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砀山记散文

时间:2022-11-25 02:57:43 作者:正经定理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正经定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芒砀山记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芒砀山记散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芒砀山记散文

芒砀山记散文

豫东地区是一片浩瀚无垠的平原,古时一位官员来此上任,行走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不由发出了“平原大如海”的慨叹。就在这片如海的平原上,岛屿般隆起了十数座山峦,俯视着无边的大地,一望而知是王气积聚之地,于是千百年来许许多多的故事都在此轮番上演。这就是芒砀山。

初秋,中国作家06金秋芒砀笔会在永城举行,我有幸与会,领略了芒砀胜景。芒砀诸峰,虽有如渔山陡峭挺拔者,但其余皆山势平缓。芒砀十余山峰在广袤的黄淮平原上突兀而起,逶迤起伏,虽然最高峰也不过150多米,但其妙处正在于平中出奇,尽得千里平原之势。而林木葱茏,云蒸霞蔚,隐隐然有王气浮动,则是芒砀之绝胜处。

芒砀十余峰互不连属而浑然一体,在方圆不足1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蕴藏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古迹,中国历史的每个阶段几乎都在此留下了清晰的印迹。

春秋末年,孔子率领他的一干弟子去曹适宋,经过芒砀山时,突逢大雨,就躲在一处天然石崖下避雨。也许,古往今来曾在此避雨的人车载斗量不可胜数,但因为这个避雨的人后来被奉为至圣先师,所以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于是为了纪念孔子,后人就在此雕了一尊拱手屈膝盘坐的孔子石像,并建文庙以奉祀。

孔子适宋,未始没有寻求权力的意思。但他周游列国,始终与权力无缘,困于蔡而作了《春秋》。饶有意味的是,后孔子避雨芒砀约280年的时候,又有一个人因大雨被困于此,无奈中斩白蛇揭竿而起,由此开始一步步走上了权力的巅峰。这个人就是刘邦。在刘邦斩蛇处,古人曾立碑纪念。后石碑残破,永城1982年乃重立一“汉高断蛇之碑”。不想后来有人偶然发现夜来光照碑体,会出现一金甲武士形象,此碑遂以灵光幻影而著称于世。这虽然是一种光学现象的巧合,总算是一个奇观吧。刘邦成就帝业后,一次途径芒砀,回想起昔日斩蛇举义,在紫气岩下躲藏的往事,感慨万千,又唱起了他的《大风歌》,并把原封在此的萧何改封南阳,将此地拓为自己的汤沐邑。后人因在此建起了歌风台。《大风歌》所唱出的,正是一个登上权力之巅者的满腔豪情。

巧合的是,秦末还有一个与此地有缘的人,他也是因为大雨耽误行期而揭竿起义,期望问鼎权力之巅者,这个人就是曾质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但陈胜留给后人的更多是悲叹:他没有死在疆场,没有死在对手的屠刀下,却命丧自己车夫的手中。也许,连自己的车夫都不能使其誓死效忠者,何谈天下归心,想成就霸业终不过是痴人说梦。陈胜死后被故将葬于芒砀山。毕竟,陈胜的起兵无论如何是帮了刘邦的大忙,所以刘邦建汉后即派30户丁役守墓,以王侯规格祭祀陈胜。后世的统治者当然不会如此善待这个反贼,于是陈胜墓逐渐荒为一个孤坟野冢。好在大家都知道他的墓里也不会有什么陪葬,所以也没人去打扰他地下的清静。而后,另一位依靠农民一统江山的大人物,又记起了这位发动农民反对统治者的古人,冠之以“农民起义领袖”的称号,陈胜墓于是又被修复,郭沫若也欣然为墓碑题词:“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

陈胜被葬于芒砀山,大约并非他本人看上了这里的风水,可能纯粹事出偶然。而汉兴以后,这里却实实在在成了众人眼中的风水宝地,于是大大小小的山头葬下了许许多多的王公贵族。几十年前,共产党领导人民破除封建迷信大见成效,大家都不信风水了,芒砀山成了采石场,炮声中一座座汉墓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不成想今天却成为当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芒砀山西汉梁国王陵墓群埋葬着西汉梁国八代九王及王后、大臣,其规模之大、品位之高,令人叹为观止。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位于保安山东麓的梁孝王刘武及夫人李王后、其子刘买三大墓室。这些石室陵墓是在居山顶几十米处人工开凿而成,斩山作廓,穿石为藏,结构复杂,气势恢宏,宛如地下宫殿一般,其中梁孝王夫人李王后墓全长210米,其中坐便、浴室、冰凌石室一应俱全,被中外考古学家称为“天下石室第一陵”,并认为这些石室陵墓的规模与价值比之北京明十三陵毫不逊色。

