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激凌红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阅读题及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阅读题及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 目录
篇1:《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阅读题及答案
关于《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阅读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申、韩,孜孜汲汲,惕励忧勤,无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父、许由,乃至西晋的王衍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两者之分,其根本在于“人”、“我”之别: 孔、孟认得“人”字真,身心性命只是为了天下国家;而庄、列则认得“我”字真,视天地万物只是成就自己。
②事实确乎如此。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到处周游,辙环天下,孔子弟子亦不免事奉季氏。究其原因,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藉此行道。
③那么,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共理想。担任官职是士人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即使是史书中所广泛记载的隐士、逸民,尽管他们远离官场,然此类隐居行为之所以被不断强调,还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
④就原始儒家的理想而言,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当然,这种依附性尚不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孔颜之乐”自宋儒周敦颐提出之后,已经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理念。所谓孔颜之乐,就是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颜子身处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究其本义,并非是说孔子以“疏食饮水”为乐,而是孔子将“不义而富贵”,视之轻如浮云。至于颜子之乐,则是倡导身处陋巷,不失自己的本心,即使身处富贵,仍能坚持自己的节操。儒家又有“仁者不忧”之说。所谓“不忧”,就是不忧于未来,是一种不对个人未来祸害加以担心的境界。至于万民之忧,却被儒家一直系挂心头。为此,儒家士人也就有了“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之论。
⑤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也就是从做官为了“养民”、“爱民”,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也从高尚的淑世理想,转而变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随之而来者,则是官员为官意识、习气的三大转变:一是从“养德”转变为“养态”,士大夫不再为可怒、可行之事而显现出刚正、果毅的德容,而是追求宽厚浑涵,不再任事敢言、忧国济时的俗状;二是从“策名委质”转变为“营营于富贵身家”,士大夫不再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而是营营于富贵身家,将社稷苍生委质于自己,不再认真做事;三是“功名”观念的转变,也就是从做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转乾旋坤,继往开来,转而变为追求富贵。
(选自《中国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11期《新华文摘》,有删改)
1.对“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按照原始儒家的观点,其核心内容是兼善天下。
B.是原始儒家的理想,外在表现为依附国家体系。
C. 是原始儒家追求的忧乐观,即怀抱“孔颜之乐”。
D. 后期发生了异化,出仕的目的转向了个人私利。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②段从中国文化源头说起,通过分析仕与隐的不同明确本文的讨论重点,即为何有人“居朝廷”有人“处江湖”。
B.第③段承上启下,分析“士人必须出仕做官”的原因,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任职是士人实践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
C. 第④段进一步阐述士人出仕做官体现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强调士人阶级的这种依附主要不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
D. 第⑤段着重剖析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异化的情况,即做官目的、依附国家体系的性质、为官意识与习气等的转变。
3.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仕与隐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服务天下百姓,后者是为了成就自我。
B.为了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积极入仕成为士人的必然选择。
C. 儒家的忧乐观既包括“孔颜之乐”又含万民之忧,主要是为兼济天下。
D. 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开始异化并逐渐衰退。
试题答案:
1.C(“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并非等同于原始儒家追求的忧乐观,更不能喝“孔颜之乐”划等号。)
2.A(“通过分析仕与隐的不同明确本文的讨论重点,即为何有人‘居朝廷’有人‘处江湖’”与原文意思不符。)
3.D(“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开始异化并逐渐衰退”不合文意。)
篇2:就传承的一面而言阅读及答案参考
就传承的一面而言阅读及答案参考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就传承的一面而言,汉语言文字具有悠久而光辉的历史,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文字之一,有着画一般秀美的形体,有着音乐一般悦耳的韵律,有着包罗万象的涵义,有着绵延数千年的使用历史。她自成一体,创造并维系了可以与任何一种文化媲美的民族文化。可以说,汉语言文字型塑着我们的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思维模式,型塑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当然,强调传承绝不意味着要禁锢创新。恰恰相反,正是永无止境的创新赋予了汉语言文字永恒的、蓬勃的生命力。如果说甲骨上那些难懂的文字是先民朴素地师法自然,从具体的物象脱胎而来,那么到了《周易》等上古典籍中,汉字就具有了非常深奥博大的涵义。其后随着文化的发展,汉字除了形体、结构、笔画的创新之外,她在文字语言编码、内涵外延等方面更是显示出了惊人的创新能力。在诸子百家的典籍中,汉语言文字显示出了成熟的智慧和精准的表达能力。作为一种语言文字的艺术,唐诗达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宋词和元剧展示了她声调平仄、富有韵律和节奏的声韵之美,而明清小说洋洋百万言的鸿篇巨制,更是展现了她在编码、涵义和信息量等方面的无限可能性。至于近代以后,古老的'汉字同样可以准确诠释那些西方文明体系的文学、哲学、社会学、美学等等。汉字在这里所展现的无穷包容力和创造力实在令人惊叹。
