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干旱现状及原因》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

时间:2023-08-02 03:49:56 作者:一只脱缰的狗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一只脱缰的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中国城市干旱现状及原因》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中国城市干旱现状及原因》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中国城市干旱现状及原因》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

《中国城市干旱现状及原因》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

①我国城市干旱问题日趋严重。据了解,全国 660 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有 400 多个,其中严重缺水城市为 114 个。严重缺水城市中北方城市占 71 个,南方城市有 43 个。即便在多水的长江流域也有缺水城市 59 个,缺水县城 155 个。几乎所有省会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城市都缺水。

②究其原因,很多城市已不能再简单归结为资源型缺水或者水质型缺水,越来越多的城市在迅速发展中忽略了其环境承载能力,延续多年的生态平衡在不知不觉中被打破,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生态型缺水。在我国北方,很多城市缺水的原因以污染造成的生态破坏为主。东部发达地区的城市在先“富”起来的同时,也付出了先“污”起来的代价。一些城市因河流污染严重、水体生态功能减弱而导致缺水。南方一些城市的缺水则会引发链式危机。澳门每天要从珠海进口20万立方米以上的淡水。当珠海市水源的上游——西江进入枯水期,海水倒灌导致自来水无法饮用时,不仅珠海出现暂时性缺水,澳门也会喊渴;澳门只好向香港借水。香港的淡水主要来源于深圳。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城市如果出现缺水,就会导致一连串城市先后陷入缺水的境地。缺水问题已然成了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1第①自然段中 “几乎”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2.阅读第②自然段,说说“缺水问题”为什么已成为“社会问题”? (2分)

参考答案:

1.(2分) “几乎”强调了缺水城市之多,干旱情况之严重达到惊人的.程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2分)我国很多城市属于复杂的生态型缺水;无论北方还是东部富水区,人为的环境污染导致水资源的紧缺;一个城市缺水还会引发链式危机,(1分)这些都是人为造成的、关系人们生产生活的问题。(1分)

篇2:《全能型城市》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全能型城市》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北京属于全能型城市,是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已使其不堪重负。9月,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主持完成了《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三期报告》,该报告提出:以北京新机场规划建设为契机,京津冀共建“畿辅新区”,以解决北京由于大规模膨胀造成的“大城市病”。这个方案的提出是有其历史依据的。

“畿辅新区”中的“畿辅”一词,古已有之。它通常指国都周围附近的地区。在古代,国都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中心,需要周边一定的区域为其提供安全保障、经济供给,或者承担部分政治辅助职能。因此,中国历代统一王朝都设置了或完备或简略的畿辅。

畿辅护卫国都,可以作为军事屏障,在太平时期发挥防御作用,在非常时期对国都提供最及时的军事支援。畿辅的军事实力往往强于地方。宋太宗时国都和畿辅的禁军人数占到了全国军队人数的一半以上。当然这也为其边境防御埋下了极大的隐患。为增加防御优势,畿辅的地形选择也很重要。以“关中”为例,因其东西南北处各有一关作为天然屏障,故西周、秦汉、隋唐都把它当作畿辅重地。秦始皇一统天下后,甚至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关中地区沃野千里,经济发达,这是其历来被作为畿辅重地的另一个原因。人口众多、经济富庶的畿辅能为王朝的赋税收入提供保障。畿辅在经济上的.作用与其在军事上的功能颇为相似。天下治,则为中央提供______;天下乱,_______。其经济实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王朝的经济来源,甚至是兴废盛衰。

每一王朝为维护政治统治,必建立一系列司法制度。畿辅在司法方面尤为严格,体系特别健全。这样既保证了京师安定,又使之作为王朝司法的典范,成为中央向全国其它地区推行统治的政治表率,即所谓的“首善之区”。

在古代,随着历史的发展,畿辅在军事和经济上对国家的影响不断弱化,但对国都的服务功能依然重要。在新的时代里,畿辅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相信“畿辅新区”将与首都北京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新型关系。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全能型城市”的特点让北京患上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大城市病”。