汉时人们有事死如生的传统,所以汉代贵族墓总会有大量珍贵随葬品。芒砀山梁王陵墓目前已有多套金缕玉衣及大量鎏金车马器、青铜器、骑兵俑、精美玉器等稀世珍宝出土,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及科研价值。其中柿园汉墓前厅顶部还发现了一幅面积达30平方米的壁画,正中一条青龙飞纵南北,龙口舌卷玄武,朱雀、白虎分列左右,形象栩栩如生。这幅“四神壁画”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幅西汉早期诸侯级别巨幅彩色壁画,早于敦煌壁画630年,被称誉为“敦煌前之敦煌”。

诸多墓葬中,随葬品最多的可能是梁孝王刘武的陵墓了。这位汉天子刘启的胞弟,深得太后宠爱,又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大功,享受到了天子般的仪仗和荣耀,封地又为天下膏腴之地,积聚起了足可敌国的财富,于是就做起了天子梦。可惜的是,没等他登上权力之巅,甚至连陵墓尚未竣工,他即暴亡,于是只好带着积聚的财富到阴间享用,并按天子规制在陵前建立了寝园。然而,生前这些财富没帮他夺了天子的宝座,死后他也无富享用,只引得曹操“引兵入砀,伐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金”,并用这笔伐汉梁王墓得来的财富为汉室江山掘了墓。

葬于芒砀山的这些贵族,都是大权在握而富甲天下之人。但众多随葬珍宝和金缕玉衣非但无法使之不朽,使之永享富贵,反倒引得盗墓贼频频光顾,以致尸骨无存。而一个文弱的读书人,既无财富可资享用,也无权力令人畏惧,但他将自己伟大的思想传给了后人,至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即使他在野外的一个避雨处,也让后人顶礼膜拜。读书人能得如此,夫复何憾?当然,这也许只是一个穷酸文人的自我安慰,却也是不变的追求!

篇2:芒砀山征服记

芒砀山征服记

芒砀山征服记

100000 北京市京源学校初二 候王博宇

“越过坟地,越过栅栏,跨过泥泞的林中小道,我们战胜了多少狼狗,才征服了雪中的芒砀山……”听,我和哥哥正站在芒砀山上放声歌唱呢。

什么?你说我们唱得太夸张?在雪后爬这座山就是这么费力!我还是给你从头说起吧,看完你就知道了。

放了寒假,我回到了奶奶家。有一天我吃完午饭,正在看电视。“去爬山怎么样?而且是芒砀山。”哥哥突然对我说。我一听顿时有了兴趣,芒砀山可是河南省永城市的著名景点,而且昨天下了雪,我可以像杨子荣一样“穿林海跨雪原”,多刺激!于是稍加准备后我们就出发了。

南于昨天的雪化了,爬山的路变得泥泞不堪.到处是雪水和泥浆。我们费力地挪着步子,像走在泥潭里。这时一辆摩托车呼啸而来,我们躲闪不及,顿时成了考古学家刚发掘出的“人俑”。我和哥哥气急败坏地指着摩托大喊大叫,可人家一溜烟儿地跑了,一去不回头,我们只好用纸巾擦擦泥,继续前进。

脚上的鞋子越来越沉,颜色也由黑变棕÷大慨几十分钟后,终于到达了地上有雪的树林里了二可没走几步,我就吓得不敢走了――前面的树林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墓碑!它们像人一样立在我面前,脸色苍白地向我走近……一股阴森的气息扑面而来。

哥哥却说:“它们又不会像小沈阳说的那样从地里爬出来,走吧!”我只好鼓起勇气继续向前走,可我老感到背后有什么东西跟着我。猛一回头,我吓得一头撞在了树上,眼前的墓碑好像都倒了,出现了白森森的骷髅骨架,我毛骨悚然,冷汗直冒。我哥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说:“猪是怎么死的?是笨死的!”我才知道原来是幻觉。

过了一会儿,眼前的景象恢复了正常。我正要找我哥追究刚才的事情,突然发现我们被三条狼狗包围了。它们浑身乌黑,体大如熊,一个个竖耳瞠目,像土匪一样大叫着,像是要打劫j连哥哥都有些害怕了,他说:“那边那两条先别管,先轰走栅栏后面的,我们得翻过去。”

“啊?”我张大了嘴,可是只能这样了。于是我掏出一个鞭炮,点着了,朝着狗扔了过去,“啪!”鞭炮炸响了,三只狗大声哀鸣着,夹着尾巴逃跑了。

我洋洋得意地对着它们逃去的身影说:“哥吓的不是你们.是寂寞!”“所以不要相信狗,狗只是个传说!”哥哥突然说。啊,哥哥已经翻过去了!“感谢你赶狗时付出的勇气,快过来吧。”哥哥笑嘻嘻地说。我只好爬上栅栏,再跳下去。

又走了几分钟,石阶路出现了,365级台阶出现在眼前一“小样儿,上得去吗?”还没等哥哥说完,我就把终点锁定在山上的芒山寺,以极限加速的状态冲了出去:我的腿像双缸发动机一样高速运转着,可是越往上,越没力气了。最后,在距离终点最后25级台阶时,发动机熄火了。稍事休息,我突然大喊一声:“涡轮增压!”一口气跑上了山顶。我终于征服了芒砀山!

