国家借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所制定的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的环保标准,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的进口,以达到贸易保护目的。
环境贸易壁垒具有如下特征:(1)表现内容的合理性和表现形式的合法性;(2)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和实施中的传递性;(3)保护方式的隐蔽性;(4)实施效果的歧视性[3]。
3.3内容和形式。
3.3.1环境技术标准。
发达国家科技水平较高,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均以发达国家生产和技术水平制定,较少或者基本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因此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难以企及的,进而轻易地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排斥在发达国家市场之外。
3.3.2环境标志。
环境标志也称绿色标志或生态标志,是指认证机构依据一定的环保标准、指标或规定,且符合要求的一种特定标志,以向消费者证明该产品从研制、开发、生产、消费、回收处理的各个环节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极小。环境标志易构成潜在的贸易歧视和现实的贸易冲突,能够起到诱导消费者选择的作用,且对出口产品的市场份额起到贸易壁垒作用。
3.3.3绿色包装制度。
绿色包装制度是指规范商品包装(物),包装材料要符合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易于回收使用或自然分解、不违反环境要求的有关包装方面的法律、规章。
3.3.4绿色补贴。
指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财税上补贴出口企业,或在出口产品成本中补贴保护环境与资源消耗的成本,或在国际贸易中实行较低的环境标准,以使产品明显低于进口国同类产品价格,影响进口国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招致进口国采取反绿色补贴的措施。
3.3.5卫生检验制度。
《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议》中规定的有关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检疫的国际标准,其中规定成员国人畜事务为免遭污染物、毒素、添加剂影响,确保人类健康免遭动植物携带疾病的伤害,有权采取相应的管制措施。
3.3.6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
绿色关税指进口国以环保和人类健康为由,对其认定的污染环境、危害健康的进口产品,除了缴纳正常的关税外,格外加征的环境进口附加税。市场准入指进口国以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以及违反有关的国际环境公约或国内环境法律、规章而采取的限制外国产品进口措施。
3.3.7环境贸易制裁。
指对违反国际环保、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保护公约等,而导致环境污染、野生动植物多样性缺失的行为所采取的一种贸易制裁措施。
4、环境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4.1对我国产品出口市场的影响。
我国外贸出口市场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与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其出口份额约占80%,这些国家和地区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与环境委员会成员,现已从环保立法阶段转向了环保执法阶段。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技术标准比较高,如针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苛刻的环境标准,这将使我国产品出口市场范围面临着缩小的危险。
4.2对我国产品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
国际上针对工业品贸易、农产品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品和投资等提出了环境方面的规范,而这些贸易为我国外贸中比重较大的出口贸易,若发达国家对这些类的产品进口执行严格的环保标准,其产生的环境贸易壁垒,将严重影响我国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
4.3对我国出口产品成本和企业效益的影响。
环境贸易壁垒的制定影响着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乃至报废处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要求其过程为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我国企业缺乏资金,环保技术落后,为了达到进口国家的环境标准,不得不增加有关环保的检验、测试、认证和签订等手续并支付相关费用,还需对产品外观装潢、出口标签和商品广告做大幅度的调整,这势必将增加出口产品的各种中间费用及附加费,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使出口产品的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4.4对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的影响。
发达国家以环保为名而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来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由此引发的双边与多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其中以低于区域环境标准为由抵制来自于区域以外的产品案例甚多,这样便形成了只有发达国家存在的区域性经济组织的自由贸易区,使我国无法介入[4]。
4.5实例。
4.5.1包装行业。
1月开始执行的“环境包装制品的回收率要达到85%以上”这条标准,对发展中国家的包装行业冲击很大。我国的一次性餐具因没有“绿色标准”而被禁止出口欧美市场,许多商品出口欧美还要支付高额的包装废弃物处理费用等。
4.5.2家电行业。
国际贸易中我国家电产品进口关税被削减,国内产品的价格优势降低,国外品牌在质量上的优势添补了价格上的差异,从而对我国家电产品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受环境贸易壁垒影响,上海208月份小家电出口欧盟呈明显下降趋势,在欧盟实施《废旧电子电气设备回收指令》后,上海小家电出口量降低到当年的最低水平。又如欧盟实施的《生态设计指令》的技术壁垒,进而对电气电子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到回收利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突出了严格的环保要求,这也将对我国相关产品出口构成较大的影响。
4.5.3纺织服装工业。
纺织服装工业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支柱性产业,也是外向依存度较高的行业,我国加入WTO后,该行业受惠较大,但受环境贸易壁垒的影响,我国纺织行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据案例了解,因服装没有达到生态纺织品标准而被处以罚款或被迫回销等情况常有发生。例如欧盟有关国家通过的OKO-TES100纺织品环保标准,就对进口服装的甲醛、重金属、防腐剂等100多种有害物质含量进行限制,这些规定对中国服装出口形成了技术性的环境贸易壁垒。
篇2:试论国际贸易中环境贸易壁垒问题论文
1引言。
近些年我国环境破坏已经危机到外贸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环境贸易壁垒极大的影响着我国的外贸出口,如何跨越国际贸易领域中环境贸易壁垒这个障碍,确保我国外贸持续、稳定发展,须探讨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减少以环保为借口的环境贸易壁垒所带来的影响。
2国际贸易中的环保问题。
许多国际组织及社会团体发起了国际性环保运动,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标准,成立了相关的非政府组织来推动国际范围内的环保。
