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海参-獐子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报任安书文言文知识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报任安书文言文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报任安书文言文知识点
报任安书文言文知识点
一、掌握下列字词:
1、曩:曩者辱赐书(从前)
2、望:若望仆不相师(埋怨)
3、剖符丹书:非有剖符丹书之功(皇帝发给功臣永保封爵或免罪的契券)
4、文史星历:(名作动,掌管文献、史籍,观察天文,制订历法)
5、祝:近乎卜祝之间(太祝,掌管祭祀的官)
6、倡优:倡优畜之(名作状,像乐师和伶人一样)
7、与:不与能死节者比(称许,认可)
8、节:不与能死节者比(名节)
9、就:卒就死耳(走向)
10、用:用之所趋异也(因为)
11、趋:用之所趋异也(趋求,追求)
12、太上:太上不辱先(最上等)
13、箠楚:关木索、被箠楚受辱(木棰,荆条)
14、婴:剔毛发、婴金铁受辱(绕)
15、古代辱刑:髡、杖、箠楚、拶(zǎn)、笞(chī)
16、古代肉刑:劓(y)、刵(ě)、膑(bn)、刖(yu)、宫
17、传(zhun): 传曰刑不上大夫(解释经义的文字,文中指《礼记o曲礼》)
18、渐:积威约之渐(渐进)
19、鲜(xiān):定计于鲜也(不以寿终)
20、圜(hun)墙:幽于圜墙之中(指监狱)
21、强(qiǎng)颜:所谓强颜耳(厚颜,指厚脸皮)
22、西伯:(周文王姬昌)
23、五刑:具于五刑(一种酷刑。先割鼻、斩脚趾、笞杀,后枭首、剁成肉酱)
24、械:受械于陈(刑具)
25、倾:权倾五伯(超过)
26、请室:囚于请室(请罪之室,指囚禁有罪官吏的特设牢房)
27、三木:关三木(指加在颈、手、足三个地方的刑具:枷、梏、桎)
28、钳:季布为朱家钳奴(以铁束颈)
29、引决、自裁:不能引决自裁(都是指自杀)
30、绳墨: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指法律)
31、以:以稍陵迟(因,因此)
32、陵迟:以稍陵迟(衰颓,指因遭受困辱而志气衰微)
33、引节:乃欲引节(死节,为名节而死)
34、去就:亦颇识去就之分矣(舍生就死)
35、缧绁(lixi):何至自沉溺缧泄之辱哉(捆绑犯人的绳子,代指囚禁)
36、臧获:且夫臧获婢妾(对奴婢的贱称)
37、没(m)世:鄙陋没世(终结一生)
38、表: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显露)
39、倜傥: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卓越、洒脱不拘)
40、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称道)
41、厄:仲尼厄而作《春秋》(困穷的处境)
42、修列: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编著)
43、思来者:故述往事,思来者(想到未到)
44、空文:思垂空文以自见(指文字,相对具体的功业而言)
45、见(xin):思垂空文以自见(表现)
46、稽(jī):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考订)
47、纪: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纲纪,规律)
48、究:究天人之际(推断,研究)
49、通邑:通邑大都(大的城市)
50、负下:且负下未易居(处在屈辱的地位)
51、乡党:重为乡党所笑(邻里、同乡)
52、累:虽累百世(积累,经历)
53、垢:垢弥甚耳(污垢,指耻辱)
54、闺閤(g):身直为闺閤之臣(宫中小门,代指宫禁)
55、岩穴: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隐居山林的隐士的'居所)
56、狂惑:以通其狂惑(内心的悲愤)
57、剌谬(lmi):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违背)
58、曼辞:曼辞以自饰(好听的话)
二、通假字
1、诎:诎体受辱(同屈,弯屈)
2、以:及以至是(通已,已经)
3、罔:及罪至罔加(通网,法网)
4、摩: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通磨,磨灭)
5、底: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通抵,大都,大抵)
6、失(y):放失旧闻(通佚,散乱的)
7、责(zhi):则仆偿前辱之责(通债,指下狱受腐刑)
三、词类活用
1、文史星历:(名作动,掌管文献、史籍,观察天文,制订历法)
2、倡优:倡优畜之(名作状,像乐师和伶人一样)
3、尘埃:在尘埃之中(名作状,像尘埃一样轻贱)
4、粪土:幽于粪土之中(我作状,象粪土一样的牢狱)
四、一词多义
1、仆:①(p)若望仆不相师(谦称自己,我)
②(pū)前仆后继(倒下)
2、固:①请略陈固陋(固塞)
②固主上所戏弄(本来)
3、阙:①(quē)阙然久不报(隔了很久)
②(qu)不知天上宫阙(宫殿)
4、卜:①(bǔ)近乎卜祝之间(掌管占卜的官)
②(b0)萝卜
5、比:①不与能死节者比(同等看待)
②天涯若比邻(靠近的)
6、重:①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慎重)
②重为乡党所笑(更加)
7、槛:①(jin)及在槛阱之中(木笼)
②(kǎn)门槛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发愤: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抒发愤懑)
2、下流:下流多谤议(负罪受辱的处境)
六、翻译下列句子: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译:人本来会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要轻,(这是)由于(他们)所追求的不一样的缘故。
2、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用了互文手法)
译:由此说来,勇敢或怯懦,坚强或软弱,都是由形势决定的。
3、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注意所以者,也的句式,及恨的意动用法)
译:(我)之所以能忍受耻辱,苟且偷生,被囚禁在粪土一般的牢房里却不推辞,是因为对我的心愿尚未完全实现,平平庸庸地死了,文采不能在后世显露而感到遗憾。
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shēng)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译:古代拥有财富、尊位而姓名埋没的人,数也数不清,只有卓越超群的人才为后人所称道。
5、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译:(此书的)草稿还没有完成,恰好碰上这件祸事,惋惜它没有完成,因此(宁愿)接受宫刑而没有怨怒的表情。
6、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注意互文的修辞)
译:我自己只是一个皇宫里的小臣,怎么能自身引退、过山居穴处的隐士生活呢?所以我姑且随波逐流,按照时代的形势行事,用来抒发我内心的悲愤。
7、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注意无乃乎格式)
译:(这)岂不是和我的心愿相违背吗?
