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富兰克林传》阅读答案,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后的《富兰克林传》阅读答案,供大家阅读。
- 目录
篇1:《富兰克林传》阅读答案
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说:“他从天空抓到雷电,从专制统治者手中夺回人权。”
这说的就是富兰克林。他为了对电进行探索,曾经作过著名的“风筝实验”,在电学上成就显著;为了深入探讨电运动规律,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他最先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由此而制造的避雷针,避免了雷击灾难,破除了迷信。
大约从1733年起,富兰克林开始有目的的道德自觉。他希望自己活在世上的任何时候都不犯任何错误。他要避免让个人爱好、社会风俗或盲从的习惯,把自我引入歧途。他很快发现,自我道德修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他设计了独具特色的道德修养方法,罗列了13种当时他认为必要或值得追求的美德,并在每一条下面附一简要说明,诠释它所指的这些美德的含义。这些美德是:节制、缄默、条理、果断、俭朴、勤奋、公正、适度、整洁、宁静、高雅和谦逊。这张表当时只有12种美德,一个朋友告诉他说,人们常觉得他高傲,于是,他决心努力根治这一愚蠢的恶习。他自书座右铭以自勉“最难抑制的情感是骄傲,尽管你设法掩饰,竭力与之斗争,它仍然存在。即使我敢相信已将它完全克服,我很可能又因自己的谦逊而感到骄傲。”从富兰克林的这些传世名言中,我们可窥见他在和谐自我主权意志要素过程中,付出的巨大努力。
富兰克林是精明能干的商人,同时又是极度慷慨的科学家。他在发明高效取暖炉后,拒绝申请专利,并且声称发明应该为公众利益服务。富兰克林的乐善好施的美德,出于人类自主意志平等和谐的天性,而贪婪是帝王率先垂范、以身教化的结果。
1736 年,富兰克林被选为殖民地议会的秘书。第二年,他接受了费城邮政局长的任命。他改革了城防,成立了消防组织。1751年,他襄助创办宾西法尼亚大学。独立战争时期,参加反英斗争,当选为第二届大陆会议代表,并参加起草《独立宣言》。全世界人民将铭记他启迪人类自我主权意志的警句“站着的农夫比跪着的绅士高贵。” 富兰克林于1776—1785年出使法国,缔结法美同盟,以精湛的邦交艺术,为美国独立做出卓越贡献。
在1787年夏天的制宪会议上,各州代表争论激烈。虽然富兰克林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但他还是设法使激烈辩论的双方达成了某种妥协。在新宪法拟定的最后一天,他发表了一份声明:“对宪法中的部分条款,我并不完全赞成,但我不能肯定我永远不会赞同,因为许多我过去以为是正确的观点现在发现却是个错误。”所以他要求参加会议的代表们审视一下自以为一贯正确的立场,像他一样在文件上签写自己的名字。他的政见与坦诚,使世界级的政客相形见绌。
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这样评价他:“因为善行而受景仰,因为才华而获崇拜,因为爱国而受尊敬,因为仁慈而得到爱戴,这一切将唤起人们对你的亲切爱戴。你可以得到最大的欣慰,就是知道自己没有虚度一生。”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富兰克林做过“风筝实验”,创造了许多电学方面的专用名词,提出并制造了避雷针,这一切都使得他成为反迷信的斗士。
B.在富兰克林看来,个人爱好、社会风俗就像盲从的习惯一样,有不好的地方,会令我们犯下许多错误。
C.作者所写的第4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主要是为了表达富兰克林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具有多方面的`贡献。
D.本文多处引用了富兰克林和其他人的原话,不仅从正反两方面刻画了富兰克林的形象,而且使文章内容具体详实。
E.作者借文末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的评价,不仅总结了全文,全面概括了富兰克林的一生,而且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2)文章开头引用杜尔哥的话,用意是什么?(6分)
(3)根据全文内容,概括说明富兰克林受人景仰爱戴的美德。(6分)
(4)富兰克林发表声明,表明自己并不完全赞成同宪法文件但却签字表示同意,并要求别的代表们也像他自己一样签字表示同意,对这一行为,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8分)
参考答案:
13.(1)(5分)E给3分,B给2分,C给1分,A、D不得分。(E分析恰当,A“提出并制造了避雷针,这一切都使得他成为反迷信的斗士”错。B“个人爱好、社会风俗就像盲从的习惯一样”与原文比有点差别,C加线句子表明“多方面贡献”说法不妥,D应“正侧两面”。
(2)(6分,共3小点,每小点2分)
①形象地概括了富兰克林一生中最突出的两大贡献;