国际上对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最初是在关贸总协定时达成的决议,全球各国不同的环境标准存在的区域差异性导致了环境与贸易间的矛盾。环境与贸易矛盾在社会分工产生与交换活动伊始便存在,表现为具有增长机制的贸易活动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具有稳定性机制的生态环境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且在国际贸易活动的强化和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恶化中被激化起来。各国为环保执行的限制或禁止出口的环境贸易措施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影响更甚。
3环境贸易壁垒。
3.1产生背景。
近年来,出于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各国政府进行环境立法,实施环保措施,倡导绿色消费,制定了分门别类的环境贸易壁垒,特别是发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环境绿色法规法律,使得环境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开始发挥其作用。
环境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最典型的是1991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其理由是为了“保护”海豚的生存。自此后许多国家开始仿效。
3.2概念及特征。
环境贸易壁垒又称绿色壁垒,是一种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某些国家借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所制定的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的环保标准,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的进口,以达到贸易保护目的。
环境贸易壁垒具有如下特征:
(1)表现内容的合理性和表现形式的合法性;
(2)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和实施中的传递性;
(3)保护方式的隐蔽性;
(4)实施效果的歧视性。
3.3内容和形式。
3.3.1环境技术标准。
发达国家科技水平较高,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均以发达国家生产和技术水平制定,较少或者基本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因此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难以企及的,进而轻易地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排斥在发达国家市场之外。
3.3.2环境标志。
环境标志也称绿色标志或生态标志,是指认证机构依据一定的环保标准、指标或规定,且符合要求的一种特定标志,以向消费者证明该产品从研制、开发、生产、消费、回收处理的各个环节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极小。环境标志易构成潜在的贸易歧视和现实的贸易冲突,能够起到诱导消费者选择的作用,且对出口产品的市场份额起到贸易壁垒作用。
3.3.3绿色包装制度。
绿色包装制度是指规范商品包装(物),包装材料要符合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易于回收使用或自然分解、不违反环境要求的有关包装方面的法律、规章。
环境贸易壁垒作为一种国际贸易手段正向法规化和国际化同步迈进。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试论国际贸易中环境贸易壁垒问题。
篇3:浅谈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论文
浅谈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论文
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都采取了对自己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当下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比较常见。绿色壁垒的涵义在理论界有多种界定, 普遍被认可的一种观点是,绿色壁垒具体是指一国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苛刻的环境保护标准来限制国外商品的进口。这里的环境保护标准可以是相关的条例法规,也可以是较高的技术限制,或者是繁琐的海关检验、审批程序等。
一、绿色壁垒的形式
绿色壁垒的形式多种多样,且极富变化性,有关国家可根据本国经济结构、产业特征或是国际经济面临的突发性事件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绿色壁垒以保护本国贸易。绿色壁垒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绿色包装和标签规定。许多国家对在本国市场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进行规定,包括包装材质、包装方式、包装上的文字说明,另外还有绿色标签条例。进口商品需要符合这些规定才能进口,但这些规定无疑会增加进口商品成本,削弱其竞争力。关于这方面有举世闻名的美国和墨西哥的金枪鱼案件,1990年美国对于墨西哥出口的金枪鱼要求有绿色标签,理由是墨西哥捕捞金枪鱼的方式有可能伤及海豚。下令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事实上,美国这种做法是毫无根据的且有些霸道,如果美国的这种做法能成立的话,那么任何国家就都能随便找一个理由、立一个法限制其他国家商品进口,国际贸易秩序也就乱了套。所以绿色技术标准实际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幌子。这方面我们在下文对恶意绿色壁垒的分析中阐述。另外美国从开始禁止中国将未经处理的木质包装输往美国,他们认为未经薰蒸处理的木质包装会将天牛带到美国危害森林。许多国家对包装上的文字说明也有要求,如法国要求进口商品包装的说明文字必须是法文,他们认为法语是世界上最高贵的语言。所谓的绿色标签规定是进口商品的“绿色通行证”,它是一种印刷在商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或标志,是由进口国的相关管理部门按严格环境标准审批并颁发给制造商的,如果进口商品上无此标志则不予进口,德国的“蓝色天使”、印度的“生态标志制度”等都广为各国知晓。
2、绿色关税与市场准入。这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保护环境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的进口商品征收高额的进口附加税,或者限制、禁止其产品的进口,甚至对其进行贸易制裁的做法。比如美国就对石油销售征收环境进口附加税,使进口石油比国内同类产品每桶多缴纳几美分的附加税。这种做法对保护国内环境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它使生产商在控制成本的驱使下尽可能地少用进口产品。
3、绿色卫生检验制度。随着口蹄疫、H1N1病毒等一些全球性疾病的蔓延和贸易战的加剧,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进口商品的卫生检验,一些国家借口卫生检验来限制商品的进口。这些国家要求进行检验的商品越来越多,检验标准也越来越严,不仅增加了进口商品的检验成本,而且限制了一些国家的商品进入。比如早期对于农副产品主要是检验六六六、滴滴涕的残留,现在则要求检验放射性污染、多氯联苯和二恶英等,且残留物不得超过百万分之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对花生及其制品进行黄曲霉素检验,对化妆品进行铅、砷等元素检验,对玩具、陶瓷制品进行铅、汞含量检验等等。近几年国际上又发现鸡肉中残留二恶英,再加上疯牛病、禽流感的全球性蔓延,因而各国都加强了对进口肉类的检验,甚至禁止进口病源国的肉类。很多国家在疯牛病高发期禁止从英国进口牛肉,禽流感高发期我国城市中的KFC店面打出鸡肉健康无毒的承诺。
二、恶意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
1、对特定国家的相同产品实施歧视性标准。如果进口针对特定国家的产品或特定宋的特定产品实施歧视性环保标准,有别于他国,未能做到一视同仁,那么这一歧视环保标准的动机便有很大的主观恶性,其真实用意可能在于以严格的高标准阻止特定国产品的进入,其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这显然是违背 WTO非歧视原则。
2、对国内与进口产品实施双重环保标准。如果进口旧针对国内与进口产品分别实施两种高低同的标准,即双重标准,没有用同一个标准无差别地对待国内与进口产品,那么这种双重标准的实质也是阻止国外产品的进入,这显然是违背非歧视的围民待遇原则。
