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nquak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小升初文言文考试重点,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小升初文言文考试重点,希望能帮助大家!
- 目录
篇1:小升初文言文考试重点
小升初最新文言文考试重点整理
一、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假借”,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称为“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是“智慧”的意思,“慧”便是本字。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如“泪”和“涙”,“睹”和“覩”。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个人认为是古人的错别字。
二、古今异义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
如:“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中的“去”,古义是“离开”,后来演变为“到某地去”。还有一些字原本是古今异义,但不一定都是:“臭”在古文中原指“香”,但“朱门酒肉臭”此诗句中还是臭的意思。再如“指示 ”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古义:指出,给人看。例如:壁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类词语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加以注意。
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
词义扩大
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当今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的“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当今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词义缩小
词义缩小,指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被包括在古义之中。词义的缩小也是词义演变、造成词义古今差异的常见的现象。
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当今专指黄金。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现代只把“一种铺盖屋顶的建筑材料”称为“瓦”。
词义转移
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当今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庄子》)中的“涕”指眼泪,现转移为“鼻涕”了;再如,“闻”,本指听见,是听觉,现一般指“嗅觉”。
感情色彩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当今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名称说法改变
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如成语“目不识丁”已改用“眼睛”一词;“寡不敌众”中的“寡”已改用“少”字。
词义弱化
如,“狠”,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当今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当今表示埋怨、责备。
词义强化
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古褒今贬
如,“爪牙”古时指武臣或得力助手,属于褒义,如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而现代汉语中的“爪牙”则是“比喻坏人的党羽和帮凶”,为贬义。
如,“明哲保身”古时指通达事理,洞见时势,善于避威就安,适应环境,是褒义词,如《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而现代汉语中的“明哲保身”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为贬义。
如,“浑浑噩噩”古时用来形容人浑厚严正,为褒义,如杨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周书噩噩尔。”句中的“浑浑”是“浑厚”的意思,“噩噩”是“严肃”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则用来形容人浑浊无知,愚昧糊涂,为贬义。
如:“卑鄙”古义:地位低,见识浅。今义:品德低,含贬。例:《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
三、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词义演变的结果。一个词刚出现的时候只是用作一定的事物、现象、性质或行为的名称,但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它会逐渐获得一些新的意义,这样便形成了一词多义。
如【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作“专门技艺人”讲)
(3)吾师道也:(名词活用作动词,学习)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5)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6)则耻师:(动词 拜师)
(7)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 军队)
再如【意】
(1)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意愿) (2)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 (3)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神情)
【举】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 杀人如不能举(全、尽)
篇2:解密成都小升初文言文考试重点
解密成都小升初文言文考试重点
文言文必考的题型有以下三种:
1、解释加点的字词。
2、翻译某句话或者某两句话。
3、能把握文章的中心,回答一些与中心相关的问题。如:?本文的中心是什么??本文的主人公是怎样的一个人??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发?
有时还会掺杂一些其他的题,不过只要你能把上面三个问题正确地解答了,基本上能得到68分了。
读文言文时,用上以下几个蘑法棒,你就会事半功倍:
蘑法棒一:必读文中给出的注释。结合这些注释,再用上意译法,就可以了解本文的'大意。