我和哥哥站在山顶上,看着白茫茫的大地,心中激动不已,于是开始放声高歌:“越过坟地,越过栅栏……”

怎样,够刺激吧!这次爬山,我体会到了探险的感觉,并且已经喜欢上了这项运动。以后,不论碰上怎样的困难,我都会像征服芒砀山一样把它踩在脚下!

(指导老师王子亮)

篇3:芒砀山游记散文

芒砀山游记散文

流汗的公牛,秋日寻故地。

乘兴游芒砀,山城多毓秀。

梁苑好风光,盘桓汉兴源。

思接千载长,登高吟大风,虔心谒刘邦。

国庆假期,去了趟芒砀山。

十几年前曾经去过一次,这次去了之后发现,芒砀山变化真的很大。

xxxx年xx月底,永城的同学张学诚结婚,我和文斋、兴臣应邀前去祝贺。等婚礼结束,学诚非要留我们多玩一天,推荐去芒砀山玩。既然来了,那就客随主便,况且也有时间,就答应下来。于是,我仨便前往芒砀山。

当时,很少出门,也没见过山,到了芒砀山感觉很新奇。记得那时候芒砀山还没有很好地开发,正热火朝天地开山炸石头,卖石子,炼水泥,山脚下就有一个水泥厂,原料就是芒砀山的石头了。穿过山下的小集镇,山路边随处可见破碎石头的石料厂。好像附近还有一个监狱,我们甚至还见到狱警带领犯人在田地里劳作。当然,早在几年前,这座监狱就搬到了商丘。随着旅游的日益升温,芒砀山也被有识之士的慧眼发觉了,水泥厂也停了,封山育林,一系列保护性开发让昔日的小石头山变了模样,如今的芒砀山地质博物馆就在水泥厂的旧厂址旁边。如果不是今天亲眼看到,想想当年,真有点不可思议呢。

车子沿着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一路前行,一直到景区大门口。原来的山间小路早没了踪影。下了车,是个广场,两个巨大的仿汉阙建筑映入眼帘,十分气派,有点大汉遗风的感觉。顺着大门往里走,是一个仿汉阙大门,中间门额上刻有“汉梁王陵”四个红色大字。再往上走是层层台阶,尽头便是梁孝王后陵墓了。台阶依着山势而建,据说有365级,真有点巧合,也被景区当做了一个宣传亮点。印象中,当年这里是一个山坡,也没有像样的路,更没有台阶,长有高高低低的松柏树。此刻,不由得想起当时的情形,由于没有向导,我们在山坡上转悠了半天,才寻的梁孝王后陵下。还没等仔细观看,忽听到几声巨响,头顶上石块乱飞,当时吓了一跳,原来不远的山下正在放炮炸石头,真是有惊无险呢。今天,再也不会发生这刺激的一幕了。迈步石阶,两旁草木葱郁,还安放有石羊、石马等6对石兽,奇怪的是都带有翅膀,想来是神兽了。

等迈完365级台阶,便来到了一个大平台,迎面是仿汉式建筑,古色古香,门匾上写有“梁孝王王后陵”,祠内供奉有梁孝王和李王后像,香案前的香炉里,燃着香,想是有人祭拜了。绕过雕像,就来到了王后陵前。它是梁孝王刘武之正妻李王后陵,在保安山北峰,南距梁孝王墓约200米,属于汉代丧葬制度的“同墓异穴”墓。在导游的讲解下,才知道该墓1990年发现,1992年被发掘。墓葬全长210.5米,最高处4.4米,落差17米。在入口的墓道上,安装有钢化玻璃,记得第一次来时,这里还没有对外开放。在陵墓的入口处石壁上镶有一黑色石板,上刻有王后陵墓室透视图,包括:东墓道、车马室、1号甬道、东宫、西宫、2号甬道、卫生间、椁床室、储冰室、沐浴室、回廊、3号甬道、相思道、西墓道、排水设施等,总面积1600平方米,总容积6500立方米,很浩大的工程,被誉为“中国石室第一陵”。在灰暗的灯光下,顺着台阶往下走,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穿越到两千年前。别说,走在幽深的墓道里,真有点冷冷的感觉,若是一个人的话,肯定是不行的。在王后陵,印象深刻的是里面的水冲式坐便厕所,现在看来真是很超前的,古人的智慧真是不可小看的`。在梁孝王墓和王后墓之间有一条地下通道,名曰“黄泉道”,长约50米,是梁孝王和王后死后灵魂幽会的通道,据称后人所谓“命归黄泉”或“黄泉路”之说即源于此,很难想象当时是怎样一锤一凿地搞成的。后来,有人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相思道”,增添了不少浪漫色彩了。抚摸石壁,凉凉的,附有一层水。中间最大的石室安放有一尊汉白玉雕塑的王后像,很多人争相与之合影。出了王后陵,往南不远,是梁孝王陵寝遗址,草地上里有几块不大的方形石碑,分别刻有:庖厨、寝殿、照壁、回廊等字样。不难想象当年建筑的辉煌,如今不过芳草萋萋。再往前走右拐,便来到梁孝王陵的墓道前。当时,这里也不通路,好像门票15元,我仨没舍得进去看。导游告诉我们,梁孝王名刘武,汉高祖刘邦之孙,文帝刘恒之子,景帝刘启之胞弟,武帝刘彻的叔父。