②引出主人公富兰克林这一人物,引起读者注意,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③侧面表达了作者对富兰克林的赞美之情。
(3)(6分,共4小点,答出三点即可,每小点2分)
①用自书座右铭及列举美德 表来自律,有目的进行道德自觉,克服缺点;
②乐善好施,拒绝申请专利;
③用警句启迪人类的自我主权意志;
④用坦诚的人格感化别的代表,使制宪会议达成统一。
(4)(8分)答出观点给2分,观点可以是同意,也可以是反对,也可以是持中。视其理由充分有力的程度,给2至6分。
篇2:富兰克林传阅读及答案
富兰克林传阅读及答案
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有些人不能说他不热爱自己的生命,但不珍爱组成生命的“材料”。例如:有的人一杯茶,一支烟,办公室里穷聊天;有的人下棋、打扑克,可以通宵达旦;也有的人为买一件时髦的衣服,从东城跑到西城,耗费上几个半天;还有的年轻人,把大好时光用在花前月下的爱情陶醉中……
②诚然,谈天、玩乐、买东西、谈恋爱,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甜蜜事情。但是,把比黄金还要宝贵的光阴淹没在这些事情中,毕竟令人浩叹。任何一个奋发有为的人,是决不肯在庸碌中寂寞终生的,总是想在有生之年多做一点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取得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也是可以实现的。这里的关键是要珍惜时间,勤奋不息。一分时间,一分成果。历来,那些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名播于世的人,无不是寸阴必珍,寸阴必夺。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作过这样的经验之谈:“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瑞典化学家阿累尼乌斯说过:“我是属于那些没有留下一天时间干私事的人们中间的.一个。”工夫不负有心人,谁能赢得时间,谁就能获得成功。试看今天,那些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哪一个不是废寝忘食,日夜兼程呢?
③晋人陶侃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这话有道理。任何人,不论是伟大人物还是平凡的人,荒废时间则一事无成,珍惜时间就获得了成功的希望。光阴永远追随着勤奋者的脚步。记住岳武穆的话吧: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运用了三种论证方法,请你指出来并从文中各举一例。
3、读一读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你是否同意作者这个观点?请说一说理由。
4、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很多,请你补充一句。
5、请根据文章第③段的内容概括出一句有哲理的话,作为自己今后学习、生活的座右铭。
1、只有珍惜时间,才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2、举例论证 许多人将宝贵的光阴淹没在谈天、玩乐等事情中;道理论证 陶侃、岳武穆、富兰克林、华罗庚、阿累尼乌斯等人的话;对比论证 以生活中有些人浪费时间与出类拔萃的人物珍惜时间做对比
3、同意:许多成功者的事例证明了这一点;不同意:成功的因素很多,除了赢得时间之外,还要有意志、天赋、机遇等
4、紧扣珍惜时间即可
篇3:《富兰克林》阅读答案
171月17日,富兰克林出生在美国一个贫困的家庭。他的父亲以制造蜡烛和肥皂为职业。富兰克林从小聪明好学,门门功课都名列前茅。由于家中兄弟姐妹多,家庭经济困难,他只上了两年学就离开了学校,整天在父亲的店铺里打杂。12岁时,富兰克林到印刷厂当学徒,每天工作长达10小时。虽然工作繁重,但是他还是抓紧一切机会读了大量的书籍,获得了多方面的知识。
1723年,17岁的富兰克林告别了故乡波士顿,独自创天下去了。25岁那年,富兰克林创办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图书馆——费城图书馆。他是那么喜欢读书,他曾说过:“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
富兰克林勤奋好学,27岁时开始学习外文。先后学会了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和拉丁文。此后他开始了科学技术研究。40岁以后,他在电子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有:用“电液转移里论”解释两种电荷带电的本质,提出了“正电”和“负电”的概念,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统一了“天电”和“地电”,发明了“避雷针”,研制了“电轮”(电动机的雏形)......