蘑法棒二:直译法翻译句子。直译法也即一一对应地翻译每个字,然后把它们组成一句通顺的话。特别是遇到一些重难点的字词或者一些常用字词时一定要准确地翻译,否则就得不到分数的。这些重难点词包括:古今异义词、常见的虚词、通假字、易错的字词等等。这些重难点的字词有时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猜出其意思。
近五年真题中常见的一些实词:
1、遂居于此(于是)先生遂傲然不复再求(于是)
2、又尝同席读书(曾经)解缙尝从游内苑(曾经)
3、窃见管神色(偷偷地)
4、枭逢鸠(碰到)
文言文中常见的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输》)距:通拒,挡。
26、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29、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甫:通父。
3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3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错:通措。
32、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仓:通苍。
33、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裁:通才,仅仅。
34、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适:通谪。
3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唱:通倡,倡导。
3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以:通已。
37、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被:通披。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
3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通饲,喂。
39、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通才。
40、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1、自余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记》)僇:通戮,遭到贬谪。
42、而游者皆暴日中。(《峡江寺飞泉亭记》)暴:通曝。
4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4、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
45、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4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
47、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
48、馔酒食,持其赀去。(《越巫》)赀:通资,资财,钱财。
49、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50、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其一)直:通值。
51、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5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辩:通辨,辨别。
5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54、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乡:通向,从前。
55、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信:通伸。
56、自董卓已来(《隆中对》)已:通以。
5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普及。
58、四支僵硬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
猜猜法:小升初中给出的文言文常常会涉及到一些成语故事,当看到熟悉的名字时,就可以根据自己平时所掌握的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先猜一个文章的大概。若不是自己熟悉的,根据文后的注释,也可以猜文章的大意。知道了文章的大意,就像借到了东风一样,解下面的题就容易多了。
读文三问法:阅读文言文和现代文一样,可以借助读文三问(主人公是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的态度是什么?批评或者赞扬)来搭桥,更好地明白文章的主旨。(文心学吧)
篇3:高中文言文考试重点
高中文言文考试重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王适,好读者,怀奇负气,不肯随人后选举。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人,借助声势。诸公贵人既得志,皆乐熟软媚耳目者,不喜闻生语。一见,辄诫门以绝。上初即位,以四科募天下士。君笑曰:此非吾时邪?即提所作书,缘道歌吟,趋直言试。既至,对语惊人,不中第,益困。
久之,闻金吾李将军年少喜士可撼。乃踏门告曰:天下奇男子王适愿见将军白事。一见语合意,往来门下。卢从史既节度昭义军,张甚,奴视法度士,欲闻无顾忌大语。有以君平生告者,即遣使钩致。君曰:狂子不足以共事。立谢客。李将军由是待益厚,奏为其卫胄曹参军,充引驾仗判官,尽用其言。将军迁帅凤翔,君随往。改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观察判官。
居岁余,如有所不乐。一旦载妻子入阌乡南山不顾。明年九月,疾病,舆医京师,其月某日卒,年四十四。
其妻上谷侯高处士之女。高固奇士,自方太师,世莫能用吾言,再试吏,再怒去,发狂投江水。初,处士将嫁其女,惩曰:吾以龃龉穷,一女怜之,必嫁官人,不以与凡子。君曰:吾求妇氏久矣,唯此翁可人意。且闻其女贤,不可以失。即谩谓媒妪:吾明经及第,且选,即官人。侯翁女幸嫁。若能令翁许我,请进百金为妪谢。诺,许白翁。翁曰:诚官人邪?取文书来!君计穷吐实。妪曰:无苦,翁大人不疑人欺之。得一卷书粗若文书者,我袖以往。翁见,未必取视。幸而听我。翁望见文书衔袖,果信不疑,曰:足矣!以女与王氏。遂得女。
(取材于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奇负气 负气:赌气
B.不肯随人后选举 选举:参加科举
C.一旦载妻子入阌乡南山不顾 一旦:忽然有一天
D.幸而听我 幸而:希望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乃以干诸公贵人 B. 久之,闻金吾李将军年少喜士可撼
乃踏门告曰 一女怜之
C. 有以君平生告者 D. 且闻其女贤
吾以龃龉穷 吾明经及第,且选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一见,辄诫门以绝
见过他一次,就告诫守门人不让他再进门
B.此非吾时邪
