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wongwa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目录
篇1: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训练题与参考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训练题与参考答案
一、填空。
《我想》节选
我想把我自己
________春天的_________。
变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为________和________,
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飞啊,飞
飞到________的地方。
溪边
垂柳把__________当做________________,
山溪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影给________________,
钓竿上立着________________。
忽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地上___________鱼儿和笑声。
二、句子理解。
1、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2、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1)前一句描写了孩子读书的_________;后一句点明了他看的是名著《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2)读了这两个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答案:二、2、(1)神态;水浒传;施耐庵。(2)诗中的人看书看得太入迷了,对时间的悄然流逝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
三、读下面的儿童诗《山村孩子的画》,自主完成以下练习题。
山村孩子的画
云是画面的主角
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
暖一抹,冷一抹
在小溪的天空漂浮
树是画面的主角
让风涂抹它的年轮
浓一笔,淡一笔
叶的眼睛在悬崖畔张望
泥土是画面的主角
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
深一脚,浅一脚
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
1.这幅儿童的画中都画了哪些景物( )( )( )( )( )。
2.诗中有三对意思相反的词:
( )( ) ( )( ) ( )( )
诗中运用这些反义词的`好处是 。
3.这首诗中三个它分别是指:① ② ③
参考答案:
二、2、(1)神态;水浒传;施耐庵。(2)诗中的人看书看得太入迷了,对时间的悄然流逝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
三、1.云、小溪、树、叶、泥土、山路
2.暖冷 浓淡 深浅 运用对比的写法,写出了山村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表达了儿童的丰富想象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
3.①云 ②树 ③泥土
篇2:九年级物理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自主导学
1.分子; 原子
2.无规则运动
3.引; 斥
基础练习
1.扩散; 引
2.温度越高; 剧烈
3.D 4.B 5.D 6.B 7.D 8.B 9.A 10.D 11.C
提高练习
12.D
13.(1)B (2)A瓶中气体颜色逐渐变红;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④
第2节 内能(1)
自主导学
1.动; 分子势
2.焦耳(J)
3.减少; 增加
基础练习
1.A 2.A 3.B 4.D 5.A 6.C 7.D 8.C 9.C 10.B
提高练习
11.D
第2节 内能(2)
自主导学
1.做功; 热传递; 等效
2.传递能量; 焦耳(J)
3.转移; 转化
基础练习
1.C 2.B 3.D 4.C 5.C 6.A 7.B 8.D 9.C
10.(1)温度 (2)内能 (3)热量
提高练习
11.燃烧; 活塞对空气做功; 空气; 着火点; 不能
12.C
13.降低; 液化; 做功; 减小
第3节 比热容(1)
自主导学
1.吸收的热量; 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 焦每千克摄氏度; J/(kg·℃)
2.性质; 不同
基础练习
1.质量为1kg的铜,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0.39×10J; 不变
2.D 3.D 4.D 5.D 6.A 7.D 8.A
提高练习
9.B 10.D
