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Ari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七年级英语上册导学案:Starter,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七年级英语上册导学案:Starter,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七年级英语上册导学案:Starter
【学习目标】字母A-H;问候他人
在书上第94页查出下列单词的汉语意思。
1. 识别和掌握八个人名(观察它们的首字母)。
Alice, Bob , Cindy , Dale , Eric , Frank , Grace , Helen
2. 学会早上见面打招呼的词汇。
good morning hi hello
3. 正确认读Aa-Hh八个字母。
4. 会读字母所含音标:(在书上第90页找出来学着读,和小学声韵母读音基本一致)
元音 /ei/ /i:/ / e / 辅音 / b / / s / / d / / f / / d/ / t /
【预习指导】自我预习
一、扫清障碍
试着用小学声韵母(英语中叫音标)的读法读出Starter Unit 1 P.1-2的单词(在书上第19页)。
二、课本预习
1. 完成1a。(将课本上句子翻译成汉语,读书上第55页Starter Unit 1)
2. 完成2a。 听一听,读一读。
3.注意观察2a 完成2b 填在书上。
预习效果检查
1.写出字母Aa-Hh
2. 写出并读出下列单词。
令人满意的 , 早晨,上午, 嗨
3. 翻译下列句子。
早上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内学习】
一、教材处理:自主互助学习
1.观看课本插图,听一听,读一读课本1a 。
2.小组练习打招呼,教师巡回指导。
A: Hello, Frank! B: Hello, Alice!
A: Good morning, Frank!(早上好,Frank)
B: Good morning, Alice!( 早上好,Alice)
3.学习字母Aa Bb Cc Dd Ee Ff Gg Hh 的正确发音。
Aa /ei/ Bb /bi:/ Cc /si:/ Dd /di:/
Ee /i:/ Ff / ef/ Gg / di: / Hh /eit /
4.正确书写字母。(注意观察书上手写体的大小写、字母占格、倾斜角度[向右倾斜,约为5°],体会英语的圆笔书写特点。分析它的起笔收笔再模仿书写。)
师生备注
师生备注
二、组内探讨:仔细观察下面字母中的用法,然后补全结论部分所缺内容。
1、Bb /bi:/ Cc /si:/ Dd /di:/ Ee /i:/ Gg / di: /【结论】这些字母中含有共同读音: / /
2、Aa /ei/ Hh /eit / 【结论】这些字母中含有共同读音:/ /
3、Alice, Bob, Cindy, Dale, Eric, Frank, Grace, Helen 【结论】通过观察上面的名字我们发现:把他们的首字母写出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ello, Frank! Hello, Alice! Good morning, Frank!(早上好,Frank) Good morning, Alice!( 早上好,Alice) 【结论】我们熟悉的人问好用__________; 早上见面问好用_________________ ; 向不同的人问“早上好”就用 Good morning, ___________(自己/对方)名字
Explanation(解释)
一、good morning, 常用于早晨或上午(中午12点之前)向他人问候。如果对方是我们熟悉的人,还可以说:“Morning!”。当然,还可以用“Hello!”或“Hi!”来打招呼。回答时,可以重复对方的话,也可以向其进行问候。在不同的时间段,还可以说:
Good afternoon! 下午好!Good evening! 晚上好!
二、hello是人们见面时常用的问候语,有时为了引起对方注意也用hello, 意为“喂”、“你好”。hi可与之互换,不过,hi比hello更常用,显得更亲近、随和。它们都用于口语,使用时不受时间的限制。英美人一般在打招呼时,也说称呼语。如:Hi, Dale! 喂,戴尔!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打电话时,多用hello, 而很少用hi。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对老师、上级、年长者以及有身份地位的人打招呼时,一般不用hello或hi,以免对其不尊重。
三、How are you? 是英美国家较熟悉的人之间见面时常用的问候语,但并不是想深入交谈某人的健康状况,只是一种礼貌的问候方式,常见的答语为:Fine, thank you. / Very well. ( I’m OK. / I’m all right. ) thank you./ Thanks. 出于礼貌并常加上一句And you? (你呢?)来询问对方。这时,可以用:I’m fine, too./ Fine, too./ Not (too) bad, thank you.等作答。
【 课内巩固】
一、选择填空。
1. 下列大写字母是由两笔写成的选项 ___。
A. B B. H C. A
2. 含有相同元音音素的选项是 ________。
A. A, G B. B, CC. E, H
3. 下列的缩略词中,表示“光盘”意思的是____。
A. HB B. BBC C. CD
4. - Good evening, Mr Chen.