3、在产品检验检疫方面不断增加项目、扩大范围、提高苛刻程度。发达国家利用其繁杂的绿色技术标准、先进的技术手段,在产品检验检疫方面不断增加项目、扩大范围、提高苛刻程度,来自于广大家的出口产品往往因受制于多项指标技术参数而顾此失彼。除以上措施外,发达国家可能还利用一些其它方面的措施来限制商品进口。
三、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从产品出口的市场范围来看,我国目前的主要出口方向仍然是日本、美国、东南亚、欧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对它们的出口份额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80%,而这些国家(或地区)多数是环保主义倡导者和拥护者,也是绿色壁垒的发源地。从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来看,由于我国的出口市场相对单一、固定,一旦目前的市场销路受到影响,出口的增长速度必然有所下降,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专门针对我国的某些商品设置绿色壁垒的情况下,这些商品的出口会立即出现停滞,如不及时采取对策,就会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从企业的出口成本和出口效益来看,由于绿色壁垒多数是以环境标准和标志的形式出现,要想实现其环境标准,获取其环境标志,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技术改造,改善环境质量;同时还将增加有关的检验、测试、认证和公关等手续以及相关的费用,从而使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大幅度上升,价格优势大大削弱,丧失了国际市场竞争力。从我国的对外贸易关系来看,由于遭遇了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稍有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
四、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
从以上几点看来, 绿色壁垒一般都是打着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幌子,实施限制进口的贸易壁垒,且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歧视性。它还会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人为引导消费者对技术标准相对较低或生产消费过程不“绿色”的进口产品产生抵触心理,设置进口障碍。尽管绿色壁垒与贸易自由化相冲突,但是其对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所以, 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措施应从实际出发, 一方面对以环保为借口侵害我国合法权益的`绿色壁垒要坚决反对、努力消除,另一方面要实行绿色战略,开发绿色产品。具体应对措施如下:
1、制定完善的环保法律、法规,秉承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
制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手段,也是应对绿色壁垒的有力武器。我国关于环保的国内法虽然对治污有一定的作用,但应对绿色壁垒还远远不够,环保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应仅仅是单纯的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 还应该对企业生产全过程甚至消费过程进行监控, 促使企业节约资源,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推行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使之与国际接轨,更好地推动我国贸易的发展。
2、灵活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积极应对绿色壁垒。
作为WTO成员国, 在面对绿色壁垒损害我国贸易利益的事件时,我国要依据WTO规则与有关方面进行磋商,或向相关组织提出抗辩。这就要求我国能利用WTO的透明度原则积极收集各国的绿色壁垒信息和相关国家对抗绿色壁垒的案例,总结别国经验。同时我国还要培养熟悉WTO机制的专业人才为我国企业服务, 改变我国企业过去在国际贸易战中消极、不应诉的被动观念,积极应对绿色壁垒。
3、利用贸易救济措施抵制不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
对于不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WTO/TBT或SPS等协议依据,建立绿色贸易壁垒调查机制,借助法律、技术、贸易等方面的专家力量进行调查取证,必要时申请商务部对进口成员方实施的绿色贸易壁垒进行立案调查。 同时,要充分利用WTO多边贸易体系的谈判机制和对发展中国家特殊照顾的规定,向有关国家和国际机构提出交涉或申诉,遏制“环保例外权”被滥用,防止贸易保护主义者动辄实施不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
总之,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并集中表现在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中,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必然会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限制。面对不利局面,我国要积极利用WTO机制中的特殊待遇,努力提高自己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 合理设置自己的绿色保护屏障,以保护和促进我国的贸易发展。
篇4: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内在化问题探析
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内在化问题探析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环境管理必须成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成本内在化日益引起重视.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含义及相关理论阐述了环境成本内在化带来的影响,最后根据我国现实情况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促进国际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作 者:许@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刊 名: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9 31(6) 分类号:F74 关键词:国际贸易 环境 内部化篇5: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国际贸易毕业论文
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国际贸易毕业论文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初衷是限制进口,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归结于技术性贸易壁垒较之其他保护性措施而言,具备广泛性、隐蔽性、灵活性、合理性、复杂性、双重性、争议性等特性。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最大惠及者首当其冲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固有的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使发达国家的技术专利、资源、产品、版权等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从而取得垄断地位:而作为国际技术标准规则的制定者,也顺理成章地挡住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同类产品的市场准入。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受害者非广大发展中国家莫属。