11.(1)不同 (2)在达到室温前,相同质量的水,降低的温度越多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3)水(同种物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质量大的放出的热量多 (4)水(同种物质)放出的热量与质量和降低的温度乘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第3节 比热容(2)
自主导学 3
cm(t-t0); cm(t0-t)
基础练习
1.质量为1kg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J; 4.2×10
2.C 3.D 4.B 5.A 6.B
7.Q = cm(t-t0) = 0.39×10J/(kg?℃)×50 kg×(100℃-30℃) = 1.365×10J
篇3:九年级物理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第一节 家庭电路
第二十章 基础知识 1火,零,220,地。2干路,并,串。3电能表,总开关,总开关。4零,火,地,金属外壳,接地。5甲,火,零。
能力提升 6C7B8C
探索研究 9略。10略。
第二节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基础知识 1、I=P / U,火灾。2、I = U / R,火灾。3、大,低,熔断,串,火,等于或稍大于。4、发生故障。5、“250V 16A”,甲
能力提升 6B7C8D9B10D
探索研究 11这些用电器不能同时使用。就算过程略。 12略
第三节 安全用电
基础知识 1电流。2火线。3电源,切断电源。4、低压。高压,电源开关,更换
能力提升 5D6D7C8C
探索研究 9(1)5A(2)0.025A,因为此时干路中的电流为5.025A,小于保险丝的熔断电流10A,所以保险丝不会熔断。
第十九章 综合练习
一 填空题 1金属笔卡,火,零。2、大地。3用电器总功率过大,短路。4、串,0.2。
5、变大,变小。6、高压电弧,跨步电压。
二 、7C8A9D10C11D12C13C14B
三 、探究与应用题 15略16略17(1)断路(2)短路(3)正常
第二十章 电与磁 第一节 磁现象 磁场
基础知识 1指南针,司南,铁、钴、镍,磁极,两。2、南极,S,北极,N。
3、磁极之间相互作用,磁化。4、磁场,磁场,产生力的作用。5、N极。
6 带箭头,静止时N极的指向,磁感线。7、N、S。 8大磁场,南极,北极,地磁场。 能力提升 9B10A11C12D13A14C15D16C
探索研究 17当两个磁极相接触时,两根铁钉在重力作用下落下来,因为两个磁极相接触时,相接触相当于条形磁体中央处,磁性最弱。18、利用了磁体的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在玻璃内外有两块磁体,两块磁体异名磁极相对,相互吸引。移动其中一块磁体,另一块磁体随着移动,带动刷子移动,达到在室内擦外面玻璃的效果,避免发生危险。19电视机靠近磁体,显像管会被磁化,使色彩失真。20略21略
篇4: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真题带答案解析
(三)一盏灯下的爱
①皮尔斯12岁那年,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他成了孤儿。无情的车轮不仅夺去了双亲的生命,也碾碎了皮尔斯美好的少年时代。他不去上学,整天东游西荡,用种种极端的行为发泄愤恨。
②就在这时,一个爱管闲事的人出现了。那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妇人,当地人都叫她琼斯太太。琼斯太太第一次闯进皮尔斯的生活,是在皮尔斯痛殴一个小男孩的时候。从那以后,这个琼斯太太竟然缠上了皮尔斯,经常在皮尔斯做坏事的时候突然出现,唠唠叨叨地讲一大堆话,这让皮尔斯极为恼火。
③有一天,皮尔斯悄悄地跟踪琼斯太太,知道了她家的位置,于是夜里便跑了过来。他本想扔石头砸玻璃吓吓这个多管闲事的老太太,忽然发现她家的门顶有一盏极亮的灯,于是立刻改变了主意。一扬手,石头飞出,正打中那盏灯,灯灭了,传来一阵碎片落地的声音,皮尔斯有些兴奋地躲在黑暗中观察着。琼斯太太出来了,她抬头看了看,便回屋里搬出一张凳子,颤颤巍巍地踩着凳子更换灯泡。不一会儿,灯又亮了。皮尔斯又捡起一块石头,想了想觉得这样做容易暴露,便停了手。
④第二天夜里,皮尔斯又来到琼斯太太的门前,又轻易地打破了那盏灯。而琼斯太太依然像昨晚一样,艰难地更换了灯泡。
⑤一场拉锯战开始了。第五天的夜里,皮尔斯像往常一样打破了灯泡。琼斯太太在更换灯泡时,不小心被玻璃弄破了手,从凳子上摔了下来,挣扎了半天也没能爬起来。皮尔斯一见祸惹大了,转身欲逃,却听见琼斯太太叫他:“皮尔斯,你过来一下,我知道是你!”皮尔斯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走了过去。
⑥我屋里有灯泡()快去帮我换上()皮尔斯还在犹()老太太又说:“快去呀!你想让我控告你吗?”当皮尔斯换上灯泡,琼斯太太才在光亮中艰难地站起来,她不顾手上的伤,对呆立着的皮尔斯说:“你以为我每天换灯泡是为了和你较劲吗?我可没糊涂到那个程度。你看,这段路上没有灯,夜里经常有车经过。你还记得你父母吗?他们就是在这条路上被车撞到的,从那以后我就在门顶装了这盏灯,我不想再有人被撞到,也不想再出现像你这样的孩子!”
