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时间:2024-07-12 03:36:27 作者:togow1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togow1”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略谈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后的略谈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供大家阅读。

篇1: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方法

摘 要:跨文化心理学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刚刚兴起的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通过联系不同的文化背景来研究人类的心理及行为。

这一方法以其不同于传统的研究方法开拓了心理学研究的新视野。

关键词:跨文化研究;跨文化;主位研究;客位研究

一、问题提出

在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里,一直深受实证主义的影响的心理学研究方法重视实验法,把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历史发展因素等排除在实验室外,往往会忽视了社会因素对人类的影响。

例如,在做社会心理学实验中,很多相同的情境假设在不同的国家进行实验,很有可能得出的结果是不同的。

正如文化人类学家怀特所说,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和可变性是文化的多样性、可变性的函数,而不是生物学的不变因素的反映。

此外,传统的心理学还带有种族中心主义色彩,尤其是西方心理学会想当然地把理论和研究结果是适用于整个人类的普遍有效的结论,很有可能会产生由于文化差异而引发的扭曲和误读,因此跨文化研究增强了心理学的理论性和方法的严谨性,克服了传统心理学研究中的缺陷。

二、跨文化研究的研究取向

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

拥有一定的文化模式可决定生活于其中的人的世界观以及相应的道德准则、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的价值取向,个体同一定的文化模式相互作用形成的人格特点。

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使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成为可能,并迅速发展成心理学的一门专门研究领域。

虽然生活在世界上不同地域的人,在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上具有本质上的共同性。

但是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个体生活于自己的文化环境中,其心理的发展也会有所不同。

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是与跨文化研究紧密相关的研究方式。

主位研究指使用某一特定文化的概念和行为解释来分析本土文化的心理问题。

主位研究中的'研究者由某种文化内部熟知该文化的人承担,他只从该文化内部研究个体行为,而不对其他文化进行概括;在主位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概念、理论架构及判定行为的标准只是针对于一种文化,因而不具有文化上的普遍性。

而客位研究指的是对各种文化的行为进行概括性的分析,来发现某种普遍性存在的东西。

从事客位研究的研究者往往都站在外部客观的立场上对多种文化进行研究,并比较不同文化群体下的各种行为。

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应该是客位研究,即通过对几种文化的概括分析,来发现某种普遍性的存在,但必须要以主位研究为前提。

三、跨文化研究的目的

跨文化研究方法是实证性地在对文化的比较过程中寻找普遍性,说明人类哪些方面的行为具有普遍性,哪些行为是根据何种文化因素变化而形成的。

比较研究的方法经常用来检验文化因素,尤其是在某一社会中具有同质性的文化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虽然跨文化心理学主要关注个体水平行为,但它一直把与之相关的社会科学所研究的人口水平现象联系起来。

从人口水平看,背景变量主要是生态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这些背景变量通过干涉发展过程的变量来影响人的心理特征。

四、对跨文化研究的总结

任何研究方法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都依赖于对变量的控制水平。

变量的控制可以降低无关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跨文化研究时,由于文化这个背景变量的关系,对变量的控制显得尤其重要。

但是不可否认在设计一个跨文化研究时,过分强调项目的无偏向性是不太可能的。

特别是在语言学中,一个文化中的语言翻译成另一种文字时,不可能完全遵照原文化中的意义,还必须得根据本文化中的实际状况进行翻译。

另外,在进行跨文化研究的时候,还应该建立其符合当地文化背景的常模。

在心理学研究中,我们很多人往往将翻译过来的研究材料所获得的数据或者问卷解释直接用来使用,而忽视了当地文化的特征,往往结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因此,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应该与本土文化结合起来研究,以本土心理学发展作为基础。

跨文化研究的有效运用,可以在融入西方文化的同时,将中外研究进行比较与分析,从而得出更具有普遍性的模式。

参考文献:

[1]Rohner R.P.Toward a Conception of Culture for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84,15(2):111-138.

[2]陶德清.跨文化心理学研究设计中的一些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3):57-61.

篇2:略谈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略谈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本文简要回顾了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四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并指出它们所带来的启示.