它位于保安山南峰,墓门朝东,墓葬长约90余米,宽处30余米,主室内高4米,与王后陵类似,也有墓道、甬道、车马室、主室、回廊、排水设施等组成,墓室面积700平方米,容积2800立方米。走进墓室,感觉跟王后陵墓差不多,只是规模小了点,值得称奇的是这里有汉兵马俑阵,兵佣不高,神态各异,阵列整齐,很有气势。每个石室按功能摆放有相应的物品,估计都是现代的东西了,因为这里的陵墓早被盗过。史载,东汉末年,曹操“引兵人砀,伐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接下来参观的第三座陵墓是梁共王陵,在梁孝王陵东南500米的立山主峰下。据考古发掘资料推测,墓主人是汉梁王刘武之子刘买的墓葬。该墓1986年发现,1991年发掘,出土5.5吨汉代钱币,还有金缕玉衣,现在墓室玻璃柜内陈设的可能是仿品。在梁共王墓主室前半部的顶部及西侧会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云气图”的彩色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是目前发现时代较早,保存完好,极有价值的壁画,比敦煌壁画早了630多年,被誉为“敦煌前之敦煌”。

从王陵出来,又去了汉兴源。当初不过一个有石碑的八角亭子,叫做刘邦斩蛇处。现在经过开发建设,成了一个知名景点了。新增有汉兴源石牌坊,牌坊后是汉高祖斩蛇雕像,高高的台座上,刘邦背着斗笠,身子前倾,右手做拔剑状,注视着面前盘卧伸头的大蛇,生动传神。亭子下的石碑被称作天下奇观,据说,这块石碑夜里用灯光照,会显示刘邦神奇幻影。汉兴园景区里还有两汉文化展览馆,满眼都是深厚的历史沉淀。陈胜园景点在汉兴源西北,位于芒砀山主峰西南麓铁角山上,去时就有一块石碑,一个不大的坟头。只不过墓碑上是郭沫若亲笔手书的“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十二个遒劲大字,那时我还在墓碑前留过影,至今照片还在。现如今,景点门口建有仿汉阙式大门,门里面的空地上塑有陈胜的高大雕像。陈胜字涉,阳城人,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被征屯戌渔阳,与阳夏人吴广在蕲县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旗。陈、吴在陈县(今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声势浩大,震撼暴秦。起义失败后,陈胜被车夫庄贾杀害,部将吕臣又斩庄贾,迁葬陈胜于芒砀山。从陈胜起义到被杀害,仅有半年时间。刘邦登基后,感念陈胜首义之功,追封他为“隐王”。特赐陈涉墓守冢人30家,免其赋税杂役,以守护墓地。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高祖时,为陈涉置守冢人三十家砀”。景区有山门、隐王殿、大泽风云殿、墓室等,山门门额上书:“陈胜王陵”四字隶书,浑厚饱满。山门两边的门联为:“水可覆舟大泽洪流掀巨浪,民能创史陈王浩气卷狂飙”。陈胜墓冢现高5米,周长约50米,可能是后来又重新修葺的。墓冢前的石碑也较原来的高大气派,也是近几年新做的。墓前右侧松树下另有一块墓碑,便是当年的那块,估计后来嫌不够大气被更换下来了。在墓碑前凝视,不由得想起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让人警醒的话语。登上墓冢后边右侧的瞭望台,放眼望去能看到芒砀山的顶处一座名为“大汉雄风”的刘邦雕像,目前还没有开放。据了解,塑像和基座共高39.9米,雕塑外为塑铜焊接,内是钢架结构,内有四层旋转楼梯,两个观光平台,并安装了观光电梯。游客可乘电梯上至位于塑像肩部的观光平台上,芒砀山景区风景将尽收眼底。由于来的不是时候,遗憾自己体会不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后来,又去了夫子避雨处和芒砀山地质博物馆,两处均由可观之处,尤其是地质博物馆,展览丰富,让人开了眼界,学到了不少知识。

短短一天的时间,游览了大汉王城----芒砀山的诸个景点,虽说是走马观花,但与十几年前的那次相比,收获颇丰,真是不虚此行呢。游览期间,同学张学诚闻讯打来电话,由于他假期值班,不能抽身过来。临近返回,他又打电话挽留,无奈天色已晚,路况不熟,只好匆匆返回了。当然,期待着下次故地重游。到时候,一定与学诚弟一醉方休。

篇4:芒砀山游记作文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芒砀山正是因为和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名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闻名于世。它犹如一幅历史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今天有幸来到芒砀山,一睹它美丽动人的容颜。

一路欢歌笑语,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国家AAAAA级景区芒砀山。远远望去,芒砀山绿树环绕,春意盎然,让人无比向往。