- ________, Alice.
A. Good evening B. Good morning C. Good afternoon
5. - ________?
- I’m OK, thank you.
A. How are you B. How do you do C. Are you Alice
二、将方框中的单词归入字母A-H栏中。
1. a: __________ 2. b: ____________
3. c: ___________ 4. d: ___________
5. e: ___________ 6. f: ____________
7. g: ___________ 8. h: ____________
Helen, green, Alice, five, Bob, CD, evening, bye, are, Dale, English, father, do, good, hello, Cindy, Eric
【学习成果展示】(满分50分)
完成时间15分钟 满分50分 批改时间 ___月___日 得分
1.完成句子。(6分)
-- ______________(早上好,Helen!)
--______________(嗨,Bob,早上好!)
2.写出下列字母的相应大小写字母。(8分)
A_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_
E_________ f________ G________ h_________
3.写出下列字母相邻的字母。(6分)
____Bb____ ; _____Cc_____ ; Ee____Gg ; Ff____Hh
4.根据所给的字母的音标,写出大、小写字母。(8分)
1)/si:/________ 2)/di:/ ________ 3)/ef/________ 4)/bi:/_______
5)/ ei /_______ 6)/eit /_________ 7)/i:/________ 8) / di:/ _______
5.写出下列大写字母的小写字母。(12分)
1) BEE ________ 2)BAG _______ 3)BED _______ 4)HB _______
5)CD _______ 6)ABC ________ 7)AD _______ 8)CAAC _______.
6. 选择题 (2分)
-- Good morning, Mary.
--__________________.
A. Good morning B. Good evening C. Good afternoon D. Hello
7.把与汉语相关的英语规范地写在四线三格中。(注意观察书上写句子与字母区别)(8分)
1)海伦早上好!
2)早上好,Alice 。
8.选择题。(15分)
( )1.“不明飞行物”的英文缩写是。
A. UFO B. HB C. CD D. BBC
( )2. “美国篮球协会”的英文缩写是 。
A. USA B. NBA C. ABC D. PBA
( )3.在市场上购买衣服时,你看到的表示“中”号的字母代表是 。A. S B. L C. M D. XL
( )4.下午和同学见面时,应该说 。
A. Good morning B. Good afternoon
C. Good evening D. I'm OK
( )5.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英文缩写是。
A. CCTO B. VOA C. CCTV D. TV
【总结反思】在本节课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还有什么没有掌握的知识,请记录下来,找机会询问同学或老师。
【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 师生备注
篇2:《咏雪》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
《咏雪》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师寄语:会听、勤思、敢说、善问,展示自我,体验成功!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学习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拓展思维。
学习难点: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知识链接】
1.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2.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她自幼聪识有才辩。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课前预习】(高效课堂从预习开始)
1.给加点字注音:
俄而( ) 雪骤( ) 差( )可拟 ( ) 无奕( )女
2.参考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内集 儿女 俄而 雪骤
欣然 差可拟 未若
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
《咏雪》选自 ,作者 , 朝 家。该书是 小说的代表作。
4.熟读全文。
学习过程:
【呈现目标 明确任务】
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合作预习 问题导向】
美美地读(从读中感受)
1.听范读:听字音、节奏和情感。
2.组员朗读展示。
认真地译(从译中探究)
小组合作,结合课前预习中的重点词语翻译全文。
细细地品(从品中领悟)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
2.文中将雪比喻为“ ”和“ ”(用课文原句回答),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我认为 一句更好,因为 。
3.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4.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我喜欢 ,因为 。
【生问师答 定向释疑】(学则须疑)
提问向导:从文章的内容、表达技巧等角度提问,提出小组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质疑。
【盘点收获 拓展提升】
1.请说出一句有关描写雪的诗句: 。
2.课堂小结:
【强化训练 当堂达标】(仔细点、动动脑,相信你一定会有不错的成绩!)
