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kk1917”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高中化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化学简答题的能力,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高中化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化学简答题的能力,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 目录
篇1:[高中化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化学简答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化学简答题的能力
简答题是近年化学高考中常出现的题型。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思维的完整性,推理的严密性和表述的条理性。近几年化学高考题中简答题的分值占到10%左右,在总分值中已占有一定的份量。简答题看起来似乎不难,但要准确回答确不易,学生多感到有力无处使,造成失分较多。学生在简答题中常见错误是:①基础知识不牢固,对有关概念、基本理论理解不透彻,不能回答出知识要点;②思维混乱,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表达不规范,不能用准确的化学用语回答问题。如何才能准确、完整、简练、严谨地解答此类题呢?我认为,除应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外,还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抓住答题的关键和要点、使用准确化学用语表述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强此类题解法的指导。下面就以近年高题为例,分析这类题的解答方法。
例1.80℃时,纯水的pH值小于7,为什么?
答案:水的电离H2O?H++OH-是一个吸热反应。室温时,纯水中[H+]=[OH-]=10-7摩/升,因而pH=-1g[H+]=7。但温度升高到80℃时,水的电离度增大,[H+]和[H-]均大于10-7摩/升,故pH=-lg[H+]<7。
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易混淆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学生往往错误认为在任何温度下纯水的pH值都是7。80℃时,纯水的pH值虽小于7,但仍是中性的,[H+]=[OH-],这是不以温度升降而改变的。因为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度增大,80℃时,水中[H+]和[OH-]均大于10-7摩/升,故纯水的pH值小于7。答题不仅要求学生回答:是什么”,着重要求回答:为什么”。不少学生仅回答“因为[H+]>10-7”,这只是pH<7的同义反复,由于没有回答出“为什么”而被扣分。不是他们不知道:电离是吸热反应”,而是答题时没有抓住要点。至于答题中出现的[H+]>[OH-]、[H+][OH-]<10-14等错误,则属于基础知识的缺陷。
例2.当化学反应PCl5(气)?PCl3(气)+Cl2(气)处于平衡状态时,向其中加入一种37Cl含量较多的氯气,平衡发生移动,在建立新平衡以前,PCl3中所含37Cl的百分含量比原平衡状态时是否会增加?请说明理由。
答案:加入37Cl含量较多的'氯气后,平衡向左移动,使PCl5的分解反应也在进行,所以,PCl3中含37Cl的百分含量也会增大。
分析:本题是用同位素示踪法考查学生关于可逆反应中的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这一基本概念。“动态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三个基本特征之一,是中学教学反复强调的重点。题目没有直接问PCl5,而是问PCl3的变化情况;不是问建立平衡后而是问建立平衡前;不仅要回答是否会增加,而且要求说明理由。这样,把基础知识作了两次转换,答题难度加大。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思维灵活性、变通性的训练。
例3.甲、乙两瓶氨水的浓度分别为1摩/升和0.1摩/升,则甲、乙两瓶氧水中[OH-]之比(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说明理由。
答案:在同一温度下,对于同种弱电解质,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甲瓶氨水的浓度是乙瓶氨水浓度的10倍,故甲瓶氨水的电离度比乙瓶氨水的电离度小,所以,甲、乙两瓶氨水中[OH-]之比应小于10。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电解质浓度对电离度的影响。考生常常把浓度对电离度的影响和对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相混淆,造成错解。有些考生虽对“同一弱电解质,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这个大前提清楚,但
[1] [2]
篇2:重视培养学生解化学简答题的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解化学简答题的能力
长庆一中 杜佩钦简答题是近年化学高考中常出现的题型。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思维的完整性,推理的严密性和表述的条理性。近几年化学高考题中简答题的分值占到10%左右,在总分值中已占有一定的份量。简答题看起来似乎不难,但要准确回答确不易,学生多感到有力无处使,造成失分较多。学生在简答题中常见错误是:①基础知识不牢固,对有关概念、基本理论理解不透彻,不能回答出知识要点;②思维混乱,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表达不规范,不能用准确的化学用语回答问题。如何才能准确、完整、简练、严谨地解答此类题呢?我认为,除应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外,还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抓住答题的关键和要点、使用准确化学用语表述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强此类题解法的指导。下面就以近年高题为例,分析这类题的解答方法。
例1.80℃时,纯水的pH值小于7,为什么?
