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Unit 9 The new students

时间:2023-12-18 03:54:27 作者:tony01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tony01”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第九单元Unit 9 The new students,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第九单元Unit 9 The new students,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第九单元说课稿

第九单元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说课是九年级《go for it》第九单元“When was it invented?”本单元涉及内容是本书当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被动语态结构及运用是教学中一个难点和重点,也是学生比较不容易理解的部分,因为它是建立在各种时态之上的。

另外通过对我们熟悉经常使用的发明物的历史来开阔眼界,丰富学生的阅历,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扩容新单词,提高阅读能力。理解和良好运用被动语态。

2)技能目标 能谈论重要发明的历史及用途,能针对各项发明的用处及特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3)情感目标 使学生懂得人类的科学发明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培养学生的创造发明的能力和愿望

3.教学重点 掌握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

4.教学难点 弄清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差异,通过练习和运用加以巩固

二.学情分析

1.初中生的抽象能力较低,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本单元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教师亲和力的语言,增强兴趣和注意力。

2.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1)兴趣 对英语普遍感兴趣,求知欲盛。

2)记忆 对刺激记忆手段多的知识记忆深刻,遵从记忆规律。

3)评价 主要通过他人评价初步形成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很在乎他人的评价。同时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任务型教学为主,通过任务和不同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3.初三上学期学生有较明确的学习动机和态度。本单元通过发明为载体,各种发明和发明家激励学生求知的欲望。

三.教法渗透

1、教学设计思路与教材处理:

《新目标英语》中的具体语言目标是通过各种各样的Tasks来实现的;学生需要运用具体而特定的行动来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整个教学过程中,各种语言结构与语言功能与不同的学习任务有机的结合。任务活动所谋求的效果不是一种机械的语言训练,而是侧重在执行任务中学生自我完成任务的能力和策略的培养;重视形式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在交流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因此本节课我将始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

2、教学原则

l 活动性原则 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体验,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

l 合作性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体现教与学的互动,交往。

l 任务型原则 任务驱动—激发动机;任务完成—激励学习积极性;执行任务—培养责任 心和合作精神。

l 情感性原则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3、教法运用:

本单元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

在本课的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我将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任务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

4.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辅助:使用自制的课件,使抽象的语言变得直观,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创设情景,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的多向交流。

2)非测试性评价:传统的评价观念的出发点是学科本位,只重学科,不重学生发展。 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应该“正确反映外语学习的本质和过程,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唯有重视形成性评价,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新的评价体系的形成。因此,本课我将各种活动设计成小组活动并开展小组竞赛和填写课堂自我评价表等非测试性评价手段,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具备科学的价值观。

四、学法指导

新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策略,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放在了首位。依据课改的精神,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1、学习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用生动的课件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2、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我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开放的,和谐的,积极互动的语言氛围,把课堂变成有声有色的舞台,让学生在乐中学。

九年级(go for it)第九单元“When was it invented?”说课,标签:初三英语说课稿,初中英语说课稿,

3、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过连贯的听说读写,游戏,竞赛等,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4、学习策略的指导

本节课将在课堂活动中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的学习小组,让他们围绕着课堂任务分工合作,在活动中相互探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发展他们的能力。创建开放式,探究式的课堂,有意识渗透学习策略的训练。我让学生观察课件画面,回答问题,让学生学会使用认知策略;让学生表演对话,实现交际策略;引导学生交际,主动练习和实践,是调控策略的体现。充分利用多媒体,录音,卡片等是资源策略。

五。教学效果预测;

1. 能够掌握被动语态,并运用到一定的语言环境。

2. 通过多媒体和任务的完成学生会突破难点,产生一定创造精神。

3. 能完成教学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本说课到此结束,由于本人经验有限,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篇2:初一英语第九单元

初一第九单元

章节 第九单元

关键词

内容

I.请用英语回答下列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是老师对值日生提出的)

1.Who is on duty today?

1.今天谁值日?

2.Are you Li Lei?

2.你是李蕾吗?

3.What day is it today?

3.今天是星期几?

4.What’s the date today?

4.今天是几号?

5.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5.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6.Do you like the weather of today?