阅读《咏雪》,完成一至三题。
一、解释词语:(每词8分)
1.内集: 2.儿女:
3.俄而: 4. 差可拟:
5.未若:
二、翻译下列句子:(每句15分)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三、自己试写一句描写白雪的比喻句。
白雪纷纷,好像 (15分)
【小组评价 师生反思】
单小平
篇3:《秋天》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
《秋天》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4《秋天》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一、学习内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课前自测:
(一)掌握字音,积累词语。
丁丁( ) 背篓( ) 肥硕( ) 栖息( )
寥廓( ) 枯涸( ) 清冽( ) 梦寐( )
(二)走近作者。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与四川万州的大家庭。幼年时即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929年到上海如中国公学预科学习,读了大量新诗。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他自称开始创作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温柔的东西”,早期的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他不满丑恶的现实,又不清楚出路和在;他热切地向往这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但缺乏热烈追求。于是较多徘徊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只能留下寂寞和忧郁。
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格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歌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在散文创作上,他自称“我的工作是在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他善于融合诗的特点,写出浓郁缠绵的文字,借用新奇的比喻和典故,渲染幻美的颜色和图案,使他的散文别具风格。
(三)反复朗读本诗,要注意把握语气和节奏,并试着根据下面的示例在书上为全文做好朗读标记。
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谷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四) 你积累的关于写秋的诗句有哪些?请写两句。
三、研讨交流:
1、整体感知: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三节诗句各自的画面。
图 图 图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3、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或将自己不大理解的词句找出来与同学交流探讨。
五、小练笔: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相信你一定能写好。
徐秀形
篇4:《塞翁失马》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
《塞翁失马》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学习内容: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分析故事情节。
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探究问题及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朗读中读懂文言文,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课前自测:
(一)初读课文
1、填空:这则寓言选自《 》,他的编者是西汉淮南王( )。
2、读准字音:
善( )术者 何遽( ) 数( )月
将( )胡骏马而归( ) ( )堕而折其髀 ( ) 跛( )
读顺句子(用 “/” 划出句子句读,划一处即可)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堕而折其髀
(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我来读,你来译
近塞之人有善术者(近: 善: ) 人皆吊之 (吊: )
马无故亡而入胡(亡: ) 居数月(居 )
其子好骑(好: ) 死者十九(十九: )
2、对照译文,读出原文
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三、研讨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塞翁的“祸”“福”遭遇写了那几件事?在一般人看来哪些是祸事?哪些是福事?
福事:
祸事:
2、三读课文,思考: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塞翁?
3、再读课文,领悟寓意。
A、从文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B、填空:分久必和, 。 ,水满则溢。
4、原文结尾为“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想一想,你从原文结尾中读到了什么?编者为何去掉结尾?
四、布置作业:
必做:
1.背诵课文。
2.制作文言词语积累卡片,积累文言词语。
3.以正确地态度对待人生的祸福,这是我们终身都要努力做的作业。
选做:
1.用文言续写故事(想象合理,语句通顺)。
2.课外阅读《淮南子》。
3.改编课本剧。
4.考试成绩公布了,小明是最后一名,得知这一消息后,他连蹦三尺高,因为小明相信坏事会变成好事的.。他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好事、坏事必然转化吗?举例说明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
30、《塞翁失马》导学案答案
二、课前自测:
(一)初读课文
1、填空:这则寓言选自《 淮南子人间训 》,他的编者是西汉淮南王( 刘安 )。
2、读准字音:
善(shan)术者 何遽(ju) 数((shu)月
将( jiang )胡骏马而归 (duo)堕而折(zhe)其髀 (bi) 跛(bo)
读顺句子(用 “/” 划出句子句读,划一处即可)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堕/而折其髀
(二)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我来读,你来译
近塞之人有善术者(近:靠近 善: 善于、擅长) 人皆吊之 (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马无故亡而入胡(亡:丢失 ) 居数月(居:过了 )
其子好骑(好: 喜欢 ) 死者十九(十九: 十分之久 )
2、对照译文,读出原文
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这个人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三、研讨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塞翁的“祸”“福”遭遇写了那几件事?在一般人看来哪些是祸事?哪些是福事?