我们来到了第一站,汉兴源刘邦斩蛇地,观赏了5D电影,电影讲述了刘邦斩蛇的经过,我们一睹了汉高祖刘邦的威武、高大。

第二站,是我们最期待的“汉式成童礼”。大家都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了大堂。

我们先开始换衣服。白衣红裙,翩翩起舞,刚才还在叽叽喳喳说话的女生们穿上汉服立刻变成了优雅端庄的小淑女;白衣蓝袖,风度翩翩,穿上汉服的男生立马作揖寒暄,化为彬彬有礼的小公子。汉兴源文化讲师给我们做了“习礼、知爱、感恩、励志”的演讲。讲师还教我们躬身行礼,念及父母养育之恩,庄严的成童礼让同学们经受了一次心灵洗礼。

第三站,我们参观了梁王墓群。我们首先参观了梁孝王后墓,它被称为“天下石室第一陵”,比北京十三陵还大二倍之多。一听导游的讲解,我就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冲进了王后陵。我们顺着台阶向下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通道,导游介绍说,这是相思道。连着王后陵和梁王陵。可惜的是,通道修了不到一半,王后便西归了,留下了千古遗憾。接着,我们又参观了最古老的“冰箱”,没想到,这不是用来藏食物的,而是夏天藏冰的。我不由得感慨,古人真是智慧呀!

芒砀山汉墓群是我们先人用錾子蘸着汗水写出来的一本书呀,我们又一次赞叹不已。

篇5:芒砀山游记作文

晨曦微亮,我们迫不及待地登上了金笔作文的快乐大巴,开始了芒砀山的一日游。

芒砀山位于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沿途是一片片的花海,伴随着欢歌笑语,我们到了芒砀山。

我们首先来到了刘邦斩蛇处,这可是一大奇观:斩蛇处的纪念碑,在夜晚会有金甲帝王的形象。随后我们来到了情景剧场,情景剧讲述了刘邦斩蛇的过程,还有一首诗印证了此景“中原竞逐鹿,一蛇阻中原。挥剑白帝终,蛇母秋郊哭。”

参观了刘邦斩蛇处,我们来到了汉式成童礼,女生是白衣红裙,飘飘欲仙,本来叽叽喳喳的女生顿时像古代的'淑女一样;男生是白衣蓝袖,原来调皮的男生立刻变成文质彬彬的学子。

午饭过后,我们向地下宫殿群进发,穿过365个台阶,王后陵便映入眼帘。王后陵是屹立国内发现的最大石室崖洞墓,大北京十三陵两倍之多,被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王后陵里有金缕玉衣、小兵马俑、雕刻精美的石制坐便器……李皇后的墓里还有三大奇观:一线天、墓口和相思道,李王后的雕像距离墓口100米,深10米,但是雕像后面,仍可以看见有一小处光照进来。墓口更为神奇,在专家的研究下,发现西口正对着当时的西汉都长安城,相思道是梁孝王和王后之间的“黄泉道”,可惜的是因为王后早逝最终没有打通。

梁孝王墓在最高山顶上,梁孝王墓里军事的器材多一些,墓里的金缕玉衣被盗墓者抽了金线,只留下了玉片,都说梁孝王墓里面许多稀世珍宝,果然如此,这里有青铜器、玉器、鎏金马车等。有人估测,仅这一件金缕玉衣,便有20多亿的高价。我们向里走去,看到了惟妙惟肖的兵马俑,我的耳边好像想起了厮杀声、战马声和呐喊声。真没想到,这硕大的山石里,竟然那样别有洞天,令人叹为观止!

观看完摊舞表演,我们去了芒砀山地质公园,芒砀山地质特殊,散布在景区里的各种地质景观的文化遗产,构成的记录这里亿万年沧桑的遗产。紧接着,我们看完了惊心动魄的5D电影,又把体能公园玩了个遍。这才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黄昏时分,我们依依不舍地登上了金笔作文的快乐大巴,结束了芒砀山的一日游。

篇6:芒砀山游记作文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芒砀山因为和中国许多名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闻名于世,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又似矗立于千里平畴上的一座丰碑,处处镶着美丽动人的故事。

芒砀山位于豫、皖、苏、鲁四省交界处的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有“仙女镇”的美称。

远远望去,芒砀山花红柳绿,绿树环绕,春意盎然,让人向往。

我们游览的第一站是汉兴源之情景剧场。“中原竞逐鹿,一蛇阻中原。挥剑白帝终,蛇母秋郊哭。”这首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刘邦斩蛇起义的故事。我们一出剧场,便一眼看见了刘邦斩蛇的威武、神勇的雕像,我真佩服汉高祖刘邦。然后我们又跟着老师来到了一座非常漂亮的亭子,亭子中间有一座用红布盖着的石碑。老师给我们讲道:“这座石碑晚上把红布掀开,会显现出一个威武雄壮的身影,这个身影就似刘邦。”这更为纪念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之后我们便去游览第二站:体验成童之礼。我们大家期待已久的“汉式成童礼”终于要开始了。大家都在兴奋中手忙脚乱地换上汉服。白衣红裙,刚才还叽叽喳喳的女生,立刻变成了一个个羞怯的小淑女;白衣蓝袖的男生立刻变成了一个个帅气又颇有风度的小绅士。老师们都在不停地为我们拍照,好像我们就是一个个小模特。我们又被领队的老师带到了一间漂亮的仿真古代的房间里举行了成童礼。讲师领读的《孝经》,让很多女生留下了感动的眼泪,我在心里默默地说:自己一定要做个好孩子。