富兰克林不仅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科学巨人,也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在美国的独立战争时期参加过反英斗争,并且参与了草《独立宣言》的工作,在美国早期的运动中,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1790年4月7日,富兰克林与世长辞,终年84岁。美国人民怀着深切的悼念之情,这他致哀一个月。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永远纪念这位科学家和政治家。
篇4:《富兰克林》阅读答案
1.本文按________顺序介绍了富兰克林的生平故事。。
2.读了短文,你知道了什么?请概括几点。
3.在汉语中,表示“死”的词语有很多,如本文中的“与世长辞”。请你再写出几个。
篇5:《富兰克林》阅读答案
1. 时间
2. 富兰克林出身贫穷;富兰克林喜爱读书;富兰克林取得了巨大的电学成就;富兰克林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
3. 驾鹤归西、撒手人寰、含笑九泉等。
篇6:富兰克林阅读理解及答案
富兰克林阅读理解及答案
171月17日,富兰克林出生在美国一个贫困的家庭。他的父亲以制造蜡烛和肥皂为职业。富兰克林从小聪明好学,门门功课都名列前茅。由于家中兄弟姐妹多,家庭经济困难,他只上了两年学就离开了学校,整天在父亲的店铺里打杂。12岁时,富兰克林到印刷厂当学徒,每天工作长达10小时。虽然工作繁重,但是他还是抓紧一切机会读了大量的书籍,获得了多方面的知识。
1723年,17岁的富兰克林告别了故乡波士顿,独自创天下去了。25岁那年,富兰克林创办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图书馆——费城图书馆。他是那么喜欢读书,他曾说过:“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
富兰克林勤奋好学,27岁时开始学习外文。先后学会了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和拉丁文。此后他开始了科学技术研究。40岁以后,他在电子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有:用“电液转移里论”解释两种电荷带电的本质,提出了“正电”和“负电”的概念,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统一了“天电”和“地电”,发明了“避雷针”,研制了“电轮”(电动机的雏形)......
富兰克林不仅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科学巨人,也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在美国的独立战争时期参加过反英斗争,并且参与了草《独立宣言》的工作,在美国早期的'政治运动中,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1790年4月7日,富兰克林与世长辞,终年84岁。美国人民怀着深切的悼念之情,这他致哀一个月。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永远纪念这位科学家和政治家。
1.本文按________顺序介绍了富兰克林的生平故事。。
2.读了短文,你知道了什么?请概括几点。
3.在汉语中,表示“死”的词语有很多,如本文中的“与世长辞”。请你再写出几个。
参考答案:
1.时间
2.富兰克林出身贫穷;富兰克林喜爱读书;富兰克林取得了巨大的电学成就;富兰克林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
3.驾鹤归西、撒手人寰、含笑九泉等。
篇7:《富兰克林传》读书笔记
2个月,翻完了这本书。富兰克林一生硕果颇丰,从文学上,科学上,外交上都有建树。由于命长,经历了美国历史的诸多关键时刻,也在重要决定时,站在了历史的正确面。他爱国,理性,热爱思考,务实,有趣,这些都成就了他几近完美的一生。