8、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注意安在其不辱也的主谓倒装)
译:处在像尘埃那样轻贱的处境中,从古到今都是一样,他们不受到污辱又(能)体现在哪里呢?
篇2:文言文报任安书知识点
文言文报任安书知识点
一、掌握下列字词:
1、曩:曩者辱赐书(从前)
2、望:若望仆不相师(埋怨)
3、剖符丹书:非有剖符丹书之功(皇帝发给功臣永保封爵或免罪的契券)
4、文史星历:(名作动,掌管文献、史籍,观察天文,制订历法)
5、祝:近乎卜祝之间(太祝,掌管祭祀的官)
6、倡优:倡优畜之(名作状,像乐师和伶人一样)
7、与:不与能死节者比(称许,认可)
8、节:不与能死节者比(名节)
9、就:卒就死耳(走向)
10、用:用之所趋异也(因为)
11、趋:用之所趋异也(趋求,追求)
12、太上:太上不辱先(最上等)
13、箠楚:关木索、被箠楚受辱(木棰,荆条)
14、婴:剔毛发、婴金铁受辱(绕)
15、古代辱刑:髡、杖、箠楚、拶(zǎn)、笞(chī)
16、古代肉刑:劓(yì)、刵(ě)、膑(bìn)、刖(yuè)、宫
17、传(zhuàn): 传曰刑不上大夫(解释经义的文字,文中指《礼记o曲礼》)
18、渐:积威约之渐(渐进)
19、鲜(xiān):定计于鲜也(不以寿终)
20、圜(huán)墙:幽于圜墙之中(指监狱)
21、强(qiǎng)颜:所谓强颜耳(厚颜,指厚脸皮)
22、西伯:(周文王姬昌)
23、五刑:具于五刑(一种酷刑。先割鼻、斩脚趾、笞杀,后枭首、剁成肉酱)
24、械:受械于陈(刑具)
25、倾:权倾五伯(超过)
26、请室:囚于请室(请罪之室,指囚禁有罪官吏的特设牢房)
27、三木:关三木(指加在颈、手、足三个地方的刑具:枷、梏、桎)
28、钳:季布为朱家钳奴(以铁束颈)
29、引决、自裁:不能引决自裁(都是指自杀)
30、绳墨: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指法律)
31、以:以稍陵迟(因,因此)
32、陵迟:以稍陵迟(衰颓,指因遭受困辱而志气衰微)
33、引节:乃欲引节(死节,为名节而死)
34、去就:亦颇识去就之分矣(舍生就死)
35、缧绁(léixiè):何至自沉溺缧泄之辱哉(捆绑犯人的绳子,代指囚禁)
36、臧获:且夫臧获婢妾(对奴婢的贱称)
37、没(m)世:鄙陋没世(终结一生)
38、表: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显露)
39、倜傥: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卓越、洒脱不拘)
40、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称道)
41、厄(è):仲尼厄而作《春秋》(困穷的处境)
42、修列: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编著)
43、思来者:故述往事,思来者(想到未到)
44、空文:思垂空文以自见(指文字,相对具体的功业而言)
45、见(xiàn):思垂空文以自见(表现)
46、稽(jī):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考订)
47、纪: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纲纪,规律)
48、究:究天人之际(推断,研究)
49、通邑:通邑大都(大的城市)
50、负下:且负下未易居(处在屈辱的地位)
51、乡党:重为乡党所笑(邻里、同乡)
52、累:虽累百世(积累,经历)
53、垢:垢弥甚耳(污垢,指耻辱)
54、闺閤(gé):身直为闺閤之臣(宫中小门,代指宫禁)
55、岩穴: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隐居山林的`隐士的居所)
56、狂惑:以通其狂惑(内心的悲愤)
57、剌谬(làmiù):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违背)
58、曼辞:曼辞以自饰(好听的话)
篇3:高三语文《报任安书》文言文知识点
高三语文《报任安书》文言文知识点
(一) 通假字
(1)被楚受辱(??通“棰”。木杖)
(2)其次剔毛发(“剔”通“剃”,剔光)
(3)见狱吏则头枪地(“枪”同“抢”,撞击)
(4)及罪至罔加(“罔”同“网”)
(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消磨,磨掉)
(6)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大都)
(7)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现露)
(8)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此处指下狱受宫刑)
(9)其次诎体受辱(诎通屈,弯曲)
(二)古今异义
(1)意气勤勤恳恳??(意气:古,情义。今指: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勤勤恳恳:古,诚恳,恳切。今指勤劳而踏实)
(2)素所自树立使然??(树立:古,立身处世。今指建立)
(3)念父母,顾妻子?(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指男子的配偶)
(4)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沉溺:古,陷身。今指陷入不良的境地,难以自拔)
(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非常:古,不同寻常。今用作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
(6)下流多谤议?(下流:古,身处下流,指地位卑微。今指卑鄙龌龊,不文明)
(7)仆以口语遭遇此祸??(口语:古,说话。今指谈话时使用的言语,与“书面语”相对)
(三)词类活用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牛马: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这里是作者的谦称)
(2)倡优畜之(倡优: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
(3)太上不辱先(辱: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
(4)何足贵乎(贵:形容词作动词。称道)
(5)且勇者不必死节(死: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6)韩非囚秦(囚:动词的`被动用法,被……囚禁)
(7)若望仆不相师(师,效法)
(8)衣赫衣,关三木。(名作动,穿)
(9)孙子膑脚(名作动,受膑刑)
(10)退而论书策(名作动,写成书)
(11)请略陈固陋(形作名,因塞鄙陋的想法)
(1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形作名,富贵的人)
(13)流俗之所轻也(形作动,轻,轻视)
(16)思垂空文以自见(使流传)
(16)且勇者不必死节(为动,为死)
(四)一词多义
以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介词,用
以通其狂惑表目的,用来
及以至是已经