B.古代畿辅在安全保障、经济供给、政治示范等方面,为国都的稳固提供了有利条件。

C.中国历代王朝在畿辅部署的军事力量往往大于地方,用以充分保障国都的平安稳定。

D.在古代,畿辅对国家的影响随历史发展发生了变化,但为国都服务的定位没有改变。

17.根据文意,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文字,将内容补充完整。(4分)

18.为实现京津冀一体化推进,河北省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了保定、廊坊等作为畿辅城市

的功能和发展方向。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和文章第一段内容,简要分析作为畿辅城市的保定和廊坊,在“京津冀一体化”构想中,将如何与首都北京相互促进。

参考答案:

16.A(3分)

17.答案要点:赋税收入;则为中央提供最及时(或“较充分”)的经济援助(或“物质保障”)。

(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8.答案要点:①保定、廊坊对北京:分担、承接北京部分职能(1分);缓解北京人口、交通、环境资源等压力;有利于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后两点答出一点即可,1分)

②北京对保定:提高其政治、文化、教育水平(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北京对廊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2分)。(或“促进当地就业,提高其科技和服务水平”。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篇3:《食物链》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⑴炎炎夏日,一只蝉静静地停在树枝上。当它正在享受这份清闲、宁静的时候,却不知危险正悄悄地临近——一只饥饿的螳螂小心翼翼地移了过来。螳螂举起“双刀”正准备享受眼前的美餐,然而它也丝毫没有觉察到一只黄雀已尾随其后。就在螳螂闪电般向蝉发起攻击的同时,它自己也成了黄雀的腹中餐了。我们用生物学的眼光来看,这中是一种非常自然而又有趣的现象——食物链。

⑵在广阔的自然界中,生存斗争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各种生物为了生存繁衍,需要不断地避开那些比自己强大的种类,去捕食那些比自己弱小的种类。而那些强大的或弱小的种类也同样做着这件事——逃避更强大的,或捕食更弱小的。“一物降一物”,环环相扣,就像一条巨大的链子把由弱到强的物种串起来。这就形成一条条形形色色的食物链,那就是: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⑶整个自然界就好像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只不过这个“国家”中的等级不是人为划分的,而是以弱肉强食的.残酷自然法则划分的;等级与等级之间不是地位的高低贵贱的关系,而是食与被食的关系。这每一个等级也就是食物链中的一环。各种生物互相制约,使整个自然趋于平衡,任何一环被破坏,都会导致整个生态平衡的破坏,而造成不良后果。例如,在草原上,鹿吃草而被狼吃。如果把狼这一环去掉,照理说草不会有什么影响,而鹿应该生活得更好。然而事实不是这样。由于没有了狼的控制,鹿大量繁殖,越来越多,首先遭殃的便是草,它们很快被吃光;草没有了,鹿也难逃厄运。所以,狼吃了鹿虽然表面上对鹿不利,但实际上对于鹿的种族延续反倒是有保护作用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食物链的重要性,以及它的任何一环都是地球生态环境中的组成部分。

11.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分)

12.文中第⑵段所说自然界中生物“一物降一物”不断斗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13.把第⑵段画线句子中的“任何”一词改成“其中”可不可以?为什么?(3分)

14.请你说说“鹿吃草而被狼吃”这个例子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参考答案:

11.食物链(2分)

12.为了生存繁衍(3分)

13.“任何”说明食物链中的每一环都是地球生态环境中的组成部分,“其中”说明食物链中有些环节是地球生态环境中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指所有环节,如果把“任何”改成“其中”,就不符合事实,失去说明语言的准确性。(3分,意对即可)

14.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食物链中任何一环被破坏,都会导致整个生态平衡的破坏,而造成不良后果。或“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食物链的重要性”。(3分)

篇4:《神农架》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神农架》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尽,春夏秋冬最难分。”这是描绘地处我国西部高原与东部低山丘陵过渡区域和亚热带与温带过渡地带的神农架的一首诗,写出了神农架生物资源丰富、谜一般的特色。