这不仅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技术含量低、资源加工原始、通讯工具相对落后等因素,更是基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整体发展水准滞后。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种类众多,技术要求也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之上,而且这些发达国家就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量身定制了诸多名目的法规和标准,进而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流通国际市场。技术性贸易壁垒不仅波及发展中国家的商品贸易,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引进发达国家的设备以及尖端技术,从而提升自身技术的机遇。但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受害者不仅是发展中国家,也给发达国家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并不能完全使发达国家达到促进本国经济增长以及保护本国落后技术产业的目标。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不仅导致发展中国家商贸持续走低,而且恶化了发达国家出口贸易的增长,阻碍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转让和资本输出产生的利润,进而导致发达国家自身的商品市场价格飙涨,在微观上损害本国消费者的利益。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当代,知识产权的频繁升级和资源交流的日益普及,广大发达国家逐步垄断了世界资源的资源配置的流动要素。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受历史因素及现实条件的限制,普遍缺失产品技术的开发能力,只能惟发达国家马首是瞻。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影响21世纪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逐步成为WTO未来深入谈判的重点。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我国的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引发贸易摩擦。近年来。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经常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由此引发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当前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像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一类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成员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他们的环保水平和环境标准大致接近,个别成员国存在的差距也在趋于协调一致。因此,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区域自由化贸易的形式,以低于区域环境标准为由,将来自区域以外的产品包括中国的产品排斥在巨大的区域市场之外。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发达国家或区域性经济组织因为环境问题产生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不利于我国外贸的稳定发展。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
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种类繁多,波及面甚广。左右着各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国际商品交流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流通驱动、融资区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它对我国的进口相关产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发达国家对众多商品规定了极其严格繁琐的.技术标准,进口货物必须与这些标准相符合才能进口,我国根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规则随之制定了相关的技术准入标准,基于保护我国特色工业的初衷,我国规定的技术标准不仅在条文上限制了发达国家产品的进口,而且在商贸交流中也为发达国家产品进入我国市场设置了诸多隐形的限制。无形中扩大了我国与进口国之间价格的剪刀差,使我国的相关民族工业获取一定的利润。
其次,有利于我国企业在技术竞争领域里的全面升级。从而使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得以升级。当下我国大多数企业不顾长远发展、相对功利。产品竞争继续停留在水平较低的价格竞争层面上,忽视产品的技术改造。在国际贸易竞争浪潮的冲击下,遭遇了技术壁垒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使多数企业正视现实,重新看待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性地位。所以,这些企业必然会增强产品技术研发的投入,完善产品技术革新的分配奖惩机制,增加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从长远角度考虑,我国出口受阻的企业有可能改进生产技术,使其产品最终得以重返进口国市场。
再次。有利于促进我国工业标准化,使产品质量得以提高。我国企业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企业产品的技术标准水平相对较低,现行的技术标准和评定准则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短板,导致企业质量监管疏松,按照国内企业制定标准生产出来的产品远低于国际标准,产品出口随之受阻。在清除这类技术性贸易壁垒时。这使我国的企业不得不经过不断创新树立自身的先进技术标准,而且还积极引用同类国际先进标准,吸收国外同行先进技术来提升自身的技术含量。而这些应对措施的实施,不仅促进了我国工业标准化的规范,而且还能提高我国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金量。
最后,有利于提升我国企业的环保意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伴随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生态环境与工业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本国企业环保技术水平较低,经常遭致国际市场准入的限制。我国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产品生产的环境体系,从而对出口产品的技术、设计、加工等诸多方面进行环保改造,通过绿色管理标准体系认证。技术性贸易壁垒不仅能使我国的产品走向国际贸易的重要渠道,而且推动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虽然技术性贸易壁垒给我国进口贸易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但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却不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这种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使我国企业获得暂时的利润同时制约了我国的出口贸易,使我国的大部分产业由于得不到国外有效的先进技术转让,产业技术更新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间接地造成了国内消费市场的不景气状态,给扩大内需和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以我国的机电产品年均出口额为例,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虽居世界首位,然而机电产品受发达国家在音频干扰、电磁辐射、耗能高、不兼容、隐患性等诸多方面的技术限制。例如,美国要求进入美国市场的电业类产品必须符合美国制定的硬性准入规则,若与其规则相悖,一律拒之门外。与美国类似,欧盟亦有自身的合格准则这些均制约着我国产品的出口。