答案:水的电离H2O?H++OH-是一个吸热反应。室温时,纯水中[H+]=[OH-]=10-7摩/升,因而pH=-1g[H+]=7。但温度升高到80℃时,水的'电离度增大,[H+]和[H-]均大于10-7摩/升,故pH=-lg[H+]<7。
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易混淆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学生往往错误认为在任何温度下纯水的pH值都是7。80℃时,纯水的pH值虽小于7,但仍是中性的,[H+]=[OH-],这是不以温度升降而改变的。因为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度增大,80℃时,水中[H+]和[OH-]均大于10-7摩/升,故纯水的pH值小于7。答题不仅要求学生回答:是什么”,着重要求回答:为什么”。不少学生仅回答“因为[H+]>10-7”,这只是pH<7的同义反复,由于没有回答出“为什么”而被扣分。不是他们不知道:电离是吸热反应”,而是答题时没有抓住要点。至于答题中出现的[H+]>[OH-]、[H+][OH-]<10-14等错误,则属于基础知识的缺陷。
例2.当化学反应PCl5(气)?PCl3(气)+Cl2(气)处于平衡状态时,向其中加入一种37Cl含量较多的氯气,平衡发生移动,在建立新平衡以前,PCl3中所含37Cl的百分含量比原平衡状态时是否会增加?请说明理由。
答案:加入37Cl含量较多的氯气后,平衡向左移动,使PCl5的分解反应也在进行,所以,PCl3中含37Cl的百分含量也会增大。
分析:本题是用同位素示踪法考查学生关于可逆反应中的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这一基本概念。“动态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三个基本特征之一,是中学教学反复强调的重点。题目没有直接问PCl5,而是问PCl3的变化情况;不是问建立平衡后而是问建立平衡前;不仅要回答是否会增加,而且要求说明理由。这样,把基础知识作了两次转换,答题难度加大。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思维灵活性、变通性的训练。
例3.甲、乙两瓶氨水的浓度分别为1摩/升和0.1摩/升,则甲、乙两瓶氧水中[OH-]之比(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说明理由。
答案:在同一温度下,对于同种弱电解质,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甲瓶氨水的浓度是乙瓶氨水浓度的10倍,故甲瓶氨水的电离度比乙瓶氨水的电离度小,所以,甲、乙两瓶氨水中[OH-]之比应小于10。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电解质浓度对电离度的影响。考生常常把浓度对电离度的影响和对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相混淆,造成错解。有些考生虽对“同一弱电解质,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这个大前提清楚,但要应用这一大前提分析具体问题时,却显得思维混乱、表达的逻辑关系不清。其实“答案”中用到的推理方法是我们思维中常见到的形式逻辑推理方法――“三段论”。除此而外,还有因果、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等思维方法在近年的高考简答题中均有体现。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训练。
例4.在25℃时,若10个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和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和之前该强酸与强碱的pH值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答案:pH酸+pH碱=15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溶液酸碱性和pH值之间关系等知识的认识。25℃时,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和后溶液呈中性,说明反应中强酸的H+离子和强碱中OH-离子物质的量相等。令强酸中H+离子物质的量为0.1摩,1体积为1升,则强酸中[H+]=0.1摩/升,pH酸=1,强碱中[OH-]=1摩/升,强碱中[H+]=10-14摩/升,pH碱=14,因此,pH酸+pH碱=15。
解此题的关键是先要把一般关系转化成具体数值,再把由具体数值推出的特殊关系推及到一般。由于答题中涉及到由“一般→特殊→一般”这两个推理过程,因而增加了答题难度。类似推理方法的考查也出现在1993年全国高考试题中。
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化学用语准确、简明扼要说明问题的能力,是化学教学中应重视和强化的问题。
篇3:重视培养学生解化学简答题的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解化学简答题的能力
简答题是近年化学高考中常出现的题型。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思维的完整性,推理的严密性和表述的条理性。近几年化学高考题中简答题的分值占到10%左右,在总分值中已占有一定的份量。简答题看起来似乎不难,但要准确回答确不易,学生多感到有力无处使,造成失分较多。学生在简答题中常见错误是:①基础知识不牢固,对有关概念、基本理论理解不透彻,不能回答出知识要点;②思维混乱,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表达不规范,不能用准确的化学用语回答问题。如何才能准确、完整、简练、严谨地解答此类题呢?我认为,除应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外,还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抓住答题的关键和要点、使用准确化学用语表述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加强此类题解法的指导。下面就以近年高题为例,分析这类题的解答方法。
例1.80℃时,纯水的pH值小于7,为什么?