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因而
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连词表结果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以,因此
仆以口语遇此祸因为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与所合用,表。。。。的原因
乃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副词,却 ,转折连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副词)
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 ,代词)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才)
屈原放逐,乃教赋《离骚》(于是)
之
况仆之不得已乎???(取独)
无兄弟之亲(定语后置标志)
而用流俗人之言(助词,的)
藏之名山,传之后人(它)
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助词,不译)
(五)文言句式
(1)省略句
阙然不报,幸勿过(之)
(2)被动句
①盖西伯拘而演《周易》(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②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以“被”表被动)
③下流多谤议(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3)固定结构??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无乃……乎”不是……吗?恐怕……吧?)
篇4:《报任安书》文言文翻译
《报任安书》文言文翻译
原文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忼慨之士乎!如今朝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豪隽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乃欲昂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昂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彼,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壹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此正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邪?李陵既生降,颓其家声,而仆又茸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
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可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已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乡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已稍陵迟,至于鞭棰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上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合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瑑,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尽意,略陈固陋。谨再拜。
翻译
像牛马一样替人奔走的仆役太史公司马迁再拜。
少卿足下:前不久承蒙您给我写信,用谨慎地待人接物教导我,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情意、态度十分恳切诚挚,好像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教诲,而是追随了世俗之人的意见。我是不敢这样做的。我虽然平庸无能,但也曾听到过德高才俊的前辈遗留下来的风尚。只是我自认为身体已遭受摧残,又处于污浊的环境之中,每有行动便受到指责,想对事情有所增益,结果反而自己遭到损害,因此我独自忧闷而不能向人诉说。俗话说:“为谁去做,教谁来听?”钟子期死了,伯牙便一辈子不再弹琴。这是为什么呢?贤士乐于被了解自己的人所用,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而打扮。像我这样的人,身躯已经亏残,虽然才能像随侯珠、和氏璧那样稀有,品行像许由、伯夷那样高尚,终究不能用这些来引以为荣,恰好会引人耻笑而自取污辱。
来信本应及时答复,刚巧我侍从皇上东巡回来,后又为烦琐之事所逼迫,同您见面的日子很少,我又匆匆忙忙地没有些微空闲来详尽地表达心意。现在您蒙受意想不到的罪祸,再过一月,临近十二月,我侍从皇上到雍县去的日期也迫近了,恐怕突然之间您就会有不幸之事发生,因而使我终生不能向您抒发胸中的愤懑,那么与世长辞的灵魂会永远留下无穷的遗怨。请让我向您略约陈述浅陋的意见。隔了很长的日子没有复信给您,希望您不要责怪。
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一个人如何修身,是判断他智慧的凭证;一个人是否乐善好施,是评判他仁义的起点;一个人如何取舍,是体会他道义的标志;一个人如何面对耻辱,是断定他是否勇敢的准则;一个人建立了怎样的名声,是他品行的终极目标。志士有这五种品德,然后就可以立足于社会,排在君子的行列中了。所以,祸患没有比贪利更悲惨的了,悲哀没有比心灵受创更痛苦的了,行为没有比污辱祖先更丑恶的了,耻辱没有比遭受宫刑更重大的了。受过宫刑的人,社会地位是没法比类的,这并非当今之世如此,这可追溯到很远的时候。从前卫灵公与宦官雍渠同坐一辆车子,孔子感到羞耻,便离开卫国到陈国去,商鞅靠了宦官景监的推荐而被秦孝公召见,贤士赵良为此寒心;太监赵同子陪坐在汉文帝的车上,袁丝为之脸色大变。自古以来,人们对宦官都是鄙视的。一个才能平常的人,一旦事情关系到宦官,没有不感到屈辱的,更何况一个慷慨刚强的志士呢?如今朝廷虽然缺乏人材,但怎么会让一个受过刀锯摧残之刑的人,来推荐天下的豪杰俊才呢?我凭着先人遗留下来的余业,才能够在京城任职,到现在已二十多年了。我常常这样想:上不能对君王尽忠和报效信诚,而获得有奇策和才干的称誉,从而得到皇上的信任;其次,又不能给皇上拾取遗漏,补正阙失,招纳贤才,推举能人,发现山野隐居的贤士;对外,不能备数于军队之中,攻城野战,以建立斩将夺旗的功劳;从最次要的方面来看,又不能每日积累功劳,谋得高官厚禄,来为宗族和朋友争光。这四个方面没有哪一方面做出成绩,我只能有意地迎合皇上的心意,以保全自己的地位。我没有些微的建树,可以从这些方面看出来。以前,我也曾置身于下大夫的行列,在朝堂上发表些不值一提的意见。我没有利用这个机会申张纲纪,竭尽思虑,到现在身体残废而成为打扫污秽的奴隶,处在卑贱者中间,还想昂首扬眉,评论是非,不也是轻视朝廷、羞辱了当世的君子们吗?唉!唉!像我这样的人,尚且说什么呢?尚且说什么呢?