这里的野生植物有173科,860属,2000多种(包括种以下等级)。有各种野生的飞禽走兽570多种,鱼类35种。

说起神农架的生物资源,应提到两个较重要的方面。

一方面是药物资源丰饶。神农架是以传说中神农在此搭架采药而得名。这里产的各种中草药有1300多种。人们给那些稀奇良药起了动听的名字,如“头顶一颗珠”(延龄草)、“红边一碗水”(南方荷叶、叶下花)、“七叶一枝花”、“九死还阳草”(卷柏)、“长鞭红景天”等。人们熟知的麝香、熊胆、虎骨、五灵脂等动物药材,约有130种。其中草药材种类之多,居全国榜首。神农架每年向国家提供各种药材1.5万担左右。富饶的药材资源当然不可能是神农给留下的,那么,为什么它们都集中生长在这里?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另一方面是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神农架还存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子遗的珍贵树种,如水春树、领春木、连香树、鹅掌揪、大血藤、红豆杉等“活化石”,还有国家列入保护对象的珙桐、黄檀、香果树和麦吊杉等。

这里有受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20多种。在珍稀动物中令人感兴趣的是金丝猴。这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的灵长类动物,也是“活化石”。这里的金丝猴个头大,毛长色深,据考察鉴定,与四川、陕西等地所产同属一个亚种,为川金丝猴。现在在800平方公里的保护区内尚有金丝猴500多只。

近年来,神农架多次发现白熊等20多种白色动物。这里的白色动物为什么如此众多?是当地环境造成的白化现象,还是出现了新种?这又是一个谜。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

A.神农架的动植物。

B.神农架的生物资源。

C.神农架的地理特征和丰富的资源。

D.神农架。

2.本文说明的事物特征是什么?

3.本文说明的顺序是()

A.逻辑顺序 B.程序顺序

C.时间顺序 D.空间顺序

4.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A.列数字分类别举例子引用

B.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举例子

C.列数字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

D.列数字分类别举例子下定义

5.本文的结构方式是()

A.并列 B.分-总

C.总-分 D.总-分-总

6.本文语言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

2.生物资源丰富;谜一般。

3.A

4.B

5.C

6.生动准确或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相结合。

篇5:《莫高窟》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和答案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内地与中西亚之间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发源于印度的佛教就是随“丝路”传入我国的。那时的敦煌,地处丝路南北三路的分合点,是一座繁华的都会,贸易兴盛,寺院遍布,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的佛教石窟也就在敦煌生根、发芽了。据说,莫高窟的开凿缘于一位法名乐尊的和尚。公元366年,乐尊云游到此,忽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若千佛,心有所悟,便在崖壁上凿下了第一个石窟。此后,许多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为了祈求前路的顺利、生意的发达,纷纷在这儿许愿开凿石窟,请民间艺人绘上心中崇拜的神灵。莫高窟的壁画和塑像,在表现佛教内容的同时也反映了人间现实生活。壁画中婀娜多姿的飞天,苦苦修行的佛教徒,雍容华贵的公主和虔诚的供养人,一个个栩栩如生。

而今,敦煌故城早已被这里干燥、多风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所埋葬,但莫高窟里的一切,在这样的环境下,历经千年的岁月,依旧历久弥新。

16.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出莫高窟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的依据。(4分)

17.根据文段内容,请你概括分析在敦煌开凿莫高窟的`原因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

16.要点:莫高窟历史悠久,开凿朝代多,时间长(1分);石窟群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2分)

洞内壁画雕塑精美,佛经文书珍贵。(1分)

17.要点:具备开凿的地理环境:在历史上,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要冲,地理位置重要,商业发达,佛教盛行。鸣沙山古老而神秘的地理位置,利于佛教的传播。具备开凿的人文环境:为祈福保佑,信仰佛教的人越来也多,开凿的洞窟、绘制的壁画也就越来越多。具备开凿的气候环境:敦煌地区干燥少雨温带大陆性气候,不必担心壁画受潮湿腐蚀。(每点2分,共6分)