我们第三站是地下宫殿。“哇!”在同学们的阵阵惊呼中,“汉梁王陵”四个大字赫然出现在了我的眼前,远远望去,像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门前那几只有着翅膀的神兽,给汉梁王陵添加了更多的神秘。据导游小姐说:“要登上汉梁王陵,台阶一共要365阶,象征着一年中的每一天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梁孝王后(李王后)墓是历今国内发现的最大的石室崖洞墓,大于北京十三陵二倍之多,被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听说王后陵中有一条相思道,是通向梁孝王陵的,但王后早逝最终没能建成,成为千古遗憾。

我们的最后一站是芒砀山生态公园,我们还观看了5D电影,真开心呀!

游览结束了,我感慨万分,既为古代人民巧夺天工的建筑折服,更被五彩缤纷的汉文化所吸引。我们的先人是多么的聪明、勤劳、富有创造力,我们会把这种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篇7:永城芒砀山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

欢迎大家来到芒砀山!

首先,我们来到了刘邦斩蛇处,人们为了纪念刘邦斩蛇的英雄事迹,特地在那里建了汉高祖斩蛇碑。只见汉高祖刘邦举起宝剑,威风凛凛,而那白蛇栩栩如生。据说,在晚上用手电筒照在那石碑上便会显现出刘邦威武雄壮的幻影,这至今是未解之谜。

据导游说,当初刘邦起义后在芒砀山南郊遇到了一条白蛇,刘邦将那白蛇斩成两段。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出现,指着刘邦说:“赤帝斩吾儿,赤帝子,还吾儿命来!”随后便化作一缕青烟,消失了。而那白蛇在临死前也对刘邦说:“赤帝子,你斩我头,我乱你头;你斩我尾,我乱你尾!”而刘邦将那白蛇斩成两段,这似乎也印证了以后东汉与西汉的分离。

参观完汉高祖斩蛇碑后,现在我们来到了汉梁王墓。一进入阴暗的墓道,怀揣着对古人的崇敬之情,我们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在错综复杂的甬道中,我们参观了金缕玉衣、雕刻精美的铜器、一线天甬道奇观、储藏食物的“冰箱”、地下通道―――相思道。

看着这么浩大的宫殿和精湛的工艺,这是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高超的技术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的体现。

本次旅途的最后一站―――地质公园。它仿佛就像一个时空隧道一般,将所有的东西容纳在一起。在地质公园里,我们可以见到古生物动物标本、矿物标本、海洋生物标本等。

祝愿各位游客在宜春玩得开心,游得愉快!谢谢!

篇8:芒砀山文物旅游区

永城市芒砀山文物旅游区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的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即芒砀山汉文化景区,是豫东边陲一座新兴的汉文化旅游胜地。是豫东边陲集山水、人文、民俗为一体旅游胜地,景区面积十四平方公里,被纳入河南省“三点一线”的黄金旅游带,9月,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列入河南省文明旅游风景区,被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授于“中国国际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景区”。

目录历史地理文化景点交通收缩展开历史

芒砀山历史悠久,文物荟萃。孔夫子避雨处、夫子庙、陈胜墓、张飞寨、汉高祖斩蛇碑等不胜枚举。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西汉梁国陵墓群,斩山作廓,穿石为藏,结构复杂,气势恢宏,宛如庞大的地下宫殿,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其中梁孝王王后墓长2l0米,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大石室陵墓。汉墓中出土的壁画、金缕玉衣、鎏金车马器、骑兵桶、精美玉器等众多文物,实属稀世珍品,艺术瑰宝,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富有神奇色彩的汉高祖斩蛇起义纪念碑,夜间光照显现刘邦高大威武幻影,堪称天下奇观。目前,芒砀山文物旅游区建设初具规模,永城人民箪食壶浆以待宾朋,热诚欢迎国内外游客到此观光,共沐古代文化之露润,饱览旅游景区之名胜。 逶迤起伏的芒砀群山,占据茫茫豫东平原制高点,错落突兀的十三座山头,从古至今素有十三座“仙女峰”之美称。一九九八年辟为文物旅游区。

地理

永城市芒砀山文物旅游区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西依京九,东傍京沪,北枕陇海。有欧亚大陆桥之称的连霍高速公路纵贯其间。文物旅游区占地十二平方公里,内括四大景区,三十个旅游景点,在不足1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不同时代的文物古迹几乎涵概了中国历史演变的全过程。