1、一份主张用时间废止简体字、恢复繁体字的政协提案,迅速引起各方热议,许多人观点不一,由以上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此提案,你有什么看法,请以简练的语言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不得超过20字(标点不算字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既不应以强制力量去禁锢汉字的流变演化,也不应该想当然地运用强制力量的改造和创新(意思对即可)
2、示例一:使用简化字,不要无谓增加学生负担。
示例二:学点繁体字,时刻铭记汉民族传统文化。
篇3:《展示中国文化》阅读题及答案
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
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
内涵、价值内涵。
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
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
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当然有。然
而,中国文化从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
我不赞成有的人以偏概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
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
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绍各种文化遗产。但同时,更要展示在这些文化遗产后面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例如,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从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国人无论是在太平岁月,还是在苦难岁月,都能保持乐观、从容的气度;从江南园林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的生活品住和美感世界。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有活的灵魂,才有深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并释放出无穷的意味。
我们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世价值的内容。
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
体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人们常常说的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比如,我们从孔子的'
《论语》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从20世纪老上海的开放活力,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普世价值,需要着重展示、照亮。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
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例如,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快乐的气氛,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和谐生活的满足;从中国人在弹琴、下棋、饮酒、喝茶时的诗意氛围,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密切相关。
总之,我们要提升软实力,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引导整个社会,同时,向世界显示中国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
1.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6分)
A.提升软实力,依靠的是文化产业,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
B.作者认为渲染、放大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的作品,使得中国文化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C.介绍中国文化,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介绍各种文化遗产,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才有活的灵魂。
D.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中国特色的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
E.弹琴、下棋、饮酒、喝茶的生活实践,展示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审美追求。
2.依据文章内容的理解,下列材料中不符合文中列举的普世价值的一项是( )(3分)
A.《庄子》中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意识
B.玄奘大师和义净大师先后赴印度取经
C.《孙子兵法》《韩非子》中揭示的兵不厌诈的思想。
D.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答案:
1.BD
2.C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A项太绝对了,文中是说很大程度;c项条件不充分,文中强调的是要展示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E项过分延伸,原文中说这些生活实践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
2.试题分析:C项在原文中未涉及;A、B、D分别涉及到普世价值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吸收与包容外来文化、世界共同和平的思想。
篇4: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阅读题及其答案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阅读题及其答案
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多种传播形态的融合?
焦雨虹?
