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碧渴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我国社区公共空间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查,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我国社区公共空间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查,希望能帮助大家!
- 目录
篇1:我国社区公共空间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查
我国社区公共空间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查
社区是社会的基层单元.它的生存、发展必然受到大社会的制约和影响.这不仅是因为社区与社会之间一种自然的包属关系,是社会结构中的区域层面.而且更主要的是因为,社区人与社会人尽管分属两种场域意义,但是毕竟是同一个自然体,是同一个自然体的两个互相关联的属性,反映着人的`不同场域的多重性特征.人的社会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作 者:王 王卫红 杨少飞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管理学院 刊 名:浙江统计 英文刊名:ZHEJIANG STATISTICS 年,卷(期): “”(9) 分类号:F2 关键词:篇2:我国公共管理论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公共管理事业也在不断的完善,那么现在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现状如何呢?下面论文有所说到。
论文1:我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分析
【摘要】随着公共管理模式在我国日趋引入采用,对公共性内涵的阐述可以有很多角度,从特定的现代公共管理公共性出发,合法合理运用人民赋予的公权力,使公共事务的效率得以提高,有利于我国公共部门实施公共管理活动。
【关键词】公共管理 公共事务 公共领域
综合分析已检索到的文献资料,关于公共管理的公共性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理论界与公共管理部门的重视,并成为市民社会特有的价值旨趣或规范基础。
篇3:我国公共管理论文
“公共”的中文语义强调多数人共同所有,在国家管理职能中,非常明显地,公共性则是其最为根本的特性。
在论及公共性在近代的演变时,随着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变化,真正的公共理论架构应是以宪法为基础,公共性指称政治层面。
各种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著述曾出不穷,公共管理由“公共”和“管理”构成,在我国,它是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的活动。
我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的内涵表现为是一种分析工具的“公共性”。
从保证公民利益的基本点出发,是一种公共精神的“公共性”。
认为公民应具有平等的权利,作为一种最新理念的“公共性”,揭示了管理目的的公益性,是一种价值基础的“公共性”,体现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政治要求。
作为一种公平与正义的“公共性”,是在公共事务中广泛程度的公民与公务员参与,作为一种理性与法的“公共性”,体现公共部门活动的公正与正义,体现人民主权和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公共部门必须克服私人或部门利益的缺陷,体现为公开与参与,支持公民社会及其公共舆论的监督作用。
我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凸现的必要性在于公共管理实际上仍然是以国家为核心,由于公共管理权力的公共性意识淡薄,促使公共管理的官僚制结构的泛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府的自我封闭。
我国公共管理现状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市场体制仍不成熟,我国的法制建设虽取得一定进步,却常常缺少市场运作的经验,约束性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内容也不明晰。
我国的第三部门还难以担负起公共管理的重任,我国公共权力呈单向运行态势,非政府组织效能很难发挥。
随着我国第三部门的成长壮大,对公共管理的“公共性”的研究不仅是公共部门的内在要求,就其现实性需要而言,也是公民社会外力推动的结果。
因此,必须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公共管理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改善政府的管理绩效,强化公共服务的理念要求,更好地凸现公共性。
公共管理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注重效率的理念,需要明确责任的新管理观要求公共部门凸现公共性。
2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存在的基础
依法治国意味着一切公共权力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权力与法律冲突时,权力无条件服从法律,公共管理公共性必须在我国政府和公众中树立起法律法规,这既是法治的要求,也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与公共性是相辅相成。
国家是公共性的代表,公共性受益对象是全体社会公众,公共性是社会性的特殊体现,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社会性以公共性为指导。
社会性具有量的规定性,公共性则有质的规定性。
公共性是我国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公共管理主体之所以是公共机构,尽可能吸纳一切可以吸纳的人或组织参加,从事公务活动,而不是私人事务,代表的行为目标必须具有公益性本质,公共管理主体只有依法行使权力,是公众意志的表达,才真正具备合理性。