文化

芒砀山文物旅游区文化内函厚重,人文景观遍布,不同时代的文物古迹几乎涵盖了中国历史演变的全过程。这里有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在此避雨晒书的夫子崖,有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和郭沫若手书碑文;有建立汉代王朝的第一代国君刘邦斩蛇起义、创立汉室的.纪念碑,夜照碑体,刘邦高大威武形象跃然欲出,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将军到此观光时,惊叹不已,挥毫题词“芒砀古迹罕见,奇观名扬天下”。有三国猛将张飞在此筑寨伐魏的张飞寨,有水浒英雄李衮、项充、樊瑞聚义的三圣殿、更有汉高祖刘邦在此斩蛇起义后成就大汉四百年帝业留下的众多遗迹,如高祖庙、刘邦斩蛇处,御龙泉、紫气岩、皇藏峪、赤帝峰等,更有甚着为纪念高祖刘邦斩蛇起义而立的石碑夜晚用灯光直射即可看到高祖的灵光幻影,被誉为“天下奇观”,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是21座西汉梁国王陵墓群,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价值之高、分布之集中,可谓世界罕见,全国独一无二。其中柿园汉墓中出土的“四神壁画”被中外专家、学者赞誉为“敦煌前之敦煌”,西汉梁孝王刘武之妻李王后陵以其庞大的规模及非凡的价值,被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9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同志在参观汉墓时十分震惊,挥笔题写了“天下奇观”四个大字。该陵墓群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9月,别评为国家级“AAAA”级景区。

景点交通

芒砀山交通十分便利,东距徐州约80公里,西距商丘96公里,南距永城市区33公里。310国道、永砀公路、商萧公路、连霍高速公路贯穿其间,把芒砀山文物旅游区与周边城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篇9:芒砀山游记作文

花红柳绿芒砀山,踏青赏景汉兴地。

――题记

“满街杨柳绿如烟,画出清明三月天。”清明节假期,我和金笔作文的同学来到了如诗如画的芒砀山。

一路上,我们怀揣着激动的心情观赏着美丽的风景前往目的地。柳树抽出了新的嫩叶,在风中摇曳,好像在向我们招手,欢迎我们的到来。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和金灿灿的油菜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绿油油的麦田显得格外生机勃勃。车鸣伴着我们的欢声笑语一路向前。

到达目的地,同学们都像刚出笼子的小鸟,欢快地跑下了车,那威风凛凛的刘邦斩蛇碑映入了我们的眼帘,都不禁发出了声声赞叹。随后,我们又观看了刘邦斩蛇短片,也许因为那条蛇说:“你斩我头,我乱你头,你斩我尾,我乱你尾。”所以后来才有了东汉和西汉。接着,我们参加了成童礼,大家都兴致勃勃地换上了汉服,这时我仿佛穿越回了汉朝,听夫子讲解礼仪:双手相叠做“双手附心”动作,再高揖与额齐。

午饭后,我们来到了汉梁王陵,台阶两旁有很多神兽,惟妙惟肖,挺立的松树像一个个护卫保护着陵墓,到达山顶,穿过梁孝王祠,来到了王后陵,进入漆黑一片的墓道,一阵冷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寒颤,但好奇心驱使我继续前行,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金缕玉衣、石制坐便器、冰窖、一线天、“相思道”……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线天,站在王后石像的后面,从她的耳朵往上看,可以看到阳光。古代人的智慧和力量,我们至今都无比敬畏!不愧是天下第一石室王陵。

我们又来到了国家地质博物馆,有石头、化石、工业还有很多标本。

欢乐的笑声,美好的记忆永远留在我的心间,我难以忘记这个特别的春天。

篇10:芒砀山游记作文

花红柳绿芒砀山,踏青赏景汉兴地。

――题记

“满街杨柳绿如烟,划出清明三月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乘着大巴车向着目的地――芒砀山出发。白雪一样的梨花,在风的吹拂下,花瓣落下,如同下雪一般;如同傍晚彩霞一样的桃花;金黄的'油菜花遍布在原野上;一块块的麦田像一个大地毯一样铺在原野上,一望无边,如同绿海的浪涛;一排排的柳树如同一个军队在欢迎我们。经过两个小时,我们终于来到了芒砀山。

芒砀山位于河南永城,不仅山清水秀,而且是一个集山水揽胜和人文风光一体的“5A”级国家旅游地。

我们首先来到了汉兴源――刘邦斩蛇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威风凛凛的刘邦斩蛇碑。石像上的刘邦,手拿宝剑,与白蛇在一起搏斗。后面,我们又看了一个短片:刘邦在起义时,路过芒砀山,路遇白蛇,白蛇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你斩我头,我乱你头;你斩我尾,我乱你尾。”后来刘邦斩蛇后,一个老太太又说:“白蛇是我的儿子,我在此等候,却被你拦腰斩断。”说完便消失了,正因拦腰斩断了白蛇,而使汉朝从中分成了东汉和西汉。我们又去参加了“成童礼”,先换上了汉服,我感受到了中华儿女的尊严。然后穿汉服的夫子又讲了感恩和孝两个话题,而现在许多人不懂孝,是对不起我们的老祖先。最后,我们三拜了孔子,以“告别童年,感恩立志;走进少年,发奋努力”这句话而结束了成童礼。我发誓要做一个好孩子。