6.你喜欢今天的天气吗?

7.What class are you in ?

7.你在哪一个班?

8.What team are you in ?

8.你在哪能个组?

9.What row are you in ?

9.你在哪一排?

10.What is your number?

10.你是几号?

11.What is Han Meimei’s number?

11.韩梅梅是几号?

12.Are we all here today?

12.今天大家都到了吗?

13.Who is not here(或) at school today?

13.今天谁没有来?

14.Where is she / he?

14.她/他在哪儿呢?

15.Do you have two new students here today?

15.今天你们班里来了两个新同学吗?

16.Please look after them, they are twins, OK?

16.你照看他们一下,好吗?

17.Where are they from, do you know?

17.你知道他们是哪儿的人吗?

18.What row are they in, do you know?

18.你知道他们坐在哪一排吗?

请对照答案:

1.I am on duty today.

2.Yes, I am.

3.It’s Tuesday.

4.It’s Nov.20th,1999.

5.It’s a fine day, today.

6.Yes, I do. (I like the weather very much.)

7.I am in Class Two.

8.I am in Team Three.

9.I am in Row Five.

10.My number is eight. (I am Number 8.)

11.Han Meimei is Number Nine. (Her number is 9.)

12.No, we aren’t.

13.Li Bin is not here (Li Bin isn’t at school, today.)

14.I think he is at home.

15.Yes, we do.

16.OK.

17.Yes, they are from America.

18.Yes, they are in Row Four.

II.在以上的问答题当中出现了be动词am,is,are的用法:am和is均为单数,而are为复数,与其连用的人称代词如下:

Be动词无论单数还是复数都表示:“是”的意思。除此之外表示人或事的所处的状态。

例如:I am a teacher. 我是一名教师。 Xiao Ming is here. 小明在这里。

She is a student. 她是一个学生。They are in Row One. 他们都在一排。

We are friends. 我们是朋友。 Where is the toilet? 厕所在哪儿?

请用适当的be动词填空:

1.What row _____ you in? I _____ in Row Two.

2.Lin Hai and Lin Tao _____ here. They ______ not are home.

3.What ______ this? It _____ a bird.

4.What ______ those over there? I think they _____ jeeps.

5.Who ______ this man? He ______ my teacher.

6.______ you a student? Yes, I _____.

7.______ you teachers? No, we _____ not.

8.Li Lei ______ at school today. He ______ not at home.

参考答案:

1.are 2.are;are 3.is,is 4.are,are

5.is,is 6.Are,am 7.Are,are 8.is,is

请朗读下列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This is a Chinese girl. Her name is Wu Yan. She is twelve. She is in No.8 Middle School. She is in Class One, Grade Two. Bill is an American boy. He is eleven. He is in No.8 Middle School, too. Miss Li is their English teacher. She is a good teacher.

1.Wu Yan is a ______ girl. A. Chinese B. English C. American

2.She is in ______ Middle School. A. No.9 B. No.8 C. No.7

3._______ is an Amercan boy. A. Kate B. LiuHai C. Bill

4.Their ______ teacher is Miss Li. A. Chinese B. Japanese C. English

本文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注[1]:在本单元的三十四课中的第一段里有这样一句话:

Today we have two new students. 今天我们来了两个新同学。

Have 在这里是有的意思。它与人称代词连用时应该是这样的。

例如:I have a brother and sister. 我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We have a good teacher. 我们有一位好老师。

They have some new books. 他们有一些新书。

You have a happy family. 你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She has a red shirt. 她有一条红裙子。

He has a picture of his family. 他有一张全家照。

The desk has four legs. 桌子有四条腿。

have除了当有讲,还有许多其它的意思,它与不同的词搭配,就有不同的意思,在实际应用中,特别要注意上下文。例如:

I’m having my breakfast now. 我现在正吃早饭呢。

They are having a class meeting. 他们正开班会呢。

We didn’t have any classes yesterday. 昨天我们没有上课。

have这个词在这里叫作行为动词。除它之外,在此单元中还出现pust,sit,请记住下列几个词组及它们的用法。

put on ,把……放在……上。Look after照看,照顾。Look the same看上去一样,this way 请走这边,请走这条路。

①Make sentences with put on. 用put on 造句。

1.Put on your coat ,please, it’s very cold outside.请把外衣穿上,外面很冷。

2.Li Lei put on his hat and went out. 李雷戴上帽子就出去了。

3.The teacher said, “Put your book on the desk.” 老师说:“把你的书放在书桌上。”

例如:Put your books in your school bag. 把你的书放在书包里。

②Make sentences with look after. 用look after造句。

1.My mother asks me to look after the little baby. 妈妈叫我照看好这个小婴儿。

2.The farmers look after these sheep. 农夫们照看着他们的羊。

3.Look after your parents. 照顾好你们的父母。

③Make sentences with look the same.用look the same造句。

1.You look the same with your sister. 你看上去与你的妹妹一样。

2.These clothes look the same. 这些衣服看上去一样。

III.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听录音带并跟着朗读第三十四和三十五课。三十三课的对话用问答形式复习巩固。三十六课的第二部分read and act在做完对话的基础上背诵下来。

IV. Do the following exercises:请做下列练习。

1.根据所给的中文意思,完成下列译文,每空填一个词:

①我们今天都到了。We _____ _____ have, today.

②请照看好你们的书。Please _____ _____ your books.

③请您这边走。______ ______ ,please.

④今天谁值日? Who’s _____ _____ today?

⑤我们可以把衣服放在这里吗? Can we _____ _____ our coats here?

⑥请把书放在桌子上。 ______ your books ______ the desk.

2.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对话:

Lin Tao:Hello! How are you?

Lucy:Fine, (1) (2)

Lin Tao:Are you Lily ?

Lucy:No, I’m lucy.

Lin Tao:Sorry, You and Lily (3) (4) (5) . Is Lily here, too?

Lucy:No, she is not (6) (7) today.

Lin Tao:How is she?

Lucy:She is not well(健康) today.

Lin Tao:Where is she? Is she (8) (9) ?

Lucy:Yes, she is.

Lin Tao:Oh, Who’s that? It’s Lily! Hello Lily, (10) (11) (12) ?

Lily:I’m Ok now.

3.将下列句子译成英文:

①请走这边,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有两个新朋友。______________

③这两辆小汽车看上去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请照看一下这个小男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今天是谁值日?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请把你的外衣放在椅子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短文,选择正确答案:

I ① two ② . They ③ Zhang Yuan and Zhang Li. They look ④ . They are twins. They are ⑤ . I am twelve. They are ⑥ in our class. I must look ⑦ them. I am ⑧ Row Four. They are in Row Three. ⑨ English teacher is Miss Gao. She is ⑩ . She is good to us.

( )①A. Am B. is C. have D. are

( )②A. friends B. friend C. a friend D. The friends

( )③A. is B. are C. am D. have

( )④A. a same B. same C. sames D. the same

( )⑤A. eleven B. elevens C. the eleven D. A eleven

( )⑥A. the students B. a student

C. the new students D. new students

( )⑦A. at B. after C. in D. over

( )⑧A. in B. at C. after D. over

( )⑨A. We B. They C. Our D. His

( )⑩A. good teacherB. the good teacher

C. good teachers D. a good teacher

5.将下列句子变成复数形式:

①What grade is he in ? __________________

②I think it’s her bike. __________________

③Is this your box? __________________

④Is that an apple? __________________

⑤Where is my cup? __________________

⑥Who’s his friend? 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①are,all ②look after ③This way ④on duty ⑤put ⑥Put,on

2.(1)thank (2)you (3)look (4)the (5)same (6)at (7)school (8)at (9)home (10)how (11)are (12)you

3.①This way, please. ②I have two new friends. ③The two cars look the same. ④Please look after the little boy. ⑤Who is on duty, today? ⑥Put your coat on the table, please.

4.①C ②A ③B ④D ⑤A ⑥D ⑦B ⑧A ⑨C ⑩D

5.①What grade are they in? ②I think they are their bikes. ③Are these your boxes? ④Are those apples? ⑤Where are my cups? ⑥Who are their friends?