他的职业生涯不愧是从印刷匠和出版商做起的。一生养成的说教晚辈和整些至理名言的作风完全就是当下心灵鸡汤和自助读物的鼻祖大模板。当然,他从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到公众生活中,写社论,组织读书会,建立图书馆,甚至“收税”组织消防队,创立宾大等,都显示了他的一生一直怀有一颗为公众谋福利的正直的心。
富兰克林努力,聪明,爱动脑子,简朴充分体现了美国那一代充满生命力的中产阶级的崛起。读他的传记,相比英国那些腐朽的贵族阶级,美国不胜不独立才怪呢!一个不劳而获,想靠着抑制他人贸易和税收而坐享渔翁的国家,一定会被那个有生命力,和自主能力的国家反抗,并最终独立。
虽然他总体而言是个自负的人,还喜欢说教,不过他能够在大问题上经过深刻思考,转变自己的观点,在对待美国独立和废奴这些关键问题上的转变显示,他是一个大智者。而同时,在欧洲的长期生活也让他开阔了眼界,变得更加明智,老练,最终他的外交使命这一切都用在了刀刃上。
富兰克林对家人还是非常苛刻的,无论是对妻子,孩子,我觉得他的社会使命,和个人意志是高于他对于家庭的责任的。妻子最后十年苦苦哀求,却没见到他一面,而儿子终其一生也没有和父亲和解。
总而言之,他的勤奋,努力,和自我奋斗在今日之中国非常应景。他也是我读过的名人传记中,最实际,最不纠结的人物。可能,没有之一。
篇8:《富兰克林传》读书笔记
富兰克林:饱满鲜活的实诚人。
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在波士顿的一个移民家庭,当时的波士顿在北美殖民地时期是一个贫苦之地,他的家庭也是清贫多子,富兰克林在10岁左右就辍学在家帮父亲,打零工做下手。鉴于家族都是手艺人的传统,富兰克林先后从事了很多学徒工作。
在17岁那年他因不满哥哥的权威压制,就离家出走至费城,此时的他掌握了印刷手艺,自学成才能写作,文风:幽默、朴实。
在获得人生财务自由之前,富兰克林也兜兜转转,结交了很多浮夸的朋友,四处寻求帮助,辗转伦敦、费城之间。经过自己的勤奋、好学、机灵,他创办了《宾夕法尼亚报》、发行《穷理查历书》等,《大众杂志》创办后没多久就失败了。富兰克林的勤奋让周围邻居都为之侧目:我起床时富兰克林先生早已开始工作,我下班去俱乐部玩完回来时他还在工作。有一次在进行第二天报纸印刷的铅字排版时,不小心将其打碎了,他彻夜把它重新完成,没有给自己拖延说第二天再干的。在奋起的这段时期,他努力学习,保持旺盛的好奇心,托人从伦敦买了大量的书籍,专研科学、文学等,针对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大量细致琐碎的发明改进。与此同时,他与自己一见钟情的情人黛博拉结婚生了一对儿女,儿子四岁时不幸死于天花(此后他坚持种植牛痘可免疫天花),他还有一个私生子是以后和他一起在暴雨时放风筝从苍天处夺取闪电,和他政治对立的新泽西总督保皇派威廉。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奋起的时期,北美殖民地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印第安人、法国、英国为各自的利益互相结合、角逐、战斗,慢慢地催生了北美人民渴望安全平稳的社会的愿望,引发了自己应该拥有军事力量以及自治权力的觉醒。在42那年他获得人生财务自由,生意交给合伙人,自己全身心投入科学、政治、公益等事业。
在那个时期现代新闻学正兴起发展。富兰克林的事业正迎合了时代的潮流,风生水起。他拥有了媒体,自己也是内容制造者。曾经数次为自己的事业造势,为自己的名誉辩护,为自己的政见呐喊,赢得舆论和名望。富兰克林信奉:帮助他人就是侍奉上帝。笃守信条,他积极开创公益事业,创办研习社、加入共济会、创办图书馆、消防队、夜巡队、环卫队、改善街灯、发明火炉,建立哲学会,改良导尿管、研究电学、筹资建立费城学院、出任邮政总长……他桩桩件件的事情都在为实际生活服务,改善大家居住环境,哪怕是一些小小的增益他也不辞辛劳。他的发明不申请专利,只求记得是他的发明。这一切为他在北美地区以及欧洲都赢得了非凡的魅力,知识名流、王孙贵族、市井流民都渴望与他相会交流,他也非常喜欢社交,这为他后来作为外交官夯实了基础。