⑦那一刻,皮尔斯潜然泪下。是的,琼斯太太对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潜移默化地滋润着他的心灵,只是他不愿面对,不愿承认。而就在这一瞬间,那一点一滴的关爱,如雨水般浸着他干涸的心田,让他的心田开出了花朵:又如春风般融化了他心底的坚冰,让坚冰融化成清溪。
(1)在文中第⑥自然段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按照要求做题。
①应尔斯对琼斯太太极为恼火的'原因是________
②琼斯太太坚持换灯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③“那一刻,皮尔斯清然泪下。”他流泪的原因是________
(3)下列三个选项中,能表现短文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A.皮尔斯讨厌琼斯太太,反复用石头砸碎她家的灯泡。
B.皮尔斯从小失去父母,琼斯太太一直包容他的错误,那份关爱,如雨水般浸润着他干涸的心田,如春风般融化了他心底的坚冰。
C.皮尔斯从小丧失父母,他开始憎恨这个世界。他把琼斯太太家的灯泡反复打碎,而琼斯太太一直在默默地感化着他。皮尔斯一直不肯接受。
(4)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画线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就在这一瞬间,皮尔斯变成了好孩子。
B.就在这一瞬间,老人的举动唤醒了皮尔斯的爱心。
C.就在这一瞬间,在老人的影响下,皮尔斯内心的冷酷变成了温暖。
(5)你认为琼斯太太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解析:
(1)“,!”
(2)琼斯太太竟然缠上了皮尔斯,经常在皮尔斯做坏事的时候突然出现,唠唠叨叨地讲一大堆话。(意思对即可);这段路上没有灯,夜里经常有车经过。不想再有人被撞到,也不想再出现像皮尔斯这样的孤儿!;他感受到琼斯太太对他的关爱,感受到琼斯太太助人为乐的精神,他被琼斯太太感动。(意思对即可)
(3)B
(4)C
(5)琼斯太太是个善良,充满爱心的人。
【解析】【分析】
(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评价人物品质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
(1)“,!”
(2)①琼斯太太竟然缠上了皮尔斯,经常在皮尔斯做坏事的时候突然出现,唠唠叨叨地讲一大堆话。(意思对即可)②这段路上没有灯,夜里经常有车经过。不想再有人被撞到,也不想再出现像皮尔斯这样的孤儿!③他感受到琼斯太太对他的关爱,感受到琼斯太太助人为乐的精神,他被琼斯太太感动。(意思对即可)
(3)B;
(4)C;
(5)琼斯太太是个善良,充满爱心的人。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品质。
篇5: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真题带答案解析
晏子使楚
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赔着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短文写了楚王三次侮辱晏子和齐国,分别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按照晏子的说法,只有访问“狗国”才钻狗洞。
B.如果他们让晏子从洞进去,就等于承认了楚国是“狗国”。
C.因为晏子的身材矮小,所以只好这样回答。
(3)文中多处写了人物的“笑”,请你选一选。
A.得意地笑B.嘲笑C.轻蔑地笑D.无可奈何地笑E.不怀好意地笑
①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________
②楚王只好赔着笑。________
③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________
④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________
⑤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________
(4)从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解析:
(1)让晏子从城门旁边的洞进城;讽刺晏子的身高,说齐国没有人了;嘲笑齐国人没出息,做盗贼。
(2)C
(3)C;D;E;A;B
(4)晏子是一个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人。
【解析】
(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此题是根据句意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题目提供的词语来分析,词语就锁定了。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
(1)①让晏子从城门旁边的洞进城。②讽刺晏子的身高,说齐国没有人了。 ③嘲笑齐国人没出息,做盗贼。
(2)C;
(3)C、D、E、A、B;
(4)晏子是一个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人。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篇6: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真题带答案解析
另一扇窗子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_______(xiǎng shǎng)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走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孩子___你开错了窗户了___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___你知道么___在老师的心目中___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___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_______(zhèn zhèng)。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______(jì jī)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一扫而光:________
②名声大振:________
(2)选择括号里的正确的读音。
(3)用横线划出文章的中心句。
(4)给文章第5自然段加上标点。
(5)小男孩先在窗子边看到________,心情________。在老师的引导下又在另一扇窗户旁看见了________,他的心情________。
(6)“孩子,你开错窗户了”联系上下文理解玛利亚老师的这句话。
(7)大鼻子男孩后来为什么可以成为明星?