篇3:第八册第九单元备课

北师大版第八册第九单元备课

第九单元《太阳》教材说明

本单元以“太阳”为主题组合单元,包括一首诗歌、一篇散文、一篇说明文、一篇科学幻想的说明文。《太阳的话》和《海上日出》都抒发了诗人、作家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前者以太阳的身份召唤人们敞开心扉迎接光明,后者描写观察海上日出的.过程,抒写光明战胜黑暗的伟大。《太阳》可以做文章层次结构方面的练习。

语文天地中引导学生积累相关的词汇、成语和名句,体会祈使句的感召力,感知一词多义的现象。

作文的三个题目分别对应《太阳的话》、“初显身手”和《太阳城》,在单元开始时布置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资料,酝酿习作。

教学课文时应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学习精读的方法,坚持记摘录笔记,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设身处地、入情入境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当时的思路,同时读出自己的感受。

建议教学10课时。

太阳的话

学习目标:

1、阅读诗歌,了解诗意,体会太阳渴望唤醒人们,敲开人们心灵的急切心情。激发学生热爱太阳、热爱生活的情感,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

2、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体会太阳渴望唤醒人们、敲开人们心灵的急切心情。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两课时

篇4:第八册第九单元备课

北师大版第八册第九单元备课

第九单元《太阳》教材说明

本单元以“太阳”为主题组合单元,包括一首诗歌、一篇散文、一篇说明文、一篇科学幻想的说明文。《太阳的话》和《海上日出》都抒发了诗人、作家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前者以太阳的身份召唤人们敞开心扉迎接光明,后者描写观察海上日出的过程,抒写光明战胜黑暗的伟大。《太阳》可以做文章层次结构方面的练习。

语文天地中引导学生积累相关的'词汇、成语和名句,体会祈使句的感召力,感知一词多义的现象。

作文的三个题目分别对应《太阳的话》、“初显身手”和《太阳城》,在单元开始时布置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资料,酝酿习作。

教学课文时应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学习精读的方法,坚持记摘录笔记,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设身处地、入情入境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当时的思路,同时读出自己的感受。

建议教学10课时。

太阳的话

[4] [5] [6] [7] [8] [9] [10]  ...  >>

篇5:第九单元单元测试答案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一、口算。

1.350―50= 2.60×2= 3.280÷7=

4.70×10= 5.960―0= 6.0÷38=

7.1×157= 8.142十58= 9.25×4=

10.10.5―8 11.1.4+0.4= 12.5.8―1.2=

二、检验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

三、选择。

1.一箱可乐有6瓶,一瓶可乐可以倒了3杯,一箱可乐可以倒( )杯。

A.18 B.9 C.11

2.三年级六班有56名同学,老师进行了两次测试:第―次测试得100分的同学的学号是6,9,15,16,27,33,56;第二次得100分的同学的学号是7,9,16,27,36,40,48,51,53。

(1)第一次得100分的有( )人。

A.5 B.7 C.9

(2)第二次得100分的有( )人。

A.5 B.7 C。9

(3)两次都得100分的有( )人。

A.3 B.5 C.7

(4)只有第一次得100分的有( )人。

A.2 B.4 C.6

(5)只得过――次100分的有( )人。

A.13 B.15 C.10

3.

4只狐狸的重量相当于( )只小鸭子;一只袋鼠的重量相当于( )只小鸭子;一只小鸭子重200克,一只袋鼠重( )。

4.计算432÷(6×9)时,应先计算( )得( ),再算( 教育)。

四、应用题。

1.某工厂有180人,其中每个人或者会打乒乓球,或者会打羽毛球,或者两样都会。现知道会打乒乓球的有80人,会打羽毛球也会打乒乓球的有20人,会打羽毛球的`有多少人?只会打羽毛球的有多少人?

2.药厂生产3600瓶灭蚊灵,如果每20瓶放在一个纸箱里,把这些灭蚊灵分给6个商店去经销,平均每个商店分到多少箱?

3.如果用20只兔子可以换2只羊,用8只羊可以换2头牛,那么,用3头牛可以换多少只兔子?

4.同学们进行团体操表演,每行站15人,正好站20行,如果要求站30行,每行需要站多少人?