1754年,北美殖民地与法国、印第安人爆发了七年之战。富兰克林提出了《奥尔巴尼亚联盟计划》,与后来的美国的联邦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不幸搁浅了。此后担任宾夕法尼亚代理人出使伦敦,在英国他逐渐成为北美殖民地的总代,为北美人民的权益奋斗,反抗领主、议会对殖民地的统治、征税,坚持无代表不纳税,主张殖民地应直属于英王的统治。在《印花税法案》中,以商人的头脑算计加上演讲口才,舌战群英,赢得了法案的撤销。并在此期间游历欧洲,增长见闻,结交名流、权贵等,经常写作反讽政治,寻根问祖写自传,经常搞一些发明创造,以自学成才的身份获得剑桥等名校的荣誉认证,与此同时,他还在伦敦拥有第二个家,拥有很多女粉丝,红颜知己,形成了富兰克林式的浪漫。他以温婉和煦的态度备受女士的青睐,和她们的交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但是和许多男士交往时,有很多由朋友变成了敌人,多数是因为嫉妒和证件不合。
富兰克林将秘密取得的哈钦森信札寄往波士顿,最后引发了在“斗鸡场”与英国国会进行斗争,被解除了邮政总长之职,《强制法案》通过。这是他第二次出使伦敦,外交失败回到了费城。
在费城,富兰克林被选为第二届大陆会议的代表,草拟《联邦条例》。杰斐逊草拟了《独立宣言》,他只做了几处无关痛痒的修改,做了一处重要的修改,也是独立宣言里脍炙人口的一句:我们认为以下真理不言而喻。1777年,富兰克林以70岁高龄出使法国,为独立战争的胜利争取到了至关重要的力量,取得了法国军队与金钱的援助,签订了《英美条约》、《美法合约》。
1782年富兰克林返回美国,参加制宪会议,一个新升起的国家创立了一套全新政治的制度,相信民众的智慧,给人民民主。在这之中,他起到了黏合作用,各州以克制、妥协、团结、共进,最终诞生了美利坚合众国。
1790年,4月17日去世,终年84岁。
纵观富兰克林的`一生,我们会为这个朴实、善良、勤奋的人感到高兴,因为他是我们效仿实现梦想的榜样。虽然他也有很多失败和缺点,对家人关怀不够,沾花惹草,喜好做媒……但那又怎样,他是那样的鲜活饱满。他就像我们身边的人,虽然不是惊艳卓绝的天才,但是凭借自己的勤奋好奇一样可以成为电学先驱入住科学祠;虽然不是才情满腹的作家,但是凭借自己的朴实幽默开创了美国乡村文学;虽然不是富可敌国的商人,但是他凭借自己的精打细算很早就获得财务自由,死后也为美国贫苦青年留下了两大基金;虽然不是雄才伟略的政治家,但是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哲学为美国赢得了独立战争,包容妥协下成就了今天民主、自由的美国。
看完《富兰克林传》这本书,我对这样一个人心怀敬意,心向往之。不相信权威,相信自我学习;不相信世袭权贵精英,相信自己的奋斗;不相信固步自封的偏见,相信自己的成长。作为一个与他相隔3的年轻人,我愿意相信他一生的奋斗不仅可以照亮美国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也可以照亮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篇9:《富兰克林传》读书笔记
俗语说,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抓住老鼠”是关键,实用才是硬道理。而在美国的文化中,实用主义已成为美国人生存方式的主要思想基础,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他是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同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他用自身切身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实用主义对人的生活、观念和人生轨迹的改变。
171月17日,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在北美洲的波士顿。穷奇一生,我们发现,最后在富兰克林的墓碑上刻着“印刷工富兰克林”,尽管富兰克林的一生传奇而且富有,浪漫而又多金,又具有多重政治身份,可是富兰克林最终认同的身份只有印刷工。印刷工既是富兰克林最重视的身份,同时也是他发家致富的源头,他正是通过印刷《穷理查历书》而发家致富的。推销自己的历书需要营销手段,需要吸引人注意力的生动语言、广告词,需要聪明的头脑和充沛的精力,这些能力在富兰克林推销历书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能力,为他积累的人生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人的观念和性格到底有没有家族遗传的传统呢?美国著名的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的这本《富兰克林传》从富兰克林这个家族传统上入手,“研究富兰克林,恐怕要从家族遗传的特征着手”,从家族遗传中解释了血液中都流淌着实用主义的富兰克林家族杰出的代表本杰明—富兰克林。