它体现平等、正义、公平、民主、伦理以及责任心,要求公共行政进行价值判断,即追求社会公平是公共组织的天职,公共管理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公共管理在保证效率的情况下,对整个社会发展肩负引导义务,应该对有效的.管理和社会公平做出承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体现出社会责任感。
公共管理的客体或对象是公共事务,避免对公众利益的侵害,以执行社会职能为基础。
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的作用在于有利于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推动社会前进的车轮,有利于实施公共管理活动,实现公共利益,以社会公众的喜好为导向,实现公共利益。
3公共部门采用私部门管理工具彰显公共性
私部门管理的核心内容表现为追求不能损害社会中其他人的权益和利益,私人组织的控制力主要来自市场,它也不处在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的场之中,,它所管理问题涉及的标的人口较少。
公共部门采用私部门管理工具有利于我国公共部门提高公共服务效率,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利益博弈进入公共管理领域,我国公共管理公共性受到威胁。
而私营部门管理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基础,公共管理将私部门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以顾客为导向的管理理念与管理哲学,满足民众的需求。
比如通过绩效管理使公共管理组织的激励约束机制有了依据,,改变政府机关的浪费,加快了转变政府职能,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借鉴卓越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打破公共部门的垄断局面,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广泛运用科学管理方法,构建科学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改革和创新公共部门管理方式,引导政府工作人员树立正确导向,重塑公共部门管理的业务流程,实现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使公共部门更有效率和活力。
又比如实现标杆管理,促进公共管理组织学习和变革,彼此合作、信息分享,主要以竞争者为对象,并了解对方是如何实施某项具体程序,希望创造组织的成长空间,发展出新的、能符合未来挑战的能力,充分利用好战略管理手及长期发展战略,不断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庆东.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实现途径—兼评国内外公共管理研究现状[D].北京: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博士论文,.
[2]王乐夫.试论公共管理的内涵演变与公共管理学的纵向学科体系[J].管理世界,(6)
[3]武玉英.变革社会中的公共行政—前瞻性行政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陈振明.竞争型政府—市场机制与工商管理技术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张德信.中国公共行政案例教程[M].北京: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
论文2: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内容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各行各业表现出了迅猛的发展趋势,对公共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
我国公共管理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的挑战,学术界研究可谓百家争鸣,因此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公共管理,越发注重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以期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目标。
本文在对我国公共管理面临问题作出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就我国公共管理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公共管理;素质教育;治理能力
学科意义上讲,公共管理即是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一般包括政府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以及发展管理等。
近年来,在总书记的领导下,我国公共管理迈上了新的台阶,学术界对有关方面的探讨也越发深入,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但公共管理作为一个新课题,其发展尚处于发展阶段,仍有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问题
总体来讲,我国历经长期的创新改革,在公共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夯实了基础。
但同时,客观角度分析,我国公共管理依然面临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治理能力不足。
有效的公共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治理能力,其现阶段的目标是要实现法制化、透明化、民主化以及制度化。
以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形势来看,整体表现良好,表明我国现行治理体系及能力符合行政生态环境,其大体方向并无问题。
但是,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发现,我国治理能力距离现代化目标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在已有的治理体系框架中,政府、公众及市场主体等均被纳入到主体范畴当中,其整体建设落后,组织成员能力及素质亟需提升。