文化传播的高层次传播是价值观、生活观的传播,沟通、对话、交流是其传播的基本形态。文化走出去、文化渗透、文化输入其核心都是强调文化潜移默化的、长期的熏陶和感染的力量。因此,文化走出去的方式应该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多种传播形态的融合,既要有政府为核心的公共传播活动,也要有民间的、个体的交流与沟通,两者必须相互兼容相互补充
国家、政府组织的大型活动资金大、场面大、时间长、话题多、关注度高,对提升国家间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和改变人民的国家观念有着巨大的作用,例如奥运会、世博会这样的重大活动。但大型活动毕竟是短期的,时间和作用都具有短期性、即时性的特点。如果仅仅依赖大型活动,文化的传播效果还是有限的。而民间的、个体的交流沟通具有日常性、长期性,弥补了大型活动的缺陷,其渗透的效果更加潜移默化,长期效果更为显著
文化产品的输出是走出去的另一重要途径。美国文化强大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外输出文化产品的过程中,不断传播美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甚至成为全球主流文化话语的塑造者、输出者,这是美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文化产品、文化商品的打造输出是必经之路(节选自《文汇报》2月4日)
24.我国成功地举办奥运会、世博会起到了哪些巨大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何理解大型活动既具有“时间长”的特点,又具有“短期性”的'特点?(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中国文化“走出去”必须坚持什么原则?需要融合哪些传播形态?(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4.①提高了国家和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②推?动了经济增长。
25.大型活动具有“时间长”的特点是指单个(次)大型活动与单个(次)民间的、个体的交流沟通相比,具有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大型活动具有“短期性”的特点是指大型活动举办的频率低,活动的时间总量短,作用的持续时间短。
26.(1)必须坚持长期性的原则。(2)需要融合的传播形态:①政府为核心的公共传播活动。②民间的、个体的交流与沟通。③文化产品的输出。
篇5:展示中国文化阅读答案
展示中国文化阅读答案
“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
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
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当然有。然而,中国文化在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我不赞成有的人以偏概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
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绍各种文化遗产。但同时,更要展示在这些文化遗产后面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例如,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从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国人无论是在太平岁月,还是在苦难岁月,都能保持乐观、从容的气度;从江南园林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的生活品味和美感世界。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有活的灵魂,才有深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并释放出无穷的意味。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世价值的内容。
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人们常常说的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比如,我们从孔子的《论语》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从20世纪老上海的开放活力,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普世价值,需要着重展示、照亮。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例如,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快乐的气氛,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和谐生活的满足;从中国人在弹琴、下棋、饮酒、喝茶时的诗意氛围,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密切相关。
总之,我们要提升软实力,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引导整个社会,同时,向世界显示中国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
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提升软实力,依靠的是文化产业,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
B.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中国文化在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
C.作者认为渲染、放大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的作品,会使得中国文化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D.弹琴、下棋、饮酒、喝茶的生活实践,展示了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可以让它们成为文化产品的内容介绍给国际社会。
7.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B.介绍中国文化,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介绍各种文化遗产,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才有活的灵魂。
C.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从容的气度都属于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
D.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这些内容。
8.依据文章内容的理解,下列材料中不符合文中列举的“普世价值”的一项是
A.《庄子》中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意识
B.玄奘大师和义净大师先后赴印度取经
C.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D.《孙子兵法》《韩非子》中揭示的“兵不厌诈”的思想
参考答案:
6.A(A项太绝对了,文中说是“很大程度”;)