而且,事情的前因后果一般人是不容易弄明白的。我在少年的时候就没有卓越不羁的才华,成年以后也没有得到乡里的称誉,幸亏皇上因为我父亲是太史令,使我能够获得奉献微薄才能的机会,出入宫禁之中。我认为头上顶着盆子就不能望天,所以断绝了宾客的往来,忘掉了家室的事务,日夜都在考虑全部献出自己的微不足道的才干和能力,专心供职,以求得皇上的信任和宠幸。但是,事情与愿望违背太大,不是原先所料想的那样。我和李陵都在朝中为官,向来并没有多少交往,追求和反对的目标也不相同,从不曾在一起举杯饮酒,互相表示友好的感情。但是我观察李陵的为人,确是个守节操的不平常之人:奉事父母讲孝道,同朋友交往守信用,遇到钱财很廉洁,或取或予都合乎礼义,能分别长幼尊卑,谦让有礼,恭敬谦卑自甘人下,总是考虑着奋不顾身来赴国家的急难。他历来积铸的品德,我认为有国士的风度。做人臣的,从出于万死而不顾一生的考虑,奔赴国家的危难,这已经是很少见的了。现在他行事一有不当,而那些只顾保全自己性命和妻室儿女利益的臣子们,便跟着挑拨是非,夸大过错,陷人于祸,我确实从内心感到沉痛。况且李陵带领的兵卒不满五千,深入敌人军事要地,到达单于的王庭,好像在老虎口上垂挂诱饵,向强大的胡兵四面挑战,面对着亿万敌兵,同单于连续作战十多天,杀伤的敌人超过了自己军队的人数,使得敌人连救死扶伤都顾不上。匈奴君长都十分震惊恐怖,于是就征调左、右贤王,出动了所有会开弓放箭的人,举国上下,共同攻打李陵并包围他。李陵转战千里,箭都射完了,进退之路已经断绝,救兵不来,士兵死伤成堆。但是,当李陵振臂一呼,鼓舞士气的时候,兵士没有不奋起的,他们流着眼泪,一个个满脸是血,强忍悲泣,拉开空的弓弦,冒着白光闪闪的刀锋,向北拼死杀敌。当李陵的军队尚未覆没的时候,使者曾给朝廷送来捷报,朝廷的公卿王侯都举杯为皇上庆贺。几天以后,李陵兵败的奏书传来,皇上为此而饮食不甜,处理朝政也不高兴。大臣们都很忧虑,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我私下里并未考虑自己的卑贱,见皇上悲伤痛心,实在想尽一点我那款款愚忠。我认为李陵向来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能够换得士兵们拼死效命的行动,即使是古代名将恐怕也没能超过的。他虽然身陷重围,兵败投降,但看他的意思,是想寻找机会报效汉朝。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但他摧垮、打败敌军的功劳,也足以向天下人显示他的本心了。我内心打算向皇上陈述上面的看法,而没有得到适当的机会,恰逢皇上召见,询问我的看法,我就根据这些意见来论述李陵的功劳,想以此来宽慰皇上的胸怀,堵塞那些攻击、诬陷的言论。我没有完全说清我的意思,圣明的君主不深入了解,认为我是攻击贰师将军,而为李陵辩解,于是将我交付狱官处罚。我的虔敬和忠诚的心意,始终没有机会陈述和辩白,被判了诬上的罪名,皇上终于同意了法吏的判决。我家境贫寒,微薄的钱财不足以拿来赎罪,朋友们谁也不出面营救,皇帝左右的亲近大臣又不肯替我说一句话。我血肉之躯本非木头和石块,却与执法的官吏在一起,深深地关闭在牢狱之中,我向谁去诉说内心的痛苦呢?这些,正是少卿所亲眼看见的,我的所作所为难道不正是这样吗?李陵投降以后,败坏了他的家族的名声,而我接着被置于蚕室,更被天下人所耻笑,可悲啊!可悲!