篇6:《李时珍》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李时珍》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①我国明朝的李时珍(1518—1593),是世界上伟大的药学家。他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就是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92种,附方11096则,先后被译成英、法、俄、德、日、拉丁等10余种文字,成为国际一致推崇和引用的主要药典。这部巨著不仅对医药,而且对生物、矿物和化学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李时珍的学术见解是高超的,他的分类方法符合现代的科学原则。该书于15问世,比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的《自然系统》要早100多年。

②李时珍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固然由于他批判地总结了前人的成果,“搜罗百氏”,旁征博引,参考八百余家;更主要的,还在于他忠心为百姓服务的精神。他认识到这项工作对百姓有利,因而他不辞辛苦,深入实际,“访采四方”,先后到河南、江西、江苏、安徽等地,收集标本与药材,用了近30年的时间,三次改写,才最后成书。此外,也得力于他治学态度的严谨与一丝不苟。例如,为了证实前人所说“穿 山甲诱蚁而食”,便亲自动手,解剖穿 山甲,结论是:“腹内脏腑俱全,而胃独大,常吐舌,诱蚁食之,剖其胃,约蚁升许也。”

③李时珍还写过一本小书《蕲蛇传》。他父亲李言闻,研究了蕲州的特产艾叶,写成了《蕲艾传》,他读后很受启发,便决心写一本《蕲蛇传》。开始他只是从蛇贩子那里观察白花蛇,有人告诉他,这不是真正的蕲州蛇,真蕲蛇“其走如飞,牙利而毒”,人被咬后会迅速致死,是当时皇帝指定进贡的制药珍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时珍不顾危险,几次爬上龙峰山去观察蕲蛇,目睹了它吃石南藤及被捕情形,了解了它的形体与习性上的特点,终于写出了很有特色的《蕲蛇传》。李时珍很重视这种研究方法,认为这样可以“一一采视,颇得其真”。

(选自《科学发现纵横谈》,有删改)

11.(2分)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12.(4分)第②段中加点的“巨大的成就”指的是什么?李时珍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3.(2分)李时珍亲自动手解剖穿 山甲都看到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14.(3分)文章最后一句话中的“这种研究方法”指怎样的方法?

篇7:《造纸术》初中说明文的阅读题及答案

《造纸术》初中说明文的阅读题及答案

文段一

中国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等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文字的材料。但是甲骨不易获得,且甲骨和竹简都比较笨重,不易携带;绢帛虽然轻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贵,不能普遍应用于书写。到了汉代,由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甲骨和竹简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从而促使书写材料的改进——纸被发明出来。西汉时期,出现植物纤维纸,但由于技术上的限制,纸张质地粗糙,不适宜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而到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技术,他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作原料,制作成纸。这些纸的质地轻薄、细腻,更适合使用毛笔书写文字。人们将经过蔡伦改进的纸称作“蔡侯纸”。1,蔡伦把他监制的第一批纸献给了汉和帝,深得和帝称赞。和帝下令把改进的造纸技术推向全国。蔡伦改进造纸术成为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

文段二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首推造纸术,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自汉代起,尤其蔡伦改进造纸术后,造纸术不断扩大了原料的使用范围,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纸张的质量和产量,使“纸”这个物质广泛应用到平民的日常生活中。这也促使造纸术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逐渐向我国周边乃至世界推广,起先是把纸本书携往国外,然后造纸术也逐渐直接或间接外传。由于文字载体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促使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传播,抄书、藏书之风盛行,让精彩的、有影响力的文字得以保留下来。造纸术的不断推广和改进,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总之,我国发明的造纸术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1.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请你说出造纸术在汉代得到发展的原因。

2.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出记载文字的材料不断改进的表现(4分)

3.根据文段二内容,请你用“不仅……而且……”的句式,概括出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3分)

参考答案:

1.(1)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2)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3)汉和帝的大力支持

2.记载文字的材料由笨重不易携带的甲骨、竹片发展到轻便、昂贵的绢帛,再到西汉时期的质地粗糙,不适宜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最后到轻便、取材广泛、造价低廉、质地细腻易书写的“蔡侯纸”。

3.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不仅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而且还推动了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共3分,每点1分,语言1分)

篇8:《假如月亮不见了》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假如月亮不见了》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①假如月亮不见了,假如地球没有月亮陪伴,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②地球能够适应人类的生存,有一个前提非常重要:地球的南北轴基本上是稳定的,这使得地球的南极、北极得以固定,地球上的气候相对稳定,一切动植物都在相对稳定的气候中生长。而这一切,必须归功于月亮。地球的自转和月亮围绕地球的旋转,使地球和月亮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月亮就是地球的稳定器。如果没有月亮,后果会很严重。地球的南北轴会发生严重偏移,最大的偏移角度可能会达到90度。也就是说,南极、北极会变成赤道,赤道会变成南北极。如此一来,地球的气候彻底混乱,人类即便还能在地球上生存,也得经常搬家、迁徙。就算地轴偏移没那么大,几度的偏移也有可能使现在北极圈的极寒地区在加拿大、俄罗斯之间不断移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曾经是风调雨顺的地区,由于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地轴小小的偏移,才形成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少有人住,而那个偏移只有1度。

③然而,我们在庆幸地球能拥有一颗月亮时,有一个事实正在发生着:月亮正以每年不到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未来月亮离地球会比现在远得多,地球甚至可能彻底失去月亮。

④月亮离地球的远近,对于地球会有什么影响?它会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科学家认为,地球早期,一天的时间比现在要短,最短可能只有8小时。未来月亮离地球越来越远,地球每天的时间,就会超过24小时!那时每个人都有更多的时间睡觉了,但这只是一个幽默。

⑤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离地球越来越远,地球的'稳定性将越来越差,地轴的大幅度偏移,会随着月亮的远去而逐步呈现。虽然那将是非常非常遥远的未来发生的事情,但已经有科学家开始为此设计解决方案了。

⑥总之,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有月亮相伴,实在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1.根据第②段的内容填空。

文段中撒哈拉沙漠的事例告诉我们:__________,作者列举这个事例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文章的相关内容,说出第③段画线句中“正以每年不到4厘米的速度”这几个字不能删去的两个理由。(2分)

3.下面的材料印证了选文中的什么内容?(2分)

【材料】鹦鹉螺的贝壳上有波状生长线,每天长一条, 一个月形成一隔。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鹦鹉螺每一隔里生长线的数目与月亮绕地球一周的天数恰好相同。现在鹦鹉螺每一隔的生长线在30条左右,而古鹦鹉螺化石显示:在距今约1.37亿年前的白垩纪,鹦鹉螺每一隔的生长线是22条;在距今约2.8亿年前的侏罗纪,每一隔的生长线是18条,到距今约4.2亿年前的奥陶纪,每一隔的生长线是9条,也就是说,那时月亮绕地球一周只需要9天,算起来,那时月亮与地球的距离仅为现在的43%。

参考答案:

1.要点:告诉我们:地轴小小的偏移,对环境和人类生存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说明:月亮对地球的重要意义(或:没有月亮,后果很严重)。(共4分。共两空,每空2分)

2.删去以后,其一,就不能说明月亮远离地球是一个正在逐步发生的过程;其二,下文说明月亮远离地球是“非常非常遥远的未来发生的事情”也就缺乏依据了。(共2分,共两个理由,每个1分)

3.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离地球越来越远。(2分)

