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中模糊词语的汉译策略

时间:2022-11-25 21:51:42 作者:小怪兽同学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怪兽同学”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法律中模糊词语的汉译策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法律中模糊词语的汉译策略,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法律中模糊词语的汉译策略

法律文本中模糊词语的汉译策略

模糊现象是语言的固有属性,是法律语言的基本特征.就模糊性的.概念来看,英语法律文本中词语的模糊现象主要体现在外延意义的模糊和一词多义的模糊.由于法律文本和法律翻译以准确为要,对这两种模糊现象,其汉译策略也有所不同:从宏观上来说,外延意义模糊词语的汉译,主要是模糊对模糊的策略,而一词多义模糊的词语,主要采用的是模糊对精确的策略.

作 者:刘婷 胡清平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镇江,21 刊 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0(3) 分类号:H205 关键词:法律文本   模糊   模糊词语   汉译策略  

篇2:法律英语名词化词语的汉译研究

法律英语名词化词语的汉译研究

大量名词化词语的采用是法律英语研究性文本中的普遍现象.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以及思维方面的差异,也体现在这类名词化词语中,并在汉译过程中成为一个译者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名词化词语的.句法特征入手,分析在这类词语在汉译中的困难,提出了归化处理的翻译策略.

作 者:傅敬民 FU Jing-min  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上海,01 刊 名:上海翻译  PKU英文刊名: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年,卷(期): “”(3)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法律英语   句法   名词化   翻译  

篇3:英语法律文件中表示条款概念的词语翻译英语论文

英语法律文件中表示条款概念的词语翻译英语论文

摘要: 在法律翻译中,保持原文的正式严谨一向是译者恪守的原则。但是一篇规范的法律译本不仅应体现在其具体法条的翻译,还应反映在整部法律译本的细节之处,如原语的翻译与目标语法律文件用词习惯的一致性。当译者遇到article, paragraph之类表示“条款”概念的词语翻译时,常感到难以区分。本文主要探讨英语法律文本中的相关用词的汉译,以期为今后的法律文件翻译工作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 英语法律文件;条款;翻译

一、中文法律文件表示条款概念的词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第五十四条:“法律根据内容需要,可以分为编、章、节、条、款、项、目。” 比如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共五编十九章二百四十七条。

二、英语法律文件中表示条款概念的词语。

英语法律文件中表示条款概念的`词包括:part, chapter, article, section, subsection, paragraph, subparagraph, annex, appendix等。

三、中英文法律文件表示条款概念的单词对比与翻译。

1. “Part,” “Chapter”和“Section.”“编”主要是用于法典中几个相对独立部分的划分;“章”主要用于该法律规定中几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的划分;“节”是章的下一个层次的划分,但并不是每“章”都必须要有“节”,而是在某些章里,有多个层次的内容需要区分表述。因此,从中英文表示条款概念大小的用词来看,一般情况下,“part”, “chapter”和 “section”分别对应中国法律文本中的“编”、“章”和“节”,(“编”通常也称“部分。”) 但在英文法律文件里,“Section”有时也从属于“article”, “section”的其它译法,笔者会在下面的内容专门讨论。

2. “Article.”“Article”一般译为“条”。根据《布莱克法律字典》(Black’s Law Dictionary. Garner, :106), Article: A separate and distinct part (as a clause or stipulation) of a writing, esp. in a contract, statute, or constitution.即“宪法、制定法、或合同中单独的,显著的部分;”在中国,法律规范的“条”,也是组成法律规范的基本单位。如《刑法》由452条组成。又如,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s on the Law of the Sea of 10 December 1982(《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共有320 articles(320条)。从以上中外权威的工具书对article的释义和现有的一些译文来看,将之译为我国法律条文中的“条”是合适的。

3. “Section.”关于“section”的译法,笔者认为该词在原英文法律文件中的位置不同,则译法不同,目前大致有三种,分别为“节”“条”和“款”。

(1)译为“节” 从已有的被广泛认可的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以下简称Trips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译文对照中, Part 3(第三部分)Enforc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知识产权的实施》)包括5个section(节),每个section(节)又包括若干article(条)。译本将Part3(第二部分)的“SECTION 1: GENERAL OBLIGATIONS”译为“第一节:一般义务。

(2)译为“条” 这种译法是在文件中没有出现一般意义上表示“条”的“article”时替代“article”使用。在此情况下,“section”译为“条,” “subsection”则译为“款”。 根据A Dictionary of the Law (Clapp, : 389),Section:a subdivision of a statute or document, represented by the symbol. Most statutes and codes are divided into sections.(陈忠诚,2000:605)