这些事情是不容易逐一地向俗人解释的。我的祖先没有剖符丹书的功劳,职掌文史星历,地位接近于卜官和巫祝一类,本是皇上所戏弄并当作倡优来畜养的人,是世俗所轻视的。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象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世人又不会拿我之死与能殉节的人相比,只会认为我是智尽无能、罪大恶极,不能免于死刑,而终于走向死路的'啊!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我向来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地位,使人们会这样地认为。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依靠的东西不同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污辱祖先,其次是自身不受侮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脸色而受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言语而受辱,再次是被捆绑在地而受辱,再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再次是戴上脚镣手铐、被杖击鞭笞而受辱,再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受辱,再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最下等的是腐刑,侮辱到了极点。古书说“刑不上大夫”,这是说士人讲节操而不能不加以自勉。猛虎生活在深山之中,百兽就都震恐,等到它落入陷穽和栅栏之中时,就只得摇着尾巴乞求食物,这是人不断地使用威力和约束而逐渐使它驯服的。所以,士子看见画地为牢而决不进入,面对削木而成的假狱吏也决不同他对答,这是由于早有主意,事先就态度鲜明。现在我的手脚交叉,被木枷锁住、绳索捆绑,皮肉暴露在外,受着棍打和鞭笞,关在牢狱之中。在这种时候,看见狱吏就叩头触地,看见牢卒就恐惧喘息。这是为什么呢?是狱吏的威风和禁约所造成的。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再谈什么不受污辱,那就是人们常说的厚脸皮了,有什么值得尊贵的呢?况且,象西伯姬昌,是诸侯的领袖,曾被拘禁在羑里;李斯,是丞相,也受尽了五刑;淮阴侯韩信,被封为王,却在陈地被戴上刑具;彭越、张敖被诬告有称帝野心,被捕入狱并定下罪名;绛侯周勃,曾诛杀诸吕,一时间权力大于春秋五霸,也被囚禁在请罪室中;魏其侯窦婴,是一员大将,也穿上了红色的囚衣,手、脚、颈项都套上了刑具;季布以铁圈束颈xx绐朱家当了奴隶;灌夫被拘于居室而受屈辱。这些人的身分都到了王侯将相的地位,声名传扬到邻国,等到犯了罪而法网加身的时候,不能引决自裁。在社会上,古今都一样,哪里有不受辱的呢?照这样说来,勇敢或怯懦,乃是势位所造成;强或弱,也是形势所决定。确实是这样,有什么奇怪的呢?况且人不能早早地自杀以逃脱于法网之外,而到了被摧残和被杖打受刑的时候,才想到保全节操,这种愿望和现实不是相距太远了吗?古人之所以慎重地对大夫用刑,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人之常情,没有谁不贪生怕死的,都挂念父母,顾虑妻室儿女。至于那些激愤于正义公理的人当然不是这样,这里有迫不得已的情况。如今我很不幸,早早地失去双亲,又没有兄弟互相爱护,独身一人,孤立于世,少卿你看我对妻室儿女又怎样呢?况且一个勇敢的人不一定要为名节去死,怯懦的人仰慕大义,又何处不勉励自己呢?我虽然怯懦软弱,想苟活在人世,但也颇能区分弃生就死的界限,哪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生活而忍受屈辱呢?再说奴隶婢妾尚且懂得自杀,何况象我到了这样不得已的地步!我之所以忍受着屈辱苟且活下来,陷在污浊的监狱之中却不肯死的原因,是遗憾我内心的志愿有未达到的,平平庸庸地死了,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显露。
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称。(那就是:)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这些都是人们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近来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粗略地考订其事实,综述其事实的本末,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上自黄帝,下至于当今,写成十篇表,十二篇本纪,八篇书,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传,一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之言。刚开始草创还没有完毕,恰恰遭遇到这场灾祸,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此便接受了最残酷的刑罚而不敢有怒色。我现在真正的写完了这部书,打算把它藏进名山,传给可传的人,再让它流传进都市之中,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便是让我千次万次地被侮辱,又有什么后悔的呢!但是,这些只能向有见识的人诉说,却很难向世俗之人讲清楚啊!
再说,戴罪被侮辱的处境是很不容易安生的,地位卑贱的人,往往被人诽谤和议论。我因为多嘴说了几句话而遭遇这场大祸,又被乡里之人、朋友羞辱和嘲笑,污辱了祖宗,又有什么面目再到父母的坟墓上去祭扫呢?即使是到百代之后,这污垢和耻辱会更加深重啊!因此我舶腹中肠子每日多次回转,坐在家中,精神恍恍忽忽,好象丢失了什么;出门则不知道往哪儿走。每当想到这件耻辱的事,冷汗没有不从脊背上冒出来而沾湿衣襟的。我已经成了宦官,怎么能够自己引退,深深地在山林岩穴隐居呢?所以只得随俗浮沉,跟着形势上下,以表现我狂放和迷惑不明。如今少卿竟教导我要推贤进士,这难道不是与我自己的愿望相违背的吗?现在我虽然想自我雕饰一番,用美好的言辞来为自己开脱,这也没有好处,因为世俗之人是不会相信的,只会使我自讨侮辱啊。简单地说,人要到死后的日子,然后是非才能够论定。书信是不能完全表达心意的,因而只是略为陈述我愚执、浅陋的意见罢了。恭敬的拜了两拜。
篇5:报任安书知识点总结
报任安书知识点
(一) 通假字
(1)被楚受辱( 通“棰”。木杖)
(2)其次剔毛发(“剔”通“剃”,剔光)
(3)见狱吏则头枪地(“枪”同“抢”,撞击)
(4)及罪至罔加(“罔”同“网”)
(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消磨,磨掉)
(6)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大都)
(7)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现露)
(8)则仆偿前辱之责(“责”通“债”,此处指下狱受宫刑)
(9)其次诎体受辱(诎通屈,弯曲)
(二)古今异义
(1)意气勤勤恳恳 (意气:古,情义。今指: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勤勤恳恳:古,诚恳,恳切。今指勤劳而踏实)
(2)素所自树立使然 (树立:古,立身处世。今指建立)
(3)念父母,顾妻子 (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指男子的配偶)
(4)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沉溺:古,陷身。今指陷入不良的境地,难以自拔)
(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非常:古,不同寻常。今用作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
(6)下流多谤议 (下流:古,身处下流,指地位卑微。今指卑鄙龌龊,不文明)
(7)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口语:古,说话。今指谈话时使用的言语,与“书面语”相对)
(三)词类活用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牛马: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这里是作者的谦称)
(2)倡优畜之(倡优: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
(3)太上不辱先(辱: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
(4)何足贵乎(贵:形容词作动词。称道)
(5)且勇者不必死节(死: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6)韩非囚秦(囚:动词的被动用法,被……囚禁)
(7)若望仆不相师(师,效法)
(8)衣赫衣,关三木。(名作动,穿)
(9)孙子膑脚(名作动,受膑刑)
(10)退而论书策(名作动,写成书)
(11)请略陈固陋(形作名,因塞鄙陋的想法)
(1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形作名,富贵的人)
(13)流俗之所轻也(形作动,轻,轻视)
(14)思垂空文以自见(使 流传)
(15)且勇者不必死节(为动,为 死)
(四)一词多义
以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介词,用
以通其狂惑 表目的,用来
及以至是 已经
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因而
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连词表结果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是以,因此
仆以口语遇此祸 因为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与所合用,表。。。。的原因
乃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副词,却 ,转折连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 ,副词)
家祭无忘告乃翁( 你的 ,代词)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才)
屈原放逐,乃教赋《离骚》(于是)
之
况仆之不得已乎 (取独)
无兄弟之亲(定语后置标志)
而用流俗人之言(助词,的)
藏之名山,传之后人(它)
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助词,不译)
(五)文言句式
(1)省略句 阙然不报,幸勿过(之)
(2)被动句
①盖西伯拘而演《周易》(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②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以“被”表被动)
③下流多谤议(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3)固定结构 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无乃……乎”不是……吗?恐怕……吧?)