7.B( B项条件不充分,文中强调的是要展示中国文化的精神和价值;)
8.D(D项在原文中未涉及,A、B、C分别涉及到普世价值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吸收与包容外来文化、世界共同和平的思想。)
篇6:论中国文化的魅力阅读题答案
中国文化一个最首要的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 性情化”。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 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当然有时我们并不严格区分两者。
性情乃是由心而发,由“ 心性” 而生。这种性情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然后外化为各种自然的事物上,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例如,只有中国人才有“梅兰竹菊”这样精致高雅的性情的外化物,梅之凌霜傲骨、兰之清逸雅致、竹之高风亮节、菊之淡泊不拘, 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独立的性情人格。中国的诗是抒情的,中国的画是写意的, 中国的琴是直达心灵的。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 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中国人的饮食也是最丰富和最讲究的,中国人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中国人饮茶叫“品茗”,而西方人却是“ 喝茶”。只有带着性情才能是“品”,而满足生理就只能叫“喝”了。中国的陶瓷之所以精美,是因为它和制作者的情感是一一对应的,是带着性情、带着神韵的。中国之所以有精致的刺绣,也是因为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精致的情感。中国的景观、建筑、亭园,无不对应着中国人精微雅致的性情和情感。中国人的审美观是性情化的,当一个事物和一个人的性情、心性和心灵相通的时候,便产生了中国式的美;也只有这时才产生中国式的美。
如果我们把中国文化的这种“性情化”放到世界文化中去比对,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了。
就世界文化而言,可以分别以西方、印度、中国为标志, 基本上划分为三大类型, 它们反映的文化特性分别是“ 物性”、“神性”和“人性” 。
西方文化将“物性”表现得非常极致, 他们的物质文化可以非常发达, 而物质文化的手段——科技,也相应的可以非常发达。西方设计的许多制度特征也是“ 物性” 的., 尽量排除人的情感因素。西方所说的“自由” 是指人身及其行为的自由, 而中国人的自由更多是“心性”的自由。西方文化的“物性”更多的是满足人的生理上的需求。
印度文化则将“神性”表现到了极致。这里的神性指的是人的“精神”上的最高程度。佛教就是在印度诞生的。但西方也有宗教如基督教,为什么我们只把印度文化称为“神性”的呢?因为只有佛教才要求将人的精神提高到最高的境界,要求人抛弃世间的一切俗念,那就真的是“纯精神”的了。而且,就教义的理论深度和广度、庞大和复杂,恐怕世间再没有其他宗教能够与佛教相提并论了。佛教经书卷迭浩繁,达几千卷之多,一个人穷其一生恐怕也是难以阅尽。印度的瑜珈也是非常有名的。最早的瑜珈归根结底是一种精神活动,它一直与任何宗教信义或伦理保持分离状态,其目的是使身体和精神之间完美平衡的发展,而冥想和苦修是其主要的形式。印度文化的“神性”满足人的精神和信仰上的需求。
中国文化则将“人性” 表现到了极致。我们经常说“人性化”,其实真正的人性化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中国文化的“人性”是性情化的,它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而且,中国人似乎也最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这种情感和心理需求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同时又高于生活;但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化中超脱世俗的、纯精神的层面。
我们这样分类,并不是说,西方人只有生理上的需求,而没有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或者说印度人只有精神上的需求;或者说中国人只有心理上的需求。而只是在表明,这三种族群,他们在各自方面的所侧重的追求和需要;也是在表明,他们的文化在各自方面所达到的极致。
( 节选自《 人民文摘》 )
篇7:论中国文化的魅力阅读题答案
12.(5分):DE.(D说“向来追求”不合文意,原文是说“似乎也最追求”。E 解析:强拉因果。原文是“性情乃是由心而发,由“心性”而生。这种性情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然后外化为各种自然的事物上,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
13.(3分) A (“分不清彼此”错,原文是说“并不严格区分两者”。“分不清彼此”并不等同“并不严格区分两者”。)
14.西方文化将“物性”表现得非常极致,更多的是满足人的生理上的需求;(1分)印度文化将“神性”表现到了极致,更多满足人的精神和信仰上的需求;(1分)中国文化则将“人性” 表现到了极致,除了满足人的心理和情感上的需求外,又与生活紧密联系。(2分)
15.体现了中国诗歌的“性情化”(1分),诗人将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性情外化为各种自然的事物,使之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1分)同时,这些意象和诗人的性情、心性和心灵相通的时候,便产生了古代诗歌的美,也造就了中国文化之美。(2分)
篇8:论中国文化的魅力阅读题答案
12.下列关于“中国文化”的表述, 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分)
A. 中国文化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性情化”,这是因为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在性情和情感方面是最发达的。
B. 中国文化中的诗、画、琴分别是抒情的、写意的和直达心灵的;琴棋书画自有其性情,梅兰竹菊自有其精神。
C. 中国文化最大程度地表现了“人性”,而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的标志,就是人的心情和情感达到最愉悦的状态。
D. 中国文化中性情化的“人性”从根本上满足了人的心理上的需求;中国人向来追求这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
E. 中国文化中的性情由“心性”而生,且是独立的、自我欣赏的、悠闲自得的,因此外化之物能使这种性情显得更加精微、更加深刻。
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3分)
A. 性情与情感并不相同,性情是属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之间的,而情感是属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但我们有时分不清彼此。
B. 中国人对饮食讲究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中国人带着性情饮茶,谓之“品茗”;而西方人则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喝茶” 。
C. 世界文化可分别以西方、印度、中国为标志,按照它们分别反映的“物性”、“神性” 和“人性” 的文化特性,基本划分为三大类。