篇9:《二维条形码》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二维条形码》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①条形码有一维条形码和二维条形码之分。一维条形码就是今天人们已经非常熟悉的普通条形码,它的信息仅靠黑白条纹的宽窄来表达,在平面上以单一方向分布排列。一维条形码虽然只能编码几十个字符、数字,还脱离不了对数据库的依赖,但它的使用已经极大地提高了电脑采集数据和处理信息的速度,促进了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大大改善了人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眼下,这种条形码几乎覆盖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商品和流动物件。二维条形码是在一维条形码不能满足大容量信息存储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至今不过历史。与一维条形码的区别是,它的信息以点的方式在x轴和y轴方向上同时分布。它除了可以存储字符、数字以外,还可以存储图形、声音等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信息,存储数据量很大。同时,它还具有信息存储成本低、可以用便携式识读设备直接读取内容而无须领结数据库、信息一旦存入其中就无法更改、能对污染的信息进行修复还原等特点。

②二维条形码从“质”上提高了条形码的'应用水平,从“量”上拓宽了条形码的应用领域。将二维条形码应用在身份证、护照和机动车驾驶证等重要证件上后,因为二维条形码可以存储个人照片、声音、指纹、虹膜、基因状况等综合信息,假冒分子就很难得逞。二维条形码除了能“慧眼识人”以外,还能准确“认物”。将二维条形码应用在药物、高档家用电器等物品上后,因为二维条形码可以存储产地、生产厂家、品牌、质量指标、生产批号、安全性能等综合信息,伪劣产品就休想蒙混过关。在不与网络相连时,便携式识读设备读取的内容上传到有关数据库,以便“跟踪”某一物件流向。比如,有关机构可采用二维条形码为树木、邮件、汽车、军需物资、货运物品等制作“身份证”,使人们对它们的变化和流通情况了如指掌。此外,二维条形码还可应用在对管理程度要求较高的银行、工商、税务和海关等系统。

③目前,二维条形码的应用远没有一维条形码普及。原因之一是由于现有的各种二维条形码制在信息密度、编码语言、外形比例、识读成本等方面还存在技术缺陷,原因之二是世界上仅有极少数几个科技发达国家才拥有二维条形码的底层核心技术知识产权。

④中国是汉语的最大使用国,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十分需要创建一种既适合中国国情、又适应国际流通的二维条形码码制。最近,上海龙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成功的“龙贝二维条形码”,具有很高的信息密度,很安全的加密功能,很灵活的外形比例、多向编码——译码功能和很强的抗畸变功能,能适用许多种类的识读器,可使用多达32种语言系统。“龙贝二维条形码”是我国拥有完全的底层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编码——解码和识别系统。

⑤“龙贝二维条形编码”已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应用。比如,从8月1日起,全国127个机场统一使用了印有6平方厘米面积的“龙贝二维条形编码”的机动车驾驶证。将该驾驶证插入小巧轻便的识读器后,显示屏上就会立即显示出中英文两种文字表示的详尽个人基本信息和一张16384像素的个人彩色照片。而美国目前最先进的二维条形码证件“肯塔基州汽车驾驶证”上的二维条形码,面积为18.2平方厘米,其中存储的信息,除了简要的个人英文资料外,仅有一张2250像素的黑白照片。

1.我国自主开发的“龙贝二维条形编码”具有哪些特点?(2分)

2.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意在说明什么?(4分)

3.文章第②段运用了“慧眼识人”、“认物”、“跟踪”、“身份证”等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参考答案:

1.具有很高的信息密度,很安全的加密功能,很灵活的外形比例、多向编码——译码功能和很强的抗畸变功能,能适用许多种类的识读器,可使用多达32种语言系统。(2分)

2.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意在说明我国印有 “龙贝二维条形编码”的机动车驾驶证比美国目前最先进的二维条形码证件“肯塔基州汽车驾驶证”先进得多。

3.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地说明二维条形码的优点。

篇10:《索契》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索契》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①索契,位于俄罗斯联邦克拉斯诺达尔边强区与格鲁吉亚接界处、黑海沿岸,其道路和楼房均依山势而建,在这里乘车观光,最能体会峰回路转的杌觉愉忱。宽40至60公里,东西长145公里,是俄罗斯最狭长的城市,也是俄罗斯最受欢迎的度假胜地。索契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疗养地点,他在这里写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月7日 至 2月23日 ,冬奥会在这里举办。