我国农产品出口也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桎梏。7月,欧盟制定新规则,对我国出口茶叶实行农药最高残留量标准,大幅度地提高了农药使用的种类,这意味着我国茶叶日后只有达到欧盟所规定的绿色食品A级标准才能在欧盟市场流通,一旦与其准入规则相悖,这些农药残留超标茶叶随之被退回或就地销毁。此态呈愈演愈烈之势,我国进入欧盟的茶叶农药残留超标渐趋上扬,形势较为严峻。
我国传统的纺织品近二十多年以来也不断被发达国家,甚至被以“东盟”新兴工业化国家所拒绝。与纺织产品境况类似,我国出口的娱乐器材和医药器械均因产品安全和质量等问题都受到严格的控制,深受技术性贸易壁垒之害。
第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名目繁杂的制度不断增多。标准也越来越高。广大发达国家由于深厚的经济底蕴,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标准水平随之增高,特别是对产品的绿色准入需求,令我国的多数出口产品望而却步,如欧盟不仅有整齐划一的规则,而且国际贸易中各集团亦有难以逾越的标准。从总体来看,我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必须至少达到三个条件:一是符合欧盟标准,取得欧洲标准化委员会认同准则:二是安全因素较高的产品,要取得欧共体安全认证标志:三是流通欧共体市场的企业产品,必须获得欧盟合格证书。同时,欧盟还明确规定流通欧盟市场的产品必须符合欧盟的指令准则要求并通过严格的认证,才允许在欧盟市场流通。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标准发展滞后,而我国目前统一的认证体系尚未成熟。我国工业标准远低于国际先进标准,这是我国多数商品由于被排挤出国际市场之外的主要原因。
第二,产品的整个生产加工过程,甚至生产标签和产品包装等也受到严格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性因素愈演愈烈,不仅对产品的终端有硬性指标限制,而且还对产品的从生产到加工的全部过程也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此外。在商品的生产标签和产品包装上,发达国家也相应地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例如,,我国输美木质包装由于含有天牛而遭致退货,随后加拿大、英国也如法炮制。迅速对我国木质包装进行限制,进而导致许多国家都规定我国出口的产品必须出示非木质包装证明,甚至还需补加贴环境标志。
第三,繁冗、刻薄的资格认证,以及严格的检验程序降低了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检验程序的复杂也导致我国商品丧失了最佳的销售时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标准与时俱进之速度亦随之加快,而且不同国家对进口本国的商品采取相应的技术标准,使我国企业的产品为此付出昂贵地代价。比如我国出口日本的大米在国内生产加工中,挑选异色粒是不可或缺的工序,而挑选异色粒的设备只有在日本进口。所以,我国生产大米的企业不得不构筑巨资采购该设备,以便加工生产。最大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篇6:国际贸易结算中问题的探讨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三十年间,经济出现飞速发展,并且与其它国家交流更加密切,而其中就包含经济贸易,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国际贸易结算中问题的探讨。
然而也不可忽视一点,贸易纠纷却仍然很多,并严重影响国家间的经济交流。尤其是与美及西方国家的贸易摩擦一步步升级,其中就有对结算方式的刻意限制,严重制约中国的出口,给中国带来巨大损失,也使中国商人对国际贸易的信心大大减弱。
信用证是由进口方的开证行,根据进口商的申请,向出口商开发的,授权出口商按照信用证规定的条款,签发以该银行或进口商为付款人的汇票,并保证在交来符合信用证条款规定的汇票和单据时,该行必定承兑或付款的保证文件。
相对来说,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较常使用的方式,因为在交易中存在较大违约风险时,信用证是支付交易成本最低的结算方式;然而当违约风险较少时,使用信用证结算则会增加交易成本。在国际贸易实务中,除了增加了贸易的结算成本,而且还有信用证结算本身的缺陷,其缺陷在于,信用证业务的实际效用偏重于促使进口方履行付款责任,而对出口方提供与信用证要求相符单据的约束力比较小。
托收是在出口方在货物装运后,开具以进口方为付款人的汇票,委托出口方银行通过他在进口方的分行或代理行向进口方收取货款的一种结算方式。也就是说委托银行收取票款,进出口业务中,出口人出具跟单汇票,交给其所在地的一家银行,委托该银行通过进口地银行向进口人交单、收取货款。
但是价格问题不能忽视,因为经常有进口商在出口商的货物出港后,提出降价,这对出口商是十分不利的,倘若双方交易不能持续下去,那么出口商只能转卖他人或者把货运回,有些时候会给出口商带来极大的损失。有时货物已经到达目的地,进口商就是不赎单,结果造成了大批的滞港费、仓储费等。出口商不但没有收到货款反而无辜受到损失。如果是采用承兑交单方式结算,很容易造成出口商货款两空的境地。
篇7:简析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应对策略
简析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应对策略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脚步不断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国与国的经济关系成为了一个相互连接的整体。由于生产力水平持续发展,进出口贸易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各国均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调整外贸经营策略,以求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争取主动地位。虽然目前全球化经济发展形势良好,平等、互惠的贸易原则获得普遍的认同。但实际上,潜在的贸易危机仍然很多,“绿色贸易壁垒”就是当前国际贸易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国际贸易;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认证;出口
国际贸易是各国间商品、技术、服务、劳务等方面进行交换的活动,主要表现在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中。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对外贸易成为各国挣取外汇,促进本国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可是从层出不穷的国际贸易争端可以看出,目前的世界经济还存在很多问题。引发这些争端的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优势地位,限制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的发展脚步。而“绿色贸易壁垒”则是表现最为明显的一项。最早的绿色贸易壁垒还仅仅是针对一些环境污染大的商品,限制或禁止其在本国售卖。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实力增强,国际贸易竞争日趋激烈化,很多发达国家将其作为一种手段来限制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市场的发展。
一、出现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
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最早推行贸易壁垒政策的,起初对外的贸易壁垒还仅限于关税上,发达国家通过调高关税税率来限制进出口贸易中别国的冲击。而随着人类工业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也越来越强,很多国家处于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要求,将贸易壁垒的范围进一步扩展,限制外国存在污染隐患的产品向本国出口,同时这也成为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借口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限制的工具,这样“绿色贸易壁垒”就产生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国际贸易中的存在的制约因素导致贸易观念的转移