这不是一个适合我的时代啊
C.张甚,奴视法度士
嚣张得很,鄙视那些遵守法度的士人
D.无苦,翁大人不疑人欺之
不要苦恼,侯翁不会怀疑别人欺骗他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王适参加招募士人的考试,在考试的时候出语惊人,最终没有考上,此后更加困窘。
B.昭义军节度卢从史听说了王适的经历,立即派人设法招致他,遭到王适的断然拒绝。
C.王适为人狂傲,没有世人采用他的意见,两次做官都发怒离职,以致发狂投江而死。
D.侯高只肯把女儿嫁给有官职的人,王适在媒妪帮助下,骗过侯高,娶到了他的女儿。
10.第二大题文言文中的王适非常自信,行事张扬高调,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对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
参考答案:
6.A(负气:凭恃意气,不肯屈居人下)
7.A(A副词,于是,就。B助词,补充音节;代词,她。C介词,把;介词,因。D连词,况且;副词,将要)
8.B(这不正是我的好机会吗)
9.C(没有世人采用他的意见,两次做官都发怒离职,以致发狂投江而死的不是王适而是侯高,做官也不准确,应是为吏)
10.(10分)
【评分参考】⑴文中举例说明4分。
恰当、合理,即可得满分。
⑶结合现实生活谈认识4分。
①观点1分。
②阐发3分。
⑶语言表达2分。
⑷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每缺25字(一行)扣1分,扣满1分为止。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适是喜爱读书的人,怀抱奇志,凭恃意气,不肯跟在别人后面去参加科举考试。(他)见到功业有途径可以很容易取得,(但)被没有资格和地位所困,自己的.才能不能够显露出来,就去干谒各位公卿贵人,(想)借助(他们的)声势。各位公卿贵人已经志满意得,都喜欢(那些会用)甜言蜜语媚人耳目的人,不喜欢听生硬的话。见过他一次,就告诫守门人不让他再进门。皇上刚登帝位,用四种科目考试(来)招募天下人才。王君笑着说:这不正是我的好机会吗?就提着(自己)写的书,沿路(边走边)歌咏,去参加直言考试。到(考场)后,(他)对答惊人,没有考上,(从此)更加困窘。
过了很久,(王适)听说金吾李将军年轻,喜爱士人,可以打动他。就登门报告说:天下奇男子王适希望见到将军陈述事情。一见面,(两人)谈得合意,(于是就)出入(李将军)门下。卢从史担任昭义军节度使后,嚣张得很,鄙视那些遵守法度的士人,想听没有顾忌的大话。有人把王君的生平告诉他,(他)立即派人设法招致王君。王君说:(卢从史这个)狂妄的人,不值得和他共事。立刻谢绝了来客。李将军从此对他更加尊重,保奏(他)为自己的卫胄曹参军,充当引驾仗判官,全部采纳他的意见。李将军升迁统帅凤翔,王君随他去了(凤翔)。改任试大理评事,担任监察御史观察判官。
过了一年多,(王适)好像有些不快活。忽然有一天(便)毫不顾惜地(用车)载着妻子儿女到阌乡南山去了。第二年九月,(他)病得很重,用车拉(他)到京城就医,当月某日去世,时年四十四岁。
他的妻子(是)上谷侯高处士的女儿。侯高本来(也)是个奇特的人,自比为太师,(认为)世人没有谁能采用自己的意见,两次为吏,两次发怒离去,(最终)发狂跳入江中(淹死了)。当初,处士要嫁自己的女儿,告诫(自己)说:我因为与人意见不合(才)不得志,(只有)一个女儿(应)怜爱她,一定(让她)嫁给做官的,不把(她)嫁给一般的人。王君说:我寻求妻家很久了,只有这个老翁称人心意。而且听说他的女儿贤惠,不可失掉(这个机会)。就骗媒婆说:我明经及第,将被选(为官),很快就是当官的人了。希望侯翁的女儿能嫁给我。如果(你)能让侯翁答应我,我就用百金作为给你的谢礼。(媒婆)同意了,答应对侯翁说。侯翁说:(那人)确实是做官的人吗?拿文书来!王君没办法(只好对媒婆)说了实话。媒婆说:不要苦恼,侯翁不会怀疑别人欺骗他。(你)弄一卷像文书那样粗的书,我(把它)放在衣袖内去(见侯翁)。侯翁看见了,不一定会拿过去细看。希望你听从我的安排。侯翁望见文书放在(媒婆)衣袖内,果然相信不疑,说:够了!把女儿许给王君。(王君)就得到了侯女。
篇4:小升初文言文重点练习卷
小升初文言文重点练习卷
1、默写古诗《石灰吟》。
, 。
, 。
2、填空
(1)我国古代有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孔子对学与思的思考。
(2)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感受到诗人的高尚情操;读着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让我感受到她强烈的'爱国之情。
3、补充诗句,填写出处、作者,并选择正确答案。
①__________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
出自_______,作者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代诗人_________。
③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自________,作者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其中_____(写序号)是表达友情的;____(写序号)是表达思乡之情的。
4、古诗默写
(1)( ),一叫千门万户开。(《画鸡》唐李贺)
(2)春种一粒粟,( )。(《悯农》唐李绅)
(3)( ),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清高鼎)
(4)牧童骑黄牛,( )。(《所见》清袁枚)
(5)(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池》宋杨万里)
5、古诗默写
(1)远芳侵古道,(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2)( ),树头花落未成阴。(《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3)窗含西岭千秋雪,( )。(《绝句》唐杜甫)
(4)( ),笼盖四野。(《敕勒歌》北朝民歌)
(5)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6、古诗词填空:
1,黄河远上白云间, 。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 ,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 (王昌龄《出塞》)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明月别枝惊鹊,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两三点雨山前。 ,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 ,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8,爆竹声中一岁除, 。千门万户曈曈日, 。(王安石《元日》)
9,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0,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小升初考试是小学生进入初等重点初中院校的一次重要考试,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复习,同时也希望我们准备的小升初语文名言古诗训练题能让大家在小升初的备考过程助大家一臂之力!