篇4:西安市社区护理人员培训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西安市社区护理人员培训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西安市社区护理人员培训现状及影响培训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在职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自制调查问卷,对256名社区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6.0%的.调查对象接受过在职培训,培训时间不足1月占75.7%,培训方式以短期专项培训为主,培训内容主要为基础护理和疾病知识;培训人员满意度为38.2%.工作繁重、经费不足、领导不重视、没有时间、培训不适用、家务繁重在影响在职培训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应结合护理专业特色,尤其是社区护理特色进一步完善对社区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
作 者:王姜萍 李宁 WANG Jiang-ping LI Ning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系,陕西,西安,710061 刊 名:西北医学教育 英文刊名:NORTHWEST MEDICAL EDUCATION 年,卷(期): 17(3) 分类号:G642.45 关键词:社区护理人员 在职培训 影响因素篇5:医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医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及自编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对509名临床、预防及检验3个专业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学生抑郁症的发生率达30.5%,但不同性别、专业及年级间未发现显著性差异.对各种因素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生活事件因素包括个人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两个方面.结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从个人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等生活事件因素入手,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 者:林志萍 余斌 作者单位:林志萍(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分校,福建,莆田,351100)余斌(莆田县卫生防疫站,福建,莆田,351100)
刊 名:贵阳医学院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YANG MEDICAL COLLEGE 年,卷(期): 26(5) 分类号:B841.1 R395.6 关键词:学生,医料 心理学试验 抑郁症篇6:我国股指期货风险的影响因素及管理
摘要:自1982年推出股指期货以来,股指期货已成为最成功的期货品种之一。股指期货虽然可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但基于期货交易机制的特点,股指期货仍存在潜在风险。文章在分析股指期货的一般性风险之外,进一步分析研究我国股指期货的独有风险,并重点从宏微观层面分析我国股指期货风险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出构建完善的股指期货风险管理体系要注重宏、中、微观三个层面的风险控制的结论。
关键词:股指期货;风险;风险管理
股指期货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交易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品种。随着我国股指期货4月16日开始上市交易,我国自此摆脱了股票市场“单边市”的情形。但是由于股指期货交易机制的特点,股指期货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一旦对股指期货运用或管理不当,就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甚至扰乱国家的金融秩序。因此,如何有效防范与管理股指期货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一、股指期货与股指期货风险
股指期货是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
股指期货的风险可以从股指期货本身以及投资过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股指期货本身来看,其包括三个方面的风险,一是基差风险,基差风险是股指期货相对于其他金融衍生产品(期权、掉期等)的特殊风险。从本质上看,基差反映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二是标的物风险,股指期货的标的物是市场上各种股票的价格总体水平,标的物设计的特殊性,是其特定风险无法完全锁定的原因,只有当股票品种和权数完全与指数一致时,才能真正做到完全锁定风险,而这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几乎是零;三是交割制度风险,股指期货采用现金交割的方式完成清算。相对于其他结合实物交割进行清算的金融衍生产品而言,存在更大的交割制度风险。
股指期货在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一是市场风险,即由于市场的变化所造成的不确定性;二是法律风险,由于我国股指期货起步较晚,法律体系并不完善,造成了不少人利用法律的漏洞进行交易,如在本身不具备亏损时的支付能力下,大量买入或卖空头寸,一旦亏损,造成无法交割的情况;三是资金流风险,资金流风险是股指期货交易的过程中,由于期货的交易采取的是“盯市”的方法,即期货的价值每日结算一次。如果出现保证金不足并不能及时补足的情况下,交易系统会对账户进行强制平仓,会对投资者造成无法预计的损失。