报任安书读后感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说的可就是司马迁所著的《史记》。都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说的不就是司马迁遭李陵之祸事,遭受炼狱后书写《史记》。这不就被我们记住了吗!我想,我们只知道《史记》书成后的辉煌成就,却不知司马迁背后的辛酸苦楚以及他所遭受的讥讽,还有什么是司马迁没受过的罪?
话说这古人也真真是憋屈。你说你被上头的处罚了吧,还得谢恩,“谢皇上不杀之恩”。“最是无情帝王家”也不知是谁说的,说的可真精准。哪一个皇室之人不薄情。像司马迁的父亲,他们祖先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舜、夏禹之时便功名显扬,掌管天文之事。而大汉天子在泰山举行封禅典礼时,本应由太史官亲身参与并记录下这一辉煌的时刻,这是太史的责任,同样也是荣光,蝎子尾巴独一份的恩宠。可司马谈硬是被留在周南,后来司马谈愤懑而死,想来是因为看着祖业的衰弱而焦急,还有就是日常的被嘲讽、白眼。
而司马迁本人,你说你就一小小太史,也就写写文字、记录记录皇帝的丰功伟绩,有必要为了和你“不曾衔杯酒”的李陵打抱不平吗?再想想呵,有哪一任皇帝是真傻的,个中冤情岂会不知,“最是无情帝王家”,只是不想真弄清楚罢了!李陵一家祖孙三代素来忠心耿耿,真要不忠于大汉,又怎会领兵深入匈奴腹地作战?
由李陵的《答苏武书》可知,在匈奴“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而我方仅仅五千人马敌我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李陵仍振臂高呼、奋力杀敌,士兵们即使受了伤,矢尽援绝,也要争着冲到前面去杀敌。反观汉皇,一听说李陵降敌,在还没弄清内情的情况下,直接对李陵的全家骨肉实施了严惩,这才是真正地将李陵推向敌方啊!
这桩桩件件,寒了多少臣子的心。
司马迁何尝不委屈,那又能如何?喊冤,不是变着法子说皇上不英明;抵抗,不是变相的说明自己不顺从圣上。故此,只能跪地叩谢不杀之恩。从牢狱中出来,受了腐刑。从‘最下腐刑,极矣!’可见他的心在淌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腐刑既是对他的身心的摧残,也是对祖先的辱没,是对父母的不孝。司马迁肉体上遭到的折磨以及平日里受到的嘲讽、耻笑、白眼等肉体精神双重折磨下,仍能够不断调节自己,用“李斯,相也,具于五刑;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来自我安慰,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来自我勉励。最终完成了《史记》这一经典,可见司马迁内心的坚韧及不屈。
司马迁遭受腐刑,李陵忠勇深入敌后,终因寡不敌众被俘,却被诛灭。而在现实中,又有何处不苟且?