②索契自然气候得天独厚。得益于依山傍海的独特地理条件,索契成为地球最北端的亚热带气候区。大高加索山脉阻挡了北方的冷空气,黑海又像巨大的“暖水袋”一样散发热量,使索契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半年时间都可以下海游泳。索契一年有2/3的日子艳阳高照,很多疗养院都设有日光浴室、冬季花园和被太阳晒得暖洋洋的冬季海水泳池。

③索契的旅游资源很丰富。大高加索山为爱好山地旅行和山地滑雪的旅游者提供了一个好去处。“丽萨”湖位于海拔950多米高的山顶,景色独特秀丽, “阿虹”山是索契地区的最高点,在山顶建有了望塔,可以欣赏到高加索山的全景和风景如画的'海岸。“坚德拉利”公园是亚热带植物的宝库,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亚热带植物在这里都可以看到。索契市的森林覆盖率达82%,植物种类繁多,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约1500种属终年常绿植物。索契的海岸也绵延着大片天然海水浴场,这些浴场自然条件优越,服务设施完备。在索契一年中平均有240天是晴天,你可以在一天的时间里,登上高山滑雪,然后到大海畅游。

④索契城建立于一百六十年前,是黑海边俄罗斯最大的城市之一。索契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四十万年前索契开始有居民,欧洲人的最早祖先克罗马努人就是生活在这儿。拜占庭帝国的普罗科匹厄斯在笔记里用拉丁文写道:帝国黑海海岸的本族人为索契。在高加索战争结束后,索契就成了俄罗斯的一部分。18正式建立城市,索契被设为旅游地。整个地区发现疗氧氢泉后,城市的命运由此改变了。从那时起它就发展为一个疗养胜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涌现出了数百个疗养地、温泉所。大部分的疗养所用来治疗支气管、肺和神经紊乱。现在它是俄罗斯最好的疗养胜地,沿海岸及在山里大约有二百五十多个疗养地。

⑤索契是一个有许多鲜明对比的城市,特别是地形和气候。索契两边是海,位于早期高加索山脉上。索契的气候是血热带,冬天的平均气温为八到十摄氏度,夏天的气温很少超过三十摄氏度。与北加利福尼亚一样,从四月到十月都可以在海里游泳,十月到五月则可以在坡上溜冰:这儿有棕榈树、香蕉树和柑橘树,鲜花常年盛开:百分之八十的土地属于国家公园或高加索州的一部分。最优秀的俄罗斯建筑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建造了索契的主要名胜。

⑥综上所述,20冬奥会在这里举办,的确是很好的选择。

1、(2分)第①自然段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2分)文章第③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3、(3分)索契的自然气候有哪些得天独厚的条件?

4、(4分)2014年冬奥会选择在索契这个城市举办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划线句介绍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此疗养,写成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能更有力地增加读者对本文的阅读兴趣,增加对索契的了解。

2、(2分)举例子、列数字

3、(3分)依山傍海的独特地理条件,使索契成为地球最北端的亚热带气候区;大高加索山脉阻挡了北方的冷空气;黑海又像巨大的“暖水袋”一样散发热量,使索契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

4、(4分)①索契自然气候得天独厚。②索契的旅游资源很丰富。③索契有非常悠久的历史。④索契是一个有许多鲜明对比的城市。

篇11:《造纸术》初中说明文阅读题与答案

《造纸术》初中说明文阅读题与答案

文段一

中国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等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文字的材料。但是甲骨不易获得,且甲骨和竹简都比较笨重,不易携带;绢帛虽然轻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贵,不能普遍应用于书写。到了汉代,由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甲骨和竹简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从而促使书写材料的改进——纸被发明出来。西汉时期,出现植物纤维纸,但由于技术上的限制,纸张质地粗糙,不适宜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而到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技术,他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作原料,制作成纸。这些纸的质地轻薄、细腻,更适合使用毛笔书写文字。人们将经过蔡伦改进的纸称作“蔡侯纸”。1,蔡伦把他监制的第一批纸献给了汉和帝,深得和帝称赞。和帝下令把改进的造纸技术推向全国。蔡伦改进造纸术成为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