福:
(1)、“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师顺势强调“将”的用法)。
(2)、“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师问:“以”何意?怎么说这事是“福”?顺势让学生明确“十九”的意义)
祸:
(1)“马无故亡而入胡”(让学生说说“亡”的意思,问学生:“你怎么知道亡的意思的?”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学生方法)
(2)“堕而折其髀”
2、三读课文,思考: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塞翁?
预设1:“善术者”(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准重音、节奏,读出情感。教给划分句中节奏的方法。
预设2:
乐观的塞翁(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问题引导:(1)为什么说乐观?
(2)如果在“曰”前加一词,加什么?
(3)如何断句?
(4)请读出乐观的语气语调。
(5)如改成“此为福也!”好吗?为什么?
(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加深理解)
问:这句话有同学说是读出了乐观,你们又读到了什么?(冷静、淡定等)
预设3:
淡定的塞翁(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师引导学生朗读)
师:塞翁的个性,集中体现在他的三句话上,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再次体会塞翁的形象。
3、再读课文,领悟寓意。
1、从文中你得到哪些启示?(a、.辩证地看待福与祸,福与祸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b、多做一些应对不测之变的准备,少一些不着边际的幻想)
2、填空:分久必和,和久必分。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3、教师出示原文结尾: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问:读到了什么?编者为何去掉结尾?简介《淮南子》和刘安,再次感受文中“祸福相依,转而相生”的道家思想(板书)。
四、布置作业
必做:
1.背诵课文。2.制作文言词语积累卡片,积累文言词语。3.以正确地态度对待人生的祸福,这是我们终身都要努力做的作业。
选做(一题):
1.用文言续写故事(想象合理,语句通顺)。2.课外阅读《淮南子》。
3.改编课本剧。
4.考试成绩公布了,小明是最后一名,得知这一消息后,他连蹦三尺高,因为小明相信坏事会变成好事的。他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好事、坏事必然转化吗?举例说明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
徐秀形
篇5:《金色花》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
《金色花》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学习内容
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通过探究问题,读悟诗句,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什么情趣和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一、课前自测
1.给下面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嗅( )到 罗摩( ) 衍( )那 匿( )笑
花bàn( ) mù( )浴 dǎo( )告
2、自主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填空。
《金色花》这首诗表现了 对于 的挚爱,孩子幻想自己变成一朵 ,把 袭向母亲,又幻想自己的 投在妈妈的书页上,同妈妈 。
3、作者、作品简介:《金色花》的作者是 (国籍)文学家 (人名)。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代表作:诗集《 》、《 》等。19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4、了解并识记以下文体知识: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二、研讨交流
1、试读以下诗句,想一想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要读出孩子的 。)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 (要读出母亲的 。)
③“我不告诉你,妈妈。” (要读出孩子的 和对母亲的 。)
④“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要读出母亲的 。)
2、美读悟情:
①诗中“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因为 ,而且还不让妈妈知道,是因为 。
② 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
请用“当妈妈 的时候,我就 ”说一说。
③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可以这样说:这是一个 的孩子(母亲),你看他(她) 。
④诵读这首散文诗你感受到怎样的感情?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
3.写法探讨: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这样的写法有何特点?