“印刷工”这一职业成为富兰克林积累财富的基础。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他圆滑,世故,为了引人注目不惜预言对手的“死亡时间”,但是作为一名从骨子里都是实用主义的富兰克林人,他利用自身的影响,参与慈善,支助办学,在踏入政坛之后,富兰克林更是将自己的实用主义发挥的淋漓尽致,组建自愿消防队,建立保险自助会,筹集大量的资金。手工业者家庭的成长的经历,让富兰克林明白了实用主义对于一个家庭的真正意义。
富兰克林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同时也是一位政坛的风云人物,他参与了独立宣言的起草,参与了北美独立战争,在英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发生争执的时候,坚定支持美国,英国老牌的绅士作风,骨子里骄傲自大的传统,显然不符合富兰克林的口味。在他的影响下,实用主义至今仍然是社会中的主流。
将实用主义进行到底,富兰克林遵循这一信条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在其身后声音中,不乏有反对的声音,不外乎肤浅,缺乏思想深度,只会省钱、缺乏道德感,然而,人无完人,瑕不掩瑜,这些缺点在富兰克林精彩的一生中,并不能影响其伟大。反而,因为这些缺点,他的整个人显得更加真实可信。伟人之所以伟大,源于他的真实和魅力。富兰克林将自己的每一阶段的生活都安排的井井有条,每一个层次的追求都不尽相同。在年轻的时候,追求财富和地位,在及至中年,开始富有意义的慈善、办学等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业,一生勤奋,不断将个人魅力发挥到极致。
正如富兰克林在《穷理查历书》中所言:“自助者天助之。”天道酬勤,上帝喜欢那些勤奋工作的人。从富兰克林身上,我们能读出美国人的影子,血液中流淌的,都是实用主义的因子。
篇10: 《富兰克林传》读书笔记
作为清教徒移民的儿子,富兰克林具有善于思考、勤勉从事的特质,从最初在哥哥的印刷厂当帮工到担任合伙人的管事经理再到经营自己的印刷厂,并最终形成涵盖多重领域的媒体“集团”,建立了一个遍布北美殖民地且获利颇丰的合作经营和特许经营的网络。但富兰克林骨子里并不是一个贪婪的资本家。他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我宁愿别人说我活着的时候很快乐,也不愿意说我死的时候很富有”。在一系列职业角色的转变过程中,富兰克林同时保持着大量阅读、精进写作、思索修身、广泛社交的习惯,这也正是他没有因为拥有财富而最终止步于单纯商人身份的原因。当然也是由于他兼具北美殖民地知名作家、优秀的社会活动家、共济会成员等一些列丰富的社会身份也促进了其现在商业领域的纵横捭阖。
渴望科学,实践发明
由于富兰克林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术教育,也缺乏数学基础,这限制了他成为一名伟大的理论家。但他一生凭借着对知识的好奇以及对大自然规律的敬畏,从实用性的角度做出了很多领域的发明创造。真正让他名极一时的科学成果来自于电学领域的探索。他第一个提出闪电的相关理论,勇敢地亲自践行了实验,并最终凭借避雷针获得了来自伦敦皇家学会、哈福学院、耶鲁学院的众多殊荣。同时他在海洋和气象领域发现的一些现象对后世相关科学理论的形成也同样具有很大的启发性作用。富兰克林在科学领域获得的声誉,对其政治目标的实现大有裨益。科学家和政治家这两种身份在富兰克林身上合二为一,相互加强,贯穿始终。正如法国政治家杜尔哥所言:“他从苍天处取得闪电,从暴君处夺取王权”。
交际圣手,缔造和平
富兰克林是一个自律性强并且讲求实效的人,文中涵盖了很多他关于处世哲学的经典论断,例如:他所得出的受人尊重、避免怨恨的秘诀就是“具备自嘲的幽默、低调的举止和对话的谦和”等,同时也罗列了他一生中成功讨巧的社交案例。作为一个斡旋的高手,富兰克林政治生涯中奔波四处,为了解决北美殖民地土地征税等一系列发生在英派领主与北美殖民人民之间的争端,1757~1775年间他长期居住英国,并频繁来往于北美和英国。而后独立战争的打响,1776~1785年他又奔赴巴黎争取法国的外部援助和干涉,以一个外交家的身份影响着独立战争的外部环境。