经济发展观念的转移是绿色贸易壁垒出现的最根本原因。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对于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发展,世界市场中潜在的制约因素日益凸显出来。如目前越发严重的环境问题,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各国的化工、石化、冶金等诸多行业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均有很大发展,产品的种类、功能也非常丰富,使得国际进出口贸易日益繁荣起来,但是由此引起的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环境污染等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成为国家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也成为限制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为了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国家市场,将环境保护的责任向发展中国家转嫁,通过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来保护其国际贸易的地位,这也就限制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度和发展中国家合法利益的取得。
(二)国家经济发展政策调整
在20世纪之前,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国家间的经济交往并不频繁,各国的产品还仅仅停留在保持国内供给的局面,生产的规模的产值可以满足个人和国家的发展需要。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发展,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交往中开始关注自身的缺陷,比如技术水平落后、产品质量低、创新能力差、商品的种类单一等等,这些缺陷需要从国际贸易交往中获得帮助。贸易保护是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采取的策略,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他们一方面需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一方面又采取保护措施,维护其国际地位和主动权。这就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现实需要。出于贸易保护的目的,发达国家逐步将早期的关税保护政策逐步扩展到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在实际市场流通的措施。
(三)国际政治、经济组织的影响
随着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明显,各种民间组织纷纷出现,提出了环境保护的要求,影响范围也逐步扩大。进而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组织。以美国为例,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民间环保组织,并大力倡导“地球日”的环保活动。这对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引起了政党部门的关注,很多政党为了扩大影响、获得民众支持,也在自己的执政理念中加入了环保主张。这些环保组织的活动逐步扩大到经济领域,成为发达国家限制对发展中国家商品进口和在国际市场销售的理由,例如美国就常常以产品污染为由,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提出质疑,并设置诸多苛刻的限制条件,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经济的影响
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国力大增,在世界经济体中影响力不断扩大,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重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外贸易的规模逐年扩大,外贸收益也在持续上升。但是,中国仍然要承受“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负面影响。发达国家通过设置贸易壁垒,阻挠我国的对外商品出口,致使我国很多商品的.出口的活动受到限制,尤其是农产品贸易一直受到发达国家的质量质疑,导致销路不畅,使我国农贸经济受到不小的打击。从现实状况看,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对外出口
1、出口市场范围缩小。由于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政策,中国在世界市场占有率不断受到冲击,商品出口的市场范围被不断的缩小。根据调查显示,因为美国的绿色贸易壁垒政策,中国农产品的对外出口规模下降了近20%。因为我国的主要外贸对象是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的环保政策和法律都严格,加之绿色贸易壁垒的设立,使得我国的对外出口市场扩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2、产品销售成本增加。为保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实现外贸经济效益,我国不得不采取适应发达国家要求的贸易政策,面对绿色贸易壁垒,中国必须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环保指标,以求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这就导致商品的生产成本增加、工艺更为复杂、生产效率下降、存储困难等不利因素产生。
(二)产品进口
1、国内市场供需失衡。因为在对外出口中受到诸多的限制,致使国内的企业的正常生产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使国内的市场供求平衡状态受到冲击。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政策限制了国内商品的出口种类和数量,而国内市场又无法完全消耗,造成国内的生产企业面临着销售困难的局面。
篇8:国际贸易面试问题
国际贸易面试问题
国际贸易面试问题分享1、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
每次去公司面试,无论是什么形式的企业,考官发问的第一句话几乎都是让应聘者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在我经历的面试中,这似乎成为了一道主餐前必备的“开胃菜”,出现率高达95%。可不要小看这短短的自我介绍,由于如今的面试大多采用全英文的交流方式,因此,很多考官把这段介绍作为衡量求职者英文和口语水平的重要的指标。标准的发音,沉稳的节奏再加上适当的.措辞,很可能一开始接就考官留下一个很好和印象分。所以,我觉得越是看似普通的问题,就越应该认真对待。
2、最莫名其妙的问题
一次,我去了一家著名的化妆品公司面试。据说那家公司非常看中员工的形象,而且选拔的要求也比较怪,所以我格外的小心。大部分的过程还算顺利,尽管考官的脸色一直冷冰冰的,可是到了最后,她忽然仔细的打量我起来,然后莫名其妙的问了一句:“你有没有染过头发?”这一问,还真把我问呆了,搞不懂她到底是什么意思。回答“是”还是“否”呢?我犹豫了好一会儿才作了肯定的回答,接着考官却什么也没说就结束了面试。结果,我顺利的进入了下一轮,但是对那个问题我始终想弄明白个究竟。
3、最幽默的问题
记得有一次在一家跨国公司面试,落座之后,我正欲“背诵”个人简介,考官却突然奔出一句话:“你先用英文给我一个笑话吧”。顿时,我惊呆了。面试了这么久,还没听说过要讲笑话的,而且还是用英文。情急之下,我只好努力的回想起一条前几天朋友发给我短信笑话,用疙疙瘩瘩地英文复述了一边。上帝保佑,讲完之后,那考官居然哈哈大笑起来,我这才松了一口气。真没想到如今的招聘还要考察我们的“洋幽默”水平,真让人啼笑皆非。
4、最令人尴尬的问题
成绩向来是公司择人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面试时考官通常会问一些有关学习的问题。如果你的学习成绩出类拔萃那自然很好应付,不然,这样的问题往往会令你非常尴尬。诸如“为什么你的大学成绩中等或偏下,为什么会有不及格或重修的课程”等等,如果事先没有准备的托词,就只有憋在那儿哑口无言的份儿了,
5、最“不是问题”的问题
在面试的时候,如果是外企,经常会碰到蓝眼睛、黄头发的老外考官。这种情况下,往往要求英文的听说和理解水平到达一定的层次。如果自己的英文还不够过关,那么面试时更多的麻烦,就不是来自问题回答本身,因为很多时候你会连题目都听不懂,这可就麻烦大了。
外贸面试常见问题
Can you sell yourself in two minutes?Go for it. (你能在两分钟茸晕彝萍雎?大胆试试吧!)