作 者:吴兰花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州,350007 刊 名:凉山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NGSHAN UNIVERSITY 年,卷(期):2003 5(3) 分类号:B841 关键词:跨文化心理学   研究方法   人类文化学  

篇3:跨文化心理学中从众心理研究评析

跨文化心理学中从众心理研究评析

从众现象是最能体现社会影响的心理学范畴之一,也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跨文化心理学的发展,从众现象的'跨文化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本文概述了跨文化心理学中从众心理的研究成果,评析了跨文化心理学中从众心理研究的意义和局限.

作 者:柳毅 张璐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16) 分类号:B84 关键词:跨文化心理   从众   文化  

篇4: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一、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有系统地观察记录并分析人的行为,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运用观察法时,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方式:

1、参与观察者:观察者是被观察者活动中的一个成员。

2、非参与观察者: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原则上是不使被观察者发现自己的活动被他人观察,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

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行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这些收集到的资料必须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观察者的主观臆测与偏颇是观察法使用的关键。

观察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和记录人在活动中表现的心理特点,以利科学地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

观察法的优点是保持被观察对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

观察法的缺点是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消极等待被观察者的某些行为表现,是一种较缓慢的进程。

二、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

实验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最广泛,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使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三项变量:

1、自变量: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

2、因变量:实验者预定要观察、记录的变量,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

3、控制变量:实验变量之外的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实验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实验法有两种,即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三、调查法survey method

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实施时虽然是以个人为对象,但其目的是借助许多个人的反映来分析和推测社会群体的整体心理趋向。

调查法又分为问卷法和访谈法。

四、测验法metric method

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量化研究的方法。

通常用来确定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的存在水平。

测验法是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应用范围很广。

上述四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各有其独自的优点,但同时也都存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人的心理千变万化,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不能仅凭某一种方法,应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选用多种方法,使之互相补充。

篇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专家意见:

心理学研究方法简介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在心理学的发展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现代心理学的各主要流派所形成的研究方法在历史上都有其特定的影响、作用和局限性。用客观的、发展的观点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演化过程进行回顾和比较,对于分析、评价和改进目前在心理学研究中所应用的各种方法和提高研究的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心理学家们正重新思考如何建构一个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预测力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在这方面应进一步引入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概念。美国心理学家查普林(JamesP.Chaplin)曾指出:“任何科学发现或概念的有效性取决于达到该发现或概念所采取的程序的有效性”。虽然这个定义只是特指操作主义而言的,但它的确坦诚地表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对科学发展,其中也包括了心理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的发展史在实质上就是科学方法论的演化史。所谓方法论是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积累和形成的一种研究工作的模式,托马斯・库恩(T.S.Kuhn)称其为“范式”。因此,“科学技术每一次重大进展,几乎都伴随有研究方法的重要进

展;反之研究方法的每次发展又总是使人类对自然规律普遍性的认识更深化一步。”科学的发展和体系的形成就是在新旧方法论的交替和进化中实现的,心理学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也同样如此。科学心理学自1879年诞生以来,一直是以实验科学作为其特征和标志的。因此,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在这一百多年中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从而达到了目前这样的水平。由于研究的方法论指导对于心理科学的实践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而很有必要对心理学的研究中有关方法论的问题进行回顾、比较和探讨。一、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科学心理学所沿用的研究方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自我观察法--一种对经验的主观主义研究方法;2.实用主义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思想;3.以操作主义和实证主义为方法论基础的行为主义心理学;4.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现象学和场论5.以信息论作为主要方法论的现代认知心理学;6.以整体论作为主要方法论指导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二、当前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现状与问题纵观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指导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演化。从研究的对象来看,从意识到行为,又回到了意识,似乎转了个大圈子。但是,通过这一循环过程,研究的方法论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冯特的自我观察报告和现代认知心理学有关表象研究的心理操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冯特的结构主义心理学所确定的研究对象并没有错,但局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没有适当的手段去研究人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只能依赖被试的自我观察这种原始的方法,显然缺乏科学的依据,效果也不可能理想。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一个学派已经