三、迁移拓展。
《金色花》选自于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新月集》,有人说,《新月集》如《安徒生童话》般具有一种不可测的磨力。请根据《金色花》来感受《新月集》具有一种怎样的魔力。
四、课堂小练笔:
请用“假如我变成了……”说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表达对母亲(父亲)的爱。
五、作业:
1.背诵课文,准备朗读比赛。
2、课外阅读泰戈尔的《新月集》,并做相应的读书笔记。
徐秀形
篇6:《开国大典》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
《开国大典》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开国大典
学习目标:
1、我要认识“擎、钮、瞻、聂、党”5个生字,会写“典、瞻、拂、嗓、党”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我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我要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学习重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学习准备:开国大典的视频或文字资料。
学习课时: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要认识“擎、钮、瞻、聂、党”5个生字,会写“典、协、宾、泽、瞻、党”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协商、诞生、瞻仰、飘拂”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我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我能理解课文第一部分内容,体会到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并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学习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
一、释题导入,引出“大典”。
通过读课题,我知道“开”和“典”分别是____、____的意思,“开国大典”的意思是__________。
二、整体感知,初识“大典”。
(一)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小提示:我能多读几遍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丢字、不破句。还能完成以下练习。)
1、我能用“__”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直奔会场(bēn bèn) 旗杆(gān gǎn) 首都(dū dōu)
排山倒海(dǎo dào) 外宾(bīn bīng) 擎着(qín qíng)
2、我要把难写的字多写几遍,争取把它写正确、端正、美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熟读课文,理清脉络。
1、我要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课文是按_____的顺序叙述开国典礼的。以此为依据,课文可以分为__部分。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场面。
2、快速默读课文,和同桌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场面一,感受“大典”
1、默读第一部分,从哪些词句看出这是大典?(在书上勾画、批注)
2、从这部分的描写中,我能感受到典礼的___和___,还感受到人民群众___、___的心情。我能通过读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四、达标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diǎn lǐ xié shāng zhān yǎng
( ) ( ) ( )
qí zhì xú xú shàng shēng
( ) ( )
2、 选字填空。
拂 佛 飘( ) 仿( ) 纽 扭 ( )扣 电( )
暴 爆 ( )动 ( )发 防 妨 ( )碍( )守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要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2、我要整体了解作者记叙开国大典的方法,初步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
3、我要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学习重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一、 直接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开国大典》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品读“典礼”,感受“大典”。
(小提示:文中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开国大典的众多场面,我要选择最难忘的一个场面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想想后再回味回味: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课文。)
1、我要快速读第二部分,和同学一起理清“ 典礼”的过程:
、 、 。
2、我要和小组成员合作学习:填关键词,品重点句,读一读有关的这段话,想想当时的场面,体会感情,领悟方法。
语段一:“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____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___投向主席台。”从所填的词语体会到群众的_______及对毛主席的__________。
语段二: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____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____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__________。所填的词语表达了全国人民________的心情。这声音还会传到_______,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三:“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_______,______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所填的词语体会到人民群众_______的心情。
3、“大典”的气氛真热烈呀,我要通过读表现出来,并试着背诵第7自然段。
三、运用方法,自主学习“阅兵式”、“群众游行”这两个场面。
1.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2.全班交流。
四、课堂总结,铭记“大典”。
思考总结:作者是怎样把这么盛大的庆典活动描述清楚的?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感情朗读,积累拓展。
1、我要再有感情的朗读全文,然后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2、课后,我要利用所学的场面描写的方法描写一个片段。
刘华
篇7:《秋天》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
《秋天》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课时
第14课 秋天
导学图示
教学重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说秋】
1、【情感导入】
由学生说说:“你心目中的秋天是怎么样的”来导入新课。
2、展示学习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作者的'情感。
②、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二、预习展示
1、填空
《秋天》作者( ),四川万县人。现代( )、( )、 ( )。代表散文集《 》。
2、你认识我吗?知道我的样子吗?