5.李老师批改数学试卷,班上有48份试卷已经批改好12份,剩下要在2小时内完成,平均每小时要批改多少份?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情景题)有8个学雷锋小组为社区做好事,平均每组6个人,共做好事96件,平均每人做好事多少件?

2.(图形题)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3.(探究题)算出每种水果的重量,再填空。

答案:

篇6:第九单元单元测试答案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一、略

二、1.√ 2.× 3。√ 4.×.

三、1.A 2.(1)B(2)C(3)A(4)B(5)C

3.63600克 4.6×9=54 432÷54=8

四、1.180―80+20=120(人)会打羽毛球的。

120―20=100(人)只会打羽毛球的。

2.3600÷20=180(箱) 180÷6=30(箱)

3.8÷2=4(只) 20÷2=10(只) 10×4=40(只) 方法不唯一。

4.15×20÷30=10(人)

5.(48―12)÷2=18(份)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96÷8÷6=2(件)

2.10×20=200(平方米)20×15=300(平方米)

5×10=50(平方米)

200+300―50×2=400(平方米)

3.樱桃:32÷4=8(千克)

香蕉:34÷2―8=9(千克)

草莓+葡萄:24―8―9=7(千克)

草莓:20―9―7=4(千克)

第一列:8×2+9+4=29(千克)

篇7:初三化学第九单元教案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目标

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仪器的选择和操作的原理

教学重难点

固体、液体的取用

教学工具

集气瓶、水槽、玻璃片、饮料管、澄清石灰水,滴管、火柴梗(或细木条)、盛满氧气的集气瓶若干,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若干。

教学过程

【引入】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化学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那里有很多仪器和药品期望你利用他们来探究化学的奥秘。

【说明】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他们是你安全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

一、药品的取用

指导学生阅读P151药品取用规则,指导学生认识几种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

1、固体药品的取用

【说明】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展示广口瓶),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展示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演示】

1)取锌粒

2)取少量碳酸钠

【解释】固体药品取用时,若不指明用量,一般只须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2、液体药品的取用

【说明】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细口瓶里(展示细口瓶)。

【演示】液体的倾倒。

【讨论】

1、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到放在桌面上?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到还是缓慢地倒?

3、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细口瓶标签的一面一定要朝向手心?

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说明】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

【演示】用量筒取用液体。

【解释】

1、量筒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2、当接近刻度时,可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至刻度

3、取用液体,当不说明用量,一般取1—2毫升

【讨论】量取液体时,如果实现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

【演示】滴管的使用,实验1-3

【小结】

1、固体的取用方法

2、液体的取用方法

作业:

课后小结

1、固体药品的取用

保存:广口瓶

取用:药匙、纸槽(粉末状)、镊子(快状)

注意:若不指明用量,一般只须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2、液体药品的取用

保存:细口瓶

取用:倾倒

注意:当不说明用量,一般取1—2毫升

篇8:第八册第九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第八册第九单元教案

教材说明

本单元以太阳为主题组合单元,包括一首诗歌、一篇散文、一篇说明文、一篇科学幻想的说明文。《太阳的话》和《海上日出》都抒发了诗人、作家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前者以太阳的身份召唤人们敞开心扉迎接光明,后者描写观察海上日出的过程,抒写光明战胜黑暗的伟大。《太阳》可以做文章层次结构方面的练习。

语文天地中引导学生积累相关的词汇、成语和名句,体会祈使句的感召力,感知一词多义的现象。

作文的三个题目分别对应《太阳的话》、初显身手和《太阳城》,在单元开始时布置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资料,酝酿习作。

教学课文时应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学习精读的方法,坚持记摘录笔记,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设身处地、入情入境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当时的思路,同时读出自己的感受。

建议教学10课时。

太阳的话

学习目标:

1、阅读诗歌,了解诗意,体会太阳渴望唤醒人们,敲开人们心灵的急切心情。激发学生热爱太阳、热爱生活的情感,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

2、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体会太阳渴望唤醒人们、敲开人们心灵的急切心情。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

一: 激趣导入

1、学生听谜语,猜太阳.