Give me a summary of your current job description. (对你目前的工作,能否做个概括的说明。)
Why did you leave your last job?(你为什么离职呢?)
How do you rate yourself as a professional?(你如何评估自己是位专业人员呢?)
What contribution did you make to your current (previous) organization?(你对目前/从前的工作单位有何贡献?)
What do you think you are worth to us?(你怎么认为你对我们有价值呢?)
What make you think you would be a success in this position?(你如何知道你能胜任这份工作?)
Are you a multi-tasked individual?(你是一位可以同时承担数项工作的人吗?) or Do you work well under stress or pressure?(你能承受工作上的压力吗?)
What provide you with a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什么会让你有成就感?)
How long would you like to stay with this company?(你会在本公司服务多久呢?)
What range of pay-scale are you interested in?(你喜欢那一种薪水层次标准?)
What is your strongest trait(s)?(你个性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How do you normally handle criticism?(你通常如何处理e人的批评?
How do you handle your failure?(你怎样对待自己的失?)
篇9: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与当代国际贸易论文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是以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法规、协议、标准和认证体系(合格评定程序)等形式出现,涉及的内容广泛,含盖科学技术、卫生、检疫、安全、环保、产品质量和认证等诸多技术性指标体系,运用于国际贸易当中,呈现出灵活多变、名目繁多的规定。[1]。
目前,负责专门管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际协议是WTO的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该协议基于1979年签署的《关贸总协定-贸易技术壁垒协定》(GATT-TBT),并在1991年乌拉圭回合中重新修订,1994年在马拉咯什正式签署生效。TBT协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协定,它的目的是消除或抑制由于各成员间技术水平发展的不平衡而产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从而促进世界组织贸易自由化宗旨的实现。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不断发展的原因
如前所述,当前在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新形势下不断发展,为了能进一步厘清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域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关系,首先,我们先研究其不断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1.技术性贸易壁垒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在国际关系中,维护本国利益是各国发展的根本准则。在当前的国际贸易发展中,不少传统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在逐步地消除,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增添润滑剂,然后出于国家贸易利益的考虑,在传统非关税壁垒减少的同时,各国也不断推出形式更为隐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种类越来越多样化,隐藏在合法的外衣下,要求日益苛刻,所涉范围日益普遍。纵观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国家之间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且发展势头日趋明显。此外,由于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发展水平总体低于,甚至是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技术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更加明显,更具有“杀伤力”。
2.技术性贸易壁垒并非无章可循。《WTO协定》中的许多例外条文和漏洞,为技术性壁垒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如《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中规定:“任何国家在其认为适当的范围内可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环境,只要这些措施不致认为在具有同等条件的国家之间造成任何不合理的歧视,或成为对国际贸易产生隐蔽限制的一种手段。”如《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规定:“缔约方有权采纳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生命或健康的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而且只要缔约方确认其的措施有科学依据和保护水平是适当的就“可以实施或维持高于国际标准、指南和建议的措施”。[2]这些条款意味着各国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有理有据”。
3. 技术性贸易壁垒符合本国、国际环保需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社会对环保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国和国际环保组织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力量。因此,各国政府在制定、实行相关政策、法规时,会将环保组织的意见与建议纳入考虑,并会相应地做出一定的让步,因此,就会对本国的贸易壁垒有所增加。例如世界环保组织(IUCN)、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环境基金(GEF) 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地球之友(Friends of Earth)等国际知名环保组织,各拥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在国际环保问题上极具号召力和影响力,影响、鼓励及协助全球各地的社会环保发展,提倡与宣传低碳、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之道,反对政府各种对环境破坏的行为。欧盟、美国、日本等都曾在国际环保组织的压力之下,提高环保标准要求,从而间接影响了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4. 技术性贸易壁垒切合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化,伴生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民众的关注,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发展之道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建立契合了部分国家的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民众的意愿,受到了民众的欢迎,因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民众社会基础,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卫生检疫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在“可持续发展”的大旗舞动之下,各国政府争先恐后、“冠冕堂皇”地建立各种名目繁多的标准壁垒,使得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进一步复杂。
二、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
从杨慧力,杨国柱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应对》一文中,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世界各国特别为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1.严苛繁杂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日益增多