D. 中国人的情感以及心理需求,既和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又高于生活;但是还没有到达印度神性文化中超凡脱俗的、纯精神的层面。
14.“西方、印度、中国”文化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4分)
15.结合文中观点,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4分)
中国古代诗人写诗,必定要找自然之物作为自身情感的寄托,如陶渊明爱菊、周敦颐喜莲、林和靖恋梅┅┅,他们把这些自然之物当做自身情感和理想追求的一部分,造就了中国古代诗歌独特的魅力。
篇9:《诗歌的源头是歌谣》的阅读题及答案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的阅读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所以我们今天难以窥见其历史面貌。
大概到了周代,周王朝为了制礼作乐,曾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了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喻等目的也作诗,献诗,这些诗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编辑成了《诗》。《诗》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遂有《诗经》之称。《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源头。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共有周南、召南等15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160首,又称十五“国风”。“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有105篇。又因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多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则多为用王室衰微以后的作品。“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歌舞曲,其中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诗经》在句式上以四言诗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但是,《诗经》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在于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楚辞》所代表的是完全不同于《诗经》的别样的诗歌美学风格,它以波涛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铺陈华美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诗歌发展的又一重要源头。
汉代诗歌,有直接从《诗经》而来的四言体,但因形式上的僵化,未能出现优秀的作品;有运用《楚辞》形式写成的“楚歌”体,亦少有创新。汉代诗歌的新成就就集中体现在汉乐府和汉末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中。汉乐府继承《诗经》反映现实的优秀传统,多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它们句式多样,以五言为主,是中国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一次创新。五言诗的标志是“二三”节拍,较之《诗经》四言的“二二”节拍,韵律上抑扬顿挫,更为优美,表情达意也更丰富自由。随着汉乐府的流行,文人开始仿作五言诗,到汉末便呈现出五言诗大兴的局面。汉末出现了许多五言诗,其中有十九首被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代表了当时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主要表现了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思,士人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流露出感叹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东汉后期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环境下知识分子的心态。后人把它们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
1.依据文章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元前6世纪左右,周王朝派采诗官在春秋两季到各地搜集歌谣,贵族们为祭祖、宴客、出兵、打猎、讽喻等目的作诗,献诗,这些诗被编辑成了《诗》。
B.《诗经》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 三个部分,其中“雅”又因为产生的时代和乐调的不同,分为西周时代的“大雅”和周王室衰微以后的“小雅”。
C.汉代把《诗》尊为经典,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D.《诗经》和《楚辞》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但二者的诗歌美学风格完全不同;相对于《诗经》而言,《楚辞》表现出了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2.依据文章内容和所学内容,判断下列诗句并非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 )(3分)
A.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B.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C.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D.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3.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高中阶段所学的《氓》及《涉江采芙蓉》在句式以及内容上有什么不同。(3分)
答:
试题答案:
1.D(A、周王朝派采诗官到各地搜集歌谣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之前就已经开始了;B、“西周时代的‘大雅’和周王室衰微以后的‘小雅’”错,应为多为“西周时代的‘大雅’和周王室衰微以后的‘小雅’”;C、“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 是后来汉儒借《诗经》所阐发的诗教观,并非《诗经》的诗教观。)
2.C(C是陶渊明《归园田居》第二首中的诗句;表现的是田园生活;A体现夫妇间的离情别思;B与D感叹人生短促、及时行乐)
3.句式:(1分)《氓》是四言诗,“二二”节拍,形式僵化;《孔雀东南飞并序》是五言诗,“二三节拍,相对自由。
内容:(2分)《氓》叙述一位弃妇从恋爱到被弃的过程,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和损害的现象。《涉江采芙蓉》抒写妇思游子相思离别之情。
★ 阅读题及答案
★ 好兄弟阅读题答案
★ 补漏阅读题及答案
《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阅读题及答案(共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