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咕虾”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初一三峡文言文练习题,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初一三峡文言文练习题,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初一三峡文言文练习题
初一三峡文言文练习题
一、解释下列加划线的字。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_
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素湍绿潭,回清倒影_
7.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8.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9.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10.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1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二.解释下列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段写三峡地貌(描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语句侧重写山,突出三峡的________特点。
2.第二段写三峡的夏水,突出夏水怎样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诗与第二段文字所写的内容相同,这首诗是:题目:《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段写三峡的冬春之水,突出了冬春之水有何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四段写秋水,由哪句可知?划出描写三峡秋天景象的语句,这些语句突出了三峡的秋天_______的特点,其中,“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了_______气氛。
6.本文思路清晰,采用了_______结构。
7.对文章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先总写三峡的全貌,“七百里”三字点明了三峡之长,“两岸连山”二句写出山多,“重岩叠嶂”写山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二句写谷深,突出了整个三峡的雄伟气象。
B.文章按照初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其壮丽景色。
C.文章写秋景时,运用了正侧结合的写法,其中正面描写的一句是从林寒涧肃,侧面描绘渲染了三峡
峡秋景的肃杀气氛,也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感受。
D.文章使用了大量极丰富表现力的词语,语言清新俊逸。
三峡答案
一.解释划横线的字。
1.从、由/通“缺”2.如果/阳光3.漫上/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4.有时/早上/傍晚5.即使/飞奔的马/驾/认为、觉得/快6.急流的水
7.极高/山峰/冲刷8.水情/树荣/山高/草盛/真、实在
9.早晨/清凉/寂静10.连续/延长11..停止、消失
二.解释:答案略
三.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隐蔽天日/连绵、高峻(多、高)
2.水大流急
3.《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素湍绿潭(回请倒影),情荣峻茂(良多趣味)
5.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哀转久绝/林寒涧肃,哀猿凄清/渲染了三峡秋天山谷空旷,清幽寂寥
6.总分结构
7.B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连续延长,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篇2:初一文言文三峡课后习题
初一文言文三峡课后习题精选
自(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阙( )处;(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 )非亭午( )夜分,不见曦( )月。
(2)至于( )夏水襄( )陵,沿( )溯( )阻绝( )。或( )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 )间千二百里,(3)虽( )乘奔( )御( )风,不以( )疾也。
(4)春冬之时(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 )漱( )其( )间,清荣峻茂,良( )多趣味。
(5)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 )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 )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 )久绝( )。故( )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 )泪沾裳!”
1、本文节选自《 》,这是一部关于 的著作,作者 ,字 , 时 家、家。三峡是 、和 峡的'总称。
2、请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
①夏季:
②春冬:
③秋季: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篇3:《巴东三峡》练习题
《巴东三峡》练习题
维度A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凝望崆()岭浣()妆秭()归瞿()塘峡夔()门
滟()()古刹()玲珑()()袅袅()()单()于
2.填空
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
_______,也有垂杨也有花。
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
3.解释下列词语
浣妆:______
古褐苍苍:______
平敞:______
4.说说下面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①最难得的,是在三峡中绝不容易见到的几十株潇洒的竹子,石崖上还倒悬着不少的红色紫色的花。
②那里的山峰,高的高,矮的矮,一层一层地就像无数匹马在奔驰。
③江水的险,险在窄,陷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④庙里的钟声,同夔府那边山上传来的角声,断断续续地唱和着,那情调颇有些凄凉。
5.请你试着概括巫峡的总体特点以及山、水和云的特点:
总体特点:奇险秀美
山的特点:多姿多彩
水的特点:险急曲折多滩
云的特点:奇形怪状,应有尽有。
6.本文中有哪些典故,找出来,想想引用这些典故的好处是什么?
维度B阅读能力训练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蜀道上有个大名鼎鼎、令人闻之生畏的七盘关,此地是自古陕西宁强入川的必经咽喉要道。古诗有云“上有千仞岩,势欲压人顶。下有万丈溪,清欲摄人影。楼空石蹬悬,延缘曲如蚓。自下而上上,仰视难引领。自上而下下,深疑入眢(yuān)进①。惟第七盘雄,曲折赴危岭。”纵是未亲临其境者,读之也不难想见它的险势异常!
此诗作者为清嘉庆年间潘时玳,距今已一百八十余年。人间至少过去六七代人,但对大自然来说仅是打了一个呵欠。而今我来这七盘岭上的七盘关,仍是仰头仿佛处处巨石就要下跌,却又欲退不能;而向下一看,只疑身陷枯井之中,欲喊无声。
正如登泰山十八盘,一般游人恐怕绝少细数究竟是十八盘,还是十七盘抑或是十九盘一样。我攀蜀道七盘岭也没有记准到底是不是转了七圈,只知印象最深的是七盘关绝险处立有一石碑,上有“小心移步”四个大字,提醒你千万玩忽不得!一抬头,那颇有几分狰狞的危岩怪厉地对着我,像在惊问:这里是只有飞鸟可渡的狭路,你这不知趣的俗子怎敢斗胆闯此禁地?
我只暗笑,没有作答。
其实还有啥好奇怪的,自古以来,凡由金牛道入蜀者,谁能不从这七盘岭“盘”过?那公元前秦惠文王伐蜀时的千万征夫要“盘”,那唐玄宗李隆基落荒避蜀时抬他的轿夫要“盘”,那采药吹樵的草民也要“盘”
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但历史很多时候也往往呈螺旋形攀登的态势。就眼前的七盘关来说,人们从秦“盘”到汉,从唐宋“盘”到明清,总是在不断地周旋、周旋……自古以来,得意者“盘”,落难者“盘”,身负重物者也“盘”。如今火车也“盘”,一隧道,便似打出一把折扇,后几节车厢中的旅人探首车窗,看这把巨大的折扇煞是壮观!汽车也要“盘”,从低而高,好像射出一颗颗飞弹,随后又隐而不见,让人惊心动魄!