南非总统曼德拉在就职典礼上,邀请了曾经关押他27年甚至虐待他的三个狱警,并向他们致敬。
孟晚舟被加拿大政府拘押一周年之际,写信感谢所有关心华为的人,甚至还感谢法庭的工作人员。
由此观之,只要是有人的地方,难免会有腌臜之事。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那样的磨难。
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有一颗坚韧的心以及一缕不屈不挠的灵魂。
报任安书主要内容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他朋友任安的一封信。
任安在汉武帝时任益州刺史。汉武帝晚年信任重臣江充。江充诬陷太子刘据,刘据被迫起兵讨江充,兵败后自杀。刘据起兵时,任安接受了他的命令,因而被判处死刑。
任安在狱中时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能尽“推贤进士”的责任,出面援救自己。司马迁曾因替李陵说话,遭受了残酷的宫刑。他鉴于以往的教训,认为即使自己出面援救也无济于事。所以很为难,久久没有作复。只是在任安就要被处决时,才写了这封信。
在这封信中,司马迁详细述说了自己清白无辜而蒙冤的不幸遭遇,着力抒发了惨遭宫刑之后蒙羞含辱的愤懑;揭露和批判了封建最高统治者喜怒无常,是非不明、贤愚不分的昏庸;同时他又引用了许多命运坎坷而德才杰出的历史人物的事迹以自励,决心忍辱负重完成自己的历史著作。
篇6:报任安书的知识点
一通假字
1、诎:诎体受辱 2、以:及以至是
3、罔:及罪至罔加 4、摩: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5、底: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6、失yì:放失旧闻
7.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8. 思垂空文以自见。
9.责zhài:则仆偿前辱之责
二掌握下列字词:
1、曩:曩者辱赐书
2、望:若望仆不相师
3、剖符丹书: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4、文史星历:
5、祝:近乎卜祝之间
6、倡优:倡优畜之
8、节:不与能死节者比
9、就:卒就死耳
10、用:用之所趋异也
11、趋:用之所趋异也
12、太上:太上不辱先
13、箠楚: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14、婴: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17、传zhuàn:传曰刑不上大夫
18、渐:积威约之渐
20、圜huán墙:幽于圜墙之中
21、强qiǎng颜:所谓强颜耳
24、械:受械于陈
25、倾:权倾五伯
28、钳:季布为朱家钳奴
29、引决、自裁:不能引决自裁
30、绳墨: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
31、以:以稍陵迟
32、陵迟:以稍陵迟
33、引节:乃欲引节
35、缧绁léixiè:何至自沉溺缧泄之辱哉
36、臧获:且夫臧获婢妾
37、没mò世:鄙陋没世
38、表: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39、倜傥: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40、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41、厄è:仲尼厄而作《春秋》
42、修列: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44、空文:思垂空文以自见
45、见xiàn:思垂空文以自见
46、稽jī: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考订
48、究:究天人之际
49、通邑:通邑大都
50、负下:且负下未易居
51、乡党:重为乡党所笑
52、累:虽累百世
53、垢:垢弥甚耳
54、闺閤gé:身直为闺閤之臣
55、岩穴: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56、狂惑:以通其狂惑
57、剌谬làmiù: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58、曼辞:曼辞以自饰
三词类活用
1、文史星历: 2、倡优:倡优畜之
3.孙子膑脚。 4.以污辱先人。
5、粪土:幽于粪土之中
四特殊句
1.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2.《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五多义词
2.再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2青春不再。
3.厥 1思厥先祖父。 2大放厥词。
3厥有《国语》。
4.焉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5.非1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2无可厚非。
6. 仆:①pú若望仆不相师 ②pū前仆后继
7、固:①请略陈固陋 ②固主上所戏弄
8、阙:①quē阙然久不报 ②què不知天上宫阙
9、卜:①bǔ近乎卜祝之间
10、比:①不与能死节者比 ②天涯若比邻
11、重:①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 ②重为乡党所笑
12、槛:①jiàn及在槛阱之中 ②kǎn门槛五、古今异义的词
六异义词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2.意气勤勤恳恳。
3.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
4.念父母,顾妻子。
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6.下流多谤议。
7、发愤: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8、下流:下流多谤议
篇7:报任安书的知识点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说的可就是司马迁所著的《史记》。都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说的不就是司马迁遭李陵之祸事,遭受炼狱后书写《史记》。这不就被我们记住了吗!我想,我们只知道《史记》书成后的辉煌成就,却不知司马迁背后的辛酸苦楚以及他所遭受的讥讽,还有什么是司马迁没受过的罪?
话说这古人也真真是憋屈。你说你被上头的处罚了吧,还得谢恩,“谢皇上不杀之恩”。“最是无情帝王家”也不知是谁说的,说的可真精准。哪一个皇室之人不薄情。像司马迁的父亲,他们祖先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舜、夏禹之时便功名显扬,掌管天文之事。而大汉天子在泰山举行封禅典礼时,本应由太史官亲身参与并记录下这一辉煌的时刻,这是太史的责任,同样也是荣光,蝎子尾巴独一份的恩宠。可司马谈硬是被留在周南,后来司马谈愤懑而死,想来是因为看着祖业的衰弱而焦急,还有就是日常的被嘲讽、白眼。
而司马迁本人,你说你就一小小太史,也就写写文字、记录记录皇帝的丰功伟绩,有必要为了和你“不曾衔杯酒”的李陵打抱不平吗?再想想呵,有哪一任皇帝是真傻的,个中冤情岂会不知,“最是无情帝王家”,只是不想真弄清楚罢了!李陵一家祖孙三代素来忠心耿耿,真要不忠于大汉,又怎会领兵深入匈奴腹地作战?
由李陵的《答苏武书》可知,在匈奴“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而我方仅仅五千人马敌我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李陵仍振臂高呼、奋力杀敌,士兵们即使受了伤,矢尽援绝,也要争着冲到前面去杀敌。反观汉皇,一听说李陵降敌,在还没弄清内情的情况下,直接对李陵的全家骨肉实施了严惩,这才是真正地将李陵推向敌方啊!
这桩桩件件,寒了多少臣子的心。
司马迁何尝不委屈,那又能如何?喊冤,不是变着法子说皇上不英明;抵抗,不是变相的说明自己不顺从圣上。故此,只能跪地叩谢不杀之恩。从牢狱中出来,受了腐刑。从‘最下腐刑,极矣!’可见他的心在淌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腐刑既是对他的身心的摧残,也是对祖先的辱没,是对父母的不孝。司马迁肉体上遭到的折磨以及平日里受到的嘲讽、耻笑、白眼等肉体精神双重折磨下,仍能够不断调节自己,用“李斯,相也,具于五刑;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来自我安慰,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来自我勉励。最终完成了《史记》这一经典,可见司马迁内心的坚韧及不屈。
司马迁遭受腐刑,李陵忠勇深入敌后,终因寡不敌众被俘,却被诛灭。而在现实中,又有何处不苟且?