本杰明・富兰克林作为美国中产阶级形象的诠释者,以及中产阶级哲学的倡导者,被誉为“第一个美国人”。他前半生是商人,后半生是政治外交家,而终生又是一个实践主义科学家,但他的墓碑上却淡淡地刻上“印刷工富兰克林”。
篇11:《富兰克林传》读书笔记
搞垮竞争对手,实现财务自由——靠写作
富兰克林离开哥哥的印刷店之后,只身前往了费城。几经周折,这位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开始了他熟悉的行当,在他21岁那一年经营了自己的第一家印刷店。
一生勤劳的他,辛苦的工作,却终于发现只靠印刷业务,很难真正致富,在行业里也没有竞争力。在出版行业,想要真正的成功,必须要控制内容来源和发行渠道。
富兰克林想到的办法就是创办一份自己的报纸,不过当时费城已经有2家报纸了。对于这个计划,既没有资金,也没有市场份额。于是他就想到了一个很好的点子,最终把竞争对手都搞垮了。
写作就是他最好的武器。他先是给1号竞争对手投稿,恶言攻击2号竞争对手,当然是匿名的。而且文章幽默有趣,可读性非常高。1号竞争对手一看,骂2号的,乐意征用。于是很快,人们争相订阅1号,2号报纸越来越做不下去,干脆就卖给了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接过2号报纸,改了个名字,并开创了新闻界的第一个“读者来信专栏”。其实都是他自己写的。他假装读者给报纸挑错,然后再以发行人的身份回信,非常谦逊的承认错误,然后这位“读者”有来信夸赞,顺便攻击下1号,1号报纸重来都不关心读者的请求,哪怕他们真的错了。
终于搞垮了2家对手,富兰克林的《宾夕尼亚报》在费城一家独大,广告业务也越来越好,但是真正让富兰克林致富发财的,不是这份报纸,而是一本风靡欧美的畅销书——《穷理查历书》。
同样的穷理查是富兰克林的另外一个笔名。而穷查理的故事,成就了17世纪现象级的畅销书,当时一本书有个300本的销量就不错了,而《穷理查历书》有1万多册的销量,40年的时间里,被翻译成7种语言,重印145次,有1300个版本。
在当时的费城和波士顿,几乎是人手一本。甚至很多法国人因此迷恋富兰克林,1776年富兰克林出使巴黎时,人民在街道列队欢迎,就为了亲眼见一下他本人。
每个法国人的家里都有他的画像,甚至连鼻烟壶和图章戒指上也有。其中还有一个段子,据说当时有一个贵族夫人,经常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耳边唱富兰克林的赞歌,路易十六实在烦的没办法了,就送了这个夫人一个夜壶,上面印着富兰克林的头像。
《穷理查历书》这本书对富兰克林一生而言,有着非凡的意义。它不仅奠定了富兰克林的在法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成为他争取法国支持美国独立的有利武器。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销量给富兰克林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很多年以后,他在自传中写到:“我终于发现,当你挣到100英镑的时候,第二个100英镑要容易的多。”他借助畅销书带来的利润,拓展自己的印刷业务,发行报纸,开分店等等。最终他的业务,成为当时最大的媒体集团。
在他人生的中点,42岁那一年(84岁寿寝),实现了财务自由。他把业务都交给了员工,每年只收取650英镑的分红。当时一个普通员工的年收入是25英镑,那么余下的42年,他可以不为钱发愁地“为所欲为”了。
他兴奋地给朋友写信说:“我终于可以享受读书、写作、做实验、和聪明人交流的乐趣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金钱就是人生目标。富兰克林也不例外,他勤恳工作、努力经营,甚至不择手段搞垮对手,财富无疑是很大动机。不同的是,金钱也是他实现其他人生目标的工具,比如享受读书、交朋友、政治热情、以及自己的热情。
我很喜欢《乔布斯传》里,乔布斯对自己许下的关于金钱的承诺:“我发誓,绝不让钱毁了我的生活。”这是一个有钱人的誓言,希望我们都有机会兑现。
★ 富兰克林的颁奖词
★ 李清照传阅读答案
★ 张之洞传阅读答案
《富兰克林传》阅读答案(集锦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