2 、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一个太阳,说说心理想对太阳说的话.

3 、你们对太阳说了这么多,她也有话想对同学们说, 她的话都写在一首诗中,你们想读吗?

4、出示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1 、师读课文. 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自己读课文,读后你体会到了什

3、指名分节读课文 .

此次以读准字音为标准.

学生互评.

边读边评边正音

三、学习生字:

1、小组自学生字,

2、练习带拼音组词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诗意,体会太阳的心情。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 、检查学生读生字卡片。

2 、全班朗读课文,检查课文的读音以及长句子的断句。

二、整体感知课文。

听老师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象。

三、学习课文第一节

学生自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指名说.

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感觉读出来吗? 指名读.

生互评,师引导学生体会并读出太阳要来到我们周围的心情.

师可适当范读.

四、学习课文第二节

1 学生自主读文,边读边想象.

2 启发学生想象太阳带来了色彩缤纷的花朵,带来了树林中泥土与树叶的方向,深深地吸一口气,好舒服呀!看,太阳还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和阳光,我们可以在草地上踢球,唱歌,跳舞多么快乐啊! 请大家再试试读这节诗.

自由练读,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读.

3 太阳还会带着什么向我们走来? 激发学生想象,用 我带着( ),快乐地向你走来。 的句式续说句子,由此体会到太阳把一个五彩的世界带给了我们。

4 齐读课文第二小节。

五 学习课文第三节

回忆课文第一节,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按照同样的方法读好第三节。

六 创设情景,升华情感

1打开门窗,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师升合作读课文。

2配上音乐,学生边做动作,边有感情的诵读。

七 拓展延伸

想想自己会对太阳说什么。

海上日出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4.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品读词句,感知海上日出的壮观。

学习难点: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内涵。

课前准备:课文插图

授课时数: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

一、导入 课题:《海上日出》

同学们,你们看过大海吗?海上的日出就更美了,咱们今天一块去看看。

二、启发谈话

本文选自中国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杂记》。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昂热号四船去法国留学时,把旅途中的见闻随时记下,本文写的是船至红海中作者看到日出时的实际情况。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几次看到海上日出所得的总的印象的具体记录。海上日出的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你们读读课文,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就会明白了。

三、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读。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正确、流利。

(2)画。画出生字词,拼拼读读,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2)检查字词自学情况,口头完成下列练习。

①范。扩词:范围、模范、范例、示范、典范等。

②一刹那。近义词有:转眼间、一转眼、一眨眼、瞬间等。

③镶。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a.给句子中带点的词换上一个词,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b.用带点的词说一句话。

例:小红的裙边上镶了一条粉红的花边,显得更漂亮了。

(3)交流思考情况。

①课文中哪几个小节描绘了海上日出的景象?(2~5节)

②可分为几种不同情况的日出?(一般情况下的天气晴朗和特殊情况下的天气多云)

四、再读课文质疑

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1. 为什么作者看到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就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

2. 太阳出现小半边脸时为什么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3. 太阳向上升时,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

解决的办法:

问题1: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自求解答。

问题2:太阳出现小半边脸时红得很,是因为早晨海面上有大量水蒸气蒸腾,太阳光透过水蒸气发生折射显出七色,而红光穿透力强,人们只看到红色,看不到别的颜色.可为什么没有亮光呢?因为太阳出现小半边脸时光亮不大,透过浓密饱含水蒸气的空气层时,太阳光被反射、折射,能量消耗多了,光线透不过来,所以没有亮光。

问题3:太阳升起来时,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因为早晨海面上大量水蒸气上升。太阳光透过水蒸气才能射到地面上。水蒸气不断向上涌动,使阳光产生波动现象。这种不断波动的光射人的眼里,就造成一纵一纵的感觉。

五、作业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日出的景象,从中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

2.体会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品读词句,体会日出时景象的伟大奇观。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有序描写,巧妙用词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课文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情况。

板书:天气晴朗多云

2.分男女生读这两部分的内容,边读边想象,看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蓝天、红霞慢慢升起的太阳 太阳射在黑云背后的景象)