(3)译为“款。”这是由英文的行文习惯所决定的,如上述《美国宪法》中第1-4条(article)中有数目不等的“section”,根据汉语条款概念大小,应译为“款”,而不译为“节。” 4.“Annex”与“Appendix。” 这两个词容易混淆,在各专业词典中的意义也不够清晰。如Black’s Law Dictionary. Garner (《布莱克法律字典》)Annex, n, Something that is attached, such as a document to a report or an addition to a building. Appendix, n. a supplementary document attached to the end of writing.又如《元照英美法字典》(薛波,)Annex, n.(1)附加物;附件;附錄 Appendix, n.附錄;附件;補遺.指附在文件末尾後的補充性文件。其中的英英解释模棱两可,英汉翻译也基本为附件、附录,并未进行详细区分。笔者认为,翻译时关键应该先弄清汉语中“附录”与“附件”的区别。

四、总结

本文对英语法律文件中常见的表示“条款”概念的单词与中文法律规范的“条款”概念用词进行了对比,通过实例分析总结了它们的翻译规律,最后得出结论,以上英文法律文件中表示条款概念的词语的中文译文有规律可循但同时也存在不确定性,译者需在翻译的时候通观全篇,认真分析后再确定译法。

参考文献:

[1] Black’s Law Dictionary,Bryan A. GarnerGarner Thomson, West,2007.

[2] 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3]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s on the Law of the Sea of 10 December 1982.

[4] 《法苑译谭》,陈忠诚,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5] 《元照英美法字典》,薛波,元照出版公司,05月。

[6] 《出版词典》,边春光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7] 《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8]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11]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篇4:试析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论文

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词语教学一方面可以反映小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小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方便他们将这些词汇运用到阅读理解和作文中,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认识到当前词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词语教学进行不断改进,提出有效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缺少词语教学情境和具体的语言环境

良好的语境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但是现在很多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总是忽略这个问题,将词语教学设置为一个单独的环节,有些老师是在学生学习课文之前来解释词语,在课文讲解中就不再讲解词语,或者是有些教师在解释词语的时候,将词语分开,一个词一个词地单独理解,这些教学方法的一个弊端就是学生在学习词语的时候脱离了语境,对词语的释义理解不到位,产生偏差。

2。 教师对词语教学的认识不足,教学方式单一

虽然目前有明确的规定要求小学语文开展词语教学,但是对需要掌握的词汇数量、词汇大纲都没有作出详细的实施细则。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对词语教学的重视也不够,低年级重点放在了识字写字上,而高年级将重点放在了对课文的讲解上。另外,教师常用的词语教学方法就是在文中划出生词进行解释,缺乏生动性。

3。 小学生缺乏对词语的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词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理解词语的方法,并在日常的生活中运用和表达,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却忽视了对学生词语运用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很多时候学生只是将词语的释义进行反复抄写,记忆,并不会用,久而久之,学生感觉到词语学习特别枯燥无用,也就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改进策略

1。 教师应立足教材,创设词语教学情境

词语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文章来解释词语的意义,以便能够准确地理解词语。[1]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要准确地理解词语,还要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词语,会运用。通过在课堂上对课文词语的分析,让学生将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与文中所描写的事物情景联系起来。

例如,讲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文时,其中有一个生词为 “白皙”,一些老师是按照字典上的释义给学生讲解,告诉学生 “白皙”的`释义为白净,皮肤白而干净,白里透红。但是显然这种解释是与文章语境不相符的,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生活经验,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实这里的 “白皙”指的是生活贫困导致发育不良,造成皮肤苍白的一种病态现象。

2。 丰富教学形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的词语教学不需要讲解难度较大的词语,但是在遇到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时,教师要善于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小学生感受到中华语言的魅力。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用一些图片、表演、故事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而不只是靠老师的语言。例如,词语教学中会涉及成语,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或是故事,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给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在讲解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刘备和诸葛亮的故事,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词语的含义理解得更加准确,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3。 重视在日常交流中和写作中积累运用词语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与反复运用的过程,因此,词语教学也正是这样,它的作用与效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显现出来的,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重视词语的积累。[2]

首先,在日常交流的过程中对词语的运用,注意在交流中运用所学过的一些优美的词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还有一个很有效的策略就是鼓励学生多看书、多写作,多看书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好词,利用课堂上学习理解词语的方法来理解生词; 多写作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灵活地运用一些学过的词语。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词语教学的重要性,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对词语学习的积极性,还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与学生多交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帮助他们在平时的交流写作中多积累,多运用,通过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对词语的掌握程度,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冯稚。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J]。 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2015,12 ( 10) : 163—163。

[2] 王美玲。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 赤峰学院学报: 作文教学研究,2015 ( 4) : 121—122。

用模糊怎么造句

习语翻译中的策略

李白《静夜思》汉译赏析

劳动合同中的不作为欺诈及法律适用浅析

劳务派遣方式中劳务用工法律风险

法律论文范文

法律调查报告

自我鉴定 法律

法律建议书

有关法律名人名言

法律中模糊词语的汉译策略(共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法律中模糊词语的汉译策略,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