七盘关最险,七盘关也最忙。它从来没有对准谁发请柬,人们却都来找它;它没有主动麻烦谁,人们来了却又抱怨攀它太麻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哦,七盘关再高再险,也只是我们必经路上的一个里程标而已。
7“自古以来,得意者‘盘’,落难者‘盘’,身负重物者也‘盘’。”这句话与哪个句子相呼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今火车也‘盘’,一出隧道,便拟打出一把折扇。”从修辞的角度看,这是一个__________。试具体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依据本文的思路,在文中划______处补充上与前文意相关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来到这七盘关的感受是围绕哪一个词展开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维度C探究应用
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游览过的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景点。要求包括:
1景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当你在其中游览时的感受如何;
3说说有关这个景点的传说或者俗语。
篇4:三峡综合练习题
三峡综合练习题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属引凄异()
2.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A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B林:青林翠竹
林寒涧肃
C绝: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素: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3.请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
①夏季:
②春冬:
③秋季:
4.填写出描写三峡形势的语句。
①体现三峡长的语句是:
②体现三峡险的语句是:
③体现三峡窄的语句是:
④表现山河秀丽的语句是:
5.文中的“良多趣味”指的'是什么?
6.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①飞奔的马
②连续
2.B
3.①水势迅急凶猛
②景色秀丽奇绝
③萧瑟凄凉
4.①三峡七百里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③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6.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二)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B乘奔御风(奔驰)
C夏水襄陵(河岸)
D属引凄异(连续)
2.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D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
3.选出最能概括本文段内容的一项()
A描绘了三峡夏季水流之急。
B描绘了三峡四季的美丽景色。
C描绘了三峡春冬之时的美丽景色。
D描绘了打鱼人的悲惨生活。参考答案:1.D
2.A
3.B
篇5:《三峡》同步练习题
《三峡》同步练习题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叠嶂( ) 曦月( ) 沿溯( ) 素湍( )
绝巘( ) 飞漱( ) 属引( ) 长啸( )
2、给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
② 不见曦月( )
③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
④ 或王命急宣( )
⑤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
⑥ 绝多生怪柏( )
⑦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
⑧ 每至晴初霜旦( )
⑨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⑩ 哀转久绝( )
4、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C、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D、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填空:
① 《三峡》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朝卓越的__________学家和__________家。
② 三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总称,它在长江上游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间。
③ 《三峡》中,分别用四个词,将三峡春冬季节的山水草柏的`秀丽景色和秋天林涧之间的清冷肃穆概括无遗,它们分别是:(春冬)_____________(秋天)___________。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7、翻译下列句子:
①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简答:
① 课文中写出山之高峻的句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作者描写三峡的四季景色分别是从哪些角度着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第三段点明的时间是什么?所描写的景物的特征是什么?清荣峻茂所形容的对象依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你读过的诗歌或文章中摘抄描写三峡景色特点的语句与本文的描写加以比较,指出其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zhàng xī sù tuān yǎn shù zhǔ xiào
2、① 溯(sù)溯源 朔(shuò)朔方 塑(sù)塑像
② 峻(jùn)峻拔 俊(jùn)俊俏 逡(qūn)逡巡
③ 湍(tuān)湍急 揣(chuǎi)揣度 踹(chuài)踹开
④ 御(yù)防御 卸(xiè)卸装 缺(quē)缺点
3、①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遮蔽
② 太阳
③ 上 顺流而下
④ 有时候
⑤ 即使 驾驭 快
⑥ 极高的山峰
⑦ 树木茂盛 确实,实在
⑧ 早晨
⑨ 连续
⑩ 消失
4、A
5、① 《水经注疏》 郦道元 善长 北魏 地理 散文
② 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
③ 清、荣、峻、茂 寒、肃、凄、哀
6、C
7、①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② 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③ 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④ 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8、①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② 夏季侧重水势,春冬侧重色彩,秋季主要写音响。
③ 春冬之时。清荣峻茂。水、树、山、草。
9、略。
篇6:《三峡》文言文翻译
《三峡》文言文翻译
《三峡》简介
郦道元(?—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人。青少年时代在青州度过。北魏孝文帝太和中,官尚书祠部郎中、尚书主客郎中、治书侍御史。宣武帝朝,历仕冀中镇东府长史、颍川太守、鲁阳太守,延昌四年(515),因故罢官。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复出,授河南尹。孝昌二年(526)为御史中尉,执法严峻,结怨于汝南王元悦。次年,雍州刺史萧宝夤反,元悦借故举道元为关右大使,卒被执遇害于阴盘驿亭。道元好学博览,著有《水经注》四十卷。尚有《本志》十三篇及《七聘》诸文,今皆亡佚。《水经》是魏晋时人所著(旧题汉桑钦撰)的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道元博采汉魏以来文献碑刻,考证经文正误,叙述了一千多条水道的源流经历、山川名胜,引用书籍多至四百三十七种,极大地丰富了原书。《水经注》虽属于地理著作,但描写委婉曲折,文字峻洁明丽,文学上也有较高成就。
【原文】
三峡(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到了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茂,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呜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有首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三峡文言文知识点
★ 文言文课后练习题
初一三峡文言文练习题(共6篇)