丁丁( ) 肥硕( ) 栖( )息
青鳊( )鱼 乌桕( )叶 归泊( )
寥( )阔 枯涸( ) 背篓( )
小桨( ) 梦meì( ) 清liè( )
3、【读秋】
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 读清停顿
读好重音 读出感情
1、自由朗读,个性展示,并点评。
2、听老师范读。
三、【品秋】
(一)整体感知
诗中,作者通过描绘三幅图画为我们展示了秋天的美,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为每幅图拟一个漂亮的名字吗?
命名参考: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牧女思恋图。要求说出理由。这也就充分体现了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学生畅谈,教师归纳:
(二)品析优美的语言(学会合作:小组探究)
1、示范品读学方法(第一节)
如:“飘、饱食 、栖息”等字的赏析
总结:传神的词语 贴切的修辞 感官的运用
2、自己品读第二、三节诗,按照品读第一节的方法,同学之间自己研读,把不懂的问题拿出来一起交流
四、【 背秋】(背诵速度大比拼)
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诗读读背背,看谁最先圆满完成任务!
五、【绘“秋”】(拓展延伸)----课后作业
秋天是美妙的,如果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描绘出自己所理解的秋天,肯定是件快乐的事。那么赶快行动起来,进入我们今天的第四个环节:绘“秋”
(提示: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来绘“秋”?)
六、【板书设计】:(略)
教后记:
张昕睿
篇8:《散步》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
《散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领会文章主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品味精巧别致、自然朴实的语言。
学习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语言美。
学习难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一、预习导学:(基础知识很重要,音、形、义要记牢)
1、导入新课:(略)
2、快速抢答,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分歧 ( ) shà( )时 chāi( )散 各得qí( )所
委qū( ) 水波línlín( ) 你就背( )我背( )上
嫩( )芽
二、课堂导学 (提取信息是考点,认真阅读时关键,留心“动、形”和修辞,理解作用其义现)
1、自由朗读课文,根据原文填空。
⑴母亲 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⑵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⑶我的母亲又 过了一个严冬。
⑷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 着,有的浓,有的淡;
⑸小家伙突然起 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⑹我的母亲高 大, 很瘦, 不算重;儿子 很胖, 幼小, 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 , ,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3、指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是能力,多读品味有悟性)
①首先请男同学朗读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找出散步的人物、时间、地点、原因(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是必备的语文知识,一定要熟记,会用!!!)
②用自己的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注意:1、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老师要精讲,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听讲并记好笔记;2、这个知识点是考点!!!)
三、能力提升(小组合作讲团结,你思我想不停歇,思维碰撞显身手,胜利开出智慧花)
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⑴请女同学读4-5段,思考“我”怎么会看见这田野美丽的春景就想起“生命”来了?
⑵请全体同学把剩下的三个自然段齐声朗读一遍,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①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分歧?
②“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从字面和“我”的思想态度两方面思考)
四、拓展延伸(思考与表达是语文学习生成的两大能力)
以“家”或“亲情”为话题,运用比喻、排比,给家庭或个父母写几句心里话,50字以内。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
, ;
, 。
亲情是 , ;
, 。
五、运用反馈
北风乍起时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搁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乘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源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7旬的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有时竟是这样的残酷?
他想:在下次寒潮来临时,他仍会赶在北风之前,向深圳投去问候和叮嘱,可是他的第一个电话,应该是往哈尔滨去的。
⑴ 多角度比较这两篇文章的异同。
⑵读了《散步》和《北风乍起时》,你想对你的父母说些什么,你自己会怎么做?
五、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仔细体味文章所蕴含的亲情。
2、同学们,你们一定感受过亲情的温暖,品尝过 亲情的甜美。请你从生活中选择一两件蕴含亲情的事,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这份亲情。(400字左右)
韩玉芳
篇9:《世说新语》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2012-11-5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组织讨论有争论的问题,鼓励有创见性的意见。
(3)注意语言品味,语感的形成,情感熏陶的基础上突出文体色彩,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教学难点 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形成语感
教学重点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预习指导 一、基础知识题
1.解释句中画线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期: 行:
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过: 乃:
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 去:
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 引: 顾:
2.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朝代)人____编写的。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咏雪》
(一)新课导入:
课前两分钟训练,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
(二)文学常识: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门客编纂而成,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3.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四)整体感知: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五)研读课文:
1.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
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
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
2.《咏雪》这篇文章中营造了怎样的.一种家庭氛围?从文中哪些词语看得出来?