随后,我们来到了梁孝王和李王后的陵墓。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梁孝王陵”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同学们个个惊叹不已。我们随着台阶向前看去,两边的松树屹立在草丛中,像一个军队整齐的排列着,12个守陵神兽更为梁孝王陵增添了神秘色彩。中途讲解说这里有365个台阶,象征一年的365天;有12个平台,象征了一年有12个月;有四扇门,象征了一年有四个季节,年年岁岁平安,万事如意。我们走上去之后,俯视下面,令人望而生畏,感觉威严无边。然后我们进入了一个仿汉建筑――梁孝王祠。进了祠堂,便来到梁孝王和李王后的陵墓,走进了墓穴,刚一进去,一阵潮湿的凉风袭来,向陵墓里看,不禁让我打了个寒颤,但好奇心催使我进去了,参观了梁孝王王后陵,内有金缕玉衣,最原始的石制坐便器。站在梁孝王王后的汉白玉石向后正前望去,便可以看到天空;还有贮冰室,用来贮藏冰块;还有相思道,是用来让王后和梁王刘武的灵魂约会的。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金缕玉衣,这件玉衣是把多片和田玉用金丝链编织而成的,只有皇族才能有资格在死后穿在身上,可以让尸体不受腐蚀。另外,一线天为什么能看见外界天空,这仍然是一个谜。这个墓室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和高超的制作工艺。

最后,我们又来到了最后一站――国家地质公园。其中有古生物化石标本,岩石标本和古矿物质标本。我们也不由得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惊叹不已,随后又看了5D电影《穿越恐龙谷》。

汽车去郊外踏青,鸟语花香醉春风,灿烂春光怡心情,归来颜面似美容。芒砀山一日游结束,但我们仍心情激动,我们知道了汉族文化是不平凡的,学习了汉代礼仪。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中国20xx年的清明节。

篇11:芒砀山游记作文

花红柳绿芒砀山,踏青赏景汉兴地。

――题记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星期天清晨,我和同学一起沐浴着春光,乘上了开往芒砀山的大巴。

一路上,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向目的地进发。路两旁:杨柳枝条在风中尽情的跳舞,还有洁白如玉的梨花,粉红的桃花,金灿灿的油菜花竞相开放,好像在欢迎我们早点融入这花海中。在我们欢声笑语中,我们来到了芒砀山景区。

带着对历史的追忆,我们来到了汉兴源,迎面而来的是刘邦斩蛇碑,欣赏完刘邦斩蛇碑,我们观看了关于刘邦斩蛇的电影,最令我难忘的一句话是白蛇对刘邦说的:“你斩我头,我乱你头;你斩我尾,我乱你尾。”看完短片,我们参加了成童礼。换上汉服后,夫子向我们讲述了感恩和孝的礼仪。“感恩立志,告别童年,走进少年,发愤图强。”在这洪亮的声音中,我们结束了成童礼。

午饭后,“哇!”在同学们的欢呼中“汉梁王陵”四个大字出现在我眼前。高耸的阶梯直通天际,让人叹为观止。阶梯两旁的守陵神兽各有一双翅膀,给汉梁王陵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到山顶,面前是一座梁孝王祠,往下看是十里桃林,这时,我联想到2017年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时,解说员说:“这里共有365个台阶,12个平台,4扇大门,这代表365天,12个月,4个季节,寓意是平平安安,岁岁如意,步步高升。”

接着,我们穿过了梁孝王祠,来到了王后陵墓室,沿着幽深又神秘的墓道,怀着对古人的敬佩,进入了时光隧道,里面的凉气袭来,越走越暗,越来越冷,我有些害怕,但好奇心驱使我继续前行,走进去,在我右边是金缕玉衣,听解说员说只有皇族在死后才能穿上。接着往前走,我还看到石制坐便器、贮冰室、相思道……石制坐便器令我赞叹,古代坐便器为了防滑,又专门刻上了防滑条,可想而知,古代人民太聪明了。

看着这么浩大的宫殿精湛工艺,我不禁对古人的勤奋与智慧,肃然起敬。

接着,我们去了地质公园,进入了地质博物馆,带着好奇心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这里陈列着历史文物。我们先观看5D电影《穿越恐龙谷》,然后进入时光隧道,看见了石头宴、菊花石、恐龙化石……

芒砀山一日游很快结束了,虽然我们很累,但我们了解了中国历史,懂得了感恩和孝,中国的历史是一段伟大而又不平凡的历史,中国的明天将会更加灿烂,辉煌!

雨芒匆未散文

芒克诗歌经典

峨眉山记 散文

租房记散文

乘车记散文

监考记散文

樱花苑记散文

时光记的散文

屯东头记散文

黑龙江源头记散文

芒砀山记散文(合集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芒砀山记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