(8)在生活里,如果你遇见了一个像小男孩这样自卑的孩子,你会怎么劝解他(她)。
解析:
(1)悲伤的情绪一下子就没了。;通过某件事情,使知名度大大提高。
(2)shǎng;zhèn;jī
(3)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4)“,。”,“?,。”
(5)一些人正在埋葬一条可爱的小狗;悲伤不已;一片开得芬芳而灿烂的玫瑰花;高兴
(6)‘’你开错窗户了‘’指看事物的角度和心态错了。这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两扇窗,一面映着忧郁,一面藏着快乐。可是,我们往往喜欢打开那扇映着忧郁的窗,而忽略了还有另一扇装着快乐的窗户。我们每天对着忧郁,我们便成为一个忧郁的人,我们每天对着快乐,我们就是一个快乐的人。老师让小男孩换个角度看人生,去发现本属于我们的快乐和开心!让小男孩有新的人生观,乐观的对待人生
(7)一是因为他小时候老师的鼓励;二是表演喜剧的机会多了。
(8)我们每天对着忧郁,我们便成为一个忧郁的人,我们每天对着快乐,我们就是一个快乐的人。换个角度看人生,去发现本属于我们的快乐和开心!乐观的对待人生。
【分析】
(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学生拼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3)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结尾。
(4)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6)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7)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8)需要结合文章思想,仔细阅读最后一段才可以确定。
故答案为:
(1)①一扫而光:悲伤的情绪一下子就没了。②名声大振:通过某件事情,使知名度大大提高。
(2)shǎng;zhèn;jī
(3)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4)“,。”,“?,。”
(5)一些人正在埋葬一条可爱的小狗;悲伤不已;一片开得芬芳而灿烂的玫瑰花;高兴
(6)‘’你开错窗户了‘’指看事物的角度和心态错了。这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两扇窗,一面映着忧郁,一面藏着快乐。可是,我们往往喜欢打开那扇映着忧郁的窗,而忽略了还有另一扇装着快乐的窗户。我们每天对着忧郁,我们便成为一个忧郁的人,我们每天对着快乐,我们就是一个快乐的人。老师让小男孩换个角度看人生,去发现本属于我们的快乐和开心!让小男孩有新的人生观,乐观的对待人生
(7)一是因为他小时候老师的鼓励;二是表演喜剧的机会多了。
(8)我们每天对着忧郁,我们便成为一个忧郁的人,我们每天对着快乐,我们就是一个快乐的人。换个角度看人生,去发现本属于我们的快乐和开心!乐观的对待人生。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3)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6)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7)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8)能结合文意或生活实际谈看法,言之有理。
篇7: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真题带答案解析
大闹天宫(节选)
玉帝听到报告,大发脾气,命令李天王和哪吒太子率领十万天兵天将,布下十八层,一定要捉拿悟空回来。但是天兵天将都不是悟空的对手,一个个都败下来。于是观音菩萨就建议让二郎神到花果山来捉拿孙悟空。
二郎神奉命,带领梅山六兄弟,点了些精兵良将,杀向花果山。悟空主动迎战,与二郎神打得()。梅山六兄弟见悟空这时顾不上他们,就乘机杀进了水帘洞。
悟空见自己的老窝被破坏了,心里一慌,变成麻雀想跑,二郎神摇身变成了捉麻雀的鹰,抖抖翅膀就去啄麻雀;悟空急忙又变成一只大鹚鸟,冲向天空,二郎神急忙变成了一只大海鹤,钻进云里去扑;悟空一见“嗖”的一声飞到水里,变成一条鱼。
二郎神从照妖镜里看见了悟空,就变成鱼鹰,在水面上等着,悟空见了,急忙变条水蛇,窜到岸边,接着又变成花鸨,立在芦苇上。二郎神变回原来的样子,取出弹弓,朝着花鸨就打,把悟空打得()。
悟空趁机滚下山坡,变成一座土地庙。二郎神追过来,见有个旗杆立在庙的后面,就知道是悟空变的,拿起兵器就朝门砸过去。两个人一边走一边打,又来到花果山跟前。
各路的天兵天将一拥而上,把悟空(),在南天门观战的太上老君趁机把金刚琢朝悟空扔过去,悟空被打中头部,摔了一跤。二郎神的哮天犬跑上去,咬住了悟空,其他天神扑上去把悟空按住,用铁链穿住琵琶骨捆了回去。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团团围住天罗地网站立不稳难分难解
(2)悟空与二郎神大战的过程中,分别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悟空是怎样被抓住的的?