篇5:小升初数学重点考试试卷
1.著名的数学家斯蒂芬巴纳赫于1945年8月31日去世,他在世时的某年的年龄恰好是该年份的算术平方根(该年的年份是他该年年龄的平方数).则他出生的年份是_____,他去世时的年龄是______.
【答案】1892年;53岁。
【解】首先找出在小于1945,大于1845的完全平方数,有1936=442,1849=432,显然只有1936符合实际,所以斯蒂芬巴纳赫在1936年为44岁.
那么他出生的年份为1936-44=1892年.
他去世的年龄为1945-1892=53岁.
【提示】要点是:确定范围,另外要注意的“潜台词”:年份与相应年龄对应,则有年份-年龄=出生年份。
2.某小学即将开运动会,一共有十项比赛,每位同学可以任报两项,那么要有___人报名参加运动会,才能保证有两名或两名以上的同学报名参加的比赛项目相同.
【答案】46
【解】十项比赛,每位同学可以任报两项,那么=45种不同的报名方法.
那么,由抽屉原理知为45+1=46人报名时满足题意.
3.如图,ABCD是矩形,BC=6cm,AB=10cm,AC和BD是对角线,图中的阴影部分以CD为轴旋转一周,则阴影部分扫过的立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π=3.14)
【答案】565.2立方厘米
【解】设三角形BOC以CD为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立体的体积是S,S等于高为10厘米,底面半径是6厘米的圆锥的体积减去2个高为5厘米,底面半径是3厘米的圆锥的体积减去2个高为5厘米,底面半径是3厘米的圆锥的体积。
[小升初数学重点考试试卷]
篇6:高中文言文考试知识重点
高中文言文考试知识重点
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横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8分)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问:“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橛侏枸;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选自《庄子·达生篇》)
[注]蜩:蝉。 橛(jué) 株(zhū) 枸(gōu):短树根
(1)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3分)
译文:
(2)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2分)
译文:
(3)“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小题:
(1)孔子要到楚国去,走过一片树林子的时候,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在拿竿子粘蝉(粘得很容易),就像在拾取一样。(3分)
(2)我头不回顾,目不侧视,不因万物而代替蝉翼(的重要),为什么捕捉不到呢?(2分)
(3)用心不分散,就聚精会神,这不就说的是驼背老人吗!(3分)
小题:见译文
参考译文
孔子要到楚国去,走过一片树林子的时候,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在拿竿子粘蝉(粘得很容易),就像在拾取一样。孔子奇怪地问:你的技术这样精巧,你有什么法则吗?”驼背老人说:我有法则。每年五六月,我就开始练习在竿子上累叠弹丸。如果能累叠上两个不落下来,那么我捕起蝉来只有十分之二三的失误;如果累叠上三个不落下来,我捕起蝉来只有十分之一的失误;如果累叠上五个不落下来,那么我捕起蝉来就像拾取那样容易了。我身子站在那里,好像枯枝一样一动不动;我的胳膊举起来,好像枯枝的'枝干;虽然天地这么大,万物这么多,可是我的心中只知道蝉翼的存在,我头不回顾,目不侧视,不因为万物而代替蝉翼(的重要),为什么捕捉不到呢?”孔子回过头来对他的弟子们说:“用心不分,就聚精会神,这不就说的是驼背老人吗!”