成为历史,但它给心理科学留下的一大笔财富,即它的研究方法、仪器、测量手段等,今天的心理学家们还有不少人在使用着,行为主义的大量研究成果仍是我们教科书里广泛引用的内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在心理过程的方面;而有关个性心理和个体心理与发展的研究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王国。从这个发展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之上的。纵然有良好的愿望和确定的目标,如果缺少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仍然是“欲速则不达”。但即使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展研究的技术手段,若不能及时修正和调整研究的目标、对象和范围,甚至在指导思想上“以偏盖全”、“以点代面”的话,行为主义心理学就是一个前车之鉴。时至今日,心理学的学派之争已基本结束。心理学对基本的感觉研究似乎已经有了较一致的结论:有关知觉的研究正在向更深的层次发展;而记忆和思维的研究则侧重于对信息加工过程的探索;至于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发展看来困难更多一些,正在寻找更有效的测量和评价方法;情绪心理学在几个不同的层次上进行着研究,从认知、生理、发展和社会等不同的角度以各自的特定方法和手段去解开人类情绪这个复杂之迷。关于动机和意志的研究,似乎仍然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赫尔的驱动递减论、勒温的场论、麦克米兰的成就动机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海德、凯利以及维纳的归因理论等主要流派所占领。但以马斯洛为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更加强调了对人性、人的价值与人的潜能的研究,并力争解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马斯洛特别强调了整体分析的重要性,提出了反复

研究法,即以整体观为前提,通过实验来理解各有关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他还特别重视对个体的研究,认为一般规律不能直接推论个体的特点,而由个体的研究却可以概括出一般的规律。一般规律只能帮助我们去理解个体,但解决个别的问题仍需要用个案法的整体分析手段。由此可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目前来说仍尚未达到一致的认识,各个发展阶段、不同研究领域中所产生的各种方法论及其研究方法和技术共存于当今的心理学研究之中。即使在同一个研究领域中,由不同方法论所指导的各种研究方法也常常同时并存。首先应该说,这是一种好现象,也是心理学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在对待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问题上,就像对待任何科学一样,不应该也不可能用单一的研究模式去人为地强制性地统一所有的研究工作,心理学的研究尤其需要如此。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实在是一种最复杂的现象,它有着许多不同的水平、层次、方面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现象,我们的研究决不能简单地以某一种方法去处理。但也不应该用“随心所欲”的态度去对待。那末,怎样才能寻找到一种在当前可以为我们所共同接受、理解并更加有效地运用到心理学研究中去的新方法论呢?这就是当前心理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三、在心理学的研究发展过程中建构新的方法论无论是否意识到,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总是在研究者一定的方法论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心理学的研究同样也不例外。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是如此的重要,它决定了我们的研究目的和达到这一目的所需手段的选择。并非任何研究目的都可以找到研究的手段。当技术还不能提供必要的手段时,原有的目的就必须考虑加以重

新选择,寻找某些子目标以现阶段可实行的手段先予以解决,然后再对总的目标进行系统的、整体的、辩证的研究、分析和归纳。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演化史已经给我们上了一课。鉴于心理学的历史经验,心理学家们已经在探索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例如,朱智贤等人曾提出过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构想。在其有关心理第一文库网学研究方法的体系中,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2.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论;3.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研究心理现象,首先要对人的心理有一个基本的观点,这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的哲学方法论并不能替代具体的研究工作,但是任何具体的研究工作是不可能摆脱一定的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和制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过去的许多学派,虽然曾经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都由于他们在哲学方法论上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而在其后为新的理论和方法论所取代。特别是在当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手段时,就更有必要对我们原来习以为常的传统的指导思想进行周密的反思,修正原有理论的错误,弥补不足和空白,才能使研究工作不至于重犯类似行为主义的`错误。同时,也能使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有了正确的科学研究哲学方法论的指导,还需要形成心理学的一般科学方法论。这个问题的解决取决于科学发展的水平并受到研究工作可能具备和达到的条件的制约。在经历了科学研究的微观阶段(主要是分析的研究)之后,科学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向宏观阶段(主要是综合的研究)认识的趋势。有关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的思想和理论,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贝