答案:水的电离H2O?H++OH-是一个吸热反应。室温时,纯水中[H+]=[OH-]=10-7摩/升,因而pH=-1g[H+]=7。但温度升高到80℃时,水的电离度增大,[H+]和[H-]均大于10-7摩/升,故pH=-lg[H+]<7。
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易混淆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学生往往错误认为在任何温度下纯水的`pH值都是7。80℃时,纯水的pH值虽小于7,但仍是中性的,[H+]=[OH-],这是不以温度升降而改变的。因为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度增大,80℃时,水中[H+]和[OH-]均大于10-7摩/升,故纯水的pH值小于7。答题不仅要求学生回答:是什么”,着重要求回答:为什么”。不少学生仅回答“因为[H+]>10-7”,这只是pH<7的同义反复,由于没有回答出“为什么”而被扣分。不是他们不知道:电离是吸热反应”,而是答题时没有抓住要点。至于答题中出现的[H+]>[OH-]、[H+][OH-]<10-14等错误,则属于基础知识的缺陷。
例2.当化学反应PCl5(气)?PCl3(气)+Cl2(气)处于平衡状态时,向其中加入一种37Cl含量较多的氯气,平衡发生移动,在建立新平衡以前,PCl3中所含37Cl的百分含量比原平衡状态时是否会增加?请说明理由。
答案:加入37Cl含量较多的氯气后,平衡向左移动,使PCl5的分解反应也在进行,所以,PCl3中含37Cl的百分含量也会增大。
分析:本题是用同位素示踪法考查学生关于可逆反应中的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这一基本概念。“动态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三个基本特征之一,是中学教学反复强调的重点。题目没有直接问PCl5,而是问PCl3的变化情况;不是问建立平衡后而是问建立平衡前;不仅要回答是否会增加,而且要求说明理由。这样,把基础知识作了两次转换,答题难度加大。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思维灵活性、变通性的训练。
[1] [2]
篇4:培养学生解化学简答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解化学简答题的能力
简答题是近年化学高考中常出现的题型.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思维的完整性,推理的严密性和表述的条理性.近几年化学高考题中简答题的分值占到10%左右,在总分值中已占有一定的份量.简答题看起来似乎不难,但要准确回答确不易,学生多感到有力无处使,造成失分较多.学生在简答题中常见错误是:①皋础知识不牢固,对有关概念、基本理论理解不透彻,不能回答出知识要点;②思维混乱,缺乏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表达不规范,不能用准确的化学用语回答问题.
作 者:党伟 作者单位:四川省渠县第二中学 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LUNTAN) 年,卷(期):2010 “”(3) 分类号:G63 关键词:篇5:高中化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论文
高中化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论文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人自身的学习能力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但是这种自学素养需要从小培养。本文从高中化学教学这一维度出发,讨论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使其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 自学素养 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科学技术每天都发生着变化,所以我们的未来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对于每个社会成员快速的自我学习能力、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要求都比较高。高效快速的学习能力应该是每个人在现在和将来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高中化学教学在培养学生化学知识能力素养的同时,有义务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倡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精神。
一、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自主学习的基础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跟着教师的步调,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不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自己对问题的观点与看法,更谈不上教师与学生对化学知识问题的讨论,师生之间缺乏了“真诚”与平等的“对话”。因此,改善目前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
为了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应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质疑、对教师知识的质疑,让其在教学过程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此应该使用肯定的语言进行评价,允许学生对教师提意见,并自由地参与到日常的教学中来,共同讨论教学的方法。
二、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学好化学,激发他们的潜能,让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何才能激发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我们需要讨论的话题。
1、把握教学进度,循序渐进,控制教学难度、深度,避免学生因为逃避困难而出现厌学情绪,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挑战困难的兴趣,多让其成功,培养其自信心。
2、联系生活,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开展教学,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热情。
3、教学过程中,教师切记不要随意拔高内容、不要一步到位,要从简单入手,多让学生成功,可以经常出些简单的题目让其练习,培养其做对题目的好心情。
三、强调“授之以渔”
高中阶段的学习,无论是哪门课程,上课认真听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听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能够对教师讲的重点和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当然,只听不记也只是暂时性的明白,这样根本没有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讲课时要强调学习的方法。因此,在听的同时还必须适当地做下笔记,将知识的重点难点、思想方法记下来,这样有助于课后的复习和巩固。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从化学知识的特点中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化学探究性试验
设计探究性试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教师在设计化学探究性试验时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从教材中提取探究性试验的内容、方式,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这些体现在探究性试验中。在学生实施试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在试验的整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角色,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分析,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来总结出有价值的结论,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化学教学与实际相联系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它与人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实例为核心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不仅使学生忘记了书本知识的死板,而且让他们体会到了学习化学的现实意义,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五、注重学习评价的实施来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评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学生把握学习起点有着促进作用,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来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学习评价方式的选择就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学习评价的方式有很多,例如诊断性评价、合理的形成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等等,无论选择哪种评价方式,其宗旨都是从全方位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针对高中化学而言,对学生的评价要将学习的过程发展作为重点,让学生参与到自身评价和互评中。这样既能够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又能够使他们形成客观的评价认知体系,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邹健春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2]阙荣辉中学化学教学环境的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高中化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化学简答题的能力(共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