由于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作为贸易壁垒具有隐蔽性和非对等性,因此,各国常常以此作为贸易壁垒建立的载体。由于具有较高的经济和技术水平,发达国家从开始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就居于主导地位。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在国际贸易中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总会设立有利于本国利益的技术法规和标准,往往对产品出口国提出相对更高的技术要求,造成对出口国的技术壁垒。[3]因此,发达国家也是往往是国际标准的制定者,使得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止步于标准的门外,无所适从,进一步削弱了竞争力。
2.合格评定程序日益复杂
合格评定程序是指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规定,依据技术规则和标准,对生产、产品、质量、安全、环境等环节以及对整个保障体系进行全面监督、审查和检验,合格后由国家或国外权威机构授予合格证书或合格标志,以证明某项产品或服务是符合规定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合格评定程序包括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两个方面:产品认证是指确认产品是否符合技术规定或标准的规定;体系认证是指确认生产或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相应规定。[4]当代最流行的国际体系认证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当前,贸易自由化形势日趋明显并将可能成为主流发展趋势,“合格评定”与“质量认证”对于一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力也愈加突出,然而除了国际体系认证,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尚有各自的技术标准体系,使得评定程序越来越复杂,不少发展中国家显得力不从心。 3.包装、标签规则日益严格
包装在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实现了立法,立法内容包括可重复使用、可再生利用和含再生材料等包装标志的规定。重视环境保护,并将环保的规定延伸到进口包装的各个层面,要求商品包装及其内装物不许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损害,已成为目前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手段之一。如日本政府颁布的包装材料回收法,该法规要求所有纸质和塑料包装材料必须加以正确标示和回收,同时还规定了回收标签的印刷格式。再如欧盟出口产品的包装纸箱规定不得使用铁钉钉箱、封箱要用黏合剂而不能用塑料胶带,以便于纸箱回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标签是包装的一部分,应包括关于产品的全部相关信息。欧盟有关产品包装和标签的法规,有些是强制性的,需要认证和注册;有些是推荐性的;也有不作任何规定的。美国也有许多标签方面的条例。如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颁布的《食品过敏标示准则》规定,食品加工企业必须在食品标签上用浅显、详尽的文字标明食品的成分;在药品方面,FDA的法规对各种药物的认证包装、标示及检测试验的方法都逐一进行规定,就连非处方销售的药品和器械上的警告词句都有具体要求。各国进一步提高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4.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特点各异。
欧盟、美国、日本依据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地位、技术地位以及经济发展模式, 对《TBT协定》的执行各有侧重、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欧盟各国的技术标准水平相对较高,法规也相对严格,不仅执行欧盟统一标准、法规,各成员国也有各自的标准,技术性贸易壁垒较高。欧盟于2008年7月9日通过了欧盟认可及市场监督法规,该法规对各成员开展的具有国际权威性质的认可提出了统一要求,规定各成员应制定各自唯一的国家认可机构,各国家认可机构应具有独立性和非营利性,且他们之间不开展竞争,保证了成员国间的贸易顺畅。
美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中一部分是由政府制定的强制性标准,但大部分是民间组织制定的、由企业自愿采纳的自愿标准。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是美国自愿性标准体系的管理者和协调者,本身不制定标准,负责制定者的资格认定和美国国家标准的审批。[5]美国以完备的联邦法律对国内市场实施保护,监管范围涉及几乎所有贸易领域,同时政府部门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美国的认证体系也由政府和民间两部分组成。
日本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种类繁多,很多技术标准不同于国际通行的标准。在每个行业中,日本又有很多项法规从不同方面同时规范。日本对很多商品执行强制性技术标准,通常要求在合同中体现技术标准条款,同时附在信用证上,并在货物入境时须经日本官员检验通过。
三、我国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
当前的世界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期,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2011年欧洲主权国家债务危机,给国际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以外向型为主的中国的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世界上贸易保护主义日益盛行,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重要的贸易保护工具,这对尚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带来不少挑战,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强隐蔽性和强扩散效应,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据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统计,从2005年至2011年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而减少的出口损失逐年增加,从2005年的288.13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622.59亿美元;2011年企业用于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新增成本259.62亿美元,比2010年上升15.71亿美元。2011年,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较大的行业排在前五位的是机电仪器、化矿金属、农食产品、玩具家具和纺织鞋帽,成为我国遭受技术性贸易措施限制的重灾区。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成千上万的企业,更是数以亿计的国家利益。
在现实困境下,我们一方面要正视技术性贸易措施存在的合理因素,并以此作为促进我国企业技术改造和升级的动力,从根本上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对国外不合理的要求从战略战术、方法路线、方式手段等层面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以使其对我国出口的影响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葛志荣.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释义[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2]孙敬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3]杨慧力,杨国柱.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应对[J].商业研究,2009,(4).
[4]张海东.技术性贸易壁垒与中国对外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5]吴艳.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研究[J].WTO经济导刊,2011,(9).
[6]张锡嘏.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应对[M].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 环境问题论文
★ 高中作文环境问题
★ 面试中经典问题
★ 国际贸易合同
浅论国际贸易中环境贸易壁垒问题(锦集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