另外,由于我国市场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我国股指期货,相比成熟的金融市场,存在一系列特有的风险。首先,交易主体结构失调所带来的风险,从投资者来看,我国呈现出典型的散户型特点,导致存在“羊群效应”的可能性。而且我国的机构投资者主要以证券公司和基金为主,使得存在通过联手操纵市场,非法牟利的可能。其次,政府干预风险,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具有“政府驱动性”特征,政府多次对股票市场进行“打压”和“救市”,政府干预的不确定性会加剧股市的不确定性,从而转嫁给股指期货,给股指期货带来更多的潜在风险。
二、我国股指期货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其成因
影响股指期货风险的因素有多方面的,文章从宏微观两个方面来分析影响股指期货风险的几方面因素。
(一)宏观经济与金融环境方面
大量研究表明,宏观经济与金融环境是影响股指期货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分析宏观因素对股指期货风险的影响,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资本的全球流动与生产的转移在给我过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不稳定、金融动荡和经济危机的风险。一旦某一个市场发生危机,风险会向周边地区以致向全球蔓延,给我国股指期货市场造成严重的影响;而金融自由化则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脆弱性,金融脆弱性引发的危机促使经济衰退,从而造成股指期货风险。
2、市场机制不健全。股指期货市场在运作中产生的一些风险是由于股指期货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机制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在初期的股指期货市场,相应风险会在这种不完善的机制中产生,股指期货的避险及套利功能难以发挥,使投资者遭受损失。
3、投资主体机构化。我国期货市场投资主体存在明显的机构化趋势,虽然机构投资者具备广泛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交易技术、雄厚的资金实力及优秀的交易人才等优势,可以有效地抵御一些风险,但是,一旦风险出现,其危害程度也是极其严重的,也即说明金融主体的机构化使股指期货市场出现严重风险的几率提高。
(二)微观方面
股指期货交易市场上存在三类交易主体:套利者、套期保值者与投机者。投机者的适度投机,股票投资者得以转嫁投资风险,而由于套期保值的投资者所提供的价差机会,投机者在承担高风险的同时,也可获得高收益。一旦上述均衡状态遭到破坏,就会影响期货市场规避风险功能的正常发挥,严重的甚至会引发金融海啸。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教育程度较低,对股指期货的投资行为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表现出极强的投机性、短期性和从众性,这无疑给股指期货风险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文章认为股指期货风险的具体成因主要包括杠杆效应和非理性投资、价格波动和市场机制不完善几个方面。
1、杠杆效应与非理性投机。由于股指期货的杠杆效应,股指期货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投资风险。保证金机制的“杠杆效应”在放大股指期货的收益时,也使不少个人投资者忽略了期货交易的风险,而进行非理性的投机。“杠杆效应”更激发一些投资者产生了“以小博大”的冲动。
2、价格波动。价格波动是影响股指期货的直接因素,股票市场中诸如政治、经济等影响因素直接导致股票价格指数时刻在变化,具有不确定性。股指期货的标的物市场中可能出现的价格频繁波动会产生较大风险。价格频繁波动所致的涨跌方向的不确定性是股指期货风险的直接来源。
三、我国股指期货风险的规避与管理
由于股指期货风险既有来自宏观经济与金融环境方面的因素,也受微观投资主体方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宏观、中观、微观三大层面来构建股指期货风险监管制度,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规避风险。
(一)建立、健全宏观监管体系
我国现行的宏观监管体系主要包括政府监管,期货行业协会监管以及期货交易所监管,但由于法律体系的缺失、政府色彩浓重,我国目前对股指期货的监管存在明显问题,因此构建股指期货的宏观监管体系应该做到:一是健全法律法规,清除有关法律障碍,为股指期货的开展提供法律保障;二是实现行政主导的监管机制向市场化监管机制的转变;三是加快期货业协会建设,进一步发挥期货业的纽带作用。
(二)健全中观层面的股指期货风险管理体系
交易所是股指期货中观层次监管的主体,将卖方、买方,套期保值者、投机者高效有序地汇集在一起,处于整个交易过程的中心地位,是对交易风险进行监管的第一道防线。在理清证监会和期货交易所的关系基础上,明晰交易所的性质,构建完备的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管理制度。
(三)加强微观层面的风险控制
加强股指期货的微观层面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加强期货经纪公司的风险管理,健全内控机制,提高员工的股指期货知识水平和交易技能,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保证金管理制度、财务与结算制度等。其次,提高投资者素质,加强风险意识,对随时可能出现的亏损要有高度的准备性和足够的心理承受。
参考文献:
1、沈小炜.关于股指期货风险的几点思考[J].北方经济,(11).
2、朱琪.股指期货的风险及风险控制[J].商业经济,(8).
3、周盟农.股指期货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4、石慧,周伟.股指期货的风险特性与成因分析[J].财经科学,(S1).
5、黄凤文,吴育华.我国开发股指期货风险规避策略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1).
篇7: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
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
为了解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对581人进行调查,发现有27.5%睡眠质量不好,呼吸不畅、发冷发热、做恶梦、疼痛不适等生活因素及离退休后社会因素影响睡眠.要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对这些生理、社会因素的干预是比较重要的.