(4)《西游记》的人物中,你最喜欢谁?写出你喜欢的原因。
解析:
(1)天罗地网;难分难解;站立不稳;团团围住
(2)麻雀;大鹚鸟;鱼;水蛇;花鸨;土地庙
(3)孙悟空被太上老君的金刚琢打中,被二郎神的哮天犬咬住,才被捉住的.。
(4)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孙悟空聪明勇敢,神通广大,而且在取经的路上保护唐僧,忠心耿耿。
【分析】
(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
(1)天罗地网;难分难解;站立不稳;团团围住;
(2)麻雀、大鹚鸟、鱼、水蛇、花鸨、土地庙;
(3)孙悟空被太上老君的金刚琢打中,被二郎神的哮天犬咬住,才被捉住的。
(4)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孙悟空聪明勇敢,神通广大,而且在取经的路上保护唐僧,忠心耿耿。
【点评】
(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填空。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篇8: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真题带答案解析
井里捞上来的“美食”
记得大门洞子东边那家是养猪的,一个大猪在前边走,一群小猪跟在后边。有一天一个小猪掉井了,人们用抬土的筐子把小猪从井里吊了上来。吊上来,那小猪早已死了。井口旁边围了很多人看热闹,祖父和我也在旁边看热闹。
那小猪一被打捞上来,祖父就说他要那小猪。祖父把那小猪抱到家里,用黄泥裹起来,放在灶坑里烧上了,烧好了给我吃。
我站在炕沿旁边,那整个的小猪,就摆在我的眼前,祖父把那小猪一撕开,立刻就冒了油,真香,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香的东西,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
第二次,又有一只鸭子掉井了,祖父也用黄泥包起来,烧上给我吃了。
在祖父烧的时候,我也帮着忙,帮着祖父搅黄泥,一边喊着,一边叫着,好像拉拉队似的给祖父助兴。
鸭子比小猪更好吃,那肉是不怎样肥的。所以我最喜欢吃鸭子。
我吃,祖父在旁边看着。祖父不吃。等我吃完了,祖父才吃。他说我的牙齿小,怕我咬不动,先让我选嫩的吃,我吃剩了的他才吃。
祖父看我每咽下去一口他就点一下头而且高兴地说这小东西真馋或是这小东西吃得真快”我的手满是油,随吃随在大襟上擦着,祖父看了也并不生气,只是说:“快蘸点盐吧,快蘸点韭菜花吧,空口吃不好,等会儿要反胃的……”说着就捏几个盐粒放在我手上拿着的鸭子肉上。我一张嘴又进肚去了。
(1)“助兴”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
(2)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3)题目“井里捞上来的‘美食’”中的“美食”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件事。这两种“美食”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
(4)在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作者与祖父之间怎样的感情呢?
