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应用题、数据、求平均数

时间:2024-10-23 03:33:42 作者:leon_rc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leon_rc”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三步应用题、数据、求平均数,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三步应用题、数据、求平均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三步应用题、数据、求平均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3页的第4―7题,练习八的第5、6题。

教学目的:通过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

答方法;掌握数据整理及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一、整理和复习三步应用题 。

1.教师在黑板上并列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4题和第5题。

请两位学生读题后,分别说一说题里的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全班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集体订正后,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第4题和第5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为什么这两题都可以用简便算法计算?

2.教师先出示题目:同学们抬水浇树。三年级浇45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浇lo棵,五年级浇的棵数等于四年级的2倍。五年级浇树多少棵?

请一位学生读题后,让学生自己解答。

接着,教师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6题。读题后,让学生说一说题里的条件和问题,并且让学生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然后,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师提问:这一题与上面一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上面一

题是两步应用题,下面一题是三步应用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教师:我们这一册所学习的三步应用题都是在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把两步应用题改编成三步应用题主要有2种方法:增加条件、改变条件的叙述方式、改变问题。第6题是从上面的两步题改变问题而变来的。现在,大家试一试用另外两种方法把上面的两步题改编成三步题。

鼓励学生改编题,集体订正所改编的题。

3.做练习八的第5、6题。

教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做完集体订正。

二、整理和复习数据整理及求平均数

教师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第33页,默读第7题,理解题意。(教师也可用小黑板出示这一题。)然后看图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师提问:这个条形统计图中的一个格代表多少千克?

哪个年级采的最多?

五年级比三年级多采多少千克?

然后,让学生自己做第(3)、(4)小题。做完以后,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求平均数的方法是什么?在这一题里,求平均数的算式是什么?

接着,让学生自己想根统计图中的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填写之前,教师提问:

下面的统计表是统计什么的?每个格里要填什么?

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练习八的第7*题。这道题先算出每种车的数量,然后才能填表,制成条形统计图。这是一道需要综合运用知识的题目,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很有帮助。

篇2:三步应用题、数据、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三步应用题、数据整理、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3页的第4?7题,练习八的第5、6题。

教学目的:通过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

答方法;掌握数据整理及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一、整理和复习三步应用题 。

1.教师在黑板上并列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4题和第5题。

请两位学生读题后,分别说一说题里的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全班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集体订正后,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第4题和第5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为什么这两题都可以用简便算法计算?

2.教师先出示题目:同学们抬水浇树。三年级浇45棵,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浇lo棵,五年级浇的棵数等于四年级的2倍。五年级浇树多少棵?

请一位学生读题后,让学生自己解答。

接着,教师出示教科书第32页第6题。读题后,让学生说一说题里的条件和问题,并且让学生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然后,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师提问:这一题与上面一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上面一

题是两步应用题,下面一题是三步应用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教师:我们这一册所学习的三步应用题都是在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把两步应用题改编成三步应用题主要有2种方法:增加条件、改变条件的叙述方式、改变问题。第6题是从上面的两步题改变问题而变来的.。现在,大家试一试用另外两种方法把上面的两步题改编成三步题。

鼓励学生改编题,集体订正所改编的题。

3.做练习八的第5、6题。

教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做完集体订正。

二、整理和复习数据整理及求平均数

教师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第33页,默读第7题,理解题意。(教师也可用小黑板出示这一题。)然后看图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师提问:这个条形统计图中的一个格代表多少千克?

哪个年级采的最多?

五年级比三年级多采多少千克?

然后,让学生自己做第(3)、(4)小题。做完以后,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求平均数的方法是什么?在这一题里,求平均数的算式是什么?

接着,让学生自己想根统计图中的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填写之前,教师提问:

下面的统计表是统计什么的?每个格里要填什么?

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练习八的第7*题。这道题先算出每种车的数量,然后才能填表,制成条形统计图。这是一道需要综合运用知识的题目,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很有帮助。

篇3:《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教学反思

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就向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必须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题材。

本课教学中,我一上课就再现“神六”成功发射的辉煌场面,一下子拉近了数学与生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数学、对教师产生亲近感。而最后的总结可谓“经典”,将学生从课堂引向生活,不留痕迹,这样与开头相互照应,真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突出主体地位,创造了自然和谐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给他们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人人得到发展。

本课中,在创设问题情景、呈现例题的表格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自己提出数学问题。提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发现,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过程。同时,学生通过提出数学问题,也复习了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有关问题。在复习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提出今天研究的内容:“两次平均每分钟拍摄多少张?”这样学生感到:今天学习的问题是由我提出来的,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尊重个体差异,设计了满足不同需求的练习

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形成了学生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有特殊数学才能和爱好的学生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求平均数

平均数的应用题及答案

求平均数参考教案二

求容积应用题

“三步计算应用题一”教学设计

“三步计算应用题(四)”教学设计

《列方程解二、三步应用题》教学反思

六年级求百分率的应用题教学设计

平均数说课稿

一般应用题

三步应用题、数据、求平均数(共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三步应用题、数据、求平均数,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