文段二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首推造纸术,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自汉代起,尤其蔡伦改进造纸术后,造纸术不断扩大了原料的使用范围,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纸张的质量和产量,使“纸”这个物质广泛应用到平民的.日常生活中。这也促使造纸术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逐渐向我国周边乃至世界推广,起先是把纸本书携往国外,然后造纸术也逐渐直接或间接外传。由于文字载体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促使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传播,抄书、藏书之风盛行,让精彩的、有影响力的文字得以保留下来。造纸术的不断推广和改进,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总之,我国发明的造纸术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题目

17.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请你说出造纸术在汉代得到发展的原因。(3分)

18.根据文段一的内容,说出记载文字的材料不断改进的表现(4分)

19.根据文段二内容,请你用“不仅……而且……”的句式,概括出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3分)

参考答案:

17.要点:(1)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2)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3)汉和帝的大力支持

(共3分。每点1分)…点此查看完整答案(答案页第7页)…19.示例: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不仅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而且还推动了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共3分,每点1分,语言1分)

篇12:《工业机器人》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工业机器人》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共有30万个工业机器人在流水线旁,日夜不停地从事焊接、油漆、抛光、安装等简单重复的机械性操作。在巴黎地铁车站内,一对机器清洁工天天在打扫卫生,它们用履带行走,还可以上下楼梯。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一个名叫“全天候清洁工”的机器人为汉莎航空公司擦洗远航归来的飞机,它可以在两个小时之内把一架波音747大型客机擦洗得一干二净,这项工作原先由16个清洁工干上10个小时才能完成。在日本,机器人在建筑行业大显身手,高楼机器人用它们脚下的吸盘牢牢地“站”在大楼的玻璃墙面上,进行擦玻璃窗的危险工作。在美国,机器护士小姐已经在医院里代替护理人员从事各种各样的服务性工作,如送衣、送饭、送药、送病人及护理人员需要的一切东西。更神的是侦探机器人,它体积极小,行动方便,简直可以无孔不入。它嗅觉灵敏,不仅能嗅到埋藏于地下的炸弹,还能发现核技术装置的位置,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它还能带上摄影机,深入敌巢或有放射性物质的建筑物中,向远在安全地带的人传送图像及情报。在德国、日本和美国,还制造出了一些会走路、看书、写字、听话和说话的机器佣人,它们能认识自己的主人。早晨主人起床时,它会礼貌地问安,然后送上早点,主人不在家时它能按主人的'吩咐熟练地料理各种家务,主人回来时,又有礼貌地迎接,殷勤地为主人做这做那,真像一个忠心耿耿又聪明乖巧的仆人。

但是,无论机器人怎么聪明,它的智慧都是人类编好程序输入它的电子脑袋的,人类永远是机器人的主人!

8.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机器人主要从事哪些类型的工作?

9.上述文字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10.作者认为“人类永远是机器人的主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8.简单重复的机械性操作、危险性的工作、服务性的工作、紧急情况下的工作、家庭服务工作。

9.举例子、列数字,如: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一个名叫“全天候清洁工”的机器人为汉莎航空公司擦洗远航归来的飞机,它可以在两个小时之内把一架波音747大型客机擦洗得一干二净,这项工作原先由16个清洁工干上10个小时才能完成。

10.言之有理即可。

《数字化时代的阅读》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城市牛哞》的阅读题和答案

《泷中》古诗阅读题及答案解析

医院需要病人阅读题答案解析

中国城市精神口号

雅思写作低分原因解析

《关节炎是冻出来的吗?》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分析

欧阳伯和墓志铭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

程序设计笔试题解析

编程笔试题解析

《中国城市干旱现状及原因》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精选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国城市干旱现状及原因》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