3.再现海上日出的景象。

4.说一说,要是你亲眼看到海上日出的这一过程,你想说什么?(太神奇了、海上日出不愧是伟大的奇观)

5.过渡:作者是怎样观察、描写海上日出这一奇观的呢?请同学们先读读课文的2、3小节,想想作者在观察或用词造句方面那些独到之处

二、品读词句

1.学生自读,思考以上的问题并在文中作上记号。

2.同桌或小组交流自读情况。

3.全班交流自读情况。(归纳如下)。

a观察方面:不仅观察了太阳的形状,还观察了太阳的色彩亮光及其动态(太阳慢慢升起的情景),即能从多角度进行观察。

b写作方面:有序,能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用词造句方面更妙,具体表现如下:

(1) 作者所用的词语准确地反映了事物的特点。

(2)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非常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太阳上升时的艰难程度及样子的壮观,精神的.顽强。

(3)反映了观日出的真实感受。

4.指导朗读。

(1)个人尝试读,找找感觉,看看该如何处理语气(语调)和 语速。

(2)在小组里读一读、评一评。

(3)展示读。

(4)回忆学法。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观察海上日出这一部分内容的。

(5)板书:品读词句 体会语感

5.过渡: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自读特殊情况下(多云)海上日出这部分内容。

6.学生自读。

7. 检查自读情况。

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重点交流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的理解。(这句话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齐读2至5节。

小结:这段主要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整个过程,抓住了景物变化的特点,写出了海上日出美丽雄奇的景象。

三、学习最后一节

1.这句话与全文是什么关系?(总结全文)

2.自读体会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赞叹)

四、总结全文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海上日出》这篇文章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色?

3.感情朗读全文。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

日出前 蓝红亮

海上日出 日出时 脸 升 云霞 夺目日出后 躲 透

太 阳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3、收集太阳和自己熟悉星球的资料,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4、根据本文的写作结构和说明方法,仿写一篇介绍星体的说明文。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3、收集和处理有关星球的信息。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导语: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见,早晨,从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地;傍晚,从西天落下,黑暗便来临。太阳对于我们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实又是很陌生的。因为对于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少了。需要不断地去研究它,揭开它的奥秘。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太阳》。

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做个小小科学研究员,了解了解太阳。请挂牌上岗,大家一起进入实验室研究太阳,好吗?比一比,看谁的工作最出色。

(一)课前交流整体感知

1、资料交流、感受新知(网络)

课前大家一定收集了很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谁来为大家展示你所收集的资料。

2、创设情境、引发质问

(媒体演示七彩奇观)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此时,距离地球一亿五千万公里的太阳一下子推到学生眼前。此时教师做出一副倾听的样子,神秘地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吗?好像有谁在很远、很远的地方说: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在哪里呢?噢,原来在这里。学生们一看到笑哈哈的太阳,都乐了。

问:他是谁呀?

师:(板书课题)你们认识它吗?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有问题可以直接问太阳公公。

学生质问:

师:同学们向太阳公公提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同学们可以用课外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或是到网上去查寻。有些问题现在还没有答案,等同学们长大后再去探索。那么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哪些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谁是一名合格的科学研究员!

(二)自学课文,理清结构。

1、自学课文(课件演示太阳探密):关于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与人的关系,课文上说得很清楚。现我们就把这篇课文当作一份资料来研究学习。研究科学,要提出问题,还需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查阅资料,有的还要搞实验。现在就请你们阅读这份有关太阳的资料。看谁通过自己的阅读找到答案。

2、理清结构

指导①:对于这类科普的说明文,一般一个自然段说明一个意思。我们阅读时,要一边读一边想每一自然段主要讲的什么,要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板书,一个自然段一个意思)要求学生读后把每个自然段概括的内容写在旁边,像加注一样。

板书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太阳远

2、太阳大

3、太阳热

4、太阳与人的关系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教学反思

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九单元重点词组

第九单元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年级汉语拼音第九单元??i ei ui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教案(新课标版高二英语教案教学设计)

第九场雪散文

第九周值周工作总结

第九套广播体操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学习心得

第九单元Unit 9 The new students(精选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第九单元Unit 9 The new students,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