南非总统曼德拉在就职典礼上,邀请了曾经关押他27年甚至虐待他的三个狱警,并向他们致敬。
孟晚舟被加拿大政府拘押一周年之际,写信感谢所有关心华为的人,甚至还感谢法庭的工作人员。
由此观之,只要是有人的地方,难免会有腌臜之事。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那样的磨难。
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有一颗坚韧的心以及一缕不屈不挠的灵魂。
《报任安书》中心思想
是司抄马迁写给其袭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在文中,司马迁以极其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大胆揭露了汉武帝的喜怒无常,刚愎自用,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比较进步的生死观,并表现出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于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思想,有着重要价值。
篇8: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作指导。
三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学习提示1、2节,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
未经节选的全文共分六段:
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说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贤进士”的原因。
第三段:叙述因为李陵事件下狱的经过。
第四段:写自己忍辱受刑。
第五段:写自己完成《史记》的心情。
第六段:表达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
课文节选了后三段。
三、课文分析
学习第一段
1、教师范读第一段
2、字音
头抢地(qiāng) 伏法受诛(zhū) 暴肌肤(pù)
鞭 (chuí) 圜墙(yuán) 占卜(bǔ) 囹圄(wǔ)
槛(jiàn) 缧绁(léi)
3、主要词句
①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②不能与死节者比 ③其次不辱理色 ④及在槛阱之中 ⑤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⑦恨私心有所不尽 ⑧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4、思路分析:
这一段司马迁重点写了自己受刑后对生死的看法。
(1)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先人只是掌管一些文史星历的记载的小官,“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本来就被人看不起。现在子承父业,更是微不足道。
(2)接着写卑策的地位带来的结果:假如我伏法被诛的话,就好像九牛身上掉下的一根毫毛;好像一只蝼蚁一样渺小,我的死是无足重轻的。命如蝼蚁草芥,生命有什么价值可言?
(3)引出第二个问题,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注意,这是作者议论的核心。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靠自己来选择!
然后,摆出士人对待羞辱与生死的态度:士人,一方面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当羞辱加于已身的时候,决计自杀,以死保持自己纯洁的名声。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却列举了古代周文王、李期、韩信、彭越、张敖、周勃、窦婴、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侯将相受辱的事例,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受辱”是人生之常事,不足为奇。那么,对待羞辱就一定要死节,才算保持了高尚纯洁的名声吗?否!作者从这个角度继续深入地论述下去。
(4)作者提出这样的认识:人在受辱时,不一定非要为高尚纯洁名声的这种所谓“节义”而死;为了崇高的事业,他可以去死,但是也可以忍辱负重。
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深知节义的含义,也敢于为节义去死,但是我现在所以忍辱屈生,是为了完成我未竟的事业,实现我最大的理想。这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
第二课时
学习第二段
1、教师范读第二段
2、学生齐读第二段
3、字音
愠色(yùn) 倜傥(tìtǎng)
4、词句
①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稽:考证:纪:法纪)②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③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④ 惟倜傥非常之人 ⑤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5、思路分析
完成《史记》,实现了我人生的最大价值。
(1)作者进一步列举了文王、孔子、屈原、在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非凡特殊的人才能够忍辱负重,完成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的业绩,说明他们体现了最大的人生价值。
(2)作者说他是学习先贤,当时《史记》草创未成,就遭此灾,他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受酷刑而无愠色,遭戮笑却能忍耐,最后终于完成了《史记》,偿还了前面受辱的债。
5、熟读并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三段
1、学生齐读本段
2、主要词句
①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②虽累百世,垢弥甚耳!③重为乡党所戮笑 ④身为闺之臣,宁得自引深藏岩穴邢?
⑤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无,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再读本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3、思路分析
作者痛定思痛,抒发了更加难以忍受的痛苦心情,“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可见,忍辱负重,苟且屈生,要比一死了之更痛苦。司马迁敢于选择这条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
文章的最后,作者陈述了自己不能为皇帝“推贤进士”的想法。
二、.总结全文
.总结上述三段文字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与计多高尚士人一样,能正确对待受辱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敢于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作者字字血声声泪,也控诉了那个社会的不公和皇权的黑暗。
三、.写作技巧分析
提问:怎样理解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理至情切”的表现方法?
[解析] 1、“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表达十分流畅自然,文章情感忽而悲切,忽而豪壮,忽而又痛不欲生。这正如后人评价这篇散文时说,它“如山之出云,如水之奔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清•方苞)。
四、作业
1、背诵第二段
2、完成全文翻译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3、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4、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教学设想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宜多指导并检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三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学生看单元后知识短文《司马迁和〈史记〉》
由学生介绍所了解的司马迁的生平经历。
教师补充解说《史记》,强调:1、思想(四点);2、文学价值(鲜明的人物个性,强烈的抒情性)3、影响。
二、解说文题,并指导学生了解原文大意。
1、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
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
★ 报任安书 翻译
★ 报任安书教案
★ 报任安书翻译
★ 报任安书课文翻译
★ 其文言文知识点
★ 高二文言文知识点
报任安书文言文知识点(整理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