3.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树飞花。” ──韩愈《春雪》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华幼武《春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所《雪》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陆游《夜大雪歌》
4.“公大笑”一句中省略了谢安的话,如果你是谢安,你会说出什么话来?
5.文中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道韫的赞赏?
小结:全文以寥寥数笔,就将当时的环境和雪的形态和神韵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他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凝炼生动的语言。
(六)拓展训练:
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描绘不同形态的雪,同时也要写出意蕴。
“撒糖空中差可拟。” “未若槐花迎风飘。”“未若鹅毛当空舞。”
“棉絮纷飞差可拟。” “未若梨花漫天飞。”“未若天仙散百荷。”
“樱花飘落差可拟。” “未若玉屑静静落。”
(七)作业:翻译《咏雪》
第二课时:《陈太丘与友期》
(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才华横溢的谢道韫,这节课我们来结识另外一位聪明的少年--元方。
(二)分析题目:陈太丘是元方的父亲,做过太丘县令。“与友期”是与他的朋友相约。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3.去掉标点,让学生朗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古文。
4.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四)整体感知: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 并分角色表演,一生叙述性语言,一生扮演友人,一生扮演元方。
(五)研读课文。
读中质疑,在书上将疑难点进行圈点勾画。小组内解答不了的请另推荐一个中心发言人作好记录,提出问题全班讨论。
问题:
1.“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2.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3.批评他人无礼,而元方自己却对客“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是不是也无礼?
4.作者用什么方法刻画了陈太丘的友人和其儿子的形象的呢?
板书:
咏雪
咏雪 (出题----回答) ---- 评价(侧面)
撒盐空中
柳絮因风起 (赞赏道韫的才气)
陈太丘与友期(主人公:友、元方)
陈太丘与友期
对话背景 客人:不守信
陈太丘:舍去
客人:怒责太丘
相遇对话
元方:针锋相对(无信、无礼)
客人:认错,引
各自表现
元方:入门不顾
刘文竹
篇10:散步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
散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1.《散步》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组别 等级
【学习目标】
1. 从词语、句子两方面揣摩、品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学习以小见大立意,通过细节描写表达人物感情的写法。
3.培养自己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
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人情美。
【学习难点】
学习以小见大立意,通过细节描写表达人物感情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独立完成、同伴互助、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15分钟)
(一)知识回顾,了解文体知识。
1.记叙文的六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_____散文、______散文和______散文。
3.散文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二)走近作者
本文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当代作家。代表作有:著有中篇小说《诗礼人家》,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等。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三)初读课文,词畅句通(大声朗读课文,如果遇到读不准的字,勾画出来,查字典,寻求同伴解决)
1.并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分歧( ) 一shà( )间 chāi( )散 各得qí( )所 委qū( ) 水波lín lín( ) ( ) 你就背( )着我 我背( )上的
2.下列加点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霎时(极短的时间) 粼粼(水清澈的样子)
B、分歧(岔路) 熬过(忍受,艰苦支持)
C、散心(排遣) 危如累卵(重叠)
D、平铺直叙(铺陈) 蹒跚(腿脚不灵活,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3.给下列句子空缺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我的母亲虽然_______,然而很______,自然不算_______;儿子虽然很_____,毕竟_______,自然也________。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二、合作探究(先自己分析,然后在组内按A B C D顺序展开交流,每个组员都要积极主动发言,控制好时间,小组长负责对组员评价。13分钟。)
(一)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涉及到哪几个人?从全文来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请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注意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每组同学复述,其他同学补充)
(二)研读课文,品味意境美
1.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最后分歧是如何解决的?解决分歧中,表现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2.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赏读课文,品味人情美
从文中,你读出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作者又是通过哪些细节表现的?请从文中找出,学习细节描写在记叙文中表达主题的作用。
(四)回读课文,体会写法
读完全文,你认为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分组讨论)?