解析:
(1)帮助增加兴致;“我”又喊又叫,增加祖父烤鸭子的兴致
(2),,:“,,。”
(3)烧小猪;烧鸭子;烧鸭子
(4)我体会到作者与祖父之间浓厚的祖孙深情,以及在回忆往事时对祖父深切的怀念。
【分析】
(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1)1、帮助增加兴致2、“我”又喊又叫,增加祖父烤鸭子的兴致;
(2),,:“,,。”
(3)烧小猪、烧鸭子、烧鸭子;
(4)我体会到作者与祖父之间浓厚的祖孙深情,以及在回忆往事时对祖父深切的怀念。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理解词义。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篇9: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真题带答案解析
雅舍(节选)
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留空隙,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
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予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棹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地承认,我“没有法子”。“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其实我对付鼠子并不懒惰。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虱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米,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田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素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1)读完短文可知,“雅舍”,虽以“雅”取名,实际上是一间________。
(2)“雅舍”的特点有。(多选)
A.结构简陋,不蔽风雨
B.位置荒凉,坡陡难爬
C.隔墙传声,鼠蚊肆虐
D.月光送寒,大雨送泥
(3)在画“__”的句子中用“○”圈出大雨滂沱时“雅舍”屋顶变化的词语________。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屋顶崩裂生动地比作________,可见短文语言的风趣。
(4)写出文中你认为最幽默的一句,并说说它的妙处。
解析:
(1)破房子
(2)A,B,C,D
(3);比喻;奇葩初绽
(4)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米,但是我仍安之。这句话把蚊虫叮咬的包比作玉米,生动形象地把蚊虫叮咬这么痛苦的事情说得很幽默,体现出作者怡然自得的情趣。
【分析】
(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得到答案。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3)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故答案为:
(1)破房子;
(2)A B C D;
(3);比喻;奇葩初绽;
(4)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米,但是我仍安之。这句话把蚊虫叮咬的包比作玉米,生动形象地把蚊虫叮咬这么痛苦的事情说得很幽默,体现出作者怡然自得的情趣。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句子的赏析能力。
篇10: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真题带答案解析
荷兰的花
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边,筑起了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就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也许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缘故,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着的感情。在新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像郁金香,像风信子,像百合花。春末夏初,这些花儿盛开时,像一片五彩的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的海水相辉映。
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
走遍荷兰,你会发现郁金香到处开放,那花儿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上面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放眼望去,五彩缤纷的郁金香连成一片。一阵风吹过,郁金香在风中摇摆,好像一位位美丽的少女穿着裙子在跳舞,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而且每种颜色都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镶有浅红色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荷兰人的想象多妙!
荷兰人迷郁金香快痴了。有个老板竟用他的酿酒厂换一枝罕见的郁金香。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丽别致的小石屋,就像童话里的一座皇宫,门前墙上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此屋出售,价值三枝郁金香。”所以荷兰人坚决地把郁金香定为自己的国花。
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郁金香小可怜似的模样,她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流连荷兰,你会觉得到处都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1)短文中重点写的花是()。
A.郁金香
B.风信子
C.百合花
D.薰衣草
(2)“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着的感情”的原因是()。
A.有环保意识
B.天生爱土地
C.土地来之不易
D.世界上地势最低
(3)短文第二段画横线的部分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4)短文中第四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郁金香的________(静态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5)短文通过几方面描写了荷兰人最迷郁金香?请你简要概括。
解析:
(1)A
(2)C
(3)D
(4)动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郁金香随风摇摆的动态美。
(5)三方面。
①走遍荷兰,郁金香到处开放且荷兰人给每种颜色的郁金香都起了美妙的名字;
②有人用酿酒厂和小石屋换郁金香;
③荷兰人将柔弱的郁金香培育成端庄美丽的花朵。
【分析】
(1)、(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连用三个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4)考查静态描写、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静止状态下的描摹状写,创造生动具体的感人形象的一种写作方法。动态描写法,是指记叙文中对人物、景物作运动状态的描摹状写,创造具体的、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A;
(2)C;
(3)D;
(4)1、动态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郁金香随风摇摆的动态美。
(5)三方面。
①走遍荷兰,郁金香到处开放且荷兰人给每种颜色的郁金香都起了美妙的名字;
②有人用酿酒厂和小石屋换郁金香;
③荷兰人将柔弱的郁金香培育成端庄美丽的花朵。
【点评】
(1)、(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考查学生对静态描写、动态描写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 知识能力作文范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共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