塔朗菲的系统论、香农的信息论和维纳的控制论,即所谓的“老三论”。而在此之后又出现了所谓“新三论”: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论、哈肯的协同理论和托姆的突变理论。所有这些理论都为现代科学的一般方法论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虽然这些理论并非出自心理学,但对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指导作用。而且,正是由于心理学派系林立、众说纷纭的状况,就更需要用像系统论那样的思想方法来描述和解释人的心理这个本身就具有客观系统性的研究对象。正如哲学方法论不能代替科学的具体研究那样,这些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的思想和理论并不能代替心理学的一般方法论指导。心理学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需要建构符合心理学科学发展的一套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最后是有关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问题。可以说,心理学现在已经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几乎每一个领域,因此在具体研究的方法上和技术上必定有相当大的差异和跨度。具体的方法是与具体的研究问题相联系的。我们略微了解一下就可以看到,心理学在各个不同的领域中几乎运用了所有各种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其中包括了物理的、生物的、药理的、临床的、数学的方法;心理学本身又有实验的、准实验的、非实验的、思辨推论的各种各样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长处,但又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多层次、多元化和动态的;同时又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我们不仅需要在某个局部问题上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微观的分析研究;而且更需要整体的、系统的和动态的思想理论与研究方法,归纳和综合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

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学说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种描述性的初级水平阶段,而应该是可操作的、有预测力并有控制力的。这样才能使心理学成为一门既有自己较完整、较一致的理论,包括研究方法的体系;又是“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过程中都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去解决问题”,具有更为广泛实际应用价值、作用和效果更为显著的现代科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等。观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在一般生活条件下言语和行为的变化,并且根据观察的结果判断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实验也是一种观察,只不过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即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在各种条件中,特别引起或改变某一条件,来研究儿童心理特征的变化。常用的实验法有自然实验、教育心理实验和实验室实验。除了观察和实验两种主要方法以外,还同时运用其他一些辅助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谈话法、问卷法和作品分析法。谈话法是通过谈话来了解儿童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因为言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外部表现之一。采用这一方法的时候,首先应当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谈话对象的特点拟订谈话的话题和内容;谈话的话题和内容要求是儿童能够回答和乐于回答,并能从中分析出他的心理活动的;跟儿童进行谈话的时候,必须随机应变,随时提出足以了解有关儿童心理状态的具有灵活性而又恰当的问题;谈话的过程和结果应当由研究者本人或共同工作者作详细的记录,如能用录音机记录,则更为方便、可靠。问卷法是用书面问题表让儿童填写,从而了解儿童心理的一种方法,如小学生阅读兴趣的调查或中学生理想的调查等等。这种方法

的优点是比较简单易行,且同时可以研究很多儿童。但缺点也比较多,儿童的回答往往不能代表真正的心理状态;且仅仅依靠书面回答来判断儿童心理发展情况,常常是不可靠的。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对儿童作品的分析来了解儿童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儿童的作品很多,如日记、作文、绘画、各种作业、工艺制作等等。通过这些作品,可以分析儿童某一方面的心理活动。如通过作文、日记,可以分析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也可以分析儿童的兴趣和理想的发展。进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经常不是单独地采用一种方法,而是根据研究的需要采取综合的方法;或者以某种方法为主,以其他方法为辅;或者交错运用几种方法。例如,儿童心理学上常常采用的追踪研究,就是以长期观察法(日记法、传记法)为主,而以其他方法为辅。又如,在个案研究中,可能是观察、问卷、谈话或访问教师或家长、作品分析、鉴定材料分析、教育心理实验等各种方法互相配合运用。

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是什么

病情描述: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是什么

专家意见:

您好: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是指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幼儿教师所运用的方法,应符合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并易于为教师学习、练习、掌握和运用。幼儿发展评价过程和课程、教学整合的过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鉴于对方法本身的介绍可参阅其他书籍,这里仅谈谈其在幼儿园的应用。(1)观察法。观察法按照观察的时空条件、目的、角度等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日记描述描述观察然观察法轶事记录观察法时间抽样抽样观察事件抽样行为检核情景观察法(2)作品分析法。教师和幼儿合作收集幼儿学年中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阅读、描述、数学、美工和音乐作品,如绘画、泥塑、各种记录单、参观访谈的记录报告、幼儿自创的书写符号、叙述自编故事时的录音带、创编舞蹈时的录像带、一张反映几个幼儿正在合作探究某一实物时的摄影作品、集体创作或积木建构的照片、成人记录幼儿描述的故事或事件等等,把作品和教师的文字记录放在一起,可以帮助教师看出幼儿的发展形式,确认幼儿进步的情形。例如,大二班进行测量活动时,要求幼儿将自己的测量情况用图画、数字记录下来,教师发现一个幼儿的记录单上画了一把尺子,尺子上还标明了许多数字,但数字的排列是无序的。于是,教师进行分析,幼儿记录单上出现的情况反映出两种可能:一是幼儿对尺子这种工具不够熟悉,尤其是对尺子上的刻度不清楚;二是幼儿本身对自然数列掌握不清楚。基于这种分析,教师可在下面的活动中安排适宜的材料或活动内容,来帮助幼儿解决出现的问题。在对托、小班幼儿进行观察记录时,由于幼儿的想法和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动作来反映的,所以对幼儿的作品或拍摄幼儿行为的相片进行分析,就更能形象地说明幼儿发展的情况。(3)谈话法。谈话法是通过与幼儿面对面的交谈收集评

价信息的方法。谈话法可分为直接问答的谈话(一问一答)、选择答案的谈话、自由回答的谈话、自然谈话等。教师在运用谈话法时可采用录音记录的方式保存资料,也可用图夹文的方式将谈话的内容记录、展示出来,供幼儿和教师、家长共同分享。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花时间和幼儿交谈,倾听他们的想法,多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是诱导幼儿说出想法的一种方法。(4)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由评价者根据评价目的,向被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调查表,广泛收集幼儿发展信息的一种方法。例如,托一班新生问卷调查表(见附一)。(5)档案评估法。档案评估法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它融过程与结果为一体,兼容了多种具体评价方法,如观察记录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等。幼儿发展档案里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幼儿活动的实际成品,它代表了每个幼儿努力的程度与有形的成就,它呈现出一段学习的历史。教师将一些观察记录的资料,如书面报告、讨论的对话、制作的成品、一幅图画等收集整理后,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做课程的修正,然后再进行评价。档案评估法把评价统整成学习历程的一部分,允许教师在幼儿发展档案中反映幼儿学习的偶发事件、学习的兴趣以及发现的喜悦。档案的资料可以真实地包括任何事物,它们有助于提供教师和幼儿一学期或一学年来所进行的学习过程的广泛图像。在档案袋里有幼儿针对某个话题或主题的讨论,参观或访谈的报告,也包括请家长根据教师设计的问卷进行反馈的信息,如幼儿的爱好是什么、喜欢吃什么、平时会和家人分享在幼儿园里的哪些事情等。在家长来园参加活动时,可以让幼儿和他们的父母讨论自己的发展档案。

希望对您有帮助!

专家意见:

幼儿发展评价的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目标,运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其评价的范围可以是幼儿整个社会性发展的全貌,也可以仅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某个侧面,如幼儿的分享和互助行为、择友标准、道德判断、自我评价等。话说这个问题可真专业啊,我帮你搜来的答案,看能帮到你吧!

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是什么

病情描述: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是什么

专家意见:

幼儿发展评价的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目标,运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其评价的范围可以是幼儿整个社会性发展的全貌,也可以仅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某个侧面,如幼儿的分享和互助行为、择友标准、道德判断、自我评价等。话说这个问题可真专业啊,我帮你搜来的答案,看能帮到你吧!

专家意见:

您好:幼儿发展评价的方法是指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幼儿教师所运用的方法,应符合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并易于为教师学习、练习、掌握和运用。幼儿发展评价过程和课程、教学整合的过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鉴于对方法本身的介绍可参阅其他书籍,这里仅谈谈其在幼儿园的应用。(1)观察法。观察法按照观察的时空条件、目的、角度等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日记描述描述观察然观察法轶事记录观察法时间抽样抽样观察事件抽样行为检核情景观察法(2)作品分析法。教师和幼儿合作收集幼儿学年中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阅读、描述、数学、美工和音乐作品,如绘画、泥塑、各种记录单、参观访谈的记录报告、幼儿自创的书写符号、叙述自编故事时的录音带、创编舞蹈时的录像带、一张反映几个幼儿正在合作探究某一实物时的摄影作品、集体创作或积木建构的照片、成人记录幼儿描述的故事或事件等等,把作品和教师的文字记录放在一起,可以帮助教师看出幼儿的发展形式,确认幼儿进步的情形。例如,大二班进行测量活动时,要求幼儿将自己的测量情况用图画、数字记录下来,教师发现一个幼儿的记录单上画了一把尺子,尺子上还标明了许多数字,但数字的排列是无序的。于是,教师进行分析,幼儿记录单上出现的情况反映出两种可能:一是幼儿对尺子这种工具不够熟悉,尤其是对尺子上的刻度不清楚;二是幼儿本身对自然数列掌握不清楚。基于这种分析,教师可在下面的活动中安排适宜的材料或活动内容,来帮助幼儿解决出现的问题。在对托、小班幼儿进行观察记录时,由于幼儿的想法和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动作来反映的,所以对

幼儿的作品或拍摄幼儿行为的相片进行分析,就更能形象地说明幼儿发展的情况。(3)谈话法。谈话法是通过与幼儿面对面的交谈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谈话法可分为直接问答的谈话(一问一答)、选择答案的谈话、自由回答的谈话、自然谈话等。教师在运用谈话法时可采用录音记录的方式保存资料,也可用图夹文的方式将谈话的内容记录、展示出来,供幼儿和教师、家长共同分享。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花时间和幼儿交谈,倾听他们的想法,多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是诱导幼儿说出想法的一种方法。(4)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由评价者根据评价目的,向被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调查表,广泛收集幼儿发展信息的一种方法。例如,托一班新生问卷调查表(见附一)。(5)档案评估法。档案评估法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它融过程与结果为一体,兼容了多种具体评价方法,如观察记录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等。幼儿发展档案里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幼儿活动的实际成品,它代表了每个幼儿努力的程度与有形的成就,它呈现出一段学习的历史。教师将一些观察记录的资料,如书面报告、讨论的对话、制作的成品、一幅图画等收集整理后,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做课程的修正,然后再进行评价。档案评估法把评价统整成学习历程的一部分,允许教师在幼儿发展档案中反映幼儿学习的偶发事件、学习的兴趣以及发现的喜悦。档案的资料可以真实地包括任何事物,它们有助于提供教师和幼儿一学期或一学年来所进行的学习过程的广泛图像。在档案袋里有幼儿针对某个话题或主题的讨论,参观或访谈的报告,也包括请家长根据教师设计的问卷进行反馈的信息,如幼儿的爱好是什

么、喜欢吃什么、平时会和家人分享在幼儿园里的哪些事情等。在家长来园参加活动时,可以让幼儿和他们的父母讨论自己的发展档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文献检索浏览器www.wenxianjiansuo.com/ 可以免费下载论文的浏览器

篇6:跨文化心理学中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研究概述

跨文化心理学中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研究概述

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存在不同的价值观.文章概述了跨文化心理学中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它们带来的意义.

作 者:吴兰花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刊 名: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IRST TEACHERS COLLEGE OF HUNAN 年,卷(期):2003 3(1) 分类号:B84 关键词:跨文化心理学   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   文化  

篇7:谈国际跨文化交际研究方法

谈国际跨文化交际研究方法

国际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方法有着历史的和哲学的基础.功能主义法、解释说明法和批判研究法各有其优缺点.文化交际研究中的`辩证法出现于近些年,它是对上述三种传统研究方法批判性的综合.该方法包容并取,用动态、相关、相对、历史和全面的观点对待和研究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容许相互对立思想的并存,较适合国内外的现实需要和挑战.在我国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和教育中,学习辩证研究法是很有价值的.

作 者:王林海 WANG Linhai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刊 名: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年,卷(期):2006 “”(6) 分类号:G04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研究方法   辩证研究法  

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素养研究论文

跨文化翻译中的读者心理研究

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学术研讨会纪要

课题研究方法怎么写

对外语交际能力的跨文化因素研究

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

跨文化沟通技巧

跨文化就餐礼仪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

英语口译教学中跨文化理论误区研究论文

略谈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集锦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略谈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