点拨:以小见大:在写作中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这种艺术处理以一点观全面,以小见大,从不全到全的表现手法,给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
以小见大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写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
三、交流分享(5分钟 先组内反馈交流,再班内展示共享)
1.对以上练习存在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内反馈交流、纠正、共享。(小组长正确掌握成员学习情况。)
2.随机抽取三个小组,对以上练习各小组进行班内展示反馈。
四、串联反刍(5分钟)
1.教师针对以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疑难解答和提示。
2.教师精讲本课的写作手法,归纳、梳理、点拨课文主旨。
五、巩固拓展(5分钟)
请同学们独立快速完成以下练习,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疑难点提交全班
1. 仿写:
请同学根据学习体会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家”为 主题进行仿写
例: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老人孩子都怡然自乐;
家,
家,
2. 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D、一片冬日的阳光
3.文中共有两处景物描写,请找出来,仔细品读,说说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绿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2)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六、学习小结(2分钟)
可以将你的学习收获总结下来,便于指导以后的学习;也可以把你在学习中的疑惑记下来,请其他同学或老师帮你解决。
七、课后拓展
1.请你背诵下列有关尊老爱幼的名言警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请你阅读文章,写下你的感悟。
骚扰电话
单位分了一套新房,我们一家三口欢天喜地地搬了进去,留下老母一人孤苦伶仃地呆在旧房里。
也曾想与老母一同搬进新房,可妻子早就与老母闹矛盾,儿子也不愿与唠叨的奶奶在一起,只好作罢,只哄说今后每星期一定来看妈。
我们的心情随着新房明快起来,生活充满了欢歌笑语,记忆中的老房子渐渐生疏模糊起来,也懒得再去走动。
一天,我从外地出差回来,妻子告诉我说家里经常有莫名其妙的电话打来,刚一接,对方马上就挂断了,感到十分奇怪。我说如今城里有些青年闲得wú liáo ,专爱听女人声音求刺激,骚扰别人,你莫管它。可不久我也接连不断接到此类电话,有时夜深人静伏案写作,电话铃响了,刚一声“喂”,对方顿了一下,马上就挂断了,弄得我灵感顿失,有时忍不住一通臭骂。
一个星期天,一家人忙着准备晚饭,我备好钱正准备买酱油,电话铃又响了,顿了一下便挂断,我十分恼火,说明天一定上邮局安装一个来电显示或防恶意呼叫功能,看到底是何人捣乱,告他个骚扰罪。气呼呼下楼时我突然见楼梯底下一黑影猛一闪急于出门,吃了一惊,可一见那人步履蹒跚,便一声“站住”,断住来人去路。再一看,我惊呆了:啊,是母亲!
母亲一见是我,赶紧低下头,说对不起,不该打此电话骚扰你们,让你下楼看我,我更奇怪了,我问母亲难道这些电话都是你打的?母亲头更低了,说有时想你们想得太厉害,可又不敢常来看你们,只好打个电话听听你们的声音,心里就踏实多了。又说偶尔几天家里电话没人接,就担心不过,想是不是家里出了事?也不来通知我一声。有时我很晚仍听出你在读书写字,真想劝你多保重身体,可你总嫌我,只好闷在心里。每个星期天,我都乘车到你家新楼下,听一家三口欢声笑语,心里真比蜜甜。
我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霎时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母亲怔怔地看着我,两行清泪也不由自主地落下来。我紧紧拉住母亲那布满老茧的手,俩人哆嗦着,一步步上楼,直到迈进那温暖的家里,仍不晓得分开。
3.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脚”、“洗衣”、“梳头”等),将这一过程及感受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孟诺
★ 导学案心得体会
七年级英语上册导学案:Starter(共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