篇7:小升初考试文言文专项训练
【原文】
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①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②其所以归。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
【注释】①归:归顺,归附。②务:致力。
【参考译文】
水泉很深,鱼鳖就会游向那里,树木繁盛,飞鸟就会飞向那里,百草茂密,禽兽就会奔向那里,君主贤明,豪杰就会归依他。所以,圣明的君主不勉强使人们归依,而是尽力创造使人们归依的条件。强制出来的笑不快乐,强制出来的哭不悲哀,强制命令这种作法只可以成就虚名,而不能成就大业。
1.解释:
①则:那么; ②盛:茂盛; ③所以:……的原因; ④令:让,叫。
2.翻译:
人主贤则豪杰归之。
君主贤明,那么豪杰就归附他。
3.上文开头三句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说明生物生存和繁衍必须要有基本的生存环境条件作保障,同时也说明了自然界各生物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8.目贵明
【原文】
目贵①明②,耳贵聪③,心贵智④。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辏⑤并进⑥,则明不可塞⑦。
(选自《管子?九守》)
【注释】①贵:以……为贵。②明:聪明,这里指明查(则明不可塞。)③聪:听力好。④智:思维敏捷。⑤辐辏:车轮的辐条。⑥进:这里指向中间集中。⑦塞:受蒙蔽。
【文言知识】
释“并”:上文“辐辏并进”中的“并”,指“全都”、“一起”、“一齐”、“一同”句意为车轮的轴条一起向车轮中心的圆木集中,比喻目、耳、心一起使用。又,“万箭并发,城中如雨”,意为一万支箭一齐发射,城内如同下雨。又,“五人并行”,意为五个人一同行走。又,“德才并佳,人主任之”,意为品德与才能都好,国君就任用他。
【参考译文】
眼睛贵在明辨事物,耳朵贵在听觉灵敏,心思贵在思维敏捷。(若能)用天下人的眼睛观察事物,就能没什么看不见;用天下人的耳朵探听消息,就能没有什么事不知道;用天下人的心思思考问题,就能没有什么事情不知道。情报来源丰富,像车轮的辐条一样向中间集中,(君主)就能明察一切,而不受蒙蔽了。
1.解释
①贵:以……为贵; ②聪:听力好; ③智:思维敏捷; ④塞:受蒙蔽。
2.翻译:
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译文:用天下人的心智思考问题,就能无所不知。
3.与引文内容相关的成语是:耳聪目明,其意思是听得清楚,看得分明,形容感觉灵敏。
9.自知之明
【原文】
自知者①不怨②人,知命③者不怨天;怨人者穷④,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选自《荀子·荣辱》)
【注释】①自知者:有自知之明的人。②怨:埋怨。③知命:懂得命运。④穷:走投无路。⑤无志:没有见识。⑥失:过失,过错。⑦反:反而。⑧岂:难道。⑨迂:拘泥守旧,不合时宜。
【文言知识】
释“君子”与“小人” “君子”与“小人”在西周及春秋时期是指贵族统治者和被统治的劳动百姓。《国语》上说:“君子务治,小人务力。”意为君子致力于统治,小人致力于苦力。到了春秋末期及以后,“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卑劣的人。古语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为君子心胸宽阔,小人时常忧愁。《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为君子懂得仁义,小人只懂得利益。成语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意为用小人的心思猜度君子的思想。
【参考译文】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怪怨别人,懂得命运的人不埋怨老天;抱怨别人的人必将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而进取。。错误在自己身上,却反而去责求别人,难道不是不合时宜了吗?所以君子从来是淡定自若而不惊恐,小人则是常常惊咋而不镇定。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知:认识; ②岂:难道; ③道:遵循; ④怪:异端。
2.翻译:
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抱怨别人的人必将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上天的人就不会立志而进取。
3.荀子在上文中的主要观点是:人应该有自知之明。
★ 党课考试重点
★ 党课考试重点内容
小升初文言文考试重点(共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