作 者:钱惠忠 陈树林 王义强 骆宏 作者单位:310013,浙江省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刊 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ISTIC英文刊名:HEALTH PSYCHOLOGY JOURNAL 年,卷(期): 8(1) 分类号:B84 关键词:老年人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篇8: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
方法 采用睡眠质量表,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编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唐山市工人医院、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唐山市开滦医院三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40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统计处理用SPSS软件进行比较,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χ2检验。
结果 住院患者PSQI总分为(8.51±4.46),45.2%的患者有睡眠质量问题。
主要影响因素为费用来源、初次住院、担心治疗效果。
结论 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总体水平低于正常人,费用来源、初次住院担心治疗效果对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存在影响。
【关键词】 睡眠质量 住院病人 护理 影响因素
据世界性的“赛诺菲睡眠”[1]调查活动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和青岛六个城市的调查可知,被调查者平均年龄为(36.9±15)岁,失眠为28%,怀疑失眠17.4%,合计为45.4%,加上睡眠呼吸障碍和睡眠行为障碍性疾病,这一比例很可能更大,因此,对于睡眠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众所周知,睡眠是人体必需的基本生理过程,睡眠与健康状况、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睡眠有助于人体的身心恢复。
住院患者作为特定的人群更需要有充足的睡眠。
因此,了解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有关睡眠质量的研究多集中于院外人群和诊断为精神障碍的失眠患者,而关于住院环境中的一般患者睡眠质量的报道甚少。
本研究采用睡眠质量表,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编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以了解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1月调查了唐山市工人医院、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唐山市开滦医院三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40例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37例(53.9%),女性203例(46.1%)。
1.2 调查工具和方法
采用睡眠质量表,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2]和自编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用PSQI评价住院患者睡眠质量。
PSQI由19个项目构成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的药物的应用、日间功能7个成分。
每个成分按0、1、2、3来记分,累积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1]。
以PSQI>7分为我国成年人睡眠质量有问题的参考值。
PSQI总分≤7分时认为睡眠质量较好,总分>7分睡眠质量差,总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1]。
用自编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了解影响睡眠的因素。
调查表包括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工作、职业、居住地、是否初次住院、入院天数、目前失眠、院前失眠、起睡规律、夜间醒来次数、治疗顾虑、精神状态等32个项目,每个项目按自己近期所处的状态在选择上面打“√”。
调查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共发放问卷44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440份,回收率为100%。
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计算各调查对象PSQI得分,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χ2检验。
2 结果
2.1 住院病人PSQI的分布情况及与正常人比较
见表1。
表1 住院病人与正常人的PSQI比较(略)
该表是住院患者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刘贤臣等[2]人研究的112例常模得分比较,其中住院患者总分为(8.51±4.46),与常模比较t=10.56、P<0.001,表明住院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
其中对住院患者睡眠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催眠药物、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
而日间功能和睡眠障碍对住院患者睡眠影响无显著性。
2.2 不同影响因素对住院病人的PSQI的分布情况
见表2。
表2 不同影响因素对住院病人的PSQI的分布情况(略)
根据上表可知,患者随着自己承担费用的增高、住院次数的增多、担心治疗效果程度的增加,其住院患者的失眠率也随之增加,说明这三种因素对住院患者的睡眠存在负面影响。
3 讨论
3.1 住院病人睡眠较差
住院病人普遍存在睡眠质量问题[3]。
据王红梅[4]调查发现,外科住院病人住院前后睡眠质量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是睡眠质量降低,比例接近50。
而睡眠和疾病的康复又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如果能改善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则将在很大程度上会促进病人的康复。
根据表1可知,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共5项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这5项是住院病人睡眠较差的主要影响因素。
篇9:我国CO2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CO2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生态和人类生活构成严重的威胁,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文章对我国碳排放进行分析后得出,经济的高速增长会引起CO2排放量的增长,而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改善以及源效率水平的提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由经济增长带来的碳排放.作 者:王凌黎 邬恋 马前涛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期 刊: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Journal:CHINA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S 年,卷(期):, “”(5) 分类号:X511 关键词:经济增长 能源强度 CO2排放 能源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篇10:浅议影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
浅议影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
影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有:市场、政府干预、国有资本.
作 者:范玮 作者单位:武汉市汉阳区环保局,湖北,武汉,430050 刊 名: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ECONOMIC ADMINISTRATION CADRE'S COLLEGE 年,卷(期):2002 “”(z1) 分类号:F121.3 关键词:中国 产业结构调整 因素★ 公共管理考研科目
我国社区公共空间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查(共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